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望》案例

《春望》案例

《春望》案例
《春望》案例

案例展示一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春望》

授课教师:李颖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 中学一级教师 )

指导教师:富霄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初二

教学目标:对《春望》进行多元解读;了解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春望》内容和情感;学习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准确地借助关键字、背景资料、链接作品、读者情感体验等方法进行多元深入解读。

学情分析:该诗没有太难的词句,学生把握诗句表面内容尚不大难,此前语文阅读对关键词品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深”、“搔”等字的深意。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战争生活体验,以真切情境走近诗人内心世界,切身感受诗人真实情感,难度较大,加之学生学识素养的欠缺,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和作品链接等对《春望》进行多元深入解读更是难上加难。

教学设想:《春望》是杜诗中颇具时代性、思想性的一首作品。其字面义的解读并不费力,然而实现对文字背后意蕴的挖掘并非易事。为了矫正学生望文生义的理解偏颇,更为了训练学生对看似浅显的古诗深入解读的能力,对学情分析中的学生障碍进行突破,我准备以该诗为例,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解读的全过程,尤其是对诗句深意的多种解读,如:“白头搔更短”一句除了前几句提及的“忧国思家”,借助杜甫的经历、思想和其它作品可以获知,还有“忧民”的情感,而这也恰恰是该诗乃至杜甫诸多诗作体现的重要情感,这便实现了多元解读。当然,多元解读是需要方法的,多元解读也是需要个人学识等诸多条件作保障的,该课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解读横纵向有多宽多深,我的初衷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获取到多元解读的如下相关内容:知道诗歌需要多元解读;诗歌该如何多元解读;诗歌的多元解读是有界限的;鼓励孩子们不断丰富学识,通过不懈训练实现对古诗更准确深入的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提出多元解读的概念

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将其称之为“多元解读”。既然这样,是不是怎么理解都对,都好呢?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例 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 .用“浮云”比喻顽固保守势力,在诗人眼中,他们的阻挠是不足以害怕的,表现了诗人的信念和气概,抒发了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豪情壮志。

B .我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因为我站在浮云之上。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勇于征服自然的决心。

提问:哪种理解好?为什么?

例 2 :曾听到一学生这样解读《背影》中的父亲:父亲之所以关爱儿子是因为父亲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

提问:这个理解出了什么问题?

小结: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解偏离了课文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解读就是错误的。

例 3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为什么将之前想到的“吹”、“过”等字换成最终的“绿”呢?因为这个字既有“吹”“过”等字的动感,同时更拥有色彩感,将江南的盎然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正是字的锤炼,极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与意境,具有深入的解读空间,而这个深入的解读恐怕就不是每个读者都可以捕捉到的了?

由此可见,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深有浅,有对有错,是有原则标准的,究竟是什么在约定这个“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研究内容,今天,我们以一首古诗为例来找寻准确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二、布置初读任务——朗读该诗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现在,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先读前两句,我请三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他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点评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情况

①“破”什么意思?

残破、破败。国都沦陷,城池残败,到处残垣断壁。

②长安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知人论世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它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 762 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唐肃宗至德元载( 756 )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总结:借助史实,我们对“国破”二字有了准确的理解。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昔日繁华热闹可以想见。然而现在的长安,一切物是人非,过去的繁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这句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可以确定诗歌的基调,可以帮助读者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诗人”“心情”是什么,“读情”是诗歌解读的关键。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关键词品析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这样的景象让人怵目惊心,满目凄凉,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③“深”怎么理解?茂密。

④“草木深”说明什么?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总结:结合相关史实记载可知“草木深”三字道出当时山河破碎,人民离散的情形。这是春天,应当是明媚之景,应该像杜甫四年前在《丽人行》中写的那样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此时却一派荒芜,这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结合读者情感体验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①“感时”什么意思?

感伤时势的变迁。为国家的时局担忧。

②“恨别”什么意思?

悲恨离别

③诗人见花流泪,听鸟鸣心惊。这种流泪与心惊让你觉得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应该是让人感到愉悦的,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触景生情,见了听了反而泪落心惊,其感时之深、恨别之切不言而喻。

④对于这两句还有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解读方式——“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你是否认同?

正如白居易在《闻早莺》中所说:“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前种解读为触景生情,后种解读为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句孤立写景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情景同时出现,更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两句怎么读?

①“连三月”仅看字面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连着三个月,连着两个三月。”这样大相径庭的两种解读,该是哪一个呢?我们该以什么为解读的依据?史实。烽火指的是安史之乱的烽火,安史之乱是在755 年 12 月爆发,《春望》创作于 757 年 3 月,这中间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说明战事长久。

设计意图:结合相关作品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②“家书抵万金”(言重了吗?期盼家信时,杜甫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获得如此高评价仅仅是因他表达了惦记思念妻儿的一己之情吗?

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抵万金” 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种情感在杜甫同时期其它诗中可以见到,如《月夜》中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雪》中的“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没有家人的消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传递着无从着力的苦恼。);《述怀》中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十个月前寄出的信如今还没有回音,盼来信,又怕是坏消息,几句话将面对这种可怕等待时微妙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三首诗中的句子为“家书抵万金”提供了充足的论据,这句“家书抵万金”将所有对家信期盼、对亲人思念的情感高度提炼,而在当时,这又岂只杜甫一人有如此心境,它准确高度地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想必,直至今日,那些经历过战火硝烟的人依然会感同身受。

(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句怎么读?

①“搔”什么意思?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搔”的动作通常传递出怎样的心境?

愁、悲、伤。

③原因是什么?

国破、感时、恨别(为国家、为自己)

④这只是一重解读,其实不仅如此,若对这种心境有更准确全面地解读,杜甫的思想便不能不提。

安史之乱前夕,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挨饿受冻的屈辱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看到人民的痛苦,安史之乱发生后,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在陕北,他曾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做了谏官,第一个月,因上书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屡遭贬斥,也因此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到鄜州途中,看到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 770 年冬天,杜甫死在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后的怀念。《赴奉先咏怀》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别蔡十四著作》中“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对人民的真诚关切。

杜甫的大半生是和人民在一起的,他深深地关心着百姓,杜甫此时的流离失所,不正是人民因战乱无家可归谁的缩影吗?杜甫道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声音,这是人民心声的呼喊。由此看来,谁又能说这“搔”白发时伤悲、愁苦、担忧的心境除却国破带来的感时、恨别,而没有忧民呢?加上这层理解,是不是对这首诗的情感解读得就更准确和全面了呢?(忧国忧民、伤时思家)

四、背诵这首诗(注意重读和语气)

五、学法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好诗,理解了它的内容和情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呢?回顾一下咱们解读该诗时使用的方法。(学生回顾讨论)

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了关键字品析、背景资料分析、相关作品了解以及读者的生活体验等方法对《春望》进行了多元解读,这些是方法,更是尺度。

这里要特别叮嘱大家:文本掌握在读者手中,并不只是一种既定的理解,确实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界限。目前,文本解读的流于肤浅,难以深入,偶尔的断章取义,偏离方向,都是多元解读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古诗准确解读能力能有所提高。

六、拓展训练

借助课堂所学方法,对《观书有感》进行深入解读,完成一篇 400 字的解读文章。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如下收获:此次教学对于要告诉学生什么、教给学生什么、训练学生什么想得更清楚,落实得更有序,较好渗透了课标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念,有意识地鼓励和引领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整个课堂还原了我们阅读的真实状态,这种本色阅读状态对于问题的呈现和解决更具价值;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多元解读中知人论世的方法。

这节课的缺点是未能够让学生放开畅谈。究其原因,学生层面:对文本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的欠缺,无米之炊。教师层面:急于推进课的进程,没有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阐释想法的时间;对于学生的一些解读未能给予最有效的点评和引领,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不充分。更多关注了对正确的确认,对于错误解读原因的剖析不深入、不到位。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想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提高:从思想上,继续加强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最大限度地将思维的权利、发表见解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自身学识素养和解决随机问题的应变能力,将课堂生成资源价值最

大化,更具教育智慧;加强多元解读的训练,在不断训练中,指导、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意识和能力。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下面为大家带来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供大家参考!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1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孤独身影;而 * 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知人论世:你所知道的杜甫?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现实主义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有<>。 19 岁—33 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 岁始困守长安求仕。44 岁才获得参军(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职。(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见解未能采纳)一个月后,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47 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 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 56 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湖南耒阳、平江各有一座杜甫墓。)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

春望说课稿

春望说课稿 春望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当时正直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

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五、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一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二)品读感悟 1、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 2、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 4、学生配乐朗诵《春望》。 (三)、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 (四)、整体感知

《望岳》《春望》知识点总结.docx

《望岳》《春望》知识点总结 ★一、《望岳》《春望》都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杜甫,他是我国唐代的诗人,被后人赞誉为“诗圣”。 二、《望岳》: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从齐到鲁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 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使心胸摇荡;飞鸟归山,映入眼帘;终要登上泰山顶峰,遍看群山的矮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虚实结合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展望诗人心底的愿望 三、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四、《望岳》中心: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五、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岱宗夫如何”,以设问统领下文,“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地域广阔。(修辞) 2、“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 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写出了远望所见。(炼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虚实结合,“造化钟神秀”用的是虚笔,是说泰山神奇秀美,“阴阳割昏晓”是实写,突出泰山的高大。(写作手法) 2、“钟”字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割”字拟人,形象贴切,突出了泰 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这两句集中表现了泰山的秀美与高大的特点。(炼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这两句写的是实景,是细望所见。抓住两个景物的细节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和眼界的开阔。(描写角度) 2、“生”字写出山腰云雾层层缭绕,腾云生起之势,用“曾云”衬托出山高。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生动地写出一 只只小鸟好象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表现出了山谷的深远。(炼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的顶峰, 也要攀登人生的顶峰的愿望。(炼字 ) ★六、理解性默写: 1、写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的顶峰,也要攀登人生的顶峰的诗句(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 和气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诗句(描写近望所见)(虚实结合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 割昏晓。 3、运用设问形式表现泰山地域广阔的诗句是(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写泰山整体形象的句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4、抓住两个景物的细节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诗句是(写作者目不转睛地观望泰山所见的优美景象)(写细望所见):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七、《春望》: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 乱草丛生。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 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 八、《春望》中心:写春城破败的景象,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九、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将“国家” 残破不堪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照,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 遭到惊人破坏,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残破不堪,使人怵目惊心;“深”写出城内杂 草丛生,使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物,睹物伤情,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借助苍老的形象表达出 忧国、伤时、思家的感情。 ★十、《春望》理解性默写: 1、表现人们迫切了解亲人信息,用本诗中的一个千古名句是(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诗人在春天望到的景色(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写长安城被攻陷后国破家亡的句子)(描写长安城被叛军 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春望所见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表达诗人感时伤事、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写出由于国破家亡,诗人极度悲伤变得苍老的句子(借助艺术形象总写忧国思家感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

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

春望说课稿

《春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春望》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望岳》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杜甫的生平经历有了初步了解,并掌握了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春望》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时,作者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面对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诗人却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由于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社会环境的不同,〈春望〉与〈望岳〉的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 二、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了解对偶的修辞方法。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各种形式的诵读,感悟诗歌意境。 3、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了解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古诗 1、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 (三)、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 (四)、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诗,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 (五)、品读探究

首联: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呢? 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百花盛开、鸟鸣时的图片,说出欣赏图片时的感受 颔联:1、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给作者带来的是怎样的感受呢? 2、作者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 此时此刻作者为时局感伤得落泪,此刻的分别不是一般的分别,可能是永别,生离死别,所以作者的心情格外低落 颈联:1、对于作者来说家书是十分宝贵的,由哪里可以看出? 2、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低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谁来说说! 此时此刻,战乱的早日平复、一封报平安的家属的到来,是作者急切盼望的,作者盼望到什么程度呢? 尾联:1、诗人对于一封报平安的家书以及战乱的早日平复,盼得忧愁得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了什么程度呢? 2、簪是怎样的饰物呢?多媒体显示簪的图片,并配以解释性文字 3、当诗人头上满是白发,甚至插不住簪子,这是因为什么呢? 4、大家猜猜杜甫当时多大年纪? 杜甫当年只有45岁,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 (六)、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诗人在《春望》中“望”的是什么? (七)、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八)、板书设计

春望常考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春望常考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导读:春望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考生必须要有深刻的记忆,为了让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内容,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春望常考知识点以及春望课后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解: (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4)溅泪:流泪。

(5)恨别:怅恨离别。 (6)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7)抵:值,相当。 (8)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9)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10)浑:简直。 (11)欲:想,要,就要。 (12)胜:受不住,不能。 春望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2分) 答案: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2、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春望的说课稿范文

春望的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当时正直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五、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一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二)品读感悟 (春望)说课,标签:初三语文说课稿,初中语文说课稿, 1、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 2、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 4、学生配乐朗诵《春望》 (三)、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 (四)、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诗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

杜甫诗三首知识点

杜甫诗三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三、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臵在鄜州,独自;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 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臵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

杜甫诗三首《登高》(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登高》(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 学设计 湖南省示范性中学隆回二中 罗志辉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

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 )清作(zuò )客霜鬓 (bìn )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说课稿

一、说教材《渡荆门送别》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诗歌都是描写山水,在写景中抒发情感的诗。它有着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和古代文化积累传承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设计依据:背诵和默写是首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和诗歌,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本班学生存在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不足。 五、说学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尝试学习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六、课时安排: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李白出生地?李白什么时候离家远游?李白是如何走上仕途的?(3”) 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 年)。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 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 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二十五岁就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直到天宝元年(742 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设计依据:李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是大家都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读过李白很多诗歌,了解他一些趣事。但对他的一生缺乏系统了解,因此选择其中三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正课:(24”) 活动一:一读见韵律(5”) (1)、出示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停顿准确,根据自己理解用语音表现。(2)、学生自读,组内展示,组内评价。(3)、朗读展示,合作评价,教师示范。设计依据:初读是

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春望》

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春望》导读: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篇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21春人教部编 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说课稿+实录+测试卷

《绝句》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诗的乐园,一起品味古诗吧!(课件出示课题“古诗两首”,生读) 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你们会背吗?(两名学生背诵古诗) 师:背得真好!我们也一起来背一背吧!(全班齐背) 师:大家真棒!昨天我们还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谁能把它说出来? A生:知诗人。 B生:解诗题。 C生:明诗意。 D生:悟诗情。(师相应板书,生齐读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 生:绝句。(师板书,生书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 生:杜甫。 师:哪为小朋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呢? 生:杜甫是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生:杜甫是李白的好朋友,湖北人。

生:...... 师:你们了解得真多!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去认识杜甫吧!(师课件出示有关杜甫资料) 师:你们知道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此诗的吗?(师简介杜甫写此诗的背景) 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诗人,接下来我们应该是...... 生:解诗题。 师:是的。谁会来解释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生一片茫然)是啊,我们没办法给这首诗的题目解释。因为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古诗的体裁主要有两种:绝句和律诗。在古代,一首诗中有四句的被称为绝句,八句的被称为律诗。(师相应板书“绝句”“律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判断一下它们是绝句还是律诗。(师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望庐山瀑布》是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律诗。 【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师:(师课件出示整首古诗古诗内容)这首诗里面藏着许多生字,哪位小朋友能够请出她们的拼音朋友?(一生带读,师出示拼音)师:读得真好!谁能来给这些生字宝宝交交朋友? A生:鹭,白鹭。 B生:岭,山岭。 C生:含,包含。 D生:泊,停泊。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2》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五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语文园地2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掌握更多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能猜出古代名词的意思,结合前后文描写猜出词语的意思,以及通过描写猜出人物,并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2.通过朗读,理解古诗《鸟鸣涧》,想象其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的主题是: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 欢欢: 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猴王出世》,“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联系上文的“仙石”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猴王很有灵性。。 嘻嘻: 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梦》中“剪子股、籆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放风筝有关的物品就行了。 乐乐: 读《景阳冈》的时候,我借助资料对武松有更多的了解,激发了我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 洋洋: 我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总结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知道大概意思就好。 (3)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4)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阅读的乐趣。 二、词句段运用 (一)猜猜词语的大致意思。 (1)词语:榜文、客官、钱铺、印信、驿站、伙计、郎中、店家、客舍、货郎、墨客(2)明确: 榜文——告示、公告客官——客人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 驿站——休息、住宿的地方伙计——服务员郎中——医生 店家——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客舍——旅馆 货郎——旧时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 墨客——旧时指文人。钱铺——钱店掌柜——老板 官府——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杜甫诗三首--登高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杜诗为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设计思路】教师做朗读示范,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积极思考。 (四)正文解析,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参考: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参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探讨: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参考: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应该是孤单一人在外漂泊。 【设计思路】首联问题的设置主要从意象和意境出发,但是在分解诗句后,要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把握诗句的整体意境;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部编版《春望》说课稿

《春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春望》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春望》这篇是通过我国古代诗歌来展示我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经被叛军安禄山占领,长安城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教学目标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1个课时 三教法和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

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习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习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 抵:值浑:简直胜:承受簪:zān

春望,饮酒知识点

陶渊明(365~427), 名,字,卒后朋友私谥靖节,世称 ,自称。人。开创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注释:结庐:。而:。无车马喧: 翻译:。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注释:君:。尔:。偏: 翻译: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注释:悠然: 翻译: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日夕:佳:相与: 翻译: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此中:真意:言: 翻译: 2、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采”“悠然”“见”这些词的运用,一俯一仰,相映成趣,写出诗人的悠闲自得。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历来备受赞誉,“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见”有不经意看到的意思,“望”是特意观看。“见”字更能体现诗人悠闲自得、归隐田园的心境。 5、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景物描写、象征。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归隐田园的心境和人们不要奔波于官场之中,应回归自然的哲理。 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人生真谛。 六、诗的主题 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的心境。 七、写作特点 写景、抒情和说理相交融,意境深远 八、当堂检测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的心境。 1)情景交融的句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傍晚时山中的美丽景色: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总结句(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哲理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走进作者 杜甫,字。号。世称杜工部。有“”之称。其诗被喻为“”;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字词解释。 1、城:。 2、深: 3、感: 4、溅泪:_________ 5、恨: 6、惊心:__________ 6、烽火: 8、连三月:_________ 9、抵: 10、掻: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朝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等,皆为古今传诵。 注释译文: 岳:此指东岳泰山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