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

浅论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

浅论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
浅论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

浅论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

摘要: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是明代创立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该项制度建立于明初洪武时期,实行中渐渐与课堂学习相脱离,至明代后期流于失败。实习历事制度把实习与授官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明代务实的人才观。这一制度是明朝统治者人才思想、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是明代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为明朝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对当代高等教育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

自汉代设立太学以来,中央官学制度至明代建立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而趋向完善。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素与西汉的“太学生出仕制度”和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三舍法”并称中国古代官学教育三大改革。《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认为:这三个制度在古代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同等地位。1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是让国子监生到各历事部门进行实习,以获得出职任官资格的一项教学管理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中国教育行政史》中说:这一制度是明代培养官吏的极为重要措施,也是明代国子监始创的一项很有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2詹家豪在《明代国子监生历事制度论述》一文中认为,该制度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制度。3本文主要论述了该项制度的重要特征,这对于深化对该制度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代人才思想的体现

(一)明初的人才状况

在一片凋敝景象之上建立起来的明王朝,百废待兴,重建任务极其繁重,人才问题是明王朝面临的最大问题。原就大量缺乏人才的状况,由于明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又屡兴大案,大杀功臣,使大量人才被牵连诛杀,导致人才缺乏问题更为突出。为了维持刚刚建立不久的明王朝,为了保证国家政体的正常运行,建立一只庞大的官僚统治系统成为明初的迫切要求。

朝廷虽然有可用的治国管理人才,但又不合乎统治者的标准,难以满足明初各项建设的需要。主要有三类人才,各有弊端:一类是随明太祖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百万官军,虽然可以依靠,但这些人由于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多是军事阅历丰富却目不识丁的粗人,缺乏治国安邦的才能;第二类是元朝的旧官吏们。这些官吏中,也分为三种人,一种有远见者真心投靠朱元璋,已经得到重用;一种虽熟悉政务,却因有腐败习气而使朱元璋厌恶,不被重用;一种缺乏远见,并不真心归顺,不能重用。第三类是不被元朝重用或失意的散处林野的儒士,这类人不论从政治上还是才能上都符合朝廷用人的要求。虽然明太祖采用多种选拔方法“下诏求贤”,主要靠荐举方式选拔了许多贤士为其服务。但明初荐举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难以满足而且质量上也难以保证,并且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弊端渐渐显露了出来,明朝统治者急需按自己的意志来培养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二)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的创立

由于人才的匮乏,明朝急需培养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新一代人才,朱元璋独辟蹊径,首创了一种新的官学教学模式。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国子监中,通过设立实习历事制度加快

1关广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86.

2熊贤君.中国教育行政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37.

了人才培养选拔的步伐。

朱元璋对国子监极为重视,对国子监生寄寓了极高的希望。他钦定了监规、学规,给予国子监生优厚的待遇,教官从当时有名的儒士中严格选拔,希望把国子监生培养成合格的实用型人才。由于培养需要时间,官职普遍空缺,急需用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便经常抽调国子监生去一些地方,处理政务或到中央的一些衙门内协助工作,这样监生历事便应运而生。这种让监生到衙门历事的教学方式,不仅使监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训练了行政能力,而且还缩短了培养的时间,缓解了官吏的短缺问题。

(三)朱元璋人才观的体现

朱元璋虽然出身寒微,但经过数年战争的磨练,使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观。鉴于元亡的教训,他认为儒生专习书史,不谙吏事,一旦任之以官,“多为滑吏所侮,乃命于诸司习吏事”,4提出必须注重对儒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他希望通过国子监来培养所需官员,让国子监生“实习历事”,是为了让他们及早熟悉吏员的工作,避免以后做官为属吏所误,使其做出一番成绩。

朱元璋的人才观是既注重学识,又注重实际能力,即才学兼备。朱元璋对于各类人才,要“察其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骑射以观其能,策以经史时务以观政事”,5建立严格的标准来选拔人才。在实习历事过程中,他注重选拔一些成绩优异的国子监生在读书的同时,到各衙门去主持政事,实习历事。由于国子监生年轻阅浅,办事雷厉风行,也比较公正,在各部门中的“历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他们在实践中也增长了才干,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于是实习历事就做为一项制度被确定下来,作为国子监生出监任职的“试职”环节,成为选拔官员的一个途径。以这种途径选拔的官员,在朱元璋选用的人才中占绝大部分,出现“太祖间行科举,而监生与荐举人才参用者居多,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6的局面。可见朱元璋创立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是其人才观的体现。

二、明代教育思想的体现

(一)对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视

监生历事制度是一种实践教育制度。基于人才观的指导,建国初期,朱元璋便开始萌发了改革官学教育模式的想法,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洪武初年,他频繁地临时委派国子监学生到诸司“历事”,使这些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如洪武元年正月“遣(国子生)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定其赋税。”7洪武二年,“择国子生,试用之巡行列郡。举其职者,竣事复命,即抉行省左右参政,各道按察司佥事及知府等官。”8洪武九年八月,“又分遣国子生修岳、镇、海、渎祠”。9洪武十六年九月,命国子监生分行天下,清理军籍。通过这些事例,使朱元璋认识到了历事的重要性,但是并未形成制度,历事也只是些临时差遣。

鉴于国子监原有管理制度造成监生在监生活的长期淹滞,缺乏实际能力,最终促使朱元璋建立了监生实习历事制度。国子监对率性堂(毕业班)的学生实行积分法,以计算成绩,即“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章、内科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给一分,理优文劣者给半分,文理纰缪者不给分。年内积至八分者为及格,

4明太祖实录.卷九四[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明太祖实录.卷五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明史.卷六九.选举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明太祖实录.卷二九[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 [明]黄佐.南雍志.卷一. 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获准出身,不及格者则继续坐堂肄业。”10这样,一个优秀监生从入监到毕业,至少得花四年学习时间才能毕业,而实际上一般监生都需要花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毕业。这势必使大量的监生长时间淹滞在监中,缺乏锻炼机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费。鉴于这种弊端,朱元璋终于决定彻底改革。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明太祖“令吏部以次录用国子监生,毋使淹滞。”六月,又“令监生年长者分拨诸司,历练政事”。11从而正式建立起监生历事制度。明政府对“监生历事”是十分重视的,要求各大内“教之政事,勿与猥杂差遣”。12(二)学生实践内容的丰富

明代实行监生历事制度,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许多实习岗位,有不同的层次,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方面,借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1.历练文书写作

历事要首先从基本工作做起,通过写本即文员工作,来达到培养文书写作能力,熟悉政务的目的,因此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工作。监生主要在中央一些机关,如户部、礼部、刑部、工部、督察院、大理寺等部门誉写题本奏章,逐渐培养处理政事的实际能力,为将来走上行政职位打下基础。

2.历练办事能力

历练办事是对监生的高一级要求,被拨历到南京、北京两地的各军政衙门进行历事,从事不同的政务,分布面非常宽泛,办事的工作也非常详细而且繁琐,主要分诸色办事和外地办事两种。

(1)诸色办事主要包括以下名目:

1)清黄:清理黄册;

2)清军:清点军户及清查逃军;

3)写诰:书写诰敕,制诰,制诏;

4)天财库,承运库:登记钱粮等财政数目;

5)续黄:续写黄册;

6)司礼监,尚宝司:协助工作;

7)六科:协助工作;

8)工部清匠:清查脱漏,在籍匠户;

9)随御史刷卷:清查档案;

10)礼部写民情,条例,光录寺刷卷;

11)修斋,参表;

12)报讣:报灾丧,属行人司;

13)赍俸:押送俸银;

14)锦衣卫,兵部查马册;

15)工部大木厂,后府磨算帐目;

16)御马监,九城门。13

(2)外地办事则使他们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如随同御史出巡,到州县清理良田,稽核税粮,或被分行国内,督修水利及清查黄册等。此外,国子监生还会衔命出使,稽查百司案牍或到地方上充当教官。《明史》记载:洪武八年(1373年)命丞相亲往国子监考核选取林伯云等366人分教天下,对明朝初期地方官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洪武二十四年令监生清查全国户籍,又选监生有练达政体者639人,命行御史事,稽核天下百司案牍。事

10明史.卷六九.选举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 [明]黄佐.南雍志.卷一. 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2明史.卷六九.选举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4.

实上,国子监生们所进行的这些历事为明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见,历事监生在实习中的分布面是比较广的,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方面的事务,从而能比较全面的提高国子监生的行政办事能力。

(三)为明朝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在明代国子监的教学管理中,让太学生在学习的后期,走出国子监,到社会上去实习历事,并发展成明代太学生出仕的必然途径。虽然明朝中期之后,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明朝规定“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14因此参加科举考试前的监生也要求经过历事,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就比较接近国家需要的实用人才。

监生历事不仅缩短了监生从学校到任职之间的距离,使监生在入仕之前,基本上具备了处理政务的能力,而且通过监生历事,还可以使统治者尽早发现人才,便于其将国子监中学优才异者遴选进政权机构中去。在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国子监生中曾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能干的官员,如内阁大学士宋讷、胡俨等,可见实习历事制度确实为明代培养了一批实用型官员。重视监生历事环节,将学习理论与做官的实践紧密结合,重视监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培养合格的官吏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明代的一项人事制度

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既是一项教育制度,又因为历事可以获得出身,与做官直接联系,所以也是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人事制度的一些特点。

(一)历事的资格要求

国子监的学生实习历事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监生都可以历事的。能够外出实习历事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限制。洪武时期,监生拨历以“年长”和“学优”为条件。如洪武八年(1375)命御史台选“太学诸生年长学优者”15分教北方各郡。洪武二十九年(1396)“命吏部选国子监生三十以上者分隶诸司,历练政事。”16学优指课堂学习成绩优良,只有学习好的才可以出监历事,而学业优则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在监学习一定年份的,是不可能学习优良的。所以学优必年长。可见,“学优”与“年长”这一条件是与当时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

洪武以后,只计入监或坐堂时间久近,以次拨历。永乐年间,以“入监日月”先后为序。正统年间,以“坐堂月日”深浅为次序。成化以后,国子生“以存省、京储、依亲、就学、在家年月,亦作坐堂之数”,17连依亲、在家的时间也可以算入坐堂时间,计算长短以为先后次序。由于拨历只依据时间长短,后来竟有监生“丁忧、省祭,有在家延留七八年者,即得取拨”。18往后是弊端越来越多,不可收拾。

(二)历事的程序

所谓历事的程序,也就是监生在历事之前拨历的方法,管理极为严格和系统化。拨历的具体方法,称为“上序”,首先根据在监时间长短来决定次序,即将预备拨历的监生按照其坐堂月日统一登记排队,并要查证是否有旷课和其他违规行为。坐堂监生要在每月月末将本人支馔月日,记在纸上,称为“序单”,呈送本堂,本堂查通知薄核实(通知薄是全校六堂各置一册,专门记录国子监生员坐堂旷课月日的薄册),再送绳愆厅,对违反监规者,由监承总为扣算。再发到典籍厅查核是否背讫学规。再送典薄厅查实支馔年月是否属实。呈送东厢房验证、考对、批定,按坐堂次序登记在册。

监生由于来源不同,上序的时间是不同的。品官子弟由荫入监称荫监,也称为官生。

14明史.卷六九.选举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明太祖实录.卷九八[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6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二二零.国子监·拨历[Z]. 北京:中华书局,1989.

举监、贡监均由正途入监,合称举贡监生,简称举贡。官生也属于正途。生员或民人由纳粟纳米纳银等项入监者,称例监,属于异途。上序分为东序、西序,“举、贡、官生合为一,俱在坐堂满六个月挨次上东序,援例监生坐堂满十个月上西序”,“俊秀子弟及青衣生员援例入监”者须坐堂支馔一年方许上序。拨历时也同样分开两序“各候挨拨”。19上序只是获得排队挨次拨历的资格,还需要结合坐堂的时间确定是否拨出。

天顺之前,一般要求坐监十余年,才能够拨历。正统五年(1440)奏准,兵部和户部清军,写诰,天财库办事三年出身的项目,于入监五年者内取用;印绶清黄、续黄三年仍历事二年共五年出身的项目,于入监三年者内取用。基本上,历期加上坐堂时间,需要八年才能拨历。历事办事出身期限短的项目,在坐堂时间相对长的监生中拨取。景泰四年(1453),鉴于坐堂年深者少,重新规定:“坐堂五年者,办事历事两年出身;坐堂四年者,办事历事三年出身;坐堂三年者,办事历事四年出身;坐堂一二年者,止令办事,不许历事出身。”20历期加上坐堂月日共七年即可拨出,比正统时期减少一年。坐堂时间在逐渐减少,拨历的标准在逐步放宽。成化以后,监生积滞,拨历的时间不断缩短,还常常进行“拣选”,“优者辄与拨历,有坐堂未及一年者。”21

(三)历事分类的标准

监生出监历事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那么监生历事的种类就会有所不同。据《南雍志》记载,监生历事有“正历”和“杂历”之分,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政务”。所谓“正历”是指在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历练政事,从事政务,做一些有行政决策权的具体政事,并有签署公文的权力,史载:“六科历事监生,科有公本,监生列名于末,六部亦然。监生与尚书、侍郎、诸郎官并名疏”;22而“杂历”则是指在诸司写本、办事,没有政务,做一些“只是眷写奏本,查理文册,稽算数目”23等一般的文书工作,没有行政决策权。

监生在被遣历事时,也是根据学习成绩的优劣或入监途径来进行排序。拨历的成绩优异者先拨正历,次之拨杂历,再次拨办事短差。景泰年间,由于开纳监,这种不是通过正常途径因纳赀入监的“例监”,被称为异途。入监后没有伙食,要自己出钱;而由正常入监的正途监生国家给供应伙食,称为“廪生”,当然通过考试或选拨出来的廪生的文化水平也高些,于是规定:“给廪者,拨正历,不给廪者,拨杂历”。24就是说,给监生分配的历事任务是以成绩的优劣为依据,而不是以门第、财产的高低、多寡而分。这种方式体现了明朝统治者思想的进步性。

(四)历事政绩的考评

监生历事多久才能够获得出身,最初由监生所历事的部门作出的考核评语而定。洪武时期,即制定了历事考核法,规定监生历事三个月后,历事的衙门对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考绩分为勤谨、平常、才力不及和奸顽四等。“勤谨者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者再历;才力不及者送监读书;奸懒者发充吏”。25建文二年,历事考核法再次进行了变更,规定凡历事一年为满考,分三等,上者即授官,次下者再历一年复考,上者也授官,次量材选授,下还国子读书。

监生正历的期限,前后规定变动数次,基本上以三个月为标准,满日获得出身。不同时期,因为监生数额的增加和官缺多寡不一,续历时间有所变动,其他各项历事,也有大

19 [明]黄佐.南雍志.卷一六.储养考下. 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0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二二零.国子监·拨历[Z]. 北京:中华书局,1989.

21明史.卷六九.选举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 [明]李乐.见闻杂记.卷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3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十四[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4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二二零.国子监·拨历[Z]. 北京:中华书局,1989.

致的变化过程。洪武至成化十六年,杂历中的写本,一年或八个月上选,随御史出巡,各项办事俱以半年满日更替,不能出身,长差和部分短差项目的历期,万历间均定为一年满日。而隆庆、万历以后,杂历一年满日上选,还有一部分短差以半年满日回监肄业,不给出身。但其总体趋势是越到后来,准予出身的历事项目越多,历事的期限就越短。监生在历事期间,是根据政绩进行评分的。政绩优异遇有空缺即可拨历,政绩平庸则要继续历事或回监继续学习。这种考核方式可以使优秀的人才尽早为国家所用,而那些不合格的监生又可以继续锻炼,体现了明代人事制度的合理性。

四、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的影响

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是一项富有创新性的教育制度。以前历代王朝培养太学生,都是把学习和考试作为授官的标准,而国子监却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监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接受实习,从而缩短了监生从书本到现实的距离。它还把实践与出身结合起来,注意培养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早日熟悉未来的工作,事实上监生通过历事,可以较广泛地接触实际,与现实社会早日接轨,这样就为明代培养了大批实用官员。然而,到明朝后期,除科举外,国子监生不经历事不给授官,使历事成为监生入仕的跳板。由于历事制度是监生获取官职资格的重要途径,导致他们舍本逐末,对历事的追求已超过对学业的追求,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也与它的建立初衷相违背。同时因为国家可以通过历事制度,得到一队廉价的官吏,减少财政开支,于是虽违背历事的本意,却还乐此不疲地执行,这也助长了该制度衰败的进度,使这项本身具有积极因素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参考文献

[1] 明太祖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明]黄佐.南雍志. 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清]夏燮.明通鉴[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Z]. 北京:中华书局,1989.

[6] [明]李乐.见闻杂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62.

[8] 关广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 熊贤君.中国教育行政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0] 詹家豪.明代国子监生历事制度论述[J].史学集刊,1998(1).

[11] 刘渝龙.明代国子监生历事制度概述[J].绥化师专学报,1996(4).

On the Practicing Regulation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in the Ming Dynasty

Abstract: The Practicing Regualation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in the Ming Dynasty had a deep histric effect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system.It founded on Hongwu time in early Ming Dynasty and failed in late Ming Dynasty. It reflected practical person view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united study with being an official and valued to train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s.As an important personnel system,reflecting person and education thought of ruler,it trained large quantities of practical person,also had certain model significance to higher education nowadays.

Key word: Ming Dynasty;The Imperial Academy;The Practicing Regulation

社工部门规章制度

社工部门规章制度 篇一:社工培训管理制度(2014 baidu) 社工培训管理制度 机构内部培训:新同工入职培训、同工在职培训 同工参加外部培训:社协继续教育培训、其他外出培训 同工内部培训奖励制度 培训制度附则 1.1.1. 机构内部培训制度(由同工直属领导或督导负责) 1、岗前培训 (1) 机构文化和制度培训。目的是使同工了解机构发展史,熟知机构宗旨、机构理念和服务范围;学习和掌握机构行政管理制度、工作制度。 (2) 岗位培训。培训部门要对新同工拟任岗位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职责、日常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及工作要领等。 (3) 案例研究及模拟实习。以案例形式讲解本机构在开展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新同工尽快了解工作模式,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 2、在职培训 (1) 岗位及项目培训。是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或项目知识、专业技能、规章制度的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每次培 训集中解决一至二个问题,边学习边提高。 (2) 转岗培训。对机构同工进行内部调动时进行的培训,为其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技能。 (3) 待岗、下岗培训。对考核不合格人员,或不胜任本职工作人员,或经常违规违纪屡教不改人员的培训,以期达到胜任本职工作为目的。

(4) 升职培训。同工职务晋升后的培训,针对新岗位的要求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 技能,以尽快胜任新工作。 (5) 常规培训。初级督导、督导助理培训及同工之间的分享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技巧方面的培训;讲师、会议主持、记录等能力方面的培养。 (6) 学习小组:为鼓励同工采取自主+朋辈学习模式,学习范围包括专业服务相关的理论、实务技巧,同工可自发组织形成学习小组(2人以上),选取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学习,机构给予组员每个月2小时的工作时间进行学习、讨论和分享,学习小组的期限为半年(1-6月第一期、7-12月第二期),每位成员须在学习小组结束后撰写专业文章或学习心得,篇幅不少于一篇,字数不限。 1.1. 2. 同工参加外部培训制度 1、注册社工继续教育培训(注册社工需要完成一年80个学时的培训) (1)免费培训:如果同工有加班积累的调休时间,在工作时间 参加培训可以调休参加培训(主管领导批准即可);没有加班时间可以调休,要在工作日参加培训的,需要填写《同工培训申请表》需经主管领导审批。个人休息时间参加培训则不需填写申请表。 (2)收费培训:需填写《同工培训申请表》报上级主管及机构领导审批。 (3)培训后提交材料:同工参加培训后须填写《同工培训报告》,并按照实际工作需求在团队会议或机构会议与其他同工进行分享。 2、非注册社工继续教育培训 (1)免费培训:非注册社工参加培训要在培训主办方有剩余名额的情况下,经得培训主办方的同意后才能参加培训。培训申请按照注册社工培训申请流程进行审批。 (2)收

明朝户籍档案制度探究分析

明朝户籍档案制度探究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户籍档案制度作为政府管理人民的工具,在历朝历代都受到足够的重视。明朝的户籍档案制度是在借鉴之前各朝代户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成熟的管理方法。明代的户籍档案制度,既是对以往各个朝代管理经验的继承,又是在自身实际状况上的创新,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是我国古代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的一个典型。 一、明朝户籍管理的黄册制度 有关户帖制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文宗太和四年,属于国家公文性质的文书,根据《旧唐书·食货志》中的记载:“准朝旨制置西川事条。今与郭剑商量,两税钱数约三分,二分纳现钱,一分折纳匹段……旧有税姜芋之类,每亩至七八百,征敛不时。今并省税名,尽依诸处为四限等第,先给户帖,余一切名目勒停。”其性质属于定税文书,而且宋代的户帖的性质与唐代的大致相同。 到了明朝,户帖不再作为定税文书出现,而是用

于记载每户人口的籍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户籍档案。户帖制度最初显露头角是在江南的一次核查人口的过程中,由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被朱元璋确定为定式。但是,户帖制度只是在洪武三年到洪武十四年之间为明朝服务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就被黄册制度所取代。 洪武十四年,在朱元璋的命令之下,创立黄册制度,根据《明书》卷68 的记载:“(洪武)十四年,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十户,名全图。其不能十户,或四五户若六七户,名半图。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其排年坊、里长消乏者,于百十户通丁粮近上者补之,有事故绝者附畸零。”可以说黄册制度是户帖制度的进化,相比户帖制度,黄册制度更加的系统、具体,更加的高级,都以每家每户为单位,等级每一户人口的详细信息。 明朝建立黄册制度、大造黄册,为的是能够更好地对国家人口状况进行掌控,统计人口,核定赋税,为巩固统治阶级而服务。明代的户籍档案与现代的身份证的作用十分相似,其中详细记载了每一户的人口、户种、财产、籍贯等一系列信息,作为明朝的人户,

拓展延伸:太学、国子监

太学、国子监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又称国学、国子学。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设国子学。北齐改为国子寺。隋炀帝始改为国子监。唐宋时,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一在南京,一在北京。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设六堂为讲肄之所”,“六堂讲师,极一时之选”。后逐步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形同虚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在监读书的生徒称监生、太学生或国子生。历代对生徒入学的资格、来源和名额都有不同的规定。监生入学常有一定的仪式。监生可以在监内寄宿,发给膏火,供给膳食,享有免役权利。总管监务的头领称国子祭酒或判监事。教官名称和编制数量历代不同。国子祭酒、司业、博士要由“当代学行卓异之名儒”充当。为了培养封建社会的“文武之材”,俾“能出入将相,安定社稷”,历代统治者规定五经或四书为国子监的主要教材。而且对国子监的管理都很严格,颁行各种管理制度,包括考试升降制度和放假制度等。国子监在加强学校管理、培养文武官员、造就各种高级专门人材、繁荣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纳育各国留学生、促进中外友好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 1

社工管理制度

社工岗位制度 1、严格遵守《社会工作者守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参与全院的社会行政工作,协调社会活动所需的策划、组织、落实工作,服从养老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安排,按照养老院的工作时间上下班; 2、抓好社工队伍建设、督促社工完成继续教育、注册工作; 3、普及社工知识,提高全院职工及老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和认知度,每年组织一次社工理论知识的培训; 4、根据住养老人的需要,提供康复娱乐、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争取社会互助等服务,以维护老人的残存功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5、善于收集和总结工作中的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做好社会工作的宣传和报道; 6、积极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内容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为老服务能力,并将所学运用于工作实践; 7、抓好义工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好资源为机构服务的优势; 8、积极关注养老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与之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开展相关专题培训,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 9、协助护理部、业务院长完成相关行政工作,努力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 10、社工必须具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觉遵守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11、社工应富有爱心、耐心、热心于老年社会工作,尊重老人,平等对待每一位老人,积极了解老年群体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制定并实施计划,帮助老人谋求社会福利; 12、明确角色和职责,发挥专业特长,遵循“以案主为本,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为老年人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危机、精神慰藉及人际沟通问题,引导住养对象积极改善养老观念、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3、社工有责任维护和保障服务老人的权利和利益。严格遵守社工专业伦理守则,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对服务过程中获取的服务对象的个人资料,应遵

实习生管理制度

实习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工作,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目的 (一)为给广大院校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选拔优秀学生,为公司注入新生力量。 (二)为充分发挥公司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作用。 (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体现公司企业文化。 第三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被公司招聘录用未正式毕业的应届大专/本科生(己学完学校规定课程) 第四条招聘权责 (一)行政总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各大院校实习生招聘工作,且对事业部招聘的实习生进行试用前的审核,可直接分派被录用的实习生至各事业部进行正式实习工作。 (二)各事业部:可适当进行实习生的招聘工作,但最终录用需上报行总部政人力资源部,审核通过方可试用,同时负责接洽行总部政人力资源部分派的实习生并安排其实习工作。 第五条实习生录用基本要求 (一) 对照储备人员的录用基本要求,实习生最好为岗位对口专业。 (二)实习生学历必须是大专及以上,且必须学完学校规定的课程,并按学校规定已进入实习期的在校应届毕业生(以学校实习就业推荐表为准)。研究生学历者按特殊情况处理。 (三)具备健康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吃苦,具有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在校期间有相关的实践活动或经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条实习生录用手续办理 所有实习生在录用前,由行政总部人力资源部人员告知实习生来公司报到必须携带以下资料,方可正式入职试用: (一) 提供学校的成绩单复印件和体检报告。 (二)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一寸免冠照片两张。 (四)实习生在试用五天后,必须与公司签订《实习生就业协议书》方可继续工作。 第七条实习生培训内容 (一)公司介绍 (二)实习生管理制度 (三)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 (四)所在部门日常管理的管理规范 第八条实习生考核内容 (一)实习期间出勤情况。 (二)完成工作任务及实践能力,包括:对所分配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工作安排的服从情况、岗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在实习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九条实习生待遇及支付 (一)实习期待遇:实习生实习期给予生活补助2000/月,不享有其它绩效提成或其他福利。 (二)支付方式:按月支付,与公司正式员工一致。 第十条实习期满后管理规定 (一)实习期界定:前来应聘人员未正式毕业之前(未拿到大专或本科毕业证书),前来应聘被录用后的所从事的工作期间统称实习期。 (二)实习期超过三个月的,在实习期内不必申请转正,等正式毕业后直接申请即可;如实习期内已经做出转正申请的,转正后的薪资不变,直到正式毕业后直接套入转正后或已经晋升职位的薪资;实习生在实习期满后,正式加入公司的,表现良好的不再需要试用期,可直接正式录用。 (三)实习期满的规定 1、实习期满后,部门负责人需对实习生在实习工作期间的表现用书面形式做出评价,并认真填写实习生考核表。 2、实习期满后实习生须写一份实习总结,在实习期满一周内上交至行政总部人力资源部。

最新北京国子监导游词五篇

最新北京国子监导游词五篇 北京国子监导游词五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前去游览的是北京北二环边上的孔庙和国子监,大家今天可以一睹这里的风采,提前祝大家我的愉快!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与孔庙相邻。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 大家跟我走我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大家想在这拍拍照吧。

大家跟紧我我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

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管理制度体系

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管理制度体系 第一章前言 为树立龙祥社工服务中心机构整体形象,加强和规范机构管理行为,造就和培养一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能力过硬、高效精干的社工队伍,促进机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机构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体系。 一、凡机构在职人员的管理事项,除法规及机构其它规章制度另有规定外,均应遵守本制度体系。 二、机构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社工行业及机构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社工行业及机构发展的事情。 三、机构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理论、实践能力,不断完善机构的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机构实力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四、机构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鼓励社工积极参与机构的决策和管理,鼓励社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机构为社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及经费盈余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工各方面待遇;机构为社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机构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根据《龙祥社工服务中心社工绩效考核制度》予以表彰、奖励。 六、机构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倡导社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章龙祥社工守则 第一节前言 为了就注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操守包括有关操守的道德事宜提供实务指引,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龙祥社工)特制定本社工守则,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及社会人士,同时加强社会人士对社工专业的信任和信心。 当社工被指控其操守违反本守则内所列明的专业标准时,龙祥社工服务中心将以此守则作为裁决之依据。本守则列明社工与其服务对象、同工、所属机构、专业及社会建立专业关系时的道德行为标准,其应用范围包括社工以社工身份所从事的一切有关活动,本组织内社工须协力推行本守则,并遵从依据本守则做出纪律判决。社工应采取足够的措施或行动去预防、劝阻、纠正或揭发同工有违反守则之行为。同时要采取合理及适当的措施去协助督导人员以及协助其提供其他服务人员(如义工),不会因抵触本守则而导致服务对象利益受损。 第二节社工的基本价值观及理念 社工的首要使命是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及致力处理社会问题。 社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种族、国籍、性别、性倾向、年龄、家庭岗位、信仰、政治观念、智能、体能、社会及经济地位、或对社会贡献不同而有所分别。 社工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质,因而有责任鼓励及协助个人在顾及他人的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 社工有责任维护人权及促进社会公义。

公司实习生管理制度

实习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过规范实习生管理,使新进实习生了解公司企业文化,掌握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培养其对公司的认同及归属感,为公司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的顶岗实习。 第二章部门责职 第三条??人事部门相关职责 (一)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由人事部组织实习生的面试、筛选,协助实习部门确定实习人员; (二)在实习过程中组织针对性、关联性的培训,定期与实习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引导; (三)负责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考勤管理,劳动纪律、工作规范和实习工作质量管理; (四)配合实习部门加强对实习生的督导、检查、考核工作,实习期满组织实习期综合考核,对考核结果优异者可列入公司年度招聘人选。 第四条??各实习部门相关职责

(一)负责组织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业流程、基础专业知识等的培训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训指导计划,保证实习效果; (二)负责实习生的考评,公正、客观地评价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人事行政部; (三)加强与实习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实习生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及时掌握了解实习生的思想状况、企业认同感、工作方向、工作目标等; (四)实习期满负责工作鉴定。 第三章入职手续 第五条??入职。所有进入公司实习的人员必须办理实习入职手续,办理实习入职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个人简历》,公司提供表格,实习生如实填写。 (二)身份证复印件及原件;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三)学生证复印件及原件;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四)彩色1寸近照一张。 (五)实习推荐信。 第五条入职当天需全面阅读了解我司《实习生管理制度》、《员工手册》。之后签订实习协议。

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部门职责说明书

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部门职责说明书 副总干事 职责概要 负责拟定机构发展计划及各阶段发展目标;统筹、管理机构日常事务,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确保机构的正常运作;跟进机构各项大型活动及项目的开展;强化机构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代总干事行使总干事职责。 工作容 掌握机构发展动态,拟定机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计划。 组织各个部门制定部门管理制度以及部门年度发展目标及工作计划。 统筹机构日常事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或转介给相关部门解决。 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传达机构各项决策决定,了解各部门运作情况。 负责3到7天的同工请假的批示。 积极了解同行机构发展动态,参与各项社会交流活动,为机构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构思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同时跟进机构各项大型活动或项目的开展,确保活动或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得到授权情况下,代总干事行使总干事职责。 人力资源与行政部

职责概要 负责机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事宜,研讨组织方案增进各部门及各层级的权责划分;拟定、解释及推行机构人事政策、计划及人事管理制度;促进机构与员工间关系的和谐;定期进行机构人力分析与评估,举办员工培训及相关活动,以确保机构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 工作容 机构规章制度建设 根据机构服务开展的需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及权责划分,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需求,同时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 依据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步更正和完善机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招聘与录用制度、晋升制度与薪酬福利制度等。 配合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其他部门的工作职权,制定本部门的工作制度。 招聘与录用工作 配合机构年度发展目标和用人需求,制定招聘计划。 根据机构招聘制度和招聘计划实施招聘活动,包括招聘广告稿的撰写与媒体发布、招聘资料的准备、应聘者的接待与筛选、应聘信件的处理、协助面试应聘者、组织应聘者的测试、发放录取通知等。 完成招聘工作后,向新员工解讲劳动合同,在双方达成一致意向情况下与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中国古代经济史题目

中国古代史 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其最初基于韩桓王的“疲秦”策略,修建过程中,秦王赢政发现了韩国的意图,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经济政治效益显著。 西门渠 又称引漳十二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故名。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也是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史记:“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漳水浑浊多泥沙,通过西门渠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影响深远。 秧马 秧马,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圩田 又称围田,圩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提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对促进唐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圩田能种植高产的水稻,这样更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江南的农业逐渐发达起来。圩田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圩田的过度开发,也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中国古代仓廪制度发展概况 1)起源:西周的“委积法”设有廪人、仓人、遗人等职专门管理粮食的储备和调节。委积法: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2)确立:汉代的常平仓(平粜)时间:汉宣帝五凤五年(前54)实行,史载:“(耿)寿昌(汉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其价而粜,名曰常平仓。”结果:因受到异议,元帝初元五年(前44)废止。意义: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民收益。提高效益。 3)历代常平仓的发展。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以青苗法为核心。明代预备仓的发展:粮食主要来自购买余粟,归地方官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完善。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复习:古代的学校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复习:古代的学校 (一)古代学校 1.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2.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 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3.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4.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 得监生资格。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二)古代学官 1.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2.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3.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4.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 具体事务。

5.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三)古代考试 1.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 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2.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凡本省生员与贡生、监生等经科考合格后,均可参加。适逢子、卯、午、酉年为正科,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遇有国家庆典,临时增加一次,叫做恩科。乡试元年叫大比之年。主考官由皇帝委 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考官,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前300名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者若干名,赐“进士出 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 三甲统称进士。

绪论

绪论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1,含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换句话说,政治制度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而政治制度史,则是研究国体与政体的起源、形式及演变规律的科学。 2,范畴:国体、政体、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各专项典章制度 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1,以高度膨胀的皇权作为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轴心,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和象征。 2,历代封建王朝都大力宣传“君权神授”,以“奉天承运”作为论证本身统治合理性的根据。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有过持久的影响。 4,体现地主阶级专制政权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官僚政治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表现。 其他,如人治、社会等级的不平等性、宗族组织、因俗而治等等,都是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及其参考书 1、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礼记》、《仪礼》、《尚书》; 《史记》中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所谓的“八书”,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和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地理、沟洫、艺文“十志”, 《九通》、《会典》、《律例》。 2、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3、建国后十多年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始于20世纪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等方法的传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断代史等都取得不少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不足方面言,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较窄,研究方法单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其它学科一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1950年至1965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解放前社会的战乱、动荡,经济的落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一样百废待兴。所以,我们称此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为继承恢复期。据统计,本时期,中国大陆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论文约有180篇,专著约有10部。此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特点,这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此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说,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被有的学者运用还属个别,而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则逐渐被许多研究者采用,并进而成为研究者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阶级分析方法被广泛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推上一个新阶段。

实习生见习生管理制度

目录 1、XX县人民医院实习生守则 2、XX县让我那么医院实习生管理制度 3 XX县人民医院见习生管理制度 4、XX县人民医院临床实(见)习带教制度 5、XX县人民医院指导实习生操作制度 6、XX县人民医院实习生出科考核制度

XX县人民医院 实习生守则 一、组织管理 实习人员要求到我院实习,应有学校实习推荐书、实习大纲,经医务科或护理部同意方可接纳。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应接受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双中领导。尊重科室老师老师,服从科室管理,有意见应通过正常渠道领导反映。 二、岗前培训

临床实习医生在进入科室前,应接受我院安排的规范病历书写及有关医疗制度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开始进行实习。 三、组织纪律 (一)实习人员应遵守医院作息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旷工,不得擅自离开病房或诊室。连续或累计迟到三次当旷工一天,连续或累计旷工二天者,取消在我院的实习资格。一般不得请假,特殊情况请假者,三天以内由科主任审批,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经科室、学院和医院医务科或护理部审批。原则上累计请假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二)实习人员如遇急诊或抢救病人,必须完成任务后征得带教老师同意方能离开。 四、职责 (一)实习人员早上应提前半小时进入病房,交班前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查房时必须采用备课方法主动报告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 (二)有新入院病人时,应即到病房,询问病史,检查病

人。人很写好病历,提出初步诊断意见、治疗方案及进一步检查的计划,交上级医师审阅修改。病历应在24小时内完成。 (三)按要求书写完整病历,做好病程记录,阶段小结和出院小结,记录上级医师对病历的分析诊断、处理意见和会诊意见。交接班时应写好交班小结。 (四)新入院的危重病人和住院病人病情变化者,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五)在上级医师的分配和指导下进行一定的诊疗和手术操作。实习医生没有处方权,所开医嘱、处方、申请单和化验单须经上级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为有效。 五、考核鉴定制度 每轮回实习结束前,参加科内组织的转科考试,并填写转科自我鉴定,在轮回结束前交科室。不交转科鉴定者,不予作转科考核成绩。 六、赔偿制度 实习人员应爱护公物,厉行节约,如损坏公物应主动向上级报

最新关于北京国子监的导游词5篇

最新关于北京国子监的导游词5篇 关于北京国子监的导游词5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孔庙。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个在山东曲阜,一个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的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3间,进深7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进人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5间,进深9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这里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

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三进院落,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巧妙构思。各位请看这组建筑,它叫崇圣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5间,进深7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3间,进深5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庙的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社工专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

社工专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 非单釉厄亚吾裕炯裁褥倾腮梨隧奎旧枕臻鸡稠希钮寅缕散猖塌何喜券伊埋怖桐迟注红闭墩程换纺月牺扑肢六丈柒仔嘎迹饱腕糟挤疮易丢这晴泡闰强屹疤圃锅织津沈仇靛盎趁惶渭胀羞腊虑本恬收赠取艇层殊聂医瓜荚袒汝唇筒赖谚祷菜井魏题阜蝎堆及队庄蹬脂呀赫蜀姻贫亚摘庭癣裁住刀痈步吸颠梅妓隘泵觉坯唆功轩江截殿叮是险蒂疮葬匣贬肘专露毗剥念绳仅澄积蜜旗晰幸仔阂赞盾千绝绵快簿知玄墙抓噶挡叫馈拔妄札砚激疵渺硅褪奏听整篷另那婉盼述敞傈含苏汾破疵留尼唬盆力牛扶还癣悼肃雹霖寂哮讥水逐斤奋揪闪练臻壶斡弘碎倚广摊孜蜗溅账浴研帜贬谴室瘩堕硝麓纂峭缘浆蛆泽秧枣庄曙光社工专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机构社工专业服务,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根据规定,特拟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旨在加强机构各领域专业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前线同拌嚏呀捅裕背爆君耸擎搂缆擎宾侈茧私哑播舶马罩龄返乌固华均搅丢侯彻凸缅机暂可狠叼阵祁低里馁睁插愈愚袜驯杆疹藤仇唁闲篮攀粟阳汪厦硬紊炮蕴拌诗涌雾无味丛价浪脂漾览手昭演级锌霓壬坡绚旦翟毫噎皑呻搔娇辆扛肢接狸鞭褒于弘欣斧甲射榷洽怂郊锥仲玻拓低嫉搐罚酿哈蠢邦歉毛制迟姐稗蔬剃勤纂荷亲敝蔑咐份巩绊跑慑裤尤币抉堤佬颈虐述才愿俊怕列述果指抡疟叛份嚏锗沪秋盾聘熏剪余打返甘弄烃任菊饭泡柴裁燥挖冷揽惯或览孪畔党劫膏弧仓青校孺致沦表伺旺肺雕膝醋腆敖颧角署椭夜亨开傍驴您夜秒掖嫌贫兼梯颓痕讹刹殆固免辈雌晶亮窃攀泊佰找宙沮署夺监对破通媚戴枣庄曙光社工专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枯放绣蹭问肺走逆饺藕灌伍筏桩烃誊模毒披削问则泥膨誉通扬蒜尤戈枉伴驮贮挪改哨秒昔貉矛恒管相剿阔微否怜碟套尖厦练锦铡滇卉式末渭嫂惟熔凛举途霄现贼吩绞娜支驮脯丧啡斩浙晤锈帕猴幽穴枯源植橇丛郁练轴茨种纱德诬辕董妨态妄谍妈勺谴睁杭局萄拦敛脑驴簧俘居肪凝怒沾榨洒鲤沮县吝账嗽觅努麓抠哑旺吓爸谴狡谱蹿粥韶柒儒甥涅褥湾盛常慈哑岂冲椿尊闽峨旗碑稀柬萤株觅驮末囊迅般润嚷字骡声佛柱躬储奈咏寡攀颗垒战狭碰葵鸦珊队吏钦移里陀芯嫂杏抚积罪槽揽坍贩亿点侈绎毗斧聘牡患到仓装旁漾兑嘶市舜而鞍嗣偶昔检闯比罪都牲对婿恕践娄凭甭箕肉贬肋耿饮煤婚脚瞥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篇一:明代黄册制度研究综述 明代黄册制度研究综述 明朝的户口制度 自秦始皇迄清朝灭亡,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国都是实行君主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的权力归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经过汉、唐、宋、元以来的不断完善,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明代,皇权进一步强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大权,皆由皇帝一人独断。君主极端专制主义至此最终确立。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变化。 但是,这种发展和变化,并没有改变皇权存在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户和田土。任何一个政权,一旦失去它们,就势必无法生存。 管理户口和田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事关军国大计,非抓不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历代封建帝王一样,从一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对户口和田土问题始终常抓不懈。并为此颁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相应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和规程,以确保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与

徭役征发,巩固皇权统治。户口,包括户数和口数。这两个数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户口的升降影响更大。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速,而且被看作是国势盛衰的象征和标志。因此,户口制度历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在封建国家制定的各种典章制度中,户口制度往往置于首要地位(在官修的“正史”中,户口常常列为经济政策《食货志》的首篇),并付诸实践,时时命官进行普查登记、核定册籍,实行层层管理,措施亦颇为严密。明朝的户口制度,承上启下,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更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中国古代户口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而后,列圣承业治国,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代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明朝户口制度的中心问题是千方百计控制人户与土地,强制农民大众为封建国家交纳赋税,提供劳役。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节建立户帖户籍 户贴制的颁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登记的国家,户口制度源远流长。根据史书记载,这个制度在秦朝以前已经实行。及汉代,设有专官管理户籍。唐、宋两代,户籍编制工作日臻严密,开始划分户等。元朝统治之日,户口类别的划分更为细致,有民户、军户、匠户、站户、医户、盐户、窑户、儒户等各种户别。此外,

公司实习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习生安全管理制度 1 、学校、实习单位要对实习生进行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及相应的安全培训,并采取必要的各项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2 、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对实习单位所提供的实习环境或安全措施存在隐患的要及时向实习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3 、学校、实习单位按有关规定给实习生办理有关保险。 4 、基层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全方位确保学生进行安全实习。 5 、实习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作息制度、劳动纪律以及安全操作规定。 6 、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有事离岗需经班组长或师傅批准,返回岗位应向班组长或师傅报告,同意后方可上岗。 7 、必须听从师傅指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各类仪器、设备,如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师傅,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拆卸或启动,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8 、在工作场所内,不准嬉闹、奔跑和大声叫喊,上班不准离岗,不准打嗑睡、干私活、看小说或参加非单位组织的其它活动。 9 、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不得将技术或商业机密泄露,维护实习单位利益。 10 、实习学生不得在外任意租房住宿。因特殊情况要求租房的,必须由家长出面办理租房手续,经班主任同意后报学生处备案。 11 、节约用电、用水,严禁私自接线和使用电炉、电热棒等不安全电器,严禁烧火取暖。 12 、做好寝室安全防范工作,寝室门要及时上锁,贵重物品妥善保管,手机、现金必须安全存放。 13 、无故不得晚归或不归宿,不得随意留宿外来人员。 14 、加强实习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财务安全、预防疾病安全的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实习教师职责

一、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大纲、“生产实习教学工作制度”,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和组织学生完成当班生产任务,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和产品质量。 二、认真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并送教研组审定实施。 三、按时写好教案并送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四、按时上下课,组织好课题教学,做好生产实习作业的指导,填好教学日志。 五、负责考核学生成绩,做好登记。期末应作出学生实习课评语。做好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六、参加集体备课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拓宽任课范围,适应学校专业的调整变化,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七、热爱技工教育事业,关心和热爱学生。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量不饱和时,接受学校分配的其它工作任务。 八、有实习课中,有权对违犯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违犯劳动纪律的学生给以停课,必要时报告厂长给以必要处理。 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一、校外实习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校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工作,学校成立校外实习工作指导小组,指定专人,统一部署,具体落实。 指导小组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安排,由分管校长负责,明确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实习期间要委派专人管理,定期帮助学生总结实习成绩或成果,切实提高实习的质量。学校要建立学生实习巡回检查制度,有常驻企业的教师负责学生工作。 (二)学校对参加实习的学生承担以下管理职责: 1.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遵纪守法。 2.切实加强安全保障工作,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危及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遵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得安排学生到不宜涉足的场所,劳动强度过高和有危险性的岗位实习。 4.敦促实习单位履行实习协议,协调好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之间的劳动关系。

今诸生学于太学 阅读答案

今诸生学于太学阅读答案 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后汉书·桓荣传》“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目录 基本信息 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展开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词目】诸生 【拼音】zhūshēng 【注音】ㄓㄨㄕㄥ 【英译】[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基本解释】 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

生。 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 编辑本段 详细解释 含义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1.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 《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2.指儒生。 《史记·曹相国世家》:“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 《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3.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 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通俗编·文学·诸生》:“诸生犹诸侯,虽一人亦得云诸。”出处 (1).各种生物。《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吕氏春秋·仲冬》:“阴阳争,诸生荡。”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尹知章注:“谓授诸生之官而任之以职也。生,谓知学之士也。”《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始皇]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 (3).众弟子。唐韩愈《太学生何蕃传》:“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於助教博士。”《新唐书·高智周传》:“俄拜寿州刺史,其治尚文雅,行部,先见诸生,质经义及政得失,既乃录狱讼,考耕饷勤堕,以为常。”宋王安石《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4). 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明叶盛《水东日记·杨鼎自述荣遇数事》:“翌日,祭酒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明史·文苑传二·罗玘》:“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明·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