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10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10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10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10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高中美术鉴赏《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本课做了以下分析: 这课是整个欧洲绘画的起源,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编者意图主要是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创作特点的介绍。在整本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分为三部分:1、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 2、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 3、颂美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学生目标:学习掌握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教师目标:初步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基本特点,文艺复兴美术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

难点: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二、学法分析:根据学生现存基础(我们学校地处农村80%——90%是农村孩子,美术基础很弱)。并且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观察比较归纳法2、讨论合作探究法3、练习法教学方法:1、情景举例法 2、观察法、发现法。 3、演示法。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图片、光盘等教学辅助手段。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学案,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下面我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首先通过学生不理解的古希腊雕塑为何是裸体而中国没有这个现象来讲起,了解作品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题材这个来导入新课。因为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造意图会使学生更加的全面的理解作品,学生听完故事以后,非常有兴趣,我进一步欣赏作品,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尽情欣赏几位大师作品。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讨论:1组区别3种古希腊柱头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组;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各有什么不同(从人物身份特点到雕塑手法)(初中数学题,一位女青年知道上身高度下身高度,问穿多高的高跟鞋显得身材更苗条?目的就是运用黄金比例0.618)

3组:文艺复兴时期雕塑所体现的人文特点有哪些(从探索精神、从透视法、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学习了什么)? 4组:分析拉斐尔《圣母子》她感动人们的原因在哪里?

(二)、班上交流实时指点

学生总结完以后,我们进行师生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补充。重要的地方加以强调,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形成的原因。和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区别(三)学案导学

我们已经进行了1年的学案导学的实践,用学案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围绕重点、难点展开题目

五、接下来进行课堂小结,再次强调本课重难点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区别。并布置下一节课内容。通过以上方方式,既能解决课堂重难点,又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在板书方面我尽量做到简洁、鲜明、条理、重点突出。导入我用了5分钟,学生讨论我用了10分钟。师生互动用10分钟。学案导学10 分钟。讲解纠错5分钟。小节布置研究性学习和下一节课内容5分钟。在哪里。再次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十课____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高中美术鉴赏《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本课做了以下分析:这课是整个欧洲绘画的起源,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编者意图主要是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创作特点的介绍。在整本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分为三部分:1、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2、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3、颂美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学生目标:学习掌握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教师目标:初步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基本特点,文艺复兴美术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 难点: 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二、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存基础(我们学校地处农村80%——90%是农村孩子,美术基础很弱)。并且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观察比较归纳法2、讨论合作探究法3、练习法 教学方法:1、情景举例法2、观察法、发现法。3、演示法。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图片、光盘等教学辅助手段。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学案,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题材这个来导入新课我首先通过学生不理解的古希腊雕塑为何是裸 体而中国没有这个现象来讲起,了解作品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因为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造意图会使学生更加的全面的理解作品,学生听完故事以后,非常有兴趣,我进一步欣赏作品,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尽情欣赏几位大师作品。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讨论:1组区别3种古希腊柱头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组;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各有什么不同(从人物身份特点到雕塑手法)(初中数学题,一位女青年知道上身高度下身高度,问穿多高的高跟鞋显得身材更苗条?目的就是运用黄金比例0.618)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

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

古希腊和罗马美术 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东部的湛蓝水域,这片海域为大陆和半岛所环抱,其南端的克里特岛很早就是一个海上强国。在希腊神话传说中,岛上有一座巨大的迷宫,里面囚禁着食人的牛头怪米诺陶,根据这个传说,克里特文明被命名为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文明在岛上最重要的遗迹是在克诺索斯发掘出的一座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王宫。宫殿的墙面装饰着色彩鲜艳的壁画。给人以隐秘而舒适的感觉。 由于地震和外族入侵,米诺斯文明在大约公元前 1400 年前后连同它的艺术一道被毁灭。继之而起的是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文明。我们都知道荷马史诗描写的是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知道海伦的美丽和木马计的狡诈,阿喀琉斯的勇武及赫克托尔的壮烈,传说迈锡尼就是发动这场战争的希腊联军统帅阿迦门农的故国。可惜迈锡尼文明留给我们的只是两座空城以及巨石砌成的坟茔,其余值得称道的艺术品为数甚少。 最终,来自北方的讲希腊语的人侵者于公元前 1100 年左右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征服了希腊全境。几经战乱,在希腊各地出现了独立的城邦国家。雅典、斯巴达和科林斯等后来的大国从这些小邦中逐渐脱颖而出,并和它们一道,共同铸就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一般认为,古希腊艺术最醒目的成就首先是比例和谐的建筑,其次是再现了人体之美的雕塑。这一看法不无道理,只是希腊人的艺术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要想充分领略他们的艺术,还得更加细致地考察希腊艺术史。习惯上我们将希腊艺术史分为三个时期,依时间顺序分别为古风时期(大约从公元前 7世纪中期到公元前 5世纪初希波战争初期)、古典时期(希波战争结束后,整个5世纪)和希腊化时期(大约从公元前 4世纪直至公元前 31 年整个希腊化世界并入罗马版图)。 希腊神庙的基本样式形成于古风时期,其建筑由立柱承托横梁,屋顶两端有三角形的山花,这种结构一旦确立起来,以后再没有大的变化。在建筑构造中柱子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柱础、柱身以及柱头承托部位都按精确的比例设计建造,从而形成固定的建筑法式,称为“柱式”。最早的建筑法式是古风时期形成的多立克柱式。它没有柱础,粗壮的、向外稍稍膨胀的柱身顶端拥有一个圆盘形的柱

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

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 小组成员:12级视觉传达设计蒋丽娜 13级社会工作郭丹丹 12级学前教育朱敏慧 13级服装设计齐心 12级社会工作于佳 我们小组就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知识点展开了讨论,以下是我们讨论并总结的题目内容: 一、 你对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的起源了解多少?12级社会工作2班于佳120801046 二、 古希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13级社工郭丹丹三、 古罗马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13级服装设计齐心四、 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有那些不同的地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2级学前教育朱敏慧五、 古希腊古和罗马美术对后世有哪些的影响?12级视觉传达设计蒋丽娜 一、你对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的起源了解多少? 于佳120801046 12级社会工作2班 古希腊建筑我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古希腊的神话,里面的故事传递着“神是和人一样的”意思。因此,我觉得古希腊建筑有与神话的结合,希腊的建筑中,有的柱子上会有人的雕像,并且展现了一种健美与规律性,让人觉得庄严与静穆,再联想到希腊哲学,似乎连建筑中都蕴含了一种希腊人思想深邃的感觉。 还有就是古希腊建筑与雕塑艺术的结合 其实从老师上课讲过的帕特农神庙为例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古希腊建筑与雕塑等造型艺术装饰的完美结合。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被誉为“雅典的王冠’,在雅典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望见它的宏伟气势。

而且从我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许多来自帕特农神庙的雕塑来看,都能猜想到一个神庙建筑供奉着一尊高达12米的雅典娜女神雕像,它的给人的感觉也应该会是庄严肃穆和宽敞高大的。 最后就是古希腊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我认为希腊人对于人性化的追求体现在许多艺术形式中。虽然他们受到西亚和埃及文化的影响,但是拒绝屈从于祭祀或暴君的指令,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有保留的,加以吸收改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体现在古希腊人的环境艺术风格中则更是人性化,古希腊的建筑也是融入这种人性化的环境中的。比如像米诺斯王宫就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座王宫布置不求对称,给人一种出奇智巧的感觉,而且功能安排合理,装饰华丽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古罗马建筑艺术起源 在我看来,古代罗马建筑繁荣发达由两个原因,一个内因,一个外因。内因是跟这个国家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关。古罗马善于吸纳、认同先进文明。由历史我们知道,古罗马是斯巴达国家,古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其领土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就像古罗马广纳领土一样,对于建筑上曾经取得过伟大成就的希腊、埃及以及东方一些古老文明地区,古罗马人并没有粗暴对待其先进文明,而是积极主动地奉行“拿来主义”,为己所用。古罗马人先是大量汲取了伊达拉里亚人的文化,后又积极接受古希腊文化,(就像将健美的线条由直线发展为曲线)。同时也深受凯尔特、东方、埃及等建筑艺术风格影响。古罗马人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对先进文化“消化理解”,从而丰富、充实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正是由于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使罗马建筑现在依然结实,实用,留存到现在。 外因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提供了条件。 在物质层面,古罗马人卓越的建筑技艺和技术(比如以拱券技术为突出)、性能优越的建筑材料(比如以混凝土为特色),保证了古罗马剧场不朽的生命力;在经济层面,古罗马人掠夺的大量奴隶和资金,创造了古罗马剧场的奇迹和繁荣;而文化层面,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传入、东方建筑造型艺术和理念的影响,这些多元的风格在古罗马建筑中融合,形成了古罗马建筑风格,从而达到了完美境地。 二、古希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13级社工郭丹丹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神庙建筑为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在风格特点古希腊神庙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风格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及柱子的严格和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区别

古希腊和古罗马美术的异同 西方美术发展,有过三次高峰时期: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2.文艺复兴时期,3.十九世纪。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古代希腊,从人类文化的历史上看,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古代埃及与西亚两河的美术只是希腊美术孕育期的花粉助剂之一。欧洲人之所以对古代希腊美术抱有永恒的怀念与向往,不仅因为它是西方美术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总体轮廓的中轴线。西方美术的主要特征在二千余年前的古希腊美术的盛期已基本呈现雏形,并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高度,因此,古希腊美术应是西方美术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高峰期。 古罗马美术主要是古希腊美术的仿制、加固和推广,一般放在古希腊之后并称为“古希腊古罗马美术”。虽然罗马帝国的强大和扩张使古希腊美术得以传播,但由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东西分裂,加之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由古希腊古罗马起始的西方文明及其美术,逐渐被拖入一个低洼阴谷,西方人在这以后的千余年时间里除聆听着教堂的钟声,在上帝、耶稣及十字架下祈祷忏悔之外,几乎无所作为,再也没有了古代希腊人那种丰富浪漫的想象力和以人体美为象征物的、对美与理想的追求。 古代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大致分以下几个时期: 1古希腊的爱琴海文化时期,荷马时期和古风时期,鼎盛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主要有雕刻,建筑,和绘画几个方面。 古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希腊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方便,能从海陆域各国顺利地交流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第二、希腊是城邦制的国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强健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想形象。古希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与自由民共同创造的美术;第三、希腊的民族。希腊人是生活在海边的“大海之子”,具有大海的性格:机智、聪明、勇敢、富于想象。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也是希腊得到接触两河流域、埃及等地区文化的机会;第四、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神话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它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美术的最早兴起与神话有很大关系。希腊神话对把希腊美术推向高峰,起了养料、宝库的作用。 希腊艺术的分期,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

高中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naissance paint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高中美术教案: 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课业类型:欣赏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本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

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学难点: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转变的历史背景;两者绘画风格的不同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意?利?艺复兴时期美术 开端(C13~C14)尼古拉??萨诺(Nicola Pisano,约1220~1284),雕塑家?萨?教堂的布道坛浮雕《基督降?》、《博?来拜》、《基督受难》等奇马布埃(Cimabua,约1240~1300),画家壁画为主;祭坛画《圣母?》 杜乔(Duccio di Buoninsegna,约1250~1318),锡耶纳画派创始?多页式双?祭坛画_《光荣圣母》(1308~1311) 乔托(Giotto,约1266~1337),佛罗伦萨画派创始?确?现实主义原则。壁画《逃亡埃及》、《哀悼基督》(1305) 早期(15世纪)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建筑师建筑佛罗伦萨?教堂 基布尔提(Lorenzo Ghiberti,约1378~1455)雕塑家佛罗伦萨洗礼堂第?(1424)、三(1452)道门 多纳太罗(Donatello,1386~1466),雕塑家 装饰浮雕《希律王的宴会》(1425);雕塑《加塔梅拉塔骑马像》(1450,帕都亚圣安东尼教堂正 门) 僧侣画家佛拉?安基利科(Fra Angelico,1395~1455),佛罗伦萨画派善于?细腻恬静的笔调,轻快透明的?彩表现?物和环境 巴奥洛?乌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佛罗伦萨画派透视学创始?之?,被认为运?透视学作画典范《圣保罗之战》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佛罗伦萨画派佛罗伦萨卡尔?内教堂布兰卡奇礼拜室壁画《出乐园》(1428)、《纳税钱》(1428) 僧侣画家菲?浦?利?(Fra Filippo Lippi,1406~1469),佛罗伦萨画派善于刻画?物肖像和?活细节 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约1410~1492),翁布?亚画派早期祭坛圣像《基督受洗》、《?巴?王会见所罗门王》、《乌尔?诺?公及其妻肖像》;晚年论 ?《论绘画透视》、《论正确的形体》; 卡斯坦诺(Andreadel Castagno,1419~1457),佛罗伦萨画派《最后的晚餐》 贝纳佐?哥佐利(Benozzo Cozzoli,1420~1497),佛罗伦萨画派装饰性?法表现戏剧场? 安东尼奥?波拉约奥洛(Antonio Pollaiuolo,约1431~1498),佛罗伦萨画派 曼坦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帕都亚画派运??上?下的透视缩减法《圣雅各前往受刑的?列》、《哀悼基督》 委罗基奥(Andrea Verrocchio,1435~1488),佛罗伦萨画派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佛罗伦萨画派《维纳斯的诞?》(约1482)、《春》(1478)、《诽谤》、《耶稣诞?》、《受胎告知》 基尔兰达约(Domenico Glrirlandaio,1449~1494),佛罗伦萨画派 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1450~1523),翁布?亚画派 盛期 (C15末~C16中叶)乔万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约1431~1516),威尼斯画派创始?《有?树的圣母》、《神的欢宴》、《湖的圣母》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基督受洗》、《天使领报》、《岩间圣母》(1483~1493)、圣玛利亚修道院?堂《最后的晚 餐》、《蒙娜丽莎》(1503~1506)、《丽达》、《圣安娜》 ?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雕刻家、画家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1508~1512)、《偷吃禁果》、《洪?》、西斯廷礼拜堂祭坛画 《最后的审判》(1534~1541);《?卫》(1501~1504)?艺复兴时代英雄象征、《摩西》、美 第奇?礼拜堂-《晨》《暮》《昼》《夜》;朱诺?世陵墓 乔尔乔涅(Giorgione,约1476~1510),威尼斯画派《三个哲学家》、《?园合奏》(约1510)、《沉睡的维纳斯》 提?(Titian,约1480~1576),威尼斯画派 《天上与?间的爱》、《乌尔?诺的维纳斯》(1538)、肖像画《戴?套的男?》《保罗三世》、 《丹娜伊》、《哀悼基督》 拉斐尔(Raphael,1483~1520),画家梵蒂冈宫壁画《雅典学园》(1509~1511)《巴尔纳斯?》《圣典辩论》、《西斯庭圣母》 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威尼斯画派《利末的家宴》、《格利??的宴会》、《加纳的婚宴》 丁托列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1518~1594),威尼斯画派《圣马可的奇迹》、《发现圣马可?体》、《银河的起源》 柯罗乔(Antonio Correggio,1494~1534),威尼斯画派《圣夜》、《丽达与天鹅》 J?da?蓬托尔莫(Jacopa da Pontormo,1494~1557),佛罗伦萨画派《约瑟在埃及》(约1515)、佛罗伦萨圣费利西塔教堂壁画《基督下?字架》1526~1528)F?罗索(Rosso,1495~1540),早期样式主义画家《摩西与杰特罗的??》(约1523) I1?布龙齐诺(I1.Bronzino,1503~1572),宫廷画师《维纳斯、丘?特与时间之神》(1540~1545) 帕尔?贾尼诺(Parmigianino,1503~1540),样式主义画家《长颈圣母》(约1535)、《凸镜中的?画像》(1542) F?萨尔维亚蒂(F.Salviati,1510~1563),样式主义画家 罗马萨切蒂宫壁画《拔?巴》(约1535)、罗马圣萨尔维托教堂壁画《加纳的婚礼》(1552~ 1553) G??萨?(G.Vasari,1511~1574),样式主义画家《?艺术家传》美术史料、设计佛罗伦萨乌菲齐宫(现乌菲齐博物馆) B?切利尼(B.Cellini,1500~1571),样式主义雕塑家青铜雕塑《帕尔修斯》(1539~1542),黄?盐盒(1543) 乔万尼?达?波洛尼亚(Giovanni da Bologna,1529~1608),样式主义雕塑家佛罗伦萨喷泉装饰雕塑《墨丘利》(1567) 朱利奥?罗马诺(Giulio Romano,1492~1546),样式主义建筑师设计建造曼图亚公爵宫和泰宫(茶宫)(1525~1535) T?祖卡?(T.Zuccari,约1543~1609),样式主义建筑师兼画家罗马祖卡?宫(1592) F?祖卡?(F.Zuccari,约1535~1612),样式主义建筑师兼画家

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艺术特点比较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比较 古罗马与古希腊艺术十分接近,古罗马艺术是古希腊艺术的延伸、继承和发展。他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总体来说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与他们的民族精神有直接关系。 希腊人不劳动、有人服侍、生活简朴、对物质生活无过多需求。因而,生活优裕从容、充满闲暇。闲暇时光,关心国事,致力于公共事务和战争,注重身体锻炼、进行特殊教育,练就了最结实、最轻灵、最健美的身体。希腊艺术题材主要是运动员和神。神是希腊理想美的最高典范。如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胜利女神等都是希腊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人。而罗马是个金戈铁马的帝国,他们讲究的是权力与征服。罗马人崇拜希腊艺术,是希腊艺术的延续。但是罗马的民族精神引成了罗马艺术讲求实际,强调功利的特点,他们追求外貌真实,强调个性及内心的表达。 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化的色彩。罗马人的艺术则大多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使罗马人望尘莫及,但罗马人在肖像雕刻艺术方面却有独特的成就。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罗马本身的艺术并不发达,当罗马人征服了许多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当作战利品劫运到罗马,同时还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这就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罗马雕塑艺术进入帝国时期以后,鲜明地成为歌颂君权、颂扬帝国武功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帝王贵族的肖像雕刻极为发达。罗马艺术风格不像希腊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伊达拉里亚美术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埃及、两河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在同一时期,罗马帝国各个不同地区艺术风格都各有所异,除了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帝国正统艺术以外,帝国各行省还存在着各种地方风格。 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 简言之,希腊和罗马艺术可以这样概括比较: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个性的、典雅精致的;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希腊人与罗马人共同创造了西方古典文化,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源流。他们共同处在于含有民主性和科学性,但希腊与罗马又各有特点:与罗马相比,希腊更富于理想主义精神;与希腊相比,罗马更富于现实主义精神。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不论是理想主义精神还是现实主义精神,希腊与罗马的艺术文明都是值得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欣赏教案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欣赏》教案 一、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 二、教材:南阳师范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美术欣赏资料,第三章外国绘画作品欣 赏,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三、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目标:欣赏课是通过美术欣赏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 欣赏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里、智力发展水平及当前美术教学实际情况确定: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了解其在西方绘画中的重要地位,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西方绘画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专研的精神。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形式美感。 六、教学重点: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七、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的资料、代表作等),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欣赏作品。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课前渲染,提问导入。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在一段美妙的歌声中来欣赏一个短片。打开课件,播放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视频。 问: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作品吗?它们是什么时期的?刚刚听到的是一首哪个国家的什么歌曲?(有《蒙娜丽莎》《春》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帕瓦罗蒂-《我的太阳》) 刚才我们随着美妙的歌声,欣赏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作品,我们的思绪又回到自由浪漫艺术文明著称的意大利,而最早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名,揭开序幕的,是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西方绘画艺术乃至整个美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欣赏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去感受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核。 在欣赏之前,请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有哪些?(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提香、扬帆爱克、勃鲁盖尔、乔尔乔涅、丢勒、荷尔拜因等。)(二)讲授新课:

第12课理想与典范——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

美术鉴赏:第12课理想与典范——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2课时)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外国美术鉴赏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学习奠定了西方古典传统的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重点让学生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雕塑与建筑艺术的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教学目标图像识读: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作品和建筑作品的图像分析鉴赏,掌握这一时期美术的主要特点,形成对古希腊、古罗马理想化艺术处理的重美判断。 审美判断:分析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作品和建筑作品的内容及形式美感,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腊、古罗马美术在人体雕塑和建筑领域的突出成就,并理解美术作品和时代的关联性。 文化理解: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古希腊、舌罗马美术的特征对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在人体雕塑和建筑领域的笑出成就及对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的价值是在理想与自然、理性与感性之间达成适度平衡,领悟其和谐、秩序与自由的审美标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准备敦材中作品的高清图。配合图片的欣 赏,可选择古典时期的西方音乐。 整理好知识要点,设计学案。 预习本课内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利 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启发出示《米洛斯的阿笑洛狄战》 提出问题:为什么 《米洛斯的阿装 洛狄特》 这件雕塑作品残 缺了,但仍给人极 的视觉美感?为什 么在古希腊能诞 生这样的作品? 导入课题: 理想与典范—— 古希腊与古罗马 美形 提出问题:什么是 “理想与典范”? 它与第1课中所涉及的美校风格有关系 发挥观察能思考回答 问力,倾,感妥美水 作品的魅力. 创设情境,直接引 入本课的基本问题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罗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邦,逐渐发展成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最后扩展为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包括高卢,南至埃及和北非,罗马帝国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纪,这期间,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东罗马帝国消亡,整整进行了一千余年。这样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又有着上千年的演化历史,反映在文化与艺术上,必然是多 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化与艺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3世纪,就创造了拱券建筑和具有东方风格的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古罗马艺术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古希腊人征服。古罗马人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古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古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古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 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一、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特征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 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设计风格

一、希腊的艺术设计风格 现在我们谈到的希腊艺术,一般是都是说的是古 希腊时期的历史艺术发展,即盛行于公元前15世纪至 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世界以及附近地区的艺术,古 希腊艺术被视为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古希腊人认为 人神是共性的,这使得他们的艺术对人体的塑造充满 了兴趣。对人体美得追求达到了对神崇敬的层次。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也习惯被称之为“古希腊建筑风格”。公共建筑是古希腊建筑城邦市民的重要社会活动场所,大量的资源被用于修建这些公共建筑,诸如卫城建筑,神庙建筑和剧院建筑以及为了歌颂本城邦而修建的纪念碑。可以 看出,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建筑主要是为公共社会活动而 设计的。 在辨认古希腊建筑上,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特 点上区别。使用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重要特点,主要由 早期的端柱式(在侧墙立两根柱子的)、演变成前廊式 (正面无墙,立四根柱子)、前后柱式(后面和正面相 同,都取消墙面而采用立柱)、围柱式(四周都采用立 柱)。围柱式神庙后来成为古希腊神庙建筑的典型。其 中颇为广泛的有多利克柱式、艾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 式三大柱式。这些柱式的设计对建筑具有相当大的承重 作用,同时具有相当高雅的艺术性 在古希腊的建筑装饰设计上,广泛采用的雕塑艺 术,这些雕塑一般采用神话题材,也有采用历史题材。 雕刻材质上多采用大理石或者青铜。原始的青铜雕像保 存下来的很少,古希腊的雕刻作品被罗马人大量仿制这 以成为研究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一种重要途径,虽然在仿 制过程中会存在改变。 古希腊艺术不仅在希腊世界盛行,还通过贸易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在影响了了古希腊周边地域,如伊特鲁利亚地区,当地发 达的墓室壁画就受到了古希腊艺术的影 响。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古希腊艺术 更是向东方世界传播,在希腊化的东方 世界中,古希腊艺术与当地原有艺术相 结合,相互影响。在印度的犍陀罗等地, 古希腊艺术影响了当地的佛教艺术,随 后,健驮逻艺术又向东方传播,影响东 亚美术,在敦煌地区即出现了阿波罗式 样的佛像,中国佛像的衣褶造型也可以 看出古希腊艺术的影子。在古罗马征服 希腊前后,古希腊艺术被罗马人效仿和 吸收,并加以发展

古罗马美术

“宏伟即罗马”的古罗马美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古罗马美术的概况和艺术特征,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要领,欣赏古罗马美术的一些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 感知古罗马美术——欣赏示范——讨论特征和内涵——迁移理解和表达。 通过教师讲解,展开学习讨论,尝试分析和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古罗马美术,珍视世界人类文明。 教学重点 古罗马美术中写实风格的肖像雕刻和表现人物神韵的特点。 古罗马美术对古希腊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教学过程 1.高二年级分班后的第一次准备谈话 2.复习和明确美术发展脉络中的古罗马美术 3.讲解和讨论古罗马美术的概况与艺术特征 4.欣赏和表达古罗马美术的建筑和雕刻作品 教学内容 一、古罗马美术概况: 古罗马是欧洲仅次于希腊的文明古国,罗马帝国是古代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奴隶制帝国,它地跨欧、亚、非三洲,首都罗马是地中海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的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文化艺术,是在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传统创造出具有自己特点的文化艺术,成为欧洲古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古希腊文化艺术一样,对后来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文明古国,最强大的奴隶制帝国,继承,创造) 二、古罗马美术对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公元前2至此世纪间,罗马征服了希腊半岛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以及中欧的一部分,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时期便成为古罗马不断接受古希腊艺术成就的影响和独特的风格形成期。 意大利半岛北面有阿尔卑斯山做天然屏障,整个半岛地形狭长,北部有波河,中部有台伯河,在这两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气候良好,雨水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正是这块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古罗马灿烂的艺术。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差别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差别 姓名:高翔学号:B120301041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点: 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主要功能在于塑造礼拜像,利用偶像来引导他们的信仰,成为宣传教义的“石头圣经”。 基督教美术还作为装饰美的表现,它不仅是为了满足视觉的审美,更重要的是为了显示出教堂内部空间的神秘化,使信徒们宛如身临一种超现实的天国之中。实际上基督教美术只是宗教教义的图解,所以面对文盲的广大信徒必须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产生精神的感染,这就形成了中世纪美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超现实的精神形象符号,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 中世纪美术是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 它改变了希腊美术、罗马美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成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的表现。 中世纪美术属于基督教美术。 作为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这种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为此,它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 中世纪的绘画,人物形象呆滞、画面中充满了神学思想,缺乏真实的科学性和人类本身的自然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并富有科学的理性。是真正的自然与人的融和。 强调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产生最为广泛和强烈的反应。

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 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 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 在绘画题材方面,人文主义者们从对古希腊、罗马的雕像探索中,寻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真谛,所以画家们张开眼睛看人和张开眼睛看世界,即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描写人和人存在的世界,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肖像画和风景画。 在人物形象方面,耶稣、圣母、圣经中故事人物形象,圣徒形象取材来源于生活,赋予生活气息。比如文艺复兴早期安吉列科的油画《圣母圣子》中,圣母玛利亚的眼神第一次用上了人的因素,同时在衣服上也第一次用上了立体感。同样米开朗琪罗的《耶稣下十字架》第一次将耶稣的躯体画成有柔软度的,因为作者觉得耶稣是神不是人,灵魂上天后,他的尸体就应该是软的,生动表现了耶稣走下十字架回归人间的场景。 在神话人物方面,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中的人体美必须是精神与肉体都美的,而应以精神为主导。自1530年起,威尼斯画派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形象,创作了一系列裸体女人的作品。在表现人体美方面,威尼斯画派也和佛罗伦萨的画家们一样,敢于冲破长期桎梏人们的观念的牢笼,把古希腊的美学观加以复兴,并融合在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中。这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无意识中挑战。 与此同时艺术家地位提高,艺术家不仅是艺术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科学家,他们对古希腊、罗马雕塑的研究以及人体解剖学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创作主题由教徒变为专业绘画的工匠,而艺术史成为了记录艺术家及其艺术创造的历史。由此艺术流派出现。 在文艺复兴中绘画作为学科而独立,绘画不再依附于建筑,而是与雕塑、建筑一同独立的发展一门新兴学科。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 欣赏 “文艺复兴”是古希腊之后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成就及其重要特征。 达.芬奇 莱奥纳多·达·芬奇于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意大利]达·芬奇(Da Vinci,Leonardo 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其他作品有:《丽达与鹅》《贝阿特丽切.德.埃斯泰肖像》《抱银鼠的女子》《持花圣母》《基督受洗图》《利塔圣母》《圣母、圣婴和圣安妮》等 达·芬奇的启蒙教师是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委罗基奥学艺,委罗基奥是一位用数学、透视学和解剖学等应用科学的方法从事艺术探索和实践的艺术家,对于达·芬奇的影响不仅在严格的绘画写实方面,主要还在于培养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决定他日后成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奇才和多种科技研究家的关键。达·芬奇的兴趣极为广泛,除了绘画,他研究科学与哲学问题。他曾一个人亲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鉴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鉴赏 意大利是人文注意文学的发源地,但丁、皮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被成为“文坛三杰”。另外吗,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趋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美术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一个显着的特点: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官,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 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 论成就和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艺术最突出。它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它的成熟和繁荣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时期一般是指15、16世纪。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的意大利,则可上溯到14世纪。这个时期因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发生了一场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以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而被称作“文艺复兴” 时期。这个运动以意大利为中心,逐渐遍及全欧,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波提切利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它通过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被描绘成鼓着腮帮子的代表春风的西风神从画面右端飘然而入,他的双手触及了大地的仙女,仙女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这些花朵纷飞飘洒,不知不觉地沾在了前面花神的身上,形成了一件美丽的花衣,它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它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而牺牲的传说。画家选择了耶稣告诉弟子有人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着重刻画包括犹大在内的十二个门徒听到耶稣突然宣布这一惊人的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对人物的微妙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画的构图也很完美。门徒们三人一组,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透视法应用得非常熟练。从而使它与达·芬奇的另一名作《蒙娜丽莎》成为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拉斐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