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沙皇政府的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

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

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

A. 《四月提纲》发表后

B. 二月革命中

C. 七月事件

中 D. 十月革命中

2.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①原因与巴黎公社革命相似——与大规模的战争有关

②直接目标与太平天国运动相似——反侵略反封建

③领导力量与五四运动相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性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3.关于十月革命的意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C.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D.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

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事件引发了()

A. 七月流血事件

B. 彼得格勒起义

C. 二月革

命 D. 《四月提纲》

5.列宁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立即与同盟国停战;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给

农民;第三,没收资本家的工厂、矿工和其他工业企业,交给各厂的工人委员

会管理;第四,确认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这表明此时布尔

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是()

A. 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B. 推行新经济政策

C. 退出帝国主义战

争 D. 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6.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的政府不叫政府,而叫人民委员会,政府官员不叫部长,而叫人民委员,而且规定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政府

干部可以随时撤换等。下列属于这些措施体现的主要理念的是()

A.无政府主义

B.发展私人经济

C.阶级调和

D.人民当家作主

7.列宁指出:“(十月革命)是沙皇制度的后果,是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不

是我们的意志,也不是因为我们要这样做,而是形势要求这样做。”对材料理

解最准确的是()

A.沙皇专制直接导致革命发生

B.资产阶级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D.无产阶级尚未做好革命准备

8.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

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 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B. 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

转型

C. 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D. 借鉴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制度

9.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

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 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10.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

B. 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

C. 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力量薄弱

D.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集中

在中心城市

11.对于十月革命,前苏联宣传:当晚阿芙乐尔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

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苏联解体之后,有人称掌握了解密资料: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无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很

快就投降了。因此,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

A. 十月革命的胜利通过和平方式取得

B. 解密资料揭开了历史真相

C. 攻占冬宫的史实有待进一步考证

D. 前苏联的宣传具有真实性

12.《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3.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 巴黎公社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4.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刨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A. 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15.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论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

材料二: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材料三:攻打冬宫的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爬过木柴堆成的街垒,踩到原来守卫在这里的士官生丢弃的枪支,发出胜利的欢呼,狂涛怒潮般的人群拥进冬宫…...脚下的人行道上堆积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规所发的两枚炮弹击中冬宫屋檐时崩碎的泥灰,这是冬宫受到炮击时唯一的损失。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出现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结合上还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

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

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

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材料三1917年11月,《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材料二中“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2)材料三的法令是在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爆发后颁布的?该事件对中国有什

么影响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从“列宁17岁”“沙皇政府的警官”可知,当时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是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中,因此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机构倒塌下来”实际是指二月革命中沙皇专制政权被推翻,而题干强调了沙皇政府是在战争的压力下倒塌的,巴黎公社革命的原

因之一是对外战争的刺激,所以①对。太平天国的直接目标是反封建,所以②

不对。中国五四运动是由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但当时他们还

没有成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③不对。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俄国的二月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对。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首先准确理解题干主旨,实际是要求选择符合二月革命的评价,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分析】十月革命只是在俄国一国范围内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不是在世界范围内,因此B项错误,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分析】C材料“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反映了当时沙皇仍然存在,处于二月革命之前;

A七月流血事件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故A错误;

B彼得格勒起义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错误;

D《四月提纲》发布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说明当时是彼得格勒示威游行,而沙皇的存在说明是在二月革命前,两者结合得出结论,难度一般。

5.【答案】D

【解析】【分析】临时政府统治已经被推翻,不再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推行新经济政策是巩固政权之后才采取的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不涉及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即表明此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权,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列宁的活动。需要掌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措施解答即可。

6.【答案】C

【解析】【分析】C据材料“人民委员……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政府干部可以随时撤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防止官僚主义和特权阶层的形成,体现了阶级调和的理念,故C项正确;

A材料无法体现无政府主义的观念,故A项错误;

B材料也没有主张发展私人经济,故B项错误;

D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不能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故D项错误。

故选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而且规定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可知,政府的措施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新生的政权,进而得出阶级调和的结论,难度一般。

7.【答案】C

【解析】【分析】C“不是因为我们要这样做,而是形势要求这样做”说明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A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革命爆发,故A错误;

B资产阶级是二月革命领导者,故B错;

D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一直参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十月革命)

是沙皇制度的后果,是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不是我们的意志等信息,说明

俄国革命的发生既有客观性,也有必然性,难度不大,结合十月革命的原因分

析即可。

8.【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A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

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

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BC十月革命没有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也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模式,排除BC;

D苏维埃政权特点:人民委员会是政府,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立法权和行政

权统一,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俄国不再是西欧资

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结合所学知识中十月革命的意义可

知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难度一般。

9.【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可以看出当时布尔什维克党要以选举的和平方式进入立法机关掌握政权,而非暴力革命。所以答案选B。

10.【答案】D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因为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其主体是无产阶级,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相应的无产阶级力量也主要集中在城市且力量强大,这使城市的武装起义更容易成功,所以答案为D。【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时要分析俄国无产阶级的分布情况,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11.【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前苏联宣传”“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有人称掌握了解密资料”“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表明对十月革命胜利的方式存在疑问,有待继续考证,故C项表述正确。A,B,D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故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

1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实现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而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又突出和强化了这一主张。所以答案选B项,A 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俄国历史实际。

【点评】俄国十月革命过程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其开展的过程包括

以下四个阶段:①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②《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③七月流血事件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

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④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尤其要关注的是二月革命与十月

革命之间的区别和关联。

1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形势。据材料“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

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这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危机。十月革命前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国内矛盾激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材料中反应的正是

此时广大人民的诉求。其中“要和平”这一诉求在巴黎公社起义、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实施,以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都不曾出现过,因此A、C、D三项可以排除。故应选B项。

【点评】对于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的社会状况要加深理解,注意与新材料结合命题。

14.【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其反封建的

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而十月革命继续了二月革命未完成的反封建任务,故B

项正确。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与题干中“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

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不符,故A项错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属于二月革命的结果,故C,

D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注意把握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

1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表明俄国采用革命的方式既是无奈之举又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因此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所以答案选C项,在1920年的中国没有出现A B两种看法,D项与材料要表达的观点相反。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说明:材料一:表达了俄国士兵不愿在“一战”前线白白送命,但不放弃革命的信念。

材料二:指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民众的意愿。

材料三:说明起义部队向东宫进发并取得胜利。

(2)评析:①这一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士兵们不需要战争,希望革命。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广大人民群根本利益,因此得到广泛支持。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勇敢推翻反动的临时政府,渴望建立一个新的平等政权。

②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俄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其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使得俄国各种矛盾激化,只

有通过革命推翻沙皇专制,人民群众才有解脱的希望。

③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十月革

命是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绝非几个人精心策划出来的。苏联的解体

有着众多的原因,不能由此否定伟大的十月革命。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

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

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

考书吗?【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白白地在送命,是决不放弃革命的”、材料二“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以及材

料三“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发出胜利的欢呼”归纳作答。

(2)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围绕材料三中任何观点提取论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角度分析论证。

故答案为:(1)说明:材料一:表达了俄国士兵不愿在“一战”前线白白送命,

但不放弃革命的信念。

材料二:指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民众的意愿。

材料三:说明起义部队向东宫进发并取得胜利。

(2)评析:①这一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士兵们不需要战争,希望革命。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广大人民群根本利益,因此得到广泛支持。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勇敢推翻反动的临时政府,渴望建立一个新的平等政权。

②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俄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其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使得俄国各种矛盾激化,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沙皇专制,人民群众才有解脱的希望。

③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十月革命是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绝非几个人精心策划出来的。苏联的解体有着众多的原因,不能由此否定伟大的十月革命。

【点评】本题重点围绕十月革命来考察,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十月革命的把握要注意以下几个角度:原因,过程,特点,意义。尤其是原因和特点。

17.【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系: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暴露沙皇专制的腐朽,引发了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2)十月革命后。十月革命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

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

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

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

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

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

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

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

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

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

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

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

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解析】【分析】(1)根据本题材料一可知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题材料二中“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题中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在联系关系: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暴露沙皇

专制的腐朽,引发了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2)本题中材料三的法令是在十月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爆发后颁布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为,十月革命鼓

舞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

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资产阶级革

命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内容,以及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要求学生对历史的中外贯通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交流搜索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学习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师: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0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惟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他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二月革命

高中历史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国是社会状况,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认清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通过十月革命必然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目标一应属于该完成的知识目标,熟悉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该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俄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三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该以灵活方式处置之。 重点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重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 导入:可通过设计“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直接导入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历史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及意义。本课第一目“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讲述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第二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包括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内容;第三目“伟大的开端”,讲述十月革命后,新的国家政权的组建情况及政治经济措施,说明其社会主义的性质,阐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理解: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整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近期纪念活动的相关时事,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搜索资料,联系实际、放眼世界的能力。 2、通过学生间交流搜索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3、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过在课堂中的扮演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勇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教学提纲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爆发: (1)爆发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2)结果 ①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 ②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③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 (1)背景 ①二月革命之后,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拒绝满足人民的愿望,宣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任务:号召人民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留血事件: 1917年7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 (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1月6日夜,起义开始 (2)11月7起义工人和士兵迅速攻占了彼得格勒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3) 8日凌晨,起义者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 (4)结果:革命取得胜利,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工农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三、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内容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①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战争和《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③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1)意义: ①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②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十月革命的道路特点是什么?中国的革命道路?启示? 俄国:----- “城市中心论”——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广大农村到乃至全国。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启示: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配套K12】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3.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直观观察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去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板书: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教师提问:我们上历史课时,每学习一件历史事件,首

先必须分析它的背景。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俄国的史实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工业革命以后,俄国进行了1861年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特征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教师讲述:20世纪初期的俄国,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国际形势: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垄断和竞争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经济大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这极大地有利于革命。此外,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有利于革命的到来。 因此我们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国内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像英、德、美国那样快速发展,只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同学们想一想: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xx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交流搜索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学习 一、革命前的xxxx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师: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与反思 1. 教材分析 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本课是讲述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以它成为以上两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本课课文指出:十月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一点,就会把握住本单元和本课的主要线索。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在阐述具体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线索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现象,进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在《标准》的相关部分还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把握本课的核心思想:课文内容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本课的前一课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后一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内容。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俄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探究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掌握对知识扩展的“度”,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把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和理解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彼得格勒起义的概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有关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

高中历史必修1第19课笔记

第19课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一)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二)政治根源 1.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人朝廷”, (三)组织准备 1. 兴中会(1894,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 同盟会(1905,孙中山与黄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十六字纲领,《民报》) (四)思想基础 1.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邹容,《革命军》 ★2. 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三民主义 (六)有利时机:保路运动(原因:“铁路国有”政策,实质将路权出卖给列强;侵吞民间资本。)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第一枪) 2.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 3.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14省独立,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4.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共和政体产生) 5. 南北议和 6.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7.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5日,原因:列强支持;袁世凯势力强大,耍弄手段;孙中山妥协退让)★8.《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11日)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体制。 (2)内容: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责任内阁制。 (3)评价: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功绩:(1)政治:推翻……,结束……,建立……; (2)反帝:打击……; (3)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思想:传播……,推动……; (5)社会:促使……,冲破……; 3.局限性:(1)没有……;;(2)没有……;;(3)缺乏……;;(4)没有……;;(5)没有……;。 4.历史结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型:新授课 考纲要求: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识记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措施,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看图片:列宁的葬礼 【师】1924年1月21日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哀,悲哀是因为一位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生】列宁。 【师】90余万的工人、农民、士兵为什么在最寒冷的冬季排着长队来送别列宁?列宁为俄国做出了怎样突出的贡献?【生】因为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十月革命的时代,追寻那段过往的岁月。 初高中知识衔接: 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 二月革命中掌握政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展示学习目标(师板书,学生阅读) 1、探究合作分析史料得出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2、识记并简述十月革命的过程(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3、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根据史料,小组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要求:勾画关键信息并归纳,回答问题) 革命背景之一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阅读上述史料,思考: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与美、德英等国比较,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小结: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背景之二 材料一: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苦。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材料二: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16—18小时。工资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总结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l.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2)政治条件: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激化。 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1)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 (1)任务: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704932323.html,] (3)结果: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1)背景:临时政府继续战争,不能满足民众要求 (2)内容: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704932323.html,] 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 影响: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4.十月革命(1917年ll月) (1)经过:①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起义开始,8日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②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 2.措施 (1)政治上: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外交上: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意义: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诞生

8.3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点)

第三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原因: 1.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思想和组织基础:有成熟的革命思想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决定性因素)。 3.一战的影响: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原因)。 (二)过程: 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准备) (1)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完成的是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中央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2.十月革命 (1)列宁发表《四月提纲》(1917.4) ①名称:《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革命任务:革命第一阶段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革命第二阶段全部政

权应该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由民主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主张“和平过渡”) ②意义:《四月提纲》为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2)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导火线) (3)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①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政权全部转归苏维埃。 ②措施:发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土地法令》(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③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 (三)历史意义: 1.性质与地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历史影响: (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标要求:简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复习内容: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复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复习难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自主学习 1.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改革后,俄国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惨败,经济受到致命打击,社会矛盾激化,制度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2.1917年3月,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推翻了统治,并在首都建立了新政权。 3.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发表了《》,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革命指明了方向。 4.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917年11月6日晚,起义开始。起义推翻了,史称“十月革命” 5.在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颁布《》,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并成立了国家中央政府。为了广大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大会通过了《》和《》。

6.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由领导,以建立的社会制度为目的。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变为,开创了国际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合作探究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0年,仅法国在俄投资就达130亿卢布。这一年,外资在全俄股份公司总额中占50%以上,控制了俄国的冶金、煤炭、石油、金融等部门。1914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达60亿卢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2.6亿卢布。 材料2 到1917年,国家债务从1913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政府只得靠滥发纸币和举借新债度日,从而引起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在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上涨了8倍半,日用品价格上涨了11倍。 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革命前俄国怎样的国情?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同步练习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2.俄国二月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 C.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我国1911年辛亥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 C.都因资产阶级的妥协而失败 D.都为未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4.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 B.《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5.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 A.结束沙皇专制统治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将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6.《四月提纲》中,列宁之所以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原因是 A.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了彼得格勒等大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 B.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人民普遍不满意 C..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临时政府反革命性尚未充分暴露 D.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空前提高7.列宁认为“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其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激烈进行 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C.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各国无产阶级对俄国革命的声援 8.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依据在于 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③一战带来的危机更为严重④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从城市到农村夺取政权D.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10.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11.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12.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爆发的相似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13.对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C.走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D.革命历程曲折反复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俄国十月革命每日一题

专题俄国十月革命 (2019年山东临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C.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参考答案】B .四个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革命道路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 (1)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4)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5)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四、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1.从理论角度看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进行了验证。 2.从革命道路看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方式看 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四月提纲》)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十月革命)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1讲俄国十月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河北衡水摸底)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己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革命的气氛……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可知所述的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2.(2019·重庆区县高二期末)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布《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人民: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没收皇室和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这表明二月革命( ) A.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B.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 C.已转向社会主义革命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答案 B 解析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目标集中反映了二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故选B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说法有误,排除A、C两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不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排除D项。 3.(2019·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答案 D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精品)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 (2)能力: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②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材分析: 1、对《课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说明: 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在《标准》的相关部分还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本课课文时,对《标准》的内容加以拓展和具体化,建议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注意这一特点。 2、把握本课的核心思想: 课文内容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本课的前一课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后一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内容。 本课是讲述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以它成为以上两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本课课文指出:十月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一点,就会把握住本单元和本课的主要线索。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在阐述具体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线索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现象,进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放映录像、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 师: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原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3、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 一、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四、课程设计 【知识回顾】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②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权?结果怎样?是不是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行不通了呢? 【导入】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首先请同学们看这张照片。在这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正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之际,当时大量的俄罗斯人,自发地走上街头,高举着红旗,一起纪念这一场发生在90年前的伟大革命。

精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重要微知识点第19课1全面认识福利国家测试题

第19课 1 全面认识福利国家 1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 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 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 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社会福利制度用于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使穷人受惠较多,这样减少了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防止跌入深渊”即是此意。 2 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配公平 ③政府不堪重负 ④优厚的社会福利不利于社会和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对于“福利国家”要客观公正地去看待,①②是其进步性,③是其局限性,④说法不准确。 3 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基础是() A 生产力的提高 B 工人的罢工斗争 C 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 D 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社会福利制度是运用国家财政来实施运行的,它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故选A。 4 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流行一首小调:“贝尔(工党大臣)和丘吉尔的风格,丹麦人或荷兰人都感到如出一辙;工党和保守党的演讲,法国人和希腊人听起来都一样。”这一小调在英国流行时的历史背景是()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自由经济思想盛行 C 英国建立“福利国家” D 撒切尔夫人改革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题目要求是“20世纪50年代”,A、B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D是20世纪80年代,故选C。 5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 “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 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 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解析: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实施“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和经济安全,并保障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因此本题选B项。“实现了社会平等”“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史实不符,A、C两项错误;D项说法片面,排除。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 ) 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 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要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项。 7.对下图漫画中西方国家福利政策解读不正确的是( ) “福利国家”培养懒汉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减少了国家财政赤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