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海水中提取镁

化学组付筱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讨论、教师的引导、提取方案的设计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的

一般方法。

2、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的价值观,为进一步解决化工流程图的题型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学生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在老师

的引导下完成对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案设计,并学会用框图法表示。

2、通过复习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等,能综合运用,解决相

关高考题,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老师的引导完成对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案的设计,并能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用

相似的原理和思维方法解决从海水中提取溴等其他物质的方案的设计。

2、对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有所认识,并能结合盐类的水解、沉淀的转化、电

解原理等理论知识指导其方案的制定,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

难点:方案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将对“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为了让大家对这一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认识,请看《微课》。

微课中提到海洋这个蓝色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例如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那么我们现在就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如何才能从海水中提取到镁?请大家结合学案,讨论方案。

板书:一、从海水中提取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老师引导

用框图法设计方案:将海水中的镁离子转化成单质镁。

注:卤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等离子。

(1)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MgCl2 + Ca(OH)2 = Mg(OH)2↓+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 2 Mg + Cl 2↑

Mg 2+ + 2 H 2O = Mg(OH)2 + 2H +

MgCl 2 . 6H 2O = MgCl 2 + 6H 2O ↑(HCl 气体氛围下加热)

(2 )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有哪些?

过滤、蒸发结晶

【牛刀小试】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 +、Mg 2+、Cl —、Br —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从盐卤中获取Mg(OH)2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 溶液的主要原因是 .

(2)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 、 (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 。

(3)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

装置A 由分液漏斗、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双孔塞和导管组成,该实验装置在过程③中的作用是 。

通电熔融

【聚焦高考】

(天津理综改编)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将海水进行___________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

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

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对NaCl溶液进行电解时,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___、___或H2、___。

(3)步骤Ⅲ中已经获得Br2,步骤Ⅳ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__________。

(4)为除去工业溴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

过渡:通过对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案的设计讨论,我们能得到从混合物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方法,并能学以致用。课后反思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如何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并尝试用框图法表示。

用框图法设计方案:将海水中的溴离子转化成单质溴。

注:卤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等离子。

(1)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①2NaBr +Cl2 = Br2+2NaCl

②Br2+SO2+2H2O = 2HBr +H2SO4

③2HBr+Cl2 = 2HCl +Br2

(2)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有哪些?

蒸馏

海洋化学资源利用剖析

海洋化学资源利用 摘要:地球表面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资源是指分布在海洋及海岸带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是与海水水体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资源,海水资源可以用于工业、农业及海水淡化获取淡水资源等方面。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主要包括:海水制盐及卤水综合利用(回收镁化合物等),海水制镁和制溴,从海水中提取铀、钾、碘,以及海水淡化等。此外,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天然有机物质的研究和利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关键词:海水化学资源;化工;综合利用; Marine chemic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bstract:Seawater accounts for 97% of the total water the earth. Marine resources are materials and energy with direct relations to sea water which distributing in the spatial scope of ocean and coast Seawater and seawater chemical resources are an mi portent marine resource type, the seawater can be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etc. The chemistry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mainly including: the sea sal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rine (recycling magnesium compound, etc.), the water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magnesium bromide, from sea water extract uranium, potassium, iodine,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etc. In addition, since the 1960 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ine natural organic matter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use (such as from Marine animals and plants to extract natural organic phys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s), also got rapid development. Keywords:seawater chemical resources;chemical engineering;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引言 海洋化学资源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地球表面海水的总储量为13.18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平均每公里3海水中含3500万吨无机盐类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氯(1900万吨/公里3)、钠(1050万吨/公里3)、镁(135万吨/公里3)、硫(88.5万吨/公里3)、钙(40万吨/公里3)、钾(38万吨/公里3)、溴(6.5万吨/公里3)、碳(2.8万吨/公里3)、锶(0.8万吨/公里3)和硼(0.46万吨/公里3),以及锂、铷、磷、碘、钡、铟、锌、铁、铅、铝等。它们大都呈化合物状态存在,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其中氯化钠约占海洋盐类总重量(约5亿亿吨)的80%。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主要包括:海水制盐及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和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和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海底矿物。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交流和总结: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交流评价: ①为使蒸馏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②还有什么淡化海水的方法? 二、诊断评价: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编者按: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印花税上调、厦门暂停PX项目)再次引起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关注。无论这两件事情关注的是信息的公开、传播和相关制度,还是关注信息的管理、服务对象等,其性质都可以纳入到信息资源的这个范畴。总体来说,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信息的形成、消费和各种机制等结构化的框架。该从哪一个角度看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这些 框架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将对日常工作有何指导作用?本报邀请专家,从机制、经济、工程、工作框架四个角度梳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目录与定位体系的建设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应该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目录建设,努力在信息搜索定位技术及相关服务上有较大突破。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 具有更大的复杂性,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公益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主体。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是,实践证明,单纯的技术驱动思路不能完全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梳

理,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化思路框架。 机制框架:重要推动力 合理的机制是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理顺机制对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宏观政策的制定和顶层政策的设计来说,理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机制关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机制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或这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即指事物之间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原理或机理。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理清机制需要从研究有关行为主体以及相关的行为过程入手。从全社会看,从事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务部门、公益性信息机构和信息企业。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过程包括:政务部门从事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的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和服务,信息企业从事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服务。 政务部门开发信息资源主要依靠行政机制。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信息服务主要依靠公益机制。信息企业从事信息开发活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三种机制构成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见图1)。 图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

高中地理 4.1 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同步练习 湘教

第四章海洋开发 第一节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的是 ( )。A.青稞B.西红柿C.海白菜D.苜蓿 解析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作物,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 答案 A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3题。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B.降水稀少 C.干旱少雨D.污染严重 解析该国属于面积较小的岛国,能够建立地下水库,依赖于能收集到大量的雨水和地表径流,说明该国降水丰沛,但用水量大。 答案 A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A.节约用水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D.大量抽取地下水 解析该国淡水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土狭小,因此解决淡水供给不足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答案 A 4.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水目前还不能作为工业冷却水源,因为它是咸水 B.海水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C.海水不可以作为灌溉用水 D.目前,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主要在近海,还有少量远洋渔业

解析海水的直接利用在工业上可以用作冷却水源;海水淡化不属于海水化学资源;低盐度海水可以直接用来灌溉。 答案 D 5.淮北盐场产盐量较高的月份出现在 ( )。A.1月B.5月C.7月D.11月 解析淮北盐场产盐量较高要求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晴天较多的月份是5月。 答案 B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电渗析法是当前制取海盐的主要方法 D.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 解析解决“水荒”的主要途径是开源与节流,日晒法是当前制取海盐的方法,海底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洋底。 答案 B 海洋水体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蓝色宝库”。在海水中储量可观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据此回答7~8题。 7.海水中蕴藏量最大的化学资源是 ( )。A.氯化镁B.黄金C.海盐D.溴化钠 8.该资源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南非B.美国 C.中国D.澳大利亚 解析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最丰富、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是海盐。目前世界上拥有海岸的国家几乎都产海盐,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7.C 8.C 9.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 A.氯、溴、碘B.钠、镁、铝 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 答案 D 10.下列关于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大的是镁 B.镁密度小,强度大,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 C.目前,需要最多的是金属镁 D.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居第二位 解析镁密度小,强度大,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目前,需要最多的是氧化镁;镁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居第四位。 答案 B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中的化学基础知识海洋化学资源1海洋资源包括

第二章海水中的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1、海洋资源包括、、、。 2、海水是一种溶液,海水中最多的阴离子是,最多的阳离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盐是。 3、海水中含有氯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可能形成的盐有 。 4、利用贝壳、海水为原料,制取镁的过程,用方程式表示:①② ③④⑤ 5、常见的化石燃料:、、。 6、新型化石燃料是,又叫做,属于(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成分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7、可燃冰是由和在和的条件下形成的状固体。其优点是、。 8、海水淡化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利用连通的蒸发室中的一个比一个低,而将高温海水逐级蒸发完成的,这个过程属于变化。 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经等条件使水分蒸发,首先得到食盐的。过滤得到食盐后的液体称为(也称)。 2、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经,等条件可转变为不饱和溶液,适合于所有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不饱和溶液经,,等条件可转变为饱和溶液。普遍适合所有物质的方法是,。3、固体物质从它的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分为 和。降温结晶适合于例如: 蒸发结晶适合于例如:。 4、固体物质的溶解是。溶解度的是,,,。 5、、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内因,同时也受 的影响。温度对大多数固体是,例如少数固体 例如:极少数固体例如6、、溶解度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 7、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 8、在时,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以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分为,,, 9、粗盐提纯的步骤为。仪器为 ;玻璃棒在各步中的作用依次是 。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是指 。过滤时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蒸发时时候停止加热。 10、去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g2+、Ca2+、SO42-,可加入过量的去除;加入过量的去除;过量的去除;其中,过量的 是用过量的出去的,而过量的和是用一起除去。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六个方程式为 11、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是,步骤为 。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的实验步骤:, 。 12、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 第三节海水“制碱” 1、海水制碱中的“碱”指的是,化学式,俗称、,它的水溶液显性。 2、海水制碱是以、为原料,以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 3、氨碱法制碱的反应原理是、。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与氯化铵先结晶析出,原因是 在反应时引入氨气的原因是 4、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5、化学家对氨碱法制碱进行了改进,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又称为 ,这种之间制碱方法中氯化铵的用途是。 6、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以治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7、检验碳酸根的方法是,检验碳酸钙中含有碳酸根时发生化学方程式是、。 8、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检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9、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检验硫酸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10、盐的性质有⑴举例(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⑵举例⑶举例 1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其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下同)和;氯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是,其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是,其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和。 12、医疗上使用的钡餐成分是,如果误服了碳酸钡会使人中毒,原因是使用后会产生有毒的可溶性钡盐,反应方程式为。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 作者:崔昊 如何良好地开发信息、利用信息资源,已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当我们在谈论这个数据爆炸年代如何去存储信息的时候,往往我们忽略了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毕竟在这些正处在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中,蕴含着人类赖以持续发展的智慧,同时,在这些数据中,也并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于是,这就对我们如何良好地开发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近日,作为国内较早关心信息化建设,关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型综合性媒体集团,《光明日报》举办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组织了业内许多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参加,包括中国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社科院信息办主任解延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等知名人士,同时,作为国际上的权威调查机构,IDC中国公司副总裁万宁先生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另外,在信息数据存储领域有着领先地位的EMC,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厂商代表,EMC公司客户解决方案总监马隽也发表了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看法。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作为国际上权威的调查机构,IDC一直非常关心数据存储产业的发展,在研讨会上,IDC中国副总经理万宁引述IDC最新研究报告《数字宇宙膨胀:到201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数据指出,2006年全球每年制造、复制出的数字信息量共计1610亿GB,中国数字信息量为127.1亿GB ,占全球信息量的7.9%;受“富媒体”、用户创建内容和16亿网民三大因素推动,到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880亿GB,而中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00.5亿多GB,占全球信息量的9.1%。由此看出,中国的信息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球,2006-2010,全球信息量增幅为6倍,而中国则高达7倍。相比之下,印度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72亿GB,韩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57亿GB,日本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520亿GB。 这就说明,我国信息资源不仅整体规模十分庞大,而且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如此众多的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全社会,尤其是以国家主体的政府政务系统和以商业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商务系统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对于电子政务与政府机构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解延德主任表示,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他表示,10年来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是急速发展,但真正的信息共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我们还没有做到,特别是在信息开发和信息应用过程中,我们确实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网络是基础、信息是关键、应用是问题、管理是保障,必须要融合到一起才能健康地发展,最难的是数字化办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我们还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流程简单结合的层面上。 他认为,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分析和利用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当前只有以应用为目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的进展。 而对于目前我国存储设备的购买、管理和利用,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还非常的不健全,

海水的综合利用

海水的综合利用 复习目标: 1.掌握氯碱工业、海水提溴、海水冶炼镁的化学原理; 2.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复习重点、难点:氯碱工业、海水提溴、海水冶炼镁的化学原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海水中储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储量可观的就有__多种化学元素,其中__多种可以被人类提取利用,海水素有“液体工业原料”之美誉。 一、海水中盐的开发与利用 1、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__法、__析法和__法。 2、食盐资源的利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原理 阴极:__________阳极:___________ 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设备名称:_____电解槽 阳极:金属钛网(涂钛钌氧化物) 阴极:碳钢网(有镍涂层)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防止____________,避免_________________。 (3)食盐水的精制 思考问题:①用什么方法除去泥沙?____。②用什么试剂除去Ca2+、Mg2+、Fe3+、2-?③所用试剂只有过量才能除净这些杂质,你能设计一个合理的顺序逐一除杂吗? SO 4

【例题1】氯碱工业中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的主要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降低”)。 (2)工业食盐含Ca2+、Mg2+、Fe3+等杂质,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粗盐中SO 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 4 2-,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选填 a、b、c)。 a.Ba(OH) 2 b.Ba(NO 3 ) 2 c.BaCl 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O 4 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选填a、b、c)。 a.先加NaOH,后加Na 2CO 3 ,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 2CO 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 2CO 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__、冷却、 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6)由图示可知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工艺中___________产品可循环使用。 (7)已知NaCl在60℃的溶解度为37.1 g,现电解60℃精制饱和食盐水1 371 g 经分析,电解后溶液密度为1.37 g·cm-3,其中含有20gNaCl,则电解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1·L-1。 解析:本题取材于新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中的氯碱工业。本题以氯碱工业为主线突出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主干知识,通过本题的解答可归纳如下知识点: (1)在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电解池阴极附近溶液的pH为什么会升高?这是因为当电解 时Na+、H+趋向阴极,而H+放电能力比Na+强,故H+在阴极放电:2H++2e=H 2 ↑,而H+在阴极不断放电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附近溶液中c(OH-),c(H+),故电解一段时间后阴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化及海洋能开发教案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 第一节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化及海洋能开发 【课程标准要求】 【设计思路】 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现状。但从知识本身来看,内容抽象繁杂,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独立学生为主,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另外,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直观现象诠释抽象问题,使繁杂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开发海洋的前景。 【知识构建】 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从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两个方面讲述了相关的利用原理、现状和开发前景;海水化学资源重点学习我国盐场分布及原因分析。 海洋能的特点和开发前景,介绍各种海洋能的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的介绍,重点理解潮汐能、波浪能及海水温差能的开发利用,并强调了海洋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 1.结合有关资料,说出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 结合有关资料,说出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的特点,展望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前景。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2.教学难点 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水资源与海底矿产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政府职能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电子商务论文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政府职能 文/黄炜 摘要:现今社会中,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财富,在推动科技不断进步,促进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当中更有着无法代替的决定性作用。信息资源的公共资源属性以及外扩性较强等特点,决定了市场在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的工作中必定会有局限性。所以,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以及相关产品的供应、社会作用的体现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下文矿主要对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过程当中的相关规则以及政府部门相应职能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政府职能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够体现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和对信息化社会的建设力度,已经与物质及能量等核心资源处于相同的地位,而且大有赶超两者的趋势,政府的信息资源更是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保密资源。在调查与分析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体现了一个强国的基本素质,也是许多国家的发展目标。比如日本,虽然它国土面积狭小且资源严重稀缺,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对于信息资源的巧妙利用和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得日本从战败以后迅速成长为一个经济强大、信息资源丰富的世界强国。所以,每个国家的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作为自身战略发展的首要任务,这也是信息互联时代中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1、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 概述

信息产品,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特性的无形产品,信息产品都没有排斥性与竞争性。因为在对某产品的消费边际成本几乎为0时,就证明了它是不具备任何竞争性的。信息资源也同样如此,即便是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其产生的边际成本也依然是基本趋于零的,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再增加,也不会使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有所升高或降低,特别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更是有着这样的特征。在带宽未受限制的范围之内,即使浏览的人数再增加,也不会产生消费上的变动或对替他人获取信息的影响。为了避免市场失灵以及市场配置率下降,信息资源产品需要通过公共部门来提供,在社会中绝大部分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及信息服务机构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模式,靠政府进行投资支持。但是信息资源的提供可能来自政府也可能来自市场,这就是由于信息资源没有竞争性和排斥性而造成的,即信息资源来自于哪里完全看市场和政府对信息资源的配置与提供方向。所以对于社会上所有公共机构来说,如何分清这些资源信息来自哪里尤其重要。 1.2 信息资源的外部性 对于银行、海关、税务这种高保密部门来说,他们通过自身能力会创造开发一些专业性强且价值高的信息资源产品,这些产品的用户群体、用户规模都因由市场来决定和提供。我们常见的信息资源产品包括ERP系统、办公软件、海关巡检系统、银行的各种客户服务端等等。相对的,一些低价值、用户群体规模大的、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信息资源产品,则由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提供,例如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机构、交通信息中心等等公共场所,所以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的外部性非常明显。外部性就是一方的生产消费变成另一方的生产效用函数的一个变量。也就是说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源成为大众的消费产品这样一种转化过程,就叫做外部性。

高中化学 海水中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海水中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海洋资源: ?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现的元素有80 多种,其中O,H,Cl,Na,Mg 等元素含量较多 ?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可获取淡水 ?动力资源:潮汐能、温差能等 ?生物资源:鱼类及其他海产品 ?矿物资源:可燃冰、多金属结核 ?海水淡化常用方法: ? 1. 蒸馏-冷凝法,装置如下图。 ? ?(1)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海水、 ?硝酸银溶液 ?(2)步骤: ?1)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像a试管中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溶液沸腾,b中逐渐有无色透明液体生成。 ?3)一段时间后拆除装置,向B试管滴加硝酸银,无白色沉淀产生。

?(3)结论:蒸馏能使海水淡化。 ? 2. 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 ?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盐类的离子通过的高分子膜,像过筛子一样把水和溶解在海水中的盐分离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淡化膜,从而使海水得到淡化。 ? ? 3. 结晶法 ?是在海水中加入极易挥发的物质丁烷,丁烷挥发带走海水的热量使海水结冰,从而使海水和盐分分离。 ?海水中的物质: ?海水中水约占总质量的96.5%,可溶性盐约占3.5%,含量址多的盐是氯化钠。其中Cl-:55.06%, Na+:30.61%,SO42-:7.67%,Mg2+:3.69%,Ca2+:1.15%,K+:1.01%,其他:0.72%。 ?利用海水提取镁: ?(1)主要流程: ?贝壳(CaCO3)生石灰(CaO)石灰乳【Ca(OH)2】氢氧化镁【Mg(OH)2】MgCl2Mg ?(2)有关方程式: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带答案)

§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2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2.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NaCl 是制造化肥的原料 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 .海水中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 D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已知M g O 、MgCl 2的熔点分别为2 800℃、604℃,将MgO 、MgCl 2加热熔融后通电电解,都可得到金属镁。海水中含有MgCl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A .海水――→NaOH Mg(OH)2――→电解 Mg B .海水――→HCl MgCl 2溶液―→MgCl 2(熔融)――→电解 Mg C .海水――→石灰乳Mg(OH)2――→灼烧MgO ――→电解 Mg D .海水――→石灰乳Mg(OH)2――→HCl MgCl 2溶液―→ MgCl 2(熔融)――→电解 Mg 4.除去食盐溶液中的Ca 2+、Mg 2+、SO 2- 4等杂质,需加入NaOH 、Na 2CO 3、BaCl 2和盐酸,加入顺序正确的是 A .NaOH Na 2CO 3 BaCl 2 HCl B .Na 2CO 3 BaCl 2 HCl NaOH C .BaCl 2 HCl NaOH Na 2CO 3 D .NaOH BaCl 2 Na 2CO 3 HCl 5. 从海藻灰中提取碘的方法是:往海藻灰浸取液中通入Cl 2后用升华的方法将置换的碘提纯。但浸取液中通入Cl 2时会生成少量性质类似于Cl 2的ICl 和IBr ,为了消除这两种杂质,

高一化学《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点归纳——典例解析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 2、掌握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3、认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预防措施。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海水的淡化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区越来越多,水荒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海水淡化已成为获得淡水资源重要的途径。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以及海水农业等。海水淡化是海水利用的重点。 要点诠释: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1)蒸馏法:把海水烧到沸腾,水蒸发为蒸汽,盐留在锅底,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即是淡水。这种古老的海水淡化方法,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现代多级闪急蒸馏淡化使古老的蒸馏法焕发了青春。水在常规气压下,加热到100℃才沸腾成为蒸汽。如果使适当加温的海水进入真空或接近真空的蒸馏室,便会在瞬间急速蒸发为蒸汽。利用这一原理,做成多级闪急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此种淡化装置可以造得比较大,真空蒸发室可以造得比较多,连接起来,成为大型海水淡化工厂。这种淡化工厂,可以与热电厂建在一起,利用热电厂的余热加热海水。水电联产,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现行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多采用此法。如果太阳能蒸发淡化法能够投入实用,古老的蒸馏淡化技术又会上一个节能的新台阶。 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 (2)电渗析法:使用一种特别制造的薄膜来实现。在电力作用下,海水中盐类的阳离子穿过阳膜跑向阴极方向,不能穿过阴膜而留下来;阴离子穿过阴膜跑向阳极方向,不能穿过阳膜而留下来。这样,盐类离子被交换走的管道中的海水就成了淡水,而盐类离子留下来的管道里的海水就成了被浓缩了的卤水。(3)反渗透法:使用的薄膜叫“半透膜”,半透膜的性能是只让淡水通过,不让盐分通过。如果不施加压力,用这种膜隔开咸水和淡水,淡水就自动地往咸水那边渗透。我们通过高压泵,对海水施加压力,海水中的淡水就透过膜到淡水那边去了,因此叫做反渗透。(4)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这种方法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需要消耗许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却不佳,难以使用。此外,离子交换法、太阳能法、压气蒸馏法、流通电容吸附法、露点蒸发法等也是正在发展中的海水淡化技术。 要点二、从海水中提取溴在海水中,溴总是以溴化镁和溴化钠的形式存在。提取溴的方法常用空气吹出法,即首先浓缩海水,使溴盐富集;加酸使海水酸化(调节化学平衡,防止氯的各价酸生成),通入氯气,溴离子被氧化成单质溴;使溴蒸汽和SO2、水蒸汽反应产生HBr;再把HBr用氯气氧化得到Br2。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l2 + 2Br-=Br2 + 2Cl-Br2 + SO2 + 2H2O=2HBr + H2SO4 2HBr + Cl2=2HCl+ Br2 要点三、从海水中提取碘 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碘,利用晒盐后的卤水也可制取碘,所采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淀粉吸附法、硝酸银或硫酸铜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流程如下: 涉及到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要点四、从海水中提取镁 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先把石灰乳注入到盛有海水的容器中,使海水中的氯化镁变为氢氧化镁沉淀,从海水中滤出的氢氧化镁再加盐酸,使之生成氯化镁,并将其溶液煮沸、浓缩、烘干成无水氯化镁,经过电解熔融氯化镁,便得到金属镁和氯气。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a(OH)2+MgCl2=CaCl2+Mg(OH)2↓Mg(OH)2 + 2HCl =MgCl2 + 2H2O MgCl2(熔融)Mg + Cl2↑ 要点五、海水资源的开发前景 我国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食用外,还用作工业原料,如生产烧碱、纯碱、金属钠以及氯气、盐酸、漂白粉等含氯化工产品。从海水中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是在传统海水制

关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发表时间:2010-05-14T14:47:17.420Z 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孙熙国,杨玲陇 [导读] 信息时代怎样有效利用信息,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孙熙国,杨玲陇 (工作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哈尔滨 150000) 摘要:信息时代怎样有效利用信息,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主要从目前信息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000-01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un Xiguo,Yang Linglong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Pharmaceutical Factory 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In information age,how to effectively use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concerned problems.This article,from the cu Keywords:Information;Resources;Use 一、信息利用现状 (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低廉的信息获取成本使得用户更倾向于数字文献信息。 (二)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难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拓宽了信息渠道。 二、信息利用存在的问题 然而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由于各种原因,使信息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影响了信息的利用率,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文化生 活。 (一)技术力量薄弱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仍需要技术人员去解决,比如设备的采购、系统的维 护、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等。但图书馆技术人员素质不够理想,正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的很少。此外,人才流失严重,经过 专业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外单位,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捉襟见肘。 (二)用户的信息素质存在差异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信息能力水平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 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能力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我国的信息能力应当成为当今一项非常重 要的战略任务,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三)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网络资源 网上资源每日都在更新,面对海量般信息,许多图书馆网站建设信息量小,缺乏有效的信息组织,一些数据库的质量不高,客观上大 大增加了读者有效查询、利用文献信息的难度,当打开一个网页,往往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些用户检索到中途就离开从而影响到读 者对信息的利用率。 三、如何提高信息利用率 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因特网的发展是信息采集传播和利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信息用户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信息服务内容,即得到 关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事实说明,要提高资源利 用率,仅靠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增加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品种是不够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获取能力,是当今信息用户必须具备的 信息能力。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 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和休闲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在这 样的社会中,信息素质将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素质。作为图书馆的信息工作人员来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是很有必要 的。通过制订信息制度,可以约束他们的信息行为,培养他们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养成 良好的信息道德。 (二)加强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提高用户信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信息能力的人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全球经济一体 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师生进行外语水平的教育,而且更要加强师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力度,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信 息意识、信息道德,从而使他们能通过图书馆主动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而改变那种遇到问题就向老师或父母请教的学习方式,使他 们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还要加强他们的文献检索教育,这项工作,应该从小学开始,因为文献检索教育有不同的层 次,它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信息资源、信息人员、信息设施、信息用户的需求一起构成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 资源的建立、维护、发展与开发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读者检索信息的质量,从而 影响读者有效利用信息的程度。现代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越来越多样化,除传统的纸质文献,还有大量的电子文献、机读文献和各种数 据库,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图书馆应冲破传统的藏书体系,针对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精心筛选各文种、各类型、各专业、各种 载体的文献信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总之,要想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兼顾人力、物力、财力,掌握信息技术,培养读者的信息素质,加强馆藏建设的力度,真正 实现为读者服务,为有效利用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小溪.科研人员信息素质调查报告[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3 [2]蔡曙光.论信息能力与信息资源利用率[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 [3]何斌,张立厚.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整理)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情分析】黄岛的学生尽管在海边生长,但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 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 5、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6、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 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 2、] 3、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 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 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 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 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 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 6-1海洋化学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制镁 海水淡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