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与方法

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与方法

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与方法
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与方法

对于刚从事给建筑排水设计的新手往往只知道要查规范去画图,而对一个工程如何展开、各专业如何提资协作~直到竣工验收,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为了让大家更快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将论坛中大侠(童话)的文章汇集为此文奉上。

本文内容包括两部分:流程介绍和设计实例。

流程介绍分为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人防审查)和施工阶段(图纸会审——工地处理——竣工验收)。实例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方案和道路给排水设计。

一、工作阶段划分

1、设计阶段: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

消防审查、人防审查。

2、施工阶段

图纸会审——工地处理——竣工验收。

二、设计工作流程

施工图绘制按下面九个步骤进行,根据情况也可交叉进行:

1、召集各专业开会,确定互相提资时间,列出工作计划,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平面、立面、剖面。水专业提资应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提管井位置、面积,电容量,水池容积,设备房面积等,一般时间在一周之内;第二阶段提设备房布置,消火栓、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

器位置等,一般时间在中前期,约2~3周;

第三阶段向概算专业提设备材料表,一般在出图前一周。其它专业应向本专业提的资料必须明确提资时间并写入工作计划。第一阶段空调应提供空调补充水量,第二阶段建筑应该提供卫生间大样,时间也是在中前期,使本专业绘制完设备房大样图后能马上进入卫生间大样的

绘制,提资的时间一定要坚持尽早。

第一次建筑提资一般比较简单,在做第一阶段提资的同时,仔细看一次图纸,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设计范围要明确,管井分布面积要落实。

还要着手写联系函给业主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如市政自来最低水压、管径、位置,市政排雨水管道标高、位置等,由业主相关部门索要资料),明确做法(如住宅卫生间大样画到什么程度,水表怎么设置,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确定管道材料等等,而且要业主来文答复,作为设计依据,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保护自己),并作为归档资料的一部分归档。

2、写统一技术条件,交审核人签字认可。设计依据,建筑等级,计算的方法,各个系统的技术方案(如给水系统方案是否市政水直供、水泵-水箱供水),关键的技术指标(用水定额、消防用水量等),采用的管材一定要写清楚,技术方案和设计的关键问题应该先与审核人取得一致意见,否则校审时才修改工作量太大,而且影响其它专业。

3、写计算书。这阶段先计算涉及向其它专业提资的内容,如水池容积计算,水泵选型等,

计算完成后给校对人检查。

4、向各相关专业第一阶段提资,接受各专业提资。要严格按工作计划提资,一定要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填写提资单,出现问题的有据可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提资单给校对及专业负责人签字时应该提交相应部分的计算书。

5、画图,完成计算书余下内容,第二阶段提资。绘制施工图的顺序应该是大样图??平面图??系统图。画图当中注意与建筑等工种的沟通和协商,经常发生建筑修改或某专业要求修改建

筑不通知其它专业的情况。

6、设计人自校。提交校审时出现图纸相互矛盾等错误是不应该的,而且不允许出现很明显

的简单错误,例如立管编号错编成其它系统的,编号重复等等。

7、校对审核。提交校审时应一起提交统一技术条件和计算书,白纸图设计人应签好名。

8、会签,出图。

三、画图注意事项

1、编制计算书时关键的技术指标(用水定额、消防用水量等)必须取自经审核人认可的统一技术条件。计算的步骤应详细列出使用的计算公式,然后列式将数值代入计算,给水管径可在给出计算公式后列表计算。所有需要计算的设计数据均应在计算书中表示,不能漏项,

2、图纸目录编排顺序:设计总说明—平面图—大样图—系统图—设备材料表—采用的标准

图集。

3、全套图纸字体大小要统一。一般说明中单线汉字高5mm,数字高3~4mm;尺寸及标高标注的数字高为2.5mm;使用window字库中的ture type字型时在说明中为4mm,

尺寸及标高标注的数字为2.5mm。

4、粗线宽度一般为0.5~0.6mm。

5、突出本专业内容。建筑提资的图上有很多尺寸、标注是其专业本身的,如门窗号与尺寸、建筑选用的图集做法等,可以删去,只保留总尺寸、轴线尺寸、需要的细部尺寸标注。建筑的墙线要变成细线。本专业不同系统的管线要用图例、颜色、图层来区别。图例应严格按照

《给排水制图标准》设置。

6、坚持严格自校。按顺序画平面图时自校大样图,画系统图时自校平面图,最后自校系统

图,提交校审前再自校一次,花费的时间不多,可以避免自相矛盾的错误。

四、图纸绘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卫生间大样

画卫生间大样首先要确定给排水立管的位置,要根据各层平面图特别是转换层是否能方便连接考虑,排水立管布置尽量靠近大便器。住宅卫生间没有蹲厕的应设地漏。公用卫生间宜在洗脸盆、小便斗附近设地漏,并尽量靠墙角,方便地面找坡。如果建筑提资时已经定了地漏位置,有修改的要通知建筑专业修改。根据已往的经验,厨房不宜设置地漏。

公用卫生间排水管道除按规范设置清扫口外,拐弯处有条件的尽量设清扫口。给水管需要暗装时DN≤25墙厚至少应为120mm,DN>25墙厚至少应为180mm,不足的应要求建筑加砌墙,空心小型砌块墙不能暗装。敷设在楼板内的给水管应按规范要求执行。卫生间大样给排水系统要按透视图的要求画,平面上可以不标注管径,在轴侧图上详细标明。

2、系统图

系统图不用再按透视图标准来画。不用完全按比例画,各楼层用横线表示并注上标高,楼层间距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立管相互关系位置要与平面相符,各种方向的横管按轴侧图的原则画,拐弯的地方简单表示一下就可以了。施工图编制深度要求的内容不能少,如管道管

径标高、立管底标高等。

3、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般分为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两部分,设计说明部分设计依据必须一一列出;各个系统作为一节说明,技术指标(用水定额、消防用水量)要写出来,采用的系统形式,分区等都要说明,消防系统还要说明设备的选用(消火栓、喷头)。施工说明部分说明管材选用及安装,安装部分只要说明方式就可以了,如PVC-U管,粘接。

五、小区施工图设计注意问题

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与方法

对于刚从事给建筑排水设计的新手往往只知道要查规范去画图,而对一个工程如何展开、各专业如何提资协作~直到竣工验收,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为了让大家更快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将论坛中大侠(童话)的文章汇集为此文奉上。

本文内容包括两部分:流程介绍和设计实例。

流程介绍分为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人防审查)和施工阶段(图纸会审——工地处理——竣工验收)。实例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方案和道路给排水设计。

1、设计单体时应该先考虑供水问题。给水系统是否需设屋顶水箱,如需水泵加压是设总的泵房还是区域泵房(视乎建筑高度及距离远近等,从造价、节能、安全方面比较厚确定)。消防如要水泵加压通常按区域消防考虑,泵房单独建或放在某一建筑内要与建筑专业协商。

2、设计单体给排水平面时要结合总平来确定化粪池及雨水管、沟的出口位置。按深度要求属单体设计内容的,如在后出的总平图表示,应在单体的设计说明中列出该部分内容详见后出的总平图。

3、总平雨水设计要详细计算。

4、核对业主提供的市政接口资料,以免排不出去,要说明施工前核对市政接口的情况,有问题先通知设计院修改再施工。

5、仔细核对其他专业的管线,避免交叉,特别是非设计院承接的内容,如通信、电话、有线电视、管道煤气等管线,必须在这些专业内容施工前协调好标高问题。

六、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时有需要业主、施工监理单位特别注意的问题先提出。施工监理单位提出的疑问要一一解答。会审纪要是由监理单位编写的,与设计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送到单位盖章时应仔细核对其中提出的问题及答复记录。

七、工地处理

会审后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时,尽量通过电话联系解决,确实说不清楚的要与对方约定时间到工地处理问题,处理完毕有需要的应出修改通知。非设计错误而对方提出的合理修改意见,要对方来正式文件提出要求作为修改依据,并在修改通知中注明。

八、竣工验收

按新的验收规定,由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3方检查并给出验收结论,发出整改通知单,质检站主持验收、参与检查并监督全过程。首先由参与建设单位分别介绍项目情况,通常由建筑专业代表设计院发言。然后分组检查,一般分为外观实测组、水电组、资料组,检查本专业相关内容时,重点看是否按图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选用设备是否合格产品等,有问题记录下来。最后总结时分专业提出存在的问题,由建筑专业给出验收结论。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1.设计程序

一个建筑物的兴建,一般都需要建设单位(通称甲方)根据建筑工程要求,提出申请报告(或称为工程计划任务书),说明建设用途、规模、标准、投资估算和工程建设年限,并申报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列入年度基建计划。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通称乙方)进行工程设计。

在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文件(例如建设单位的申请报告、上级批文、上级下达的文件等)齐备的条件下,设计单位才可接受设计任务,开始组织设计工作。

设计阶段的划分。一般的工程设计项目可划分为2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规模较大或较重要的工程项目,可分为3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设计内容

方案设计。进行方案设计时,应从建筑总图上了解建筑平面位置、建筑层数及用途、建筑外形特点、建筑物周围地形和道路情况。还需要了解市政给水管道的具体位置和允许连接引入管处管段的管径、埋深、水压、水量及管材;了解排水管道的具体位置、出户管接入点的检查井标高、排水管径、管材、排水方向和坡度,以及排水体制。必要时,应到现场踏勘,落实上述数据是否与实际相符。

方案设计的具体工作

(1)根据建筑使用性质,计算总用水量,并确定给水、排水设计方案。

(2)向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提供给排水设备(如水泵房、锅炉房、水池、水箱等)的安装位置、占地面积等。

(3)编写方案设计说明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依据;2)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及规模;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的用水定额及总用水量,选用的给水系统和给水方式,引入管平面位置及管径,升压、贮水设备的型号、容积和位置等;4)排水系统:说明选用的排水体制和排水方式,出户管的位置及管径,污废水抽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的型号和位置,以及雨水的排除方式等;5)热水系统:说明热水用水定额、热水总用水量、热水供水方式、循环方式、热媒及热媒耗量、锅炉房位置,以及水加热器的选择等;6)消防系统:说明消防系统的选择,消防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以及升压和贮水设备的选择、位置、容积等。

方案设计完毕,在建设单位认可,并报主管部门审批后,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

方案设计实例

——圣世豪林方案设计(给水排水专业)

1.说明

1).地下三层设消防水池两座,每座容积分别为400m3,两座连通;消火栓水泵6台(中、低区及高区消防补水泵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自动喷水水泵4台(高、低区个两台,均为一用一备),消防提升水泵两台(一用一备);生活水池一座,容积为400m3,生活水泵12台,每区3台(两用一备);

2).办公楼避难层设消防水池一座,容积为60m3,高区消火栓水泵两台(一用一备),高区自动喷水泵两台(一用一备);

3).住宅楼顶层设消防水箱各一座,容积均为18m3,在其中一个水箱间内分别设消火栓增压设备及自动喷水稳压设备,在办公楼顶层设消防水箱一座,容积为30m3;

4).地下三层消防电梯下设潜水排污泵,每处两台(一用一备);其余地方适当考虑设集水坑及潜水排污泵。

问题:

①建筑剖面图请尽快确定。(避难层可按照最初方案确定,即设两处避难层);

②7月16日所提的生活水池容积200m3有误,以本次为准;

2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将方案设计确定的系统和设施,用图纸和说明书完整地表达出来。

(1)图纸内容:

1)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应反映出室内管网与室外管网如何连接。内容有室外给水、排水及热水管网的具体平面位置和走向。图上应标注管径、地面标高、管道埋深和坡度(排水管)、控制点坐标,以及管道布置间距等。

2)平面布置图:表达各系统管道和设备的平面位置。通常采用的比例尺为1:100,如管线复杂时可放大至1:50~1:20。图中应标注各种管道、附件、卫生器具、用水设备和立管(立管应进行编号)的平面位置,以及管径和排水管道的坡度等。通常是把各系统的管道绘制在同一张平面布置图上,当管线错综复杂,在同一张平面图上表达不清时,也可分别绘制各类管道的平面布置图。

(1)图纸内容:

3)系统布置图(简称系统图):表达管道、设备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各类管道的系统图要分别绘制。图中应标注管径、立管编号(与平面布置图一致)、管道和附件的标高,排水管道还应标注管道的坡度。

4)设备材料表:列出各种设备、附件、管道配件和管材的型号、规格、材质、尺寸和数量,供概预算和材料统计使用。

5)图纸目录:列出编有图纸序号的所有图纸和说明。

(2)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

1)计算书:各个系统的水力计算、设备选型计算。

2)设计说明:主要说明各种系统的设计特点和技术性能,各种设备、附件、管材的选用要求及所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水泵房的防振、防噪声技术要求等)。

扩初设计实例

——圣世豪林扩初设计方案(给水排水专业)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投资方提供的委托任务书;

(2)建筑,总图,采暖通风,动力等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3)给水排水专业有关的设计规范.

二.设计范围

建筑物内的给排水、消防设计。

三.设计内容

1.生活给水:

(1)给水水源:

由青年大街和大西路上的市政供水管网上各接两根DN200的供水管,供本建筑生活及消防使用。

(2)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

1)办公:40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1.2;

2)公寓式办公:300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1.2;

3)住宅:200L/人?日,小时变化系数:2.5;

4)商场:6L/人?m2?天,小时变化系数:1.2;

5)餐厅:20L/人?天,小时变化系数:1.2;

6)电影厅:4L/人?场,小时变化系数:1.2;

7)冷却循环补充水:按总循环水量的1.5%计算;

8)采暖补水:按总循环水量的1.5%计算;

9)道路:2L/m2?天,小时变化系数:1.2;

10)绿化:2L/m2?天,小时变化系数:1.2;

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

总生活用水量:921m3/d。

(3)给水系统:于地下三层设生活水泵和生活水箱(容积为400m3)。办公及公寓楼分为四个区:地下三层-八层为1区,九层-十八层为2区,十九层-二十六层为3区,(A座)二十层-顶层为4区;住宅楼分为三个区:三层-十三层为低区,十四层-二十二层为中区,二十三层-顶层为高区。各个区均采用微机变频调速供水,每区水泵设水泵三台(两用一备);控制给水压力不超过0.35MPa,超压部分设减压阀。各区生活水经紫外线消毒。

2.热水供水:住宅洗浴热水采用电热水器供应。

3.冷却循环水:于地下室制冷机房内设冷却循环水泵,每台水泵对应一台冷水机组,冷却塔设于裙房屋面。冷却循环水经过杀菌灭藻过滤处理。

4.生活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

(1) 生活污水系统:

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算,约为830m3/d。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建筑内设专用通气管。

(2)雨水系统:

设计重现期为10年,设计降雨历时为5min。屋面雨水内排。

5.消防给排水

5.1.消火栓给水系统:

(1)用水量标准:室内:40L/s;室外:3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2)供水系统:

系统分高、中、低三个区,地下三层-五层为低区,A座六层-十七层、其它各楼六层-顶层为中区,A座十八层-顶层为高区。于地下三层设800m3消防水池一座(分为两个联通的400m3消防水池两座)。

1)高区消防(A座中区消防):于A座顶层设消防有效容积为30m3的水箱一座,储备高区消防初期用水,并设消火栓增压泵及增压罐,为A座三十一层-顶层消火栓系统增压;于二十七层(避难层)设有效容积为60m3的接力水箱一座,储备A座高区及中区消防用水,并设高区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于地下三层消防水泵房设高区消火栓接力泵两台(一用一备),将地下三层消防水池内消防水提升至高区接力水箱,供高区消防使用;接力水箱同时担任A座中区消防用水(重力流方式供水)。

2)中区消防:于C、E、F座顶层分别各设消防有效容积为18m3的水箱一座,储备中区消防初期用水;并在F座顶层设消火栓增压泵及增压罐,为B、E、F座二十六层-顶层及C、D二十九层-顶层消火栓系统增压。在消防泵房(设于地下三层)内设中区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

3)低区消防:十四层(避难层)设消防有效容积为18m3的水箱一座,储备低区消防初期用水。在消防泵房(设于地下三层)内设低区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成环状布置,消火栓的布置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A座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3米,其它不小于10米,A、E、F座及裙房部分消火栓配置消防卷盘。消火栓栓口工作压力大于0.5MPa时,采用减压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设消火栓;顶层设试验及检查用消火栓。每区各配消防水泵结合器三组。

5.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湿式灭火系统,按中危险Ⅱ级设计。

(1)设计标准: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设计秒流量:26L/s。

(2)供水系统:

系统分区及供水方式同消火栓灭火系统。于地下三层消防水泵房设高区自动喷水接力泵两台(一用一备),将地下三层消防水池内消防水提升至高区接力水箱,供高区及A座中区自动喷水系统使用,并在二十七层(避难层)设高区自动喷水泵两台(一用一备)。

系统由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压力开关、末端试水装置等组成。不作吊顶处,采用直立型喷头;吊顶下布置的喷头,采用下垂型喷头。当梁、通风管道、桥架等障碍物的宽度大于1.2m时,其下方增设喷头。水流指示器前设信号阀。报警阀前管道呈环状布置。每区各配消防水泵结合器两组。(B、C、D座仅在裙房部分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系统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自动启动自动喷水泵。

地下三层及地下二层车库设自动喷水

四.管材:

1.生活给水管:采用无缝铝合金衬塑管,热熔连接;

2.自动喷水管,水喷雾管:采用热浸内外镀锌钢管,丝接或者管箍连接;

3.消火栓、冷却循环水、雨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

4.污水管,雨水管:采用柔性排水铸铁管,卡箍柔性连接或者法兰柔性连接。

道路给排水设计的步骤

初步设计:

首先是道路专业提供的条件要熟悉一下,从头到脚看看道路专业设计的道路条件图,主要有路宽、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路宽40m以下一般是单边布置管线,通常是雨水和污水各布置在道路的一边。路宽在40m以上通常是双边布置管线,即道路的两侧均设置雨水管和污水管。现场调研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去看看,把能排水的地点标注的你的设计日志上或者测绘图上,收集本工程的规划资料,包括给水规划和排水规划,确定排水方向,雨水和污水的排水方向一定要弄清楚,排水可接纳点确定后,其标高要求甲方实测提供。万一没有规划资料。那只有你自己计算了。现实计算雨水,再计算污水。雨水计算划定汇水范围,用暴雨强度公式自己计算。污水必须逼迫业主提供系统的污水专项规划,确定排水方向。至于管径和流量,实在不行那就你自己算算也就罢了。这些都搞定了,你就可以开始画图了,先画平面图,再画纵断面图。画管线,画检查井,画消火栓,标注管径,管长,坡度,检查井型号,消火栓型号,阀门井型号,顺便和道路专业的哥哥妹妹聊聊,别让他或她的设计东西和你的打架,电力、电信也是一样。一般来说,给水管埋个 1.0m左右,雨水管埋深2.0~2.5m,污水管埋深2.5~3.5m就可以,再仔细核对道路专业的条件图,让道路专业在道路横断面上给你把管位定好。注意纵断面上你设计的管线不要和道路专业设计的过水管涵在标高上打架。最后写个漂亮的说明书,多抄几个计算公式上去,让别人觉得这个设计时根据高深的理论计算,现场调查,精心而呕心沥血设计的。出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管线一定要用粗线打印,其他的用背景色。这样初步设计就搞定了,基本上设计费的40%就拿到了手。

管线综合

1.管道竖井内管线布置分为能进人和不能进人的管道竖井两种。

图14-3为规模较大建筑的专用管道竖井。每层留有检修门,可进入管道竖井内施工和检修。因竖井空间较小,布置管线应考虑施工的顺序。

图14-4为较小型的管道竖井或称专用管槽。管道安装完毕后才装饰外部墙面,安装检修门。

2.吊顶内管线布置由于吊顶内空间较小,管线布置时应考虑施工的先后顺序、安装操作距离、支托吊架的空间和预留维修检修的余地。管线安装一般是先装大管,后装小管;先固定支、托、吊架,后安装管道。

图14-5为楼道吊顶内的管线布置,因空间较小,电缆也布置在吊顶内,故需设专用电缆槽保护电缆。

图14-6为地下室吊顶内的管线布置,由于吊顶内空间较大,可按专业分段布置。此方式也可用于顶层闷顶内管线布置。为防止吊顶内敷设的冷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有凝结水下滴而影响天花板美观,故应对冷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采取防结露措施。

3.技术设备层内管线布置技术设备层空间较大,管线布置也应整齐有序,以利于施工和今后的维修管理,故宜采用管道排架布置,如图14-7所示。由于排水管线坡度较大,可采用吊架敷设,以便于调整管道坡度。管线布置完毕,与各专业技术人员协商后,即可绘出各管道布置断面图,图中应标明管线的具体位置和标高,并说明施工要求和顺序,各专业即可按照给定的管线位置和标高进行施工设计。

2、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要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15-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6号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V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主编部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通知 (88)建标字第196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已经修订完毕。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为国家标准,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原《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88年8月24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件的通知,由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我委组织审查,完成了报批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有:用水定额、住宅与公共建筑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生活污水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和雨水道设计方法等。本规范还补充了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排水管道通气系统和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的内容,增设了游泳池和喷泉两节。其它如防止水质污染、节水节能、安全供水、新型管材等方面也作了较多的修改和补充。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并抄送我委,以便再次修订时参考。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1983年3月 主要符号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给水 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 第二节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第三节系统选择 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 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水表 第六节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第七节水泵、吸水井及贮水池 第八节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 第九节游泳池 第十节喷泉 第三章排水 第一节系统选择 第二节卫生器具、地漏及存水弯 第三节管道布置和敷设 第四节排水管道计算 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检查井 第六节通气管 第七节污水泵房和集水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术语

术语、符号 . 术语 ..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生活杂用水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最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 . . 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 ..回流污染由虹吸回流或背压回流对生活给水系统造成的污染。 ..背压回流 给水管道内上游失压导致下游有压的非饮用水或其他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虹吸回流 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 .空气间隙 在给水系统中,管道出水口或水嘴口的最低点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在排水系统中,间接排水的设备或容器的排出管口最低点与受水器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 ..溢流边缘指由此溢流的容器上边缘。 ..倒流防止器 一种采用止回部件组成的可防止给水管道水流倒流的装置。 ..真空破坏器 一种可导入大气压消除给水管道内水流因虹吸而倒流的装置。 ..引入管 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或由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给水管网的管段。 ..接户管 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入户管(进户管) 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段。 ..竖向分区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并联供水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式。 ..串联供水 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方式。 ..叠压供水 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 ..明设室内管道明露布置的方法。 ..暗设, 室内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内,或者由建筑装饰隐蔽的敷设方法。..分水器集中控制多支路供水的管道附件。 ..线胀系数温度每增加℃时,管线单位长度的增量。 ..卫生器具, 供水并接受、排出污废水或污物的容器或装置。

给水排水专业规范与设计手册

给水排水专业规范与设计手册 一.规范规程标准类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2002) 9.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1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11.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1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 1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 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9.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41:2004) 20.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JJ/T29-98)

2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2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2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5.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2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2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8.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0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3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3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3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3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二、设计手册类 1.严煦世等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5.1工程概况 8、1、本项目位于//////////,设计为1栋地上2层的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780㎡,建筑密度20.60%,容积率0.41,绿地率35% 5.2设计范围 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小区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 5.3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版); 17、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现状图等。 5.4给水工程 5.4.1供水概况 给水水源将///////的市政给水管,给水管径为DN150。水压0.30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满足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室内采用上行下给枝状供水至各用水点。 5.4.2最高日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的规定,小区用水量包括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广场用水量、管网漏失和未预见用水量等。公建用水量、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按前四项之和的10%计算。 (1)残疾人宿舍用水标准:250升/床日用水人数44人使用时间24h Kh=2.5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Q1=250×45/1000=11.3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1.30×2.5/24=1.17m3/h。 (2)浇洒道路用水定额为每次1L/(m2·d)。浇洒绿地用水定额为每次1 L/(m2·d)。总规划占地面积4318.59m2,绿地面积为1511.5m2,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则绿地浇洒用水量为:Q2=1511.5×1×1/1000=1.51m3/d。 小区道路浇洒只考虑区内道路浇洒,区内道路面积1757.08㎡,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道路浇洒用水量为:Q3=1757.08×1×1/1000=1.76m3/d。 (3)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取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则管网漏失用水量为: Q4=(Q1+Q2+Q3)×10%=1.46m3/d (6)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Q1+Q2+Q3+Q4)=16.03m3/d 5.4.3室内供水系统概述 室内给水系统分采用上行下给枝状敷设方式供水,由小区给水管道直接供给。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吉林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长春市正大光明城2#楼 室内给水、排水设计、消防设计 院(系)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101班 姓名宋天芳 学号21 起讫日期7月1 日- 7月 12日 指导教师 2013年 7 月12日

前言 建筑给水排水是给水排水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本次设计说明书就是针对室内给水排水的设计及其计算,从而了解并掌握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的水量来满足机体的生活需要,因此建筑给水排水也成为我们现在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好室内给水排水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室内给水排水的设计要合理的安排好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消防管道的布局,计量避免交叉和错乱。 此次设计说明书也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做的一次设计。 此次设计主要依据建筑条件图和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技术措施、标准图集设计。其余参考书详见参考书目。

目录 一、设计指导书 二、设计过程说明 三、室内给水系统计算 四、室内排水系统的计算 五、建筑内部消防系统的计算 六、小结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收集资料:气象、土建、水质资料、参考资料 二、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性质、卫生器具及用水点位置,布置给水、排水管线,根据相应公式计算给水排水流量。并分别确定其管径、管道坡度、阻力损失等。 三、绘施工图: 1、图纸内容 各系统设计一般由设计说明、平面图、系统图组成(必要时宜带有局部详图)。 A.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上用图线表达不清楚的问题,需要用文字加以说明。主要内容有:给水所需总压力;给排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及接口方式;对管道敷设的技术要求;对施工质量及验收的要求;各系统主要材料、设备的统计等。 B.平面图 平面图是设计图纸的主要部分。本图应表明给水、排水系统管道(立管,横管、支管)的水平位置及管径、立管编号,管道坡度。 C.系统图 系统图也叫轴侧图,该图表明系统各管道的空间关系,图内除注明管径及立管编号外,还应标明管道标高及坡度。 D.详图 当某些设备的构造或管道的连接情况在以上图中表示不清楚,用文字也说明不清,可将这些部分绘成详图。 E.设备及材料明细表 为方便施工备料,应将工程涉及的管材、阀门、仪表、容器设备等列出并制成明细表。一般表中项目包括: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及备注等项目,其中备注栏内主要写明对材料设备有明确要求的生产厂家等。 2.设计图例 为使工程设计图纸,满足设计、报批、施工、存档、交流等方面的使用要求,图面中的线条粗细及符号的表示应尽量做到标准化、统一化。 A.图线、图例 各种管线、管材、阀门、仪表等所用图例均参见《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吉林省标《暖卫工程设计综合图例》。 B.文字 图纸上标注的文字均应以规范的仿宋字写出,在设计说明中列出的内容应全面、简明、扼要。 3.参考资料 A.《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王增长主编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B.《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刘文镔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强条汇编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强条汇编 3.2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3.2.3城镇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 3.2.3A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3.2.4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内产生虹吸、背压回流而受污染。 3.2.4A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构筑物等的生活饮用水管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3.2.4C从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水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3.2.5从生活饮用水管道上直接供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的下列部位设置倒流防止器: 1.从城镇给水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出两路及两路以上的引入管,且与城镇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的小区或建筑物,在其引入管上; 2.从城镇生活给水管网直接抽水的水泵的吸水管上; 3.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且小区引入管无防回流设施时,向商用的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进水管上。 3.2.5A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接至下列用水管道或设备时,应设置倒流防止器: 1.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 2.从生活饮用水贮水池抽水的消防水泵出水管上。 3.2.5B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接至下列含有对健康有危害物质等有害有毒场所或设备时,

应设置倒流防止设施: 1.贮存池(罐)、装置、设备的连接管上; 2.化工剂罐区、化工车间、实验楼(医药、病理、生化)等除按本条第1款设置外,还应在其引入管上设置空气间隙。 3.2.5C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真空破坏器: 1.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2.5倍时,在其充(补)水管上; 2.不含有化学药剂的绿地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在其管道起端;3.消防(软管)卷盘; 4.出口接软管的冲洗水嘴与给水管道连接处。 3.2.6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小便斗(槽)采用非专用冲洗阀直接连接冲洗。 3.2.9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用防污染的措施。 3.2.10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 3.2.14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出水嘴或取水短管时,应采取防止误引误用的措施。 3.5 管道布置和敷设 3.5.8室内给水管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3.9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

给水排水常用术语及含义

给水排水工程的通用术语及其涵义 1.给水工程 WaTersupplyenGineerinG 原水的取集和处理以及成品水输配的工程。 2.排水工程 seWeraGe,WasTeWaTerenGineerinG 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废水的工程。 3.给水系统 WaTersupplysysTem 给水的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4.排水系统 seWeraGesysTem 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5.给水水源 WaTersourCe 给水工程所取用的原水水体。 6.原水 raWWaTer 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 7.地表水 surfaCeWaTer 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 8.地下水 GroundWaTer 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9.苦咸水(碱性水) BraCkishWaTer,alkalineWaTer 碱度大于硬度的水,并含大量中性盐,pH值大于7。 10.淡水 freshWaTer 含盐量小于500mG/L的水。 11.冷却水 CoolinGWaTer 用以降低被冷却对象温度的水。 12.废水 WasTeWaTer 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以及流入排水管渠的其它水。 13.污水 seWaGe,WasTeWaTer 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14.用水量 WaTerConsumpTion 用水对象实际使用的水量。 15.供水量 ouTpuT 向用水对象提供的水量。 16.污水量 WasTeWaTerfloW,seWaGefloW 排水对象排入污水系统的水量。 17.用水定额 WaTerConsumpTionnorm 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 18.排水定额 WasTeWaTerfloWnorm 对不同的排水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相对合理的单位排水量的数值。 19.水质 WaTerqualiTy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 20.渠道 Channel,ConduiT 天然、人工开凿、整治或砌筑的输水通道。 21.干管main输送水的主要管道。 22.泵房 pumpinGhouse

给排水手册·图集

1. 许其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张忠孝,张隽.管道工长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柳金海.管道工程安装维修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 张志贤.管道施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许其昌.给水排水塑料管道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蒋玉翠.工业管道工程概预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王希杰.实用供热外管网土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张金和.管道安装工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 蓝伙金.简明动力管道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0. 钱德永,郑学珍.管道工程禁忌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1. 钱德永,郑学珍.管道安装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2. 柳金海.管材管件应用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柳金海.管道防腐蚀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4. 王启山.水工业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7.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排水(第5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8.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工业排水(第6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9.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防洪(第7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给水排水标标准图集

给水排水标标准图集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S1(一)给水排水标标准图集 给水设备安装(冷水部分)(2004年合订本) 02S101矩形给水箱 98S102卧式水泵隔振及其安装 95SS103立式水泵隔振及其安装 02SS104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与安装 01SS105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 02S106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 04S107游泳池附件安装及设备选用 单价:155元 S1(二)给水排水标标准图集 给水设备安装(热水及开水部分)(2004年合订本) 01S122-1 RV系列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2 HRV系列导流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3 SV系列弹性管束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4 SI系列弹性管束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5 TBF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6 SW、WW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01S122-7 BFG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8 TGT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9 SS、MS系列U形管型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

01S122-10 DFHRV系列导流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01S123 贮水罐选用及安装 95S124 自控恒温装置 01S125 开水器(炉)选用及安装 01SSl26 住宅用热水器选用及安装 单价:110元 S2给水排水标标准图集 消防设备安装(2004年合订本) 01S201室外消防栓安装 04S202室内消防栓安装 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 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 04S204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 98S205消防增压稳压设备选用及安装(隔膜式气压罐) 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水设施安装 单价:112元 S3给水排水标标准图集 排水设备及卫生器具安装(2004年合订本) 01S302雨水斗 92S303医院卫生设备安装 99S304卫生设备安装 01S305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水排水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招标文件。 2.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3.国家现行的有关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规范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三、设计内容: 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雨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四、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分别从学府大道及20米规划路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供基地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按照0.15MPa考虑。 2.生活用水量估算: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230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125m3/h。 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

3.生活给水系统: 本工程地下一和地上一、二层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地上二层以上用水由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设于地下室的水泵房内。 4.热水供应: 根据各单体建筑功能,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年管理费用,并尽可能的利用太阳能,本工程热水供水方案如下: 1)酒店考虑集中热水系统,热媒为锅炉房热水,经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供给客房卫生间及厨房等需用生活热水的地方。 2)办公、公寓等其他建筑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配以电辅设加热系统和贮热水罐,为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提供所需用的生活热水。 3)热水系统分区与给水一致,热水采用机械循环方式。 5.饮水供应 自饮水供应由小型一体式直饮水供水设备在各供应点直接供应。 五、排水系统: 1.本工程各建筑室内采用生活污废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2.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废水重力流排入室外污水管道或中水处理间的调节水箱;地面层(±0.000m)以下的污废水采用管道汇集至地下室的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厨房排水须经过隔油处理); 3.室外污水管道统一排至室外化粪池,所有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20米规划路污水管道。 六、中水系统: 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本工程设有中水处理系统。中水水源为各单体建筑的盥洗用水,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基地的冲厕、绿化、道路洒浇和车库地面冲洗。中水工艺流程为: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该设计为花园小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自动喷水系统设计。由于该建筑高度58.4米,市政管网压力0.20MPa,无法满足压力要求,故采用分区供水。给水分区为高、中、低区,10-17层为高区,3-9层为中区,一、二层为低区。中区、高区由高位水箱-减压阀联合供水,低区利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的方式。该建筑物高度低于100米,消防系统不分区,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自喷系统采用中危一级标准,正常压力为0.1MPa,作用面积为160平方米。 1 生活给水系统 根据有关设计相关资料,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层高及设计要求,结合室外城市管网能够提供的水压,确定给水系统的方式及组成。 1.1 相关规范 摘自(《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3.4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 3.3.5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 2 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置; 3 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3.3.6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 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连供水方式。 3.4.7 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置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 1.2 竖向分区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1.0.3条知:建筑高度高于或等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高于或等于10层的住宅称为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生活给水系统由于其层数多、竖向高度大,为避免建筑低层配水点静水压力过大,需要进行竖向分区。

常用的规范、标准图名称(给水排水专业)

常用的规范、标准图名称(给水排水专业) 0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自2010年4月1 日起实施。 标准图 S5(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一)(2011年合订本) 包含图集: 05S502: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05S506-1:自承式平直形架空钢管 06S506-2:自承式圆弧形架空钢管 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10S507: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 S4(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及附件安装(三)(2011年合订本) 包含图集: 04S409: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安装 10S406: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安装 10SS410: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 S3(2010年合订本):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排水设备及卫生器具安装(2010年合订本) 包含图集: 04S301: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 08S305: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 09S302:雨水斗选用及安装 09S303:医疗卫生设备安装 09S304:卫生设备安装 0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01?3《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自2011年3月1日实施。 01?4《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自2011年3月1日实施。 01?5《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5-2010),自2010年1月1日实施。 0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01?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 01?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0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01?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02?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5-2011),自2011年12月1日实施。注:建筑给水复合管包括:1.钢塑复合管(SP 管)、2. 钢塑复合压力管(PSP 管)、3.不锈钢塑料复合管(SNP 管)、4.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5.铝塑复合管(铝塑复合压力管) CPAP 管)、6.塑铝稳态管(塑铝稳态复合管) (PE/A/P管)、7.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BCP 管)。 标准图《建筑给水复合金属管道安装》(10S411),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注:图集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DN≤600、工作压力≤2.5MPa的室内生活给水、热水系统的钢塑复合管(含涂塑、衬塑)、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和钢塑复合压力管(PSP)的设计选用和施工安装。 02?2《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50439-2005)。 标准图11S405-2 建筑给水聚烯烃类塑料管道安装自2011年12月1日施行。代替02SS405-2 无规共聚聚丙乙烯(PP-R)给水管安装、02SS405-4 交联聚乙烯(PE-X)给水管安装。 02?3《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05:2000)。 标准图11S405-3 标准图建筑给水复合类塑料管道安装自2011年12月1日施行。代替02SS405-3 铝塑复合给水管安装。 02?4《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 :2001)。注:钢塑复合管含衬塑钢管和涂塑钢管。 02?5《给水钢塑复合压力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237:2008)。注:钢塑复合压力管(PSP),以焊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丙)烯塑料,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 02?6《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CECS 277:2010),自2010年8月1日实施。标准图《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10S407-2),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篇 2.5.1 设计依据 1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5)《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3)《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 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3 重庆市荣昌中迪星邦置业有限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重庆市荣昌中迪星邦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2.5.2 设计范围 1 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公司设计。 2 本工程水表井与市政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市政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2.5.3 工程概况 1 项目用地位于邻荣昌奥林匹克广场,距离市政府约2.5公里,市政道路昌龙大道及荣昌大道贯穿其中。 2 项目地块建设用地面积40720.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6942.4平方米。其中包括红星家居MALL建筑、地下超市;M-1#楼-M-6#楼为多层公共建筑。1#住宅(M-7)楼、2#住宅(M-8)楼为商住楼。5. 3 设计范围 2.5.4 给水 1 水源 1)本工程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为0.345Mpa,供水标高~326.900m(绝对标高)。本工程从北侧荣昌大道的市政给水管道上接一根DN200mm的引入管,与小区给水管网相连接,作为小区的生活及消防水源。 2)本工程不设置自备水源。 2 用水量 表2.5.4-1 本工程各用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42807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6.1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甲方提供相关资料 6.2工程概况(略) 本工程现有西二道及环河西路接入两根DN200给水管,厂区内DN200环状布置,室外消火栓6座。污水DN200及雨水DN400排放口各一处,位于西二道。 室内给水管供原有卫生间、厨房及淋浴间枝状供水,燃气热水炉一套,为淋浴提供热水。两根DN100接入室内,DN100消火栓管道成环状。消火栓为SN65,保证室内同时两股水柱到达。室内污水排入室外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6.3 设计范围 6.3.1.室外给排水管网根据工程室内改扩建情况进行局部增加和改造。增加新增地界的室外雨水排放系统。 6.3.2.室内给排水包括: 1,扩建WEAVING线及FILTER线车间卫生间给排水设计。 2,改建餐厅厨房实验室及卫生间更衣淋浴间给排水设计。 6.3.3.消防: 1.室内消防增加5处消火栓,改动4处。 2.新增地界增加一座室外消火栓。

6.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 6.4.1水源 本项目厂区内原有DN200环状给水干管,分别接自西二道和环河西道市政给水管网。厂区内枝状接往厂房内各用水点。供水压力为0.24MPa,生活及消防用水均有保障。 6.4.2 给水方式 本工程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系统。管道沿厂区主干道成环状布置,并从市政管网接两根DN200引入管与厂区环状干管相连,可确保本工程生产和消防用水量要求。 6.4.3水质及用水量 市政给水水质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可以满足普通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水质要求。 生产生活日用水量约200m3 /d。其水量分配详表1 用水量表表1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1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 1.1给水排水工程的通用术语及其含义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工程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原水的取集和处理以及成品水输配的工程。 2.排水工程sewerage,wasterwater engineering 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废水的工程。 3.给水工程water supply system 给水的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4.排水系统sewerage system 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5.给水水源water source 给水工程所取用的原水水体。 6.原水raw water 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 7.地表水surface water 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 8.地下水ground water 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9.苦咸水(碱性水)brackish water,alkaline water 碱度大于硬度的水,并含大量中性盐,ph值大于7。10.淡水fresh water 含盐量小于500mg /L的水。11.冷却水cooling water 用以降低被冷却对象温度的水。12.废水wastewater 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的其它水。13.污水sewage,wastewater 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14.用水量water consumption 用水对象实际使用的水量。15.供水量output 向用水对象实际使用的水量。16.污水量wastewater flow,sewage flow 排水对象排入污水系统的水量。17.用水定额water consumption norm 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18.排水定额wastewater flow norm 对不同的排水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相对合理的单位排水量的数额。19.水质water quality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20.渠道channel,conduit 天然、人工开凿、整治或砌筑的输入通道。21.干管main 输送水的主要管道。22.泵站pumping house 设置水泵机组、电气设备和管道、闸阀等手房屋。23.泵站pumping station 泵房及其本配套设施的总称。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