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学好地理

如何学好地理

如何学好地理
如何学好地理

如何学好地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二(15)班的孔维璐,今天特地在此谈谈我在地理学习方面的一些粗鄙之见。如果我所讲的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出。

学好地理,首先应该培养一种对于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功利些,从高考的角度来讲,地理是政史地三门学科中最好拿分的。它不像政治历史那样,答题答到手腕抽筋,也不一定能拿到满分。而在做地理卷子时,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必把答题卡写得满满当当。而且在地理卷子做完后,一般我们还有时间仔细检查卷子,甚至小憩一会。这么轻松的学科,我们再不热爱它、不学好它,我们自己的内心能宽恕我们自己吗?长远些,从我们生活的角度来讲,地理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之后的生活密切相关。当我们长大,独自外出,首先得找得到北、看得懂地图吧,这是最初级的地理常识。当我们出国时,首先要把自己的手表调整到当地的区时。如果我们移居国外,我们得了解目的地的四季气温和降水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居住,这就需要用到气候的知识。如果我们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是开设工厂企业,或是规划城市布局与交通线建设,我们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都是以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基础的。为了我们以后的成长,为了我们自身和全人类的幸福,学好地理,势在必行!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致我们在旅游时能联想到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做地理题时有一种快感而不会感到厌倦,几天不见地图册就感到空虚,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地理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学好地理,绝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不少同学在高一高二甚至初中时就没有打

好基础,看不懂晨昏线,算不清地方时与区时,对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和交通线布局这样一些基础性理论性的知识没有把握住,导致在进入高二以后,这些知识与区域地理的结合很难完成。大家在这近3个月的学习中也已经看到,区域地理的考题无论怎样变化、怎样千奇百怪,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逃不出几个主要的知识范围,比如气候特征、成因分析、地形地势和各种区位因素的分析,这些都是我们在高一学过的基础的地理知识。只要这些基础的、模板式的知识记牢了,抓好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学好地理,抓住地图是关键。地图是我们地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几乎所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都可以在图上详尽地反映出来,或是可以由图上分析得出。我看到我们班级后墙上贴的两张地图,还有一些同学在自己的课桌上贴的地图,这就是在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有个别同学学习地理脱离读图,只拿着一些简单的文本资料在那里死记硬背,感觉他们也下了苦功夫,可是效果就是不好,而且在考试时还有可能因为紧张过度而一下子全忘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是地理学习中的大忌。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大家手里都有一张空间定位专题的学案,上面有各纬线各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将其回归到地图上,一边用手指沿着经线或纬线比划着,一边在心中默记沿线经过的主要事物。集中注意力,多这样反复几遍,就完全可以达到既省时省力又取得很好的效果。定期回顾,便可烂熟于心。地图多种多样,不光包括地形图、政区图,还包括资源分布图,农业、工业生产分布图,降水量图和旅游图等。只有增强读图能力,加强对地图的分析能力,坚持从地图中来到地图中去的科学方法,才能灵活应对各类地图,才能在地理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学好地理,我们还应该做到多读书、多看报、多看新闻,多旅行。课外的地

理读物我比较喜欢的是《中国国家地理》。上次有一期是西藏专题的,是王子铭同学买的,我借来看了看,很吸引人,详细介绍了西藏的地理特征,尤其是高海拔和缺氧等特点,此外还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美食等,内容十分丰富。读完这一期杂志,我就感觉自己仿佛亲自到过西藏一样,对西藏这一区域也有了更加深刻更真切的认识和体会。坦白说,读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当前的学习没有很多直接性的帮助和影响,甚至有人会说看这些东西还没有看一会地理的教参书、做几道地理题来得实在。但是请诸位别忘了,高考考什么?正如我先前所讲,万变不离其宗,考地形地貌,考农业工业区位,考气候,考粮食生产……这些做题的经验从哪来?一是我们的课内学习,这是最主要的;二就是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经验。这些期刊杂志,发挥着与课内教材不同的独特作用。他们所提供的是另一种思维方式,这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增强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事物的能力,有利于我们把课内学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框架附着于实际的区域地理中。我问大家两个问题,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区生长的孩子皮肤呈紫黑色?为什么该地区生长的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内地其他地区?大家可能已经知道答案。青藏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导致紫外线照射强烈,故其皮肤呈现出这种特殊的颜色。大气稀薄,含氧量低,加上长时间的高原反应,导致该地新生儿常患先心病。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杂志、报纸、期刊时应当留心思考,拓展思维的地方。看到西藏的美食,就应该想到它的农业地域类型;看到青藏地区藏民的传统服饰和房屋,就应该将其与当地的气候特征联系起来。如此每看到一些事物,我们都能以地理的眼光去看待,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长期如此形成一种思维开阔的习惯,我们在做题时也会更加顺畅和轻松。

学好地理,我们一定要做好笔记,整理错题集。地理必修一必修二都是基础

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基本知识,必修三是通过一些实例对必修二的内容进行实际的运用,给予我们方法论的指导,这也是区域地理的初级阶段。那么笔记本上应该记什么?怎么记呢?首先是必修一的地球、时区、气候、洋流等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在笔记本上画出简图,同时做好文字的说明与批注。这样就将必修一的只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将课本上的内容压缩整合,形成自己的笔记。这样就不用整天背着厚厚的课本到处跑,也便于我们进行复习。那么必修二记什么呢?必修二的东西不多,但是十分重要,我们只需要几个部分内容的整合: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和交通线建设布局。分别构建各自的知识结构图,列举出分析这方面问题时常切入的角度,同时积累一些官方的术语和出现频率较高的答题词汇。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答题时的切入点: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水源、热量、光照等;社会因素:劳动力、科技水平、机械化程度、政策、运输、市场等方面。常用词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水源丰富、市场广阔、地广人稀、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这些基本理论的积累,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用。那么有人会问:必修三呢?必修三的东西用不用记到笔记本上?我认为,如果非要把必修三的东西也记下来,无非就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都再抄一遍,顶多加上一些补充的边缘知识。必修三是对必修二知识的运用的示范,是教给我们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便可以得到积累。如果实在难以记住和掌握答题技巧,可以考虑从以前做过的题中选取一些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剪切下来,粘贴在错题本上,不定期地翻阅,加深印象。错题本的用法相信大家应该都很熟了,他不是要求每题都记下,也不仅仅只限于错题。记录下来的应该是经典题、易错题、好题。此外,地理试题中也有一些常识性的题,比如野营营地的选址,遇到山洪泥石流时的逃生

方向,大雁迁徙的方向的,如果对这些常识不是很熟,建议大家也整理下来。

以上讲的都是从大的方面来介绍怎样学好地理这门学科,下面根据我们当前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简要谈谈区域地理这一部分怎么学习。

区域地理的学习,空间定位是基础。如果给你一小片区域,只标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定不了位,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一题就抓瞎了。那么怎样快速准确的定位?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图,“记”图而不是“背”图,一字之差,实际是方法与效率的巨大差异。怎么记?从地图中来,到地图中去。选择几条重要的经线纬线,紧紧盯着它们,从北向南,自西向东,看看他们都经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多记几遍,然后闭上眼,在脑海中浮现出整个世界版图,各个大洲、大洋,分别在什么经度或者纬度范围内。记住主要的事物或轮廓后,再细化,精确到大陆的各个部分,比如东亚、东南亚、中东等。此后再精确细化,到具体的地形区、大江大河,甚至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城市,比如青藏高原、刚果盆地,比如亚马孙河,比如40°N,116°E所代表的城市。只有这样打好地图基础,有整体到局部,由简略到详尽,层层细化,层层精确,在心中有一幅简要但完整的世界地图,我们才会有做其他题的依据。

区域地理的学习,需要在牢牢把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深化拓展,拓展思维。必修二的理论知识只是对普遍规律的概括总结,是套路性的东西。在实际的做题中,我们还应该根据题中所给区域的实际情况,联想到当地的一些特有的地理要素,让自己的思维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答出尽可能多的要点。在考虑普遍性的同时兼顾特殊性。

区域地理的学习,需要加强图文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现在的不少题目,都是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区域地图的,题目所设的一些答案往往是既包括课内学过

的知识,又包括从此材料和地图中凝练提取出来的。我们阅读文字材料,不能放过每一个字,因为出题人给材料是为了帮助我们找答案,而不是讲废话的。材料中的一字一句都是有用的。我们在答题时,答完了我们已知道的课内知识之后,还要认真分析材料,逐句剖析,寻找关键点,抓住关键词,提取最精华的部分,作为答案呈现出来。如果我们在答完一题之后,发现材料中有一句话没有用到,那么我们绝不能轻易放过,回过头去再审一遍题,寻找与之相关的问题,把答案补充进去。对于题目中所给的地图,我们同样需要仔细研读。如果图上标有等高线,我们不仅要联想到地形地势,还应联想到河流流向、迎风坡背风坡等问题。如果过题目中有关于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设问,我们就要从图上找工业原料产地,或是是否有临近的铁路线与码头、劳动力、能源和人才是否丰富,与消费市场的关系如何等。总之,图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将所学知识、文字材料和地图材料结合起来,抓牢基础,发散思维,找准关键,简明扼要的组织答案,答出尽可能多的要点,增强的分的把握。

学好区域地理,还应该加强常识性知识积累,多看新闻。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新闻,美国纽约西北部接连降下暴雪,小城布法罗(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水牛城”)三天的降雪量接近全年降雪总量,该州受灾严重。由此大家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期中试卷上的一道选择题,由我看来,那道题就是空间定位与地理常识的结合。而我做对那道题,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以前经常看到类似的关于美国暴雪的报道。此外,经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还包括德克萨斯州发生的龙卷风等。再举个例子,今年高考新课标1卷的第二个选择题,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大家说这题在课本上有体现吗?显然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中基本没有涉及这方面

的问题。那么这题的答案从何得出?——常识。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再加上一些地理的专业知识,这题就容易许多了。

各位同学,以上我所讲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我个人的地理成绩也仅仅算得上一般,各位也无需将我的经验奉为教条,照搬照抄,我的学习方法中可能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只要适合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确有帮助,就算好方法。希望各位都能根据我所讲的一些粗浅之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各位都能在地理学习方面有所突破,我个人十分乐意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各位的地理成绩进步贡献一些力量。

最后,再次真诚地祝愿各位能够爱上地理,学好地理。

谢谢各位

高二(15)

孔维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