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熔炼工艺基本知识的讲解完整版

熔炼工艺基本知识的讲解完整版

熔炼工艺基本知识的讲解完整版
熔炼工艺基本知识的讲解完整版

熔炼工艺基本知识的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熔炼基本知识的讲解

工艺操作规程:

度。

(3)除上述目的外,熔铸车间还有将回收的废料复化的任务

这些回收的废料往往由于管理不严被混杂,成分不清,或者被油等杂物污染、或者是碎屑不能直接用于成品合金的生产,必须藉助熔炼过程(双室炉)以获得准确的化学成分,并铸成适用于再次入炉的铸锭。

二、熔炼炉的准备

为保证金属和合金的铸锭质量,并且要做到安全生产,事先对熔炼炉必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烘炉,洗炉及清炉。

1.烘炉

凡新修或中修过的炉子,在进行生产前需要烘炉,以便清除炉中的湿气。

2.洗炉

实际生产中住往需要用一台炉子熔炼多种合金,由一种含金改为生产另一种合金时往往需要洗炉。

①洗炉的目的

洗炉就是将残留在熔池内各处的金属和炉渣清除出炉外,以免污染另一种合金,确保产品的化学成分。另外对新修的炉子,可减少非金属夹杂物。

②洗炉原则

1)新修,中修和大修后的炉子生产前应进行洗炉;

2)长期停歇的炉子可以根据炉内清洁情况和要熔化的合金制品来决定是否需要冼炉;

3)前一炉的合金元素为后一炉的杂质时应该洗炉;

4)由杂质高的合金转换熔炼纯度高的合金时需要洗炉.

③洗炉时用料原则

1)向高纯度和特殊合金转换时,必须用100%的原铝或者铝锭;

2)新炉开炉,一般合金转换时,可采用原铝锭或纯铝的一级废料;

3)中修或长期停炉后,如单纯为清洗炉内脏物,可用纯铝或一级废料进行;

4)洗炉时洗炉料用量不得少于炉子容量的40%。

④洗炉时的要求

1)装洗炉料前和洗炉后都必须放干,大清炉;

2)洗炉时的熔体温度控制在800-850℃,在达到此温度时,应彻底搅拌熔体,其次数不少于三次,每次搅拌间隔时间半小时。

3.清炉

清炉就是将炉内残存的结渣彻底清除炉外。每当金属出炉后,都要进行一次清炉.当合金转换,一般制品连续生产5-15炉,特殊制品每生产一炉,都要进行大清炉。大清炉时,应先均匀向炉内撒入一层粉状熔剂,并将炉膛温度升至800℃以上,然后用三角铲将炉内各处残存的结渣彻底清除。

三、熔炼工艺流程和操作

熔炼时要控制好合金成分,除了采用措施控制烧损以外,还要做好几项工作,原材料的检查,合理的加料顺序,做好炉前的成分分析和调整等。

1.检查原材料

炉料配到熔炼加料点,由于配料计算,称重及吊运等都可能发生差错,甚至还可能出现缺料或多料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检查,就可能使合金元素的含量超出或低于控制成分所要求的范围,甚至造成整炉的化学成分不符的废品。因此对原材料的检查这一工作是熔炼生产时的重要工序之一。

1)清洁无腐蚀

所配入的原材料要求表面清洁无腐蚀,炉料要做到三无(无灰,无油污、无水),否则将会影响合金熔体的纯洁度。

2)成分符合要求

如果原材料的成分不符合要求,就会直接影响合金成分的控制.为此:

①对于无印记、或印记不清的炉料,在未确定成分前严禁入炉;

②对于中间合金应有成分分析单,或标明炉号熔次,否则不准入炉;

③另外,加工方法和材料的供应状态不同,对成分的要求也就不同。

3)重量要准确

原材料的重量准确与否,不但影响合金的成分,而且影响铸锭的尺寸。因此在检查原材料时对这一工作也不可忽视。

2.装炉

熔炼时装入炉料的顺序和方法不仅关系到熔炼的时间,金属的烧损,热能消耗还会影响到金属熔体的质量和炉子的使用寿命。

1)装炉料顺序应合理

正确的装料要根据所加入炉料性质与状态而定,而且还应考虑到熔化速度快,烧损少,以及化学成分的控制。

通常,装料顺序可按下述原则进行。

装炉时,先装小块或薄板废料,铝锭和大块料装在中间,最后装中间合金。熔点低的中间合金装在下层,高熔点的中间合金装在最上层,所装入的炉料应当在炉膛中均匀分布,防止偏重。

小块或薄板料装在下层,这样可减少烧损,同时还可保护炉底免受大块料的直接冲击。有的中间合金熔点高,如A1-Ni和A1-Mn合金的熔点为750-800℃,装在上层,由于炉内上部温度高容易熔化,也有充分的时间扩散,使中间合金分布均匀,则有利于熔体的成分控制。

炉料装平,各处熔化速度相差不多这样可以防止偏重时造成的局部金属过热。

炉料应尽量一次入炉,多次加料会增加非金属夹杂物及含气量。

2)特殊制品(重要制品)的炉料除上述的装炉要求外,在装炉前必须向炉内撒一定量的粉状熔剂,这可提高炉体的纯洁度,也可减少烧损。

3.熔化

炉料装完后即可升温度熔化.熔化是从固态转度为液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好坏,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

1)覆盖剂(我公司没有)

熔化过程中随着炉料温度的升高,特别是当炉料上部熔化以后,金属外层表面所复盖的氧化膜很容易破裂,将逐渐失去保护作用。气体在这时候很容易侵入,造成内部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并且已熔化的液滴或液流要向炉底流动,当液滴或液流进入底部汇集起来的液体中时,其表面的氧化膜就会混入熔体中。所以为了防止金属进一步氧化和减少进入熔体中的氧化膜,在炉料软化下塌时,应适当向金属表面撇上一层粉状熔剂覆盖。这样也可以减少熔化过程中的金属吸气。覆盖剂用量为炉料量的0.4-0.6%。

2)加锌

当炉料熔化一部份以后,即可向液体中均匀加入锌锭,以熔池中的熔体刚好能淹没锌锭为宜。3)搅动熔体

熔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熔体过热。炉内的金属熔化,主要是靠火焰的辐射及炉壁传热,在上层炉料熔化后,下层炉料的受热主要靠上层高温炉料通过传导方式进行,此时热量由上层传递到下层进行的特别慢。此时上层金属在高温度下容易产生局部过热。当炉料化平之后,应适当搅动熔休,以使熔池里各处温度均匀,同时也利于加速熔化。

4.扒渣与搅拌

当炉料在熔池里已充分熔化,并且熔体温度达到熔炼温度时,即可扒除熔体表面漂浮的大量氧化渣。

1)扒渣

扒渣前应先向熔体上均匀撤入粉状熔剂,使渣冲与金属分离,有利于扒渣,可以少带出金属。(为什么我公司不使用打渣剂仅仅是污染的原因)

扒渣操作要求平稳,防止渣滓卷入熔体内;扒渣要彻底,因浮渣的存在会增加熔体的含气量,并弄脏金属。

2)加镁

扒渣后便可向熔体内加入镁锭,同时要用2#粉状熔剂进行覆盖,以防镁的烧损。添加镁锭的铝液温度控制应在750-755℃之间,温度低镁锭吸收不良,铝液因加入镁锭不在升温,导致铝液温度过低。温度高则造成镁锭燃烧,烧损过大。添加镁锭是注意,计算出镁锭的重量后,预留500-1000KG作为第二次加入。

3)搅拌

在取样之前,以及在补料后,都应当及时地进行搅拌。其目的在于使合金成分均匀分布和熔体温度趋于一致。这看来似乎是一种极简单的操作,但是在工艺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合金成分是否能获得准确的控制。

一些比重较大的合金元素容易沉底,另外合金元素的加入不可能绝对均匀,这就造成了熔体上下层之间,炉内各区域之间合金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如果搅拌不彻底(没有保证足够长的时间和消灭死角),容易造成熔体化学成分不均匀。就是取样成分不具有代表性,结果就是造成误导,导致后续生产出现一系列成分问题,且原因查找困难。

搅拌应当平稳进行,不应激起太大的波浪,以减少氧化夹杂卷入熔体中的机率。

5.调整成分

在熔炼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使合金成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使熔体的真实成分与配料计算值发生较大的偏差。因而须在炉料熔化后,取样进行快速分析,以便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成分。

1)取样

熔体溶化经充分搅拌之后要进行取样预分析,确定熔体中杂质元素未超出控制要求。取样时的炉内熔体温度不应低于熔炼温度中限。(取样温度要在730℃以上)

取样部位要有代表性,一般在二分之一熔体的中心部位取两组试样.取样前试样勺要进行预热。

2)添加合金

添加合金要注意的几点:

1、铝液温度适合(740-745℃)

2、注意添加合金干燥、清洁、无水分、油污、泥土、霜雪等杂物。

3、注意添加合金的种类准确,不要混淆误加。

4、注意重量的核对无误。

3)成分调整(成分调整的公式是什么)

当分析结果和要求成分不相符时,就应调整成分-补料,或冲淡。

调整成分是为了保证合金的化学成分在规定的标准之内,避免由于主要的合金成分超出内部标准范围而降低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最终制品性能。调整组元及杂质的配比,也可以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

①补料

分析结果低于合金要求的化学成分时就需要补料。

②冲淡

分析结果高于标准的化学成分上限时就需要冲淡。

配料加入量:

Q(kg)=(A-B)÷(C-A)×W

式中:Q—需要配入的中间合金或金属添加剂的重量

A—要求达到的某元素含量百分比

B—原铝液与重熔用铝锭中该元素的百分比

C—配料用中间合金或金属添加剂中该元素的百分比

W—原铝液重量(包括重熔用铝锭)

为防止配料化学成分出现偏差,在配料计算时不允许按成分要求的上限下限配料,一般按中限配料,易燃、易烧损的原料可按中上限计算配料。

③调整成分时应注意的事项

若发现分析结果与实际相差太大,或有些值得怀疑之处,则应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如不加分析就进行补料,则会造成大量的成炉化学成分不符废品。因此冲淡补料不仅仅是一个计算过程,而且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试样有无代表性

取样是否准确,能否有代表性,对合金成分的控制有直接的影响.要做到取样准确,而且有代表性,必须注意取样时熔体的温度和取样的部位。试样无代表性是因为,某些元素比重较大,溶解扩散速度慢,或易于偏析分层.故取样前应充分搅拌,以均匀其成分,由于熔池表面温度高,炉底温度低,取样前要多次搅拌,每次搅拌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b取样部位和操作方法要合理

由于熔池大,尽管取样前进行多次搅拌,熔池内各部位的成分仍然有一定的偏差,因此试样应在熔池中部最深部位的二分之一处取出。

取样前应将试样模充分加热干燥,取样时操作方法该正确,使试样符合要求,否则试样有气孔,夹渣或不合要求,都会给快速分析带来一定的误差。

c取样时温度要适当

某些比重大的元素,它的溶解扩散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如果取样前熔体温度较低,虽然经过多次搅拌,其溶解扩散速度仍然缓慢,此时取出的试样仍缺乏代表性,因此取样前应控制熔体温度适当高些。一般来说,取样时的温度不能低于熔炼温度的下限,Cu,Zn和Mn作为主要合金元素加入的合金取样温度就要高些,其部位应在熔池的中心。

d补料和冲淡时一般用中间合金,避免使用熔点较高和较难熔化的新金属。

e补料量或冲淡量在保证合金元素要求的前提下应越少越好,且冲淡时应考虑熔炼炉的容量和是否便于冲淡的有关操作.

f冲淡量如果在较多的情况下,还应补入其他合金元素,使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它们所要求的化学成分.

6.倒炉

a.倒炉前准备齐全倒炉工具(预热干燥),并且做好倒炉后需要堵炉眼的工具(附有岩棉的塞子套)。

b.溜槽清理干净无杂物,检查保温炉如铝口是否顺畅,无堵塞。

c.检查劳保用品是否穿戴齐全。

d.进行倒炉作业。

e.严格来讲不允许在倒炉过程中进行补加合金,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7.清炉

倒完炉后,需要对熔炼炉进行清炉,使用扒渣车对炉内进行刮渣清理。需要大清炉是采用大清炉作业。

8.精炼

工业生产的铝合金绝大多数在熔炼时都要有精炼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熔体的纯洁度。这些精炼方法可分为两类:即气体精炼法和熔剂精炼法。我公司采用的是气体精炼法。

1)精炼温度

熔体粘度越高,则去气除渣越困难。而粘度决定于温度和化学成分,提高熔体温度会促使粘度降低。一定成分的合金其温度越低,则粘度也就越大。为此精炼温度应适当高些。但是精炼温度过高又会造成吸气量的增加和晶粒粗化。

熔体精炼温度应控制在铸造温度上限加10~20℃范围内。

2)精炼剂的质量和用量

用气体精炼时精炼时间长,除气效果要好。精炼熔剂的质量对精炼效果的影响很大,使用高质量的精炼剂进行精炼,可以大降低熔体的氢含量。而精炼气体的质量,尤其是精炼气体内的水氧含量,对精炼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精炼气体质量不佳,精炼效果会大打折扣,严重时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即精炼不但没能除气,反而会增加熔体中的氢含量。另外,精炼时间或精炼剂的用量,也是一个重要参数。(精炼过剩的后果是什么)

造成渣含量过多主要成分为氯化物。主要是除碱金属,精炼过剩只能跟其他元素反应。

3)熔体静置时间

熔体静置时间对去气除渣的影响,对于铝合金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处在熔休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一般其颗粒度都很小。其分散程度也较高,在吸附造渣能力强的熔剂的作用下,尺寸较大及比重差较大的夹渣,容易上浮或下沉,然而尺寸较小或比重差较小的夹渣,它们的上浮或下沉则需要一定的时间。

熔体精炼后到铸造开始的时间,成熔体为静置时间。

熔体静置时间的规定如下:

(1)对于非双零箔和非罐体料用途的普通制品:≥20分钟。

(2)对于双零箔和罐体料用途的制品:≥30分钟。

炉内静置时间与夹杂的关系(LIMCA测量结果)

4)精炼操作

执行精炼操作规程。

废料分级的标准

铝合金的熔炼与浇铸

铝合金的熔炼与浇铸 6.5.1铝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铝合金是比较年轻的材料,历史不过百年,铝合金以比重小,强度高著称,可以说没有铝合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航空事业和宇航事业,在飞机、导弹、人造卫星中铝合金所占比重高达90%,是铸造生产中仅次于铸铁的第二大合金,其地壳含量达7.5%,在工业上有着重要地位。 铝合金有良好的表面光泽,在大气及淡水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故在民用器皿制造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纯铝在硝酸及醋酸等氧化性酸类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因而铝铸件在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定的用途。纯铝及铝合金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放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热交换装置,以及动力机械上要求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零件,如燃机的汽缸盖和活塞等,也适于用铝合金来制造。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由于熔点较低(纯铝熔点为660℃,铝合金的浇注温度一般约在730~750℃左右),故能广泛采用金属型及压力铸造等铸造方法,以提高铸件的在质量、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程度以及生产效率。铝合金由于凝固潜热大,在重量相同条件下,铝液的凝固过程时间延续比铸钢和铸铁长得多,其流动性良好,有利于铸造薄壁和结构复杂的铸件。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牌号: 铝合金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压力加工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分别以YL和ZL表示)。在铸造铝合金中又依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的不同而分为四个系列,即铸造铝硅合金、铸造铝铜合金、铸造铝镁合金和铸造铅锌合金(分别以 ZL1X X,ZL2 X X,ZL3 X X和ZL4 X X表示),在每个系列中又按照化学成分及性能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牌号。表1中列出了铸造铝合金国家标准所包括的几种铝合金的牌号。 6.5.2 铝合金的熔炼设备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第四节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一、焊接接头的种类及接头型式 焊接中,由于焊件的厚度、结构及使用条件的不同,其接头型式及坡口形式也不同。焊接接头型式有: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及搭接接头等。 (一)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叫做对接接头。在各种焊接结构中它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接头型式。 钢板厚度在6mm以下,除重要结构外,一般不开坡口。 厚度不同的钢板对接的两板厚度差(δ—δ1)不超过表1—2规定时,则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按较厚板的尺寸数据来选取;否则,应在厚板上作出如图1—8所示的单面或双面削薄;其削薄长度L≥3(δ—δ1)。 图1—8 不同厚度板材的对接 (a)单面削薄,(b)双面削薄 较薄板厚度δ1≤2~5 >5~9 >9~12 >12 允许厚度差(δ—δ1) 1 2 3 4 (二)角接接头 两焊件端面间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叫做角接接头,见图1—9。这种接头受力状况不太好,常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图1—9 角接接头 (a)I形坡口;(b)带钝边单边V形坡口 (三)T形接头 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叫做T形接头,见图1—10。 图1—10 T形接头 (四)搭接接头 两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叫搭接接头,见图1—11。

图1—11 搭接接头 (a)I形坡口,(b)圆孔内塞焊;(c)长孔内角焊 搭接接头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对强度的要求,分为不开坡口、圆孔内塞焊和长孔内角焊三种形式,见图1—11。 I形坡口的搭接接头,一般用于厚度12mm以下的钢板,其重叠部分≥2(δ1+δ2),双面焊接。这种接头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当遇到重叠部分的面积较大时,可根据板厚及强度要求,分别采用不同大小和数量的圆孔内塞焊或长孔内角焊的接头型式。 二、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一)坡口形式 根据坡口的形状,坡口分成I形(不开坡口)、V形、Y形、双Y形、U形、双U形、单边V形、双单边Y形、J形等各种坡口形式。 V形和Y形坡口的加工和施焊方便(不必翻转焊件),但焊后容易产生角变形。 双Y形坡口是在V形坡口的基础上发展的。当焊件厚度增大时,采用双Y形代替V形坡口,在同样厚度下,可减少焊缝金属量约1/2,并且可对称施焊,焊后的残余变形较小。缺点是焊接过程中要翻转焊件,在筒形焊件的内部施焊,使劳动条件变差。 U形坡口的填充金属量在焊件厚度相同的条件下比V形坡口小得多,但这种坡口的加工较复杂。 (二)坡口的几何尺寸 (1)坡口面待焊件上的坡口表面叫坡口面。 (2)坡口面角度和坡口角度待加工坡口的端面与坡口面之间的夹角叫坡口面角度,两坡口面之间的夹角叫坡口角度,见图1—12。 (3)根部间隙焊前在接头根部之间预留的空隙叫根部间隙,见图1—12。其作用在于打底焊时能保证根部焊透。根部间隙又叫装配间隙。 (4)钝边焊件开坡口时,沿焊件接头坡口根部的端面直边部分叫钝边,见图1—12。钝边的作用是防止根部烧穿。 (5)根部半径在J形、U形坡口底部的圆角半径叫根部半径(见图1—12)。它的作用是增大坡口根部的空间,以便焊透根部。

铝合金铸造工艺简介

铝合金铸造工艺简介 一、铸造概论 在铸造合金中,铸造铝合金的应用最为广泛,是其他合金所无法比拟的,铝合金铸造的种类如下: 由于铝合金各组元不同,从而表现出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均有所不同,结晶过程也不尽相同。故必须针对铝合金特性,合理选择铸造方法,才能防止或在许可范围内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从而优化铸件。 1、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 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通常理解为在充满铸型、结晶和冷却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那些性能的综合。流动性、收缩性、气密性、铸造应力、吸气性。铝合金这些特性取决于合金的成分,但也与铸造因素、合金加热温度、铸型的复杂程度、浇冒口系统、浇口形状等有关。 (1)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能力。流动性的大小决定合金能否铸造复杂的铸件。在铝合金中共晶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俗称浇注压头)的高低。 实际生产中,在合金已确定的情况下,除了强化熔炼工艺(精炼与除渣)外,还必须改善铸型工艺性(砂模透气性、金属型模具排气及温度),并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浇注温度,保证合金的流动性。 (2) 收缩性 收缩性是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讲,合金从液体浇注到凝固,直至冷到室温,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合金的收缩性对铸件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影响着铸件的缩孔大小、应力的产生、裂纹的形成及尺寸的变化。通常铸件收缩又分为体收缩和线收缩,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应用线收缩来衡量合金的收缩性。 铝合金收缩大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称为收缩率。 ①体收缩 体收缩包括液体收缩与凝固收缩。 铸造合金液从浇注到凝固,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会出现宏观或显微收缩,这种因收缩引起的宏观缩孔肉眼可见,并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性缩孔。集中缩孔的孔径大而集中,并分布在

焊接工艺基本知识

焊接工艺基本知识 1什么是焊接接头?它有哪几种类型? 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称为焊接接头(简称为接头)。它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及其邻近的母材组成。在焊接结构中焊接接头起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连接作用,即把两焊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是传力作用,即传递焊件所承受的载荷。 根据GB/T3375—94《焊接名词术语》中的规定,焊接接头可分为10种类型,即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端接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接头、卷边接头和锁底接头,如图1。其中以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应用最为普遍。

2什么是坡口?常用坡口有哪些形式? 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将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称为坡口。开坡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在焊件厚度上全部焊透的焊缝。 坡口的形式由 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标准制定的:常用的坡口形式有I形坡口、Y型坡口、带钝边U形坡口、双Y形坡口、带钝边单边V形坡口等,见图2。

3表示坡口几何尺寸的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⑴坡口面焊件上所开坡口的表面称为坡口面,见图3。

⑵坡口面角度和坡口角度焊件表面的垂直面与坡口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坡口面角度,两坡口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坡口角度,见图4。

开单面坡口时,坡口角度等于坡口面角度;开双面对称坡口时,坡口角度等于两倍的坡口面角度。坡口角度(或坡口面角度)应保证焊条能自由伸入坡口内部,不和两侧坡口面相碰,但角度太大将会消耗太多的填充材料,并降低劳动生产率。

⑶根部间隙焊前,在接头根部之间预留的空隙称为根部间隙。亦称装配间隙。根部间隙的作用在于焊接底层焊道时,能保证根部可以焊透。因此,根部间隙太小时,将在根部产生焊不透现象;但太大的根部间隙,又会使根部烧穿,形成焊瘤。 ⑷钝边焊件开坡口时,沿焊件厚度方向未开坡口的端面部分称为钝边。钝边的作用是防止根部烧穿,但钝边值太大,又会使根部焊不透。 ⑸根部半径 U形坡口底部的半径称为根部半径。根部半径的作用是增大坡口根部的横向空间,使焊条能够伸入根部,促使根部焊透。 4试比较Y形、带钝边U形、双Y形三种坡口各自的优缺点? 当焊件厚度相同时,三种坡口的几何形状见图5。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newmaker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 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1 .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 2 .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 3 .零件的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4 .产品的装配如总装、部装、调试检验和油漆等; 5 .生产的服务如原材料、外购件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等;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如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均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中,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同样,将加工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使之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并获得预定技术性能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两项主要容。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一 ) 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容。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容是否连续。 图 3-1 所示的圆盘零件,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过程如表 3-1 所示;成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过程如表 3-2 所示。

表 3-1 圆盘零件单件小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表 3-2 圆盘零件成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由表 3-1 可知,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分车削和钻削两道工序。因为两者的操作工人、机床及加工的连续性均已发生了变化。而在车削加工工序中,虽然含有多个加工表面和多种加工方法(如车、钻等),但其划分工序的要素未改变,故属同一工序。而表 3-2 分为四道工序。虽然工序了 1 和工序 2 同为车削,但由于加工连续性已变化,因此应为两道工序;同样工序 4 修孔口锐边及毛刺,因为使用设备和工作地均已变化,因此也应作为另一道工序。

工艺流程图识图基础知识

工艺流程图识图基础知识 工艺流程图是工艺设计的关键文件,同时也是生产过程中的指导工具。而在这里我们要讲的只是其在运用于生产实际中大家应了解的基础知识(涉及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内容有兴趣的师傅可以找些资料来看)。它以形象的图形、符号、代号,表示出工艺过程选用的化工设备、管路、附件和仪表等的排列及连接,借以表达在一个化工生产中物量和能量的变化过程。流程图是管道、仪表、设备设计和装置布置专业的设计基础,也是操作运行及检修的指南。 在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的表述流程的工艺图纸一般只有两种,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PFD和P&ID。PFD实际上是英文单词的词头缩写,全称为Process Flow Diagram,翻译议成中文就是“工艺流程图”的意思。而P&ID也是英文单词的词头缩写,全称为Pip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iagram,“&”在英语中表示and。整句翻译过来就是“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图中所表达内容多少的不同,PFD较P&ID内容简单。更明了的解释就是P&ID图纸里面基本上包括了现场中所有的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非常全面,而PFD图将整个生产过程表述明白就可以了,不必将所有的阀门、管件、仪表都画出来。 另外,还有一种图纸虽不是表述流程的,但也很重要即设备布置图。但相对以上两类图而言,读起来要容易得多,所以在后面只做简要介绍。 下面就介绍一下大家在图纸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内容及表示方法。 1 流程图主要内容 不管是哪一种,那一类流程图,概括起来里面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图形、标注、图例、标题栏等四部分,我们在拿到一张图纸后,首先就是整体的认识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a 图形将全部工艺设备按简单形式展开在同一平面上,再配以连接的主、辅管线及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符号。 b 标注主要注写设备位号及名称、管段编号、控制点代号、必要的尺寸数据等。 c 图例为代号、符号及其他标注说明。 d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设计阶段等。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 规范与流程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 资料来源:全球铝业网铝业知识频道一、铝合金熔炼规范 (1)总则 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9438-1999《铝合金铸件》、JISH 5202-1999《铝合金铸件》、ASTM B 108-03a《铝合金金属型铸件》、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JIS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ASTM B 85-03《铝合金压铸件》、EN1706-1998《铸造铝合金》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合金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一般采取石墨坩埚或铸铁坩埚。铸铁坩埚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 1)配料计算 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合金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材料及回炉料 ①新金属材料 铝锭:GB/T 1196-2002《重熔用铝锭》

铝硅合金锭:GB/T 8734-2000《铸造铝硅合金锭》 镁锭: GB 3499-1983《镁锭》 铝铜中间合金:YS/T 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 铝锰中间合金:YS/T 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 各牌号的预制合金锭:GB/T 8733-2000《铸造铝合金锭》、JISH 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合金锭》、ASTM B 197-03《铸造铝合金锭》、JISH 2118-2000《压铸铝合金锭》、EN1676-1996《铸造铝合金锭》等。 ②回炉料 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坩埚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 3)清除污物 为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清除炉料表面的脏物、油污、废铸件上的镶嵌件,应在熔炼前除去(可用一个熔炼炉专门去除镶嵌件)。 4)炉料预热 预热一般为350~450℃下保温2~4h。Zn、Mg、RE在200~250℃下保温2~4h。在保证坩埚涂料完整和充分预热的情况下,除Zn、Mg、Sr、Cd及RE等易燃材料外的炉料允许随炉预热。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识优选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识 一、化工企业生产与安全生产特点 1、化工生产特点: 具有高温、高压、深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易挥发,工艺生产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装置大型化,工艺复杂等特点。 2、安全生产特点: 各个生产环节不安全因素较多,具有事故后果严重危险性和危害性比其它制造行业更大。 二、什么是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工艺指标 6、班中精心操作。并按时真实填写各时段的《岗位原始记录报表》中的各项内容。 7、交班前必须在《交接班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本班生产情况,特别是出现的生产异常(机械故障、泄露、工艺超温、超压、电气仪表故障等),并将上述情况口头交代接班。 8、班中生产出现的异常和故障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当班领导。 9、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各类呼吸器。 10、生产中因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引起的人员中毒、火灾等事故应立即按照《光伏硅生产紧急预案》处理处置。 11、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千万不要动。 12、电气、仪表故障通知电气、仪表值班人员维修,化工操作人员不得自己检修。 13、生产区域严禁吸烟和火种存在。

14、操作室严禁岗位操作人员离岗、脱岗、窜岗、睡岗。当人员离开操作室一定要同岗位其他人员打招呼,告知他们去向。 15、上班严禁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四、生产过程容易产生的安全事故 1、工艺因素 (1)、工艺条件不成熟(生产试产、试车、工艺调试阶段)。 (2)、工艺缺陷(物料、供给水、电气)。 (3)、上下游工序工艺严重脱节。 (4)、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因素 (1)、作业人员未正确执行工艺指标和生产指令,违反工艺纪律。 (2)、储备水槽无备用水 (3)、工艺水质不合格 6、压缩空气 (1)、工业空气压力低或无气量 (2)、仪表空气压力低或无气量 (3)、气体质量不合格(带油、带水、带杂质) 7、设备因素 除机电、仪表外的生产部件,包括主机、管架、管线及附件。 (1)、机械故障 (2)、管线泄漏

焊接图_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1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1.1 焊接接头的种类及接头型式 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称为焊接接头(简称为接头)。它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及其邻近的母材组成。在焊接结构中焊接接头起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连接作用,即把两焊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是传力作用,即传递焊件所承受的载荷。 根据GB/T3375—94《焊接名词术语》中的规定,焊接接头可分为10种类型,即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端接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接头、卷边接头和锁底接头,如图1。其中以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应用最为普遍。 (一)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叫做对接接头。在各种焊接结构中它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接头型式。 钢板厚度在6mm以下,除重要结构外,一般不开坡口。 厚度不同的钢板对接的两板厚度差(δ—δ1)不超过表1—1规定时,则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按较厚板的尺寸数据来选取;否则,应在厚板上作出如图1—1所示的单面或双面削薄;其削薄长度L≥3(δ—δ1)。 图1—1 不同厚度板材的对接 (a)单面削薄, (b)双面削薄 两焊件端面间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叫做角接接头,见图1—2。这种接头受力状况不太好,常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图1—2 角接接头 (a)I形坡口;(b)带钝边单边V形坡口 (三)T形接头 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叫做T形接头,见图1—3。 图1—3 T形接头 (四)搭接接头 两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叫搭接接头,见图1—4。 图1—4 搭接接头 (a)I形坡口, (b)圆孔内塞焊; (c)长孔内角焊 搭接接头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对强度的要求,分为不开坡口、圆孔内塞焊和长孔内角焊三种形式,见图1—4。 I形坡口的搭接接头,一般用于厚度12mm以下的钢板,其重叠部分≥2(δ1+δ2),双面焊接。这种接头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当遇到重叠部分的面积较大时,可根据板厚及强度要求,分别采用不同大小和数量的圆孔内塞焊或长孔内角焊的接头型式。 1.2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将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称为坡口。开坡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在焊件厚度上全部焊透的焊缝。 (一)坡口形式 坡口的形式由 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标准制定的:根据坡口的形状,坡口分成I形(不开坡口)、V形、Y形、双Y形、U形、双U形、单边V形、双单边Y形、J 形等各种坡口形式。

产品工艺基本知识

一、雷士产品主要有: ①灯具;②镇流器;③电器箱;④光源 二、雷士照明产品主要用原材料: ①五金件;②塑胶件;③玻制品;④电子原器件;⑤陶制品。 三、五金件分为: ①车制件如:外环固定器,LH226灯头、万向头 ②冲压件如:灯盒、电器箱盒 ③压铸件如:天花灯、吸顶、路轨灯 四、五金件制造的主要工序及品质要求。 ①车制件工艺 锁紧初胚——上刀——调机——车外径——车内径——钻床钻孔——扩孔——攻牙——处理披锋——清洗 ②冲压件工艺 开料——处理披锋——压形——冲孔——处理披锋——打字印——清洗 ③压铸件工艺 原材入溶缺——装模——调机——去水口——锉披锋——钻孔——冲孔——处理披锋——打磨——清洗 ④品质要求: 尺寸符合要求,材质符合要求,无披锋刮手,严重凹痕,划伤、异色等缺陷。 五、我司用塑胶主要有哪几种: ①PC;②ABS;③PVC;④PBT 六、塑胶的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①生产工艺 配料——煮料——调啤机——去水口位——去披锋; ②品质要求: a、耐高温、阻燃的工程塑胶; b、尺寸、材质、颜色符合要求; c、无气泡、划痕、异色、披锋、 凹痕等严重缺陷; 七、玻制品分类: ①钢化玻璃,如灯具玻璃罩。 ②非钢化玻璃如玻环、水晶灯罩。 八、玻制品主要生产工艺:

①非钢化玻璃 配料——熔制池窑——压延机——模槽——退火窑——表面处理 ②钢化玻璃 玻璃原片准备——切载——磨边——洗涤——干燥——电炉加热——风栅淬冷——套模检验 ③品质要求 尺寸颜色符合要求,承受耐温实验,钢化承受落地实验,气泡,凹痕,划痕不超过规定之要求。 九、玻制品毛管生产工艺: 玻管来料检验——切割玻管——弯形——清洗——上粉——烘干——去边口粉——单端封口——U形管对接——插入电极——封电极端口——抽真空——注汞真气——封口——检验——老化。 十、陶制灯头生产主要工艺: 拌料——铸形——窑池烧——退火。 十一、烤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①生产工艺:除油、除锈——水洗——表调——磷化——烤干——刷灰——吹灰、打磨——上挂 ——喷涂——烘烤——品检——包装; ②品质要求:颜色、附着力、硬度符合检验要求。 十二、电镀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①除油、除锈——水洗——镀缸——出色——肋架——烤干——电镀——品检、包装 ②品质要求:颜色、附着力符合要求,表面无划时代伤,刮花、异色等。 十三、电器箱生产工艺 上固线器—固定保险丝—焊保险丝引线—套、吹热缩管—拧固定镇流器螺母—固定镇流器—触发接引线—拆卸电容、触发器螺母—固定电容、触发器—焊线—固定端子台—端子台接线—固定黄绿地线—固线器输出端穿线—通电测试—高压检测——固定面盖——贴标签、装PE胶袋——盖印盖——拆卡退——装箱——抱包——入库 十四、灯杯生产工艺 灯杯印丝印——调配灯杯粉——填充灯杯粉——插灯珠——清理灯珠脚——外观检查——打光测试 品质要求:焊接附的粘附力;灯珠不能歪斜;焊泥高度 十五、灯具组装生产工艺(NDL50A B S系列)。

焊工基础知识.

焊工基础知识培训手册 第一章焊接过程基本理论及分类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兼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叫做焊接。 焊接是一种生产不可拆卸的结构的工艺方法。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焊接不仅可以解决各种钢材的连接,还可以解决铝、铜等有色金属及钛等特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因而已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造船、海洋开发、汽车制造、石油化工、航天技术、原子能、电力、电子技术及建筑等部门。据统计,每年仅需要进行焊接加工之后、使用的钢材就占钢材总产量的55%左右。可见焊接技术应用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一、焊接分类 焊接时的工艺特点和母材金属所处的状态,可以把焊接方法分成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金属焊接的分类如下: 1.熔焊: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的焊接方法,称为熔焊。 熔焊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最常用的有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及手工钨极氩弧焊弧焊等。 2.压焊: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的焊接方法,称为压焊。压焊两种形式: (1)被焊金属的接触部位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加一定的压力,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焊接接头,如电阻焊、摩擦焊等。 (2)加热,仅在被焊金属接触面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借助于压力引起的塑性变形,原子相互接近,从而获得牢固的压挤接头,如冷压焊、超声波焊、爆炸焊等。 3.钎焊:采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但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毛细作用使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连接焊件的方法,称为钎焊。钎焊分为如下两种: (1)软钎焊用熔点低于4500C的钎料(铅、锡合金为主)进行焊接,接头强度较低。(2)硬钎焊用熔点高于4500C的钎焊(铜、银、镍合金为主)进行焊接,接头强度较高。

焊接图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1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焊接接头的种类及接头型式 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称为焊接接头(简称为接头)。它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及其邻近的母材组成。在焊接结构中焊接接头起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连接作用,即把两焊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是传力作用,即传递焊件所承受的载荷。 根据GB/T3375—94《焊接名词术语》中的规定,焊接接头可分为10种类型,即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端接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接头、卷边接头和锁底接头,如图1。其中以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应用最为普遍。 (一)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叫做对接接头。在各种焊接结构中它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接头型式。 钢板厚度在6mm以下,除重要结构外,一般不开坡口。 厚度不同的钢板对接的两板厚度差(δ—δ1)不超过表1—1规定时,则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按较厚板的尺寸数据来选取;否则,应在厚板上作出如图1—1所示的单面或双面削薄;其削薄长度L≥3(δ—δ1)。 图1—1 不同厚度板材的对接 (a)单面削薄,(b)双面削薄 表1-1

较薄板厚度δ1 ≤2~5 >5~9 >9~12 >12 允许厚度差 1 2 3 4 (δ—δ1) 两焊件端面间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叫做角接接头,见图1—2。这种接头受力状况不太好,常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图1—2 角接接头 (a)I形坡口;(b)带钝边单边V形坡口 (三)T形接头 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叫做T形接头,见图1—3。 图1—3 T形接头 (四)搭接接头 两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叫搭接接头,见图1—4。 图1—4 搭接接头 (a)I形坡口,(b)圆孔内塞焊;(c)长孔内角焊 搭接接头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对强度的要求,分为不开坡口、圆孔内塞焊和长孔内角焊三种形式,见图1—4。 I形坡口的搭接接头,一般用于厚度12mm以下的钢板,其重叠部分≥2(δ1+δ2),双面焊接。这种接头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当遇到重叠部分的面积较大时,可根据板厚及强度要求,分别采用不同大小和数量的圆孔内塞焊或长孔内角焊的接头型式。 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将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称为坡口。开坡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在焊件厚度上全部焊透的焊缝。

氩弧焊基础知识

氩弧焊工艺基础知识 一.钨极氩弧焊(氩弧焊工艺基础知识) 以下内容是钨极氩弧焊的基础知识,建议用户认真阅读,对正确使用焊机很重要。 钨极氩弧焊就是把氩气做为保护气体的焊接。借助产生在钨电极与焊体之间的电弧,加热和熔化焊材本身(在添加填充金属时也被熔化),而后形成焊缝金属。钨电极,熔池,电弧以及被电弧加热的连接缝区域,受氩气流的保护而不被大气污染。 氩弧焊时,焊炬、填充金属及焊件的相对位置如下图: 弧长一般取1-1.5倍钨电极直径。 停止焊接时,首先从熔池中抽出填充金属(填充金属根据焊件厚薄添加),热端部仍需停留在氩气流的保护下,以防止其氧化。 1.焊枪(焊炬) 钨极氩弧焊枪(也称焊炬)除了夹持钨电极,输送焊接电流外,还要喷射保护气体。大电流焊枪长时间焊接还需使用水冷焊枪。因此,焊枪的正确使用及保护是相当重要的。 钨电极负载电流能力(A)

2.气路 气路由氩气瓶减压阀、流量计、软管及电磁气阀(在焊机内)等组成。减压阀用以减压和调节保护气体的压力。流量计是标定和调节保护气体流量,氩弧焊机通常采用组合一体式的减压流量计,这样使用方便、可靠。 3.氩气纯度 氩弧焊时材质对氩气纯度的要求 4.规范参数 钨极氩弧焊的规范参数主要由电流、电压、焊速、氩气流量,其值与被焊材料种类、板厚及接头型式有关。其余参数如钨极伸出喷嘴的长度,一般取1-2倍钨极直径,钨电极与焊件距离(弧长)一般取1.5倍以下钨电极直径,喷嘴大小等则在焊接电流值确定后再选定。一般不锈钢氩弧焊规范如下:

焊缝表面颜色与气体保护效果 5.钨极氩弧焊特有的工艺缺陷及防止措施

以上工艺规范仅供参考,如欲更深了解请参阅专业焊接工艺手册。 6.焊前清理 钨极氩弧焊对焊件和填充金属表面的污染相当敏感,因此焊前须清除焊件表面的油脂,涂层,加工用的润滑剂及氧化膜等。 7.安全技术 钨极氩弧焊操作者,必须戴好头面罩、手套、穿好工作服、工作鞋,以避免电弧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灼伤。 斯泰尔钨极氩弧焊机均装有高频引弧器,小功率的高频高压电虽不会电击操作者,但当绝缘性能不良时,高频电会灼伤操作者手的表皮,且很难治愈,所以焊接手把的绝缘性能一定要经常检查。 钨极氩弧焊接时,应加强焊接区的通风。在不能进行通风的局部空间施焊时,应戴供给新鲜空气面罩或防毒面具。

(工艺流程)铝合金熔炼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

铝合金熔炼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一) 装料 熔炼时,装入炉料的顺序和方法不仅关系到熔炼的时间、金属的烧损、热能消耗,还会影响到金属熔体的质量和炉子的使用寿命。装料的原则有: 1、装炉料顺序应合理。正确的装料要根据所加入炉料性质与状态而定,而且还应考虑到最快的熔化速度,最少的烧损以及准确的化学成分控制。 装料时,先装小块或薄片废料,铝锭和大块料装在中间,最后装中间合金。熔点易氧化的中间合金装在中下层。所装入的炉料应当在熔池中均匀分布,防止偏重。 小块或薄板料装在熔池下层,这样可减少烧损,同时还可以保护炉体免受大块料的直接冲击而损坏。中间合金有的熔点高,如AL-NI和AL-MN合金的熔点为750-800℃,装在上层,由于炉内上部温度高容易熔化,也有充分的时间扩散;使中间合金分布均匀,则有利于熔体的成分控制。炉料装平,各处熔化速度相差不多这样可以防止偏重时造成的局部金属过热。 炉料应进量一次入炉,二次或多次加料会增加非金属夹杂物及含气量。 2、对于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包括锻件、模锻件、空心大梁和大梁型材等)的炉料除上述的装料要求外,在装料前必须向熔池内撒20-30kg粉状熔剂,在装炉过程中对炉料要分层撒粉状熔剂,这样可提高炉体的纯洁度,也可以减少损耗。 3、电炉装料时,应注意炉料最高点距电阻丝的距离不得少于100mm,否则容易引起短路。 熔化 炉料装完后即可升温。熔化是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好坏,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A、覆盖 熔化过程中随着炉料温度的升高,特别是当炉料开始熔化后,金属外层表面所覆盖的氧化膜很容易破裂,将逐渐失去保护作用。气体在这时候很容易侵入,造成内部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并且已熔化的液体或液流要向炉底流动,当液滴或液流进入底部汇集起来时,其表面的氧化膜就会混入熔体中。所以为了防止金属进一步氧化和减少进入熔体的氧化膜,在炉料软化下塌时,应适当向金属表面撒上一层粉状熔剂覆盖,其用量见表。这样也可以减少熔化过程中的金属吸气。 覆盖剂种类及用量 炉型及制品电气熔 炼煤气炉熔炼 覆盖剂用量普通制品特殊制品普通制 品特殊制品 (占投量) /% 0.4-0.5 0.5-0.6 1-2 2-4 覆盖剂种类粉状熔剂 Kcl:Nacl按1:1混合 B、加铜、加锌 当炉料熔化一部分后,即可向液体中均匀加入锌锭或铜板,以熔池中的熔体刚好能淹没住锌锭和铜板为宜。 这时应强调的是,铜板的熔点为1083℃,在铝合金熔炼温度范围内,铜是溶解在铝合金熔体中。因此,铜板如果加得过早,熔体未能将其盖住,这样将增加铜板的烧损;反之如果加得过晚,铜板来不及溶解和扩散,将延长熔化时间,影响合金的化学成分控制。 电炉熔炼时,应尽量避免更换电阻丝带,以防脏物落入熔体中,污染金属。 C、搅动熔体

工艺基础知识--入门篇

工艺基础知识目录 (一)工艺技术 1、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2、机构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工艺文件 4、工艺参数 5、工艺定位夹紧符号 6、产品图及特性值符号 7、生产准备工作的六个阶段 8、工艺纪律 二、刀具 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 2、刀具的组成 3、刀具几何参数 4、常用刀具材料 5、冷却液 三、机床夹具 1、定义 2、分类 3、机床夹具的组成 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基本原理 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 1、钢的编号 2、铸钢与铸铁 3、其它(略) 五、公差配合与技术质量 (一)互换性 (二)公差有关术语 1、基本尺寸 2、极限尺寸 3、实际尺寸 4、极限偏差 5、公差 6、表面热处理 1、万能量具 2、专用量具 3、检验具 4、检测设备 (四)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对照表 2、表面粗糙度符号 3、标准方法 (五)形位公关各项目的符号 一、工艺技术 1、工艺基本术语 (1)机械制造: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2)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4)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5)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6)工艺参数: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量。

(7)工艺装备(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8)毛坯:根据零件(或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工艺尺寸等而制成的,供进一步加工用的生产对象。 (9)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生产对象。 (10)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 (1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2)安装:工件(或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13)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 部分工序。 (14)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15)工艺尺寸:根据加工的需要,在工艺附图或工艺规程中所给出的尺寸。 (16)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 (17)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18)工艺(序)卡:按产品或零部件的某一工艺阶段受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这个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19)工艺附图: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地的简图或图表。 (20)检验工艺卡:按工艺过程中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才性质等的重要性,而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规定了检验百分比和使用的量、检具以及合格标记等。 (21)夹具:用以装夹工件(或引导刀具)的装置。 (22)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23)粗加工:从坯料上切除较多的余量,所能达到的精度比较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比较大的加工过程。 (24)精加工:从工件上切除较少余量,所得精度比较高,表面粗糙度数值比较小的加工过程。 (25)半精加工:介于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所进行的加工过程。 (26)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CAPP):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原始数据、加工条件和加工 要求,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编码、编程直到最后输出经过优化的工艺规程化的过程。 (27)计算辅助制造:利用计算机分级结构将产品的设计信息自动地转换成制造信息,以控制产品的加工、装地、检验、试验、包装等全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全部物流系统和初步的生产调度。

铸造铝合金熔炼工艺

铸造铝合金熔炼工艺 1工艺适用范围本熔炼工艺适用于砂型和金属型铸造ZL101A 合金的熔炼,可针对于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倾转浇注、调压铸造等成型工艺使用。 本工艺可作为ZL101A 合金熔炼的母工艺,针对某一特定的成型工艺,如需特殊指出,可在此工艺基础上形成相应熔炼工艺,但不允许与母工艺相互冲突。 2工艺文件的抄报与保存工艺文件抄报、抄送范围:总师、副总师、技术部、质量部。工艺文件保存范围:电子文件备份和纸质文件送档案室保存,技术部、质量部各存一份使用文件。 3工艺详细内容 3.1熔炼设备、工具的选择及对后续熔炼质量的影响 3.1.1铝合金料熔化设备规定使用熔炼设备范围为:坩埚电阻炉,燃气连续熔化炉。对于金属型铸造可采用两种熔炼设备,使用燃气连续熔化炉熔化铝液,然后转包到坩埚电阻炉进行后续处理(精炼及变质);也可使用坩埚电阻炉熔化铝液及进行后续处理(精炼及变质)。 如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调压铸造成型工艺,可使用侧面开口注入铝液的机下炉进行连续生产。 采用坩埚电阻炉熔化铝液,铝液温度控制750℃以下,熔化过程的铝液吸气较少;采用燃气连续熔化炉熔化铝液,铝液温度控制容易超750℃,熔化过程的铝液吸气倾向较大。

3.1.2熔炼工具的选择及准备 熔炼前熔炼工具的准备对铝液熔炼质量影响较大,坩埚采用石墨及SiC 材质,使用前需进行预热烘干,烘干工艺如图1;如采用金属材质坩埚,最好选用不锈钢材质,如选用铸铁材质坩埚,以合金球墨铸铁为好。常用的浇包、浇勺等多采用不锈钢制作。 及工具进行喷砂处理,去除表面的铁锈及污物,然后预热到120~180 ℃,逐层喷涂,浇包、浇勺的涂料厚度0.3~0.8mm 为宜,坩埚涂料可稍厚一些。涂料最好选用专用的金属型非水基涂料,也可自行配制,基本配方如表1 所示,使用前涂料需预热到50~90 ℃。 表1 涂料配方 3.1.3炉料的存放与处理, 熔炼所使用的炉料需存放在干燥、不易混淆和污染的地方,铝

焊接工艺相关知识参考模板

概述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兼用,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并形成永久接头的工艺过程。世界每年钢材消耗量的50%都有焊接工序的参与,在现代制造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金属结构件的生产。例如桥梁、船体、车厢、容器等,都可采用焊接而成。 焊接可分为三大类:熔焊、压力焊、钎焊。 熔焊:将要焊接的工件局部加热至融化,冷凝后形成焊缝而使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等。熔焊是广泛采用的焊接方法,大多数的低碳钢、合金钢都采用熔焊方法焊接。特种熔焊还可以焊接陶瓷、玻璃等非金属。 压力焊:焊接过程中必须要施加压力,可能加热也可能不加热才能完成的焊接。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为使金属软化,靠施加压力使金属塑变,让原子接近到相互稳固吸引的距离,这一点与熔焊时的加热有本质的不同。包括电阻焊、摩擦焊、超声波焊、冷压焊、爆炸焊、扩散焊、磁力焊。其特点是焊接变形小、裂纹少、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电阻点焊机超声波焊机 电阻对焊机 钎焊:将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加热至融化,但加热温度低于母材的熔点,用融化的钎料填充焊缝、润湿母材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形成一体的焊接方法。 钎焊分两大类:硬钎焊和软钎焊。硬钎焊的加热温度大于450度,抗拉强度大于200 MPa ,经常用银基、铜基钎料,适于工作应力大,环境温度高的场合,比如硬质合金车刀、地质钻头的焊接。软钎焊的加热温度小于450度,抗拉强度小于70 MPa 适于应力小,工作温度低的环境。比如电路的锡基钎焊 4.1 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通常又称为手工电弧焊,是应用最普遍的熔化焊焊接方法,它是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高热量进行焊接的。掌握了手工电弧焊的操作原理对认识其他种类的熔焊有很大帮助,因此将手工电弧焊的操作列为焊接实习的最重要内容。 4.1.1 焊条电弧焊的焊接过程 如图4-1所示,焊接时电源的一极接工件,另一极与焊条相接。工件和焊条之间的空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弧。该电弧的弧柱温度可高达5000-8000K,阴极温度达2400K,阳极温度达2600K。它一方面使工件接头处局部熔化,同时也使焊条端部不断熔化而滴入焊件接头空隙中,形成金属熔池。当焊条移开后,熔池金属很快冷却、凝固形成焊缝,使工件的两部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请看焊条金属熔化滴入焊件接头熔池过程。 4.1.2 焊条电弧焊的设备与工具 焊条电弧焊的电源设备分三类:包括交流电弧焊变压器、直流弧焊电源、逆变弧焊电源。 1.对焊条电弧焊电源设备的要求

焊接图-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演示教学

焊接图-焊接工艺基 础知识

1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1.1 焊接接头的种类及接头型式 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称为焊接接头(简称为接头)。它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及其邻近的母材组成。在焊接结构中焊接接头起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连接作用,即把两焊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是传力作用,即传递焊件所承受的载荷。 根据GB/T3375—94《焊接名词术语》中的规定,焊接接头可分为10种类型,即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端接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接头、卷边接头和锁底接头,如图1。其中以对接接头和T 形接头应用最为普遍。 (一)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叫做对接接头。在各种焊接结构中它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接头型式。 钢板厚度在6mm以下,除重要结构外,一般不开坡口。 厚度不同的钢板对接的两板厚度差(δ—δ1)不超过表1—1规定时,则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按较厚板的尺寸数据来选取;否则,应在厚板上作出如图1—1所示的单面或双面削薄;其削薄长度L≥3(δ—δ1)。

图1—1 不同厚度板材的对接 (a)单面削薄, (b)双面削薄 表1-1 较薄板厚度δ1 ≤2~5 >5~9 >9~12 >12 允许厚度差 1 2 3 4 (δ—δ1) 两焊件端面间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叫做角接接头,见图1—2。这种接头受力状况不太好,常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中。 图1—2 角接接头 (a)I形坡口;(b)带钝边单边V形坡口 (三)T形接头 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叫做T形接头,见图1—3。 图1—3 T形接头 (四)搭接接头 两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叫搭接接头,见图1—4。

点焊工艺处理基本知识

武汉兴园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点焊工艺基础知识 版本:A/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焊点的形成及对其质量的一般要求 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分子或原子间的结合和扩散而连成一体的工艺加工过程。 焊接包括:熔化焊、压焊、钎焊。 压焊包括:电阻焊、锻焊、摩擦焊、高频焊、超声波焊等等。 电阻焊包括:点焊、凸焊、对焊、缝焊。 电阻焊就是将工件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加压,通以电流,利用工件的电阻产生热量并形成局部熔化,或达到塑性状态。断电后,压力继续作用,形成牢固接头。 2.1焊点的形成 点焊过程可分为彼此相联的三个阶段:预加压力、通电加热和锻压。 2.1.1预加压力 预加电极压力是为了使焊件在焊接处紧密接触。若压力不足,则接触电阻过大,导致焊件烧穿或将电极工作面烧损。因此,通电前电极力应达到预定值,以保证电极与焊件、焊件与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保持稳定。 2.1.2通电加热 通电加热是为了供焊件之间形成所需的熔化核心。在预加电极压力下通电,则在两电极接触表面之间的金属圆柱体内有最大的电流密度,靠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和焊件自身的电阻,产生相当大的热量,温度也很高。尤其是在焊件之间的接触面处,首先熔化,形成熔化核心。电极与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也产生热量,但大部分被水冷的铜合金电极带走,于是电极与焊件之间接触处的温度远比焊件之

间接触处为低。正常情况下是达不到熔化温度。在圆柱体周围的金属因电流密度小,温度不高,其中靠近熔化核心的金属温度较高,达到塑性状态,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焊接,形成一个塑性金属环,紧密地包围着熔化核心,不使熔化金属向外溢出。 在通电加热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引起飞溅:一种是开始时电极预压力过小,熔化核心周围未形成塑性金属环而向外飞溅;另一种是加热结束时,因加热进间过长,熔化核心过大,电极压力下,塑性金属环发生崩溃,熔化金属从焊件之间或焊件表面溢出。 2.1.3锻压 锻压是在切断焊接电流后,电极继续对焊点挤压的过程,对焊点起着压实作用。断电后,熔化核心是在封闭的金属“壳”内开始冷却结晶的,收缩不自由。如果此时没有压力作用,焊点易出现缩孔和裂纹,影响焊点强度。如果有电极挤压,产生的挤压变形使熔核收缩自由并变得密实。因此,电极压力必须在断电后继续维持到熔核金属全部凝固之后才能解除。锻压持续时间视焊件厚度而定。对于厚度1-8mm的钢板一般为0.1-2.5秒。 当焊件厚度较大,(铝合金为1.6-2mm,钢板为5-6mm)时,因熔核周围金属壳较厚,常需增加锻压力。加大压力的时间须控制好。过早,会把熔化金属挤出来变成飞溅,过晚,熔化金属已凝固而失去作用。一般断电后在0-0.2秒内加大锻压力。 以上是焊点形成的一般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根据不同材料、结构以及对焊接质量的要求,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措施。例如:对热裂纹倾向较大的材料,可采用附加缓冷脉冲的点焊工艺,以降低熔核的凝固速度;对调质材料的焊接,可在两电极之间作焊后热处理,以改善因快速加热、冷却而产生的脆性淬火组织;在加压方面,可以采用马鞍形、阶梯形或多次阶梯形等电极压力循环。以满足不同质量要求的零件焊接。 2.2对焊点质量的一般要求 点焊接头的强度决定于焊点的几何尺寸及其内外质量。焊点的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一般要求熔核直径随板厚增加而增大。 通常用下式表示: δ d 5 =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