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白皮书

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白皮书

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白皮书
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白皮书

RSS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V 1.0

图书馆2.0技术应用系列白皮书之一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

上海,中国

2008年7月1日

本文档版权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及著作

者共同所有,详见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本文档版权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及著作者共同所有,其知识产权约定采用“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中的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及以相同方式共享的条款。即您可以自由地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以及创作演绎作品,但您必须按照作者或者许可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您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如果您改变、转换本作品或者以本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您只能采用与本协议相同的许可协议发布基于本作品的演绎作品。对任何再使用或者发行,您都必须向他人清楚地展示本作品使用的许可协议条款。如果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您可以不受任何这些条件的限制。

有关知识共享协议及本文档所采用条款的详细说明,请参见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licenses/by-nc-sa/2.5/cn/legalcode。

图书馆2.0中文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

编著说明:

本白皮书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刘炜博士提议,并与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范并思教授共同倡导,由信息技术分会组织编著,其策划、大纲和模板由赵亮副研究馆员(上海图书馆)完成,第一章“RSS技术的前世今生”由秦鸿(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编写,第二章“RSS技术的应用”由秦鸿和褚芹芹(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2006级研究生)等编写,第三章“RSS技术开发”由马国栋(上海大学图书馆)编写,第四章“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由秦鸿和梁妍(上海大学图书馆2007级研究生)等编写。编写中还参阅了著作《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1] 的相关内容。

此外,还有很多专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很多热心的朋友积极参与,在此不再一一列出,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鸣谢上海复旦复华数据库网络有限公司对上海图书馆学会技术白皮书系列的赞助,也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上海(国际)数据库研究中心主任施伯乐教授以及张亮教授对本项目的厚爱与支持。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分会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分委员会

组织构成

主 任:任树怀

副主任:张育超 陈欣 赵亮 骆永成 徐汝兴

个人委员:马国栋 王亮 卢志国 任磊 刘盈 吉久明 孙刚 孙华 孙彩杰 孙翌 孙萌 成伟华 成俊颖 江淇 江磊 余育仁 宋志强 应峻

张伟 张晓东 张嵬 张琪 张毅红 李剑峰 李振东 李雪岩

杨明华 陈东滨 陈立欣 陈慧文 周敦敏 俞惠良 姜雅倩

施晓华 徐咏华 翁凌红 黄真 董雪君 蒋凌慧 谢莹 雷顺利

蔡峰华 薛松

单位委员: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电视大学图书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

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中科院上

海光机所图书馆,中科院有机所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同

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虹口区图书馆,浦东新区图

书馆

分委会专家组:范并思 刘炜 陈维明 郑巧英 李振钱

前言

随着Web 2.0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人们获取

信息的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RSS作为 Web 2.0中一项重要的技

术,以其简洁、直接、多源、实时、高效、开放和低成本等显著的特

征,成为互联网新技术的杰出代表,并正在颠覆着以搜索为主流的信息

获取模式,同时,它所具有的强大聚合与推送功能亦成为图书馆 2.0应

用的重要标识之一。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页内容的XML格式,就其技

术本身而言并不复杂,然而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和低廉的成本开发RSS应

用,怎样利用其强大的功能有效地整合图书馆服务,怎样在自己的工作

和学习中发挥其作用,无疑是许多图书馆员关注的热点,也是许多图书

馆正在尝试的课题。

本白皮书将从“RSS技术概述”、“RSS技术应用”、“RSS技术开

发”和“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等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地刻画RSS在图

书馆应用的相关问题,并从应用案例、开源软件的利用和开发步骤等多

个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RS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目标是能为

广大RSS爱好者、图书馆员和技术开发人员提供一个简洁、实用和满足

不同层次需要的技术说明书,也为图书馆 2.0的应用提供一些实用案

例。

本白皮书是上海市图书馆学会计划推出的“图书馆 2.0技术应用系

列白皮书”之一。近年来,随着图书馆 2.0从技术到理念,从国外到国

内,从草根文化到行业引领,已经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图书馆

2.0的理念已潜入人心,图书馆2.0技术已在许多图书馆得以应用,越来

越多的读者领略到2.0带来的便捷。为了进一步加快图书馆2.0的推广

与应用,编写技术应用白皮书是其重要举措之一。本系列白皮书由上海

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刘炜博士提议,并与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

任范并思教授共同倡导,由信息技术分会组织编写,编写过程遵循开放

互动、共同参与、发挥集体智慧的 2.0精神,对所有感兴趣的朋友开

放。写作过程既是共同参与和集体奉献的过程,也是共同学习和共同提

高的过程,以期达到宣传与推广2.0的应用、培育一批2.0的积极分子

和应用人才和提供一个简洁、实用、图文并茂的技术说明书等多层次的

目标。

本白皮书的写作过程中,技术专家组多次对稿件进行审阅,专家们

在充分肯定此项工作的同时,对白皮书的定位、内容、形式、署名、发

布方式和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写作中还得到许多

热心朋友的参与及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为了能够更好地贴

合应用需求,本白皮书将采用固化主题、开放网络互动和不定期更新内

容的发布方式,将不断增加实用技术、应用案例和相关内容。因此,也

期待着各位热心朋友的关注、积极参与、奉献和宝贵的意见,以其与大

家分享您的实践与经验,从而共同推进 2.0精神传播,共同推进图书馆

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分会

2008年6月

目录

前言 (iv)

目录 (v)

1 RSS技术概述 (1)

1.1 RSS简述1

1.2 RSS历史2

1.3RSS标准具体内容3

2 RSS技术应用 (6)

2.1RSS的应用概述6

2.2RSS的阅读客户端 10

2.3RSS在非电脑设备上的应用 11

2.4 RSS聚合服务 13

3RSS技术开发 (14)

3.1RSS技术开发简述 14

3.2动态RSS开发 19

3.3利用第三方服务提供RSS 21

3.4RSS合烧 22

3.5RSS订阅统计 25

4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27)

4.1利用RSS进行信息推送 27

4.2 利用RSS进行信息聚合 32

4.3 RSS在图书馆的其他应用 33

4.4 RSS在国外图书馆的其他应用 33

附录 (35)

附录1:参考文献 35

附录2:名词解释 36

附录3:图表索引 37

RSS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上海市图书馆学会

1 RSS技术概述

1.1R S S简述

z英文名或全称

RSS是以下三种概念之一的缩写:Rich Site Summary(丰富

站点摘要),或RDF Site Summary(RDF站点摘要),或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易聚合)。

z概念

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页内容的数据格式,是目前使用最

广泛的XML应用。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

种简易方式,通常被用于新闻、博客和其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的网站。通过发布一个RSS文件,网站的内容就能直接被其他站

点调用,或被用户有选择地订阅。

RSS的联合(Syndication):发布一个RSS Feed后,这个

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而且由于这些

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

用,如PDA、手机、邮件列表等,这就叫做RSS的联合。这种联合

就导致一个站点的内容更新越及时、RSS Feed被调用的越多,该

站点的知名度就会越高,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RSS的聚合(Aggregation):就是通过软件工具的方法从网

络上搜集各种RSS Feed并在一个界面中提供给读者进行阅读。

网站提供RSS输出,使用户能够有效地构建自己的个性化

内容流,同时有利于让用户发现网站内容的更新。从信息定制的

角度,我们可以将RSS理解为一种由网站直接把信息送到用户桌

面的技术。

z RSS Feed

每一个被发布的RSS文件称为一个RSS种子(RSS Feed),

它是一段规范的XML格式的数据。RSS Feed为网站内容提供了

一个提要,包含标题、摘要和能链接到源内容的入口项等,这些

提要信息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

用。

可以这样描述RSS的基本应用:用户通过RSS订阅,从网站

上获取最新的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及全文链接等基本信息,并据

此进行可取舍的有针对性的快速阅读。

OPML (Outline Processor Markup Language,大纲处理标

记语言)也是一种XML规范的文件格式,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包含

很多RSS Feed的目录,用于RSS Feed的批量交换。如果页面出

现OPML图标,则表示可以一次性订阅一个网站的所有类目,或

一个类目下的所有RSS频道。

RSS是一种描述和同

步网页内容的XML格

式。

RSS Feed是一个核心

的概念。

1.2 R S S 历史

RSS 是一个缩写的英文术语,被认为有几个不同的源头,并被不同的技术团体做不同的解释。 最初的0.90版本RSS 是由Netscape 公司于1999年3月设计的,用于建立一个整合了各主要新闻站点内容的门户,由于其以W3C 新一代的语义网技术RDF 为基础,所以Natscape 将RSS 称为RDF Site Summary (RDF 站点摘要)。由于RSS0.9过于复杂和难以使用,1999年7月,Netscape 公司又开发了没有基于RDF 的简化版本RSS 0.91,RSS 被改名为Rich Site Summary (丰富站点摘要)。之后,随着Netscape 公司的每况愈下,开发RSS 标准的团队于2000年被解散,项目中止。 之后,著名的Blogger/Geek 戴夫·温那(Dave Winner )的公司UserLand 接手RSS0.91版本,并将其作为Blog (博客)软件的基础功能之一继续开发,于2002年9月发布RSS 2.0,定义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易聚合)。 与此同时,很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需要通过一个第三方、非商业的组织,把RSS 发展成为一个通用的规范,并进一步标准化。于是2000年12月,一个联合小组在0.90版本RSS 的开发原则下,以W3C 新一代的语义网技术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为基础,对RSS 进行了重新定义,发布RSS1.0,并将RSS 重新解释为“RDF Site Summary”。 目前RSS 已经分化为RSS 0.9x/2.0和RSS 1.0两个阵营,由于博客的盛行,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表1.2.1 RSS 不同版本的比较 [2] 版本

名称 发布 时间 发布机构 RDF 支持 XML 命名空间 0.90

RDF Site Summary 1999.3 Netscape 有 有 0.91

Rich Site Summary 1999.7 Netscape (RSS0.90)+ Userland(ScriptingNews ) 无 无 0.92 (0.9x)

Rich Site Summary 2000.12 UserLand 无 无 1.0

RDF Site Summary 2000.8 RSS-DEV 有 有 2.0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2002.8 UserLand 无 有 因为RSS 的版本如此混乱,另一种类似RSS 的标准——ATOM 横空出世,在Google 的大力支持下,成为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推荐标准,目前版本有Atom0.3和Atom1.0。它与 RSS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内容发布格式,还可以作为编辑, 处理信息的格式。

不过对用户而言,并不需要关心这些复杂的标准之争和版本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RSS 阅读器都同时支持不同版本的RSS 及ATOM 。

三个定义,源流复杂,

版本众多。参见:

http://en.wikipedia.or g/wiki/RSS Dave Winner 贡献卓越 Google 的Atom

1.3 R S S 标准具体内容

RSS feed 通常由4个主要元素构成:等,每个元素都包含若干个子元素。其中元素是必须的。 元素又包含三个必须的元素:title 、link 和description ,分别表示一个频道的标题、超链接和描述。 而 元素包含了频道内一条具体资源内容的元数据,通常包含 title 、link 和 description 元素。 表1.3.1 RSS 1.0 文件示例 [3] The XML Files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 by Aaron Skonnard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images/image.gif

1st blog entry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entry1

This is my first blog entry.

根元素是 rdf ,有命名

空间限定。

channel 元素包含对

item 、image 和 text

input 节点的引用,这

些节点存在于 channel

之外。这样在 channel 和所引用的节点之间建

立了一种 RDF 关联。

RSS1.0和RSS2.0规范的完整信息请参考:

RSS1.0规范:

http://web.resource.or g/rss/1.0/ RSS2.0规范:

http://www.rssboard.o

rg/rss-specification

2004-01-13T17:16:44.9803903-07:00

2nd Blog Entry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entry1

This is my second blog entry. 2004-01-13T17:16:45.9803903-07:00

表1.3.2 RSS 2.0 文件示例

The XML Files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

by Aaron Skonnard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images/image.gif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

1st blog entry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entry1

This is my first blog entry.

Wed, 14 Jan 2004 17:16:44 GMT

2nd blog entry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entry1

This is my second blog entry Wed, 14 Jan 2004 17:16:45 GMT

z RSS2.0规范的Feed文档结构

图1.3.3 RSS2.0规范的Feed文档结构 [4]

z Atom1.0规范

参见: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developers/syndication/atom-format-spec.php(AtomEnabled)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developerworks/cn/xml/x-atom10.html (Atom 1.0 Syndication Format 概述)。

2 RSS 技术应用

2.1 R S S 的应用概述 2.1.1 使用RSS 的优点

z 节省时间

一开始使用RSS 聚合器就是因为这个。没有广告,不用点击多重目录,过滤无用的网页代码,不用被过多的页面信息所干扰。

z 方便查看

网站或者blog 有无更新都一目了然。所有的内容都以你所熟悉的界面(聚合器)呈现在你的面前,不会为普通页面上不同的网站结构和导航方式所困扰。

z 获得更多的信息

通过RSS 的聚合,你可以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所有需要的信息都能够通过聚合器查看到。相比之下,传统的页面浏览方式下要获取同量的信息会辛苦很多。

z 聚焦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由于订阅RSS 可以做到非常个性化,用户可以订阅整个网站内容,也可以只订阅某个感兴趣的栏目或者某个事件的专题。

z 提醒服务

几乎所有的RSS 聚合软件都可以设定刷新的频率。对于那些你特别关心的热门话题,只要把刷新间隔改成5分钟或者10分钟,你就可以获得最up to date 的消息了。

z 媒体的平等

只有通过RSS 才可能实现,让你的个人blog 和任何世界级的新闻网站处于平等的位置。对于聚合器来说,Yahoo 的头条新闻和你的blog 都只是是一条Feed 而已。内容的好坏在这里远重要于网站的规模。

z 促进交流

上面说到RSS 的种种好处,可以说RSS 把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达到了关注和需要它们的人面前,是信息Push&Pull 很好的结合。这本身就为基于信息的交流创造了一条很好的通道,这点上,和“分众媒体”的功用有点相似。 J.D. Lasica 说到了使用RSS 的好处: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blog.or g/archives/2004/07/ jd-lasicaeeaeee.html

2.1.2 RSS 的主要用途

z 订阅博客及评论; z 订阅新闻,主要的新闻门户网站都提供RSS 订阅; z 关注最新商品的信息,如:亚马逊1的图书信息,eBay 2的拍卖信息等; z 订阅天气预报等实用信息; z 跟踪论坛中的帖子更新 z 获知最新评论,如豆瓣3 中的读书评论等。 2.1.3 如何订阅RSS 1. 寻找需要的RSS 提供RSS 订阅的网站上,往往有左栏图标中的一个或多个。点击图标后出现RSS Feed 页,它是网站上最新文章的内容提要。在低

版本浏览器(如IE6)中,页面可能以XML 代码形式呈现。重要的是地址栏的Feed 地址,一般以rss、xml 或者rdf 为后缀。

图2.1.3.1 网站地址栏的Feed 地址

1 亚马逊公司图标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2 ebay 公司图标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3 豆瓣网站图标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其他应用参考“35

Ways You Can Use RSS Today”和“25 New

Ways To Use RSS ”

有用的RSS Feed 地址

1

2

3

2. 使用RSS 阅读器 用户必须通过一种叫做RSS 阅读器的软件或程序来订阅这些RSS Feed,用以将多个信息提供方或内容发布者的站点上感兴趣的内容,聚合在一个阅读器的界面中进行阅读。常见的RSS 阅读器有三类:在线RSS 阅读器、客户端RSS 阅读器和附加RSS 阅读器。

3. 在RSS 阅读器中导入Feed 在RSS 阅读器中添加一个频道,将要订阅的Feed 地址拷贝粘贴过来。就实现了订阅。一个频道对应一个信息源。订阅时,可对订阅的频道进行归类,便于浏览阅读。

4. 阅读器会自动更新相关的内容 对订阅的相关内容,各个频道每日都会自动更新,对于阅读器中更新的相关文章既可以扩展的形式打开,又可以列表的形式打开。对于每篇文章都是否阅读都会自动标记,便于用户再次阅读时区别对待。 2.1.4 如何发布RSS Feed 1 组织内容通过各种方法生成Feed : z 手工生成 根据上述RSS 标准确定的元素结构和用法,可以在最常用的记事本或网页编辑软件中手工编写并编辑RSS Feed 文档。对于静态网页可以手工或使用工具来编写RSS ,若是动态网页则要通过程序来转换数据库内容输出RSS 。依照RSS 规范,可以利用Asp+access

或者Php+mysql 编程自动生成RSS 文档,并自动保存在网站中的某个位置。不过这种方法过程烦琐,容易出错,而且需要一定专业知识。

z RSS 生成器生成

RSS 生成器需要.NET Framework 的支持,在安装之前要下载安装.NET Framework 组件包。借助RSSCreator 、RSS 生成器0.9、通用网站RSS 生成器生成RSS Feed 。

z 从网站生成

利用网站生成RSS Feed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目前在国外常用的网站为Feedburner(www.feedburner .com ), 曾经一度被封杀,现在又开放了,国内常用的网站为FeedSky(www.feedsky .co m ) 。如图2.1.4.1为Keven 数图笔记在FeedSky 生成的十多种RSS Feed:

参考文献: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m

agazine/1005-

2348/2007/01/851848.htm 常见RSS 阅读器有

三类:在线RSS 阅

读器、客户端RSS

阅读器和附加RSS

阅读器。

图2.1.4.1 Keven 数图笔记在FeedSky 生成的RSS Feed 2 验证Feed 的有效性 RSS Feed 生成以后,为了确保其规范性和正确性需要在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进行有效性验证。有不少RSS 验证网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如验证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和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都可验证ATOM 和RSS 种子而且方便快捷。 3 将Feed 文件上传到Web 服务器 在后台管理系统将Feed 文件上传到Web 服务器,这样在网页上就显示出订阅的图标,用户点击就可以直接进行订阅。

告诉用户Feed 文件地址 z 在RSS 搜索引擎注册 在RSS 搜索引擎注册Feed 文件地址,让更多用户通过搜索找到RS S 种子。国外的RSS 搜索引擎有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index.p hp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publisher.armx 等, 国内的有Feedss(htt p://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八方(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看天下(http://w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search/)RSS 搜索引擎、51Seeds(http://www.51s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 RSS 搜索引擎4等。 z 加入网络聚合器

把Feed 文件地址加入相应地类别的网络聚合器,这样当对某个类别感兴趣的用户找到相应的网络聚合器时,就会发现并订阅该种子。以图林博客为例,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图林博客聚合器主要有:上海大学图书馆新闻聚合系统(图情版块)、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网志聚合(图情学)等。如果一个图林博客的Feed 文件地址被加入到这些图林博客聚合器,就会很快被专业同行所了解。

4 Yahoo!、Feedss 、看天下以及51seeds 网站的图标

2.2 R S S 的阅读客户端

2.2.1客户端阅读器(Client-based) 也称离线RSS 阅读器、桌面RSS 阅读器或专用RSS 阅读器,是一种在客户端安装相应软件,然后再进行RSS 阅读的方式。使用离线RSS 阅读的优点是稳定,直接与服务器上的数据同步。缺点是在不同计算机上使用,需要在每一台计算机上进行重复配置;需要占用一些本地资源。5 有些RSS 阅读器需在 .NET Framework 工作环境中运行。如果在安装RSS 阅读器的过程中有提示,就需要先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可以通过 Windows update 获取5。 2.2.2在线阅读器(Web-based ) 相对于离线RSS 阅读器,在线RSS 阅读器是一个后起之秀。在线的RSS 阅读器,是使用一个专门的服务网站进行在线RSS 阅读,使用时相当于登录一个网页。6它的好处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不消耗客户端资源,速度一般较快,对于在不同地点阅读可以不必进行多次配置,可以保存阅读状态,推荐和收藏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缺点是:有时会出现更新不同步的情形;网站可能出现故障甚至倒闭,致使用户积累的RSS 订阅资源受损。 2.2.3附加阅读器 附加RSS 阅读器是指使用内嵌在计算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来进行RSS 阅读。一类附加阅读器是使用浏览器自带的RSS 阅读功能,如IE7、FireFox、Maxthon(傲游)等,这些浏览器还提供了Feed 自动发现功能。

5客户端阅读器free domon 、周博通、看天下、新浪点点通的产品图标 6 在线阅读器 Google Reader 、抓虾、鲜果的网站图标

点亮的RSS 图标 常见的客户端阅读器:

国外产品:

-RSSReader

-FreeDemon

-SharpReader

-Awasu

国内产品:

-周博通

-看天下

-GreatNews

-新浪点点通

图 2.2.3.1 IE7中的RSS Feed 自动发现

图 2.2.3.2 Firefox2、Maxthon2中的RSS Feed自动发现

另一类附加阅读器是利用邮件收发程序进行RSS阅读,如

Foxmail6.0、Outlook2007。较低版本的邮件软件不支持直接订阅

RSS,这时可以使用专门的邮件订阅服务网站。

2.2.4利用IM及时投递RSS

还有一种另类的通过即时通讯软件(IM)传送RSS的方式,

使订阅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所订阅的RSS Feed的内容更新通知。

其核心价值在于及时的检测,更新,提醒和跟踪,适用于订阅特别

关注、时效性特别强的信息。

2.3R S S在非电脑设备上的应用

2.3.1手机RSS阅读器

手机作为人们日益普及的随身携带品,在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方

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当RSS遇到手机,无线的主动订阅式

阅读成为可能。使用手机阅读RSS与使用PC相比,在内容的可读

性、使用成本、使用速度、使用便捷性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6],RSS将使手机阅读前进一个时代[7]。

常用的手机RSS浏览器有:

z掌上博通RSSReader:UU地带出品,Java版,多平台使

用,速度快,缺点是不支持图片,但加快了信息显示速度。

z拇指天空:Smartphone版(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国产软件,功

能强大,内容丰富,可以看全文和图片,可以在登录其网站使

出现RSS图标

RSS的IM传递:

国外产品:

MSN Alerts

Yahoo Alert

immedi.at等

国内产品:

哪咤(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基

于Skype/Gtalk/MSN)

用分配的拇指号增加订阅,但不支持直接输入RSS地址。网络

连接方式:支持cmwap,cmnet。

z newsBreak:PPC版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site/nw/newsbreak.php),国

外软件,评价好,使用简便,只显示摘要。网络连接方式:支

持cmwap,cmnet。

z SORSS:(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wap访问,无需客户端安装软件,

不能自己添加RSS地址。网络连接方式:Opera、 Smartphone

IE。

z一些RSS阅读器也推出了手机版本,如Bloglines、

Google reader、抓虾、周博通等。国内还有一些手机RSS软

件,如胖葫芦、魔橙、维信和掌讯通等。

2.3.2手机RSS 使用示例

最早提供中文手机RSS服务的是一款叫作“拇指天空7”的免费

软件,下面就以“拇指天空”为例,说明如何在手机上订阅和浏览

RSS。

步骤一:请了解你的手机是否支持GPRS上网,同时查明是否可

以安装第三方软件以及支持哪些平台的软件,以决定你可以使用RS

S服务的最佳方式。从功能的完善性和用户体验来说, SIS和CAB

版的软件功能最全面,然后依次为JAVA版软件和手机自带的WAP浏

览器。

步骤二:软件安装

1.使用手机内置的WAP浏览器登陆网站,下载其专用的软件并

安装到手机的储存卡上。

2.运行该软件,进入“RSS看吧”,可以看到所有订阅的频道

目录文件夹,保留了RSS的预览特性,对于喜欢的内容,“拇指天

空”提供频道订阅的功能,以方便你下次进入时快速找到它,也可

以自己添加并订阅,只要它们都提供公开的RSS源地址并与“拇指

天空”的系统兼容

7拇指天空:Smartphone版(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图标

常见手机RSS浏览器:

国外产品:

newsBreak

SORSS

https://www.doczj.com/doc/704319980.html,等

国内产品:

掌上博通RSSReader

拇指天空等

2.4

R S S 聚合服务

RSS 聚合服务网站是收集RSS Feed 并进行分类汇总,以提供

订阅导航或推荐的一类网站,使用户可以集中方便地获取RSS Feed 。 大部分在线阅读器都提供这种聚合服务,如抓虾网的“频道大

全”除了提供分类的RSS 站点导航外,还提供热门博客和上升最

快的博客订阅,每个博客条目后有该博客在抓虾中的订阅人数,点击“+”图标即可实现订阅;鲜果网的“博客榜”提供“上升最快”、“订阅排行”和“最新推荐”三个板块;周博通在线阅读器以TAG 聚合方式提供频道导航。 当然各阅读器内置的预设频道也是获得RSS Feed 的便捷方式之一,如周博通内置了新浪网、新华网、天极网、计世网等12

大类数百个RSS 新闻源。在抓虾和鲜果这样的在线阅读器中,还

提供一个“新手试用频道”,里面有一些热门的RSS 网址。 通过专门的RSS 搜索引擎同样可以快速获取专指性很强的RSS Feed 。

常用的邮件RSS 订阅服

务网站:

国外:

FeedBlitz

Rmail Feedburner

Feedsky 等

国内:RSS 邮天下等 专业RSS 搜索引擎:

-Syndic8

-Bloglines

-Technorati -Feedster 专业RSS 聚合网站:

-抓虾

-鲜果

-GetRSS -RSSchina

3 RSS 技术开发

3.1 R S S 技术开发简述

生成RSS 文件是RSS 技术开发的基本内容,RSS 文件开发包括四个方面: 3.1.1 组织内容通过各种方法生成RSS 文件 方法一:手工生成RSS 文件 按照RSS 规范在最常用的记事本或网页编辑软件中手工编辑网站的RSS 文件,适用于内容不经常更新,包含条目较少的RSS 文件。 RSS 文件的核心是项目(items),不管您选定那一个版本的RS S,您的RSS 档案中至少要有一个项目,其内容一般而言是您所要连结到的网页。 要将您的项目输入到RSS 文件中,您至少需要3个信息,如下: ? Title (标题) ? Description (概述)

? Link (链接)

有关标题与概述的内容并不需要与项目所参考到的网页HTML 的title 标签完全相同,而且网页HTML 的meta description 标签也不需相同,您可以任意地为您的网页设定想要的title 与meta description。

以我们的新书通报为例,我们以下列信息做为item 的内容: 书名:基于Linux 的Web 程序设计

简述:本书的编写目的与内容的组织安排均基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实践课程——网站规划与设计。

链接:http://202.120.121.193/shulibrss/itemdetail.php?ter m=Z00603871 现在我们要替这些信息加上XML 标签,这些动作就和加上HTML 标签类似,仅有一点点不同,那就是XML 标签中并没有关于集合(set)的定义。任何人都可以编造一个特定的XML 标签,此特定的XML 标签是否有用,端视读取此XML 文件的程序而定。 RSS 文件发布流程

注册RSS 网站 生成RSS 文件

验证RSS 文件

发布RSS 文件

组织信息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_0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 本文依据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推进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相关建议。要在学生公寓一楼设置还书点,方便学生还书;建立图书馆微信群,搭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平台;要出台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营造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改革传统阅览室的管理模式。 标签: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里的工作是图书馆流通部门中最基层的工作。我们阅览室工作人员应该对读者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对读者进行教育管理引导的责任。服务和管理是阅览室工作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使读者能够尽快准确方便地获取所需求的图书资料信息,对读者适当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这二者不但不相互矛盾而且密不可分,只有管理到位,才能服务周到。 图书馆是一个能够提高和丰富读者精神境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公共场所,它的服务主体是读者,所以在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在服务和管理为中心的主导地位,“人”是服务和管理的核心,对读者充分的尊重和关怀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促进图书馆实现自我的服务价值。许多高校图书馆一楼大厅一进门就会看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之类的醒目文字,这些都说明“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本人在参加2014年南京举办的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图书馆馆员培训期间参观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感觉他们那里对读者推崇人性化服务做的非常到位,从读者刚一走进图书馆一楼大厅就能感受到,以前闭架管理的图书进行磁条改造后实现了借、阅、藏一体化的开放管理,读者采用自助式操作来完成了借书还书,这大大提升了讀者的主人翁意识。每个楼层墙面上还张贴了当天各大阅览室值班人员的照片,联系方式以及主管部门领导的联系方式,如果读者对值班人员服务不满意可以随时投诉。二楼还设有咖啡间,给读者提供冷热饮、甜点等食品。当我们进入每个阅览室后发现每个书架都不高,这样可以方便读者翻书时不用找太高或者太低的架子上的书籍。在阅览室一半面积以上的空间里整齐的摆放着柔软的沙发,读者看书累了是允许靠着甚至躺着沙发上小憩的,还有的楼层用玻璃隔断分出许多独立的阅读室雅间,每个小阅读室都摆放着一张大的阅览桌,这里是让大学生三五成群在这里讨论或者阅读的,还有稍微大点的房间可以提供给老师和学生在这里开展研讨会。 本人作为一名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还有一些建议和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建议在学生公寓一楼设置还书点,每周定期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收回,这样学生还书方便了,读书的热情就会高涨,也能大大提高我们图书馆图书的借阅量。在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便捷还书箱,当图书馆因节假日闭馆的时候还书不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概括和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一些工作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旨在客观地阐述现状,为之后基于现状开展问题研究和对策分析提供依据。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具有馆藏资源丰富、服务理念逐渐成型、信息服务开始深入且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现状概述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师、学生最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期待图书馆能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还相对落后,文献资源建设进度缓慢、周期长,工作效率较低,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严重的滞后于师生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职能和文献传输方式也逐步的发生变化,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一)馆藏资源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一直以来基本都是主要以纸质

文献信息资源、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文档资源等现实馆藏构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带来了样式多变的网络信息资源,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含量庞大,形式多样,逐渐的受到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与现实馆藏一起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目前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理念逐渐成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额日渐成熟,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日益标准化,物质基础极大改善,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仅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开放,图书馆的基本工作内容仅限于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导致其几乎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造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为低下,没有充分的体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无法充分的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信息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在信息技术变革的不断推动下,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重藏轻用”的传统信息服务管理思想逐渐得到转变。国内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暨南大学等高校逐渐的把图书馆传统的“以藏为核心”、“重藏轻用”的管理理念转向“藏用并举”,正日益改变着传统封闭式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逐步的带动了广东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方式的现

以人为本——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

以人为本——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2-06-19T12:03:31.56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星红[导读]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高智商而缺乏高情商的人是不适合做领导工作的。 刘星红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430068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使用中,人文精神管理思想不仅对管理体制的创新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内在动力,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图书馆向数字化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已难适应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服务和管理将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进步的结论,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图书馆工作亦不例外。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的竞争对手已不是图书馆行业,而是整个信息服务业,图书馆只有更新管理与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 一、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是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的兴起和发展直到今天的繁盛都表现出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部全体成员作为管理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 (二)人本思想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和要求进行管理,这里的“人”包括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两个方面。首先人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所在。以人为本,统筹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做大、做强、做久的立业不败之道。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要在充分考虑人格的基础上考虑人的愿望、需求和理想,尊重人的自然性以此充分激发馆员及读者的创造性、潜能和主人翁意识,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组织的管理者,从而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一)怎样理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调,所有知识为所有人服务。“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主体性的觉醒,一切以读者为中心,读者是上帝,它体现了图书馆的发展是人重于物,图书馆最终的管理归宿在于把图书馆及其资源充分揭示与展现给读者,使读者最大限度地从图书馆满足其信息需求”。以人为本就是从传统的以书为本发展到为人找书的服务理念中来。 (二)树立以人为中心、服务读者的理念 图书馆的工作核心就是服务,图书馆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让用户满意,图书馆业务的根本就是围绕用户的需要和满意进行的文化活动。高校图书馆树立以人为中心、服务读者的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高校图书馆的一切服务工作要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应以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以读者能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为快乐。其次,读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对图书馆员自身的信息素质加强培养,在此基础上开发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再次,扩大图书馆服务职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过去为人找书”的基础上为书找人”,让读者了解馆藏资源,利用馆藏资源。 2.为读者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阅读空间 首先,为读者营造一个平等的阅读空间。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将使图书馆的所有读者感受到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感受到在图书馆享受平等服务的愉悦。其次,为读者营造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图书馆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充分尊重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取向,以方便的服务为读者营造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 三、建立“以人为本,馆员第一”的管理机制 (一)“以人为本”重视情感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高智商而缺乏高情商的人是不适合做领导工作的。“具有高情商的领导者会把职工视作大家庭中的一员,对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异化的发展需求给予呵护和关心,能尊重职工的人格与个性,对职工有很强的亲和力,这就是现代管理中倡导的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是人本管理的中心环节,它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帮助人实现愿望和梦想,让人体验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二)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用 新世纪的图书馆必须树立全新的用人理念。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对图书馆的模式、运作方式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适时利用人才优势对图书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图书馆管理者应该目光远大、豁达大度、唯才是举,如此,才能逐步形成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污者惩,贪者撤”的有效竞争机制。真正的尊重人、关心人应该通过发展人和成就人体现出来。发展人、成就人是对人的更高层次的尊重和关心。每个有上进心的图书馆馆员都希望自己能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就,有所发展。与以前相比,图书馆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继续接受教育,知识就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变得无用。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呈现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各个研究领域和部门高度综合的态势,作为搜集,收藏文献信息的图书馆,其馆藏对象也在不断发展、扩大。人本理念,体现了对读者的关注和对馆员的关爱,也体现了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图书馆文化,培育图书馆精神,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创新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参考文献 【1】肖希明.先进文化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J].图书馆,2004(4):5-8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阐述 系统名称: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人员:工商一班:2011922033刘凡 2011922034 李 笑宇 房产班: 2011922104韩欣 2011922103 王 珊珊 系统用户:图书管理员.老师和学生 操作该项目地计算中心:图书馆工作人员 二、开发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地时代,伴随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地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地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地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地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地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地计算机

管理只简单地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地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地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地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地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地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 信息社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 信息学,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三、系统介绍 本系统在VF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 开发”地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地过程.通过分析传统地人工管 理图书馆地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地方案. 文章详细介绍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地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 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 设计;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地程序框图,并附带了一些主要 地窗口和程序.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摘要:大数据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其是顺应时代要求而诞生的,具有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将相关管理人员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不仅改善图书馆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大数据的基本特点,然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如何体现大数据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 大数据技术是当前最为热门的信息技术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成为承载海量数据处理的新型技术,其主要用于海量信息的综合处理中,而需要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领域图书馆,就切实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尤其是高效图书馆,由于其涉及到数万大学师生的图书借阅,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来说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海量数据的来袭,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进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基于这个背景,本文详细探讨了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作用,为相关人员提供管理思路。

一、大数据的基本特点分析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作为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技术基础,成为研究的热门技术。当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各种应用需要采用数据处理的方式来整合当前信息来进一步模拟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大批量数据乣处理,而采用传统的技术是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因而大数据处理技术成为当前信息处理的新技术。对于大数据来说,其相比传统的数据有很大不同,首先其数据涉及广泛。对于当前数据采集的情况,其设计的数据形式有视频,音频以及字符等形式,而其来源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比如来源于网络,邮件,微博,多媒体等各种需要数据传输和处理的环节,由此可以得知大数据涉及的范围较为广阔;第二大数据具有变化大的特点。对于图书馆的数据管理来说,其主要涉及档案内容的分类和管理,因此数据形式单一,并且具有稳定性,而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管理,以多媒体管理技术替代了人工,而数据形式则变成了任意定义形式的电子数据,因而导致了数据的多样性,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变化较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具有大移动性。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说,随着智能携带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具有高移动性的数据交换过程就变得多了起来,如采用智能手机来获取网上图书馆相关数书目信息等,实现了便携式阅览,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摘要】本文从如何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读者联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读者服务。才能提升读者服务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也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图书馆也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与时代同步,与教育事业发展同步。在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读者联系。 在发展变化的时代里,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提高读者的信息意识,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改变等读者上门的思想,对读者热情周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要主动与读者沟通和互动。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温馨的微笑,都能缩短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熟悉读者、了解读者,广泛听取读者的建议,成立读者联谊会,设立意见箱和网上留言板,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提供高品质的咨询参考服务,做好导读工作,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馆藏文献介绍、新书通

报、推荐书目、文献评价等。还可以根据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文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征文活动。从而拓宽读者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服务来进行咨询、解答读者各种问题,也可以用电子邮件形式将最新的信息通知用户 二、加强馆员专业知识的提升,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认识读者服务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图书的借还工作,它是社会文献信息交流的窗口和桥梁,是一种提供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高层次的智力和知识服务。馆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丰富的文化,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知识和相关设备的操作使用技能,这样才能把有用的文献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给读者,也能帮助读者多角度、全方位的获取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馆员适当地实行轮岗制,这样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熟悉馆藏,了解网络资源。馆员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这是提高自我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图书馆领导层应给馆员提供和创造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岗位培训、听讲座、脱产进修等方式,不断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挖掘

数字化资源的获取与评价

“数字化资源的获取与评价”课程导学信息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教学?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从而提升教学实效?网海无边,到哪里能够获得有价值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有哪些?怎样获取?未来发展是什么?什么是RSS、TAG?它能帮我们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数字化资源的获取与评价”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大家注册、登录“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感受资源的获取,到主题研讨平台上分享你常用的资源平台网址,互通有无,交流提高。学习了解RSS、TAG的相关内容,感受技术魅力,尝试应用教学,初步建立自己的“主题资源小世界”,相信你会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课程主 题 数字化资源的获取与评价必修 3学时 教学活 动 课程资源问题导学 教学研读1、数字化资源教学应用举例你从3个案例中获的了哪些 启示? 2、学习RSS阅读器的使用RSS是什么?如何使用? 3、利用RSS阅读器跟踪关键学 者的博客 用RSS阅读器跟踪学者博 客,你会用了吗? 4、了解TAG的使用TAG是什么?如何使用? 5、案例:Web2.0的一天(节 选) 从这个文章中你获得了哪 些启发?你有没有尝试 下? 主题研讨1、请回忆你所接触或知道的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表述时要尽可能具体。 2、数字化资源的类型、获取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3、与大家分享你获取数字化资源的渠道或网站 4、尊重资源版权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在学校贯彻版权法 5、如何利用RSS和TAG来支持教学或学习 专家讲座数字化资源分类趋势数字化资源的分类、获取 与发展趋势你了解了吗?

本课作业心得体会:谈谈您学完本课程有什么体会。 视频作业:结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自主选题,制作完成反应一个完整知识点或技能的培训资源,形式多样,可以是案例分析、视频讲解、图文演示、数字故事等。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系统阐述 系统名称: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人员:信管 系统用户:图书管理员、老师和学生 操作该项目的计算中心:图书馆工作人员 二、开发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 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 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三、系统介绍 本系统在VF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传统的人工管理图书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图书馆的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的程序框图,并附带了一些主要的窗口和程序。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四、系统规划 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规划 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图书采编体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适用。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

版日期和数量等。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情况。 1.组织结构调查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对系统的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有所了解。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2.业务调查 系统的业务是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中的基础环节。图书馆里信息系统得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图书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由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由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

4. 数据流程调查 (1) 数据流程图是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 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以下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零层数据流程图 1层数据流程图

2层数据流程图 a图书编目系统数据流程图 b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

毕业设计论文 android_RSS阅读器

论文题目基于G o o g l e a n d r o i d移动平台技术的新闻阅读器研究 (英文)Research of news reader based on Google android mobile platform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摘要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要求人们不断的摄取信息来充实自己。要求人们能随时随地的了解并获取所需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闻阅读器刚好满足了人们对外物了解的需求。 在本系统是根据Google Android 平台用户的喜好和其平台的特性而设计的,在Google Android平台自带的SDK1.5环境下,运用了Eclipse,PhotoShop等相关工具进行开发。本文概括的介绍了Google Android 开发的流程,并重点的介绍了基于Google Android 平台的新闻阅读器的开发过程。 首先根据Google android market上面的数据,对给予Google android 移动平台的新闻阅读器进行了需求分析。 然后选取了数据源和其解析方法。在参阅相关资料下,选择了RSS作为新闻阅读器数据的来源;通过与其他解析算法的比较得出解析RSS源的算法——SAX解析。 在数据准备完成后,通过对Android 用户的调查,设计一套用户体验较好的界面。在此过程中,不仅调用了系统提供的控件,也使用了自定义控件。 在数据与界面设计完成后,开始了系统的开发。在文中,着重的从系统的稳定性、频道的切换、数据的持久化等特色功能对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的新闻阅读器的开发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最后,在完成系统的开发后,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并将系统发布到Google android market 上供用户下载使用。并根据用户提供的反馈对本系统做出相应的修改。 通过开发基于Google android 移动平台技术的新闻阅读器,了解Google android 移动平台的开发过程和Google android 移动平台的特性,通过此接触并熟悉软件开发的过程。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思考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图书馆在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科技实力的增强和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虽然购进了大量的图书、期刊及文档等,同时也设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没有落实到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中。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最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为了发展趋势做出思考。 标签: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了让我国居民的阅读方式,从过去单纯的图书馆借阅向多种借阅形式的现状过渡,传统的图书馆的借阅和借书方式已经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新媒体时代下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并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与服务模式不够规范 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工作就是为了开发和利用馆内藏书的鉴定与保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注重藏书功能的扩展,没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面获取一条龙信息服务的最大便利。同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结构上,仍然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只对本院校师生开放,造成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与空间的浪费,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意识欠佳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学校经费较少,不能培训或者引进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开展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导致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守旧思想严重,在自己的思想理念上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变革,难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同时,传统图书馆的封闭式管理方法,使我国图书馆在管理是缺乏竞争意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也随之落后。 (三)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效率低下 过去图书馆的主要馆藏方式,是纸质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借阅者需要去寻找和翻阅大量的纸质图书和文献资料,浪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过后,也不能保证可以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1、引言 (1)编写目的 目的在于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项目经理审查。 (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某某大学 项目开发者:某某大学信息学院 用户:某某大学图书馆 实现软件单位:某某大学及某某大学信息学院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NT系统上以Microsoft Visual C++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 8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3)定义 …… (4)参考资料 史济民等,《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要求 主要功能: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进行管理,和对学生对图书的借阅管理和查询管理,以及学生对图书的查询。 性能要求:能够及时反映图书的库存信息,正确完整的维护图书信息,快速准确的完成图书信息的查询。 输入要求:数据完整,详实。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保证图书馆借阅的数据准确完整,防止学生的借阅信息被修改。 完成期限:预计12个月,即从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 (2)目标 系统实现后,大大提高图书馆图书借阅的效率,提高图书库存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对图书信息的检索效率。 (3)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5年。 经费来源:某某高校图书馆。

国外5个最佳RSS阅读器

国外5个最佳RSS阅读器 在博客和在线新闻充斥的互联网上,大量信息已经使得用户阅读量过载,幸运的是,通过RSS Feed提供的聚合功能,人们可以使用阅读器轻松跟踪订阅的更新,这里是用户选出的五个最常用的RSS阅读器软件。 Google Reader (基于Web) 自从Google月2006年底推出了Google Reader之后,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和可用性就吸引了大批用户,使用Google Reader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无论用户在那台电脑上使用,看到的Feed都是相同的界面,对于项目的已读、未读、标签都是一致的,除此以外,Google Reader还具有强大的键盘快捷键、搜索和标签功能。总的来说,Google Reader提供了你所需要的一切功能。 NetVibes (基于Web) NetVibes是一个可定制的聚合RSS Feed的网站,不过,不少NetVibes认为这个Web应用的一大缺点是不能容纳大量的Feed,幸运的是,该网站的可定制性以及大量可用的工具帮助用户克服了其在RSS阅读上的可扩展性。 NetNewsWire (Mac OS X)

NetNewsWire是基于Mac的免费桌面软件,可以将网络上的RSS内容下载到本地,这意味着比Web应用有更快的性能和离线Feed处理,NetNewsWire最好和最独特的功能是它的智能列表功能,它像iTunes的智能播放列表一样,针对特殊的作者和内容使用特别的阅读,使用户不会错过重要内容,缺点是用户无法在线使用,需要安装软件,不能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 FeedDemon (Windows) FeedDemon是基于Windows的免费软件,属于Newsgator,和NetNewsWire类似,不过该软件提供和Newsgator同步的功能,除此以外,FeedDemon和Newsgator是两个完全不同的RSS阅读器。 Sage (Firefox)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1年第21卷第30期 Study 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DU Liang ,ZHAO Fei ,WANG Fang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active service manner of organizing systematically library ’s various resources by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for adapting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ly personalized readers ’dema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aspects of the service resources ,service modes ,service mean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etc .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novative strategy ;innovative mode [3]张燕萍,谷皓.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 [4]王建涛.RSS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86-88. [5]朱明.数据挖掘[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6]韩丽.Agent 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J ].现代情报,2008(4):104-105.(实习编辑:薛艳) ──────────────── 第一作者简介:杜 亮,男,1978年11月生,2011年毕业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馆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110136.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内人员及读者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始终处于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它的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1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 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两层含义,或者说是两种角度,一是图书馆员,二是读者。而针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馆员及广大师生的利益[1]。1.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运用 近年来,国内高校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人”的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重点都着眼于对图书馆的场馆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及搜索系统改良等方面,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相对较为落后。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充分地了解人,关心人,发挥馆员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提高整体团队工作效率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每个馆员的特长及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尊重馆员的个性及劳动成果,客观地倾听馆员的工作意见,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并且鼓励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只有这种科学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0-0038-02 收稿日期:2011-09-0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芦 斌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从图书馆内的人员以及馆藏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分析了如何在新 的形势下,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地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38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服务与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服务创新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体现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以人为本这一点,重视读者的需求。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服务这个方面入手,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创新措施,以期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优质服务创新 一、引言 进入21 世纪,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把信息看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投入,为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图书馆服务是为了获得知识在传递中的轨迹,是为了获得公民整理素质的提高,是为了获得读者需求被满足的效果,是为了获得人生价值实现的喜悦,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探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好的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我们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服务性、教育性和学术性等特性。其读者具有构成的同质性、信息需求的稳定性、信息行为的可塑性、信息利用的节律性等共同特征。 三高校图书馆应尽的服务职责 在图书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必须明确图书馆业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图书馆服务应该向知识服务方面发展,图书馆满足您每一分钟的需要,有为才有位,面对读者应该做到“百问不倒,百问不烦”。 高校图书馆既是一个辅教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性职能部门,读者在借阅中获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摘要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基于这个问题,开发了大学图书馆借阅系统。系统采用C/S模式,实现了借还书的方便、高效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本文通过作者设计和开发一个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实践,阐述了高校图书管理软件中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设计、实现。 关键字:图书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维护;

目录 1.引言........................................................................ 2. 需求分析阶段............................................................... 2.1 引言 ................................................................... 2.2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2.1处理对象...................................................... 2.2.2处理功能及要求................................................ 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 2.3 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3 概念设计阶段................................................................ 3.1 引言 ................................................................... 3.2 任务与目标............................................................. 3.3 阶段结果............................................................... 4.逻辑设计阶段................................................................ 4.1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4.2数据组织................................................................ 4.2.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4.2.2模型优化.......................................................... 4.2.3数据库模式定义.................................................... 4.2.4用户子模式定义................................................... 4.3数据处理................................................................ 5.物理设计阶段................................................................ 5.1物理设计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5.2数据存储方面............................................................ 5.3系统功能模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