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序言

七年级地理上册序言(人教版)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学了这些有什么用?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 三、学会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 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计划”,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公元2070年,地球人口已达100亿。由于工业革命200多年来的盲目发展,尽管人类在2070年科学、技术、经济达到很高水平,但,孕育人类的自然界已破坏殆尽,再也无法承担这庞大的人口压力。同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们行为失范……人类和地球面临着毁灭

七年级地理(上册)参考答案

序言学习地理,终生受益 二.1.﹙略﹚ 2.﹙略﹚ 三.完成下列连线。 ○1----B, ○2----A, ○3----D, ○4----C四、五.题答案略 【拓展训练】 1.D 2.A 3.A 4.B 5.B 第一单元地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四、课堂训练 1、球体,6357千米,6378千米,6371千米 2、5.1亿,4万 3、月食;海边先见到远处船的桅杆,后见到船身;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 不到地平线;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 4、比例,地球仪. 5、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等 【拓展训练】 1、B 2.D 3.C 4.A 5.D 6.D 7.A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三课时) 第一课时 1、比例,地球仪. 2、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等 3.地轴,北极(点),南极(点)4、纬线5、经线 6、圆,东西,不相等,赤道,小短,南极点,北极点 7、半圆,南北,相等 8、无数,纬度,经度 9、赤道,赤道,北,“N”,南纬,“S”,北极,南极,90°N,90°S 10、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11、西,“W”,东“E”12、180°,一条 【拓展训练】 1.、C 2.B 3.C 4.B 5.C 6.B 7.A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三、完成下列题目,并寻找规律。 ⑴23.5°N ⑵30°S ⑶30°N ⑷30°S ⑸90°N ⑹90°S 北,南;南,北. ⑺40°W ⑻45°E ⑼40°E ⑽45°W ⑾45°E ⑿45°W 西,东 【拓展训练】 1.D 2.D 3.B 4A 5.B 6.C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 (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与同学们谈地理 总第1课时 课标与教材分析: 这节课要让大家对地理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地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使同学们知道,要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理知识解决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地理问题,使我们能够更快乐地学习,更健康地生活。 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地理课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会用地理的思维想问题 难点:通过地理课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会用地理的思维想问题 学情分析: “地理”一词对初一学生并不陌生,在小学的科学与社会中学过,已经有所了解,但并不系统,因此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生活与地理地理的关系、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节大量的图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学媒体与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学生讨论回答。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问:下面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地理七年级上册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教案

【课题】七上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了解初中《地理》将要学习的部分内容。 2.通过实例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的作用。 3.知道怎样学好中学地理,知道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课堂的具体要求。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阶段地理的序言课,是引领学生步入地理课堂的钥匙。教材首先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地理,然后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最后将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将要用到的方法简炼而通俗地介绍给学生。但是教师讲解千万不要拘泥于课本,为什么要学好地理,要多举例说明,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真的有用。怎样学好地理,教师务必讲出今后地理课堂的要求,明确今后需要完成的作业。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讲,什么都是新的,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进度而将此课忽略不讲。只有序言课上好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做好铺垫。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到到地理就在身边,对学生今后生活和终身发展才有用。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竟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启发诱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感悟导入【多媒体展示】转动的地球 【提问】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转动 的球体是什么吗? 【讲解】新学期,我们将学习一门与地球有 关的课程——地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吧! 答:地球 欣赏图片,思考并感 受地理,在老师引导下, 进入学习状态。 在老师 创设的 情境下 进入学 习。 自主探究【布置探究任务】什么是地理?为什么要学 习地理?怎样学好中学地理?(板书到黑板) 先请大家自己阅读课本,思考这三个问 题。 独立阅读课本,思考 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小 组交流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 生自主 学习和 小组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5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篇一: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免费)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目录 与同学们谈地 理 ........................................................ .. (1) 第一章地球和地 图 ........................................................ (3)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 仪 (3)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9) 第三节地 图 ........................................................ .. (12) 第二章陆地和海 洋 ........................................................ (14)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4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9 第三章天气与气 候 ........................................................ . (21)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1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 布 (24)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 布 (30) 第三节世界的气候........................................................ 33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36 第一节人口与人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教案苏教版

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教案苏教版 序言 【教材分析】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

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学了这些有什么用?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 三、学会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 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计划”,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但, 亿)普 应有的力量,使“方舟计划”不需要实行,让我们和地球和谐发展。 四、装上地理头脑 举例一: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问: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学生七嘴八舌: 1.尊重自然规律。 举例二:听老家姑姑谈家乡变化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 4. 以上 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

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 2 点。 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 教学辅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上册

黄冈庙中学雷立新 2014年9月 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重点强调在每节新课前学生要依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做好课前预习。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与同学们谈地理 题目与同学们谈地理第1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1、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情分 析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在处理中需要教师点拨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难点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 法谈话法 教学手 段 地图册 学法 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 地理的方法 教 学共案部分个案部分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今天是同学们在初中学习的第一节地理课。同学们了解地理吗?知道在地理课上会学习哪些内容吗?请同学们结合小学社会课上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地理”? 讲授新课: (板书)一、地理课学习些什么? (提问)你知道地理课学习些什么? (讲述)还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天文知识、风土人情等。所以,地理离不开生活。 (板书)二、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讲述)学习地理,希望同学们能形成一个“地理的头脑”,会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想问题,并且逐步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念。 1、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世界[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05895491.html,] 自然环境是复杂多样的,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多彩世界,而多彩的世界赋予我们多彩的生活。

教学过程(阅读P3图,提问)这些说明什么问题? (板书)2、学习地理,是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阅读)“听老家的姑姑说……”,请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3、学习地理,使我们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 (读图)“城市的形成影响因素” (板书)4、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 三、怎样学好地理? (板书)1、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探究)我们居住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讨论得出结论。(板书)2、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 (板书)3、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 (启发)善于从身边地理环境和地理事物入手,把知识学活(板书)4、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七年级地理上册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教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 ?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 一课型新授课 .课标及解读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昧堂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知道与地理相关的地理现象。 2?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的作用。 3?知道怎样学好中学地理,了解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 輝教材、学情分析 这一课为整个初中阶段地理的序言课,教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首先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 绍了什么是地理,然后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最后将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学 习将要用到的方法简炼而通俗地介绍给学生。本课内容虽然仅仅占一页,但却是初中地理教 学的统领,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进度而将此课忽略不讲。因为如果序言课上好了,能很好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真实感到到地理就在身边,对生活和终身发展十分有用。 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序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小组讨论 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輝教学过程 动物气候植物 资源地理水文

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因此与我们生活联 系十分紧密,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能用到地理 知识,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一 下地理。 想一想:为什么青藏高原牧民喜爱穿藏袍? 而印度的女子喜爱穿纱丽? 点拨: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早上较凉,而 中午较热的天气,清早时将两只袖子都穿上,至忡 午较热时将袖子可系在腰间。 纱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人们在衣着上多是薄 衣轻纱。这与印度一年四季的炎热的气候及当地宗 教有关。 【饮食与地理】 诱 导 占 八、、 拨 “什么是 地理” 点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 察于地理”的说法。“地理”一词本意是指“大地的 山川陵谷各有条理”。通俗地讲,“地”就是指我们 所在的地球,“理”就是指地球上事物的存在与变化 规律。 思考后回答:地 是指地球,理是 条理的意思,地 球表面 的事物 是有条理的。 引导学生 通过 讨论, 将生活现 象和地理 联系起来, 认 识到地 理与生 活 的密切联 系。 思考并猜测其 学生欣赏不同 地区人们的服 饰,猜测这种服 饰与当地气候 的联系。 通过读图 并小组合 作交流培 养学生正 确表达和 团结协作 能力。同时 感知地理 就在我们 生活中。 【服饰与地理】 青藏高原牧民藏袍 印度纱丽

最新地理七年级上册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 理》教案

【课题】七上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了解初中《地理》将要学习的部分内容。 2.通过实例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的作用。 3.知道怎样学好中学地理,知道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课堂的具体要求。【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阶段地理的序言课,是引领学生步入地理课堂的钥匙。教材首先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地理,然后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最后将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将要用到的方法简炼而通俗地介绍给学生。但是教师讲解千万不要拘泥于课本,为什么要学好地理,要多举例说明,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真的有用。怎样学好地理,教师务必讲出今后地理课堂的要求,明确今后需要完成的作业。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讲,什么都是新的,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进度而将此课忽略不讲。只有序言课上好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做好铺垫。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到到地理就在身边,对学生今后生活和终身发展才有用。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竟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启发诱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合作竟学二:为什么学习地理 合作竟学二:为什么学习地理【讲解】引用俗语讲解地理与我们生活密切 相关。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人的 知识渊博。“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 起”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说明天气变化 影响人们的穿着。 【过渡】以上事例说明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 切相关。 【多媒体展示】从“衣、食、住、行”四个角 度交流地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竟学】傣族服饰和藏袍的区别,这些区别 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竟学】南北方饮食的差异,思考这些差异 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竟学】不同民居的差异,思考这些差异主 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交流自己对“为什么 学习地理”的理解。 在老师的引导下,明 确地理对人们生活的影 响。 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 自然环境不同,气候、 物产等对其服饰的材 质、样式、色彩等都有 着深刻的影响。 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 青藏高原早上较凉,而 中午较热的天气。傣族 服饰与一年四季的炎热 多雨的气候有关。 地形、气候、物产对 人们饮食的材料、做 法、口味等影响很大。 南方气候湿热,盛产 水稻,北方气候适合小 麦的生长,所以以面食 为主。 地形、气候,特别是 气温和降水对传统民居 建筑影响深刻。 南方地区高温多雨, 竹楼可以防雨、防潮。 黄土高原居民利用黄土 的直立性,建造窑洞, 冬暖夏凉。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 河湖较密集,所以江南 引导 学生 通过 讨 论, 将生 活现 象和 地理 联系 起 来, 认识 到地 理与 生活 的密 切联 系。 通过 读图 并小 组合 作交 流培 养学 生正 确表 达和 团结 协作 能 力。 同时 感知南方竹楼陕北窑洞 南方米饭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 傣族服饰藏袍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序言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名校名师推荐,,,,,,,,,,,,,,,,,,, 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让学生感受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理解与地理相关的地理现象。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3?认知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地理。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启发诱导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看图分析 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 纱,载着无数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她就是地球。 她在太空中怎样遨游?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生命为什么 可以在地球上存在、繁衍?人类怎样认识和改变着她?”地 球是“人类之家”。古代诗人曾经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我们从呱呱坠地就脚踏实地于地球上,但 是作为地球的儿女,你一定期待着了解她和探索她吧!学习地 理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 起走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一一地理课堂。地理是一门新课程,你 了解地理吗?你知道地理学科中学习哪些内容呢?为什么要学 习地理?怎 么才能学好地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板书: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 2014年8月3日下午16点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 地震。在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台湾、西藏、新疆、云南。为 什么这些地方地震频发? 欣赏图片,思考 并感受地理。 设计意图 生活在地 理环境之 中,地理 知识就在 我们的身 边。让学 生认识地 理对生活 的作用。 诱 导 占八、、 拨 “什么是地理” 槽i Ida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自然现象,都蕴 含一定的地理背景。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以后,我们 就可以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所以学习地 理知识对我们很重要。 一提到地理,你能想到些什么呢?究竟什么是地 理呢?你能说说你的观点吗? 同桌之间说出 自己所想到的内容, 交换自己的观点。 思考后回答: 地是指地球,理是指 地球上事物的存在与 变化规律。 以时 政热点为例 引导学生通 过讨论,将 生活现象和 地理联系起 来,认识到 地理与生活 的密切联 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集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由TFBOYS的《青春修炼册》改变而来的《地理修炼册》,并让学生跟着大声唱,营造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与同学探讨,解决以下几个地理问题。 一、地理是什么? 屏幕播放一组照片,天宫二号的发射和台风“莫兰蒂”。为同学设两个疑问,天宫二号为什么在酒泉发射?台风莫兰蒂是怎么形成,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第二组照片:宇宙天体、“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长江三峡、四季的变化、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图。 由此引入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地理是什么?由于天宫二号发射时间是中秋节,大多数同学都在家,所以都特别积极的回答这个问题。从把时事新闻和地理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拓宽视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地理兴趣。 总结,“地”指的是大地,“理”就是道理、规律。地理就是研究地球上一切事物的科学规律。 二、地理学什么? 为学生简单介绍了地理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包括的内容,简要说明初中地理课本即将学习的内容。 三、为什么学习地理 1.屏幕播放第三组照片及问题。 (1)为什么江浙一带的丝绸比较发达? (2)为什么日本的饮食具有浓烈的“海的味道”,并形成独特的“鱼文化”?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理课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2.初步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欲、好奇心。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理课学习些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教学难点 了解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教师】出示图片:东汉思想家王充及其名句。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解释:地→大地,理→道理、理论、规律; 总结: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一切事物的科学,引出地理课学习学习些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合作探究

活动一、关于地理 目的:了解什么是地理,地理课学什么。 【教师】根据引入新课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大洲”“大洋”“国家”等。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学生提出与这些地理词汇相联系的很多我们感兴趣的地理问题。 【学生】学生尝试提问,并交流回答。 【教师】肯定提问,并指出有些问题已经展示在教材上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 【教师】教师归纳并说明这些问题就是地理学科中要探究的问题,而它们也会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被一一揭秘。现在请同学们总结归纳下地理课程究竟是要学习些什么呢? 【学生】学生回答,可用自己的话,亦可用书中的语言。 活动二、我们的生活与地理 目的:探究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与地理息息相关,这里的“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各种人类活动,大到国家工程,小到居家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吧! 【学生】交流讨论,寻找生活中地理的蛛丝马迹,可以从教材中四个案例为线索,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或当地实际,说说吃、穿、做、用、行背后的地理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多说,给每个学生机会,如果学生说出教材中的例子,也要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 1、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地理信息?活动二: 2、学习地理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活动三: 3、野外如何辨方向?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解读: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对“标准”要求的把握(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而且一幅地球卫星照片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地球的形状。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时,直接观察得出结论即可,不用再通过实例说明。然而,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求索真理的历程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标准”将学习重心落在“过程”,重在勾画历史过程。学生通过认识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学生在小学也已学过,到了高年级,学习此内容的要求要有所提高。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可见,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必要像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经纬线和经纬度。本条“标准”实实在在地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看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没有必要介绍人们是如何划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至于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学生在观察经纬线和经纬度划分的过程中,可顺带观察出来。进一步,可让学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4)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经纬网定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前一条“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目的。本条“标准”明确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这是学习地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之一。经纬网定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