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五四精神的现代价值

试论五四精神的现代价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期作业

试论五四精神的现代价值

姓名:

学号:

分数:

2015年6月10日

试论五四精神的现代价值

【摘要】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以科学、民主为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解放思想、实行变革的强大的推动力。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关键词】爱国、民主、胡适、习近平

一、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二、五四运动发生的过程

1919年4月28日,国际联盟条文,正式成立,尚觉有点希望。过了二天,到了4月30日那一天,和会消息传出,关于山东方面的权利,皆付与日本,归日本处理。消息一到,前此满腔热望,如此完全失望了!全国愤怒,莫能遏制,于是到了5月4日那一天,学生界发起北京全体学生大会,开会以后,到处游行5月17那一天,所有北京城内的学校,一律停课,数万学生,结队游行,教育部且发起提灯大会,四五万学生,手执红灯,高呼口号,不可谓非中国教育界第

一创举。影响所及,遂为以后的“五四运动”下一种子;故虽谓五四运动,直接发源于此次五六万人的轰轰烈烈的大游行,亦无不可。于是在5月 14日那一天,中国代表团,又在和会内重新提出“山东问题”,要求公平办法,始终没有得着好的结果,而中国代表亦始终没有签字,所以然者,实因当时留欧中国学生界,亦有相当的运动,包围中国公使馆不许中国官员擅自签字之故。

自5月20日起,北京学校,一律罢课,到处演讲,诸如前门大街等热闹地方,皆变成学生的临时讲场了;对于城内交通,不无影响,于是北京军警,大捕学生。但军警捕捉学生越着力,学生的气焰,越加热烈,影响所及,全国学生,相率罢课,天津的学生界,于5月23日起,宣布罢课;济南的学生界,于24日宣布罢课;上海的学生界,于26日宣布罢课;南京的学生界,于27日宣布罢课,即在 6月3号那一天,运动商界,一律罢市三天,并要求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政府见来势汹险,无法抵抗,终于屈服下来;自动撤销营盘,自动召回军警,即是政府被人民屈服的证据,而曹、陆、章三人,亦于同日被政府罢免掉了。此为5月4日到6月3日几近一月中间的故事,最后的胜利,终于归属学生界了。[1]

三、五四运动在当时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当时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的影响,能使全国人民,注意山东问题,一方面禁止代表签字;一方面为抵制日货,抵制日货的行为,致使许多日本商人先后破产,给日本野心家予以重大打击,亦渐生戒惧之心;再加上国际上的帮助,故于1921年“华盛顿会议”中,当中国代表重新提出山东问题时,日本把山东方面的权利归还给了中国了。

间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四运动引起全国学生注意社会及政策的事业。

(二)、为此运动,学生界的出版物,突然增加。新文学的势力,深深占入学生界的头脑中去了,此为五四运动给予新文学的影响。

(三)、五四运动更予平民教育以莫大影响。

(四)、劳工运动亦随五四运动之后,到处发生。一处倡之,百处和之。

(五)、妇女的地位亦因五四运动之故,增高不少。五四运动之前,国内无[1]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1996年,中国友谊出版

有男女同学之学校,那时,妇女的地位,非常低微。五四运动之后,国内论坛,对于妇女问题,渐生兴趣,各种怪论,亦渐渐发生了。

(六),彼时的政党,皆知吸收青年分子,共同工作。[2]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3]。五四运动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而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四、五四运动精神的现在价值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5]

学习和继承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要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握好自己

[2]胡适,《五四运动纪念》,1928年:上海,光华大学;《民国日报》(1928年5月上海出版)

[3]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书》,1920年1月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5日 02 版)

[5]习近平,《在同各 2014年05月05日 02 版)

[5]习近平,《在同各界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5日 02 版)

的际遇和机缘,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近百年为人类民主和思想解放积累的精神遗产继承和传承下来,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参考文献:

[1]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1996年,中国友谊出版

[2]胡适,《五四运动纪念》,1928年:上海,光华大学;《民国日报》(1928年5月上海出版)

[3]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书》,1920年1月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5日 02 版)

[5] 习近平,《在同各界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5日 02 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