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第45卷第10期 当 代 化 工 Vol.45,No.10 2016年10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October ,2016

收稿日期: 2016-04-09 作者简介: 许博文(1990-),男,湖北省潜江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E-mail :116171354@https://www.doczj.com/doc/7016580756.html, 。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许博文, 欧阳传湘,邹 斌,孙晨祥,何梦莹,吴俣昊

(长江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 要: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幵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关 键 词:纳米微球;高温高盐油藏;调驱参数;驱油效果

中图分类号:TE 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10-2306-03

Study on Nanospheres Flooding in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XU Bo-wen ,OUYANG Chuan-xiang, ZOU Bin , SUN Chen-xiang, HE Meng-ying, WU Yu-hao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Yangtze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100, China )

Abstract : Zhao 86 fault block is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block reservoir in Huabei Oilfield, water channeling and flooding are serious between oil and water wells in the reservoir, the validity of conventional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is short ,and the results are poor, in this case, this block urgently need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to improve the deep flow of reservoir, increase the role of oil and water control, increase ultimate recovery reservoir. Nanospheres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is a new proposed technique. Nanospheres which become gel on the ground, can reduce the effect of salinity, formation temperature, formation shear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ystem. Nanospheres have small initial size, low viscosity, the inje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xpansion time can be controlled, progressively plugging can be achieved in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s.

Key words : nanospher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flooding parameters ; flooding effect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岩芯分析孔隙度为9.7%~20%,平均为

14.0%,渗透率64.4~165.5×10-3μm 2

;压力恢复曲

线分析有效渗透率19.19×10-3μm 2

,储层渗透能力较强,物性较好,但井周围存在一定的污染。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由于油藏温度高(达107 ℃),调驱有效期短,效果差。

为了对现场施工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岩心实验对聚合物微球的注入性及注入方式进

行了优化[1-3]

1 聚合物微球调驱机理

聚合物微球【4-6】

是通过分子、原子相互作用,按需要制作的纳米级的材料,最内层为交联聚合物凝胶,最外层为水化层,平均尺寸为几百纳米,在水中可以均匀分散、易于进入注水地层,随后缓慢吸水膨胀。深部调驱堵水的原理是将分散体系中的微凝胶胶团随着注入水进入储层内部后,慢慢吸水

膨胀,对水流通道进行暂堵-突破-再暂堵-再突破的过程,优先进入高渗层区、大孔喉,产生堵塞作用,同时分散体系中的水进入低渗层区、小孔喉,直接作用于其中的剩余油。因此,微球调驱由于微球凝胶胶团和水共同作用,能达到调驱协调同步。聚合物微球具备的“注得进、堵得住、移得动”的特性,表现为:

(1)微球初始粒径达到纳米或微米级,满足“进得去”的要求;

(2)经过吸水膨胀后,能达到封堵大孔道,改变注入水方向,满足对地层大孔喉“堵得住”的要求;

(3)本身的弹性和固相特性,既可以停留,又可以运移,满足了调驱剂能够进入地层深部发挥“移得动”的要求;

(4)耐温、耐盐、耐剪切,在地层条件下长期稳定。

万方数据

免疫磁性微球技术专题

免疫磁性微球技术专题 技术简介: 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 Microspheres,IMMS),或称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是免疫学和超顺磁性磁珠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免疫磁珠是包被有抗体或具有抗体结合功能的超顺磁性微球,当它与含有靶物质的样品混合孵育时,可与靶物质特异性地结合而形成具有磁响应性的复合物,此复合物可被磁场滞留,从而与样品中其他杂质分离。免疫磁性分离简便易行,分离纯度高,保留靶物质活性,且高效、快速、低毒,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分离和提纯、免疫检测、免疫纯化、免疫沉淀等领域。 核心原理: 磁性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或是磁性颗粒的粒度很小时,其磁性很容易随周围的磁场改变而改变,磁体的极性也呈现出随意性,难以保持稳定的磁性能,这种现象就是超顺磁效应。超顺磁性磁珠能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迅速聚集,当磁场撤离后即可重新分散而不带有剩磁,这种特性使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基质被广泛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上。理想的磁珠具有均匀的球形、由具有超顺磁性的铁质核心及高分子保护外壳,大小从50~10000nm 不等。表面常带有化学功能的基团,如-OH、-NH2、 -COOH和-CONO2等,使得磁珠几乎可以偶联任何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磁珠与多数生物高分子如多聚糖、蛋白质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工程,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磁珠用于细胞分离和提纯: 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各种需要的特定种类的细胞进行分离,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是一种目前使用较多的细胞分选方法,其原理是用荧光标记抗体的细胞受光激发后在电场中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藉此来将抗体阴性细胞分开,但该方法存在费用高、分离时间长,细胞处理量小等缺陷。 应用免疫磁珠分离细胞是细胞分选的一大突破,该方法方便、快速、分离细胞的纯度高,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使用免疫磁珠进行分离细胞有两种方式;直接从细胞混合液中分离出靶细胞的方法,称为阳性分离;用免疫磁珠去除无关细胞,使靶细胞得以纯化的方法称为阴性分离。免疫磁珠技术可用来分离人类各种细胞如红细胞、外周血嗜酸/碱性粒细胞,神经干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磁珠分离方法初步建立

摘要:禽流感病毒(aiv)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人畜共患病原,环境中微量病原是潜在的重要传染源,很难进行监测。为了提高畜禽环境中微量病原的监测效率,样品的必要预处理非常重要。制备了粒径约30~100 nm的fe3o4纳米粒子,并利用戊二醛二步法偶联h9-ha单抗和磁珠,偶联效率约为130 mg/g;200 μl免疫磁珠(5.6 mg/ml)可分离纯化100 μl血凝价为28的aiv-h9。制备的免疫磁珠可以为纯化和富集畜禽生活环境中的微量病原提供便利,结合其他病原检测手段将有助于提高环境中病原的监测效率。 关键词:h9亚型禽流感病毒;fe3o4;免疫磁珠 中图分类号:s8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603-04 doi:10.14088/https://www.doczj.com/doc/7016580756.html,ki.issn0439-8114.2016.10.038 禽流感病毒(aiv)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人畜共患病原,近年来发生了数起不同血清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为人类积极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流行敲响了警钟[1-4]。aiv主要通过感染禽的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和粪便不断排出,人和其他动物通过密切接触病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的环境而被感染[5]。自然界中,鸟和水禽的粪便以及养禽场的废弃物和污水是潜在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加强畜禽内外生活环境中aiv检测,及时预警,更有助于aiv防控。但环境中组分复杂,一般情况aiv含量少,现有的aiv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很难适应畜禽生活内外环境中微量aiv的监测,直接检测效率低下。因此,需通过有效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纯化或富集过程以提高检测成功率。 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 microspheres,imms),或称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 imb),是免疫微球的一种,是表面结合有抗体的磁性微球。它兼具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及磁性分离的快速性。在磁力作用下,固液相的分离十分简单,特异性抗原与其他物质可以迅速分离,省去离心、过滤、洗脱等繁杂操作,适合从复杂环境中快速有效地分离纯化或富集病原微生物。 本研究拟合成磁性复合微粒,并通过表面改性、修饰,然后偶联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以期建立一种新的便捷、经济、有效的方法分离、纯化或富集禽流感病毒,提高畜禽生活环境中aiv的监测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磁性fe3o4的合成及其表面氨基化修饰 采用naoh作为沉淀剂的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fe3o4。在氮气的保护下,将一定量的二价铁盐(fecl2?q4h20)和三价铁盐(fecl3?q6h2o)按照2∶3的摩尔比例混合,室温条件下机械剧烈搅拌,逐滴加入适量的1 mol/l naoh,反应30 min后,升温到65~70 ℃熟化30 min。在n2的保护下进行磁分离,反复用超纯水洗涤直至中性,最后定容室温保存,备用。取适量70 ℃烘干至恒重,计算固体物含量(单位:mg/m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fe3o4样品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以及表面形貌。 制备fe3o4-nh2:将300 mg左右fe3o4纳米粒子重悬于50 ml50%乙醇中,室温超声处理30 min,在机械剧烈搅拌的条件下(500 r/min)升温至60 ℃,滴加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1 ml,持续反应10 h。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洗涤,重复5次,最后用50 ml超纯水重悬。 1.2 fe3o4-nh2-mab(抗h9-ha)制备 依次用nahco3(0.1 mol/l)和pbs(0.1 mol/l,ph 7.4)洗涤fe3o4-nh2 3次,然后用pbs重悬,加入25%戊二醛1 ml,室温下反应6 h后用pbs洗涤5次,再分散于pbs中,固相含量约为5.6 mg/ml。 取400 μl修饰后的磁珠悬液,加入4 mg/ml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h94c4)(由华中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制备)适量,保持总体积为500 μ

高分子微球

1.1 高分子微球概述 高分子微球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领域。高分子微球的起源非常悠久,最早的天然高分子微球来自天然的橡胶树的树液,被称为乳胶(Latex)。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最早的合成高分子微球被应用于橡胶制品或橡胶制品的添加剂,这些高分子微球都是由具有弹性的聚合物组成,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以后,随着微球制备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又开始被应用于涂料、纸张的表面加工、胶粘剂、塑料添加物、建筑材料等领域。近十几年来,由于高分子微球应用领域又从以往的一般工业应用发展到高尖端技术领域,如医疗和医药领域、生物化学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等。在高分子微球应用方面,传统应用领域的产品得到进一步提升,如在涂料应用领域,产品的结构已经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即品种多样化和少量化,但附加价值较高。高分子微球在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应该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这是因为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复合高分子微球又称核壳高分子微球,是制备共混高聚物的一种新技术。它是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已从宏观的聚合物共混物发展到亚微观的复合高分子乳胶。近年来,通过复合技术制备复合乳胶以及对复合型乳胶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核壳结构乳胶聚合物尤其令人感兴趣。核壳结构乳胶聚合物属于异种高分子复合乳胶,是由性质不同的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即种子聚合或多阶段聚合,一般以先聚合的材料为中心,后形成的聚合物为外层,使乳胶粒子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富集不同种成分,通过核壳的不同组合,得到不同形态的非均相乳胶,从而可赋予核、壳各不相同的功能,可获得一般无规共聚物、机械共混物难以具有的优异性能。 核壳高分子的性能与其结构关系十分密切。80年代初,Okubo等提出“粒子设计”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控制乳胶粒子的形状、异相结构、粒径分布及功能基的分布等。复合乳胶能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塑料、涂料和油漆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人们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手段(如:交联、包埋、附着和反应)赋予乳胶颗粒以光导、电导、热敏和磁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生物、医药和照相工业[1~5]。 1.2 高分子微球的合成方法 1.2.1 乳液聚合 高分子微球的合成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技术。乳液聚合是有单体和水在乳化剂作用下配制的乳液中进行的聚合,聚合体系主要有单体、水、乳化剂及溶于水的引发剂四种基本组分组成。该技术开发起始于本世纪早期,二十年代末已有和目前生产配方类似的乳液聚合过程的专利出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乳液聚合方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应用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应用一、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简介 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又称氧化铁黑,呈黑色或灰蓝色。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铁酸盐,即Fe2+Fe3+(Fe3+O4)(即FeFe(FeO4)前面2+和3+代表铁的价态)。在Fe3O4里,铁显两种价态,一个铁原子显+2价,两个铁原子显+3价,所以说四氧化三铁可看成是由FeO与Fe2O3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FeO〃Fe2O3,而不能说是FeO与Fe2O3组成的混合物,它属于纯净物。化学式:Fe3O4,分子量231.54,硬度很大,具有磁性,可以看成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组成的化合物。逆尖晶石型、立方晶系,密度 5.18g/cm3。熔点1867.5K(1594.5℃)。它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不溶于碱,也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在外磁场下能够定向 移动,粒径在一定范围之 内具有超顺磁性,以及在 外加交变电磁场作用下能 产生热量等特性,其化学 性能稳定,因而用途相当 广泛。 纳米四氧化三铁置于介质中,采用胶溶化法和添加改性剂及分散剂的方法,通过

在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双电层结构阻止纳米粒子团聚,制备稳定分散的水基和有机基纳米磁性液体。制备的磁性液体2~12个月都能很好的分散着,磁性液体中颗粒平均粒径为16~35nm之间。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和工艺路线,工艺简单安全,能耗低,并保持了磁性颗粒的粒径在纳米量级,并且经磁性能测试可得磁性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其技术指标达到并超过国内外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性能,为国内各种磁流体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配置方法 由于纳米四氧化三铁特殊的理化学性质 , 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 而其制备方法和性质的研究也得到了深入的进展。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制备纳米微粒一般采用真空冷凝法、物理粉碎法、机械球磨法等。但是用物理方法制备的样品一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 易被氧化 , 且很难制备出10nm 以下的纳米微粒 , 所以在工业生产和试验中很少被采纳。 化学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溶胶 - 凝胶法、微乳液法、水解法、水热法等。采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纳米微粒的粒子一般质量较好 , 颗粒度较小 , 操作方法也较为容易 , 生产成本也较低 , 是目前研究、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

医用高分子微球

河北联合大学Hebei United University 2008级 《医用高分子》课程论文医用高分子微球 姓名陈朝阳 班级08应用化学 学号02 分数

医用高分子微球 陈朝阳 (河北联合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唐山,063009) 摘要:本文对高分子微球的结构性能做了简要介绍,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途径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方法,并对高分子微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最后对其性能及制备技术的改进和在生物医用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发展前景做了简单预想。 关键词:高分子微球;功能化;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医学应用 高分子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级至微米级形状为球形或其它几何体的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由载体、键合在微球表面上的功能基以及所固定的生物活性物质三部分组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和合成高分子微球两大类。前者有聚多糖类和蛋白质后者多以苯乙烯、乙烯基吡啶、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及它们的衍生物为原料制备。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兴趣,进而更加快了其开发应用的步伐。可以通过选择聚合单体和聚合水平上来设计合成和制备,并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其尺寸的大小和均一性,使之具有所需要的特定性能与功能。这种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使得高分子微球在对材料特性要求较高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无机材料微球或来源于生物体的血球等相比,高分子微球除具有固相化载体特有的易于分离和提纯的优点外,还具有廉价、比表面积大、单分散性好、易于制备及功能化以及对生物体相容性可调、有利于研究与生物体成份相互作用等特点。 1. 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 天然高分子微球本身带有反应性基团,可直接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合成高分子微球则必须通过如下方法引入功能基团:(1)功能单体共聚法。即少量功能单体与主单体进行共聚的方法,有时可以加入交联剂以获得交联的微球;(2)微球载体表面修饰法。其中,功能单体共聚由于易控制功能度及交联度,不易产生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第45卷第10期 当 代 化 工 Vol.45,No.10 2016年10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October ,2016 收稿日期: 2016-04-09 作者简介: 许博文(1990-),男,湖北省潜江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E-mail :116171354@https://www.doczj.com/doc/7016580756.html, 。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许博文, 欧阳传湘,邹 斌,孙晨祥,何梦莹,吴俣昊 (长江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 要: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幵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关 键 词:纳米微球;高温高盐油藏;调驱参数;驱油效果 中图分类号:TE 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10-2306-03 Study on Nanospheres Flooding in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XU Bo-wen ,OUYANG Chuan-xiang, ZOU Bin , SUN Chen-xiang, HE Meng-ying, WU Yu-hao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Yangtze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100, China ) Abstract : Zhao 86 fault block is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block reservoir in Huabei Oilfield, water channeling and flooding are serious between oil and water wells in the reservoir, the validity of conventional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is short ,and the results are poor, in this case, this block urgently need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to improve the deep flow of reservoir, increase the role of oil and water control, increase ultimate recovery reservoir. Nanospheres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is a new proposed technique. Nanospheres which become gel on the ground, can reduce the effect of salinity, formation temperature, formation shear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ystem. Nanospheres have small initial size, low viscosity, the inje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xpansion time can be controlled, progressively plugging can be achieved in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s. Key words : nanospher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flooding parameters ; flooding effect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岩芯分析孔隙度为9.7%~20%,平均为 14.0%,渗透率64.4~165.5×10-3μm 2 ;压力恢复曲 线分析有效渗透率19.19×10-3μm 2 ,储层渗透能力较强,物性较好,但井周围存在一定的污染。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由于油藏温度高(达107 ℃),调驱有效期短,效果差。 为了对现场施工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岩心实验对聚合物微球的注入性及注入方式进 行了优化[1-3] 。 1 聚合物微球调驱机理 聚合物微球【4-6】 是通过分子、原子相互作用,按需要制作的纳米级的材料,最内层为交联聚合物凝胶,最外层为水化层,平均尺寸为几百纳米,在水中可以均匀分散、易于进入注水地层,随后缓慢吸水膨胀。深部调驱堵水的原理是将分散体系中的微凝胶胶团随着注入水进入储层内部后,慢慢吸水 膨胀,对水流通道进行暂堵-突破-再暂堵-再突破的过程,优先进入高渗层区、大孔喉,产生堵塞作用,同时分散体系中的水进入低渗层区、小孔喉,直接作用于其中的剩余油。因此,微球调驱由于微球凝胶胶团和水共同作用,能达到调驱协调同步。聚合物微球具备的“注得进、堵得住、移得动”的特性,表现为: (1)微球初始粒径达到纳米或微米级,满足“进得去”的要求; (2)经过吸水膨胀后,能达到封堵大孔道,改变注入水方向,满足对地层大孔喉“堵得住”的要求; (3)本身的弹性和固相特性,既可以停留,又可以运移,满足了调驱剂能够进入地层深部发挥“移得动”的要求; (4)耐温、耐盐、耐剪切,在地层条件下长期稳定。 万方数据

高分子磁性微球

磁性微球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磁性材料,是通过适当方法将磁性无机粒子与有机高分子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复合微球。磁性复合微球不仅具有普通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还具有磁响应性,所以不仅能够通过共聚及表面改性等方法赋予其表面功能基(如-OH、-COOH、-CHO、-NH2,等),还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导向功能。目前,磁性复合微球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细胞学和分离工程等诸多领域。 一、功能化高分子磁性微球 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生物材料是高分子功能团, 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另一方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个重面又因其具有超顺磁性,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要的边缘领域, 是近50年以来高分子科学发展能快速、简单的分离, 使其在生物工程(固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功能化的高分子磁性微球一酶)、生物医学(靶向药物、酶标、临床诊断)、细胞方面因其具有能够与生物活性物质反应的特殊学(细胞分离、细胞标记)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活跃,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1)功能化磁性微球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理 包覆磁性颗粒的高分子材料带有多种具有反应活性的功能基团, 如羧基(—COOH)、羟基(—0H)、氨基(—N H2)、巯基(—SH)等, 这些功能基团能够与生物高分子(氨基酸、蛋白质、酶等)中的活性基团共价结合, 从而实现磁性微球作为生物载体的功能。同时通过磁性微球的功能基团也可在颗粒表面偶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单克隆抗体等, 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 在细胞摄粒作用下进入细胞内, 可实现安全有效地用作靶向性药物、基因治疗、细胞表面标记、同位素标记等。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Mikhaylova等[ 3] 利用表面含有的—NH 2功能团的磁性微球运载BSA (牛血清蛋白), 先将功能基团—N H2 修饰到磁性纳米颗粒表面, 然后将BSA 中的—COOH 活化,利用—CO OH 和磁性微球表面的—NH2 形成肽键,从而实现磁性微球对BSA 的运载。红外光谱(FTIR)证实BSA 分子成功地联接到磁性纳米颗粒上;化学分析表明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对BSA 的运载能力远远大于未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磁性测试表明, 磁性微球表面包覆BS A 分子后, 仍呈超顺磁性,但饱和磁化强度有所降低。沈鹤柏等[ 4] 用微乳液的方法将SiO2 包覆在磁性粒子γ-Fe2 O3 表面, 通过脱水反应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PTS)进行表面巯基化, 然后使修饰有过硫键的DNA 分子与M P TS 分子中的—SH 配位基形成-S-S-双键, 从而将磁性微球与生物大分子键合在一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分析证实DN A 被有效地联接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 (2)磁性微球的功能化方法 磁性微球的功能化主要通过四种方法来实现:共混包埋法、界面吸附法、活化溶胀法和单体聚合法。 ○1共混包埋法:共混包埋法制备磁性高分子微球主要是通过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键或共价键等作用, 使溶解的高分子链缠绕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 形成高分子包覆的磁性微球。Bahar 等[ 20] 通过共混包埋法将悬浮有Fe3 O4 的油相倒入水相, 经搅拌后在室温下蒸发出油相溶剂氯仿, 制得带有反应性醛基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 ○2界面吸附法是利用纳米颗粒本身的表面效应来制备磁性微球的一种方法。纳米颗粒由于表面原子的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 导致了表面原子的晶体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的原子不同, 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并且, 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这使得纳米颗粒表面能大大增加, 从而比较容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生物大分子大都是两性分子, 因而当与纳米颗粒均匀混合后, 调节溶液的pH 值使生物大分子与纳

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云南化工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Mar.2018 Vol.45,No.3 2018年3月第45卷第3期 研究合成与油层直径相匹配的聚合物微颗粒,实现油层的深部调驱效果。对注入井的吸入剖面进行调整,使其适应聚驱开发的需要。通过聚合物驱油采油技术的应用,达到三次采油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状态,实现油田长期持续地高产稳产。 1 聚合物驱油技术措施 为了解决水驱开发油田的弊端,提高注入剂的波及体积,采取聚合物驱油的方式,扩大了注入剂的波及体积,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而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应用聚合物微球进行注入剖面的调节,达到预期的调剖效果,相应地提高水驱的开发效率。 聚合物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酰胺,通常油田应用颗粒状的聚合物,通过加药漏斗将其加注到聚合物的配制系统,本身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将纯净水的温度升高至8~14℃,使其与聚合物颗粒在熟化罐中充分熟化,提高聚合物和水的溶解程度。经过搅拌处理,在进行过滤,将未溶解的鱼眼等颗粒除去,得到聚合物母液,应用螺杆泵输送,经过静态混合器按比例加水稀释,将其注入到油层中,实现聚合物驱油的效果。 2 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2.1 聚合物调驱封堵机理 聚合物微球的颗粒直径在微米或者纳米级别,可以封堵不同直径的孔隙,纳米级别的微球,在聚合物注入的初期,随着注入水的携带作用,可以渗透进入油层孔隙的深部。当注水时间延长后,微球颗粒发生水化膨胀的现象,直径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储层的孔隙实施了堵塞,达到调剖的效果。 而聚合物微球的大颗粒的调剖过程中,微米级别的聚合物颗粒,使其具有双层的结构,带有不同的电荷,实施油层的调剖处理。注水开发的初期是聚合物微球进入到油层的深部,使微米级的聚合物颗粒带负电,和岩石表面的负电荷相互排斥作用,防止聚合物微粒直接粘附在岩石表面,而影响到调剖的效果。 2.2 聚合物调驱体系的优化设计 应用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措施,达到最佳的调剖效果。如果针对注水开发的区块实施整体的聚合物微球调剖设计,对于不同的开采条件,采取不同的调剖设计。针对井组采出程度高的油层,存在裂缝的油层结构,采取调堵调驱并重的施工方式,达到优化注入剖面的效果。 如果单井的注入程度高,已经形成了均匀的水线推进的方式,应用复合调剖体系的作用,封堵大孔道和裂缝,改善储层的非均质性,提高纵向的波及体积,扩大油田的开发面积,得到最佳的油井产能。 2.3 聚合物调驱的注入工艺技术措施 调驱剂的注入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注入工艺流程,实现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状态,按照调剖设计要求,封堵大的孔道,保证注入剂达到预期的驱替效果,提高油井的开采程度。采取在线注入的方式,达到调剖的技术要求。 对注水井进行洗井操作,将井筒中的污物杂质清洗出井,连接注入泵和管汇组合,建立微球注入的工艺流程,保证达到设计的注入压力,才能使微球进入到油层的深部。 应用泵注的技术措施,实现聚合物微球的调剖注入,首先进行段塞注入的方式,验证聚合物微球体系与油层的配伍性,封堵深部的大孔道,保持流体的畅通,避免注入水的窜流。再进行第二段塞施工,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防止聚合物微粒的流失,而影响到调剖的效果。第三次的段塞施工过程中,延长聚合物微球的封堵有效期限,保持调剖的效果。 3 结语 通过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的研究,提高三次采油的效率,满足油田开发后期增产的技术要求。优化设计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措施,结合注水井的实际情况,对聚合物微球的纳米级和微米级的颗粒进行区分,用于封堵不同直径的孔隙吼道,达到最佳的封堵效果。满足注水井调剖的技术要求,对聚合物微球调剖施工程序进行监控,优化三段的挤注工艺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储层特点,提高调整注水剖面的精准度,达到注水井的注入量,满足水驱开发的需要,从而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衣哲.聚合物微球调驱机理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3, 14(6):1-4. [2] 任瑞峰,陆诗文,周长国,等.文中油田微球调驱的研究与应用 [J].辽宁化工,2013(11):1354-1356. 收稿日期:2017-11-18 作者简介:易永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8.03.033 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易永根,侯军刚,师现云,毕台飞,潘 昊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措施的应用,针对油层的微孔隙结构,应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制成的微球,作为调整驱油孔道直径的介质,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油层中,扩大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死油区的油流,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75X(2018)03-047-01 ·47·

磁性微球的生物医学进展

磁性微球的生物医学进展 1、磁性微球的制备 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较多,不同类型的磁性微球制备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有喷雾干燥、热处理法和冷冻凝聚法。化学法有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自组装法和生物合成法等。 1.1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是将磁流体分散在基体材料的溶液中,利用喷雾干燥制得磁性微球。王强斌等〔7〕将纳米磁流体分散在聚丙烯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得到外形规整、粒径分布较窄、磁含量约15% 的聚丙烯腈磁性微球,得到的磁性微球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 1.2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将蛋白质分散在磁流体中,在超声激烈搅拌下加热,使蛋白质稳定,可得到蛋白质包覆的磁性微球。Jchatterjee等〔8〕采用此法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人血清白蛋白(HSA)磁性微球。将HSA加入到磁流体中,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棉子油中,先在低温(4℃)下高速超声搅拌,然后加热到130℃,同时保持高速的搅拌,持续一定时间,然后冷却洗涤。得到的磁性微球分散良好,稳定性较化学交联蛋白质得到的磁性微球更好。 1.3冷冻凝聚法 冷冻凝聚法是将磁流体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再加入液体石蜡,搅拌。低温冷却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过滤、洗涤可得到包覆Fe3O4的磁性微球。张胜〔9〕等利用冷冻法制备了包裹超微Fe3O4和平阳霉素的明胶磁性微球。此微球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缓释性。 1.4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法是将磁流体分散在高分子单体中,加入乳化剂,高速搅拌剪切乳化。同时高分子单体在乳液滴中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了磁性颗粒均匀分散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谢钢〔10〕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聚苯乙烯)/Fe3O4复合微球,并研究了不同的分散稳定剂对所制备的复合磁性微球的影响。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类似,将磁流体加入到高分子单体中,不加乳化剂的情况下,借助高速搅拌的作用将单体分散成小液滴,单体在小液滴中反应,得到磁性高分子微球。王胜林〔11〕等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将Fe3O4磁性粒子用一种复合分散剂进行表面处理后分散到苯乙烯中,从而形成苯乙烯磁流体,在磁流体中加入引发剂单体二乙烯基苯(DVB),然后将磁流体分散在水中,经过高速剪切

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及其应用

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及其应用 王代流1,2,肖建洪2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2.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31)摘要:交联聚合物微球的颗粒粒径和溶胀性能是影响调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交联聚合物微球在高含水、强非均质性油藏深部调驱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粒径实验、岩心驱替实验等对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在60℃条件下、用孤岛回注污水溶胀10d 后,粒径中值增大了34倍;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单管封堵率大于92%,双管岩心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1%,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完全能够满足孤岛油田高渗透油藏深部调驱的要求。在G D2-24斜516井组实施了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深部调驱现场试验,注水井油压上升了2.9M Pa,对应一线油井见效高峰期含水率下降了5.6%,单井平均增产原油5t/d 。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是改善注水剖面和降低油井含水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交联聚合物微球;粒径;溶胀;调驱;矿场试验;孤岛油田 中图分类号:TE357.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8)02-0086-03 孤岛油田属高孔、高渗透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经 过几十年的高效高速开发,该油田“三高”现象已十 分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减缓产量递减,目 前适合注聚合物开发的储量大部分已实施了注聚合 物开发。高含水井组的深部调驱技术是对老油田经 济、有效的挖潜工艺[1],能够有效地调整、改善油藏 的非均质性,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孤岛油田储层 的空气渗透率为510×10-3~2400×10-3μm 2,孔 隙度为32%~35%,油藏温度为60~70℃,矿化度 为4000~7000mg/L 。交联聚合物微球(简称微 球)的初始粒径较小,微球在水中溶胀后粒径可增 大几倍至十几倍。为了提高微球在高含水、强非均 质性油藏深部调驱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微球溶胀 前后粒径的变化和调驱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孤岛 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1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调驱机理交联聚合物微球是纳米级/微米级微球,对于孤 岛油田的油层孔喉直径,其初始粒径满足“进得去” 的要求;微球经过水化溶胀后,能达到封堵大孔喉的 粒径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强度,满足对地层大孔喉 “堵得住”的要求,使后续液流发生转向[2];微球具 有弹性,在一定压力下变形并向前移动到地层深部,满足了调驱剂能够进入地层深部发挥作用的要求。2 交联聚合物微球性能评价交联聚合物微球是采用反相微乳液法聚合得到的预交联体系。微球溶胀前后粒径的变化是影响其深部调驱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通过粒度分析实验研究了微球在油层温度、矿化度条件下溶胀一定时间后的粒径变化。2.1 实验仪器及配制方法实验仪器包括激光粒度分析仪、电磁搅拌器、分析天平和恒温箱等。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简称微球分散体系)的配制:首先在烧杯中加入孤岛孤二联合站处理后的回注污水(矿化度约为7000mg/L,原油及悬 浮物含量均小于300mg/L ),再加入一定量的交联聚 合物微球,搅拌均匀,体系中微球的质量浓度为 1000mg/L 。 2.2 性能评价用激光粒度分析仪[3] 测试微球分散体系在60℃和70℃条件下、不同溶胀时间的粒径分布。结果显示(图1),微球的初始粒径中值为1.32μm;采用回注污水配制的微球分散体系在60℃下,溶胀1d 后,微球的粒径中值为3.09μm;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收稿日期2008-01-10;改回日期2008-02-14。 作者简介:王代流,男,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采油工程专业,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546)8885441,E -mail:gdc wdl@sl of .com 。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导项目“孤岛油田耐温稳定微溶胶深部调驱技术” (2006G12) 第15卷 第2期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Vol .15,No .2 2008年3月 Petr oleum Geol 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Mar .2008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应用 一、前沿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sep—aration techniques,IMB) 是将免疫学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磁珠特有的磁响应性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是一种特异性强、灵质纯化敏度高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抗原纯化手段。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 目前该项技术在细胞分离、蛋白、免疫学及微生物学检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目前最有推广价值的技术之一。 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介绍 1、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原理 利用人工合成的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磁力所吸引,外有功能基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的磁珠,作为抗体的载体。当磁珠上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目的。 2、免疫磁珠法分类 ⑴、阳性分离法 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 ⑵、阴性分离法 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细胞,游离于磁场的细胞为所需细胞。一般而言,阴性分离法的磁珠用量比阳性分离法的大,阳性分离法用的更多。磁性微珠是以金属离子为核心,外层均匀包裹高分子聚合体的固相颗粒。磁性微珠上既可标记针对某种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直接法); 也可标记羊抗鼠IgG抗体(间接法),使分离细胞的范围大大扩大。 3、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 基本技术路线:制成磁性材料的微球,再在微球表面引入活性基团,通过载体表面偶联反应可将抗体结合到载体上,形成免疫磁性微球。 优质微载体的性能:合适且均一的磁响应强度,较小且均一的粒径,稳定均一、特异吸附的表面性能。 4、该技术的主要优点 ⑴、细小而均一的微球为配基与受体的反应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积 ⑵、磁珠的磁性使其可以用磁力收集器方便快速地获得分离,且对被分离物无损伤 ⑶、检测复杂的生物样本和食品样本等时受到颗粒性杂质等的影响较小

磁性高分子微球

知识介绍 基金项目:航空基金资助项目(99G 53074); 作者简介:谢钢(1975— ),男,重庆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磁性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磁性高分子微球 谢 钢1,张秋禹1,李铁虎2 (11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西安 710072; 21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西安 710072) 摘要: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合成制备方法,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细胞分离、有机合成、环境Π 食品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磁性高分子微球;制备;细胞分离;有机合成;微生物检测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磁性物质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微球。因磁性高分子微球同时兼具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和磁响应性,不但能通过共聚及表面改性等方法赋予其表面功能基(如—OH 、—C OOH 、—CH O 、—NH 2、—SH 等),还能在外加磁场下方便迅速地分离,因此自70年代以来,磁性高分子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磁性材料、生物医学、细胞学和生物工程、分离工程,以及隐身技术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有关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备、表征和应用几个方面,也有少量有关磁 性微球宏观物理性能的研究[1,2]。其中有关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分类、早期的一些应用等已有较详细 的综述[3~5],本文主要就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合成制备方法、研究发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介绍。 1 制备方法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磁性高分子微球按结构可分为三类:一是核为磁性材料,壳为聚合物的核/壳式结构,该类微球研究得最多;二是以高分子材料为核,磁性材料作为壳层的核Π壳式结构;三是内层、外层皆为高分子材料,中间层是磁性材料的夹心式结构。其中研究较多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主要是第一类磁性高分子微球,因此主要就第一类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从制备方法来看,主要包括包埋法[6,7]、单体聚合法[8~28]和原位法[29]三类。 1.1 包埋法 包埋法是制备磁性高分子微球最早的一类方法,它是将磁性微粒分散于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溶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应用

精心整理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应用 一、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简介 )前面 显+2与大, 胶溶化法和添加改性剂及分散剂的方 法,通过在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双电层结 构阻止纳米粒子团聚,制备稳定分散的 水基和有机基纳米磁性液体。制备的磁

性液体2~12个月都能很好的分散着,磁性液体中颗粒平均粒径为16~35nm之间。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和工艺路线,工艺简单安全,能耗低,并保持了磁性颗粒的粒径在纳米量级,并且经磁性能测试可得磁性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其技术指标达到并超过国内外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性能,为国内各种磁流体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 泛, ,所 ,操 磁性 目前,制备磁性Fe3O4纳米颗粒方法的机理已研究得很透彻,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采用二价和三价铁盐,通过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得到磁性Fe3O4纳米颗粒;另一种则是用三价铁盐,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三价的氢氧化物,最后通过烘干、煅烧等手段得到磁性Fe3O4纳米颗 粒。

(一)共沉淀法 沉淀法是在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再将沉淀物脱水或热分解而制得纳米微粉。 (二)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方法(Sol-Gel)是日本科学家Sugimoto等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 ,油(OΠ , 对实验设备和制备条件方面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因而大多数也只停留在研究阶段。 三、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应用 当粒子的尺寸降至纳米量级时,由于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

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的影响,使其具有不同于常规体相材料的特殊的磁性质。这也使其在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特殊的应用。(一)生物医药 磁性高分子微球(也称免疫磁性微球)是一种由磁性纳米颗粒和高分子骨架材料制备而成的生物医用材料,其中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乙烯、硅烷、聚乙烯、聚丙烯酸、淀粉、葡聚糖、明胶、白蛋白、乙基纤维素等,骨架 .用 能长期稳定的存在,不产生沉淀与分离。目前,磁性流体已经广泛应用于选矿技术、精密研磨、磁性液体阻尼装置、磁性液体密封、磁性液体轴承、磁性液体印刷、磁性液体润滑、磁性液体燃料、磁性液体染料、磁性液体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磁性液体变频器、磁性液体陀螺仪、水下低

磁性微球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磁性微球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磁性微球在核酸纯化上的应用 核酸是现代生物学、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核酸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除了在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它与生命的异常情况,如肿瘤发生、放射损伤、遗传疾病等也有密切关系。因此核酸是现代生物学、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无论是进行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还是进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首先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纯化。 超顺磁性磁性微球是细胞分离、鉴定,基因分析,细菌和病毒的病原体诊断,核酸分离分析,蛋白质纯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寡聚核苷酸[Oligo(dT)]序列或链霉亲和素等将DNA 和RNA连接磁性微球表面已开发了许多应用。 1、DNA/RNA结合蛋白分离 在基因表达中,蛋白质也是一个重要角色,然而与DNA/RNA特异性结合得蛋白质通常寿命都很短,且含量少,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可用来提取分离DNP/RNP。结合有生物素的DNA或RNA序列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相互作用,蛋白质识别了这些序列,就可在几分钟内结合到固定化DNA/RNA上,这种方法已被用来分离转录因子,限制性内切酶,复制蛋白等。 2、mRNA分离 在研究基因表达中,结合免疫磁性细胞分离和基于磁珠分离后进行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典型哺乳动物一个细胞中只有大约10pg的RNA,而mRNA则仅占总RNA的1-5%。传统的mRNA分离技术含有总RNA纯化,即基于Oligo(dT)-纤维素亲和色谱柱的PolyA+RNA选择,此过程费时并费力。因此,Oligo(dT)25磁性微球被用于从复杂溶菌液中提取mRNA。Poly(A)-tail是mRNA序列上普遍存在的一段碱基,因此磁珠表面只需要有Oligo(dT)25序列,就可以有效地与mRNA上的Poly(A)-tail 杂交,这种杂交非常迅速,在1-2分钟内就可完成,能有效地除去rRNA,tRNA以及其他RNA,且有70-100%的回收率。除去溶菌液的洗涤,整个提取只需耗时十五分钟,且只用一个管,也不必前面的纯化步骤。利用Oligo(dT)25磁性微球可在一小时内从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中提取出mRNA,磁珠也可以经过改性后对血液、骨髓中的癌细胞进行检测或进行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制备。此外,磁珠还可从动、植物组织中分离Mrna,比如,曾有人从血清、血浆、骨髓液中分理出聚腺苷酸(polyadenylated viral)RNA病毒:HIV-1RNA,从肝、脾、植入石蜡组织,以及果蝇中都提出了mRNA。 利用这些磁珠从动、植物细胞、组织等复杂样品中提取的mRNA,可用于构建cDNA文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