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o C)Dissociation Constants of Organic Bases in Aqueous Solution (25o C)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说明: 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碱性氧化物一般不与正盐、碱式盐(如Mg(OH)Cl)反应,但可与酸式盐(如NaHSO4)反应。碱性氧化物包括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CaO、BaO和CrO、MnO。碱性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例如,CaO对应的水化物是Ca(OH)2,Fe2O3对应的水化物是Fe(OH)3(胶体)。碱金属(钠、钾)和钙、钡的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它们都是强碱: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高温下,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 CaO+SiO2==CaSiO3 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Na2O+CO2==Na2CO3 碱性氧化物受热时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分解。

碱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二砷,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Al2O3、BeO、Cr2O3、ZnO,MnO2为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还可以和对应的酸式盐反应 ——Na20+2NaHSO4===2Na2SO4+H2O 当然,碱性氧化物只是从理论上可以视为对应碱脱水后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碱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注意:★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SiO2可以与HF反应,但SiO2却是酸性氧化物(应要注意,SiO2可以与HF反应是SiO2的特性,与它是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无关!)。 ★碱金属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但它是过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说明: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但一般不与正盐或酸式盐反应。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例如三氧化硫SO3、五氧化二磷P2O5、七氧化二锰Mn2O7、三氧化铬CrO3等。

常用溶剂参数表

常用溶剂参数表 产品溶剂系列首页> 产品溶剂系列

个体溶剂: (A)芳香族溶剂(A r o m a t i c S o l v e n t s) 甲苯(T O L U E N E) 油漆、清漆、黏合剂及油墨制造业及天那水配方用之稀释剂;树脂溶剂;化学及制药工业用之溶剂;尤以萃取及脱脂两工 序最为适用。另也为化学合成用之原料。 二甲苯(X Y L E N E) 脂肪、蜡、沥青及各天然与人工合成树脂之溶剂。也为油漆、清漆及亮漆制造用之溶剂及稀释剂。也用于油墨及粘合剂制 造业,也是杀虫药制剂最常用之溶剂。亦是化工合成用之中 间体。分异构级和溶剂级,涂料常用溶剂级,异构级比溶剂 级一般情况要贵一点。粗二甲苯臭、便宜。 三甲苯(S-100) 慢干漆油,树脂溶剂及高级印刷油配方用。粗三甲苯臭、便宜。 四甲苯(S-150) 慢干漆油,焗漆,杀虫药溶剂。 物理数据: 溶劑餾程℃比重15℃芳香族化相對揮發速閃

/15℃合物含量 (%)度(乙酸丁酯 =100) 點 ℃ 甲苯 110.3-110.90.87299.91537二甲 苯 138–1400.87199.77027 三甲 苯 165–1730.875981943 四甲 苯 190–2070.89599466 页顶 (B)酮类(K E T O N E S) 丙酮(A c e t o n e) 电子零件清洗剂,树脂溶剂,粘合剂,油漆,清漆和天拿水用溶剂;皮革及羊毛脱脂。 丁酮(M E K) 硝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苯酚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等低沸点溶剂。普遍用于油漆制造及天拿水配方,并用于磁带涂层以溶解聚氨脂树脂及乙桸基脂,也用于人造皮革之表面处理。

介电常数

一些溶剂的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s) 表1列出常见气体在20℃,101 325 Pa条件下的介电常识(ε)。 数据中的有效数字表示测试精度,其中Ar,H2,He,N2,O2,CO2等被推荐为参比数据,其精度为百万分之一或更高。 1 气体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s of gases) 表1 气体的介电常数 Table 1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gases

2 饱和水蒸气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s of saturated water vapor) 表2给出不同温度下的液态水成平衡的水蒸气的介电常数。 表2 饱和水蒸气的介电常数 Table 2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saturated water vapor 3 液体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s of liquid) 表3给出常见液体在指定温度下的介电常数(ε),测试压力为101325Pa。 加*表示测试压力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该温度下其饱和蒸气压大于101325Pa)。 表3 液体的介电常数 Table3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liquid

3 He 氦-269 1.408 I2 碘118 11.1 NH3 氨-77 25 N2氮-195 1.433 N2H4 肼20 52.9 N2O 一氧化二氮0 1.61

CH2Br2 二溴甲烷10 7.77 CH2Cl2二氯甲烷20 9.08 CH2I2二碘甲烷25 5.32 CH2O2甲酸16 58.5 CH3Br 溴甲烷0 9.82 CH3Cl 氯甲烷-20 *12.6 CH3I 碘甲烷20 7.00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

溶剂的定义 溶剂(solvent)这个词广义指在均匀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一种过量存在的组分。狭义地说,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溶解生成的均匀混合物体系称为溶液。在溶液中过量的成分叫溶剂;量少的成分叫溶质。 溶剂也称为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但是在工业上所说的溶剂一般是指能够溶解油脂、蜡、树脂(这一类物质多数在水中不溶解)而形成均匀溶液的单一化合物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这类除水之外的溶剂称为非水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液氨、液态金属、无机气体等则称为无机溶剂。 溶解现象 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镍等许多金属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看成是一种溶解现象。所以严格地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就可以称为溶解,生成的相称为溶液。一般在一个相中应呈均匀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互混合。 溶解过程比较复杂,有的物质在溶剂中可以以任何比例进行溶解,有的部分溶解,有的则不溶。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溶解过程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 ⑵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程度; ⑶分子复合物的生成; ⑷溶剂化作用; ⑸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⑹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 化学组成类似的物质相互容易溶解,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物质,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物质。例如,水、甲醇和乙醇彼此之间可以互溶;苯、甲苯和乙醚之间也容易互溶,但水与苯,甲醇与苯则不能自由混溶。而且在水或甲醇中易溶的物质难溶于苯或乙醚;反之在苯或乙醚中易溶的却难溶于水或甲醇。这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极性或者分子缔合程度大小进行判断。纤维素衍生物易溶于酮、有机酸、酯、醚类等溶剂,这是由于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这类溶剂中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的纤维素衍生物在纯溶剂中不溶,但可溶于混合溶剂。例如硝化纤维素能溶于醇、醚混合溶剂;三乙酸纤维素溶于二氯乙烷、甲醇混合溶剂。这可能是由于在溶剂之间,溶质与溶剂之间生成分子复合物,或者发生溶剂化作用的结果。总之,溶解过程能够发生,其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应低于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实现。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多少,彼此间存在着相对量的关系,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⑴质量分数 即混合物中某一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符号为ω。 物质B的质量分数(ωB)=物质B的质量(mB)/溶液的质量(m) 例如:氯化钠的质量分数ω(NaCl)=15%,即表示100g该溶液中含有NaCl 15g。 ⑵体积分数 通常用于表示溶质为液体的溶液浓度(略) ⑶物质的量的浓度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判断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判断 张 强 三才文化培训学校 化学教师 氧化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其他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是不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CO 、NO 等。 两性氧化物是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 2O 3、BeO 、MnO 2 、ZnO 、Cr 2O 3,等。 其他氧化物是除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之外的氧化物。 下面介绍判断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方法: 1.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一 般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例如Mn 2O 7、CrO 3等)。 酸性氧化物的判断: 根据除氧外的非金属元素写出对应的酸,然后把氢原子与氧原子以2:1将水脱去,剩下的即为酸性氧化物。 例1:CO 2是不是酸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C 元素写出对应的酸H 2CO 3;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如果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如H 2CO 3,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2个氢原子脱掉1个水。

剩下的是CO 2,所以CO 2是酸性氧化物。 例2:P 2O 5是不是酸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P 元素写出对应的酸H 3PO 4;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如果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 如果氢的个数不是偶数,须换算成偶数,即在化学式前加个系数2,即2 H 3PO 4,再将系数写在化学式里,即H 6 P 2O 8,6个氢原子脱掉3个水。 剩下的是P 2O 5,所以P 2O 5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碱或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 碱性氧化物的判断:根据金属元素写出对应的碱,然后把氢原子与氧原子以2:1将水脱去,剩下的即为碱性氧化物。 例1:CuO 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Al 元素写出对应的碱Cu(OH)2;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如果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 Cu(OH)2的氢原子是偶数,2个氢原子脱掉1个水。 剩下的是CuO ,所以CuO 是碱性氧化物。 例2:判断Na 2O 、Na 2O 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Na 元素写出对应的碱NaOH ;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氢的个数不是偶数,须换算成偶数,即在化学式前加个系数2,即2 NaOH,再将系数写在化学式里,即Na 2O 2H 2,2个氢原子脱掉1个水。 剩下的是Na 2O ,所以Na 2O 是碱性氧化物, Na 2O 2不是。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但一般不与正盐或酸式盐反应。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例如三氧化硫SO3【也就是硫酸的酸酐】、五氧化二磷P2O5【也就是磷酸的酸酐】、七氧化二锰Mn2O7【也就是高锰酸的酸酐】、三氧化铬CrO3【也就是铬酸的酸酐】等。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不成盐氧化物。 我们知道,碱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例如2NaOH+CO2=Na2CO3+H2O Ca(OH)2+SO3=CaSO4↓+H2O Ca(OH)2+SO2=CaSO3↓+H2O (CaSO4和CaSO3均为沉淀) 此类--非金属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我们熟悉的非金属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因为他们的性质和酸性氧化物不同,通常不能将其归入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 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碱性氧化物一般不与正盐、碱式盐(如Mg (OH)Cl)反应,但可与酸式盐(如NaHSO4)反应。 碱性氧化物包括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CaO、BaO和CrO、MnO。碱性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例如,CaO对应的水化物是Ca(OH)2,Fe2O3对应的水化物是Fe(OH)3(胶体)。碱金属(钠、钾)和钙、钡的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它们都是强碱: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高温下,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 CaO+SiO2==CaSiO3 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Na2O+CO2==Na2CO3 碱性氧化物受热时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分解。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Al2O3、BeO、Cr2O3、ZnO,MnO2为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还可以和对应的酸式盐反应——Na20+2NaHSO4===2Na2SO4+H2O 当然,碱性氧化物只是从理论上可以视为对应碱脱水后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碱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注意:★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SiO2可以与HF反应,但SiO2却是酸性氧化物(应要注意,SiO2可以与HF反应是SiO2的特性,与它是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无关!)。 ★碱金属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但它是过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它除了生成碱之外还有氧气,所以它不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

与物质用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氧化物的通性 1.碱性氧化物: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果能溶于水,则生成对应的碱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题:写出Na2O与H2O、CO2、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酸性氧化物: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果能溶于水,则生成对应的酸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1.少量CO2和NaOH溶液反应 2.过量CO2和NaOH溶液反应 3.少量CO2和Ca(OH)2溶液反应 4.过量CO2和Ca(OH)2溶液反应 5.少量SO2和NaOH溶液反应 6.过量SO2和NaOH溶液反应 7.少量SO2和Ca(OH)2溶液反应 8.过量SO2和Ca(OH)2溶液反应 二.讨论 以CO2和NaOH溶液反应为例,讨论CO2与NaOH物质的量的比值发生变化时,溶液中溶质的情况

三.巩固练习 1.将8.8克二氧化碳通入含40.0克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物质的量为 2.把CO2通入含NaOH0.8克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克,则 通入CO2的质量是() A.0.44克 B 0.88克C0.66克D都不是 3.标准状况下6.72LCO2通入200mL 2.5mol/L 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4.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 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团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多少?

常见物质介电常数汇总

Sir-20说明书普通材料的介电值和术语集 1

常见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值和电磁波传播速度(RIS-K2说明书)

------------------《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李大心)

2007第二期勘察科学与技术

电磁波在部分常见介质中的传播参数 (The propagation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the medium) 地球表面大部分无水的物质(如干燥的土壤和岩石等)的介电常数,实部一般介于1.7-6之间,水的介电常数一般为81,虚部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岩石和土壤的介电常数与其含水量几乎呈线形关系增长,且与水的介电常数特性相同。所以天然材料的电学特性的变化,一般都是由于含水量的变化所致。对于岩石和土壤含水量和介电常数的关系国内外进行了详细研究(P.Hoekstra, 1974; J.E.Hipp,1 974;J .L.Davis,1 976;G A.Poe,1 971;J .R.Wang,1 977;E .G.巧okue tal ,1 977)。在实验室内大量测量了不同粒度的土壤一水混合物介电常数,考虑到束缚水和游离水,提出了经验土壤介电常数混合模型(J.R.Wang, 1985)。实验室内用开路探头技术和自由空间天线技术测量干燥岩石的介电常数(F.TUlaby, 1990)。国内肖金凯等人(1984, 1988)测量了大量的岩石和土壤的介电常数,王湘云、郭华东(1999)研究了三大岩类中所含的矿物对其介电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中

含水量的变化影响介电常数的实部,水溶液中含盐量的变化影响土壤的导电性,即介电常数的虚部。水与某些铁锰化合物具有高的介电常数,绝大多数矿物的介电常数较低,约为4--12个相对单位,由于主要造岩矿物与水的相对介电常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具有较大孔隙度岩石的介电常数主要取决于它的含水量,泥岩由于含有大量的弱束缚水,所以其相对介电常数可高达50--60,岩石含泥质较多时,它们的介电常数与泥质含量有明显的关系,很多火成岩的孔隙度只有千分之几,其相对介电常数主要取决于造岩矿物,一般变化范围为6--12,水的介电常数与其矿化度的关系较弱,与此相应,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矿化度同样对其介电常数不应有大的影响,水的矿化度的增大只导致岩石介电常数的少许增加。 表1 常见介质的电性参数值 媒质电导率 / (S/m) 介电常 数(相对 值) 电磁波速度/ (m/ns) 空气0 1 0.3 水10-4~3х10-281 0.033 花岗岩(干)10-8 5 0.15 灰岩(干)10-97 0.11 灰岩(湿) 2.5х10-28~10 0.11~0.095 粘土(湿)10-1~1 8~12 0.11~0.087 混凝土10-9~10-86~15 0.12~0.077 钢筋∞∞

常用用有机溶剂的相对极性

常用用有机溶剂的相对极性 常用用有机溶剂的相对极性 solvent polarity Viscosity(cp20℃) Boiling point(℃) UV cutoff(nm) i-pentane戊烷 0.00 -- 30 -- n-pentane 0.00 0.23 36 210 Petroleum ether石油醚0.01 0.30 30-60 210 Hexane己烷0.06 0.33 69 210 Cyclohexane环己烷 0.10 1.00 81 210 Isooctane异辛烷 0.10 0.53 99 210 Trifluoroacetic acid三氟乙酸 0.10 -- 72 -- Trimethylpentane三甲基戊烷0.10 0.47 99 215 Cyclopentane(环戊烷) 0.20 0.47 49 210 n-heptane(庚烷) 0.20 0.41 98 200 Butyl chloride (丁基氯; 丁酰氯) 1.00 0.46 78 220 Trichloroethylene (三氯乙烯; 乙炔化三氯) 1.00 0.57 87 273 Carbon tetrachloride (四氯化碳) 1.60 0.97 77 265 Trichlorotrifluoroethane (三氯三氟代乙烷) 1.90 0.71 48 231 i-propyl ether (丙基醚; 丙醚) 2.40 0.37 68 220 T oluene(甲苯) 2.40 0.59 111 285 p-xylene(对二甲苯) 2.50 0.65 138 290 Chlorobenzene(氯苯) 2.70 0.80 132 -- o-dichlorobenzene (领二氯苯) 2.70 1.33 180 295 Ethyl ether(二乙醚; 醚) 2.90 0.23 35 220 Benzene(苯) 3.00 0.65 80 280 Isobutyl alcohol(异丁醇) 3.00 4.70 108 220 Methylene chloride(二氯甲烷) 3.40 0.44 40 245 Ethylene dichloride(二氯化乙烯)3.50 0.79 84 228 n-butanol(丁醇) 3.90 2.95 117 210 n-butyl acetate(醋酸丁酯; 乙酸丁酯)4.00 --- 126 254 n-propanol(丙醇) 4.00 2.27 98 210 Methyl isobutyl ketone 4.20 -- 119 330 T etrahydrofuran( 四氢呋喃)4.20 0.55 66 220 ethanol 4.30 1.20 79 210 Ethyl acetate 4.30 0.45 77 260 i-propanol(丙醇) 4.30 2.37 82 210 Chloroform(氯仿) 4.40 0.57 61 245 Methyl ethyl ketone(甲基乙基酮)4.50 0.43 80 330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水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Na2SO3+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Na2SO4+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CaCO3↓+ 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CaSO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CuCl2+ 2H2O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CaCl2+ 2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FeCl3+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AlCl3+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Cu(OH)2===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 === MgCl2+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BaSO4↓+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 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 Petroleumether/Ethylacetate,petroleumether/Acetone,Petroleumether/Ether, Petroleumether/CH2Cl2, ethylacetate/MeOH,CHCl3/ethylacetate 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条件: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②可使成分间分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 很多时候,展开剂的选择要靠自己不断变换展开剂的组成来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在实验中,为了实现一个配体与其他杂质有效分离,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溶剂组合,最后才找到石油醚—EtOAc—HCOOH(5.5:3.5:0.1)混合溶剂。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剂,如果有分开的迹象,再调整比例(或者加入第三种溶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没有分开的迹象(斑点较“拖”),最好是换溶剂。对于在硅胶中这种酸性物质上易分解的物质,在展开剂里往往加一点点三乙胺,氨水,吡啶等碱性物质来中和硅胶的酸性。(选择所添加的碱性物质,还必须考虑容易从产品中除去,氨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分离效果的好坏和所用硅胶和溶剂的质量很有关系:不同厂家生产的硅胶可能含水量以及颗粒的粗细程度,酸性强弱不同,从而导致产品在某个厂家的硅胶中分离效果很好,但在另一个厂家的就不行。溶剂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对分离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温度,湿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也很明显,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时同一展开条件,上下午的Rf截然不同 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 在进行薄层层析时,首先应该知道未知化学成分的类型,其极性的大致归属,从提取液或从色谱柱的流动相极性可知,另外某样品里含多种化学成分先按极性不同大致分,然后细分,对于分离未知的化学物质,展开剂的选择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不应该仅仅从展开剂考虑,多因素综合衡量!

常见的碱和酸碱反应

一、碱: 1.碱的涵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Ca(OH)2 ,NaOH等 2.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碱的PH值大于7.PH大于七的不一定都是碱;比如 4.碱的通性: a: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H2SO4 == Ca(OH)2+2HNO3== b: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CO2== NaOH+CO2== c: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注意:两种反应物必须是溶液,生成物必须要有一种是难溶的。如: NaOH+CuSO4== NaOH+FeCl3== Ca(OH)2+Na2CO3== 二、酸性氧化物 (1)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iO2、SO3、Mn2O7等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2)注意:①酸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少数金属氧化物(如Mn2O7),可见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H2O等。 ②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也有少数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化合生成酸,如SiO2。 三、几种重要的碱 几种常见的碱

思考:氢氧化钠可以干燥哪些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氧气,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a白色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 b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c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d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接触皮肤。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的制取:CaO+H2O=Ca(OH)2 注意:用熟石灰制取水溶液:加蒸馏水,不断搅拌得乳状悬浊液、静置、上层清液即为氢氧化钙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粘度(20℃)/mPa·s; —介电常数 名称沸点密度粘度波长极性E T(30) 介电分子量溶解性水100 1 1 268 10.2 63.1 58.8 18 二甲亚砜189 2.24 268 7.2 45 48.9 78.14 DMSO能与水、醇、醚、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等混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化合物 乙二醇197 1.1155 19.9 210 6.9 56.3 26.33 62.07 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甲醇64.9 0.7914 0.6 210 6.6 55.5 32.6 32.04 溶于水、乙醇、乙醚、苯等 二甲基甲酰胺152.8 0.92 270 6.4 43.8 36.71 73.10 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构的进行 苯胺184 4.4 - 6.3 44.3 6.98 乙酸118 1.28 230 6.2 51.9 6.19 乙腈81.1 0.37 210 6.2 46 37.5 41.05 相对密度0.79,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硝基甲烷101 0.67 330 6 46.3 38.6 丙酮56.5 0.32 330 5.4 42.2 20.5 58.08 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多种油类混溶吡啶115 0.97 305 5.3 40.2 12.3 二恶烷; 二氧 六环 102 1.04 1.54 220 4.8 36 2.21 88.11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2-丁酮80 0.8054 0.43 330 4.5 72.11 甲基乙基酮能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20℃时,水中溶解度26.8%(w),水在2-丁酮中的溶解度11.8%(w)。溶于乙醇和乙醚,可与油混溶。与水形成共沸物,其沸点74.3℃,含丁酮88.7%。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1.97%-10.1%(v) 氯仿61.2 0.57 245 4.4 39.1 4.7 119.39 微溶于水,能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及油类混溶 乙酸乙酯77.0 0.45 260 4.30 38.1 6.03 88.1 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及氯仿等混溶 异丙醇82 0.78505 2.37 210 4.3 48.6 18.3 60.07 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与水能形成共沸物。 四氢呋喃66 0.8892 0.55 220 4.2 37.4 7.58 溶于水、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丙酮、苯等有机溶剂 甲基异丁酮119 - 330 4.2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转载于https://www.doczj.com/doc/7017092172.html,/~newton/Chy251_253/Lectures/Solvents/Solvents.html 原网页有更详细的说明 原来做过一个核苷类的反应,溴糖接碱基。如果采用传统的NaH+CH3CN ,反应的选择性大概是1:1,后看到一篇文献,采用的混合溶剂(CH3CN,tert-amyl alcohol,CH2Cl2),叔丁醇钾,选择性达到10:1。比较有趣的是,作者从溶剂的极性,即介电常数来选择溶剂。carey 的高等有机化学的B 卷一书中,对溶剂在反应中的具体作用,也有许多精彩的描述,很值得一看。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是非常丰富的,显然介电常数不能完全概括。不过,从介电常数来思考,比较传统。 Name Structure bp, o C dipole moment Dielectric constant water H -O H 100 1.85 80 methanol CH 3-O H 68 1.70 33 ethanol CH 3CH 2-O H 78 1.69 24.3 1-propanol CH 3CH 2CH 2-O H 97 1.68 20.1 1-butanol CH 3CH 2CH 2CH 2-O H 118 1.66 17.8 formic acid 66 1.63 7.52 methyl ethyl ketone 80 2.78 18.5 ethyl acetate 81 3.92 36.6 2011-11-23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153 3.82 38.3 diemthyl sulfoxide (DMSO) 189 3.96 47.2 hexane CH3(CH2)4 CH369 ---- 2.02 benzene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判断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 物的判断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判断 张 强 三才文化培训学校 化学教师 氧化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其他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是不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CO 、NO 等。 两性氧化物是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 2O 3、BeO 、MnO 2 、ZnO 、Cr 2O 3,等。 其他氧化物是除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之外的氧化物。 下面介绍判断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方法: 1.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例如Mn 2O 7、CrO 3等)。 酸性氧化物的判断: 根据除氧外的非金属元素写出对应的酸,然后把氢原子与氧原子以2:1将水脱去,剩下的即为酸性氧化物。 例1:CO 2是不是酸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C 元素写出对应的酸H 2CO 3;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如果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如H 2CO 3,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2个氢原子脱掉1个水。

剩下的是CO 2,所以CO 2是酸性氧化物。 例2:P 2O 5是不是酸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P 元素写出对应的酸H 3PO 4;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如果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 如果氢的个数不是偶数,须换算成偶数,即在化学式前加个系数2,即2 H 3PO 4,再将系数写在化学式里,即H 6 P 2O 8,6个氢原子脱掉3个水。 剩下的是P 2O 5,所以P 2O 5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碱或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 碱性氧化物的判断:根据金属元素写出对应的碱,然后把氢原子与氧原子以2:1将水脱去,剩下的即为碱性氧化物。 例1:CuO 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Al 元素写出对应的碱Cu(OH)2;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如果氢的个数是偶数,直接脱水, Cu(OH)2的氢原子是偶数,2个氢原子脱掉1个水。 剩下的是CuO ,所以CuO 是碱性氧化物。 例2:判断Na 2O 、Na 2O 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首先,根据Na 元素写出对应的碱NaOH ; 然后,把氢与氧以2:1将水脱去,氢的个数不是偶数,须换算成偶数,即在化学式前加个系数2,即2 NaOH,再将系数写在化学式里,即Na 2O 2H 2,2个氢原子脱掉1个水。 剩下的是Na 2O ,所以Na 2O 是碱性氧化物, Na 2O 2不是。

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一、介电常数的基本简介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在相同的原电场中真空中的电场与某一介质中的电场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permittivity),又称相对电容率,以εr表示。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以ε表示,ε=εr*ε0,ε0为真空绝对介电常数,ε0=8.85*e-12,F/m。 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ε的物质后电容变大ε倍。电介质有使空间比起实际尺寸变得更大或更小的属性。例如,当一个电介质材料放在两个电荷之间,它会减少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力,就像它们被移远了一样。 当电磁波穿过电介质,波的速度被减小,有更短的波长。 二、介电常熟的解释 “介电常数”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相对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空气和CS2的ε值分别为1.0006和2.6左右,而水的ε值特别大,10℃时为 83.83,与温度有关。 2.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介电常数用ε表示。 “介电常数”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介电常数是指物质保持电荷的能力,损耗因数是指由于物质的分散程度使能量损失的大小。理想的物质的两项参数值较小。k 2.介质常数具有复数形式,实数部分称为介电常数,虚数部分称为损耗因子.通常用损耗正切值(损耗因子与介电常数之比)来表示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损耗正切值越大,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就越强 3.介电常数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某一物质为电介质与该物质在真空中的电容的比值.在高频线路中信号传播速度的公式如下:V=K 4.通常将相对介电常数均称为介电常数.反射脉冲信号的强度,与界面的波反射系数和透射波的衰减系数有关,主要取决于周围介质与反射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

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 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是第十章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该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可运用“交换两种反应物的成分”这一思路得出。如何攻克这一难点呢?下面介绍四种方法。 1.规律法。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有两条规律,一是反应产物是盐和水;二是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在写SO2与NaOH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时,有不少同学将结果错写成了“Na2O+S(OH)4”或“Na2SO4+H2O”。前一种错误的错因在于,忽视了规律一,机械套用了复分解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思路;后一种错误的错因在于,没有注意到S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为+4价,将Na2SO3误写成了平时较为常见的化学式Na2SO4。 2.模仿法。在碳一章中,同学们已经熟悉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以该反应为模板,我们可以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BaCO3+H2O;Na2CO3+H2O。 3.添氧法。在初中化学中,最为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种,这些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往往比酸性氧化物多一个

氧原子,因此,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添氧法”去确定该类反应所生成盐的化学式。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所生成的盐,其化学式是由Na与CO3(CO2增加一个氧原子后变成CO3原子团)组成的Na2CO3;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所生成的盐,其化学式是由Na与SO4(SO3增加一个氧原子后变成SO4原子团)组成的Na2SO4。 4.分步法。某些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可以看成是分步发生的:第一步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成酸;第二步是酸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以看作二氧化硫先与水化合成H2SO3,然后H2SO3再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H2O。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用什么方法去书写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都要注意相关元素(原子团)化合价数值的回忆,防止写出的化学式违背“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一法则。

常见物质介电常数汇总

Sir-20说明书普通材料的介电值和术语集材料介电值速度毫米/纳秒空气 1 300 水淡81 33 水咸81 33 极地雪 1.4 - 3 194 - 252 极地冰 3 - 3.15 168 温带冰 3.2 167 纯冰 3.2 167 淡水湖冰 4 150 海冰 2.5 - 8 78 - 157 永冻土 1 - 8 106 - 300 沿岸砂干燥10 95 砂干燥 3 - 6 120 - 170 砂湿的25 - 30 55 - 60 粉沙湿的10 95 粘土湿8 - 15 86 - 110 粘土土壤干 3 173 沼泽12 86 农业耕地15 77 畜牧土地13 83 土壤平均16 75 花岗岩 5 - 8 106 - 120 石灰岩7 - 9 100 - 113 白云岩 6.8 - 8 106 - 115 玄武岩湿8 106 泥岩湿7 113 砂岩湿 6 112 煤 4 - 5 134 - 150 石英 4.3 145 混凝土 6 - 8 55 - 112 沥青 3 - 5 134 - 173 聚氯乙烯pvc 3 173

常见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值和电磁波传播速度(RIS-K2说明书)

------------------《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李大心)

2007第二期勘察科学与技术

电磁波在部分常见介质中的传播参数 (The propagation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the medium) 地球表面大部分无水的物质(如干燥的土壤和岩石等)的介电常数,实部一般介于1.7-6之间,水的介电常数一般为81,虚部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岩石和土壤的介电常数与其含水量几乎呈线形关系增长,且与水的介电常数特性相同。所以天然材料的电学特性的变化,一般都是由于含水量的变化所致。对于岩石和土壤含水量和介电常数的关系国内外进行了详细研究(P.Hoekstra, 1974; J.E.Hipp,1 974;J .L.Davis,1 976;G A.Poe,1 971;J .R.Wang,1 977;E .G.巧okue tal ,1 977)。在实验室内大量测量了不同粒度的土壤一水混合物介电常数,考虑到束缚水和游离水,提出了经验土壤介电常数混合模型(J.R.Wang, 1985)。实验室内用开路探头技术和自由空间天线技术测量干燥岩石的介电常数(F.TUlaby, 1990)。国内肖金凯等人(1984, 1988)测量了大量的岩石和土壤的介电常数,王湘云、郭华东(1999)研究了三大岩类中所含的矿物对其介电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