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淀粉糖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

淀粉糖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

淀粉糖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
淀粉糖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

淀粉糖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

1、目的:本规范为淀粉糖类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

生、制程及质量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质量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淀粉糖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并经适当包装或散装之淀粉糖类制造工厂。

3、专门用词定义

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3.1.1淀粉糖:指以淀粉为原料,经溶解、液化、糖化、转化、脱色、异构化、分离、脱盐、浓缩及

(或)结晶等过程制成之麦芽糖、高果糖浆、葡萄糖及寡醣类等。

3.1.1.1高果糖浆:应符合 CNS 11369 高果糖糖浆之定义。

3.1.1.2寡醣类:指每分子由三至十个各种单糖分子聚合组成之醣类产品。

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

3.2.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2.1.1主原料:指构成成品之主要材料。

3.2.1.2配料:指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之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3.2.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

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质量、促进发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增加营养、防止氧化或其它用途而添加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

3.2.2包装材料:包括内包装及外包装材料。

3.2.2.1内包装材料: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之食品容器如瓶、罐、盒、袋等,及直接包裹或覆盖食品之

包装材料,如箔、膜、纸、蜡纸等,其材质应符合卫生法令规定。

3.2.2.2外包装材料:指未与食品直接接触之包装材料,包括标签、纸箱捆包材料等。

3.3产品:包括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

3.3.1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

3.3.2最终半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但未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3.3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3.4易腐败即食性成品:指以常温或冷藏流通、保存期间短,且不须再经任何方式之处理或仅经简

单加热,即可直接供人食用之成品,如即食餐食、液态乳品、高水活性豆类加工食品、高水活性烘焙食品、高水活性面条粉条类等。

3.4厂房:指用于食品之制造、包装、贮存等或与其有关全部或部分之建筑或设施。

3.4.1制造作业场所: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处理、再加工及包装等作业之场所。

3.4.1.1原料处理场:指从事原料整理、准备、拆包及溶解等处理作业之场所。

3.4.1.2加工处理场:指原料溶解后液化、糖化、转化、异构化、脱色、脱盐、分离、浓缩、或结晶

及干燥等作业之场所。

3.4.1.3再加工室:从事最终半成品之调和、粉碎、再结晶或成型等之处理场所。

3.4.1.4包装室:指执行成品包装之场所,包括内包装室及外包装室。

3.4.1.4.1内包装室:指从事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内包装作业场所。

3.4.1.4.2外包装室:指从事未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外包装作业场所。

3.4.1.5内包装材料之准备室:指不必经任何清洗消毒程序即可直接使用之内包装材料,进行拆除外包装或成型等之作业场所。

3.4.1.6缓冲室:指原材料或半成品未经过正常制造流程而直接进入管制作业区时,为避免管制作业区直接与外界相通,于入口处所设置之缓冲场所。

3.4.2管制作业区:指清洁度要求较高,对人员与原材料之进出及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等,须有严密管制之作业区域,包括清洁作业区及准清洁作业区。

3.4.2.1清洁作业区:指内包装室等清洁度要求最高之作业区域。

3.4.2.2准清洁作业区:指加工处理场(开放制程)及再加工室等清洁度要求次于清洁作业区之作业区域。

3.4.3一般作业区:指原材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加工处理场(密闭制程)、外包装室(散装车除外)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管制作业区之作业区域。

3.4.4非食品处理区:指品管(检验)室、办公室、锅炉室、机电室、修护室、更衣及洗手消毒室、厕所等,非直接处理食品之区域。

3.5清洗:指去除尘土、残屑、污物或其它可能污染食品之不良物质之处理作业。

3.6消毒:指以符合食品卫生之化学药剂及(或)物理方法,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但不影响食品质量或其安全之适当处理作业。

3.7食品级清洁剂:指直接使用于清洁食品设备、器具、容器及包装材料,且不得危害食品之安全及卫生之物质。

3.8外来杂物:指在制程中除原料之外,混入或附着于原料、半成品、成品或包装材料之污物或令人厌恶,甚至致使食品失去其卫生及安全性之物质。

3.9有害动物:指会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或传染疾病之小动物或昆虫,如老鼠、蟑螂、蚊、蝇、臭虫、蚤、虱等。

3.10有害微生物:指造成食品腐败、质量劣化或危害公共卫生之微生物。

3.11食品器具;指直接接触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器械、工具或器皿。

3.12食品接触面:指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器具及与食品接触之设备表面。间接的食品接触面,系指在正常作业情形下,由其流出之液体会与食品或食品直接接触面接触之表面。

3.13适当的:指在符合良好卫生作业下,为完成预定目的或效果所必须的(措施等)。

3.14安全水分基准:指在预定之制造、贮存及运销条件下,足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生存之水分基准。一种食品之最高安全水分基准系以水活性(aw)为依据。若有足够数据证明在某一水活性下,不会助长有害微生物之生长,则此水活性可认为对该食品是安全的。

3.15水活性:系食品中自由水之表示法,为该食品之水蒸汽压除以在同温度下纯水饱和水蒸汽压所得之商。

3.16高水活性成品:指成品水活性在0.85以上者。

3.17低水活性成品:指成品水活性低于0.85者。

3.18批号:指表示「批」之特定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可据以追溯每批之经历资料者,而「批」则以

批号所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段或某一特定场所,所生产之特定数量之产品。

3.19标示:指标示于食品、食品添加物或食品级清洁剂之容器、包装或说明书上用以记载品名或说明

之文字、图画或记号。

3.20隔离:场所与场所之间以有形之手段予以隔开者。

3.21区隔:较隔离广义,包括有形及无形之区隔手段。作业场所之区隔可以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之方

式予以达成者,如场所区隔、时间区隔、控制空气流向、采用密闭系统或其它有效方法。

4、厂区环境

4.1工厂不得设置于易遭受污染之区域,否则应有严格之食品污染防治措施。

4.2厂区四周环境应容易随时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有严重积水、泥泞、污秽等有造成食品污染之虞者,

以避免成为污染源。厂区之空地应铺设混凝土、柏油或绿化等,以防尘土飞扬并美化环境。

4.3邻近及厂内道路,应铺设柏油等,以防灰尘造成污染。

4.4厂区内不得有足以发生不良气味、有害(毒)气体、煤烟或其它有碍卫生之设施。

4.5厂区内禁止饲养禽、畜及其它宠物,惟警戒用犬除外,但应适当管理以避免污染食品。

4.6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排水道应有适当斜度,且不得有严重积水、渗漏、淤泥、污秽、破损

或孳长有害动物而造成食品污染之虞者。

4.7厂区周界应有适当防范外来污染源侵入之设计与构筑。若有设置围墙,其距离地面至少30公分以

下部分应采用密闭性材料构筑。

4.8厂区如有员工宿舍及附设之餐厅,应与制造、调配、加工、贮存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场所完全隔

离。

5、厂房及设施

5.1厂房配置与空间。

5.1.1厂房应依作业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的配置,以避免交叉污染。

5.1.2厂房应具有足够空间,以利设备安置、卫生设施、物料贮存及人员作息等,以确保食品之安全

与卫生。食品器具等应有清洁卫生之贮放场所。

5.1.3制造作业场所内设备与设备间或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之通道或工作空间,其宽度应足以

容许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包括清洗和消毒),且不致因衣服或身体之接触而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

5.1.4检验室应有足够空间,以安置试验台、仪器设备等,并进行物理、化学、官能及(或)微生物

等试验工作。微生物检验场所应与其它场所适当区隔,如未设置无菌操作箱者须有效隔离,惟易腐败即食性成品工厂之微生物检验室应有效隔离。如有设置病原菌操作场所应严格有效隔离。

5.2厂房区隔

5.2.1凡使用性质不同之场所(如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加工处理场、再加工室、包装

室、成品仓库及非食品处理场等),应个别设置或加以有效区隔,若有原料溶解作业则应单独隔间。

5.2.2应分别设置成品仓库、原料仓库及材料仓库。

5.2.3凡清洁度区分不同(如清洁、准清洁及一般作业区)之场所,应加以有效隔离。

5.3厂房结构

5.3.1厂房之各项建筑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维持干净,并应为能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内包装材料遭受污染(如有害动物之侵入、栖息、繁殖等)之结构。

5.4安全设施:

5.4.1厂房内配电必须能防水。

5.4.2电源必须有接地线与漏电断电系统。

5.4.3高湿度作业场所之插座及电源开关宜采用具防水功能者。

5.4.4不同电压之插座必须明显标示。

5.4.5厂房应依消防法令规定安装火警警报系统。

5.4.6在适当且明显之地点应设有急救器材和设备,惟必须加以严格管制,以防污染食品。

5.5地面与排水

5.5.1地面应使用非吸收性、不透水、易清洗消毒、不藏污纳垢之材料铺设,且须平坦不滑,不得有侵蚀、裂缝及积水。

5.5.2制造作业场所于作业中有液体流至地面、作业环境经常潮湿或以水洗方式清洗作业之区域,其地面应有适当之排水斜度(应在1/100以上)及排水系统。

5.5.3废水应排至适当之废水处理系统或经由其它适当方式予以处理。

5.5.4作业场所之排水系统应有适当的过滤或废弃物排除之装置。

5.5.5排水沟应保持顺畅,且沟内不得设置其它管路。排水沟之侧面和底面接合处应有适当之弧度(曲率半径应在3公分以上)。

5.5.6排水出口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之装置。

5.5.7屋内排水沟之流向不得由低清洁区流向高清洁区,且应有防止逆流之设计。

5.6屋顶及天花板

5.6.1制造、包装、贮存等场所之室内屋顶应易于清扫,以防止灰尘蓄积,避免结露、长霉或成片剥落等情形发生。管制作业区及其它食品暴露场所(原料处理场除外)屋顶若为力霸等易藏污纳垢之结构者,应加设平滑易清扫之天花板。若为钢筋混凝土构筑者,其室内屋顶应平坦无缝隙,而梁与梁及梁与屋顶接合处宜有适当弧度。

5.6.2平顶式屋顶或天花板应使用白色或浅色防水材料构筑,若喷涂油漆应使用可防霉、不易剥落且易清洗者。

5.6.3蒸汽、水、电等配管不得设于食品暴露之直接上空,否则应有能防止尘埃及凝结水等掉落之装置或措施。空调风管等宜设于天花板之上方。

5.6.4楼梯或横越生产线的跨道之设计构筑,应避免引起附近食品及食品接触面遭受污染,并应有安全设施。

5.7墙壁与门窗

5.7.1管制作业区之壁面应采用非吸收性、平滑、易清洗、不透水之浅色材料构筑。且其墙脚及柱脚(必要时墙壁与墙壁间、或墙壁与天花板间)应具有适当之弧度(曲率半径应在3公分以上,如图1)以利清洗及避免藏污纳垢。

5.7.2管制作业区于作业中需要打开之窗户应装设易拆卸清洗且具有防护食品污染功能之不生锈纱

网,但清洁作业区内在作业中不得打开窗户。.管制作业区之室内窗台,台面深度如有2公分以上者,其台面与水平面之夹角应达45°以上(如图2),未满2公分者应以不透水材料填补内面死角。

5.7.3管制作业区对外出入门户应装设能自动关闭之纱门(或空气帘),及鞋底洁净设备(需保持干燥之作业场所,得设置换鞋设施)。门扉应以平滑、易清洗、不透水之坚固材料制作,并经常保持关闭。

5.8照明设施

5.8.1厂内各处应装设适当的采光及(或)照明设施,照明设备以不安装在食品加工在线有食品暴露之直接上空为原则,否则应有防止照明设备破裂或掉落而污染食品之措施。

5.8.2有尘爆之虞之作业场所,使用之灯具应采用防爆灯。

5.8.3工厂应设置有停电时可自动启动之紧急照明设备。

5.8.4一般作业区域之作业面应保持110米烛光以上之照度,管制作业区之作业面应保持220米烛光以上之照度,检查作业台面则应保持540米烛光以上之照度,而所使用之光源应不致于改变食品之颜色。

5.9通风设施

5.9.1制造、包装及贮存场所应可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应装设有效之换气设施,以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蒸汽凝结或异味等发生,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易腐败即食性成品或低温运销成品之清洁作业区应装设空气调节设备。

5.9.2在有蒸汽或粉尘产生而有可能污染食品之处,应有适当之排除、收集或控制装置。

5.9.3管制作业区之排气口应装设防止有害动物侵入之装置,而进气口应有空气过滤设备。两者并应易于拆卸清洗或换新。

5.9.4厂房内之空气调节、进排气或使用风扇时,其空气流向不得由低清洁区流向高清洁区,以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内包装材料可能遭受污染。

5.10供水设施

5.10.1应能提供工厂各部所需之充足水量、适当压力及水质之水。必要时,应有储水设备及提供适当温度之热水。

5.10.2储水槽(塔、池)应以无毒,不致污染水质之材料构筑,并应有防护污染之措施。

5.10.3食品制造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如非使用自来水或蒸发、加热设备回收之凝结水者,应设置净水或消毒设备。

5.10.4不与食品接触之非饮用水(如冷却水、污水或废水等)之管路系统与食品制造用水之管路系统,应以颜色明显区分,并以完全分离之管路输送,不得有逆流或相互交接现象。

5.10.5地下水源应与污染源(化粪池、废弃物堆置场等)保持15公尺以上之距离,以防污染。

5.11洗手设施

5.11.1应在适当且方便之地点(如在管制作业区入口处、厕所及制造作业场等),设置足够数目之洗手及干手设备。必要时应提供适当温度之温水或热水及冷水并装设可调节冷热水之水龙头。

5.11.2在洗手设备附近应备有液体清洁剂。必要时(如手部不经消毒有污染食品之虞者)应设置手部消毒设备。

5.11.3洗手台应以不锈钢或瓷材等不透水材料构筑,其设计和构造应不易藏污纳垢且易于清洗消毒。

5.11.4干手设备应采用烘手器或擦手纸巾。如使用纸巾者,使用后之纸巾应丢入易保持清洁的垃圾桶内(最好使用脚踏开盖式垃圾桶)。若采用烘手器,应定期清洗、消毒内部,避免污染。

5.11.5水龙头应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电眼式等开关方式,以防止已清洗或消毒之手部再度遭受污染。

5.11.6洗手设施之排水,应具有防止逆流、有害动物侵入及臭味产生之装置。

5.11.7应有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标示,且应张贴或悬挂在洗手设施邻近明显之位置。

5.12洗手消毒室

5.12.1管制作业区之入口处宜设置独立隔间之洗手消毒室(易腐败即食性成品工厂则必须设置)。5.12.2室内除应具备5.11规定之设施外﹐并应有泡鞋池或同等功能之鞋底洁净设备,惟需保持干燥之作业场所得设置换鞋设施。设置泡鞋池时若使用氯化合物消毒剂,其有效游离余氯浓度应经常保持在200ppm以上。

5.13更衣室

5.13.1应设于管制作业区附近适当而方便之地点,并独立隔间,男女更衣室应分开。室内应有适当的照明,且通风应良好。

5.13.2应有足够大小之空间,以便员工更衣之用,并应备有可照全身之更衣镜、洁尘设备及数量足够之个人用衣物柜及鞋柜等。

5.14仓库

5.14.1应依原料、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等性质之不同,区分贮存场所,必要时应设有冷(冻)藏库。

5.14.2原材料仓库及成品仓库应隔离或分别设置,同一仓库贮存性质不同物品时,亦应适当区隔。5.14.3仓库之构造应能使贮存保管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劣化减减至最小程度,并有防止污染之构造,且应以坚固的材料构筑,其大小应足供作业之顺畅进行且易于维持整洁,并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之装置。

5.14.4仓库应设置数量足够之栈板,并使贮藏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5公分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之搬运。惟成品仓库,其地板如有特殊处理且工作人员进入成品仓库及出货月台时,有换鞋措施或洁净鞋底设备者,可斟酌不设栈板。

5.14.5散装仓内部,应使内壁光滑、防潮、易于流动,防止虫、蛾等之衍生。

5.14.6贮存微生物易生长食品之冷(冻)藏库,应装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之指示温度计、温度测定器或温度自动记录仪,并应装设自动控制器或可警示温度异常变动之自动警报器。

5.14.7冷(冻)藏库内应装设可与监控部门连系之警报器开关,以备作业人员因库门故障或误锁时,得向外界连络并取得协助。

5.14.8仓库应有温度纪录,必要时应记录湿度。

5.15厕所

5.15.1应设于适当而方便之地点,其数量应足供员工使用。

5.15.2应采用冲水式,并采不透水、易清洗、不积垢且其表面可供消毒之材料构筑。

5.15.3厕所内之洗手设施,应符合本规范 5.11之规定,且宜设在出口邻近。

5.15.4厕所之外门应能自动关闭,且不得正面开向制造作业场所,但如有隔离设施及有效控制空气流向以防止污染者不在此限。

5.15.5厕所应排气良好并有适当之照明,门窗应设置不生锈之纱门及纱窗。

6、机器设备

6.1设计

6.1.1所有淀粉糖制造用机器设备之设计和构造应能防止危害食品卫生,易于拆卸、保养、清洗、擦

拭,并容易检查。应有使用时可避免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它可能引起污染之物质混入食品之构造。

6.1.2食品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输送管路之设计应无死角,以减少食品碎屑、污垢及有机

物之聚积,使微生物之生长减至最低程度。

6.1.3设计应简单,且为易排水及保持干燥之构造。

6.1.4贮存、运送及制造系统(包括动力、气动、密闭及自动系统)之设计与制造,应使其能维持适

当之卫生状况。

6.1.5在食品制造或处理区,不与食品接触之设备与用具,其构造亦应能易于保持清洁状态。

6.2材质

6.2.1所有用于食品处理区及可能接触食品之食品设备与器具,应由不会产生毒素、无臭味或异味、

非吸收性、耐腐蚀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之材料制造,同时应避免使用会发生接触腐蚀的不当材料。

6.2.2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可使用木质材料,除非其可证明不会成为污染源者方可使用。

6.3生产设备

6.3.1生产设备之排列应有秩序,且有足够之空间,使生产作业顺畅进行,并避免引起交叉污染,而

各个设备之产能务须互相配合。

6.3.2用于测定、控制或记录之测量器或记录仪,应能适当发挥其功能且须准确,并定期校正。

6.3.3以机器导入食品或用于清洁食品接触面或设备之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应予适当处理,以防止

间接污染。

6.3.4淀粉糖类制造工厂应视需要配备下列机械设备:

6.3.4.1原料溶解室

6.3.4.1.1溶解槽

6.3.4.2加工处理场

6.3.4.2.1液化槽

6.3.4.2.2糖化槽

6.3.4.2.3转化槽

6.3.4.2.4异构化槽

6.3.4.2.5加热器

6.3.4.2.6过滤机

6.3.4.2.7糖浆脱色槽

6.3.4.2.8糖浆脱盐槽

6.3.4.2.9真空罐

6.3.4.2.10糖浆浓缩槽

6.3.4.2.11糖浆异构化槽

6.3.4.2.12糖液分离槽

6.3.4.2.13结晶罐

6.3.4.2.14中继槽

6.3.4.2.15真空泵

6.3.4.2.16干燥设备

6.3.4.2.17冷却设备

6.3.4.2.18精密过滤设备(液态成品生产线必备)

6.3.4.2.19金属检出器(固态成品生产线必备)

6.3.4.3再加工室

6.3.4.3.1粉碎、再结晶或成型等设备

6.3.4.4包装室

6.3.4.4.1最终半成品储存设备

6.3.4.4.2包装设备

6.4品管设备

6.4.1工厂应具有足够之检验设备,供例行之品管检验及判定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之卫生质量。必要

时,可委托具公信力之研究或检验机构代为检验厂内无法检测之项目。

6.4.2品管检验之基本设备如下:

6.4.2.1水分测定器

6.4.2.2分析天秤(感度0.1毫克以下)

6.4.2.3糖度计

6.4.2.4酸碱度测定计

6.4.2.5高效液相层析仪(液态成品生产线必备)

6.4.2.6微生物检验设备

6.4.2.7颜色测定设备

6.4.2.8标准筛(固态成品生产线必备)

6.4.2.9灰分测定设备

6.4.2.10还原糖当量测定装置

7 组织与人事

7.1组织与职掌

7.1.1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卫生管理、劳工安全管理及其它各部门均应设置负责人员,以督导或执行所负之任务。

7.1.2生产制造负责人专门掌管原料处理、加工制造及成品包装工作。质量管理负责人专门掌管原材料、加工中及成品质量规格标准之制定与抽样、检验及质量之追踪管理等工作。卫生管理专责人员(如属食品卫生管理法第22条规定之食品制造工厂,应设置卫生管理人员)掌管厂内外环境及厂房设施卫生、人员卫生、制造及清洗等作业卫生及员工卫生教育训练等事项。劳工安全管理负责人则掌管工厂安全与防护等工作。

7.1.3质量管理部门应独立设置,并应有充分权限以执行质量管理任务,其负责人应有停止生产或出货之权限。

7.1.4质量管理部门应设置食品检验人员,负责食品一般质量与卫生质量之检验分析工作。

7.1.5应成立卫生管理组织,由卫生管理专责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负责规划、审议、督导、考核全厂

卫生事宜。

7.1.6生产制造负责人与质量管理负责人不得相互兼任,其它各部门人员均得视实际需要兼任。

7.2人员与资格

7.2.1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卫生管理及安全管理之负责人,应雇用大专相关科系毕业或高中(职)以上毕业具备食品制造经验四年以上之人员。

7.2.2食品检验人员以雇用大专相关科系毕业为宜或经政府证照制度检定合格之食品检验技术士者,如为高中(职)或大专非相关科系毕业人员应经政府认可之专业训练(食品检验训练班)合格并持有结业证明者。

7.2.3各部门负责人员及技术助理,应于到厂后三年内参加政府单位或研究机构、企业管理训练单位等接受专业职前或在职训练并持有结业证明。

7.2.4食品卫生管理法第22条规定之食品制造工厂,应设置卫生管理人员,其资格及办理事项应符合行政院卫生署「食品制造工厂卫生管理人员设置办法」有关规定。

7.2.5专业工厂之各类专门技术人员,应符合经济部「食品工厂建筑及设备之设置标准」及其它相关法令之规定。

7.3教育与训练

7.3.1工厂应订定年度训练计划据以确实执行并作成纪录。年度训练计划应包括厂内及厂外训练课程,且其规划应考虑有效提升员工对食品GMP之管理及执行能力。

7.3.2对从事食品制造及相关作业员工应定期举办(可在厂内)食品卫生及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有关训练。

7.3.3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忠于职责、以身作则,并随时随地督导及教育所属员工确实遵照既定之作业程序或规定执行作业。

8 卫生管理

8.1卫生管理标准书之制定与执行

8.1.1工厂应制定卫生管理标准书,以作为卫生管理及评核之依据,其内容应包括本章各节之规定,修订时亦同。

8.1.2应制定卫生检查计划,规定检查时间及项目,确实执行并作成纪录。

8.2环境卫生管理

8.2.1邻近道路及厂内道路、庭院,应随时保持清洁。厂区内地面应保持良好维修、无破损、不积水、不起尘埃。

8.2.2厂区内草木要定期修剪,不必要之器材、物品,禁止堆积,以防止有害动物孳生。

8.2.3厂房、厂房之固定物及其它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作适当之维护,以保护食品免于污染。

8.2.4排水沟应随时保持通畅,不得有淤泥蓄积,废弃物应作妥善处理。

8.2.5应避免有害气体、废水、废弃物、噪音等产生,以致形成公害问题。

8.2.6废弃物之处理应依其特性酌予分类集存,易腐败废弃物至少应每天清除一次,清除后之容器应清洗消毒。

8.2.7废弃物放置场所不得有不良气味或有害(毒)气体溢出,应防有害动物之孳生及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遭受污染。

8.3厂房设施卫生管理

8.3.1厂房内各项设施应随时保持清洁及良好维修,厂房屋顶、天花板及墙壁有破损时,应立即加以修补,且

地面及排水设施不得有破损或积水。

8.3.2制造作业场所及厕所等(包括地面、水沟、墙壁等),开工时应每天清洗,必要时予以消毒。

8.3.3作业中产生之蒸汽,不得让其长时滞留厂内,应以有效设施导至厂外。

8.3.4灯具、配管等外表应保持清洁,并应定期清扫或清洗。

8.3.5冷(冻)藏库内应经常整理、整顿、保持清洁,并避免地面积水、壁面长霉等影响贮存食品卫生之情况发生。

8.3.6制造作业场所及仓储设施,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纱窗、纱网、空气帘、栅栏或捕虫灯等)防止或排除有害动物。

8.3.7厂房内若发现有害动物存在时,应追查并杜绝其来源,但其扑灭方法以不致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为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等)。

8.3.8制造作业及仓储作业等场所内,应设有集存废弃物之不透水、易清洗消毒(用毕即废弃者不在此限)、可密盖(封)之容器,并定时(至少每天一次)搬离厂房。反复使用的容器在丢弃内容物后,应立即清洗消毒。若有大量废弃物产生时,应以输送设施随时迅速送至厂房外集存处理,并尽速搬离厂外,以防有害动物孳生及水源、地面等遭受污染。处理废弃物之机器设备应于停止运转时立即清洗消毒。

8.3.9管制作业区不得堆置非即将使用的原料、内包装材料或其它不必要物品。

8.3.10清扫、清洗和消毒用机具应有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8.3.11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放置或贮存有毒物质。

8.3.12若有储水槽(塔、池),应定期清洗并每天(开工时)检查加氯消毒情形。使用非自来水者,每年至少应送请政府认可之检验机构检验一次,以确保其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锅炉用水,冷冻、蒸发机等冷却用水,或洗地、浇花、消防等用水除外)。

8.4机器设备卫生管理

8.4.1用于制造、包装、储运之设备及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8.4.2用具及设备之清洗与消毒作业,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内包装材料。

8.4.3所有食品接触面,包括用具及设备与食品接触之表面,应尽可能时常予以消毒,消毒后要彻底清洗,以保护食品免遭消毒剂之污染。

8.4.4收工后,使用过之设备和用具,皆应清洗干净,若经消毒过,在开始工作前应再予清洗(和干燥食品接触者除外)。

8.4.5已清洗与消毒过之可移动设备和用具,应放在能防止其食品接触面再受污染之适当场所,并保持适用状态。

8.4.6与食品接触之设备及用具之清洗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8.4.7用于制造食品之机器设备或场所不得供做其它与食品制造无关之用途。

8.5人员卫生管理

8.5.1手部应保持清洁,工作前应用清洁剂洗净。凡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不得蓄留指甲、涂指甲油及配戴饰物等。

8.5.2若以双手直接处理不再经加热即行食用之食品时,应穿戴清洁并经消毒之不透水手套,或将手部彻底洗净及消毒。戴手套前,双手仍应清洗干净。

8.5.3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整洁之工作衣帽及发网,以防头发、头屑及外来杂物,落入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

装材料中,必要时需戴口罩。

8.5.4工作中不得有抽烟、嚼槟榔或口香糖、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之行为。不得使汗水、唾液或涂抹于肌肤上之化妆品或药物等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

8.5.5员工如患有出疹、脓疮、外伤(染毒创伤)、结核病等可能造成食品污染之疾病者,不得从事与食品接触之工作。新进人员应先经卫生医疗机构健康检查合格后,始得雇用,雇用后每年至少应接受一次身体检查,其检查项目应符合「食品业者制造、调配、加工、贩卖、贮存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场所及设施卫生标准」之相关规定。

8.5.6应依标示所示步骤,正确的洗手或(及)消毒。

8.5.7个人衣物应贮存于更衣室,不得带入食品处理或设备、用具洗涤之地区。

8.5.8工作前(包括调换工作时)、如厕后(厕所应张贴「如厕后应洗手」之警语标示),或手部受污染时,应清洗手部,必要时并予以消毒。

8.5.9访客之出入应适当管理。若要进入管制作业区时,应符合现场工作人员之卫生要求。

8.6清洁及消毒用品之管理

8.6.1用于清洗及消毒之药剂,应证实在使用状态下安全而适用。

8.6.2制造工厂内,除维护卫生及试验室检验上所必须使用之药剂外,有毒药剂不得存放之。

8.6.3清洁剂、消毒剂及危险药剂应予明确标明并表示其毒性和使用方法,存放于固定场所且上锁,以免污染食品,其存放与使用应由专人负责。

8.6.4杀虫剂及消毒剂之使用应采取严格预防措施及限制,以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且应由明了其对人体可能造成危害(包括万一有残留于食品时)的卫生管理负责人使用或在其监督下进行。

9 制程管理

9.1制程管制标准书之制定与执行

9.1.1工厂应制订制造作业标准书,由生产部门主办,同时须征得品管及相关部门认可,修订时亦同。

9.1.2制造作业标准书应详述配方、标准制造作业程序、制程管制标准(至少应含制造流程、管制对象、管制项目、管制标准值及注意事项等)及机器设备操作与维护标准。

9.1.3应教育、训练员工依制造作业标准书执行作业,使能符合生产、卫生及质量管理之要求。

9.2原材料处理

9.2.1不可使用在正常处理过程中未能将其微生物、有毒成分等去除至可接受水平之主原料或配料。来自厂内外之半成品或成品,被当做原料使用时,其原料、制造环境、制造过程及质量管理等,仍应符合有关良好作业规范所要求之卫生条件。

9.2.2原料使用前应加以目视检查,必要时加以选别,去除具缺点者及外来杂物等。

9.2.3成品不再经加热处理即可食用者,应严格防范微生物再污染。

9.2.4合格之原料与不合格者,应分别贮放,并作明确标识。

9.2.5原料之保管应能使其免遭污染、损坏,并减低质量劣化于最低程度。

9.2.6原材料之使用应依先进先出之原则,避免贮存时间过久。

9.2.7原材料等物之贮存场所,应实施有效之有害动物防治措施。

9.3制造作业

9.3.1所有食品制造作业(包括包装与贮存),应符合安全卫生原则,并应快速而尽可能减低微生物之可能生

长及食品污染之情况和管制下进行。

9.3.2食品制造作业应严密控制物理条件(如时间、温度、水活性、pH、压力、流速等)及制造过程(如冷冻、脱水、热处理、酸化及冷藏等),以确保不致因机械故障、时间延滞、温度变化及其它因素使食品腐败或遭受污染。

9.3.3应采取有效方法,以防止成品被原料或废料污染。

9.3.4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金属或其它外来杂物混入食品中。本项要求可以:筛网、捕集器、磁铁、电子金属检查器或其它有效方法达成之。

9.3.5用于输送、装载或贮存原料、半成品、成品之设备、容器及用具,其操作、使用与维护,应使制造或贮存中之食品不致受污染。与原料或污染物接触过的设备、容器及用具,除非经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否则不可用于处理食品成品。盛装加工中食品之容器不可直接放在地上,以防溅水污染或由器底外面污染所引起之间接污染。如由一般作业区进入管制作业区应有适当之清洗与消毒措施,以防止食品遭受污染。

9.3.6包装袋之印刷油墨量应控制得宜,不得有污染成品之虞。

9.3.7内包装材料应选用在正常储运、销售过程中可适当保护食品,不致于有害物质移入食品并符合卫生标准者。使用过者不得再用,但玻璃瓶及不锈钢容器等不在此限,惟再使用前应彻底清洗消毒、再洗净和检查。

9.3.8食品添加物之秤量与投料应建立重复检核制度,确实执行并作成纪录。

10 质量管理

10.1质量管理标准书之制定与执行

10.1.1工厂应制定质量管理标准书,由品管部门主办,经生产部门认可后确实遵循,以确保生产之食品适合食用。其内容应包括本规范10.2至10.6之规定,修订时亦同。

10.1.2检查所用之方法如系采用经修改过之简便方法时,应定期与标准法核对。

10.1.3制程上重要生产设备之计量器(如温度计、压力计、秤量器等)应订定年度校正计划,并依计划校正与记录。标准计量器以及与食品安全卫生有密切关系之加热杀菌设备所装置之温度计与压力计,每年至少应委托具公信力之机构校正一次,确实执行并作成纪录。

10.1.4质量管理纪录应以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

10.1.5工厂须备有各项相关之现行法规或标准等数据。

10.2合约管理

工厂应建立并维持合约审查及其业务协调之各项书面程序。

10.2.1合约审查

在接受每一份订单时,应对要求条件加以审查,以确保要求事项已适切的明文规定,并有能力满足所要求之事项。

10.2.2合约修订

在履行合约或订单中,遇有修订时,应将修订后之纪录正确的传送到有关部门,并按照修订后之内容执行作业。

10.3原材料之质量管理

10.3.1原材料之质量管理,应建立其原材料供货商之评鉴及追踪管理制度,并详订原料及包装材料之质量规格、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抽样计划(样品容器应予适当标识)及检验方法等,并确实实行。

10.3.2每批原料须经品管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厂使用。

10.3.3原料可能含有农药、重金属或黄曲毒素等时,应确认其含量符合相关法令之规定后方可使用。

10.3.4内包装材料应定期由供货商提供安全卫生之检验报告,惟有改变供货商或规格时,应重新由供货商提供检验报告。

10.3.5食品添加物应设专柜贮放,由专人负责管理,注意领料正确及有效期限等,并以专册登录使用之种类、卫生单位合格字号、进货量及使用量等。其使用应符合卫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用量标准」之规定。

10.3.6对于委托加工者所提供之原材料,其贮存及维护应加以管制,如有遗失、损坏、或不适用时,均应作成纪录,并通报委托加工者做适当之处理。

10.4加工中之质量管理

10.4.1应找出加工中之重要安全、卫生管制点,并订定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抽样及检验方法等,确实执行并作成纪录。

10.4.2加工中之质量管理结果,发现异常现象时,应迅速追查原因并加以矫正。

10.5成品之质量管理

10.5.1成品之质量管理,应详订成品之质量规格﹑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抽样及检验方法。

10.5.2应订定成品留样保存计划,每批成品应留样保存。惟易腐败即食性成品,应保存至有效期限后一至二天。必要时,应做成品之保存性试验,以检测其保存性。

10.5.3每批成品须经成品质量检验,不合格者,应加以适当处理。

10.5.4成品不得含有毒或有害人体健康之物质或外来杂物,并应符合现行法定产品卫生标准。

10.6检验状况

原材料、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等之检验状况,应予以适当标示及处理。

11 仓储与运输管制

11.1储运作业与卫生管制

11.1.1储运方式及环境应避免日光直射、雨淋、激烈的温度或湿度变动和撞击等,以防止食品包装之变形、破损以及食品之成分含量、质量及纯度受到不良影响,而能将食品质量劣化程度保持在最低限之情况。

11.1.2仓库应经常予以整理、整顿,贮存物品不得直接放置地面。如需低温储运者,应有低温储运设备。11.1.3仓储中之物品应定期查看,如有异状应及早处理,并应有温度(必要时湿度)纪录。包装破坏或经长时间贮存质量有较大劣化之虞者,应重新检查,确保食品未受污染及质量未劣化至不可接受之水平。

11.1.4仓库出货顺序,宜遵行先进先出之原则。

11.1.5有造成污染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之虞的物品,禁止与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一起储运。

11.1.6进货用之容器,车辆应避免造成原料或厂区之污染。

11.1.7每批成品应经严格之检验,确实符合产品之质量卫生标准后方可出货。

11.1.8若以散装方式运输成品时,其相关设施能有效使成品不受外界微生物、水气及其它物质污染。

11.2仓储及运输纪录

物品之仓储应有存量纪录,成品出厂应作成出货纪录,内容应包括批号、出货时间、地点、对象、数量等,以便发现问题时,可迅速回收。

12 标示

12.1标示之项目及内容应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法」;该法未规定者,适用其它中央主管机关相关之法令规章之规定。

12.2零售成品应以中文及通用符号显著标示下列事项,并宜加框集中标示:(包括标示顺序)

12.2.1品名:应使用国家标准所定之名称,无国家标准名称者,得自定其名称。自定其名称者,其名称应与主要原料有关。

12.2.2内容物名称及重量、容量或数量。

12.2.3食品添加物名称。

12.2.4制造厂商名称、地址及消费者服务专线或制造工厂电话号码。

12.2.5有效日期,或制造日期及有效日期,或保存期间及有效日期;惟标示有效日期者,其质量管理标准书须载明该产品之保存期间。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指定须标示制造日期、保存期限或保存条件者,应一并标示之。本项方法应采用印刷方式,不得以标签贴示。

12.2.6批号:以明码或暗码表示生产批号,据此可追溯该批产品之原始生产数据。

12.2.7食用说明及调理方法:视需要标示。

12.2.8其它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指定之标示事项。

12.3成品宜标示商品条形码(Bar code)。

12.4外包装容器应标示有关批号,以利仓储管理及成品回收作业。

13 客诉处理与成品回收

13.1应建立客诉处理制度,对顾客提出之书面或口头抱怨与建议,质量管理负责人(必要时,应协调其它有关部门)应即追查原因,妥予改善,同时由公司派人向提出抱怨或建议之顾客说明原因(或道歉)与致意。

13.2应建立成品回收制度,以迅速回收出厂成品。

13.3顾客提出之书面或口头抱怨与建议及回收成品均应作成纪录,并注明产品名称、批号、数量、理由、处理日期及最终处置方式。该纪录宜定期统计检讨分送有关部门参考改进。

14 纪录处理

14.1纪录

14.1.1卫生管理专责人员除记录定期检查结果外,应填报卫生管理日志,内容包括当日执行的清洗消毒工作及人员之卫生状况,并详细记录异常矫正及再发防止措施。

14.1.2品管部门对原料、加工与成品品管及客诉处理与成品回收之结果应确实记录、检讨,并详细记录异常矫正及再发防止措施。

14.1.3生产部门应填报制造纪录及制程管制纪录,并详细记录异常矫正及再发防止措施。

14.1.4工厂之各种管制纪录,应以中文为原则。

14.1.5不可使用易于擦除之文具填写纪录,每项纪录均应由执行人员及有关督导复核人员签章,签章以采用签名方式为原则,如采用盖章方式应有适当的管理办法。纪录内容如有修改,不得将原文完全涂销以致无法辨识原文,且修改后应由修改人在修改文字附近签章。

14.2纪录核对

所有制造和品管纪录应分别由制造和品管部门审核,以确定所有作业均符合规定,如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刻处理。

15.3纪录保存

工厂对本规范所规定有关之纪录(包括出货纪录)至少应保存至该批成品之有效期限后一个月。

15 管理制度之建立与稽核

15.1工厂应建立整体有效之食品GMP管理制度,对组织及推动制度之设计及管理应具有整体性与协调性。

15.2管理制度之稽核

15.2.1工厂应建立有效之内部稽核制度,以定期或不定期之方式,藉由各级管理阶层实施查核,以发掘工厂潜在之问题并加以合理之解决、矫正与追踪。

15.2.2担任内部稽核之人员,须经适当之训练,并作成纪录。

15.2.3工厂应建立有效之内部稽核计划,并详订稽核频率(以三个月一次为原则),确实执行并作成纪录。

15.3管理制度之订定、修正及废止

工厂应建立食品GMP相关管理制度之订定、修正及废止之作业程序,以确保执行质量作业人员持有有效版本之作业文件,并确实据以执行。

16 附则

16.1本规范之内容与现行相关法令规定抵触时,应依法令规定办理。

16.2本规范自核定日起实施,修正时亦同。

生产车间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生产车间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1 目的 为规范生产线班组及员工日常行为,增强员工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生产线整体管理水平及遵守的各种管理制度编写此文件 2 适用范围 生产车间全体员工 3 内容 3.1总体要求 1.诚信,自律。每日以积极心态认真对待每项任务,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检查自己; 2.赞成的事坚决执行,反对的事忠实完成。工作听指挥,自觉服从领导安排,顾全大局; 3.自觉维护公司利益,爱惜公司财产,不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勇于和损坏公司形象的个人或团体做斗争; 4.坚持从小事做起,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班组竞争力; 5.珍惜每一天,做快乐工作者,享受工作; 3.2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第一次警告处以10元罚款,第二次警告处以20元罚款,累计三次警告者 处以50元罚款并予以违纪处理. 1.任何人进入生产区域须满足防静电要求,穿防静电鞋。 2.手机不允许带入生产区域。(工程师以上级别紧急时可带用手机); 3.每日下班后无关人员不得在生产车间逗留; 4.员工在下班后排队等待安全检查,在等候安检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整齐,不得大声喧哗、插队,发出怪异声音,安检前要自觉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放到指定的物品放置区内,配合检查。一位员工安检完成,离开安检区后,下一员工才能越过黄色警戒线,进入安检区; 5.劳动态度恶劣、失职、营私舞弊、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者; 6.员工仪表不符合公司要求:员工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工衣、工鞋,戴工帽(工程师以上级别人员除外); 手上不能有金属饰物;男孩不能留长发及奇怪发型,头发以齐耳为宜;留长发的女孩,头发要束起来; 工鞋不能当拖鞋穿;出入厂区要佩戴好厂牌,厂牌只能用标准的一寸相片 7.在工作时间睡觉,过了休息时间不归工作岗位的; 8.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乱写乱画者; 9.对公司进行的盘点检查中,发现违规者。 10.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席者; 11.工作时间内嬉笑、玩耍、在工位歪坐,不讲操作程序或妨碍他人工作者;工作时间内串位、串岗,干扰他人工作者; 12.员工离岗未持批准的离岗证者;或持离岗证而时间超过15分钟者; 13.违反公司安全和保安管理条例者; 14.泄露公司的保密资料、情报者; 15.不能保证工作的品质标准和数量者; 16.破坏公司或员工财物; 17.员工迟到、早退或忘打卡(正当工作理由者除外) 18员工均不得带任何手机进入车间。 19员工必须服从主管、线长安排调遣,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辞、躲避,更不得在岗位上制造情绪影响产品

工贸企业造纸车间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工贸企业造纸车间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工贸企业造纸车间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上班时,衣裤袋内不准放零星杂物,检查衣裤钮扣是否牢固,钥匙串不得挂在腰带上。 2、机架上部和横穿走台上,在运转时不准堆放任何杂物和工具,更不准烘烤衣物。 3、需要进入传动面工作时,进出要循安全途径,不得任意攀登、钻身、跨越。 4、在运转部位操作不准带手套。 5、修理传动时,岗位工不得离开本岗位,待接到修理完毕的通知后,方可开车运转。

6、各岗位需临时配合工作时,应执行所属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检查,用后必须放回原处,特别是停车后,应收齐工具才能开车。 8、使用行车前,应检查刹车灵敏可靠性和钢丝绳、铁扁担吊钩皮完好情况,按正常程序操作。禁止升降和行走二个动作同时进行。 9、更换备品或处理临时性故障停车,应切断电源,挂上警告牌,必须谁挂谁摘。 10、注意通道上面危险标志和警示牌,不准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无尘室管理规范

1.0目的: 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必须对洁净室的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进行控制。 2.0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作业员及相关人员 3.0职责/权限: 3.1生产:负责无尘车间5S的执行与监督; 3.2品质:负责检查与稽核5S; 3.3工程:负责改善无尘车间5S; 4.0 定义: 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湿度、洁净度、照明及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 5.0程序: 5. 1风淋室使用须知 5.1.1 风淋室是工作人员进入无尘车间前时进行人身净化的专业设备,它能将人身上所吸附的尘埃及毛丝通过高速气流吹掉,使人员不带污染源进入车间。 5.1.2 风淋定设定和状态:风淋室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调试与设定,使之保持自动风淋状态。 5.1.3 使用风淋室无须安任按键便可进入风淋室内,人数每次限定二人,进入后关上门待吹风后开始转动身体360度,待风淋室停止工作后便可推门进入无尘车间。 5.1.4 禁止使用者修改设备参数,必须有专业人员调定。 5.1.5 禁止使用者野蛮对风淋室门(红外电控锁)的推拉行为,而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5.1.6 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相关负责人。 5.2风淋室正常/异常状态的界定: 5.2.1 风淋室正常初始化自检,打开电源操作面板LED数码时间显示点亮,同时设备做一次自检,进出二门是否正常关好,如二门多正常关好则自动进入工作状态。 5.2.2 正常工作状态则系统处于不工作状态:按电源开关是系统处于工作状态,LED被点亮,按照明开关则风淋室内灯被点亮或熄灭,人员可跟据须要选择,系统处于正常等待工作状态时,风淋室门处于关闭未锁状态。 5.2.3 异常状态:喷嘴出现微风、门不能正常开关、电源操作面板无显示,及时上报维修。 5.3进出风淋室流程机理: 5.3.1 进入:当外门打开时,内门自动闭锁。当人进入风淋室内,经过红处探头,系统自动工作,风机在工作设定的时间内,二个门处于自锁状态,风机停上工作后方可推门进入车间。 5.3.2 出车间由旁边专用出口通行。 5.4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 5.4.1 进入无尘车间前将个人与工作不相关的物件放入相关区或不的带入,在更衣室更换好无尘服后安归定路线进入无尘车间,不可重它路线进入无尘车间。 5.4.2 进入无尘车间着装参见(无尘车间衣着指引)。 5.4.3 车间内人员不许打闹及大声喊叫,不许将纸箱等物件带入。

生产车间行为规范

精心整理 生产车间日常行为规范 为规范车间员工行为,保证车间秩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严肃工作秩序和纪律,提高生产车间的效率和物料节约,制度本行为规范: 1、所有车间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的相关制度和车间管理规定,任何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将按相关制度处理; 2、按时上下班,并谨记打卡,迟到、早退、无打卡记录者按公司考勤制度规定处理; 3、禁止在上班时间看与本工作无关的书报、吃零食、玩手机、玩视听设备、干私活,更不允许无故离岗、串岗、闲聊、嬉戏和打瞌睡,违反者发现一次处罚50元; 4、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禁止把火种带入车间;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清洁,不随地乱吐痰; 6、对所属主管职权范围内命令不得故意违抗、讨价还价,服从所安排的工作;不得在车间聚众滋事,怠工;不得威胁、恐吓管理人员; 7、爱惜公司,保持车间清洁、整齐,不得有污损或浪费现象,工具、物料、半成品要物归齐位,定点摆放; 8、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动机器设备,如因此造成产品报废或设备损坏按原价赔偿,并予以开除处分; 9、爱护公物,小心使用厂方机器设备、工具、物料,不得盗窃、贪污或故意损坏厂方财物; 10、上班时间一到即刻开始工作,下班之后无特别事务不得逗留; 11、遵守厂方的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厂方的商业秘密。 奖励与惩罚制度 第1条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厂方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员工实行奖励制度。

奖励分为嘉奖、小功、大功。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嘉奖一次,给予奖金50元。 (1)对于生产技术或管理制度,提出具体方案,经执行确有成效,能提高厂方经济效益,对厂方贡献较大的; (2)节约物料,或对废料利用具有成效,能提高厂方经济效益,对厂方贡献较大的;(3)遇到灾变,勇于负责,措施得当者;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记小功一次,给予奖金100元。 (1)遇到有意外事故或灾变,自动维护员工安全、冒险执行任务,确有功绩者;(2)对于自身事业有重大改善,为公司带来直接或间接显着利益者; (3)如公司发生盗窃时间能提供线索,最后能破案的;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记大功一次,给予奖金200元。 (1)遇有意外事件或灾变,奋不顾身,避免危险减少者; (2)自动维护员工安全,冒险执行任务,确有攻击者; (3)维护公司重大利益,避免公司重大损失; (4)对产品改良有重大贡献或使成本显着降低者; (5)确有其他大贡献者; 第2条员工品行端正,工作努力,忠于职守、遵规守纪,关心厂方,服从安排,足为其他员工楷模者,给予通令表扬;、 第2条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严肃厂规厂纪,厂方对违规违纪、表现较差的员工实行惩罚制度; 惩罚分为:警告、记过、罚款、辞退四种。 第3条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经查证属实,批评教育无效的,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起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每警告2次记过1次;一个月内被记过3次以上或一年内被记过6次以上的,属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厂方规章制度情形,予以辞退并且不得享有经济补偿金: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XXXX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起草人日期文件类别标准管理规程审核人 日期颁发部门生产部批准人日期文件编码 SOP09001,CO 生效日期共2页第1页文件标题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分发部门质量部、生产部 变更记载: 变更摘要: 修订号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生产车间的安全操作,防止安全事故。 2 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生产安全的管理。 3 职责 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生产主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 4.1.1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员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1.2 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安全隐患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岗位操作人员有权向上级报告,遇到可能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岗位操作人员有权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生产主管及生产部经理。 4.1.3 设备的安装、调试按照安全操作指导并在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下进行,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安全措施。 4.1.5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埋压不得上锁锁闭,不得随意挪移。

4.1.6 岗位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经安全教育培训、设备安全操作及岗位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1.7 生产前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检查工作。 4.1.7.1 一般区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操作规程》穿戴工作服,洁净区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人员进出D级洁净区操作规程》规定穿戴好洁净服,并在操作前带乳胶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避免裸手接触药液。 4.1.7.2 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隐患。 ---- 检查设备的是否清洁完好。 ---- 检查设备润滑是否良好。 ---- 检查阀门有无泄漏。 ---- 检查设备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如有应立即紧固。 ---- 检查电路气路连接所有部件是否安装正确。 4.1.8 工作中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严禁酒后上岗。调整设备、拆卸防护装置时要先关机停电。 4.1.9 设备运行安全。 4.1.9.1 设备操作实行专人专岗,非本岗位操作人员严禁操作本岗位设备。4.1.9.2 按照安全操作指导、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在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下对设备进行操作及维护。 4.1.9.3 在设备运行中注意观察和检查,如有异常应停机检查,如出现故障应消除了这些故障后才能重新开机。 4.1.9.3.1 机器在一些危险地方已经安装了保护装置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要注意这些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4.1.9.3.2 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有无异常声音、振动和气味。

造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流送系统安全规程 1、上岗操作之前,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2、任何单机设备要停机检修时,必须合上安全开关,并挂牌警示。 确认检修完毕,应严格按谁挂牌谁摘牌的制度执行,最后把安全开关予以复位。 3、起吊物品时,吊物下严禁有人。设备运行时,严禁用手直接触摸 设备转动部分。加强单体设备安全罩的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 4、浆池、地沟等盖板应及时归位,以免发生伤害。 5、进入浆池、白水池及其他槽体时,应注意通风而且要在有人监护的 情况下方可进入作业。 6、在空中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并在有人监护下方可作业。开启 各泵及搅拌器时,应先检查各部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好牢固,确认无误后才能启动。 7、在处理化工用料时,一定要戴好眼镜、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避免 受到伤害。 8、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在设备周围的危险区域停留。 9、操作人员需要接近危险区域,待停机后必须有人监护下方可作业。 10、当操作人员及设备有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必须使用紧急停机开关。 11、需要用电时联系电工,不能私自乱接线。

网部安全规程 1、上机之前,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2、班前要保证足够的休息,使上班时能够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 3、上班前不得喝酒,严禁酒后上岗。 4、上班时必须穿公司发放的工作服、工作鞋。袖口、拉链必须扣好、 拉紧,鞋带一定要系紧、系牢。 5、上网检查前,随身不得带任何物品,随身物品必须放在更衣箱,不 得带上网。 6、眼镜要用线栓牢,避免低头时掉下。 7、上网检查时,应一手扶栏杆,一边上梯子,并注意脚下,防止打滑 跌倒。 8、严禁用手直接处理网部积浆、挂浆、塞浆。 9、网部上使用工具时,工具一定要拿牢,防止滑掉。 10、处理化工用料时,一定要戴好眼镜、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避免受 到伤害。 11、使用水管和压缩空气管时,阀门应缓慢打开,并抓牢管子,防止脱 手及缠身。 12、严禁用行车吊物品从网上经过。 13、在网上传递物品不准抛和扔。 14、经常检查网部各固定螺栓,防止松掉造成重大事故。 15、不准在辊入口处理问题。 16、在网上冲洗时不得把水管对着电机、仪表等设备。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1、目的:制定无尘车间作业环境的监控和测量通用指示,使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ATC亚通光电的所有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监控和测量。 3、定义:无 4、职责:品保部IPQC负责无尘车间所有管理规定的监控。 5、工作程序: 5.1无尘车间管理规定——温湿度管理: 5.1.1温湿度规格: 5.1.1.1ATC亚通公司万级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23℃±5℃,湿度控制范围为65%±15%。 5.1.2测量方法: 5.1.2.1测试时温湿度的探头要求离地面≥1.2m,温湿度仪测试显示值要基本稳定时才能读取数据。 5.1.3测试频率: 5.1.3.1作业部门分白/晚班各2次: 5.1.3.2白班10:00及15: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1.4管理方法: 5.1.4.1各温湿度记录担当者按规定时间测试温湿度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如果温湿度值超过规定值范围之外时,立即通知生产主管停止产线作业,并联络设备管理人员立刻进行改善,并将做出当温湿度值达到控制的范围后方可再恢复生产: 5.1.4.2同时发《IPQC不良改善通知书》要求相关部门拟对策,并追踪有效性: 5.1.4.3温湿度表格每月一张,由现场QC负责更换表格,现场QC在每月交换记录表表格的同时,核对当月内有无异常情况,以及管理是否是正常进行; 5.1.5注意事项:非空调状态禁止生产; 5.1.6附《背光源车间无尘度、温湿度监测点示意图》。 5.2无尘车间管理规定——微尘粒子管理 5.2.1微尘粒子规格:目前我们公司使用的无尘车间等级为万级无尘车间; 5.2.2测试仪器及方法: 5.2.2.1测试仪使用灰尘粒子计数器; 5.2.2.2使用方法参见《灰尘粒子计数器使用说明》; 5.2.3测试频率: 5.2.3.1无尘度测试分日测试和月测试,日测试作业部门白/晚班需各测试2次; 5.2.3.2白班10:00及13: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2.3.3月测试频率具体测试时间为每月15号左右,开线生产后随机抽测; 5.2.4管理方法:

生产车间电器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生产车间电器安全操作规程(新 编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生产车间电器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用电意识,有效遏止和防范各类电器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用电规程: 1、电柜内不准堆放杂物和其他私人用品,电柜上面不准放水杯和茶杯等其他杂物,以免电器进水造成事故,违者没收及按管理制度处罚。 2、机修或工程队维修安装烧焊时,要求在哪里烧焊,地线搭到哪里,相关车间派员监督,否则容易烧坏电线及电箱,发生火灾事故。 3、除电工外,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进入电房操作开关或干扰电工作业,不准合上已挂标示牌(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开关。 4、各车间保养清洁电柜时,不得用水冲洗或用湿毛巾擦电柜。当接触电器插头时,不允许带电拔或插,必须将电源开关切断后进

行。接触电器时,手脚必须干净没有水,避免发生漏电触电。 5、电工维修工作时,至少应有一人监护,其他电工不能陪同前往时,班组长应由安排相关操作人员陪同完成维修工作。 6、严禁赤脚及穿拖鞋上班,电工有权制止各车间人员违反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的行为及义务。 7、各车间拆接焊机或其它电器电源线时,应找电工接线,严禁用打扁的焊条或其它金属物品当螺丝批用,严禁用钩挂接线,严禁在非维修箱内接维修线。 8、对较大型设备或一通电就可运转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进行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验电确认后,悬挂警告标示牌才可以维修。通电运行时必须全线清场,通知在场所有人员通电启动事宜,防止发生意外。 9、所有的震筛及釉泵必须重复接地;在金属容器或窑炉内工作等密闭及狹窄场所应使用36v以下的照明电源,所有维修线及照明线路必须经漏电开关保护。动力每半月负责检查一次各车间维修漏电开关是否失灵。

造纸厂浆池作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造纸厂浆池作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造纸厂浆池作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公司管理者和职工必须共同 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消除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 造成健康影响的管理手段的技术保障措施,也是避免职业 病危害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司应当及时建立、健全职 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操作规程。 公司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车间为***车间和***车间,存 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1)***(2)***。对从事上述工作的 人员必须严格按以下操作规程操作: 1、进入浆池内部进行清洗、检修等作业时,首先通知 厂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配合进行浆池内硫化氢浓度测定,得 到准许后,方可进行作业。

2、清洗浆池时,应把池内剩余浆全部放空,并在池外先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再将水全部放空。 3、进入浆池之前,应首先切断推进器电源,将保险丝拔掉自己保管,并在开关处挂上“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标志。 4、进入浆池内部作业,应在浆池外配备二名监护人员,监护人对进入浆池作业人员安全负责,作业人员应腰系安全绳,监护人手握安全绳,作业人员没有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5、进入浆池内部作业,扶梯应放稳扎牢。 6、作业使用的行灯应该为24伏的低压灯。 7、作业人员应对所有使用的工具记清,结束工作时必须原数取出。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进入无尘车间着装管理规范

进入无尘车间着装管理规范 1. 进入无尘车间严禁吸烟,吃(饮)食,外来杂物(如报章,杂志,铅笔...等)不可携入,并严禁嘻闹奔跑及团聚聊天。 2. 进入无尘车间前,需在更衣室脱鞋,将鞋置于鞋柜内,穿指定拖鞋;无尘车间拖鞋指定只能在无尘车间内穿着,不能穿戴到无尘车间外,外衣置于衣柜内,私人物品置于私人柜内,柜内不可放置食物。 3. 进入无尘车间须先在更衣室,将无尘帽,无尘衣以及鞋套按规定依程序穿戴整齐。 4 . 穿着无尘衣,无尘帽前应先整理服装以及头发,以免着上无尘衣后,不得整理又感不适。 5. 整肃仪容后,先戴无尘帽,无尘帽的穿戴原则系: (1)头发必须完全覆盖在帽内,不得外露。 (2)无尘帽之下摆要平散于两肩之上,穿上工作衣后,方不致下摆脱出,裸露肩颈部。 6. 无尘帽戴妥后,再着无尘衣,无尘衣应尺寸合宜,才不致有裤管或衣袖太短而裸露皮肤之虞,穿衣时应注意帽之下摆应保平整之状态,无尘衣不可反穿。 7. 穿着无尘衣后,才着鞋套,拉上鞋套并将鞋套整平,鞋套盖在裤管之上。 8. 戴手套时应避免以光手碰触手套之手掌及指尖处(防止钠离子污染),戴上手套后,应将手套之手腕置于衣袖内,以隔

绝污染源。 9. 无尘衣着妥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 10 . 不论进入或离开无尘车间,须按规定在更衣室脱无尘衣,不可在其它区域和无尘车间内边走边脱。 11. 无尘衣,鞋套等,应定期清洗,有破损,脱线时,应即换新。 12.穿上无尘衣时:戴无尘帽、穿无尘衣、穿着鞋套。 13. 脱无尘衣时:脱鞋套、脱无尘衣、脱无尘帽。 14. 脱下之无尘衣应折放好,并放于更衣室内上层柜子中;鞋套应放置无尘衣下方的鞋柜。 15. 更衣室内小柜中,除了放置无尘衣等规定物品外,不得放置其它物品。 16. 除规定纸张及物品外,其它物品一概不得携入无尘车间。 17. 无尘衣等不得携出无尘车间,用毕放置于规定处所。 18. 任何东西进入无尘车间,必须擦拭干净。 19. 任何设备的进入,请知会管理人,在无尘室外擦拭干净,方可进入。 20. 未通过考核之仪器,禁止使用,若遇紧急情况,得依紧急处理步骤作适当处理,例如关闭水、电、气体等开关。 21. 无尘室内绝对不可动火,以免发生意外。 22. 进入风林室吹风,身体要旋转360度 23. 严禁不吹风林进入风林室

《员工行为规范》三字经

《员工行为规范》三字经 一、基本守则 五热爱,记心间,勤学习,善实践。领导呼,应莫缓,号令发,行当先。明大礼,结友善,讲诚信,德之远。利在后,义在前,助他人,解危难。爱公物,持节俭,历艰辛,图发展。作风硬,纪律严,厂为家,多奉献。 二、个人形象 胸牌戴,工装穿,劳保品,佩戴全。要生产,保安全,短裤头,背心衫。或拖鞋,不准穿,理发时,应简单。 男发短,女发盘, 去车间,勿披散。 浓妆艳,拙打扮, 束妆淡,显自然。 沿路行,不抽烟, 不搂背,不搭肩。 挺起胸,精神满, 行走正,见威严。 成队列,风采显, 勿喝酒,在班前。 如喝酒,勿上班, 仓库旁,气站边。 生产间,不抽烟, 欲抽烟,定地点。 见了面,文明谈, 无秽语,禁粗言。 扔果皮,乱吐痰, 踏草坪,坏习惯。 凡物资,皆金钱, 弃之易,取之难。 盘中餐,汗水换, 用材料,精细算。 禁浪费,倡节俭, 成本降,效益添。 三、上班形象 考勤表,卡机显, 亲手打,勿代办。 要上班,应提前, 搞卫生,擦桌面。 凡工作,用心专, 勿瞌睡,勿聊天。 勿喧哗,勿嬉玩, 计算机,是方便。 多学习,促生产, 看资料,应挑选。 闲杂书,勿观看, 守岗位,别乱串。 说闲话,他人烦,

脱了岗、有麻烦。 或桌面,或墙面, 乱涂画,不美观。 上下班,行靠边, 过马路,斑马线。 先左顾,后右盼, 保安全,再横穿。 作业时,按规范, 十不吊,记心间。 要杜绝,“三违犯”,你麻痹,藏凶险。 别违章,保平安, 人生命,大如天。四、沟通与礼仪行为 有宾至,热情见, 或问好,或问安。 点点头,带笑颜, 需交谈,心莫烦。 顾客话,莫打断, 需认真,应听完。 要自谦,要自然, 勿吹嘘,勿狂言。 因事走,道声歉, 客人别,送再见。 五、商务行为 工资额,保密严, 你别问,我不谈。 商务中,需清廉, 对客户,不刁难。 钱勿取,物莫粘, 需防范,糖衣弹。 重服务,勿要贪, 不伸手,人称赞。

车间安全生产规程

一、安全生产总则 为保证安全生产,全厂职工除遵守本岗位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还必须遵守下列总则: 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法规、规定及本厂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新入厂工、调换工种的工人及来厂实习、代培和临时参加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3. 电气、起重、焊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操作。 4. 操作工必须熟悉产品性能、工艺规程及设备操作要求,会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5.操作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披肩发、长辫必须罩人工作帽内。进入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戴安全帽;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不准穿戴围巾、围裙,脖子上不准佩带装饰品;生产作业场所不准赤膊;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除规定外)。 6.工作时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上班前不准饮酒。 7.开动非本工种以外设备时,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8.操作对人体有发生伤害危险的机械设备时,应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否则不准进行操作。 9.不准随意拆卸、挪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安全信号装置,防护围栏、警戒标志等。 10. 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警示牌。合闸前要仔细检查,确认无人检修后方准合闸。 11. 操作中使用的行灯及局部照明,其电压不得超过36V,金属容器内和潮湿场所作业不得超过12V。 12.生产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要堆放合理,安全通道畅通,废料应及时清除。 13.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登高用的扶梯必须坚实牢固,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14. 非电气作业人员严禁装修电器设备和线路。 15. 易燃、易爆等生产作业场所,严禁烟火及明火作业。 16. 禁止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场所内进餐、饮水,工作时要戴好防毒口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17.严禁攀登吊运中的物体及在吊物下通过停留。 1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下班前要切断电源,汽(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中途停电要关闭电源。 20. 工房内外配置的消防器材不准挪作它用,器材周围不得堆放其它物品妨碍取用。 21. 发生工伤事故、重大未遂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救,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保护好事故现场。

工贸企业造纸车间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5826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贸企业造纸车间一般安全操 作规程 General safety operation rules for paper workshop of industrial and trade enterprises

工贸企业造纸车间一般安全操作规 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上班时,衣裤袋内不准放零星杂物,检查衣裤钮扣是否牢固,钥匙串不得挂在腰带上。 2、机架上部和横穿走台上,在运转时不准堆放任何杂物和工具,更不准烘烤衣物。 3、需要进入传动面工作时,进出要循安全途径,不得任意攀登、钻身、跨越。 4、在运转部位操作不准带手套。 5、修理传动时,岗位工不得离开本岗位,待接到修理完毕的通知后,方可开车运转。 6、各岗位需临时配合工作时,应执行所属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检查,用后必须放回原处,特别是停

车后,应收齐工具才能开车。 8、使用行车前,应检查刹车灵敏可靠性和钢丝绳、铁扁担吊钩皮完好情况,按正常程序操作。禁止升降和行走二个动作同时进行。 9、更换备品或处理临时性故障停车,应切断电源,挂上警告牌,必须谁挂谁摘。 10、注意通道上面危险标志和警示牌,不准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标准

无尘车间管理规 核准:审核:编制: 修订履历

1.0目的 加强无尘车间管理规,约束员工行为,以提高产品合格率,为产品质量所需生产环境提供保障。 2.0适用围 公司无尘车间及所有进出无尘车间人员。 3.0职责 3.1生产部 ?对环境、温湿度及压差进行日常定时监控并记录。 ?负责对无尘车间之温度、湿度及气压差进行判断及不定期监控; ?负责对风速、尘埃进行日常测量、监控、判断与记录; ?对环境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是否继续生产做出相关决定,并对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3.2异常处理 生产出现异常时,负责对其发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之应急措施以及长期改善措施。 3.3各部门 3.4.1凡进入无尘车间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规定; 3.4.2必要时,协助品质及工程人员分析并改善环境之异常。 4.0作业程序 4.1人员管理 4.1.1 体质的要求:选取的作业者应该排除以下不适当的体质者从事无尘车间的作业; ?各种严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受重伤等; ?对于化学物有过敏的体质者; ?对于无尘车间里使用的材料有过敏体质者; ?与普通人相比有异常,如皮肤很多脱皮、头屑和头发容易掉者; ?化装(特别是擦粉)和擦指甲油者(基础性化装除外); 4.1.2 精神上的要求:应该选取以下特性的人从事无尘车间的作业; ?注意力集中,忍耐性强的人; ?对周边能经常整理整顿和打扫者; ?对健康状况有经常注意者; 4.1.3 外来人员及我司生产部相关以外人员,需进入无尘车间者需先申请,待批准后由我方人 员陪同在场并按要求穿戴好无尘服,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 能进入; 4.1.4除工作环境(例如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在无尘车间的人员外,其他需进入无 尘车间者也需要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出入证; 4.1.5无尘车间OCA贴合车间静电棚中除里面的工作人员以外,同时进入的人数(流动人数)

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95397 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车间生产员工一律穿工作服,着装整洁,不准穿拖鞋,不留长发。 二、经常检查并保持各自工位消防器材设施完好、可靠。车间内不准吸烟,危险性作业应做好应急防范措施,以防万一。 三、拆卸燃油管必须按章进行卸压后,再进行拆卸。 四、做好车辆路试的防火工作,必要时带上灭火器材。 五、升降台作业必须严格按《升降台操作规程》进行。 六、对正在进行车底作业的汽车,应挂出表示“车底作业”的标牌,拉紧手制动器,脱开档位及垫角木塞住车轮。作业时应使用卧板,不要直接躺在地上。 七、千斤顶作业,按《千斤顶安全操作规定》进行。 八、在装配作业时,不得用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如用手试探螺孔、锁孔等),以免造成工伤事故。

生产车间日常行为规范

一车间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为了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生产安全,使车间员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员工应遵守制度如下: ●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请假须领导批准、签字。 ●员工考勤实行打卡,员工上下班必须走指定通道、排队依次打卡。必须如实签到,不 得作弊,不得伪造出勤记录。 ●员工在开早会时,应站立端正,队形整齐,认真听领导的工作指示。 ●工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等劳保用品,女工长发挽入帽内,要整洁、 整齐,特殊工种应做好劳动保护。 ●工作期间,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无疲劳状、忧郁状和不满状。保持微笑,目光平 和,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不准睡岗、离岗、窜岗等。离开时,须向负责人申请批准后方可离开。避免在他人面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抠鼻孔、挖耳朵等。不翘二郎腿,不抖动腿,不能在他人面前双手抱胸,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势动作。站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走路步伐有力,步幅适当,节奏适宜。 ●严禁在车间嬉戏、打闹、闲聊、喧哗、吃零食、戴耳机听音乐、摆弄手机等做与工作 无关的事情。 ●严禁在工作期间吸烟,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区域内吸烟。不得随意丢弃杂物。 ●要保持卫生间的卫生环境,不准随意扔纸屑、烟头等,及时冲刷,文明入厕。 ●员工严禁启动或关闭与本职工作、本岗位无关的电源、阀门等设施。 ●员工要做到人走人行路,车行车行道,保持秩序,换好工作鞋(不损坏地面)以后进 入车间,各班组严禁在人行路、车行道上摆放、堆置物品。 ●保持好更衣室、吸烟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不可随意乱扔垃圾、纸屑、烟头等杂物, 不可随意吐痰,衣物、鞋袜等不可乱丢乱放。 ●工作完成后,必须关闭与本岗位相关的开关、电源、门窗等。 ●严禁把杂物扔进、倒入、扫进下水道内,垃圾要包装好后投入到指定垃圾站。 ●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领导的指挥、工作分配及调动。 ●严禁非法作业,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纪律要求。 ●严禁隐瞒掩盖事故,严禁对所犯错误推诿责任。 希望每一位员工遵守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素质,爱厂如家,共同繁荣!如违反此规范罚款20-200元。 一车间 2016年10月22日

造纸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26223 造纸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造纸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时,衣裤袋内不准放零星杂物,检查衣裤钮扣是否牢固,钥匙串不得挂在腰带上。 2、机架上部和横穿走台上,在运转时不准堆放任何杂物和工具,更不准烘烤衣物。 3、需要进入传动面工作时,进出要循安全途径,不得任意攀登、钻身、跨越。 4、在运转部位操作不准带手套。 5、修理传动时,岗位工不得离开本岗位,待接到修理完毕的通知后,方可开车运转。 6、各岗位需临时配合工作时,应执行所属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检查,用后必须放回原处,特别是停车后,应收齐工具才能开车。

8、使用行车前,应检查刹车灵敏可靠性和钢丝绳、铁扁担吊钩皮完好情况,按正常程序操作。禁止升降和行走二个动作同时进行。 9、更换备品或处理临时性故障停车,应切断电源,挂上警告牌,必须谁挂谁摘。 10、注意通道上面危险标志和警示牌,不准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放料: 1、开车时应与班长联系,征得同意后,确认本区无人在危险地区,方可发开车信号、按开车警铃,才能开车。 2、上岗操作,必须着装整齐,合理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开启各泵及搅拌器等设备时,应先检查各部位,确认安全方能启动。 4、处理生产问题时不准快跑,防止绊滑倒造成事故。 5、调节流浆箱出口螺丝时,人在走台上要蹲稳,注意重心不当、失足而摔下。 6、进入浆池刷洗或检修工作时,应按防止硫化氢中毒操

洁净厂房管理规定

目的 建立洁净厂房规定,保证厂房质量。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洁净厂房的管理。 责任 生产部:按管理规程进行。 内容 4.1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除正常生产、清洁人员外,其余人员均要经质量保证部批准方可进入。对进入洁净区的外来人员必须进行相应培训或监督。 4.2洁净区缓冲间两门不能同时打开。 4.3工作时,门必须关紧,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4.4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4.5私人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需用不发尘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通过物流通道进入洁净区。 4.6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凹陷或凸出的壁架、橱柜和设备。 4.7洁净区清洗中心、洁具清洗间和清洁工具除应符合一般生产区的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清洗中心、洁具清洗间通风、干燥;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等要及时干燥,防止产生霉菌。消毒剂应替换使用,以免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8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塑料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清除出洁净区。 4.9洁净区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更换批号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隔进行清场、清洁与消毒。 4.10洁净区环境控制 净化空调运行管理制度 为使净化空调系统能得以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制定严格及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认真的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应规定不准进入洁净室内的人员、日常应注意的事项、对入室人员的状况的登记制度、不准带入洁净室的物品、人员出入须知、用具和设备的选择与管理制度、卫生和安全制度、洁净室用服装用其管理制度、教育训练制度及卫生措施等规章制度。 1、不准进入洁净室的人员: 具有下列情况者应不能进入洁净室:皮肤有晒焦、剥离、外伤和炎症、搔痒症者;对化学纤维,化学溶剂有异常反应的人员;手汗严重者;鼻子排出物过多者;感冒、咳嗽和打喷嚏者;过多掉头皮及头

车间员工日常行为管理规定

车间员工日常行为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全面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建立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的长效机制,确保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石狮鼎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体员工。 三、具体内容: (一)奖励规定: 1车间班组奖励: 1.15s改善进步奖,对于5s实施较好的生产车间给与奖励,为使车间环境卫生不 断提升,(以月为单位,每周检查一次,一个月4次,综合评分第一名车间生产段、包装段各奖励100元) 1.2生产效率提升奖:针对三楼、四楼生产车间每月提升效率明显且生产稳定的 生产段、包装段给予各奖励100元,具体以统计数据为准。 1.3生产任务超额奖:三楼、四楼按照计划下单,月平均产量超额完成的生产车 间生产段、包装段给予各奖励100元。 2个人奖励: 2.1 合理化建议奖:提出合理化建议,自主改善或经公司采纳予以实施的,按照改善创造价值给予一定的奖励。 2.2当月无违规、违纪行为及处罚现象且表现积极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30元(每个车间限名额5名)。 2.3 质量管理贡献奖:二楼肉松车间当月未出现过质量问题,生产过程发现并阻止质量问题发生,或能够协助他人控制质量问题或对质量改善有重要建议被公司采纳者,给予奖励50元(限名额2名)。 (二)处罚规定: 1.上班时间按照早会时间为准,超过上班时间5分钟(含),罚款5元/次,6-10 分钟的罚10元/次,11-30分钟的罚款30元/次,超过30分钟按照旷工半天处理。 2.旷工半天罚款50元/次,旷工第1天罚款100元,旷工第2天罚款200元,一个月内旷工3次,作自动离职处理,全年累计7次,作辞退处理。 3.进入生产区域(车间)必须按照规定穿工衣、工鞋、戴工帽,禁止佩戴首饰、涂指甲油,违者罚款10元/次。 4.保持更衣室清洁、工作服挂放整齐,个人物品应存放在储物柜中,进入更衣室必须走男女指定通道,工作前必须按照要求洗手消毒,违者罚款10元/次 5.请假人员必须提前一天(二楼车间需要提前两天)向管理人员书面请假,当天请假不予批准(突发、特殊情况除外),请假审批权限按照考勤管理制度执行。 6.上班时间不允许随意窜岗聊天(非工作原因窜到别人岗位,视为窜岗,工作需要除外)违者第一次通报批评,第二次处罚10元/次。 7.禁止员工带零食等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车间,违者处罚10元/次 8.严禁工作时间聚集聊天,打瞌睡、接、听、玩手机、听音乐及其它与工作无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