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作学试题B

农作学试题B

农作学试题B
农作学试题B

农作学试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5月)农学

一.名词解释

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5、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叶日积:是指作物维持一定叶面积的日数与叶面积的乘积。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8、休闲:是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9、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和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10、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 单作产量。

11、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2、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13、冠竞争是指复合群体内的光的竞争称为冠竞争。

15、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16、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17、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19、根竞争是指复合群体中作物间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21、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22、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3、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25、多熟种植是指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前后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作物。

26、农牧结合是指农区种植业与牧渔业相互适应与协调、牧渔业的规模与种类与种植业提供的饲料相适应,而种植业生产又适应于牧渔业的需要。

27、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28、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养地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二、填空题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

2.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

3?在耕作学中符号“ /”表示________ 套作。

4?按水旱条件可将耕作制度划分为水田型,水浇地型,雨养型。

5?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密植效应、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

应、补偿效应和正对等效应。

6、在耕作学中符号“ // ”表示____间作

7、带宽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

8、耕作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单位(农户或地区)的合理耕作制度。

9、带宽包括各个作物的幅宽和间距。

10、共处期间的“五早”管理技术是指早间苗、早补苗、早中耕除草、早追肥、早治虫c

11、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12、休闲是轮作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茬口。

13、粮食作物中,最主要的是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豆类五种作物。

14、土壤培肥途径有生物养地、化学养地、有机与无机结合。

15、在耕作学多熟种植中符号“一”表示年内接茬播种。

16、我国最主要的亚热带作物有八种

17、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农、林、牧、畐V、渔业的比重与关系。

18、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密植效应、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

应、补偿效应和正对等效应。

19、耕作制度的分区指标是指地理位置、地貌、水分条件、热量条件、作物类型、熟制c

20、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光、热、水、气、土壤、生物、矿物等七大类。

21、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耕作制度。

22、热量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23、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属于多熟制

(1 )五年四熟(2 )四年三熟(3) 一年一熟(4)2两年三熟(5)三年一熟

2.下列哪种生态位不正确

(1)时间生态位(2)物理生态位(3)2化学生态位(4)空间生态位(5)营养生态位3.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不包括

(1 )适应原则(2)协调原则(3 )经济原则(4 )持久原则(5) 2重点原则

4.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4作物

(1)小麦(2)水稻(3)大豆(4)棉花(5) 2玉米

5.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立体种养类型

(1)稻鱼模式(2)"高产玉米栽培模式(3)稻萍鱼模式(4)玉米食用菌模式(5)

蔗田食用菌模式

6.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不包括

(1 )增加光照叶面积(2)延长光照时间(3)提高光合效率(4)增加叶日积

(5 )2增施肥料

7.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几个熟制带

(1) 1 个(2) 2 个(3)2 3 个(4) 4 个(5) 5 个

8.翻耕的缺点是

(1 )松碎土壤(2)翻转耕层(3)2土壤水分损失(失墒) (4)翻埋杂草(5)加深耕层

9.不容易感染土壤病虫害的作物是

(1)豆科(2)茄科(3)2禾本科(4 )十字花科(5)葫芦科

10、农牧结合的关键是

(1 )2饲料 (2)小麦(3)玉米 (4)油菜(5)大麦

11、与种植制度有关的水分指标不包括

(1 )降水总量(1)地下水埋深(3)灌溉程度(4 )2土壤贮水量(5)湿润指数12、中国干湿分区将农业分成四个区,其中半湿润区水分为

(1)250mm (2) 250—500mm (3) 2600—1000mm (4) 1000mm以上13、半干旱区的干燥度应该为

(1) 1.0 以下1.5 以下(3)21.5-4.0 (4) 4.0 以上

14、我国粮食作物面积最大的几个作物排序为

(1)玉米、水稻、甘薯(2) 水稻、小麦、玉米、甘薯(3)2水稻、玉米、小麦、甘薯(4)小麦、玉米、水稻、甘薯

15、下列哪种循环属于气态型循环

(1)氮循环(2)磷循环(3)钾循环(4)2碳循环

(5 )水分循环

16、下列哪项不是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

(1 )调节耕层三相比(2 )创造深厚的耕层(3 )2增加土壤有机质(4)创造良好的耕层构造 (5)翻埋杂草、肥料

17、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省是

(1)海南省(2) 上海(3)2浙江(4)江苏(5)四川

18、下列哪项不是少耕的优点

(1 )2增加土壤有效养分(2)减轻水蚀和风蚀(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4)减少农耗时间 (5)节约成本

19、坡地耕作最宜

(1 )2横坡耕作(2 )顺坡耕作(3)均可(4)逆向耕作

21、下列作物中哪种是热带作物

(1)水稻(2)玉米(3)2橡胶(4)高粱 (5)马铃薯

22、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是

(1 )华南地区(2)2长江中下游地区(3)四川盆地(4)江淮平原(5)西南高山地区

23、下列哪种肥料容易挥发

(1 )2氮肥(2)磷肥(3)钾肥(4)有机肥(5)钙肥

24、我国经济作物面积最大的排序为

(1)棉花、油料、麻类、糖料、烟叶(2)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3) 2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4) 棉花、麻类、油料、烟叶、糖料(5) 棉花、油料、烟叶、麻类、糖料

25、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多少个一级区

(1)3 个(2) 6 个(3) 9 个(4 )2 12 个(5) 15 个

26、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不包括

(1 )适应原则(2)协调原则(3 )经济原则(4 )持久原则(5)2重点原则

27、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不包括

(1)增加光照叶面积(2)延长光照时间(3)提高光合效率(4)增加叶日积(5) 2增施肥料

28、不属于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的是

(1)橡胶(2)油棕(3)可可(4)椰子(5)2玉米

29、农牧结合的关键是

(1 )2饲料 (2)小麦(3)玉米(4)油菜 (5)大麦

30、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不包括 (1) (5) 31、 (1) 耕层 四、多项选择题 1.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 (1 )2光 (2)2热 2. 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是 (1 )2橡胶 (2 )2油棕 3. 作物的水平结构包括 (1 )2作物密度

(2 )2种植行数 4. 农田物质循环的输入部分包括

(1 )科技投入

(2)2有机肥料 5. 耕作学的性质

(1 )2自然科学 (2)社会科学 6. 下列哪些作物不属于 C4作物 (1 )2小麦 (2)2水稻 (3)

7. 忌连作作物主要包括 (1 )2马铃薯 (2)2烟草 (3 )2番茄 8. 烟草的主要产区在 (1)陕西 (2)2山东 (3)新疆 (4)2贵州 9. 按照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2富碳耗氮作物

(4)禾本科作物

增加光照叶面积 2增施肥料

翻耕的缺点是 松碎土壤 (2)翻转耕层 (2)延长光照时间 (3)提高光合效率 (4)增加叶日积

(3) "土壤水分损失(失墒) (3)V 土壤

(4)肥料 (4)翻埋杂草 (5)加深

(5)V 矿物

(3)

2可可 (4)2椰子 (3)2间距 (4)株咼

(3)2化肥 (4 )2降水

(3) 2大豆 基础科学

(4)2棉花 (4)水稻 (5)玉米

(5)2带宽 (5)2灌溉

(4)2应用科学 (5)人文科学

(5)玉米 (5)玉米 (5)黑龙江

(1 )2富氮作物 (2)2豆科作物 (5 )2半养地作物

10、 半养地作物主要包括 (1)小麦 (2)2棉花 (3)2花生

11、 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集中在

(1 )2松嫩平原

(2 )2太湖平原 平原 12、 我国农业的问题包括 (1 )2人多耕地少 (4 )2地区差异大

13、 轮作换茬的作用 (1) 2调养地力 (2) 利用农业资源 (5) 14、 忌连作作物有 (1)甜菜 (2)西瓜

(3 )2烟草

15、 农田物质循环的输入部分包括 (1 )科技投入

(2)2有机肥料 (3)2化肥

(4 )2降水 16、 土壤表土耕作的措施包括

(1 )2耙地 (2)2中耕 (3 )2镇压

(4)2起垄

17、 季节休闲包括

(4) (3) (2)光热资源丰富 (5)劳动力丰富 水稻 (5)2油菜 2江淮平原 (4)2洞庭湖平原 (5)2黄淮

(3 )2农村经济落后

2减轻病虫危害 (3) 2防除或减轻田间杂草危害 (4) 2合理

2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4)2马玲薯

(5)2辣椒 (5)2灌水

(5 )2作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