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

1.1一碳化工

1.1.1一碳化工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来,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几十年来的大量开采,石油资源短缺的情况已显端倪,出现了多次石油危机,因此,寻求石油的替代能源受各国的特别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己从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我国煤炭储量超过1万亿吨;天然气资源储量达8万亿立方米。因此,加速开展新一代煤化工与天然气化工的研究,以补充和替代石油资源的匮乏带来的液体燃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短缺势在必行。预计到2020年,世界能源结构石油比例由目前的40%降到25%左右,煤稳定在30%左右,天然气由目前的25%增长到35%左右,我国对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是,到2015年,煤炭直接燃烧的比重将降低,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左右,石油维持在目前的22%左右,天然气将从目前的2%增加到10%左右。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保障长期能源安全,寻求石油替代能源己提上了议事日程【1,2】。

上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的碳一化工,就是以能源的“非石油化”和化工原料的多样化为战略目标,从一个碳原子的矿物原料或化合物(如煤、天然气、甲醇、甲醛和CO,CO及工业废气等)出发合成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几十年来C1化学一直围绕能源替代和原料多样化两大目标在两大领域中进行研究和开发。一是将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合成为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继而产生一系列衍生化工产品,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成功合成为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有乙炔、乙烯、乙醇、乙二醇、醋酸、草酸、醋酐、甲酸甲酯、二甲醚和碳酸二甲酯等。二是将现有含碳化合物增加一个碳原子,即通过羰基合成、氢甲酰化、自由基( OXO)反应来实现。如烯烃氢甲酰化制多一个碳原子的醛,氯化苄羰基化合成苯乙酸,三聚丙烯羰基化制C10叔碳酸等。在这两大领域中C1化学比石油化工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另外,从产品领域分,Cl化学主要从事含氧化合物、液体燃料和烯烃“三大样”产品。在含氧化合物领域,C1化学明显优于石油化工,如甲醇、醋酸、二甲醚等;液体燃料,如合成气合成油、甲醇代汽油、二甲醚代柴

油或石油液化气,碳酸二甲酯、低碳混合醇等作为油品添加剂。合成烯烃、芳烃,就是针对石油资源减少和枯竭后,维持现有石油产业链【3】。进入21世纪以后,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基础的C1化工,将形成新兴的化工产业而成为未来的重要支柱产业。现代C1化学化工的特点就是“两高两低”,即高新技术的集成造就生产过程的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从而达到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1世纪前50年,世界化工将仍以石油化工为主体,但随着石油资源的衰竭,石油价格将不断上升。C1化学生产打油化工产品技术又一次向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石油化工提出了挑战。大凡在拥有廉价的煤和天然气的地区,用C1化学技术生产的油品、烯烃和含氧化合物,只要其成本上比石油化工产品占有优势,这种技术就可以发展。现代C1化工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依托于各种资源的开发和与化工技术的结合,形成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重点技术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从煤、天然气、生物质、城市废弃物为原料制取C1化学合成气先进技术的研发;C1化学原料气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的分离、净化和环保技术;以天然气、合成气、甲醇力原料合成烃类化合物的大型化技术的开发:大型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开发;合成低碳含氧化合物的C1化工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化试点平台;C1化工产品下游加工技术的研发等【3】。

随着能源、资源和环境三大方面整体形势的变化,目前一碳化学化工研究与开发集中在合成油和几大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方面,主要包括乙烯、甲醇、二甲醚、碳酸二甲酯、苯和其他芳烃、乙酸、乙二醇等。由于近年来国际上对绿色化学的高度重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一碳化工在这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在绿色化工应用方面,已成功开发的一碳化工相关工艺过程有碳酸二甲酯( DMC)对硫酸二甲酯及卤代甲烷的替代、替代光气的一碳合成路线。许多一碳化学反应,都是原子经济反应。发展基于碳一资源的原子经济的化学合成路线是一碳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4-6】。

世界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远景储量达400万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储量达40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4】。1995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是2.2万亿立方米,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占23%,2010年将达2.9~3.1万亿立方米,占25%。21世纪中叶,天然气产量折合油当量将超过原油产最。显而易见,天然

气将是21世纪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7】。

1.1.2一氧化碳与一碳化工

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化工基础材料。近年来,随着C1化学的日益发展,一氧化碳己成为合成多种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一氧化碳的合成方法也相当多,主要包括液体硫酸催化脱水法、木炭干冰高温还原法、固体酸催化脱水法等。一氧化碳有高的化学活性,在绿色化学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8,9】。

一氧化碳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合成原料。尤其是以CO 为基本原料的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开始,以CO为基础的有机合成研究变得异常活跃,并逐渐形成专门的学科.一氧化碳学,随后发展为C1化学,即研究以含有一个碳原子的物质(CO,C02,CH4,CH30H及HCHO等)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有机化学及工艺。作为最重要的羰基化合成原料气,由CO作原料,可以制取几乎所有的基础有机化学品,如甲醇、甲醛、甲酸、甲胺、乙酸、乙酸酐、二甲基甲酰胺、异氰酸酯、乙二酸、乙二醇、碳酸二甲酯、光气和农药除草剂等【10-11】。

CO是无色、无味、易燃、有毒的气体。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C1化学的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学品的生产;随后,生产乙酸的羰基化工艺和生产醇类洗涤剂及增塑剂的羰基合成工艺也开始使用CO。30多年来,以CO为原料的右化产品的产量持续增长。图1-1给出了一氧化碳的应用领域【10,11】。

1.2甲酸钙

1.2.1概述

甲酸钙(calcium formate)又名蚁酸钙,分子式Ca(HC00)2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015,不溶于醇,可溶于水,甲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在0℃时16g/lOOg水,100℃时18.4g/100g水,400℃左右加热分解。甲酸钙用途很广。

1.2.2甲酸钙主要用途

1.2.2.1饲料添加剂

甲酸钙用作饲料添加剂有增肥、补钙的作用,适用于各类动物饲料中使用,具有防止腹泻、下痢,帮助饲料消化吸收等功能。尤其对仔猪更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动物体内甲酸钙可以在酸性状态下分离出游离甲酸,有效地降低了胃肠道中的pH值,起到维持肠道中适当酸的作用【13-19】。甲酸钙分别与NaH2P04、延胡索酸、甲酸结合使用可增强甲酸钙的作用效果,。一般认为,结合使用能使混合饲料的酸度增强,并获得较好的效果。甲酸钙用于颗粒饲料中,它不会影响制粒过程,由于甲酸钙没有固定熔点,会在400℃分解,所以,它作为动物饲料防腐剂而没有剂量限制已得到欧洲共同体的通过。它的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大,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1.2.2.2水泥早强剂

甲酸钙在各种水泥砂浆与各种混凝土中使用可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避免在冬季施工中低温下凝结速度慢,并可加快水泥的硬化速度,使水泥的硬化过程缩短,脱模快,以便于水泥制品能尽早提高强度而投入使用。加入甲酸钙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缩短;加入甲酸钙增加了水泥的强度,促成建式硫代锚酸钙的形成,甲酸钙对硅酸盐相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甲酸根离子的扩散速率比钙离子的扩散速率高;甲酸钙还会降低水泥的孔隙率,增加水合强度【21】。

1.2.2.3植物生长调节剂

钙的作用是提高细胞的同化力,强化养分转移,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对植物生理效用较大。为此采用往土壤中施石灰。石灰中的钙为植物所吸收。对植物实行叶面喷肥,使钙经叶为植物体所吸收。日本的川村逸夫经过多次实验,发明了

经叶面能被植物良好吸收,并且不含对植物有害成分的以甲酸钙为有效成分的叶面喷用肥料【22】。用甲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农作物能促进叶绿素增加,增强光合作用,激化酶的活性,促进作物发芽,加快生长,刺激子房膨大,使空壳率减少,减少落花落果,可以使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增产10%左右。甲酸钙对人畜无害,使用方便,可采用叶面喷施、拌种、提种、点涂和灌溉等方法,此外,甲酸钙对梨树还具有疏花作用【23-25】。

1.2.2.4燃料脱硫剂

美国能源部正准备把甲酸钙用存第三代清洁工艺中,用于高硫燃料燃烧放出的燃料气脱硫。对于高硫燃料,如果在燃烧之前用含有甲酸钙的溶液乳化,则硫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也会显著减少。作为燃料脱硫试剂,甲酸钙与石灰和甲酸相比,比较容易运到现场。在脱硫过程中,消耗甲酸钙,副产石膏,而石膏又是一种比较畅销的化工产品【26】。

1.2.3甲酸钙合成现状

随着甲酸钙用途的日益广泛,对甲酸钙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现在从欧洲进口到美国东海岸甲酸钙产品的定价大约是1300美元/吨(10000元/吨左右),国内现在生产的甲酸钙产品的出厂价大约为6000元/吨左右。特别是自1998年,农业部发布的14类饲料添加剂,甲酸钙取得了法定地位以后【24】。对甲酸钙的合成工艺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发展目前已形成甲酸钙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2.3.1作为多羟基醇生产的副产品

作为多羟基醇生产的副产品,也是目前生产甲酸钙的主要方法。主要的反应过程有如下几个:

其它的高级醛也可以和甲醛、氢氧化钙发生与反应(1-3)的类似反应,与反应(1-3)惟一的区别就是主要反应物的分子量增加,每生成1mol多羟基醇化合物,副产0.5mol碱土金属甲酸盐或1mol的碱金属甲酸盐,现在国外的公司只有Alcolac化工公司回收甲酸钙用于市场销售【26】。

1.2.3.2中和法生产甲酸钙工艺

中和法是目前国内生产甲酸钙的主要方法。该法采用稀甲酸与碳酸钙或氢氧化钙反应,首先在反应池中加入50%左右的稀甲酸,然后在搅拌下加入碳酸钙或石灰乳,维持反应温度在80℃左右,控制pH值为7-8,并加入适量的硫化物沉淀剂,使溶液巾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完全,经过滤除掉不溶物,滤液绎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甲酸钙产品,母液循环使用。该方法的优点是产品质罩优,产品中水不溶物含量低;存在的不足是采用蒸发结晶生产工艺,工艺复杂、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16-27】。

此工艺中,如果甲酸的浓度过低,能耗增高,生产成本增加,并且反应强烈放热,所以甲酸的量应该稍微过最,此外pH值为7-8时也有利于重金属离子沉淀完全。干燥温度为80℃为宜,过低则干燥速度慢,过高则甲酸钙容易分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甲酸钙和石灰乳应分批加入,以防反应液溢流,造成甲酸的损失。

1.2.3.3流沙状甲酸钙工艺

流沙状甲酸钙的生产技术对中和法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弥补,该技术直接以甲酸、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一步即可合成出理想的流沙状甲酸钙产品。该技术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能耗低,投资小,生产成本低,产品为洁白、流动性好的均匀流沙状结晶颗粒,纯度高、质量优【30】。

反应原理:由于甲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甲酸可直接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甲酸钙,其反应式:

主要原料及规格:甲酸,甲酸含量三85.0‰重金属(以Pb计)≤001%。重质碳酸钙,碳酸钙含量≥95%,细度200目,重金属(以Pb计)≤0.002%,镁含量≤2%,盐酸不溶物≤0.5%,砷(As) ≤ 0.002%。

流沙状甲酸钙工艺是首先将原料重质碳酸钙粉加入到反应槽中,再加入适量的母液。开动搅拌,在常温下,向反应槽中滴加浓甲酸至pH为4~4.5,再继续反应15min,然后经离心分离,气流干燥、包装得到流沙状的甲酸钙产品。母液循环使用。流程图如图1-2:

理论上,重质碳酸钙与甲酸反应的摩尔比为1:2,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产生大量的C02,会带走少晕的甲酸,造成甲酸损失,另外为了保证产品中的水不溶物指标合格,需要甲酸适量过量。通过生产的探索确定,适宜的重质碳酸钙与甲酸物料配比是:重质碳酸钙(95%):甲酸(85%)=1:0.83重量比。常温下进行反应,搅拌速度60r/min,反应时问60min。反应生成的甲酸钙为均匀的结晶颗粒,特别容易脱水,生产中选用三足离心机脱水,选用的滤布型号为涤纶平纹260。离心脱水时间15min。湿物料结晶好,含水量低,在生产中选用管式气流干燥器,管径300mm,管长20m,风量3000m3/h,干燥温度150~180℃。

生产2000Ua流沙状甲酸钙的工业装置其主要设备如表1-1:

1.2.3.4连续法甲酸钙的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生产甲酸钙的方法不能实现连续化和规模化,制成的产品成本高,杂质多。该方法克服了以上的缺点,把浓度为8%~30%的甲酸加入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杷浓度为95%的碳酸钙加入反应器中,加完碳酸钙后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再加入纯度为91%的氢氧化钙调生成的甲酸钙水溶液pH值,再搅拌一段时间结束反应;将反应液经过滤器过滤后送到调整槽。调整槽共有两个,分别调整槽内反应液的pH值,调好pH值的反应液交替向蒸发器供料,经蒸发后的晶液混合物送至离心机分离,母液回蒸发器继续蒸发,晶体经干燥后制成甲酸钙;蒸发器共三台,一台向离心机供料时,另两台接受母液蒸发备用。该技术的优点是:该生产方法实现连续化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低,无三废排放,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重金属离子含量少,达到饲料级标准要求。

1.2.3.5氢氧化钙和甲醛催化合成甲酸钙工艺

采用Ca(O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醛的反应,每生产1mol甲酸钙,要产生2mol甲醇。反应液中剩余的少量甲醛也必须回收,且甲醛在碱催化下易聚合发生糖化作用,因此,此方法不具备工业生产价值,此外甲醛的价格也比较贵。

德国Degussa A-G公司就Ca(OH)2在催化剂的作用F与甲醛的反应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在水溶液中用Ca(OH)z、HCHO、H202(摩尔比1:2:1.2)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在20-90℃之间,可得到纯度为99.7%的甲酸钙,但该法用相当数量的H202,会显著增加成本,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甲醛羰基化和反应不完全问题【31-33】。

该工艺如果使用氢氧化钙,甲醛,双氧水,则配料摩尔比为1:2:1.2,反应温度最好在30-70℃之间,加料的顺序是将氢氧化钙和甲醛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0-70%的双氧水中,同时每摩尔甲醛需要有0.1-10mmol抑制剂存在,这些抑制剂中至少应该包括氯化铜、硝酸铜、氯化锰、硫酸锰、醋酸锰、碱金属钼酸盐、碱土金属钼酸盐、碱金属钨酸盐、四氯化锆、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硼酸盐、三氯化铝中的一种组分,反应结束后调节溶液的pH到6.5-7之间,产率至少在95%以上,反应结束以后甲醛的量小于0.1%,如果使用原料过氧化钙和甲醛,则原料的摩尔比为1:2,反应的温度为40-60℃之间,产率至少在98%以上。

1.2.3.6复分解法生产甲酸钙工艺

河北科技大学的郭玉川在中和法生产甲酸钙的基础上,为提高经济效益,开

发了复分解法生产甲酸钙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甲酸钠,硝酸钙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即可合成出理想的流沙状甲酸钙和硝酸钠两种合格产品。新工艺可取得更大利润。每吨甲酸钙的利润1200元;建立2000吨/年甲酸钙工业装置,设备投资约50万元;年创利税约200万元左右。

国外曾经开发了甲酸钠和硫酸钙的催化歧化反应法,该方法使用甲酸钠,原料成本也较高,不能和作为副产品的生产方法竞争。

1.2.3.7乙醛或乙醇生产氯仿的工艺中副产甲酸钙

而用乙醛或乙醇生产氯仿的工艺中副产甲酸钙,但产量非常少,且使用氯气,副产盐酸,如果用醇类作原料,还要副产CaCI2,分离也比较困难,故该方法基本被淘汰。

回收甲酸钙的工艺流程:碱解后的残液经地沟流入残液地坑,用水环真空泵进行第一次真空吸滤,将清液吸至清液贮罐内。对第一次的真空吸滤剩下残渣,再加入水,浸取残渣中的甲酸钙,再将清液吸至清液贮罐内,用离心泵将清液送至清液高位槽中,经高位槽计量后加入蒸发器内,通入加热蒸汽进行蒸发浓缩,浓缩后的饱和液放入离心机内进行甩干处理,即得到甲酸钙成品【28-34】。

1.3课题的提出

一氧化碳存烧碱存在的条件下水合制取甲酸钠。此法在国内占甲酸钠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如用相似的工艺以氢氧化钙代替烧碱来生产甲酸钙,再按相似的条件来估算,二者1998年成本和售价比较如表1.2【29】: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相比,虽然同为强碱,然而氢氧化钙溶解度小,且随温

度升高而降低,如图1-3。这在反应中将造成很大的差异。反应速率与甲酸钠的生成相去甚远。如果在溶液中有甲酸钙生成时,由于钙离子的同离子效应使得Ca(OH)2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同时甲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随温度的变化也不大,如图1-4。这将使甲酸钙合成液的浓缩成本远高于甲酸钠合成液的浓缩成本。这也是一氧化碳水合至今不能工业化的又一大制约因素。

本文对由氢氧化钙羰基化法合成甲酸钙的新工艺路线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该工艺过程在原料来源和原料价格方面有很大优势。各种工艺生产甲酸钙所需原料07年国内价格如表1-3:单位元/吨

07年93%的甲酸钙产品的市场价格大约在6000元左右,结合表1-3可知如果使用氢氧化钙羰基化法合成甲酸钙在原料价格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如:中和法中使用甲酸和氢氧化钙,而当前世界甲酸生产工艺主要有【35,36】:甲醇羰基化制甲酸甲酯,然后甲酸甲酯水解制甲酸工艺,占60%以上,丁烷(轻油)氧化制甲酸工艺占30%,甲酸钠法制甲酸工艺占10%以下。而甲酸甲酯水解工艺和甲酸钠工艺,所需要的原料均有一氧化碳,而氢氧化钙羰基化工艺将直接使用一氧化

碳和氢氧化钙乳液反应,这将省去由一氧化碳制甲酸这一步,在原料价格和来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复分解反应法使周甲酸钠和硫酸钙或硝酸钙,从表1-3可以看出,硫酸钙和硝酸钙的价格明显高于氢氧化钙的价格,而目前国内生产甲酸钠主要采用一氧化碳和烧碱的合成工艺路线,可见使用氢氧化钙和一氧化碳的羰基化工艺与复分解反应法相比存原料价格和来源方面也具有很人的优势。

从反应式( 1-4)可以看出:该工艺过程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绎济性要求,原子利用率100%,消耗的原料只有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并且副产物少。该方法一旦取得突破,将极人地降低甲酸钙的合成成本,主要反应式如式( 1-5):

本课题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现有基本生产工艺的了解和寻找改进方法;

(2)已选择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3)过程热力学分析计算;

(4)产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5)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对甲酸钙合成反应的影响。

(6)实际工业生产选用装置及装置参数

参考文献

【1】房鼎业,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发展甲醇化工和碳一化工,化工催化剂及甲醇技术,2002,11 (6):14-18

【2】吴春来,21世纪我国煤炭综合利用浅析,煤化工,2000,4(92):3-6 【3】周正明,我国碳一化学中长期科技战略发展规划建议.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 13 (1):61-65

【4】刘昌俊,许根慧,一碳化工产品及其发展方向,化工学报,2003,54 (4) 524-531

【5】周大地,2002年高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刘延伟,碳一化工产品展望,化工技术经济,2005,23 (10):1-7

【7】谢波,刘昌俊,一碳化学技术在清洁能源和绿色化工中的应用前景,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 (6):339-343

【8】日本化学会,无机化合物合成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

【9】姚永纯,制备高纯一氧化碳的新方法,低温与特气,1999,17 (1):11-14 【10】周莺,一氧化碳的应用与市场分析,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25(2): 46-50

【11】郑振安,一氧化碳的生产技术,氮肥设计,1992,30 (6):62-74 【12】傅兵,关于利用酒钢放散转炉煤气生产甲酸钠联产甲酸(钙)、六偏磷酸钠的建议,酒钢科技,2001, (3):12-15

【13】彭键,蒋思文,丁元春,断奶仔猪料中添加甲酸钙、杆菌钛锌高铜的效果,中国畜牧杂质,1996,32 (1):4-7

【14】刘玲,方平,国外养猪新技术国外牧业,2000,16 (3):43-45

【15】黄建华,张水印,杨风梅,甲酸钙对乳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南昌高专学报, 2006,2 (63): 101-103

【16】黄建华,杨凤梅,甲酸钙的合成、测定及其在乳猪料中的应用,中国饲料,【17】潘穗华,刘汉林,陈颖俊,仔猪料添加甲酸钙实验,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2,2(2):4-8

【18】Roth FX, Kirchqessner M, Organic acids as feed additives for young pigs:Nutritional and gastrointestinal effects, Joumal of animal and feed science,1998, 7:25-33

【19】刘汉林,吴维辉,新型饲料添加剂甲酸钙,饲料工业,1992, 13 (1):30-31 【20】张巨松,安会勇,石岩,一种无碱型水泥复合添加剂的试验研究,低温建

筑技术,2005, 27 (2):6-8

【21】Mohamed Heikal, Effect of calcium formate as an accelerator 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zzolanic cement pastes,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3,34 (2004):1051-1056 【22】川村逸夫,植物页面喷用腮料,化肥工业择丛,1989, 11 (3):51-52 【23】平琢伸,丹羽一江,甲酸钙对日本梨花的疏花作用:浓度影响和花柱的药剂吸收,国外作物育种,2004, 23 (2):45-46

【24】渡边学,河合义隆,甲酸钙对日本梨树的疏花作用,国外作物育种t 2003, 22 (5) 35-36

【25】Hiratsuka S,Niwa K, Kawai Y Flower thinning by calcium fomate in Japanese pears: Concentration effects and its uptake into styles, Joum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3,72(3):224-229.

【26】Ron Smith, Commercial produchon ofcalcium formate, USA: PEP, 2001 【27】钟国清,饲料添加剂甲酸钙的合成研究与应用,粮油食品科技,2002, 10 (10): 23-25

【28】吴树珍,利用氯仿下脚料生产甲酸钠,化工环保,1990, 10 (4): 224-227 【29】刘名八,曾鸣,如何实现CO水合制取甲酸钙昀工业化生产,磷酸盐工业,2005, 25 (1): 12-16

【30】李国庭,潘福星,冯树波,流沙状甲酸钙生产,饲料工业,2005, 26 (4): 45-47

【31】Werle Peter,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lcium formate, USA, US5248818,1993-9-28

【32】罗宗栝,甲酸钙的合成,磷酸盐工业,2000, 20 (2):23-26

【33】Reed Jr, Novel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and hydrogen-carbon monoxide mixtures, USA, US4087373, 1978-5-2 【34】付福余,陈真,刘利,回收氯仿碱解残液生产甲酸钙,中国氯碱,1994, 【35】何燕,国内外甲酸生产、消费与市场,现代化工,1999, 19 (1):35-36 【36】张旭阳,张纪云,利用合成氨铜洗再生气合成甲酸,化工设计通讯,2001, 27 (2):46-49

文献综述格式参考模板

薇甘菊化感作用的研究综述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化感作用又称它感、异株相克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周围的其他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薇甘菊通过释放各种化感物质来抑制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现象,来简单描述它的作用机理及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薇甘菊;化感作用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一中化学表现形式,而非外来植物所特有的,外来植物的化感作用是为了适应不良环境而达到与本地生物争夺生存空间的目的。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是以探明化感作用的本质为中心,阐明植物种间和种内化学作用关系,相对于植物和微生物、植食性昆虫及动物间化学作用关系,植物与植物间的化学作用关系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1]。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总是伴随着生物入侵和植物化感作用等领域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化感作用及生物入侵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善及提取、分离和鉴定手段的进步,外来植物的化感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国外学者已经从种群和群落的层面上对外来植物化感作用开展研究[2~4]。 薇甘菊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草之一,为菊科假泽兰属植物,属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原产南美、中美洲, 现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大约在1919年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薇甘菊属喜阳性植物,喜生长于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生长于林缘、溪流、河流岸边,及受干扰破坏的路边,尤其喜好低洼潮湿的空旷地,由于它对土壤条件要求很低,因此在海拔2000~3000m的陡坡上也发现其踪影。这种植物因其生命力强和匍匐生长的特性而著称,因其营养生长非常迅速,故极易危害稀疏林地、果园、荔枝林和竹林,严重地区可造成成片果树死亡的现象。本文对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及薇甘菊化感作用作一综述。 1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植物体释放的主要化感物质包括有有毒气体;有机酸和醛类;芳香酸;简单不饱和酸和内脂;香豆素;喹啉;类黄酮;单宁;生物碱;萜类和甾类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如长链脂肪酸、酒精、多酞、核酸等)[5, 6],这些物质通过根部分泌、地上部分淋溶、释放挥发性物质、植物残体或凋落物分解释放化感物质等方式进入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化感物质具有多种作用机理。

怎样写文献回顾(文献综述)

怎样写文献综述? ? 小综述”,目的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缺点在哪 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综述与述评 ? 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 ? 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 ? 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 ? 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 综述的分类 ? 文摘性综述,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 ? 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类似的文章及区别 ? 读书报告、文献复习和研究进展等文章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归纳出来的。 ?读书报告”、“文献复习”是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 ?研究进展只讲科学进程 综述的目的 ?一、供发表。为同行提供经归纳提炼的相关课题的大量医学信息。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前景展望等,是他们选择研究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的重要线索。 ?二、研究课题论证。通过广泛地查阅文献,从他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课题研 究进行选题论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综述应具备的特点 ?①新颖:尽可能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资料,普赖斯指数,即引用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数,应达70%左右,普赖斯指数越高,越能反映文献综述的新颖程度,也越易于发表或引导新课题研究。 ?②综合性强,焦点集中: 应能够紧紧围绕中心论题旁征博引,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为了集中于焦点,广泛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应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原理、方法、成果或结论等发表自 己的意见。 ?④引证准确,评价客观:应尽可能阅读原刊发表的论文或其复印件,确实读懂原意,以免以讹传讹或断章取义;既要注意引证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献,也要引证不同的文献;发表观点和见解做到论据充足, 分析客观,决不臆断、拔高。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

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或选题虽末最终确定,但至少已确定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若选题尚未最终确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为名)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做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3.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4.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1. 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2. 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Overview on our state folk cultural developmentAbstract:Folk custom culture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 一、格式 文献综述包括摘要、引言、主题和参考文献 1、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2、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在综述的引言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3、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 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精心设计,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并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主要内容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特点、应用范围、相关技术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可包括国内外现状等)。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格式同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求的参考文献格式。 二、要求: 1、为了使开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课题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文献综述结构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一、撰写文献综述结构 (一)摘要、关键词 (二)正文 (1)正文结构: 前言主题结语三部分 前言或简介: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动机等; 主题: 参考文献的由来及主要观点及主要技术路线等;各种观点的评价及技术发展趋势; 结语: 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目前本领域的空白;;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格式与期刊文献引用一致!! 总之,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应找准,找全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器件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即可,不要写成说明书!!! 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如下: 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9-80. [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https://www.doczj.com/doc/701930288.html,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M].3rd ed.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97. [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 U.S. Departe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1[R].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网上购物参考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分析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调查报告指出,网上购物的网民是一群相对比较高层次的人群,在我国4640万网络购物人数中,拥有本科学历的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达到36.7%。在网络消费水平方面,有关研究也表明虽然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但其网络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加上现在拥有电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商品交易的频率不断增大。在网络购物渠道方面,三类网站是大学生的首选: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以及门户网站。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在人数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消费水平方面呈上升趋势。研究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网络购物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网络购物的研究,有很多关于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的研究,如呈雯(2006)通过对网络购物的优势以及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网络购物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网络购物在地域上发展相当不平衡;网站的功能设计和配套措施先对落后。她认为应该大力宣传网络购物优势,扩大网络购物的影响;整合传统实体销售,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同时建立相关法律体系,保障网络购物中的权益。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C2C网站如何在网络购物中得到每一个消费者信任,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他们的网站上进行购物。在C2C网络购物环境下,如果网站能够提高消费者对网站有用性的感知,就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有效地完成购买,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有用性的评价就会提高。宋小玉(2007)从理论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写法及格式参考范本)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论文文献综述格式

学校图标名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标题 XXXXXXXXXXXXXX——文献综述 (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1.5倍行距) (空一行) (空两格)摘要(黑体小四号字):具体内容(楷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空两格)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字):**;**;** (3~5个,楷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空一行) 注意:整个文献综述正文中,凡是数字和字母,一律用TimesNewRoman字体,包括标题。 (空两格)引言(宋体四号字加粗) 引言内容(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1.XXXXXX(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1.1XXXXXX(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1.1.1XXXXX(三级标题仿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顶格) (空两格)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如出现图的话,可以参考下列格式 表1 (5号宋体)标题(居中,(5号宋体) (空两格)注:XX(宋体小五号字)(对表格没有需要说明解释的,这项可以不写。) (顶线和底线均为1.5磅,或者加粗) 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

图2 标题(5号宋体、居中) (空两格)注:XX (宋体小五号字)(对图没有需要说明解释的,这项可以不写。) 注:毕业论文(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全文插图统一编序,不得重复或跳缺。由于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 b. c. ……表序。途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或写在图的一侧。图应在描纸或洁白纸上用墨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电气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为四号字粗体居中,具体参考文献是五号字楷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行距1.5倍) 示例如下: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 [2]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 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 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 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7]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 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百

最新 参考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的要素-精品

参考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的要素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 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文献综述规范与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 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 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 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 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 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 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 3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 2000 字左右的设计方 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 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 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 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 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文献综述是由学生通过系统地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从而撰写的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文章。在文献综述中,要较全面地反映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要指出该课题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对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本课题选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本课题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2.文献综述的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面三点。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派别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派别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派别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囿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3.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或选题虽末最终确定,但至少已确定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若选题尚未最终确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为名)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做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仅供参考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题目) 前言(引言) ×××××(格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要求: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范例]: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研究综述(前言)FDI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围绕两大主题而展开,一是什么因素引起FDI,即FDI产生和发展的动因问题;二是FDI的效应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关FDI与贸易关系研究的重点正在发生转移,FDI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日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正文:××××× 格式: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 2. 3. ……)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从此页开始编页码。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要求:正文是综述的主体,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等。一般可以按照题目大小、内

文献综述写作要求及格式

【综述写作要求】 一、文献综述概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

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但可作脚注处理。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参考文献条目著录: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或“etal”。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范例:[1]杨浩滨.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8-30.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范例:[5]肖凯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法改性[J]. 食品科学,1995,16(9):30-34. 范例:[7]OUJP,YOSHIDA O,SOONGT, 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 Earthquake Eng , 1997,38(3): 358-361. (3)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范例:[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范例:[10] 胡鞍钢. 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 (5)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范例:[1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范例:[12]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范例:[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 https://www.doczj.com/doc/701930288.html,/pub/wml.tex/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范例:[15]张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论文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模版

1文献综述(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1.1热油管道材料简介(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自第一套轧机由美国轧机公司在Bulter成功建成后,美丽的故事们应该多样化的生 活………… 表23 辽宁石油化工--(表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居中,三线表)学生种类1998年1999年2000年 本科生100 150 300 硕士研究生20 60 100 博士研究生—— 5 12 点。表格可按全文统一编序,表格序号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中各栏应注明量和相应的单位。表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字或者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1.1.1热油管道钢质成分(三级标题,黑体小四) 23X1+32X2+45X3=380 (2.1)(公式书写说明: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右对齐),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

1.1.2 热油管道钢质性能 1.2 支持辊辊形技术 图23 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图像书写说明: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图23)和图题(北京科技大学校徽),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3 工作辊辊形的特点 E /V (S C E ) lg[i/(A ?cm -2 )] 图2 2024铝合金在不同浓度氯化镧海水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文献综述参考格式

单位代码01 学号090119049 分类号TP22 密级 文献综述 LED驱动技术概述 院(系)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杨卡飞 指导教师李文方 2011 年3月15日

LED驱动技术概述 摘要 在当今全球能源紧缺的环境下,节约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国家也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已结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不约而同地以绿色节能为主题,这就给中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大功率LED具有光效高、低功耗、寿命长、稳定性高、光色纯、安全性好、可控性强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以往的光源,开始广泛运用于全彩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汽车车灯、背景光源、景观照明、特种工作照明等,成为照明领域的新一代绿色光源。 本文主要介绍LED及其发光原理,并介绍了高效率LED驱动方式及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大功率LED,驱动电路,高效率 页眉内容具体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还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依据题目类型自行修改

引言 全球能源紧张,提高电器的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照明用电占据全球21%的总用电量,如果能提高照明用电的效率,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如何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延长照明系统的寿命,并且是绿色无污染的?取代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的第四代照明灯具是什么?业界给出的答案就是LED灯照明。LED 照明每W流明数可达到120lm。远高于白炽灯和日光灯,此外LED灯珠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并且绿色无污染。LED照明具备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其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LED照明应用上的限制在于LED有固定的正向压降,电流也有上限(工作电流是影响LED寿命的主要因素)[1-3]。大功率白光LED上的正向压降一般为3-4V,不能直接使用市电驱动。因此一个和LED灯珠匹配的高效,环保,长寿命的电源是必须的,这正是这次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所在。 路灯是城市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高压钠灯360度发光,光损失大的缺点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道路照明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LED路灯以定向发光、功率消耗低、驱动特性好、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替代传统光源优势的新一代节能光源,因此,LED路灯将成为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最佳选择[4]。 LED路灯与常规高压钠灯路灯不同的是,大功率LED路灯的光源采用低压直流供电,蓝光LED与黄色荧光粉合成的高效白光二极管,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显色指数高等独特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照明。外罩可用PC管制作,耐高温达135度,耐低温达-45度。 大功率LED正逐步取代以往的光源,开始广泛运用于全彩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汽车车灯、背景光源、景观照明、特种工作照明等,成为照明领域的新一代绿色光源。因此,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寿命长、显色指数高、环保的LED路灯对城市照明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1 LED主要性能指标 1、LED的颜色:目前LED的颜色主要有红色,绿色,蓝色,青色,黄色,白色,暖白,琥珀

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样本

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样本 学校要求,所综述的期刊上的文章必须是近5年之内发表的。在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除非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写的或者是一流的权威期刊(比如《经济研究》),非常经典,就可以列入参考文献。如果是一般的刊物,就不要写5年以前的。而且列入参考文献的文章,必须来自正式的学术刊物或者著作,档次要尽量高端。比如《渔业致富指南》,这样的就是很通俗化的通讯刊物,不是很正式的学术刊物,不要作为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论文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