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Engineering)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㈠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工作(主要有暖通空调,以及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等)和城市公用设施(城市燃气供应系统、城市热能供应系统等)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具有制定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毕业生能够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专业知识和能力:

⒈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

⒉掌握室内人工环境(供热、通风、空调、照明、供电)、建筑设施(冷热源、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建筑设备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和城市公用设施(城市燃气供应系统、城市热能供应系统)等工程技术。

3. 具有设计能力、施工安装能力、测试调试能力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⒋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应用能力;

⒌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协作、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㈢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电工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燃气输配、燃气应用、建筑供配电、建筑给排水、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等。

㈣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㈤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和最低毕业学分

㈥实践环节及要求

要求完成实践环节共计50周,计50学分。其中: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共安排43周,计43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理论课社会实践、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等,共7周,计7学分,根据理论课教学安排,在相应学期课外分散进行。

㈦文化素质课程及要求

要求选修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经济管理、社会科学基础、生态环境类课程,并不得少于6个学分。

㈧辅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及要求

辅修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能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暖通空调工程、冷热源工程、燃气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等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学生应当具备下列专业知识和能力:

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

获得公用设备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计算机技术、资料查询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辅修专业课程学分要求为:必修课不低于32学分,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不低于4学分。

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培养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多种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电工电子和建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专业的学生应修课程的要求:必修课不低于4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不低于30学分。

㈩教学进程及说明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设置㈠必修课

㈡选修课

㈢集中性实践环节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

配合“两课”和精神文明教育,开展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系列讲座、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使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本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安排10周计划性实践活动,计10学分,在1~7学期进行,学分分别为1、2、2、2、1、1、1。

培养计划制订人:康侍民培养计划审核人:付祥钊培养计划批准人:X东燕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环境类,专业代码 081001) 一、培养目标 秉承学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根据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综合专业技能,能在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环境检测技术、资源、现代环境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环境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自身在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环境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建筑设备工程概述.doc

绪论 0.1 建筑设备工程概述 建筑设备是指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生产条件,与建筑物紧密联系并相辅相成的所有水力、热力和电力设施。建筑设备能够通过由各种机械、部件、组件、管道、电缆及其他多种材料组成的有机系统,消耗一定的能源和物资,实现某种人类需要的功能。这些有机系统大多依附于建筑物上。 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设备工程包含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是与建筑主体工程相辅相成的重要建设过程,此过程一般可描述为识图—施工。“按图施工”成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主要工作方针。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通读相应施工图,然后完成工程备料、施工组织、选定工作面、工程实施等各项工作。 0.2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概述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包括:前期知识能力要点准备、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初步了解和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顺序与方法的选择。 0.2.1 前期知识、能力要点准备 1. 具备建筑构造识图制图的相应基本知识 (1) 具备建筑构造识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概念及基本画法。 (2) 掌握建筑识图投影关系的概念。 2. 具备画法几何的相应基本知识 (1) 掌握画法几何中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2) 具备将平面图转换为轴测图的基本能力。 3. 具备空间想象能力 (1) 具备将平面图、原理图或者系统图中所表现出来的管道系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架构的形象思维能力。 (2) 具备通过文字注释和说明将简单线条、图块所表达的给排水专业的图例,等同认识为本专业不同形态、不同参数的管道和设备的能力。 0.2.2 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初步了解 建筑设备施工图,特别是本书所提供的某综合楼建筑的建筑设备施工图包含的系统较多,在识图过程中,不宜过早进入具体的平面图和系统图的识图,一般需要先期阅读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和图例等文字叙述较多的图纸,建立起本套设计图纸的基本情况、本工程各系统的大致概况、主要设备材料情况以及各设备材料图例表达方式的综合概念,然后再进入具体识图过程。 各建筑设备图纸基本情况相差不大,下面就以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为例,对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做初步的了解。 1.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是为了在一套图纸中能快速地查阅到需要了解的单张图纸而建立起来的一份提纲挈领的独立文件。以给排水专业的图纸目录为例,在本书所提供的某综合楼建筑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中,第一张图纸就是目录。识图过程从阅读图纸目录开始,这有助于帮助工程人员熟悉整套图纸的基本情况。图0.1所示为图纸目录。 图0.1 图纸目录的组成 (1) 给排水工程施工图图纸目录的内容一般有:设备表、材料表、设计施工说明、平面图、原理图、系统图、大样和详图等。 (2) 一般因不同的设计院、设计师的传统和习惯不同,目录内容编制的顺序会有所差别,不过一般会按照说明—平面图—系统(或原理图)—大样、详图的基本顺序进行编排。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8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试验测试分析、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或机械车辆、土木建筑、核能风能等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与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二、规范与要求 1.知识架构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掌握本专业所需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A6了解现代力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力学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力学作为现代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能力。 A7掌握工程力学的知识体系。 A8掌握力学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A9掌握某些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在力学学科领域内应用的技能。 2.能力要求 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代码:0801 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科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具有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的作用。 工程力学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工程师6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密切联系矿山开采、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实际,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从事岩土体力学与工程、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岩土体的渗流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目前,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生应掌握数学、力学及有关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进行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独立地承担采矿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中较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岩土力学与工程 (a)“岩土力学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有关力学测试问题,包括测试仪器的研发、测试方法的改进,测试结果的分析技术等;(b)“岩土、结构工程数值模拟”研究方向:在现有相关数值模拟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应用,解决岩土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设计优化问题。(c)“岩土工程稳定性相似模拟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方向:应用目前先进的岩体相似模拟系统,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土体破坏失稳规律、位移、应力演化过程等研究。 2 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 针对地震导致的自然灾害、岩体凿岩爆破开挖、地基强夯处理等工程问题,研究冲击应力波在混凝土、岩体和土体中的传播规律,指导相关工程实践。(a)岩体力学参数测试:基于应力波在岩体中的衰减规律,分析岩体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为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岩体力学参数;(b)岩石冲击动力学方向:该方向在应力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c)应用强夯理论,结合实验方法,研究土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耗散特性,指导工程实践;(d)应用实验和监测手段,结合应力波理论,研究混凝土材料或混凝土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3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 采用现代数理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力学有关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并指导工程实践,如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岩体稳定性影响等。建立地质灾害

环境工程专业个人职业规划书

环境工程专业个人职业规划书 前言: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一.自我解析: 1、自我兴趣爱好盘点: (1)喜欢做的事:研究软件使用; (2)业余爱好:运动、听音乐、日语; (3)喜欢的书籍:《三分钟的你自己》《麦田里的守望者》; (4)喜欢的歌曲:《笨小孩》《welcome to my world》《Stairway to the Stars》; (5) 心中的偶像:科比*布莱恩特、比尔*盖茨; (6)信奉教条: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2、自我优缺点盘点: (1) 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 (2) 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3)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4)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5)想象力丰富,能简单构造出一个感人故事。 (6)性格方面的弱点,有时给自己压力过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7)不主动锻炼身体,除了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和其他球类运动。 (10)在交朋友的时候,喜欢故事经历丰富的朋友,不喜欢朋友没有故事,太平淡。 3、个人分析: (1)在职业兴趣测评中,我是A型的结果:人格类型特征:喜欢通过艺术进行自我表达;常常被认为是充满想象力的、内省的和独立的;重视艺术形式的美学和创新。 职业领域:摄影师、音乐家、诗人、作家、漫画家、演员、戏剧导演、作曲家、雕刻家、漫画家、乐队指挥、室内装饰专家等。 因此,我经常多愁善感,犹疑不决,总觉得会有更完美的在前面,追求更好的,以至于失去机会;(2)在职业能力测评中,我是A型的结果,与第职业兴趣测评一样,而相对较近的是R型:人格类型特征;更喜欢具体的工作任务;也许显得有些直率、实际和固执;通常具备一些技能和技巧。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力学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力学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科学计算方法、程序设计、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理论、计算力学、力学实验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学习力学基础理论及某些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力学应用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较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58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5 学分,实践教学8 学分,课外培养计划5学分)。

建筑设备工程试题及答案

2014学年建筑设备工程期末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注意:请将考试题的答案一律写在卷子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污水一般要求温度低于( C )℃。 A. 60 B. 50 C. 40 D. 30 2、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的蒸汽压力大于( C )kPa 。 A. 90 B. 80 C. 70 D. 60 3、水箱上哪种管不得装阀门?( C ) A. 进水管 B.出水管 C.溢水管 D.泄水管 4、不能使用焊接的管材是( D )。 A. 塑料管 B.无缝钢管 C.铜管 D.镀锌钢管 5、高层建筑物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和建筑物高度超过( B )m 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A. 20 B. 24 C. 28 D. 22 6、消防管道不能采用的管材是( C )。 A. 铜管 B. 无缝钢管 C. 塑料管 D. 镀锌钢管 7、一般管径DN 大于( B )mm 时,应采用螺翼式水表。 A. 40 B. 50 C. 60 D. 70 8、( A )是靠启闭阀孔对蒸汽进行节流达到减压的目的。 A. 减压阀 B.疏水阀 C.球阀 D.蝴蝶阀 9、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作用下产生的可燃气体,其组分主要为( D ) A. 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甲烷 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使用喷头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 C )喷水灭火系统。 A. 干式自动 B.湿式自动 C.开式自动 D.重复启动自动 ---------------------------------------------------装 ---------------------------------订-----------------------------线----------------------------------------------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述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本科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生,当时属于机械工程一系。1985年创建工程力学系。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后归属于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2013年12月26日,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自2014年开始在航空航天学院招生。本专业目前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本专业有一支出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自1978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正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工科院校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适应航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需求,加强工程力学专业向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扩展,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服务,工程力学专业增设航空航天工程方向。 二、标准学制 四年。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专门人才,注重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科学计算、实验与工程软件应用兼容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学习并行的培养模式,注重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的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领域如机械、土木、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造船、水利、化工等的企业、设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A 知识 A1、工具性知识 具有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文献检索等知识。 A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文学、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健康教育、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A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等知识。 A4、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知识。 A5、专业知识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环境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发展动态,具备环境污染治理及相关工程设计技能,能在节能环保、环境污染防治与环境工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较扎实的环境工程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职业法律法规、标准方面的知识,以及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规范行为准则; 3. 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掌握环境工程项目需求变化的能力,能够发现环境质量标准变化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4. 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本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相应的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 5.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7.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能力,达到CET-4水平,能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 三、基准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环境工程 六、核心课程 环境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与CAD实训、环境监测及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及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学实验。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疲劳与断裂; 2、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3、力学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4、计算流体力学及应用; 5、非线性系统识别。 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在校学习年限2年。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4、硕士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各培养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两者并重的原则,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的培养模式,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1个月内组织完成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 培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注意提高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修养。 2、指导教师确定后,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指导硕士生制定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的培养计划。为了保证论文工作的时间和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尽早安排研究生进入论文工作,并在第一学年安排研究生完成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选题、开题报告撰写等环节。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应贯彻启发式讲授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研究活动,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建筑设备工程》复习提纲

《建筑设备工程》复习提纲 第1章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流体静力学 1.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粘滞性及压缩、热胀性 2.流体静力学知识:流体静压强及分布规律压强的测量 第2章流体动力学基础知识 1.流体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运动分类 2.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恒定流的连续性方程(PPT理解)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式 3.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两种形式流体流动的两种形态流体沿程阻力损失局部水头损失 4.孔口出流,淹没出流及管嘴出流(PPT:推导过程) 第3章(PPT)室外给排水工程 1.室内和室外给排水系统的关系 2.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关系 3.室外给排水系统组成 4.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5.室外给水系统组成 6.给水处理工艺 7.室外排水系统组成 8.室外排水系统排水体制: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9.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工艺 第4章建筑给水系统 1.给水系统的分类 2.给水系统的组成 3.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4.基本给水方式:直接给水、单设水箱给水、设置水泵水箱给水、单设水泵给水、分区供水、设气压给水设备(PPT理解)

5.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中分式 6.活接头、法兰连接、内接头(笔记及PPT图)看懂图4-10,管接头、根母、管堵等(PPT图) 7.公称直径(笔记) 8.各控制阀件: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浮球阀、安全阀(PPT图) 9.水表:旋翼式及螺翼式,水表的主要特性参数 10.水泵装置:水泵装置的抽水方式、水泵的选择 11.贮水池、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贮水池的作用、贮水池的有效容积 12.水箱:水箱的作用、水箱的配管与附件、水箱的有效容积 13.给水管道布置即敷设的基本要求 14.管道防护有什么要求 15.用水定额和给水设计秒流量 16.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计算:计算内容及建筑给水管道水力计算步骤 17.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技术要求(高层建筑必须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供水方式)、给水方式(串联式、并列式及减压式) 第5章建筑消防系统 1.水消防灭火系统 2.消防栓给水系统的组成:水枪、水带及消火栓、消防卷盘、水泵接合器 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按压力和流量分、按系统有无水泵和水箱分 4.室内消防用水量及充实水柱长度: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消防水池贮水量、消防水箱贮水量、充实水柱长度 5.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6.水泵接合器及消防水箱的作用 7.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第6章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1.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2.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图6-1 3.热水供水方式:按热水加热方式分、按热水管网的循环方式分图6-3 4.热水供应系统的管道敷设与保温:热水管网的敷设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哈工程各个专业的详细介绍

各个专业的详细介绍: 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专业简介 本专业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舰船设计专业。始终保持军工特色,设有船舶性能、船舶结构、船舶设计、潜器设计、海洋工程5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涉及面广,除数学、力学外,主要还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学、焊接技术及管理工程等学科。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阻力与推进、船体制造工艺、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与结构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 迄今为止,本专业已为我国船舶工业培养本科生5100余人。本专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和测试手段,拥有大型实验室,其中“风、浪、流海洋环境模拟水池(50米×50米×30米)”拥有国内唯一的X—Y航车系统,“船模实验水池”长110米,配备有三维多板造波机、大型四自由度适航仪等先进设备,是ITTC成员单位;“工程结构实验室”为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船舶CAD/CAM实验室拥有各类主流大型造船工程应用软件和结构分析软件,为广船国际等大型造船企业设立tribon软件培训中心。本专业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的评估和认证的本科专业,每年提供20名免费学生会员名额,标志着本专业的教学和实验水平得到国际认同。挪威DNV船级社、法国BV船级社、日本NK船级社等国际主要的船级社和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在该专业设立奖学金。近年来,本专业与美国休斯敦“能源谷”紧密联系,共同创建了“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入围我国“111工程”计划。2006年《科技时报》评选本专业全国综合排名第一。 本专业一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表明,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部分取得留学资格,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留学深造。本专业将为有志于我国船舶事业、海洋开发事业的青年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完备的科学研究设施。 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暂无详细介绍) 3.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机场工程等方面从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预算、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2018版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版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主要研究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物理性污染的防治技术,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促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化学、机械和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研究方法,具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开展环境评价规划和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政府部门、市政部门、环保企业、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学校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评价规划、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预期本专业毕业生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愿意为社会服务;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好运用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环境工程和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满足工作岗位要求,胜任环境工程设计、环保设备开发、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在工作中具有跨职能团队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备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培养目标:发展为合格环境工程师,具备独立解决环境工程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项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要求: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了解环境工程行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精品版】工程力学专业调研报告

哈工大工程力学 学生提分网发布时间:2011-01-05 通过对几届不同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近年来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就非常关注专业学习内容及其应用,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以及毕业去向等等,力学学科本身就是科学与工程的桥梁,是大工业的基础,因此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其它工科专业也有明显的不同,其它工科专业都有较为明显的工程背景,例如航空航天、机械、土木、材料、船舶水利、能源与矿业等专业,尽管这些工科领域的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力学基础,但主要以各领域的工程对象为主要研究背景。 有十分确定的工程对象,而力学专业恰恰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工程领域,甚至科学领域广泛存在的基础性、共性力学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仅仅从培养方案上很难认识清楚自己未来能干什么,主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到大三阶段学生已经开始与专业教师接触,但课程还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内容还不够专业,若主讲教师再不能把课程讲得生动精彩。 都会使得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并由此导致学生向外专业、外校的流动增加,直到大四了解会多一些,但部分学生已经没有热情、对专业的未来丧失信心,总之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远远不够。 二、工程力学专业建设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招生质量不能适应力学学科对高质量生源的需。

从招生分数以及后期的培养都说明了工程力学专业生源质量较全校平均水平偏低,而力学学科本身的基础性、对数理基础要求高的特点,又决定对学生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个矛盾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全国各高校都一定程度存在。 2、专业学生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1升学率偏低。不考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以及生源质量,也说明在保研、考研环节的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近几年来出现学生向外专业、外校流动增加的趋势。说明学生视野拓宽、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能力增强,但也可能是学生对专业认同程度降低所致。 3毕业设计水平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水平逐渐改善,但还存在少部分指导教师题目陈旧落后、需要改进。 4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大赛获奖者太少,获得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还偏少。 3、专业本科课程师资队伍基本稳定,可继续挖掘潜力 1逐步实现了新老交替,稳定过渡,高水平年轻教师加入专业课程教学队伍。但年轻教师有一个成长期,少部分课程还缺少合适的接班人。

《建筑设备工程》填空题

《建筑设备工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物质在自然界中通常按其存在状态的不同分为固态(固相)、液态(液相)和气 态(气相); 2.流体粘滞性的大小,通常用动力黏滞系数和运动黏滞系数来反映,它们是 与流体种类有关的系数; 3.压强的两种计算基准分别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 4.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分别是层流和紊流。 5.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为辐射、对流和传导。 6.驱动流体在壁面上流动的原因有两种:自然对流和受迫对流。 7.影响对流换热的物理参数有:导热系数、比热、密度、动力粘度等。 8.建筑给水系统按照其用途可分为三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建筑消 防系统。 9.建筑给水系统一般由下列各部分组成:水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附件、 升压与贮水设备。 10.水泵的基本性能有: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转速、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等。 11.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系统组成包括:水泵、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及变频调速器 等。 12.气压给水装置可分为变压式及定压式两种。 13.管道布置形式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划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 14.管道布置形式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上行下给式、下行上 给式、中分式。 15.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

16.我国公安部的有关规定:低层与高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24米。高层与超高 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100米 17.建筑消防给水的种类一般有室内消火栓灭火装置、自动喷洒水灭火装置及 水帘水幕灭火装置等。 18.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组成包括: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管道、消防水池、 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及增压水泵等组成。 19.消防管道包括消防干管、消防立管和消火栓短支管。 20.为保护消防队员,因此规范规定了充实水柱的长度,即要求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7米 21.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是指10层和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在 24米以上的其他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 22.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一般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报警装置、管网及供水 设施等组成。 23.热水供应管道按管网有无循环管一般分为全循环、半循环和非循环三 种方式。 24.热水供应管道按干管在建筑内布置位置划分,一般有下行上给和上行下给两种方 式。 25.水的加热方法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 26.采暖系统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热源、供热管道、散热设备。 27.输送热量的物质或带热体叫做热媒。最常见的热媒是水和蒸汽。 28.根据常用热媒,集中供热系统可分为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和热风采暖系统 。 29.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是由热源、输送管道、散热器以及膨胀水箱等辅助 设备和部件所组成。 30.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由热水锅炉、供水管路、散热器、回水管路 、除污器、循环水泵、膨胀水箱、集气罐(排气装置)、控制附件等组成。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407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32 学时 总学分:2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化工原理后续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大纲执笔人:FGFG 参加人:FGFHHH 审核人:FGFD 编写时间:2012 年8 月 编写依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 )年版 一、课程介绍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综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机械设计》、《化工容器与设备》多门课程的部分内容,是一门多学科、理论与实用并重的机械类教学课程。这门课程有利于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又无须设置多门课程,比较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继化工工艺专业之后,像轻工、食品、制药、环保、能源等非机械类专业,也在开设类似或相同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杆件、平板、回转形壳体的基础力学理论和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具备设计、使用和管理中、低压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它不仅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化工、生物、轻工、食品及制药等工艺过程需要由设备来完成物料的粉碎、混合、储存、分离、传热、反应等操作。化工设备是化工、生物等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课程是化工、生物等专业的专业课的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它们在石油,化工中的基本应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内、外压容器的设计原则,掌握中、低压设计的一般方法,能准确为容器选配法兰、支座、人孔等零部件及标准件,了解塔设备、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具备对塔设备和换热设备进行机械设计及校核的能力。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机械基础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课程如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的重要基础。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物理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条件(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如何从构件所受的已知外力求取未知外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第一步是通过受力分析,确定未知的约束反力力线方位;第二步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平衡规律,利用这一规律求取未知外力。 2、教学内容: (1)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2)刚体的受力分析 (3)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4)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

《建筑设备工程》期末试卷套含标准答案

《建筑设备工程》期末试卷套含答案

————————————————————————————————作者:————————————————————————————————日期:

《建筑设备工程》期末试卷A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流体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建筑给水系统按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3.按叶轮构造不同,流速式水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4.采暖系统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5.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空调系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通风主要依靠_______和_______来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改变室内空气环境。 7.基本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建筑中水系统 2.机械通风 3.空气调节

4.含湿量 5.压力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4分,共20分;本题评分,多答、少答不得分) 1.水表节点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A.水表 B.干管 C.泄水装置 D.阀门 2.空调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采用的介质分() A.空气系统 B. 全水系统 C.空气—水系统 D.制冷剂系统 3.采暖系统按设备相对位置分为() A.局部采暖系统 B.集中采暖系统 C.热水采暖系统 D.区域采暖系统 4.喷水室可对空气进行()。 A.加湿 B.除湿 C. 降温 D.升温 5.消火栓水枪喷嘴口径有() A.11mm B. 13mm C. 16m D. 19mm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所属学院: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 080104 获得授权时间:1986 2.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点研究工程中所提出的力学问题,建立工程结构分析的力学模型以及工程科学中的数值分析方法,将力学与工程结合起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工程力学专业主要以土木工程为背景,从中提炼并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服务于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力学人才。 本专业主要以工程结构稳定与振动、智能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工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分析与工程结构抗震研究为特色,已经具备了一支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拥有国内一流试验设备的工程结构中心实验室。本学科点曾完成和正在进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基金项目的研究。多次获省部级奖,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本专业与安徽省交通土建、建筑工程以及相关工程行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本专业积极为安徽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去,承担了大量高等级道路、桥梁工程、房屋结构等方面的基础性科研、咨询、监测监控和鉴定等工作。 3. 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学术修养及社会责任心;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阅读、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本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初步具有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 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2)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控制与仿真分析 (3)智能结构与结构振动控制 (4)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及其在工程的应用 5. 学制及学分 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2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6.课程设置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