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一】:2016年司法考试刑诉法重点必背考点汇总

2016年司法考试刑诉法重点必背考点汇总

考点一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关于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说

(1)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

犯罪控制模式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点是控制犯罪是刑事诉讼的主要机能,刑事程序运作的方式与取向,应循此“控制犯罪”之目标进行。刑事诉讼以惩罚犯罪的“效率”为目标与评价标准。而正当程序模式则认为刑事诉讼目的不单是发现实体事实,更重要的是以公平与合乎正义的程序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2)家庭模式

该模式以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为喻,强调国家与个人间的和谐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实体真实主义与正当程序主义。

对于实体真实主义而言,刑事诉讼旨在追求案件的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观。它强调实体对程序的优越地位,将刑事诉讼法视为实现实体正义的手段和工具。对违反程序法造成侵犯公民权利的结果,由有关部门给予个别处理,而不影响其后的诉讼行为。

实体真实主义可分为积极实体真实主义和消极实体真实主义。前者是指凡是出现了犯罪,均应发现认定并加以处罚,后者则将发现真相和保障无辜结合起来,认为刑事诉讼应包含力求避免处罚无辜的意思,而不仅仅是无遗漏的处罚任何一个犯罪者。

正当程序的目的观认为,刑事诉讼的目的重在维护正当程序。正当程序的认识论基础是刑事诉讼无力发现客观真相,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内的活动接近它,并将在合法程序内认定的事实视作真实。

刑事诉讼构造

刑事诉讼构造是指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

式以及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它集中体现为控诉、辩护、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法律关系。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弹劾式诉讼和纠问式诉讼两种诉讼构造。现代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构造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大陆法系国家采取职权主义,英美法系国家采当事人主义。日本二战后,在职权主义背景下大量吸收当事人主义因素,从而形成了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补充的混合式诉讼构造。

当事人主义诉讼将开始和推动诉讼的主动权委于当事人,控诉、辩护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居于主导地位,适用于程序上保障人权的诉讼目的;而职权主义诉讼将诉讼的主动权委于国家专门机关,适用于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

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刑事诉讼目的与构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们都受到当时占主动地位的关于刑事诉讼的法律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考点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处理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结案方法★★★

审查起诉阶段的处理

考点三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这一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各民族公民,无论当事人,还是辩护人、证人、鉴定人,都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陈述、辩论,有权使用本民族文字书写有关诉讼文书;

公、检、法机关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要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公告、布告和其他文件;

如果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的语言文字,公、检、法机关有义务为其指派或聘请翻译人员进行翻译。一般情况下,翻译费用应由公检法机关承担。

考点四管辖

立案管辖★★★

中级法院管辖案件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二】:司法考试法理学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法理学必背知识点

法律职业所从事的是为了法的实现的职业,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教育、法律培训等。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工作者或者法律人作为法律职业者,应当用一种专门职业的方式,来理解法律的特点并用职业的方式运用法律。

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的现象,指能够凭借直观和经验的方式认识法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学说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国家强制性、程序性法的作用规范作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与社会作用(具有维护有利于一定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可归纳为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两个方面)

法的效力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既然反对法律虚无主义,也反对法律万能论

法的价值在法律规范体系中为人所重视的属性和作用。

法的价值判断某一特定的主体对某一特定客体的价值进行分析与评判

法的事实判断对客观存在的法律规则、原则、制度等进行的分析和评判

两者区别判断的取向不同(由于主观意识不同而不同;基本相同的结论);判断难度不同(主观性较强;注重客观性);判断方法不同(注重法律的理想状态;强调法律的现实状况);判断的结果检验不同(长时间考验才能鉴别或判断结论的真伪;相反)

区别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意义拓宽法学的评价角度和研究范围;平衡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固有张力。

法的价值的种类自由秩序正义(法的价值冲突)

法律规则-是指法律中关于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规定,或者说是对某种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规定。

法律规则的结构一般指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达一个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的种类

1、按法律规则为主体规定行为模式的不同方式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

2、按是否允许主体进行自主调整,即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设定权利义务强行性、任意性规则

3、按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分确定性规则、相对确定性规则

4、按法律规则所调整的关系是否发生于该规则产生之前分确认性(调整性)、构成性规则

法律原则-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的种类

基本原则-体现法的总体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原则,内容比具体原则更抽象、更稳定,通常可以适用于整个法律体系。具体原则-是基本原则在不同领域或法律调整过程不同阶段的具体化,具体原则的适用必须以基本原则为指导,而基本原则的要求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具体原则才能在不同领域中获取体现。

从原则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分公理性原则-从一定形态的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成员广泛公认并被奉为法律准则的公理。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做出并被确认为法律准则的政治决策

法律概念-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同为法律规范,但在内容、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有区别)

1、内容上,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中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个别性

2、在适用范围上,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具有宏观指导性,其适用更广。

3、在适用方式上,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中;原则的适用不是,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且不同强度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中。

4、在作用上,规则具有比原则强度在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作出裁决;原则也是法律制度、规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法的渊源-法的来源。法的渊源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形式上),主要是各种制定法的形式

法的正式渊源/非正式渊源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而进行的分类。正式渊源主要为制定法;非正式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法律、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国际条约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将不同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按照一定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或加工,使之统一、完整、明确和有序――法律汇编、法典编纂、法律清理

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标准(如制定机关、时间顺序、涉及问题性质等)加以系统排列,汇编成册。(最常见的形式)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三】:司法考试第一卷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第一卷必背知识点

一、法理学

1、法的规范作用——指教评测制

2、归纳推理的规则——多广大

3、法产生的根源——私有商品,阶级社会

4、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度条件——高权统备制衡全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5、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思想条件——本约上等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国民正大党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自爱定力主义

二、宪法

1、宪政的要素——人民法制

2、1988年修正案——私营土地,补引监管

3、1993年修正案——初级改革政协,国产县大市场

4、1999年修正案——邓论长期重要,法治个体按劳,私营承包危国,引导监督管理。

5、2004年修正案——乡大代表,保障人权;土地国歌,国事建设;行政区紧急,持鼓引监管;私有财继承,征收用补偿。

6、宪法一般功能——确保调制

7、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原本权定纲

8、基本权利特点——广诉实体

9、生命权的基本内容——不防求享

10、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民法内外,财华教环农

三、国际法

1、国家的要素——土民政权

2、国家的基本权利——管平自立

3、交战团体被承认条件——管控守全

4、排除不当性的情况——同对自力偶危急

5、国家责任形式——当道复制保赔

6、领土取得传统方式——先时服添让

7、可对无害通过船舶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情形——扰乱及于,请求取缔

8、公海自由——飞鱼岛学道行

9、最惠国待遇例外——自达邻地共盟他

10、外交保护条件——用尽不当国籍

11、外交职务终止情形——拒灭终断命

12、领事职务终止情形——撤回绝认

13、引渡法第8条应当拒绝引渡情形——公正赦免军事酷刑,缺席判决国籍庇护。

14、出入境法第8条不批准出境情形——未了结危害,犯罪教养服刑。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国际私法

1、拒绝司法协助情形——公安主禁实权

2、我国不予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情形——违反缺席审理,没管辖,未生效。

3、台湾民事判决不予认可情形——违反管辖仲裁,未经合法判决,效力未确定。

五、国际经济法

1、不适用联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情形——私卖公家电机船票证货令

2、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除外责任——本性自跌,迟短不发被罢战。

3、信用证欺诈——造假单,不交货;没基础,他欺诈。

4、终止反倾销调查情形——撤低认证

六、反垄断法

1、横断垄断协议——量新价,他割抵。

2、垄断协议豁免——保障研发增效,缓解公共强力。

3、认定市场支配地位因素——他难依财技采售争份

4、反垄断委员会职责——他评估协调政策指南

七、反不正当竞争法

1、混淆行为——混名造假

2、低价倾销例外——清降活效产业

3、不正当有奖销售——质次不放,谎称有奖,他骗五千。

八、消费者法

1、消费者权利——公安自赔尊评社知识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2、生产者赔偿例外——未投技术不在

九、银行业法

1、须经银监会批准的投资——工农中建百分五财政

2、商业银行应经银监会批准行为——他修范本所称5%

3、银监会监管职责范围——股东高管自律规章,组织产品准入合作经营。

4、银监会现场检查措施——查阅复制封存,询问检查系统。

十、证券法

1、公开发行——两百不特定

2、公司债券发行条件——3641定向他

3、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债券情形——继续迟付,未足改用。

4、股票交易暂停情形——三年总分不具,违法假记不开。

5、债券交易暂停情形——法条准用2年

6、重大事件——方围变、购资定,合同债务亏失生;三一监理董股控,破解分减并撤诉;违法决策裁押卖,封停补保计错他。

7、内幕信息——权利保高管,三十件收他。

8、股票上市条件——三千二五十四亿,三年无假已公开。

9、债券上市条件——一年发行五千万

10、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经询问,承保自管他。

11、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条件——实缴1亿股东好,3年3亿没违法;从业章程全场设,稽核风险控制他。

12、基金管理人禁止行业——混同不公平,承诺他牟利。

13、基金管理人职责终止——撤破他,任消散。

14、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2/3表决事项——终止托管,运作管理。

15、基金上市交易条件——2亿5年1000人

16、终止基金上市交易条件——期满不具终止他

17、基金财产不得用于的投资或活动——承销保贷过资无限责任,内幕控股管理超十范例。

十一、财税法

1、税收基本特征——无法制

2、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转让租赁偶然得,工薪承包个体户;股息红利加利息,特许稿酬和劳务。

3、免纳个人所得税情形——员外保约修养,省奖国债补救。

十二、劳动法

1、不适用劳动法的情形——外公雇农军

2、用人单位过错性解除条件——劳录制,无重刑。

3、用人单位无过错性解除合同条件——调大病

4、裁员情形——转化难整

5、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情形——十五女检察,劳他医伤病。

6、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情形——他反报无保险

7、劳动者立即解除合同情形——威力限指令

8、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失散期待撤,破关吊死他。

9、应付经济补偿金情形——撤吊期,协调整大病;破散关,威力限指令,他反报无保险。

10、最低工资不包括事项——特补加福

11、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限制情形——灾害事故,故障抢修;必须连续,假日检修;

国防上级,商供农副。

12、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的因素——展业率低平

13、不属劳动争议纠纷——个体承包定伤病,家政社保让住房。

1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行一裁终局的案件——劳工补赔保时休

15、申请撤销劳动仲裁裁决情形——瞒造私权规程

十三、土地法和房地产法

1、可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情形——销废共建期

2、划拨土地使用权范围——水能公交,军机基地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四】:52个司考卷一必背考点

52个司考卷一必背考点

【法的概念的争议】自然法学看内容不道德的不是法。分析法学看来源出自国家才是法。社会法学看实效有实效的都是法。

【国法】现行有效称国法国家制定成文法;法院创制判例法国家认可习惯法其他职能类似法。“国法”指一个国家正在实施的法。包括两部分出自国家的国家法和出自社会的民间法。国家法有三立法机关创制的成文法,立法机关认可的习惯法,法院创制的判例法。

【必背考点3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有三层出自国家正式性;统治工具阶级性;物质制约社会性。【注意】1、强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强制力保证实施,是分析法学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共有的观点。 2、法律主要体现并非仅仅体现统治阶级意志。3、法律最终根源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4法的价值】1、描述案件事实判断一句决定价值判断。2、秩序基础但非最高。3、自由最高弹药受限制不害人(伤害原则),不冒犯(冒犯原则),还不能伤自己(家长主义或父爱原则)4、正义核心是平等。一视同仁形式正义,合理妻别实质正义。5、排序就是价值位阶。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实质正义为个案平衡。牺牲较小法益不能超出限度比例原则属之。

【5发的作用】1、法的作用对象是交互行为,即社会关系。2、规范作用有五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指自己,评他人,测后果,育大众,强违法。3、社会作用有二阶级统治,公共事务。4、局限性一、理性有限有空白,法律续造补空白。二、语言模糊不确定,自由裁量不可免。三、一般对个别,抽象对具体,法现僵硬性,个案不公正,合法不合理。

【必背考点6法的特征】1、规范性针对对象不特定,适用次数可反复。2、出自国家制定或认可。3、普遍性效力最高性;适用平等性内容一致性。4、权义性法有关注权利义务的

双向性,其他规范有主要关注义务的单向性。5、国家强制性+程序性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最后力量,但必须受程序规则的限制。6、可诉性对公平可争讼,对法院可裁判(可适用)。

【必背考点7法律效力】1、效力来源强制力,道德,习惯。2、规范性文件和非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性。3、对人效力和对事效力先于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4、生效的前提是公布。

5、同一机关制定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

6、溯及力溯及从新不从旧,保障人权可以轻。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法律渊源】1、法律渊源即法律人做出法律决定时大前提即法律依据的来源。2、有明文规定效力的是正式渊源,否则为非正式渊源。3、正式法源具有拘束力,非正式渊源具有说服力(参考价值)。4、民事裁判中法源的选择规则是先正式法源,后非正式法源。非正式法源对正式法源具有弥补作用。5、我国的正式法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我国加入的条约等。6、我国的非正式渊源主要但不仅仅有习惯、判例、政策。

【必背考点9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是合法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国家意志,以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为内容。2、法律关系可从四个角度分类(1)基于合法行为产生的为调整性,基于违法产生的为保护性。保护性关系是对调整性关系的保护。若A是B的调整性关系则B 必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2)法律关系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具有任意性的是平权性(横向)法律关系,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具有强制性的是隶属性法律(纵向)关系。(3)权利人只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的是单向法律关系;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是双向法律关系。三个以上关系组成的是复合法律关系。(4)可独立存在的是第一性(主)法律关系,基于主法律关系产生的是第二性(从)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第二性的,程序性法律关系是第二性的。3、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1)主体必须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客体有物、行为、人身和精神成果。活人的身体不能成为物权债券继承权的客体(3)内容是权利和义务。4、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有两要件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1)规范是前提和基础。(2)以能否以当事入主观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必背考点10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是基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不利后果。2、归责原则有四合法(责任法定)、公正、效益、合理。3、法律责任的竞合即竞相符合,同时该当。重要特征在于一个行为同时符合两个责任的构成要件,但不能同时共存,民法中侵权与违约,刑法中的想象竞合犯属之。两责任如能共存则不为竞合。4、免责的事由有时效、协议、自首或立功、履行不能。5、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法的要素】1、法的要素=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法律原则2、法律规则逻辑上三部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逻辑上不可少,条文中可省略。3、法律规则的分类(1)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可分为命令性规则(积极义务,作为义务)和禁止性规则(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2)从内容的确定性程度明确具体确定性;参照其他准用性;授权制定委任性。(3)从对人的行为限定的范围和程度允许选择任意性,

必须遵守强行性。

4、法律规则与原则的区别(1)规则相对明确具体、限制削弱自由裁量,仅关注行为共性;原则反之,笼统模糊,赋予较大自由裁量的余地,可照顾行为的共性和个别性(2) -个规则只关注一类行为;原则的覆盖面大。(3)规则以有全无的方式适用,原则相互冲突可共存。

5、法律规则与原则的适用(1)先规则,后原则。(2)法律原则在两个条件

下适用穷尽规则;个案正义。(3)适用法律原则必须有更强理由。

【必背考点12法律规范的表述】1、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语言(法律语句)表述的。语言之外不存在法。法律规范和法律语句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语句所要表达的意义。2、法律语句有规范句和陈述句之分。规范句是带有道义助动词的语句,有允许句(可以)和命令句(应当、不得)之分。陈述句是没有道义助动词的语句。3、法律语句如果如果条文化就是法律条文。4、规范性法律文件由规范性法律条文和非规范性法律条文构成。

5、规范性法律条文是表述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如刑法第232条。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不是对应关系。

6、非规范性法律条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是规定适用法律规范的技术性规定的条文,如法律概念和专门术语的界定。如刑法第14条对故意犯罪的定义。

7、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的效力(针对对象是否特定)、是否可以普遍适用。各类法典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判决书是典型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必背考点13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1、法律适用的目标合理的决定。该决定在形式上要具有可预测性,实质上具有正当性。可预测性又叫合法性,安定性,正当性又叫狭义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可接受性。2、适用法律三步骤,查明事实作为小前提,寻找法律作为大前提,根据前提得出结论。三步骤界限模糊可转化。3、法律论证过程中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相结合,即大三段论套小三段论。大三段论证明结论是否成立,为内部证成。小三段论证明大三段的前提是否成立,为外部证成。一句话,内部证成证结论。外部证成证前提。

【必备考点14:法律推理】1、演绎推理见法律适用步骤。2、归纳推理从一类事物的个别现象中抽象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具有或然性。英美法系法官的主要推理方法之一。3、类比推理(1)其模式是X规则适用于A案件,B案件与A案件在实质上相似,但

B案件在法律上空白所以,X规则适用于B案件(2)在民事案件中,类比推理是填补法律空白的方法。刑事案件中禁止不利推理。4、设证推理,模式是如果X,则Y。 Y已经存在。X可能存在。

【必背考点15法律解释】1、法律解释具有价值取向性,受解释循环制约(整体部分循环说明)。2、法律解释按以下位阶次序进行

(1)文义解释按字面含义解释。(2)体系解释联系上下文。(3)主观目的解释寻找立法者原意。(4)历史解释现在和过去比,保持现在和过去一致。(5)比较解释本国和国外比,借鉴国外经验。(6)客观目的解释寻找当下最合理的解释。3、法律解释体制(1)立法解释在法律文字需要明确具体含义和需要明确法律适用依据时,全人常基于两央、两高、两委提出的解释要求解释。该解释与法律效力相同。(2)司法解释两高解释,公布30日内报全人常备案。(3)

政解释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解释。(4)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本身需要明确含义和适用依据的由制定机关解释。具体应用问题由省级政府主管部门解释。

【法律与道德关系】1、法律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规范性。但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2、法律与道德在本质上有无必然联系,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自然法学认为有恶法非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无恶法亦法。3、法律与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都是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手段。4、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转化,道德规范可以转化为法律规范。法律确认和体现最低限度的道德,违法行为并不必然违反道德,违反道德的行为也并不必然违法。5、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表现在七个方面(1)法律具有建构性(有意识有目的的创制),道德是非建构的(自生自发的)。(2)法律是一元的,道德是多元的。(3)法律是外在强制的,道德是内在约束的。(4)法律是程序性的,道德是非程序性的。(5)法律是外在侧重的,道德是内在关注的。(6)法律是确定的,道德是模糊的(7)法律是可诉的,道德是不可诉的。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90个必备知识点汇总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90个必备知识点汇总 1. 简述非法人团体的特征。 在一般意义上非法人团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 (1)团体之人合性:非法人团体是稳定的人合组织; (2)地位之主体性:非法人团体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3)责任之特殊性:非法人团体是不能完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体。 2.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 什么是有限合伙?它有哪些特征? 概念:是指由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人和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 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 特征: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相结合;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4. 民事权利以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几类? 依民事权利的作用,可以将民事权利划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1)支配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2)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权利。请求权有可以分为渡请求权和非独立请求权。 (3)形成权:形成权为依照权利人单方的以斯表示即可是既存的法律关系发生 变动的权利。 (4)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的权利,即对请求权的反对权,其目的在于永 久地或暂时地阻止请求权的实施或使请求权减弱。 5. 什么是请求权的竞合与聚合? 请求权的竞合,指同一法律事实,依据不同的规范基础,会产生以同一给付为目的的数个请求权的并存,当事人可选择行使,其中一个请求权因目的达到而消灭时,其他请求权也因目的达到而消灭,但不能同时行使。 请求权的聚合,指同一法律事实同时引起多个请求权,其要求给付的内容各不相同,并且可以同时主张。 6.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有哪些情况? 综合《民法通则》及《合同法》,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有以下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并非纯获利益的行为; (2)代理权欠缺的行为; (3)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司法考试民诉知识点总结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1、公开审判制度 法定不公开审理vs法定不公开质证 法定不公开审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及其它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定不公开质证: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或者法律规定应该的证据,不得公开质证。 2、独任制的适用围 (1)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的简单案件。(包括大多数的非讼案件) (2)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非重大、疑难的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一律适用合议制:非讼程序中适用合议制的情况包括选民资格案件;重大、疑难的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限制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确认调节协议、实现担保物权;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阶段。] (3)公示催告程序的公示催告阶段。 (4)督促程序。 3、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审+发回重审+部分再审 4、二审程序人民陪审员一律不得参加;再审程序不等于二审程序;再审程序中发回一审的仍可以按照一审处理;只要是一审普通程序,均可以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 5、所有一审不公开审判的案件均需开庭审理。 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1、当事人的确定

2、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3、必要共同诉讼人和普通共同诉讼人 4、起诉时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和起诉时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5、共同原告与共同被告 6、不得追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情形: (1)参加之诉专属于其它法院管辖的。 (2)参加之诉的双方当事人定有书面协议(约定管辖),将争议提交其它法院管辖的。(3)参加之诉的双方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7、有独三和无独三区别 8、第三人撤销之诉 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属于形成之诉(变更之诉) (1)主体:有独三和无独三,客体: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司法考试【三国法】重点知识点整理

Ⅰ.国际法(11分) 一、导论 (一)渊源(表现形式) 1. 独立渊源:国际法院据以判案的依据 (1)国际条约(某某公约),约束缔约国; (2)国际习惯,约束所有国家,形成须慎重; 物质要素:反复实践;心理要素:法律确信。二者缺一不可。 没有时间要素,不一定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短时间内也可以形成国际习惯。证明国际习惯存在须找证据。 国际习惯写不写入公约,所有国家都须遵从。 (3)一般法律原则(低频考点),隐藏在各国法律中,不是强行性原则;禁止反言原则、善意原则、不当得利返还原则等。 2. 不是渊源的(不能作为之后判决的依据):司法判例。 (二)基本原则 具有强行法性质,但不是所有强行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1. 国家主权平等 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 自保权:自卫和国防。 适用于网络空间。 2. 互不干涉内政 内政:该事项本质上是否属于国内管辖; 国家在该事项中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规则和原则。 3. 不得使用威胁和武力 包括禁止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 使用武力例外(不是绝对禁止武力):自卫、安理会授权可使用武力。 使用武力条件:收到武力进攻进行时、必要性和相称性。 4.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国家间发生争端时,首先利用和平手段解决; 对一国国家内武装叛乱组织,不适用和平原则。

5. 民族自决原则 独立权:严格适用于殖民地的民族独立。 对于一国国内民族的分离、分立活动,民族自决原则并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依据。 6.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约定必守) (三)国际法在中国国内适用问题 1. 民商事范围内,条约优先,直接适用,没有其他报审程序,不需要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2. 其他领域内,条约没有优先权。 仅在民商事领域内可直接适用国际条约。 二、国际法律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 (一)国际法律主体 1. 主权国家 国际法上的国家构成要素 (1)定居的居民; (2)确定的领土(有领土争端不影响其他大部分确定的领土); (3)政府(可能暂时流亡不在国内); (4)主权(不可缺失); 联邦制(一国)、邦联制(多国) 国家基本权利:管辖权 (1)属地管辖权(属地优越,管外国人在本国领土内犯罪); (2)属人管辖权(国籍,管本国人在外国犯罪); (3)保护性管辖权(管外国人在外国犯罪,结果及于本国); 实现途径:该嫌疑人进入受害国范围内、请求所在国引渡,不能跨境直接抓捕。(引渡:无条约,则无义务。双重犯罪原则,在双方国家都认为是犯罪。) (4)普遍性管辖权(在别国领域范围内、没有任何国家管辖权的区域内犯罪); 针对战争、海盗等国际罪行。 2. 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不是国际法主体。

司法考试三国法必背知识点汇总

20XX年司法考试三国法必背知识点汇总 根据近几年司法考试大纲和指导思想,“三国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所考查的内容和题型与以往没有太大的不同。20XX年唯一变化的是,国际法增加了非政府组织(NGO)内容,国际经济法增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国际法 具体就它的知识点而言,国际法所考查的内容大体都是围绕国家所形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制度,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可以简单归纳为: 1.国际法导论(国际法的演变,国际法渊源与编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和民族平等自决)。 2.国际法的主体(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国家要素和基本权利,国家的管辖权和豁免,国家的承认与继承,联合国的体系,国际责任) 3.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1)领土:领土主权和限制(一般和特殊),领土取得的方式(包括传统与现代),南极;(2)海洋法: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群岛水域,公海和海底区域;(3)航空法:基本制度(芝加哥公约),国际民航的损害赔偿责任(华沙公约),民航安全制度,外层空间制度(营救制度、登记制度和责任制度);(4)环境保护制度(大气、海洋、危险废物、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5)居民制度(国籍、外交保护、引渡和庇护、国际战争法)。 4.对外关系:(1)外交和领事关系:外交机关以及外交和领事的特权与豁免;(2)条约法: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条约的保留、条约的效力(冲突和第三国的问题)、条约的解释和条约的终止;(3)国际争端和平解决:传统和现代的方法、国际法院的职权;(4)战争法:第一部分战争的开始和结束、中立国。第二部分作战中的规则、作战手段和方法、保护平民、交战人员和战争受难者(作战手段与方法是海牙体系,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是日内瓦体系)。 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是“三国法”复习中最容易的,其主要针对的是如何调整在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私人主体的争议,应复习的重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国际私法的范围、国际私法的主体重点掌握自然人与法人国籍住所的确定,适用的规范——冲突规范以及规范类型,准据法和准据法的适用,在适用冲突规范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识别,反致,外国法的查明,公共秩序和法律规避); 2.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主体、法律行为和代理、物权、债权、合同和侵权)、婚姻家庭、继承、票据、海商、航空等,重点掌握我国的规定(这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第八章及民通意见中的规定);

法律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思想道德素养: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5、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传统 3、爱国主义的价值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5、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确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人生观及其相互关系(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内涵(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1)促进身心的和谐(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基本知识(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2)道德的历史发展 2、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1)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意义(2)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内容(3)对待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恪守基本公民道德规范(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2)诚信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3)锤炼个人品德 (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的特点(2)公共生活需要供秩序(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2)社会公德内容(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4)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治安管理处罚法(2)集会游行示威法(3)环境保护法(4)道路交通安全法(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道德内涵与意义 2、职业生活的基本法律规范(1)劳动法(2)公务员法 3、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1)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3)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4、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1)爱情的要素(2)婚姻与家庭(3)家庭美德(4)婚姻法的相关知识 二、法律素养 (一)概念层面: 1、根本法与部门法; 2、实体法与程序法 (二)精神、理念层面 1、依法治国的理念; 2、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联系;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自由与平等(2)公平与正义(3)权利与义务 4、增强国家安全意识:(1)新的国家安全观(2)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5、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2)树立和尊重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三)原则层面 1、宪法的原则

2015司法考试民法知识点归纳整理

民法真题错解: 民法总则 1.意思表示: 构成要素:1.内在意思:行为意思:表意人意志控制之下,表示意思:知道具有民法意义,效果:具体而确定法律效果。2.外在意思:表示行为:1明示2.默示 2.合同无效属于专用术语,特指因具有严重的效力瑕疵,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效力的合同。 3.合同的解除须以通知方式解除。合同所附解除条件成就,无须任何行为,合同自动失效。 4.居间与代理的区别: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一种制度。 代理人以代理权为基础代理委托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要进行独立的意思表示,而居间人并不代委托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仅为委托人报告订约机会或为订约媒介,并不参与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居间人也没有将处理事务的后果移交给委托人的义务。 5.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因此下列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1.人身权的请求权(人格和身份)2.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和知识产权3.抗辩权(具有永续性)4.形成权(原则上适用除斥期间) 还有三种债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6.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情形:(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法定事由:起诉、请求、认诺) 债权转让:债权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中断。债务承担:原债务人的承认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对于不真正连带(如连带责任保证)不适用中断。 7.诉讼时效抗辩: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8.责任保险之保险事故发生之日,指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所负责任性质及赔偿数额确定之日。

司法考试重点法条汇总(司考必背)

2011-2012年司法考试重点法条汇总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历年司法考试真题考点总结-法理学

1.比例原则意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 目的所必要的程度。 2.个案平衡原则,指对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 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法的价值冲突指法的价值之间的抵触,主要包括:(1)个体之间法律所承 认的价值发生冲突,例如行使个人自由可能导致他人利益的损失;(2)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例如国际人权与一国主权之间可能导致的矛盾;(3)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冲突。处理法的价值冲突的方法包括价值位阶原则,个案平衡原则和比例原则。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中没有自由裁量原则。 4.功利主义原则即最大幸福原则,行为功利主义主张,为了更好的后果,可以 放弃对日常准则的遵守。 5.表达法律规则的特定语句往往是一种规范语句。根据规范语句所运用的助动 词的不同,规范语句可以被区分命令句和允许句。命令句是指使用了“必须”、“应该”或“禁止”等这样一些道义助动词的语句。允许句是指使用了“可以”这类道义助动词的语句。 6.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 规则。 7.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 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8.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 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9.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 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属于委任性规则。 10.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 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11.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 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12.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 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法律后果分为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性后果,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性后果,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撤销、不予保护,或要求赔偿、恢复等。 13.《母婴保健法》制定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婚姻登记条例》的制定机关 是国务院,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14.《立法法》第九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 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据此可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撤销,而无权改变。 15.《立法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 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将审查、研究情况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反馈,并可以向社会公开。

司法考试-知识点背诵归纳

考试前必记800条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呢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13、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在7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否则应在7日内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5、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起诉。 17、根据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自然资源梭鱼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18、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则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完成上述行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要求赔偿。 20、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21、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22、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行政赔偿) 23、对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4、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5、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26、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

【国家司法考试】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监督检查

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监督 检查 【本文概要】因为坚持,才会有破茧成蝶这样美好的故事。作为备考人,我们也想为自己争取一个完美的结局。为此,本文为大家准备了“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监督检查”,!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本文! 监督检查 (一)监督检查部门 (1)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其他部门。 主要指与市场管理有关的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如质量监督部门、物价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二)监督检查部门的调查措施 1.调查措施的种类 (1)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恕? (2)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

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诵形?有关的其他资料。 (3)查询、复制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4)?朔狻⒖垩河肷嫦硬徽?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 (5)?搜?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2.监督检查部门的义务 (1)书面报告+批准 ①应当向监督检查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报告,并经批准。 ②采取其中第4项、第5项措施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主要负责人书而报告,并经批准。 (2)守法+公开 应当遵守行政强制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应当将?舜?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保密义务 对调?斯?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承担保密义务。 3.被调查者的义务 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情况。 (三)举报制度 (1)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监督检查部门举报。 (2)对实名举报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监督检?瞬棵庞

法考与司法考试之刑事审判概述——重点知识点

「刑事审判的概念」 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刑事审判的特征」 1.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审判是一个居于中心地位,具有决定意义的诉讼阶段。 侦查机关侦查、监察委员会的调查及检察院的起诉都应当依照法院裁判的要求和标准。审判强调庭审的实质化。这就要求做到“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控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 2.法院行使刑事审判权的基本特征: (1)审判程序启动的被动性。奉行“不告不理”原则。 如没有检察机关或者自诉人的起诉,则不能主动审判一个案件;不能审判控方未指控的犯罪事实;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没有提起反诉,不能主动审理反诉案件;没有被告人一方的上诉或检察机关的抗诉,上一级法院不得启动第二审程序等。 (2)独立性。 (3)中立性。相对于控辩双方保持中立的诉讼地位,是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重要保证。 (4)职权性。 (5)程序性。审判活动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 (6)亲历性。案件的裁判者必须自始至终参与审理,审查所有证据,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 (7)公开性。除依法不公开外,都应当将审判活动置于公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即使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也应当公开。这是摒除司法不公的最有力的手段。 (8)公正性。审判应依照公正的程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上的公正。 (9)终局性。判决一旦生效,诉讼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能要求法院再次审判该案件,其他任何机关也不得对该案重新处理,有关各方都有履行裁判或不妨害裁判执行的义务。 |「刑事审判的任务」 1.审查判断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与案件事实。

司考刑法重点知识汇总

司考刑法重点知识汇总 1.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 人的事后法。 2.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 3.刑罚法规的适当——确定的罪刑法定 4.领域的含义,既包括领土,也包括领水与领空,还包括我国 领域的自然延伸——悬挂我国国旗的航空器与船舶(租用的也在内),交通工具没有包括汽车和火车(如国际列车),不属于自然延伸 5.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 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国内刑事法律。 6.根据共同犯罪原理,只要部分共犯人的部分犯罪行为发生在 我国领域内,我国刑法就可对全案行使属地管辖权 7.刑法溯及力适用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即未决的案件,包括 对一审裁判的上诉和抗诉案件。对于已决犯则不适用。 8.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原则上追溯至其所解释的具体法律所实 施的期间。 9.虽然有作为义务,但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即危害结果并非由于不作为而产生,即使作为也不会影响危害结果的发生,P31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10.虽然先行行为一般不包括犯罪行为,但是这个原则也不是

绝对的,即犯罪行为也可能引起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某些犯罪没有结果加重犯的规定或者不符合结果加重犯的规定。 11.危害结果:广义上的危害结果,既包括损害结果也包括危 险结果,既包括直接结果也包括间接结果。对于所有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而言,危害结果决定犯罪成立与否,此时危害结果属于此类犯罪的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对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的结果犯而言,(法定的)危害结果决定犯罪既遂与否。对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的危险犯、行为犯和举动犯而言,危害结果并不能影响犯罪成立或犯罪既遂与否,但影响量刑的轻重。 12.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 果关系是否被中断或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考虑介入因素对危害结果发生的作用力大小、介入因素的性质以及同先行行为之间关系,即介入因素本身的出现是异常的还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是独立于还是从属于先行行为。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时异常的而且本身独立于先行行为,则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切断而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1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并非指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因”指的 是“危害行为”,如追赶小偷致其被撞,不存在因果关系。 1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2

刑法知识点汇总

四.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法概述 1、刑法的概念 狭义: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广义:一切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法规极其关于惩罚犯罪的规范性文件,即(1)刑法典(2)单行刑事法规(3)附属刑法 2、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罪行相当原则指刑法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案例】 a. 朱有盛、鲁和平盗窃某老太财产,朱判六年,鲁判七年。不服。重审。各减两年。 后其罪命名为侵占他人遗忘财产罪。(类推) *79年有类推。之后则无。 b. 06.4.21 许霆乘银行ATM机系统漏洞领取17.5万余元,告诉其同伴,并携款潜逃。 于07年被捕,被判无期徒刑。不服。最终判五年有期徒刑。罚款2万元,并退还银行所取人名币。 3、刑法的适用范围 即刑法的效力范围 包括空间、时间、对人的效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特别规定的,都适用。 *领域:领路领水、领空内全部 我国驻外大使馆或公使馆、总领事馆、领事馆内 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 *特别规定:享有特别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使者外交代表等人 【案例】 a.开往俄罗斯的我国国际列车,俄罗斯公民甲杀死公民乙。则不能运用我国刑法。 b.悬挂美国国旗的货轮行驶在我国公海上,美国公民甲与公民乙杀死公民丙。则可 以运用我国刑法。 空间效力:对地域的适用范围 时间效力:生效时间现行刑法于1997年开始实行 失效时间从旧兼从轻 溯及力 【案例】 a. 某某携同伴盗取集团废弃钢铁达60多万,被判无期。缘由为数罪并罚。盗窃罪引 申为抢劫罪。案发在新刑法颁布之前,因新刑法的颁布。死刑演变为无期徒刑。 b. 陈某于97.4.3与同伴打鸟,因枪失火,击中同伴,过失杀人罪。于10月以后一审, 新法比旧法轻,故运用新法。 * 有关盗窃罪的死刑:盗窃金融机构的钱财;盗窃文物 对人的效力中国人在国内犯罪,三年有期内不追究;而国家工作人员、军人犯罪三 年有期内也追究 外国人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2020年最新司法考试相关知识点合集

【篇一】2020年司法考试相关知识点合集 知识点裁定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对所发生的程序上应解决的事项,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称为裁定。 【注意】裁定主要解决程序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实体事项,如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但并不解决实体问题。当事人之间的实体问题还是由判决解决。 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 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包括: (1)不予受理。 (2)管辖权异议。 (3)驳回起诉。 (4)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诉讼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注意】笔误是指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补正适用裁定,补正裁定并不改变案件实体问题的认定。 (8)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 (9)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10)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 (11)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篇二】2020年司法考试相关知识点合集 判决出现错误的纠正 (一)笔误

(1)仅指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 (2)出具裁定书予以补正。 【注意】调解书与调解协议的原意不一致的,应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 (二)实质错误 (1)上诉期内发现的,如当事人上诉,原审法院可以提出原判决有错误的意见,报送二审法院由其在二审程序中审理;如当事人未上诉,判决生效后则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注意】法院不得自行启动二审程序。 (2)生效后发现的,直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注意】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法院也可以自行启动再审程序。 【篇三】2020年司法考试相关知识点合集 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一)对人的拘束力 判决对人的拘束力,即判决具有确认某一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者不应当为一定行为的效力。 判决的拘束力包括对当事人、法院和社会的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随意改变,社会应当尊重, (二)对事的确定力(又称既判力) 判决对事的确定力是指判决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能够从法律上作出定论,当事人不得再争执。 1.形式意义上的确定力 当事人不得就相同法律事实再次提起诉讼。 2.实质意义上的确定力 就生效判决已经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不得再争执,法院亦不能擅自改变。

最新刑诉司法考试必考主观题重点知识点总结

刑诉司法考试必考主观题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管辖 经典提问:(级别管辖) xxx应当由哪个法院管辖?本案由基层法院管辖是否正确? 重点法条: 《刑诉法》第二十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答题模板: 本案中,由于被告人xxx涉嫌xx犯罪(或者可能被判处xx刑罚),应当(不应当)由xx法院管辖。 经典提问:(移送管辖) 某县检察院可否直接向某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某县检察院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该如何处理? 重点法条: 《高检规则》第362条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应当与人民法院审判管辖相适应。公诉部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后,经审查认为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在五日以内经由案件管理部门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 认为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的,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时通知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认为属于同级其他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或者报送共同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同时通知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 上级人民检察院受理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认为属于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可以交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由下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通知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 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需要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指定审判管辖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前协商同级人民法院办理指定管辖有关事宜。 答题模板: 本案中,某县检察院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xxx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应当将案件移送

司法考试卷二知识点全积累

一、刑诉回避 1、自行回避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书面提出 2、申请回避的主体: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不含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3、不停止侦查(收集到的证据由作出回避决定的机关决定是否有效,主意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监察委员会作出) 4、回避决定可以口头作出,也可以书面作出,口头作出记录在案 5、不服回避决定的可以向原机关申请复议一次;不符合刑诉法28、29条的可以当庭驳回,并且不得复议 6、被决定回避的人可以在恢复庭审前复议一次;被驳回回避申请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当庭申请复议一次,应当休庭 7、刑诉中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决定由机关负责人作出;民诉中这三类人由审判长作出 二、律师权力、非律权力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可以委托,不限于近亲属) 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咨询 2、对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和诉讼权利的行为代为申诉、控告 3、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涉嫌的罪名 4、有权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凭借三证:律师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授权委托书);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之外不需要经过批准 5、毒、黑、恐、走、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5日内安排会见 6、涉及国家秘密的犯罪:1委托律师需要经过批准;2会见需要经过批准(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之日起5日内决定) 7、会见时可以派员在场,但是所有的会见都不被监听(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不能派员在场) 8、有权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9、羁押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羁押 10、没有阅卷权、通信权、调查取证权 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 1、阅卷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资料(律师法的规定是与本案有关的诉讼文书以及案卷材料) 2、会见和通信权,不需要批准,不能派员在场(非律师辩护人需要经过批准) 3、调查取证权:1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后,有权向他们收集证据;2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证据还需要经过人民检察院许可;3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证据(被有关人员拒绝情况下,检察院由决定权),检察院收集证据时,可以通知申请人在场(不是必须) 4、发表意见权,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5、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非律师辩护人没有此权利) 6、解除超期羁押的权利 律师在审判阶段的权利 1、法院至迟在开庭前三日内通知律师出庭 2、阅卷权:查阅、摘抄、复制全部案卷材料合议庭讨论记录和其他案卷的材料除外) 3、会见和通信权:不需要批准,不可以派员在场 4、调查取证权 5、非独立的上诉权,需要经过授权才能上诉 6、独立的辩护权,不是代言人,但是权利范围要经授权确定,是合法利益的保护着(对于控诉机关没掌握的事实和证据有保密的义务) 7、仅三种情况下可以拒绝辩护:1委托事项违法;2利用委托从事违法活动;3被告人故意隐瞒重大事项

司法考试行政法知识点汇总 徐老师整理版

司考行政法知识点汇总 “徐徐道来”完整版 一、行政法 001.行政法基本原则(一) 1.合法行政,即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在没有立法授权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不得作出行政管理行为。 (1)此考点的关键是“法”。法律优先,“有法”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法已规定不可违”。法律保留,“无法”的,不得作为,即“法无规定不可为”。 (2)a合法行政是首要原则,其他原则是其延伸。b法律保留是行政机关的公权和公民私人的私权之间最大的区别;公权力是“法无授权即禁止”,私权利是“法无禁止即自由”。c法律具有优先性,行政具有从属性。d合法行政关注的是“有法”还是“无法”,属于形式上的行政法治。 2.合理行政,即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行为必须符合理性,即公平公正对待,考虑相关因素,比例原则。 (1)公平公正对待,即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同样情况应当同样处理,不同情况应当区别对待。本知识点的题眼在于案件中的当事人为多数,这是适用本原则的前提。 (2)考虑相关因素,即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只能考虑与案件相关的法律因素,而不得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而考虑无关因素。此知识点的题眼在于判断案中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是否滥用职权。 (3)比例原则,具体包括符合目的性,适当性和损害最小。关键考点是适当性和损害最小。关联考点: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明显违反适当性要求,法院将有权启动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和裁判,一般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予以撤销,行政处罚明显不当的予以变更。 002.基本原则(二) 1.程序正当原则 (1)行政公开,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2)公众参与,即行政机关作出重要决定,应当充分听取公民的意见,保障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回避,即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与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考点:本知识点的题眼在于,命题者通过某一法条的具体规定,考查行政许可、处罚、强制、公开行为中的程序问题。要求对具体法条的规定牢固掌握。 2.高效便民原则 高效即行政效率,便民即便利当事人。 (1)行政效率,即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必须遵守立法关于时效的规定,不得拖延。(2)便利当事人,即行政机关不得在行政活动中增加当事人的程序负担。 考点:此知识点的考题比较简单,只要能判断出行政机关在时效上或程序上是否存在违

司法考试经济法重点知识点整理

经济法(28—35分) 基本理念:属于公法,代表国家公权力,限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社会公众的选项往往正确。 一、竞争法 (一)《反垄断法》2008,反不竞争。 1.构成垄断条件 限制企业: (1)垄断协议: 横向垄断(同行之间,价格、数量的勾结); 纵向垄断(上下游企业间,针对价格)。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地位):认定市场份额,一家1/2以上,两家2/3以上,三家3/4以上,类推;题干没出现数字,则一定不能认定市场支配地位。 是否滥用。 (3)经营者集中:事前防范 两个大型企业合并、收购、发生合同上的协同行为,须报商务部事先审查。 限制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指定购买、限制流通。 2.谁执法:省级以上反垄断执法机构。 (1)商务部:管经营者集中(明确); (2)发改委:管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 (3)工商局:垄断协议。 3.反垄断调查 基础:2人以上、出示证件 (1)中止:企业提出改正,调查中止,限定时间改正。未改正,恢复调查。 企业态度很重要,只要改正态度良好,即使在处罚阶段,也可以减轻处罚。 (2)终止:已改正,终止调查。 4.特殊照顾:在初级农业领域不反垄断,即农业生产者不适用反垄断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乱竞争。 1.不正当竞争行为

(1)混淆(模仿别人,仔细辨认才能看出区别); (2)虚假宣传(吹嘘自己); (3)侵犯商业秘密(结合专利权,商业秘密是保密的,专利必须公开技术方案); (4)有奖销售(一次抽奖不得超过5000元;若超过了,从民法角度对中奖人是有效的,经济法处罚商家); (5)诋毁商誉(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对象、同行、相关产业,都是诋毁); 二、消费者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调整对象:个人生活消费;企业不适用,非生活消费不适用。 2.消费者权利(十项权利):即经营者的义务。 新消法新增:隐私权; 经营者的义务:安全保障 3.退货与赔偿 退货:有质量问题,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规则。 赔偿:退一赔三,最低五百;欺诈行为,全额赔偿(治病、营养、误工等),再加两倍。4.责任:生产者是严格责任,销售者是过错责任,两者是连带责任。 经济法往往突破民法理论,消费者可以找生产者、销售者或供货商(非合同也非侵权)。5.召回:生产者、经营者、进口商都有召回义务,政府可以责令召回。 生产者应当召回;经营者由于其原因造成食品问题的,才应当召回。 6.公益诉讼:级别,最低省级消协可以提起。 7.争议解决规则 网络交易:找店家、找平台,平台明知店家有问题,与店家连带。 (二)《产品质量法》 1.产品标准:国标、地标、行标SB(食品安全法没有)、企标。 2.产品责任:生产者是严格责任,销售者是过错责任,两者是连带责任。 生产者抗辩理由(内部追责,把责任推向销售者,所以销售者不得使用):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三)《食品安全法》(重点,5分) 1.食品安全标准:国标、地标、企标。 使用行标SB的食品,全部违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