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

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摘要:卷柏科卷柏属植物, 世界分布范围广,品种较多。除[5]中国药典[6]中卷柏项下收载的 2 个品种外,部颁和各地方标准及在现有成方制剂中有 1 2 个种被收载或应用, 此外还有20 个种在各地民族民间作为药用[2]。贵州民间将深绿卷柏( S . doederl ei n i i ) 称为多德卷柏, 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咳之功效, 用于风湿病, 风寒咳嗽。广西地区使用的石上柏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 S . doederl ei n i i ) ( 别名: 大叶菜) 和江南卷柏( S. moel l end orf i i ) ( 别名: 地柏枝) , 具有清热解毒、抗癌、止血之功效, 用于癌症、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和乳腺炎。金鸡尾( S. mv ol vens) 民间用于治疗脱肛下血、咳嗽、哮喘、黄胆、水肿; 翠云草( S. un c i nat a ) 治疗黄疸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风湿关节炎; 细叶卷柏( S. l abord e i ) 治疗伤风鼻塞、小儿疮积、口腔炎、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蔓出卷柏( S. d a v i di i ) 治疗风湿关节炎、筋骨疼痛[2]。山东省有些地区使用中华卷柏( S . si n ensi s ) 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3]等。近年来, 随着卷柏植物资源调查新种的发现和药理研究的深入, 尤其是其抗肿瘤、降血糖作用对治疗癌症、糖尿病有效。卷柏属植物越来越受到中外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卷柏属植物; 化学研究; 进展;防癌治癌;抗炎;抗病毒;镇痛;降血压;水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肉瘤S 1 80;生长抑制作用 正文: 1 卷柏属植物化学研究概况 目前, 中外植物化学工作者已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出黄酮、木脂素、醇多糖、生物碱、脂肪酸、氨基酸、无机盐等化学成分。自19 71 年Ok i gaw a 等人从S. t amari sci n a 中分离出a ment of l avon e 到19 97 年国外工作者已分离出几十个黄酮类化合物, 且除芹菜素外均为双黄酮类化合物并大多是从植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国内对卷柏属植物研究相对要晚, 集中分离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 并从垫状卷柏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出一个新化合物垫状卷柏胆甾酮;卷柏( S t amari sci n a ) 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卷柏苷B、卷柏苷C 两个新化合物。 卷柏属植物含有多种黄酮类以及其他类化学成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试题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试题

1.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B.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C.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D.缩瞳.降眼压.调节麻痹 E.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2.新斯的明可用于治疗() A.青光眼 B.重症肌无力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A+B+C E.B+C 3.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 A.phys0stigmine B.pil0carpine C.ne0stigmine D.phent0lamine E.sc0p0lamine 4.手术后腹气胀.尿潴留宜选()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毛果芸香碱 D.酚妥拉明 E.酚苄明 5.治疗青光眼可选用() A.新斯的明 B.阿托品 C.山莨菪碱 D.毛果芸香碱 E.东莨菪碱 6.用作中药麻醉催醒剂的药物是()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毒扁豆碱 D.麻黄碱 E.阿托品 7.新斯的明对下列哪一效应器兴奋作用最强 () A.心脏 B.腺体 C.眼 D.骨骼肌 E.平滑肌 8.新斯的明的作用原理是()

A.直接作用于M受体 B.抑制Ach的生物合成 C.抑制Ach的转化 D.抑制Ach的贮存 E.抑制Ach的释放 9.毒扁豆碱主要用于() A.重症肌无力 B.青光眼 C.术后腹气胀 D.房室传导阻滞 E.检查眼屈光度 10.毛果芸香碱滴眼可产生哪种作用 () A.缩瞳 B.视远物清楚 C.上眼睑收缩 D.前房角间隙变窄 E.对光反射不变 11.下列哪种效应是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实现的 () A.膀胱括约肌收缩 B.骨骼肌收缩 C.瞳孔扩大肌收缩 D.唾液腺分泌

野木瓜及其同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 野木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木通科野木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野木瓜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性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为野木瓜属植物的进一步药用开发和药源扩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木瓜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性质;质量控制 一.野木瓜本草及基源 “野木瓜”名称始见于明·朱棣的《救荒本草》[1],云:“野木瓜,一名八月,又名杵瓜。出新郑县山野中。蔓延而生,妥附草木上。叶似黑豆叶,微小光泽,四五叶搌生一处,结瓜如肥皂大,味甜。古代本草中记载野木瓜属植物的只有清·吴淇俊的《植物名实图考》[1],曰:“五爪金龙产南安,横根抽茎,茎叶俱绿。就近生小枝,一枝五叶,分布如爪;叶长二寸许,本宽四五分,至末渐肥。复出长尖,细纹无齿,根褐色,硬如萆。”。。。。 1. 野木瓜种属的归类及分布 1.1野木瓜种属的归类 野木瓜[1]Stauntonia系木通科( Lardizabalacea) 9个属的其中一属,该属植物通常为常绿木质藤本,大部分全株及果实皆可入药。其性微苦,平。具镇痛、治咳嗽和痢疾之功,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头痛,牙痛,痛经,跌打伤痛,肠胃炎等症。多数种类为药食两用植物,浆果多汁味甜, 可生食、制果酱和酿酒, 种子榨油, 供食用和工业用。 该属约20余种植物, 我国有23种(2个亚种),本属植物分两个亚属,即有蜜腺状花瓣存在的野木瓜亚属和无蜜腺状花瓣的无瓣亚属。野木瓜亚属有:Stauntonia chinensis DC.、翅野木瓜Staun tonia decora(Dunn)C. Y. Wu.、三叶野木瓜Stauntonia brunoniana Wall. ex Hemsl.、斑叶野木瓜Stauntonia maculata Merr.牛藤果Stauntonia elliptica Hemsl. 野木瓜无瓣亚属按其花药顶端附属体的形状又

秦艽_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_吴晨

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1.01.050 秦艽-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吴晨1,魏昀1,张志红2,高慧琴1 (1.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网络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STRING、DAVID、CTD等数据库查询药对作用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预测其作用通路和生物过程以及药对可治疗疾病的种类,进而讨论秦艽和威灵仙配伍后产生的药理作用规律。结果(1)秦艽-威灵仙药对共检索得到活性成分13个(11种),二者共有活性成分2个;(2)oleanolic acid和lematosideA'_qt是秦艽-威灵仙药对治疗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此外还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三萜化合物等成分在药对治疗疾病过程中发挥药效;(3)通过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重要靶点55个,degree值排名前五的重要靶点分别为GAPDH、MAPK3、MAPK1、PTGS2和ESR1;(4)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相关疾病网络分析得出药对可以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肝细胞癌、实验性肝硬化、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肥胖症等473种疾病;(5)共富集到GO生物过程28条,发现药对活性成分参与机体半乳糖代谢过程、类固醇生物合成过程、胰岛素抵抗过程、氮代谢过程、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过程、血管平滑肌收缩过程、药物代谢的合成过程等;(6)富集KEGG信号通路: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主要对肿瘤、神经传导、炎症、内分泌等4大类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丰富,作用靶点多样,影响通路和生物过程繁杂,对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化学药物损伤等方面的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1)01-0206-07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of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 WU Chen1,WEI Yun1,ZHANG Zhihong2,GAO Huiqin1 (1.College of Pharmacy,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730000,Gansu,China; 2.Editorial Department,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730000,Gan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tive components,action targets,pathways and diseases of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Methods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targets,diseases and pathways were enriched from 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STRING,DAVID database,etc.The relationship of targets protein,key pathways and kind of illness were predicted by STRING and DAVID database.Results(1)Thirteen different active ingredients and2sam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searched.(2)Oleanolic acid and lematosideA'_qt were key active ingredients,which were abstracted from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Iridoid terpenes,phytosterols,saponins,iridoid glycosides and triterpenes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3)Fifty-five important targets were found by analysis and top5targets were GAPDH,MAPK3,MAPK1,PTGS2and ESR1.(4)There were473kinds of diseases,which included rheumatoid arthriti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xperimental liver cirrhosis,breast neoplasms,prostatic neoplasms and obesity,which can be cured by couplet medicines.(5)Twenty-eight biological processes were searched by GO analysis,which included galactose metabolism,steroid biosynthesis,insulin resistance,nitrogen metabolism,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6)Pathways in cancer,pathways in nerve conduction,pathways in inflammation and endocrine can be affected by couplet medicines.Conclusion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 which have lots of ingredient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ny targets act on several pathways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couplet medicines are good for curing cancer,nerve con-duction,inflammation and endocrine. Keywords:network pharmacology;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chemical components;mechanis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81960725) 作者简介:吴晨(1994-),男,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方向:中药与复方应用。 通讯作者:高慧琴(1962-),女,甘肃兰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药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E-mail:2739137732@qq.com。 602

植物研究进展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PCR-DGGE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植物学科研究进展 专业年级植物学2014级 学号 20141069 姓名成斌 2015年 1月 20日

PCR-DGGE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成斌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真菌研究中技术应用的主要步骤:从样品中直接提取真菌DNA,选取5′端含GC夹的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或IST序列等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合适的目的DNA片段,并在变性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电泳,使不同来源的真菌DNA 片段有效分离,再进行各种分类分析。 关键词: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真菌;引物;DNA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能够与80%以上的陆生植 物形成共生体[ 1 - 2 ]。它能够提高植物抗旱性、抗病性,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作物矿质营养,被誉为“生物肥料”[ 3 ]。由于AM真菌至今仍然不能被纯培养,给菌种鉴定、遗传学以及群落生态学研究等带来不少难题[ 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分子技术已被应用到AM真菌研究中。目前,国外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而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则进展缓慢[ 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是在含有浓度线性递增变性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将具有不同碱基序列而长度相似的双链DNA分离[8]。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是由Fischer和Lerman于1979年最先提出的用于检测DNA突变的一种电泳技术[ 7 ]。后来,该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并证实了这种技术在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差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且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环境样品中优势种 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8 - 9 ]。目前,在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中DGGE技术已发展的较为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 5 ]。 1 样品DNA的提取 从样品中提取DNA 的产率,直接决定了DGGE 条带的代表性[14]。DNA产率低,其条带的代表性就差。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为获得较高的DNA 提取产率,DNA 提取方法也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具体分析,寻找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方法。 1.1 土壤样品中真菌DNA 的提取 对于土壤样品DNA的提取,通常会采用改良后的Bead-Beating 法[5]。具体方法是:称取10 g土样,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重点与难点解析】 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两大类。前者包括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骨骼肌舒张神经;运动神经和支配肾上腺体质的内脏大神经。后者包括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包括胆碱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其中,胆碱受体又可分为M受体、N受体。M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缩瞳等;N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植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骨骼肌收缩。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受体、β受体,α型作用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散大等;β型作用表现为心脏兴奋、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松弛、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扩张、代谢增强等。 传出神经递质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在胆碱酯酶作用下水解灭活。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以再摄取方式消除。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有直接作用于受体和影响递质两种。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按其拟似或拮抗神经递质,分为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四大类。 【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当人体注射某一药物后,临床上出现流涎、瞳孔缩小、腹痛、血压下降,最有 A.α受体激动剂 B.β受体激动剂 C.M受体激动剂 D.N

2.Ach A.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B. C.胆碱酯酶破坏 D. 3.NA A.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B. C.胆碱酯酶破坏 D. 4. A.β 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 .M 5. A.β 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 6. A.β 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 7.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1 受体 D.α2受体 8. A.作用强度 B.剂量大小 C.是否有亲和力 D.是否有内在活性 9.植物神经节上的受体主要是 A.β 1受体 B.β2受体 C.N 1受体 D.N 2 (二)多选题 10.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运动神经 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二、简答题 1.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的生理功能变化。

千斤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46 环球中医药2015年12月第8卷第1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 2015,Vol.8,No.12 四综述四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第十九次中泰科技合作项目(19?508J);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一般资助项目(2013YB289);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2602);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FPRU2014?8) 作者单位:530001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乔雪(硕士研究生)];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卓燊二秦海洸);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植物研究所(杨子明) 作者简介:乔雪(1989-),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中药药理药效研究三E?mail:1262840617@https://www.doczj.com/doc/7015847561.html, 通讯作者:秦海洸(1970-),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三研究方向:皮肤病二性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三E?mail:qhgwhy@https://www.doczj.com/doc/7015847561.html, 千斤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乔雪 卓燊 杨子明 秦海洸 【摘要】 千斤拔属植物在中国一直作为民族药及民间药被广泛使用,其中有六种有确切药用历史,在中医上此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二强筋壮骨二消炎止痛二舒筋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二腰腿痛二乳房疾病二牙痛及妇科病等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此属植物中含有糖类二黄酮类二氨基酸二甾体二生物碱二挥发油等其他化学成分,且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二抗血栓二抗氧化二镇痛二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三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年来国内外所研究的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此属植物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三 【关键词】 千斤拔;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12.038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lant Flemingia QIAO Xue ,ZHUO Shen ,YANG Zi?ming ,et 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N Hai?guang ,E?mail :qhgwhy @https://www.doczj.com/doc/7015847561.html,.【Abstract 】 The plants of Flemingia Roxb.ex Rottl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a national medicine and folk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since antiquity,six of which have an exact and long history of medicinal use.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plants of Flemingia Roxb.ex Rottl have the effects of dispelling wind and removing dampness from the body,strengthening the sinews and the bones,diminishing inflammation and relieving pain,stimul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and causing the muscles and joints to relax.Clinically,they can be used to treat the injuries from fall,fractures,contusions and strains,pain in the waist and lower extremities,breast diseases,toothaches and gynecological diseases,etc.Recently, scholars both home and abroad found that the plants of Flemingia Roxb.ex Rottl contain such chemical components as sugars,flavonoids,amino acids,steroids,alkaloids,and volatile oils,etc.In addition,the plants of Flemingia Roxb.ex Rottl are anti?estrogenic effect and have the effects similar to xenoestrogen.Moreover,they are anti?inflammatory,antithrombotic,antioxidative and analgesic and have protective effects on nervous system injury.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Flemingia Roxb.ex Rottl,derived from our analysis of high?quality studies home and abroad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Flemingia Roxb.ex Rottl,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study,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in the future.【Keywords 】 Flemingia Roxb.ex Rottl;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威灵仙

威灵仙 威灵仙开放分类:中医中成药中药各类植物名称 木兰亚纲目录图片讨论知识魔块分享完善词条药品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 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 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编辑摘要威灵仙- 概述威灵仙威灵仙出自《中华本草》:种类分:威灵仙、棉团铁线莲、辣蓼铁线莲、毛柱铁线莲、桂果铁线莲。其植物形态如下: 威灵仙,木质藤本,长3-10m。干后全株变黑色。茎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4.5-6.5cm;一回羽状复叶,小叶5有时3或7;小叶片纸质,窄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10cm,宽1-7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浅心形,全缘,两面近无毛,或下面疏生短柔毛。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腋生或顶生;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4,长圆形或圆状倒卵形,长0.5-1.5cm,宽1.5-3mm,开展,白色,先端常凸尖,外面边缘密生绒毛,或中间有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不等长,无毛;心皮多数,有柔毛。瘦果扁、卵形,长3-7mm,疏生紧贴的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2-5cm。花期6-9月,果期8-11月。

棉团铁线莲,直立草本,高30-100cm。茎圆柱形,有纵沟,疏生柔毛,后脱落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5-3.5cm;叶片近革质,绿色,干后常变黑色,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或线形,长1.5-10cm,宽0.1-2cm,先端锐尖或凸尖,有时钝,全缘,两面或沿叶脉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网脉突起。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具3花。有时为单花,花梗有柔毛;苞片线形。花两性,直径2.5-5cm;萼片4-8,通常6,长椭圆形或狭倒卵形,长 1-2.5cm,宽0.3-1cm,白色,开展,外面密生白色细毛,花蕾时像棉花球,内面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长约9mm,无毛,花药线形;心皮多数,被白色柔毛。瘦果倒卵形,扁平,长约4mm,密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1.5-3cm。花期6-8月,果期7-10月。 辣蓼铁线莲,攀援藤本。茎和分枝除节上有白色柔毛外,其余无毛或近无毛。一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全缘,近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披针状卵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很少钝,不微凹,上面无毛,网脉明显,下面近无毛。花序较长而挺直,长可达25cm,花序梗、花梗近无毛或稍有短柔毛;萼片外面除边缘有绒毛外,其余无毛或稍有短柔毛。瘦果较小,长4-6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毛柱铁线莲,木质藤本。老枝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有棱。叶对生;叶柄长4-8cm;三出复叶,小叶片近革质,卵形或

老鹳草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

老鹳草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治疗药性归经 别名 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破铜钱、老鸹筋、贯筋、五齿粑、老鸹嘴、鹌子嘴。 汉语拼音 lao guan cao 英文名 Carolina Cranesbill Herb Common Heronsbill HerbGranesbill Herb, Herb of Common Heronsbill, Herb of Wilford Cranesbill 药材基原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尼泊尔老鹳草、块根老鹳草带果实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1.牻牛儿苗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cm。根圆柱形。茎平铺地面或斜升多分枝具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6cm;托叶披针形长5-10mm边缘膜质;叶片长卵形或长圆状三角形长4-6cm宽3-4cm二回羽状深裂羽片5-9对基部下延小羽片条形全缘或有l-3粗齿两面具柔毛。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长5-15cm通常有2-5花花梗长1-3cm;萼片长圆形先端具芒尖芒长2-3cm;花瓣5倒卵形淡紫色或蓝紫色与萼 片近等长先端钝圆基部被白毛;雄蕊102轮外轮5枚无药内轮5枚具药蜜腺5;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蒴果长3-4cm先端具长喙成熟时5个果瓣与中轴分离喙部呈螺旋状扭曲其内侧有棕色的毛。花期4-8月果期6-9月。 2.老鹳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短而直立具略增厚的长根。茎直立或下部稍蔓生有倒生柔毛。叶对生;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向上渐短;托叶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有毛;叶片肾状三角形基部心形长3-5cm宽4-6cm3深裂中央裂片稍大卵状菱形先端尖上部有缺刻或粗牙齿齿顶有短凹尖下部叶有时近5深裂上下两面多少有伏毛。花单生叶腋或2-3花成聚伞花序;花梗在花时伸长果时弯曲下倾;萼片5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有芒长5-6mm被柔毛;花瓣5淡红色或粉红色与萼片近等长具5条紫红色纵脉;雄蕊10基部连合花丝基部突然扩大扩

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_综述_郭学民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19卷第1期,2005年3月 Jo ur nal o f Hebei N or mal U niver sity of Science&T echnolog y Co llege V o l.19 No1.1M arch2005 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综述) 郭学民1,2,徐兴友1,2,王同坤1,王华芳2,尹伟伦2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2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概述了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及杂种细胞、筛选和鉴定的动态。 关键词:细胞融合;原生质体;筛选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Q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83(2005)01-0065-05 细胞融合(cy to mixis),亦称细胞杂交(cell fusio n),是指亲本的两个细胞在特定的物理和化学因子处理下合并为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1]。植物细胞融合可分为体细胞杂交(somatic hybridizatio n)和配子-体细胞杂交(gameto-somatic hy br idizatio n),前者是指不经过有性过程,而直接由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产生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的过程[2],后者是指性细胞(如小孢子四分体、精子、精细胞、幼嫩花粉、成熟花粉、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等)原生质体和二倍体原生质体融合产生三倍体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的过程[3]。植物细胞融合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突破物种生殖隔离、创造远缘杂种的新途径,原生质体技术还可用于细胞突变体的筛选、细胞器移植和外源DNA的导入。 自1960年Cocking[4]用酶法分离出番茄根原生质体后,Natag a和T akebe[5]1970年首次利用烟草叶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975年以色列的Vardi等[6]首次从木本植物Sham onti甜橙珠心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从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通过胚状体再生出植株;在禾本科植物中,除在珍珠谷、紫狼尾草用悬浮细胞为材料,较早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外,直到1985年Fujim ur a[7]等率先在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了再生植株,才出现了重大突破。现已从许多种内、种间、属间甚至亚科间的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细胞系或杂种植株。随着多种植物原生质体的成功培养和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植物细胞融合获得了巨大成功。植物细胞融合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融合的诱导、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以及植株的再生和鉴定等环节。 1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1.1 起始材料 起始材料及其生理状态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活力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往的双子叶植物培养中,大多以叶片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近年来,起始材料的适用范围有了较大扩展。目前,以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和体细胞胚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是最主要的方式;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成功的试验,几乎都是用从幼胚或成熟胚诱导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或胚性细胞系来游离原生质体。采用这些材料制备原生质体方法简便、产量高、不污染、不易破碎。 1.2 基因型 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脱分化与再分化所要求的条件不同,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再生能力不同。王光远和夏镇澳[8]在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中曾用26个品种进行组织培养,其中仅有3个品种(粳稻农虎6号、国香1号和上农香糯)能成功地用于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据统计,小麦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基因型只有大约10个[9]。基因型的选择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而且还影响植株的再生。Cheng和Veillenux证明芙薯(Solanum phureja)从原生质体培养到愈伤组织形成受2个独立位点的显性基因的调控[10]。因此,现有 收稿日期:2004-03-09;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12-12

026章.自主神经系统药理

第26章自主神经系统药理 第1节受体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衔接处,称为突触。神经冲动(兴奋或抑制)的传递是在突触处依靠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来实现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所构成。神经递质自神经末梢释放后作用于相应的受体,产生相应的效应。 受体是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或效应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分子结构,能选择性地只同相应的递质或药物结合并发生效应。受体按与之结合的递质命名。传出神经(植物神经和运动神经)末稍释放的递质或为乙酰胆碱,或为去甲肾上腺素,其中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和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 凡能与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小分子物质,称为配体。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亲合力、饱和性、特异性和可逆性的特点。与受体结合并能产生生物效应的配体称为受体激动剂,虽能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生物效应的配体称为受体阻滞剂或拮抗剂,对受体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的配体叫做部分激动剂。 第2节受体的分类、分布和效应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根据它们的功能分为两大类,α-肾上腺素能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进一步再将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1、α2和β1、

β2几种亚型。 1.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兴奋时激活磷酸酯酶C,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为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哌唑嗪(prazosin)是其拮抗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在外周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脑皮质和髓质),子宫、腮腺和平滑肌细胞也分布有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它兴奋时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钾、钙通道失活,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乐定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育亨宾(yohimbine)为其拮抗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还分布在非神经组织的多个器官内,包括血小板、脂肪细胞、肝脏、胰岛细胞、肾脏和眼等,兴奋时增加血小板积聚,抑制脂肪分解与胰岛素分泌及肾素释放,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 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进一步分为β1、β2、β3三种亚型,均通过G-蛋白兴奋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钙离子通道开放。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在心脏组织,兴奋时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使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引起肾脏分泌肾素,使脂肪分解和糖原水解,血糖升高。随着血糖升高,钾离子离开肝细胞,引起血清钾离子一过性升高;红细胞和肌肉细胞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钠-钾ATP酶,驱使钾离子进入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出现较长时间的血清低钾,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阻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能够抑制血清钾离子的这种改变,特别有利于心肌梗死后心律紊乱的防治。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同样存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概述 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auto………郴*m,也称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a…断…懈syskm)。前者又分为交感神经(。rmp曲一…o…y…)和副交感神经(P删舯PatheH……叩钾m),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效应器.其活动为非随意性的,如心脏排血、血流分配和食物消化等;后者则支配骨骼肌.通常为随意活动,如肌肉的运动和呼吸等。上述两个系统均依赖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在神经系统,化学传递可发生于神经细胞与细胞之间、神经细胞与其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之间。化学传递通过神经末梢释放少量递质进人突触间隙(叩ap叭】eR),经转运方式跨越间隙,与特异性的受体分子结合兴奋或抑制突触后细胞的功能。药物可模拟或拮抗化学递质的作用,即可选择性修饰许多传出神经的功能,这些功能涉及许多效应组织,如心肌、平滑肌、血管内皮、外分泌腺和突触前的神经末梢等。 传出神经根据其梢释放的递质不同.可分为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胆碱能神经)和主要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一dw一日…rve)。胆碱能神经主要包括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和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则包括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图5—1.图5—2)。 近年来除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外.肠神经系统(emed…Ⅳom邓tem,ENs)B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神经系统由许多种经元组成.其细胞体位f肠壁的g 内丛.是谰节控制胃腑道功能∞独立整合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同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但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肠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可来自于交感自副交感神经末梢.并可直接分布到平滑肌、腺体和血管。胃肠道运动功能主要受局部的Ens调节.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如肠道的蠕动反射可以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切断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对胃肠道运动的影响也很小。ENs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则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ENs可接受来自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冲动.并发送冲动至交感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该系统在药理学方面较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系统更为复杂.其中涉及许多神经肽和其他递质,如s一羟色腔(5一HT)、氧化氮(No)、。磷酸腺甘(ATp)、P物质(sp)和神经肽(Np)(目5一,)。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靶位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m…u 眦r)和受体(呲印rnr),可通过影响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代谢等环节或通过直接与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为了便于阐明传出神经系统药理.首先介绍递质和受体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f—l化学传递学悦的发展 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对于神经与神经间或神经与肌肉间的冲动传递就已开始争论,其焦点是上述冲动传递是电传递还是化学物质传递.1921年德目科学家L∞啪在著名的离体双蛙心灌流实验中发现,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可以释放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另一个离体蛙心的收缩。后于1926年证明这种抑制性物质就是乙酰胆碱。对交感神经而言,当测定做量儿荼酚胺的特异性化学和生物学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园 艺 学 报 2007,34(1):251-256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张 洁1,2,王亮生13,张晶晶1,舒庆艳1,高锦明2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突出阐述了花色、花香、花型等重要观赏性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丰富花色花香,选育优良品 种,研究药用成分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紫薇属;种质资源;花色;育种;药用成分;综述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2353X(2007)0120251206 Advances i n Stud i es on Genus L agerstroem ia ZHANG J ie1,2,WANG L iang2sheng13,Z HANG J ing2jing1,SHU Q ing2yan1,and G AO J in2m ing2 (1B eijing B otanical Garden,Institute of B otany,the 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93,China;2The N ational B ase of L ife Science and B iotechnology Education,N orthw est A&F U 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Abstract:The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ger mp las m res ources conservati on,cultivati on,p r opagati 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 on of crape myrtle(genus L agerstroe m ia)were revie wed.I n the meanti m e,the p r ogress of orna mental traits such as p lant shape,fl ower col or,scent and for m were studied.I n the future,it should be e mphasized t o carry out research on conserving core collecti on,enriching fl ower col or and scent,selecting and breeding novel cultivars,and deepening studies on their phar maceutical components. Key words:L agerstroe m ia;Ger mp las m;Fl o wer col or;B reeding;Phar maceutical components;Re2 vie w 紫薇(L agerstroe m ia indica),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炎夏少花季节开花,花期长达3个多月,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适用于盆栽和切花观赏,少数种类还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传统的治疗糖尿病和咳嗽等常见多发病的药用植物。 1 资源学研究 紫薇属于桃金娘目千屈菜科(Lythraceae),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至南部和澳大利亚的北部(陈俊愉,2001)。1795年,查尔斯?林奈为了纪念朋友Magnus von Lagerstr oe m,首次对紫薇属植物命名,因错认为其起源于印度,将其命名为L agerstroe m ia ind ica,但事实上,紫薇属起源于中国的南部和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3)。在美国,紫薇被称为crape myrtle(常拼写为‘crape myrtle’或‘crepe2myrtle’),其原因可能是紫薇的褶皱状花瓣像绉纸(crepe paper),叶子像桃金娘科(Myrtaceae)植物M yrtus co mm un is(htt p://dallas1ta mu1edu/woody/c myrtle/comna mes1ht m l)。111 野生种质资源研究 大量文献记载,全世界紫薇属植物约有55种(王献,2004b)。但国际植物名称检索表(I nterna2 ti onal Plant Na mes I ndex)报道有近80种,并详细列出了种、变种、亚变种、起源国及最初文献,同收稿日期:2006-06-27;修回日期:2006-12-12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5383) 3通讯作者Author f or corres pondence(E2mail:wanglsh@ibcas1as1c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