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

时效性

影响力

显赫度

接近性

冲突性

异常性

人情味

趣味性

新闻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媒体性质

传播环境

受众需求

控制媒体的机构利益

从业人员的价值尺度

新闻价值标准

1、时效性

2、影响力

3、显赫度

4、接近性你报道的的事件与受众在地理上和情感上越接近就越具有新闻价值,新闻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媒体性质、传播环境、手中需要求、控制新闻媒体的机构利益、从业人员的价值尺度)

5、冲突性

6、异常性

7 、人情味

怎样发现新闻

什么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获得

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实际上它对人们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们以往的的经验中熟悉的,实际上也十分重要发现新闻的基础

1、对社会基本情况的了解

2、对报道领域情状的

3、对核心公众群体

4、对媒体性质人物的

5、对专业工作方法的掌握

6、对各种专业知识的知晓

保证新闻真实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和最终目标

交代来源使读者对新闻真实度有个判断,来源是保证公众相信你信息真实的基础

7、对人民的热情和对社会的关注,对责任的敬畏

保证成功的采访的四大要素

1、充分的准备,了解尽可能多的新闻背景

2、与小资来源建立起有利于获取信息的关系

3、提出能够够了解新闻全貌与意义的问题

4、仔细聆听,细心观察

客观公正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不能欺骗,

谨慎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具体的名词、使用行为动词,尽量避免主观词的使用

谨慎验证考察背景

深度报道关注的四大领域

1、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向

2、社会运行的缺陷与弊端

3、各级领带机构的决策

新闻工作是从ABC 开始的准确简洁

统筹能力合作及交际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运作的能力运用各种科技手段的能力

新闻报道的的国际新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WORD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 (CY/T35--200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文献中章节编号方法的体系,包括章节的编号,列项说明的编号,图、表、公式的编号,附录的编号和卷册的编号等。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文献、图书、连续出版物、手稿、非正式出版物和使用说明书等。 2章节的编号 科技文献一般按其内容分成若干章节进行论述。章节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 2.1 章节编号的类型 章节编号分为基本类型和扩充类型。 2.1.1 基本类型章节的编号 2.1.1.1 科技文献的第1级层次为“章”,它是科技文献的基本划分单元,通常从1开始连续编号。 2.1.1.2 每一章下可依次再分成若干连续的第2级层次的“节”,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第3级、第4级层次的“节”。节的编号只在所属章、节范围内连续。为使章节编号易于辨认和引用,章节的层次划分一般不超

过4级。当科技文献的结构复杂,需将章节的层次再细化划分时,则采用扩充类型的章节编号。 2.1.1.3 书写章节编号时,在表明不同级别章节的每2个层次号码之间加“圆点”,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但终止层次的号码之后不加圆点。 2.1.1.4 在正文和目次中书写章的编号时,其前不加“第”字,其后不加量词“章”字,只在引用章的编号时书写成“第几章”以利于分清层次。在正文和目次中书写节的编号时,其后不加量词“节”字,只在引用节的编号时书写成“1.1.1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01-08-30批准2002 -01-01实施 2.1.1.5 科技文献如有前言、概论、引言或其他类似形式的章节,应以阿拉伯数字“0”作为该级层次的前置部分的编号。 章节层次编号的示例见附录A1。 2.1.2 扩充类型的章节的编号 2.1.2.1 如果科技文献的章数较多,为层次清晰、使用方便,可以组合若干章为一篇,篇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前加“第”字,后加量词“篇”字,如:第1篇、第2篇。增加篇的编号后仍保持该文献章的连续性。 2.1.2.2 较大型科技文献章节的层次较多,可在基本类型章节编号的基础上向下扩充层次的编号,用增加带符号的阿拉伯数字方式表示。在正文中书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选择标准)【圣才出品】

第五章新闻选择标准 一、概念题 1.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一个描述新闻传收过程价值现象的总概念,其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针对传播者与报道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实际描述的是“新闻事实”对传播者的价值;二是针对收受者与新闻文本之间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实际描述的是“新闻文本”对收受者的价值。在本质上看,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即,新闻价值描述的既不是主体的新闻需要,也不是新闻客体的新闻价值属性,而是新闻价值客体的新闻属性、功能对新闻传收主体的效应,对传收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从新闻传播(报道)内容的选择环节上看,新闻价值概念直接揭示的是一定事实对于传播主体的价值,即一定事实能否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如果一定事实能够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那么该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2.新闻选择 答:新闻选择,是指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新闻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二是新闻收受者对收受对象的选择。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标准包括规律性标准和规范性标准。前者主要是新闻价值标准和媒介形态标准,后者包括法律标准、政策标准、纪律标准、道德标准,还有其他一些标准。收受者的选择标准包括有用性标准和有趣性标准。 3.新闻价值标准 答:新闻价值标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发现、选择、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标准,即新闻价值属性。新闻价值标准是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事实的特性,包括五个要素,

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兴趣性。具体而言,①时新性,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和在时间性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②重要性,是指事件或现象的重要程度; ③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性;④接近性或相关性,是指新闻事实与传播主体特别是收受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⑤兴趣性,要求新闻事实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具有非常态、人情味和情趣性。 4.新闻需要 答:新闻需要包括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可以用“需要”(need)和“想要”(desire)对它们加以区别。需要,是指主体实际上存在的一种匮乏状态;想要,则是指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主体的一种愿望、欲念、渴望状态。需要和想要是不同的,需要是客观的,想要是主观的,而主观的想要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客观的需要。 5.合法 答:合法,是合乎法律精神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具体是指新闻传播主体选择的新闻事实、确定的报道内容,必须是法律规范允许传播的内容、报道的事实。法律规范对新闻传播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一些硬性规定,限制对一些事实进行报道,这是从源头上对新闻传播的一种控制方式,新闻传播主体不能随意冲破这样的约束和限制,不能以合规律性的标准超越合法性的标准。 6.合政策 答:合政策标准,是指新闻传播主体必须按照一定的新闻政策要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及其地方或分支机关、组织在一定时期为所控制的新闻机构制定的行动准则”。“新闻政策直接影响新闻报道者的新闻价值观念,它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过程

新闻出版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管理规定 为加强和规范新闻出版的管理,新闻出版署颁布了《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新闻出版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闻出版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促进新闻出版业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新闻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修订与新闻出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和监督标准的实施;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第三条标准化工作是新闻出版行业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有关各企业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第四条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新闻出版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新闻出版规律并与国际接轨的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体系。 第五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应及时收集、研究国

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六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七条新闻出版署统一管理新闻出版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制定新闻出版行业的标准化政策和规章,负责本行业标准化的宏观管理与监督协调工作; .组织制定新闻出版行业标准体系及长远规划; .制订新闻出版行业标准项目年度工作计划; .组织标准的制、修订,负责国家标准的申报和行业标准的审核、编号及发布; .组织实施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指导和管理有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对本行业各标准化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参与协调本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分工管理本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10.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提出建议。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应根据新闻

新闻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017488651.html, 新闻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 来源:《计算机世界》2011年第46期 在上周举行的“2011北京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年会”上,我有机会与贝塔斯曼基金合伙人熊伟铭先生交流,了解了贝塔斯曼正在经历的业务转型过程。作为全球著名的图书出版、杂志出版、电视广播和音乐发行的媒体和服务集团,贝塔斯曼正在对旗下的图书出版业务和杂志出版业务进行相应的业务调整和转型探索。 《计算机世界》也同样在进行着这样的探索和转型过程,这也是我们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消费和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纸质出版业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应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出版业务,同时也需要通过新技术衍生、创造新的工具、新的服务和业务模式。 上周采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时,他明确表示:“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推动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将被纳入新闻出版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新闻出版行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全行业产值达到了1.22万亿元,而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更是确立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方向,新闻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先锋力量。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进行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状况普查,面向全国2000多家出版、印刷、发行、网游、动漫等机构进行信息化状况摸底,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制定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规划、指导意见和相应标准,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刘成勇介绍,相较于其他部委和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还比较薄弱,但信息化对于整个行业的意义尤其重要,需要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在传统业务遇到挑战时,更需要通过信息化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业务改造和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不仅会帮助本行业的发展,更将让每一位内容消费者获得更加轻松、便捷、愉悦的阅读和内容消费体验,同时也将为信息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 在12月1日由《计算机世界》主办的“中国IT两会”上,我们特别邀请了刘成勇做“信息化助力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分享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规划思想和战略。

新闻价值选择标准

所在栏 课程讲义 目>> 第三章新闻的选择标准 第一节新闻选择的主体及过程 “新闻选择”,是指新闻传播者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现象和事件进行鉴别、衡量和取舍,从中筛选出值得自己传播的内容,通过新闻媒介加以报道的过程。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环节,也是决定整个传播过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决定因素和关键环节。 一、新闻选择的主体 新闻选择的主体,指的是新闻内容选择的承担者,在传播学中它被称作“把关人”。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选择主体不但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而且还控制着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并直接影响着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 新闻选择主体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会对新闻选择造成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的选择结果,使得新闻传播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二、新闻选择的过程 在新闻传播各个不同的阶段,“把关人”所承担的角色,以及所采取的标准都会有所不同。 1、新闻采访收集阶段的新闻选择 这一阶段,新闻选择主要体现在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上。 它需要新闻传播主体充分地去挖掘相关的事实信息材料,并且要迅速做出价值判断,以确保新闻报道能够满足受众的新闻与信息需 要。 2、新闻加工制作阶段的新闻选择 这一阶段,新闻选择主要体现在记者写作新闻和编辑编排新闻过

程中的价值判断上。 它需要新闻选择主体判断哪些新闻事实信息和新闻稿件价值大,哪些价值小;哪些新闻事实信息和新闻稿件适合自己的媒体传播,应当快写、快编,哪些不适合自己的媒体传播,应当舍弃。 3、新闻发布传播阶段的新闻选择 这一阶段,新闻选择主要体现在对新闻出口的最后“把关”上。它需要新闻选择主体判断哪些新闻与信息可以及时发布和传播,哪些需要择时发布和传播,哪些不能发布和传播。 三、新闻选择标准的构成 新闻选择包括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两个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值得不值得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 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是指根据新闻报道的业务要求规范所确定的选择标准。它所代表和反映的是新闻事实信息内在的客观传播价值。 新闻政策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允许不允许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 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是指根据政治因素的制约和政治环境的需要所确定的选择标准。它所代表和反映的是新闻事实信息附带的主观宣传价值。 新闻价值标准是一个“入口”标准,凡是不符合新闻价值的内容和事实,都不允许进入新闻制作和传播过程之中。 新闻政策标准是一个“出口”标准,凡是不符合新闻政策的内容和事实,都不允许流入媒体,进入新闻传播过程之中。 要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的关系,在坚持新闻价值标准的时候要考虑新闻政策的要求,而在坚持新闻政策标准的时候要考虑新闻价值的要求,要做到两个标准的统一,以争取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除此外,法律法规、道德、文化传统,以及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等也会影响新闻的取舍,成为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 闻 价 值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多种定义 要素、素质说 李良荣: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童兵: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要的特殊要素的综合。 标准说 王泽华:新闻价值是新闻记者衡量和选择事实是否可以称为新闻的标准。 要素(素质)、标准合一说 项德生、郑保卫主编《新闻学概论》: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综合。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收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刘建明:新闻价值是满足收受者和社会需要的若干因素的总和,表现为收受者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 功能、效应说 丁柏铨: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具有的在满足收受者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和潜在的作用。 新闻价值的概念 界定新闻价值要从新闻价值的主体和新闻价值的客体的关系着手,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把握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主体:传受双方 新闻价值的客体:新闻事实以及传播形态的新闻 定义: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对新闻主体的效应。也就是说,新闻价值描述的既不是主体的新闻需要,也不是新闻客体的要素,而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西方新闻理论界对新闻价值的探讨: 李普曼:1922年《舆论学》提出新闻价值的概念。 庞德:新闻价值要素是时效、距离、事件的大小、重要性。强调读者的兴趣是新闻价值的试金石,读者的兴趣要素包括:厉害关系、金钱、性、斗争、奇突、英雄崇拜、关怀、人情味、影响大的事件、竞赛和犯罪。 希伯特和麦克道格尔:新闻价值的要素是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读者兴趣是个人关心的、同情、反常、进步、斗争、悬宕、两性关系与年纪、动物。 中国新闻理论界对新闻价值的探讨: 徐宝璜:在中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和论述了新闻价值问题。提出新闻价值包括事实的重要性、公众的关注性、传播的及时性、地理的接近性。 邵飘萍:首次把兴趣要素列入新闻价值构成系列。 任白涛:新闻价值的基本条件是新鲜、及时和真实。 《新闻价值及其真实性指导性》(1984):提出新闻价值五要素,包括变动性、重要性、显著性、临近性、时间性。 此后,学术界总结新闻价值五要素:时新性/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兴趣性/趣味性。 新闻价值的五属性 时新性:1.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指一件事能够称为新闻事实的时间根据,是时新性中“时”的最基本的含义。 2、指在时间性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①新鲜与否是以新闻主体特别是受众的未知、欲知和应知为参照。②是指客观事物本身非常态的变动。

新闻出版产业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调研报告

新闻出版产业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调研报告

目录 一、行业总体情况 (1) (一)总量规模 (1) (二)单位数量与构成 (7) (三)直接就业人员状况 (7) 二、产品结构分析 (9) (一)整体结构 (9) (二)图书结构 (10) (三)期刊结构 (12) (四)报纸结构 (13) 三、产业结构分析 (14) (一)各产业类别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14) (二)主要产业类别情况 (15) 四、地区结构分析 (16) (一)各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16) (二)主要指标地区分布 (18) 五、企业法人情况分析 (24) (一)整体规模 (24) (二)所有制结构 (25)

六、集团与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29) (一)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29) (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31) 七、产业特点与存在の问题 (34) (一)产业特点 (35) (二)存在问题 (37)

一、行业总体情况 (一)总量规模 2018年,新闻出版业全行业总产出1为10668.9亿元;实现增加值23099.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の0.9%;营业收入10341.2亿元;利润(结余)总额893.3亿元.不包括数字出版の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1848.5亿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6168.3亿元,纳税总额为620.3亿元. 表1 新闻出版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说明:资产总额、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均未包括数字出版. 2018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0.2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6.8万种,重版、重印图书13.3万种,总印数70.4亿册(张),总印张565.5亿印张,定价总金额 1 总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目前在国家统计中,第三产业通常采用总产出指标,只有第一和第二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建筑业)采用总产值指标。 2增加值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对于单一部门而言,称“行业增加值”;对于单一地区而言,称“地区增加值”;对于全国而言,称“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出版书籍排版格式标准

(1)数字和字符(标点,拼音) GB / T 15835-2011出版物中数字的使用(实施日期:2011-11-01) GB / T 8170-2008数值四舍五入规则和极限值的表示和确定规则 GB / 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实施日期:2012年6月1日) GB / T 16159-2012中国语音拼字基本规则(实施日期:2012年10月1日) GB / T 28039-2011拼音中的中文名称拼写规则(实施日期:2012-02-01) *中文地名拼音规则 (由著名委员会,汉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发布) 中文书籍期刊标题的中文语音拼写(GB / T 3259-1992) 出版物中汉字使用管理条例 简体字清单 现代汉语单词表 新旧汉字对照表 汉字统一部首列表(草稿) 中文拼音方案 普通话中不同发音单词的语音表 关于地名中的单词使用的一些规定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汉字,罗马字母的拼写和代码的缩写 (2)数量和单位 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1993数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11-19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3)书号 GB / T 5795-2006中文标准书号 (4)出版格式 GB / T 11668-1989书籍和其他出版物的脊柱规则 GB / T 788-1999书籍和杂志的格式和大小(实施日期:2000-05-01) GB / T 12450-2001书籍标题页(实施日期:2002年8月1日)GB / T 12451-2001出版书籍的目录数据(实施日期:2002年8月1日) GB / T 7714-2005参考书目描述规则(实施日期:2005-10-01)(5)其他 GB / T 10112-1999术语工作原理和方法 GB / T 23289-2009术语工作文件参考和来源标识符(实施日期:2009-09-01) GB / T 17693.1-2008外文地名中文翻译指南 GB / T 11617-2000词典编译符号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价值)

第二章 新闻价值 2.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1.事实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值得叙说的新闻,前提之一是接收者的“不知” (1)即使事情发生了许久,对不知的人来说,仍然是新鲜的,因而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可能是新闻。 接收者的“不知” 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传播者、接收者双方相互认可 价值是一种效用(使用价值) 新闻价值是什么 事实是客观的 人们只保留、记忆对其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人们本能关注新鲜的、警惕性的信息 的判断依据 对异常事物的关注 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 坏消息综合征 对自身偏好的关注 关于新闻价值要素的十句话 新闻价值的要素 休梅克提出的新闻价值的四个方面 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排序会受环境影响 宣传性要求的压抑 新闻价值的实现被打上多重折扣 为自身利益而不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传媒运作周期带来的对新闻价值实现的折扣 新闻价值

(2)“不知”的情形,包括刚才或正在发生的非常规事实、新披露的以前发生的事实、不知道的知识等。 (3)不能重复已知的东西,有新鲜内容,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 陈韵昭与吴文虎两位学者在《我们对新闻价值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足以使一个事实构成新闻的第一个条件,在于事实是新近发生的,或是新近才公开暴露的,即事实须具“时新”的素质。 2.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能否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常常被看成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核心尺度之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兴趣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对受众以后的需要选择产生影响,成为一种价值的评价尺度。 (1)不同传播者专注于不同的报道领域,在我国首先是传媒内部分工的结果,有些是记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的结果。受众对不同新闻媒体的选择、对具体新闻的选择,也是受其兴趣和需要支配的。记者采写新闻时,要时刻考虑读者的共同兴趣。 ①事实本身能够引发受众对其的兴趣,这一事实的价值属性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和接收的重要“阀门”。这种属性是在事实与人们感觉的关系中确定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②与事实本身的关系或需要,更是人们选择事实加以报道和接收的动因。我们生存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如果不能随时感知它的变化、跟上它的变化,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没有对外界变化情况的感知,人就会失去行动的依据,同时也不能通过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感知外界新情况是人的一种需要。 (2)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普通人接触最多的信息,是各方面的新闻。 ①各种传播途径,从传统的大众媒体到Web2.0的各种信息平台,每日每时报告着国际、国内和本地最近发生的新闻。

行业标准文献

行业标准 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例如:机械、电子、建筑、化工、冶金、轻工、纺织、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等等,都制定有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同一内容的国家标准公布后,则该内容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1] 行业标准分类 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行业标准:(一)药品行业标准、兽药行业标准、农药行业标准、食品卫生行业标准;(二)工农业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行业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行业标准;(四)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和制图方法行业标准;(五)互换配合行业标准;(六)行业范围内需要控制的产品通用试验方法、检验方法和重要的工农业产品行业标准。 中国行业标准一览表 行业标准出版一览表 序号标准类别标准代号批准发布部 门 标准组织制 定部门 出版单位 1 安全生产AQ 国家安全生 产管理局 煤炭工业出 版社 2 包装BB 国家发改委中国包装工 业总公司 中国标准出 版社 3 船舶CB 国防科学工 业委员会 中国船舶工 业总公司 中国船舶集 团公司综合 研究所 4 测绘CH 国家测绘局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出版社

5 城镇建设CJ 建设部建设部中国标准出版社 6 新闻出版CY 国家新闻出 版总署 国家新闻出 版总署 印刷工业出 版社 7 档案DA 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中国标准出版社(部分) 8 地震DB 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出版社 9 电力DL 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中国电力出版社 10 地质矿产DZ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标准出版社 11 核工业EJ 国防科学工 业委员会 中国核工业 总公司 核工业标准 化所 12 纺织FZ 国家发改委中国纺织工 业协会 中国标准出 版社 13 公共安全GA 公安部公安部中国标准出版社 14 建工国标5万 号以上 GBJ 国防科工委 15 供销GH 中华全国供 销合作总社 中华全国供 销合作总社 中国标准出 版社 16 国军标GJB 17 广播电影电 视 GY 国家广播电 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播电 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电总 局标准化规 划研究院 18 航空HB 国防科学工 业委员会 中国航空工 业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 团公司301所 19 化工HG 国家发改委中国石油和 化学工业协 会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 环境保护HJ 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 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 21 海关HS 海关总署海关总署海关总署出版社 22 海洋HY 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标准出版社 23 机械JB 国家发改委中国机械工 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 业出版社 24 建材JC 国家发改委中国建筑材 料工业协会 中国建材出 版社 25 建筑工业JG 建设部建设部中国标准出版社

新闻价值评价需要新的标准_郭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F OC EAN UNIVE RSI TY OF C HINA(S ocial S ciences Edition)2006年第4期N O.4.2006 新闻价值评价需要新的标准* 郭 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新闻界对新闻价值的争论直接带来的是对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的质疑,新闻界一贯奉行的“五要素”说的缺陷更加明显,而从价值本体研究出发的评价标准缺乏对实践的直接指导,因此,新闻业界急需一种更为科学并具有实用性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 关键词:新闻;评价标准;价值要素;受众需要;两个步骤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06)04-0091-03 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两个价值主体,一是传播主体,即新闻采编者,一是接受主体,即受传者,价值客体则为新闻事实[1]。这里所说的新闻价值评价特指传播主体中的新闻采编者以自己主观意识里的需要标准,去评价客体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大小的意识活动,也经常被称为新闻价值判断或新闻价值评判。新闻价值评价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新闻价值能否在接受主体那里得以最大限度实现的前提步骤,虽然受传者是新闻价值能否实现的最终检验者,但如果一条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被采编者准确地加以判断,就有可能比较充分地实现其新闻价值,反之,若采编者对其新闻价值判断偏离了受传者的价值倾向或者说不能实在满足受传者的需要,则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会大大降低。那么,新闻采编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才能尽可能地使新闻价值得以实现呢? 目前存在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新闻事实的价值要素出发,以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这五个普遍认可的新闻价值要素[2](P166)(以下简称为“五要素”,或称之为五个新闻价值属性①)为新闻价值评价的标准;另一类是围绕新闻价值表现为对新闻和受传者关系的权衡,即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以新闻事实满足受传者几种需要为标准。但两类标准对指导新闻采编工作来说都存在局限。 以“五要素”为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是新闻价值选择标准是新闻界在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它产生于西方大众化报刊发展时期,强调读者兴趣,符合当时市场竞争的需要。虽然现在媒体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与“五要素”产生的时代背景已有了很大不同,但是,这些要素仍是传播者发现、比较、评判新闻事实的基本尺度,一般认为新闻事实具有的以上价值要素越多,其新闻价值就越大。“五要素”的操作性很强,而且是目前得到认可程度最高的标准,但是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先不说它以新闻价值选择标准为新闻价值本身是不甚合理的,在实践中,它诱使传播者偏爱事件的冲突、刺激和煽情,过分注重异常怪诞、骇人听闻,片面追求人物和事件的显赫与轰动效应,片面追求时效性而使新闻流于肤浅,以及无暇顾及新闻的真实性。归于一点,商业利润的驱使让传播者以“五要素”为评价新闻价值的标准,丢失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道德追求与责任感,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霍亨伯格教授(John Ho-henbe rg)所说,“新闻记者并未负起促进国际了解的 91 *①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郭平(1982- ),女,山东荷泽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新闻学。 学界一般都以价值要素来称呼这“五性”,但杨保军在《新闻价值论》里认为,价值要素的说法不准确,应为价值属性。详见书第130页。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概要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 建设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称(公章): 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传真:网址: 法人代表:上级主管部门: 填表人:填表人所在部门: 填表人电话:填表人Email: 填表人职务:填表时间: 填表说明 一、术语界定: 本次调查问卷中涉及信息产品划分为国产和非国产两类依据以下原则: 国产:依据供应商正式提供的产品资料,品牌的知识产权等首次注册在中国大陆的、中方资本占50%以上的合资企业可以判断为国产。 非国产:不满足国产条件的产品为非国产。 对于不好判定的产品,可写出生产厂商或品牌。 数字出版:用数字化(二进制)的技术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 电子图书:即E-Book,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Book,它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加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图书。 数字杂志(期刊):期刊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一方面包括传统期刊生产、流通手段的数字化改造,从选题、采访、编辑到录入、印制、发行乃至订户管理都尽最大可能地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加以处理;另一方面以多媒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或把传统期刊改造成多媒体方式后的出版。 数字报纸:报纸以数字化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一方面对传统报纸生产、流通手段的数字化改造,从选题、采访、编辑到录入、印制、发行乃至订户管理都尽最大可能地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加以处理;另一方面是产生了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数字报纸媒体,如手机报、电子报、网络报等等。 数字印刷(Digital Print):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 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是指将图文信息从计算机直接输到印版上的过程。

新闻出版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促进新闻出版业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 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新闻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修订与新闻出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和监督标准的实施;指导和推动 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第三条标准化工作是新闻出版行业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纳入科 技发展计划。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搞 好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有关各企业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并 将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第四条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新闻出版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新闻出版规 律并与国际接轨的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体系。 第五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应及时收集、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六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七条新闻出版署统一管理新闻出版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制定新闻出版行业的标准化政策和规章,负责本行业标准化的宏观 管理与监督协调工作;

2.组织制定新闻出版行业标准体系及长远规划; 3.制订新闻出版行业标准项目年度工作计划; 4.组织标准的制、修订,负责国家标准的申报和行业标准的审核、编号及发布; 5.组织实施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指导和管理有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7.对本行业各标准化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8.参与协调本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9.分工管理本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10.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提出建议。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应根据新闻出版署的有关规定,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加强对标准化 工作的组织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章,协调管理和监督标准在本地区本行业的实施; 2.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本行业标准化规划和年度计划; 3.组织有关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检查有关计划的执行情况; 4.对企业标准进行审查和备案管理; 5.对本地区各新闻出版单位及相关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开展标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第九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新闻出版署领导和管理下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负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 术归口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出版-国家标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2004年12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第26号令发布)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十条图书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机关应当履行其主办、主管职能,尽其责任,协助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实施图书质量管理,对不合格图书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图书出版单位应当设立图书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图书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图书质量实施的检查包括:图书的正文、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版权页、前言(或序)、后记(或跋)、目录、插图及其文字说明等。正文部分的抽查必须内容(或页码)连续且不少于10万字,全书字数不足10万字的必须检查全书。 第十三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实施图书质量检查,须将审读记录和检查结果书面通知出版单位。出版单位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通知后15日内提出申辩意见,请求复检。对复检结论仍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请求裁定。 第十四条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表扬或者奖励。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的实现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的实现 摘要新闻价值是新闻的灵魂,是一个实现的过程。本文阐述了新闻价值的内涵解释,确定了新闻价值评价的五大标准,并就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分析其间联系,意在为新闻传播活动的现实开展提供借鉴与支持,保障新闻价值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新闻价值;评价标准;实现;分析 当今社会,新闻传播方式多样,电视广播趋于窄播化,频道、频率不断增加,刊物保值功能分工更加细致,媒体间覆盖较差相互传播,共同构成了信息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特征。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者担当者传者角色,且将个人化色彩越来越多地注入其过程。新闻价值评价标准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而新闻价值的实现则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因此,对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分析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下,新闻价值的阶段性实现十分必要,对于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优化与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新闻价值解释阐述 对新闻价值的内涵,有以下两种解释:第一,新闻作用下的社会效应。新闻价值大小由广大受众来作最后判定,而现实生活环境又影响受众,决定着其对某种新闻的特定关心。因此,归根结底,新闻价值属一种客观现象,不以某人意志为转移;第二,对事实是否能够成为新闻的客观衡量标准。新闻价值属新闻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直接作用于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上述两种解释具有互补性,第一种解释提醒新闻工作者应对信息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地位给予特别关注,其对新闻价值大小发挥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第二种解释规范了报道内容中的新闻文本,建议在进入传播模式前,就应当对一则报道新闻价值的大小进行判断。 2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的确定 新闻价值评价包括初级评价和终极评价两方面,初级新闻价值评级指的是新闻传播者以新闻价值为依据,来预测和判定新闻事实。终极新闻价值评价指的是信息接收者以新闻价值为依据,判断和评估所接收的新闻。因此,就可对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作出如下定义:是新闻受众和新闻传播者对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的判断标准,其表现形式在主体(新闻受众和新闻传播传播者)与客体(新闻文本和新闻事实)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统筹这四者间的彼此联系,可确定新闻价值、传播者与受众特征标准;新闻的价值为新闻价值评价的三大标准。同时,新闻价值评价的进行是于一定社会条件下完成的,受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各组织也会进行具体行为准则的制定,来作用新闻价值评价,而这些具体准则就成为重要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的编排形式方面要注意合理配置,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以便更好的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量需求。此外,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还要对节目实效性进行严格把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场转播所具有的实效性,观众也有极为强烈的了解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迫切感。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方面,采取采制直播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同步传输和播放,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满足广大观众希望同时收看的愿望。能否建立现场播报机制是衡量电视台反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要抛弃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传统的制作观念,而是要不断致力于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同步报道。此外,新闻传播活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 福建广电集团电视综合频道 强北林 2007.11.6 新闻价值的规范定义: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学术界曾有不同主张。素质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功能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笔者以为:无论那种主张,都不应否认“非常”或者“反常”才是新闻价值所在。 正确认识社会上的“非常现象”与“反常现象”,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 在新闻工作者的视野中,哪些社会现象应该被视作是正常现象?笔者以为:普遍存在着的、常见的社会现象,均属于正常现象,不具备新闻价值。例如:在反映时代主流的积极因素中,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绝大多数积极因素,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再如:多数群众还不觉悟、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其保守的言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 首先从概念上谈谈个人的两点思考。 一、非常,是正常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 事物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非常现象总代表着正常现象的未

来发展,它的存在价值、典型意义,都需要人们努力提高认识。 例如:一批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其中有少数人又重新犯罪被收监,这一事实就属于正常现象。正像病人旧病复发一样,司空见惯,没有新闻价值。假如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不仅重新做人,还见义勇为,制止他人犯罪,那就是一种非常现象,它以生动、鲜活的事实向全社会证明,悔过自新的人群中,也能涌现出时代的先锋战士,极具新闻价值。 又如:新时代,全社会同情、帮助弱势群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其中捐钱、捐物者不计其数,一般说来,这些事实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社会风气正,弱者得到四面八方的救助,是常见的事,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而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事实,或者变帮助“输血”为帮助“造血”的事实等,就属于一种非常现象。前者知难而进,非常难得;后者变治表为治本,非常好,都极具新闻价值。 再如:国家政策法令保护的野生动物被收养、被放归大自然等行为,本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正常的很。可人们的财产遭野生动物侵害后,仍然自觉执行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政策法令的行为,就非常值得宣扬。“央视”新闻频道《社区新闻》栏目2006年3月初有这样一则报道:一只猫头鹰侵入了鸽子饲养房,还安了家,数十天后才被人发现。见30多只鸽子成了猫头鹰的美餐,邻里们心疼地劝鸽子主人也吃了猫头鹰。养殖户主没有听从邻里们同情的建议而计较个人经济损失。他主动放飞了猫头鹰,把个人损

新闻价值评判标准的若干思考

2004年8月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A ug.2004Jour nal of H ef ei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s)V ol.21,N o.3 新闻价值评判标准的若干思考 郑宏如 (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安徽合肥 230009) [摘 要]新闻价值的评判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在传播学发展历程中,价值评判的标准不断地嬗变。从自由报刊主义理论到社会责任论,从客观主义理论到新新闻主义,在媒体、社会、个人之间的权衡中,媒体评价新闻的标准也不断改变,从主体属性的评价到客体属性的评价,对于新闻价值评判标准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文章认为新闻价值的产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而新闻价值在新闻人具体的运用中,更多的应取决于媒体自身的特点、事件本身等因素。 [关键词]新闻价值;双重属性;评判标准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0X(2004)03-0082-03 1 新闻价值的双重属性 在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中, 客观性原理是西方新闻报道的主导准则。 客观性原理源于19世纪,在此之前的18世纪70年代,美国报业中一统天下的是政党报纸,各党派报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诋毁政敌,此间,捏造的事实成为攻击的工具,这一时期被新闻史研究者称为 最黑暗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 独立办报的理念逐渐萌发, 客观报道在美国19世纪新闻传播中的出现,而随着19世纪60年代后通讯社的普遍产生,新闻的商品属性更加显著, 政治上的中立就是商业上的赢利,为使政治立场不同的各报长期订购自己的电讯稿,通讯社开始以超党派的、价值中立的方式报道新闻事件,逐渐确立起 客观性(Objectivity)的理念。 客观报道的中心要求是事实与意见相对分开,还原事件的本身让读者自行判断。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是客观的事实本身,而实现客观性的关键在于分清思想与情绪、事实与感觉。为了在事实与意见之间划清界限,将新闻事实与记者的主观判断区分开来,记者必须严格遵守旁观者的角色定位,力求细节准确,尽量直接引述当事人的话来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尽量照顾来自各方的观点,恪守 平衡原则。 然而,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任何新闻传播都介入了主观因素。这就说明,新闻价值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它既尊重新闻的客观性,又具备新闻的主观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传播者总是有一定的阶级立场,有一定的是非、爱憎观念,有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事实?选择哪些事实?怎样报道这些事实?一千个记者会有一千个说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性。美国学者艾尔费雷德!A!克罗威尔说: 客观性在事实的新闻里是神话而已,是不存在的,得不到的。比如,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这个事物刚出现时,有的记者大惊失色认为它背弃了社会主义方向;而有的记者却为它欢呼,认为它适合我国农村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这里恐怕很难说这些记者的政治立 [收稿日期]2004-06-20 [作者简介]郑宏如(1973-),女,安徽合肥人,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助理编辑。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