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镇生态旅游示范点——小楼人家景区
- 格式:doc
- 大小:609.00 KB
- 文档页数:4
清远周边自驾游攻略清远周边自驾游路线推荐第一站:增城市增江画廊增江画廊由东、西两岸组成,沿线花树葱茏,增江河水清澈,如一幅绵延的天然山水画,是绝佳的绿道,喜欢骑自行车的驴友不妨把自己的自行车带上。
小楼人家南国乡村大公园的门户景区!六大休闲体验主题:始祖仙增城小楼人家景区山荔枝园;水上游乐八仙湖;历史古迹报德祠;农庄美食休闲城;农耕体验冬瓜菜心万亩园,及购物休闲东西境老街,是国庆亲子游的好选择。
旅游贴士:1、如果喜欢农家生活的感觉,小楼镇有农家客栈。
2、美食:可在景区周边农家乐餐馆用餐,驰名的还有小楼冬瓜宴、丝苗鸡饭、增江河鲜。
自驾线路:珠三角--环城高速--广深高速--北二环高速--广惠高速--仙村出口--荔新公路--增城市区“增江画廊”--增派公路--小楼镇--小楼人家景区清远周边自驾游路线推荐第二站:龙门县南昆山森林公园惠州市龙门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热资源。
南昆山保护区山上负离子含量高达11 万个/立方厘米,空气清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氧吧”。
泡温泉喜欢泡温泉的游客,来到南昆山当然也不会失望,山下永汉镇的南昆山温泉旅游大观园是冬天享受温泉泡浴之旅游度假胜地,而再往北就是另一知名温泉地龙门温泉。
旅游贴士:1、可以选择在温泉度假村过夜,也可以买门票泡温泉,另在住农家客栈。
2、美食:南昆山客家豆腐、三黄胡须鸡、山坑螺、观音菜。
自驾线路:增城市区--S119 线往北--龙门县永汉镇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南昆山自然保护区。
清远周边自驾游路线推荐第三站:博罗县罗浮山博罗县最出名的莫过于罗浮山了,是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称。
罗浮山养生也闻名全国,是广东首批19家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最适合一家大小出游了。
旅游贴士:1、如果选择在罗浮山上住宿,需注意昼夜温差较大。
早晨可以山上看日出,气势磅礴。
2、美食:仙人菜干汤、罗浮上素、清炒山坑螺。
课堂教学设计绿道与旅游——以广东省为例一、概述近些年,绿道建设渐渐兴起,且绿道旅游也慢慢地成为一个时尚运动而被推广,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推崇。
本节课就是基于绿道这样的发展现状,为大家介绍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广东省在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绿道网,并介绍一些绿道的沿途景点,以回应选题“绿道与旅游”。
计划1课时,4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是分析广东省的绿道旅游现状,在课堂中将会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并结合“广东省各线路绿道分布图”作适当的分析。
二、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掌握绿道的相关定义,辨识绿道;(2)知道绿道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3)掌握绿道旅游含义,并了解广东省各部分绿道旅游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广东六条区域主干绿道走向图和珠三角绿道布局图,了解广东省各主干绿道走向分布;(2)读广东省各市区绿道分布图,认识各市绿道分布状况,并了解各市绿道沿途景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广东省各绿道以及沿途景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趣;(2)通过对绿道旅游的介绍,增强学生绿色出行、运动健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高一学生,刚由初中转向高中,相对比较轻松自由,热情洋溢,思维活跃,对生活中的周边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教学模式:视频导入→发现探讨→深入研究→实践提高→归纳小结2.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五、资源1.图片、视频2.多媒体教室3.专门为本节课制作的课件4.网上资源:如百度百科、广东绿道网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广东绿道宣传片”提问:视频中多次提到“绿道”,这“绿道”是什么?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好,我们来看一下“绿道”的专业解释,看看是否跟你们印象中的绿道的符合。
(1)广义上讲,“绿道”<Greenroad>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一、增城乡野文化简述一方水土不仅养育着一方儿女,更滋养一方文化。
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人文厚积。
2018年10月,增城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而多元的广州增城乡野文化极具代表。
乡野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野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增城乡野文化是生民的家园,是增城人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事理论,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
其囊括了风景、建筑、绘画、美食、舞蹈、戏剧、农作物等多方面的文化,对广州增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增城乡野文化的具体内涵(一)建筑文化1.增城建筑文化建筑物是建筑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综合反映和承载文化的容器。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装载着人类、社会、自然与建筑之间相互运动的信息。
增城建筑文化本身是增城广义文化中的一个分支。
增城建筑文化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增城地区的发展而发展,它也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等特性。
增城有“神话仙姑之城”的美称,例如岭南文化、广府文化、自然景观文化、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的小楼,整体保留了岭南古建筑特色的报德祠,以及集何仙姑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何仙姑庙等。
各建筑的风格不同,历史文化各异。
同时文化的多元性、地域性、时代性和层次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建筑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增城建筑文化代表增城的报德祠是广州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祠堂,也是岭南地区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祠、塔、古建筑群,完整保留了岭南古建筑特色。
这座前身分别是宋代的积因寺、明代的景星塔和报德祠的古建筑,历经几次改朝换代以及数次修葺,至今盛名不减,香火不衰。
同时,报德祠右侧紧邻着的是仓沮圣庙,也是一处颇有仙迹的地方。
该庙原为北宋年间所建的积因寺,到元代才改建为仓沮圣庙,庙里还保留有宋咸淳进士李肖龙的《帽峰夏云》,广州听雨轩“五才子”于元末书写的《浪湖春水》《石潭渔钓》等诗。
附件1:增城小楼人家、二龙山景区一天休闲游景点简介:早上在贵单位指定地点集中,乘车前往增城,游览【百年小楼景区】是田园风光、乡村风俗、宗教文化相结合型的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小楼人家景区依托千亩鱼塘、万亩瓜菜基地等良好的都市农业基础,小楼人家景区还是增城迟菜心种植基地(只提供客人沿途照照相)【东西镜老街】(客人在此处自由购买菜心或农产品),约有500年的历史。
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持比较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非常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绿化苗木等作物。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具有岭南民俗的明式风格古村落,青砖构造,规格整齐,坐向统一,有古街道、私塾、村内庙(祠堂)、塔(文昌塔)等等。
【报德祠】是岭南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的建筑,分别代表佛教、儒教、道教。
整个古祠分为报德祠、仓沮圣庙和景星楼三部分,木梁支撑起庙顶,但整座古祠没有用上一根铁钉。
旁边的一棵木棉花树与何仙姑桃、挂绿并称增城“仙花、仙桃、仙果”。
午餐后前往增城新地标【二龙山国际旅游名胜风景区】,景区以万亩森林梯田花园作为主打景观,其位于北回归线上,借助北回归线温暖湿润的气候,植物生长繁茂。
森林梯田花园旅游区面积约7000多亩,其中景点包括百年古树、千亩古梯田、十里古水蓊树、十里兰溪、十里栈道、200米落差瀑布及山涧瀑布水上乐园等,景区风格则是把中式美景与欧美小镇风情相结合。
同时,二龙山山脉上还有片占地约3000亩的薰衣草森林世界,且即将开放。
景区介绍,薰衣草森林世界包括古梯田花海、珍稀桫椤园、山顶爱情花园、婚纱摄影基地、特色城堡、风情休闲吧、古蓊树溪流、瀑布、森林等。
值得一提的是,桫椤园中种植了属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的桫椤树。
据悉,桫椤树有“活化石”之称,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两大标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名列我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然物种濒临灭绝,只有极少数地区才可看到它的存在。
乘车返回广州,结束愉快行程!标准:1、餐:正餐八菜一汤,十人一围,包1正餐。
广州增城好玩且回味的景点增城是广州里的一个世外桃源的城市,也是增城区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攻略,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增城热门且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增城市派潭镇,毗邻从化温泉,东接龙门南昆山,西北界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距广州、东莞、深圳、惠州和香港等城市均在一个半小时车程左右,交通便捷,是珠江三角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新明珠。
白水寨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
景区内瀑布景观罕见独特,球状风化地型地貌神奇特异,山乡田塘村林特色明显,温泉天池湖泊森林生态相依,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和谐交织,堪称南国乡村大公园。
白水寨山高林密,雨量丰沛,2200毫升的年降雨量造就了景区内千泉百瀑的大自然奇观。
既有雄奇壮观的大东坑大型瀑布群,惟妙惟肖的镇山神龟;又有从悬崖峭壁上犹如狂龙从天而降的坜底河水过钻瀑布,游向深潭的拦河神鳄。
更为神奇的是,在海拔828米的白水寨山上,有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从山顶飞泻直下,以落差与外形称雄天下,落差达428.5米,是我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瀑布,形似一位秀丽端庄的古代仕女,冰清玉洁,手托白莲,迎风而立,霓裳翩翩,神态安祥,雍容大度,相传那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化身,得道升仙时把自身的形态化为瀑布,故称白水仙瀑。
瀑布、溪水流转,景区内近百平方公里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在白水仙瀑附近,空气负离子的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1.2380万个,是怡情洗肺的“大氧吧”。
白水寨围绕白水仙瀑及奇峰秀色,建有9999级登山步径,总长6.6公里,19000多步,横跨三座高山,连接二大天池,号称“天南第一梯”,取“胜境寻仙”、“悠闲怡景”、“知难而上”、“勇士进取”、“登高揽胜”和“登峰如愿”之义,分为“寻仙、怡景、知难、揽胜、勇士和登峰”六段梯,拾级而上尽览天南第一梯奇观,尽享休闲健身观光之乐,百般风情皆可体验。
走过六段梯,登上9999,心想事成,强身健体,六六大顺,长长久久!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分为白水仙瀑景区、大丰门景区、高滩温泉景区、派潭河景区、将军石景区、七仙湖景区、体育休闲区、密石卧佛区、车洞水车景区、牛牯嶂景区等十大景区。
青山绿水、碧道穿行!美醉了的增城区小楼邓山!
7.28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处绿水青山,处处是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小楼人家,仙姑故里,一个崭新的名村建设项目正在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西南角的榄林田园间加快推进,为村庄的振兴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这里就是——小楼镇邓山村。
2019年,邓山村大步迈开了建设名村工程的步伐。
对标对表“全国一流、广州第一”的目标,短短一年间,一个集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火热建成,邓山村从此焕然一新。
当初的邓山村破茧成蝶,变成如今“花海式”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产业带动着村民致富。
在打造名村创建中,邓山村还找到了村民的“致富密码”,村内以古榄园、AI农业园、精品民宿、农产品集市、邓山书院等高品质农文旅为特色。
依托邓山村自然风貌,以农事教育、生态旅游、民俗旅居、户外团建等为主题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小楼镇邓山村,素有增城“乌榄之乡”的美誉,村中有着上千棵古乌榄树,这里最古老的乌榄树已有700多年历史,枝叶繁茂,形态各异,自成景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徐静通讯员增宣
配图:广州日报图片记者高鹤涛通讯员增宣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徐静、高鹤涛通讯员增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曹腾。
小楼镇生态旅游示范点——小楼人家景区
小楼人家景区是增城北部888平方公里南国乡村大公园的门户景区,总面积约20000亩,建设期三年,范围包括了增城庙潭、东境、西境、腊布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都市型农业基础好的行政村。
按照发展规划,增城市将用3-5年时间将景区建设成一条长25公里的“五好”(好吃、好看、好玩、好销、好价)农业观光长廊,形成一个50平方公里的乡村生态大公园。
目前,景区内增派公路至报德祠的道路已经完工通车,“八仙湖”水产农养殖基地、民俗风情街、小楼盆菜人家、汇康阁美食休闲新天地等项目已投入营运,停车场、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也相继投入使用。
始祖仙荔园
始祖仙荔园是进入小楼人家旅游景区的第一个景点。
顾名思义,它是一个以荔枝为主题的一个大公园,里面种植了二十几个品种的荔枝,像糯米糍、桂味等。
这个公园是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公园化战略”打造出来的。
“公园化战略”就是把田园、果园、家园、校园、工业园改造成公园,成为增派旅游大道的重要旅游节点。
里面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建有登山路径、洗手间、休息平台、温馨提示牌、路线指示牌等。
山顶的建筑就是始祖瞭望塔。
登上瞭望塔,可以把小楼人家景区尽收眼底,感受一下小楼人家的无限风光。
八仙湖
八仙湖总面积有一千亩,现在以养殖高清虾为主,后期将对它进行规划,在里面种上荷花,修建木栈道,建钓鱼台,游客来到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荷花,进行水上泛舟,垂钓等。
报德祠
报德祠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至今己有400多年历史,是一座受皇恩而建的祠庙。
400多年来,历经多次修缮,最近一次修缮是在2001年。
祠庙虽然小,可青砖绿瓦,画檐雕梁,结构独特。
清代前的碑记碑刻就有七块,是增城寺庙中保留碑记石刻最多的。
除此之外,还有仓祖堂、景星楼,这三座建筑代表着佛教、儒教、道教,仓祖堂先报德祠而有,己有600多年历史,这地方的人饮水思源,读书有出息了,设立仓祖堂,把仓祖也供奉上了,景星楼是尖顶六方塔,共五层,底三层建于明朝,上面两层是清朝乾隆时加建。
楼里供奉的,当仁不让是文曲星。
冬瓜菜心万亩基地
东西境村蔬菜生产基地是我市一个专业种植黑皮冬瓜、迟菜心、马铃薯的优质蔬菜基地,总面积3200亩,平均亩产瓜菜约2.8万斤,年产值6000多万元。
该基地于2004年被纳入广州市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
东西境老街
东西境老街位于小楼人家景区内,长500米的老街连系着东西境古村落,是周姓家族几百年来生产生活和繁衍生息的聚居地。
老街内麻石道路、祠堂厅夏、旧时私塾、举人旗石等保留完整,整齐的民居排屋,村前屋后山环水绕,极具富岭南特色的“田、塘、村、林”古村落格局。
2008年,东西境村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大要素,以重现岭南旧时居民生产生活、墟市商贸繁华为特色,通过对民居统一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利用闲置房屋和土地参与发展“农家乐”。
东西境森林公园
东西境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增城市小楼人家景区核心区,毗邻东西境村村场,周边农村人口近10000人,占地2000余亩。
辖区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生态优美,俨然是一座绿色天然大氧吧。
自东西境森林公园开发以来,带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东西境老街、农家超市、东境文化会馆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汇康阁、盆菜人家、又一村等一批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相继投入运营,西境乡村特色酒店等项目也正加紧推进。
广州市仙源旅游景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