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排舞运动的特征及功能探析

高校排舞运动的特征及功能探析

高校排舞运动的特征及功能探析
高校排舞运动的特征及功能探析

高校排舞运动的特征及功能探析

【关键词】高校;排舞;特征

排舞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健身舞蹈,一种生活时尚,正越来越受现代都市男女老少的青睐。它兼具拉丁舞的热情奔放和国标舞的优雅舞姿,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近年来排舞风靡世界,受到不同国籍、性别及年龄的人们的参与和喜爱,已成为一种“国际健身语言”。本文通过对良好校园文化作用的分析引出排舞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与意义。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发展几个方面对排舞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从排舞对丰富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和谐友好的校园文化、促进美育建设美的校园文化几个方面对排舞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有效分析。力图全面把握排舞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与作用。

1 高校排舞的特征

排舞是一项将音乐、艺术、体育与娱乐四者融为一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既能培养文明礼貌、增进友谊,又可陶冶情操、消除疲劳。跳排舞还能活跃人体肌能,调节神经,增强体质,减脂塑身。排舞属于舞蹈类体育项目,并且已经成为全民健身中,最为流行的一项运动项目。排舞除了具有强身健体、心理保健、艺术审美、社交娱乐、终身体育等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校园文化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校园定向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体育课程既要以学生的已有生活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教材的呈示来自当今国际国内比较时尚的运动——定向运动,特选“校园定向运动”作为本课的耐久跑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耐久跑运动,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的课题是“校园定向运动”耐久跑,它根据当前青少年实践能力比较差、比较惧怕中长跑练习的心理特点,利用定向运动的一些锻炼方法和手段,溶入到体育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提高有氧耐久跑的能力,改变以前耐久跑教学中,教学练习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紧张恐惧的局面,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和多样化的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学与练,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适应,并采用多元的评价手段进行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是本单元教学的第五课时,在课的设计上本着求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采用自主学习、寓玩于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同时,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开动脑筋、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定向运动的一些知识,明确耐久跑合理控制节奏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使用“地图”。 2、技能目标:提高有氧耐久跑能力和定向运动技能。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意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重点:方向的判断,掌握耐久跑的节奏,团队协作。 难点:体力分配与克服“极点”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共分准备性、渐进性、移趣三个学练阶段。在各学习阶段,分别采用启发、激励、讲解、教师参与、游戏、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在准备性学练阶段,首先让学生原地对方向进行判断并体验,继而在跑动后对方向强化练习,使学生对方向有一稳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游戏“同舟共济”练习,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为渐进性学练阶段的团结合作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教师的讲解,原地跑步练习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呼吸节奏:2——3步呼气,2——3步吸气,并做到上体放松。使学生对定向跑的技术要领有一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练习服务。 渐进性学练阶段,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进行练习,与直观练习图的8个点标数相对应,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跑一个定向,与该小组的编号相一致。第二次跑两个定向,第二个定向则根据寻得的“宝藏”而定。设有悬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教

定向运动策划书

西南大学第四届野外定向运动比赛 策 划 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西南大学绿色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2009年10月 一.活动名称:西南大学第四届野外定向运动 二.活动时间:2009年11月 三.活动地点:西南大学至缙云山麓片区 四.主办单位:西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共青团西南大学委员会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五.承办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六.技术顾问兼指导老师:吴文戬老师 七.活动目的: 在祖国60华诞来临之际,在“绿色行动”的指导下,我们坚持“寻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题并结合定向运动的宗旨举办此次野外定向运动。本次活动为西南大学各个学院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同学们认识地形图、熟练使用罗盘等地理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了各位参赛队员生存、团结、拼搏的精神,打造西南大学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

八.活动特色: “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积极的智慧型体育活动,是具有智力体力双重挑战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培养人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困难而且在考验着参赛队员们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之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做选择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地图、罗盘的熟练运用,利用周边事物观察、识别方向等,亦以展现我校各院学生对于地理方面的知识的运用的能力。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定向运动”是一项贴近自然环境的环保体育项目,同学们将在活动中投身自然,感受自然,感知自身的行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自我娱乐,体会乐趣,进而自觉遵守自然守则,从而达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九.参赛对象:全校各院学生(2006——2009级) 十.活动流程: 1.宣传阶段:基于大多数学生对这项活动了解不足,在比赛开始前,以宣传单、海报、展板、网络、横幅、广播和咨询台等形式面向

定向运动课程简介

《定向运动》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定向运动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代码:ATY01101 ATY01102 总学分:2 总学时:60 理论学时:8 实验学时:面向专业:全校学生 先修课程:执笔人:魏统朋 审定人:魏统朋吴秀云 课程内容简介: 定向运动就是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以最短的时间、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示路线的各个点标,在每一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直到终点的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 此课程旨在介绍定向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竞赛规则,使学生通过参加定向运动,掌握对地图阅读和判断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对挫折、压力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奔跑能力。通过此项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

《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0 学分:2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52 面向专业:全校学生课程代码:ATY01101 ATY01102 先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执笔人:魏统朋审定人:魏统朋吴秀云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锻炼性为一身的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欢迎的新兴运动项目,具有良好的锻炼价值。定向运动专项课为体育必修课,理论教学是技战术学习的先导,是定向运动专项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的与任务 1、理论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2、通过理论教学,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 3、通过理论讲授,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时数分配表

大学运动会活动策划书(3篇)(最新)

大学运动会活动策划书(精选3篇)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背景:响应我校校园文体艺术活动的号召,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组织比赛的形式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们创造运动机会,并且对大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团队合作精神加以磨合,特为全院大一大二学生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 三、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扬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展现青春的活力,从而提高我院学生合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四、活动时间:6月17日 五、活动参与对象: 信息科技学院大一、大二全日制本科生 六、活动地点: 南农大体育场、篮球场 七、活动内容策划: (一)滚雪球: 1、比赛人数:每组8名队员(至少3名女生); 2、比赛赛距:场地长约20米,在起、终点分别放上标志物作为折转标志; 3、比赛赛制:按照全部人员手拉手跑回起点的时间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 4、3、2、1分。 4、比赛规则: (1)每组8人纵队排在起点线上,发令后,各队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两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终点,折转后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位的手变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类推,直到整个队伍手拉手跑完为止。 (2)返回起点的人必须手拉手绕过起点、终点的折转标志物才能向前跑。

(3)跑动中不限制队伍的排法,但必须是手拉手,不得脱手。 (4)全队人员全部超过起点才算全部到达。 (5)比赛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二)心心相印: 1、比赛人数:每组6人,男女各半。 2、比赛赛距:50米; 3、比赛赛制:一场决胜负,按每组用时先后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 4、3、2、1分。 4、比赛规则: (1)每组先由2人用背夹球走到终点,再由另外2个人接力到起点,最后2个人再接力到终点。 (2)向前走时,双手必须在前方,不能碰到球,否则一次罚2秒; (3)进行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在线内完成接力活动; (4)比赛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三)送鸡毛信: 1、比赛赛距:男生赛道长200米,女生赛道长150米; 2、比赛人数:个人赛,男女、参赛人数不限; 3、比赛赛制:按每个人完成本项目时间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 4、3、2、1分; 4、比赛规则: (1)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后,记熟由裁判发放的十位数字,记熟数字后进行跑步,到终点后告诉终点裁判自己在起点背的数字,准确无误之后即可停下。 (2)背不准确者需重新记忆同一组数字,再进行200米(150米)跑。 (3)中途有忘记数字者可以返回起点,再进行记忆后,重新跑完全程。

定向运动教学:5 定向越野的训练方法

定向运动教学:5 定向越野的训练方法 2012-05-10 11:41:29| 分类:定向教学|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5.1技能训练: 定向越野的技能,就是指在野外环境中迅速准确,运用地图和指北针,判定方向,选择路线,以最短时间到达目标点的能力,可以通过识图训练,用图训练和模拟比赛的方法来提高。5.1.1识图训练 定向运动的识图训练通常在学习地形图基本知识后进行,是对地形图基本知识学习的一种练习和巩固。通过识图训练,使运动员提高快速读图能力和利用地图判定地形的能力。定向识图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5.1.1.1对定向运动图地物地貌识别的训练 针对定向运动地图的特点,在图上开展作业。要求运动员掌握定向运动图的地图符号规律和特点,既要学会判定地貌的起伏、高差、坡度和简单的通视度等,又要牢记定向运动图上的特殊符号。即与地形学上不一样的符号。定向运动员必须熟记这些国际定联规定的统一定向图符号。 对定向运动图地物地貌识别训练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通过阅读定向图,牢记地图符号。 (2)实施图上作业,在标有路线的图上让运动员独立完成越野路线,估算每段路实际距离及各点间的大致方位角等。 (3)进行记图训练,让运动员看几分钟地图,而后凭记忆将越野路线的大致地形进行描述,特别要描述出越野路线的距离和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物。 5.1.2检查点说明符号的识别的训练 对于国际定联规定的检查点说明符号,一定要记住,这样才能在野外寻找目标点时,运用自如。对说明符号的识别训练,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浏览全部检查点说明符号,从同类符号中寻找规律,帮助记忆。 (2)抽测运动员掌握情况,特别是符号相近似的,一定要区分含义。 (3)多做说明符号的解释练习,经常将以往比赛或训练中的检查点说明表,发给运动员,让他们独立完成解释练习。 5.1.3利用堆积简易沙盘进行地图立体形象训练 堆积简易沙盘是定向运动地图进行立体形象化训练的极好辅助方法。实施中可以由1至2名运动员根据要求和操作程序,在操场沙坑中堆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形,其他人员观摩过程,而后由教练员修正或讲评。也可以由每个运动员独立完成堆积沙盘的过程,然后互相检查效果。简易沙盘的堆积必须从简单的地形开始,逐渐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地形。通过训练,不但能掌握简易沙盘的堆积方法,更主要的是让运动员看到地形图就能联想出该地的地形特征,以便更快掌握定向技能。 5.2用图训练: 用图训练是在野外进行的一种技能训练。根据内容可分为运动中的方向(或标定地图)

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摘要定向运动就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一条标准的定向路线包括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和一系列点标组成。 关键词定向运动高校开展 一、中国定向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1983年,中国的定向运动正式列为国家的一项体育活动。组织训练和比赛以来,定向运动在中国发展很快,尤其是1995年7月在吉林省成功地举行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运动会”,标志着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后,类似比赛几乎每年都进行。中国的定向运动就目前状况来说,无论比赛规模、参加人数、比赛组织、定向运动地图的编制、定向运动教育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这是一个好的势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的定向运动尽管发展迅速,但是,我们的基础较薄弱,与北欧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全民的参与和精英运动员的培养两个方面。因此,要使中国的定向运动可持续地发展,尽快位,只有培养了合格的定向运动人才,才能更好的为定向运动的开展与普及提供指导员。 二、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 高校一般坐落在城市的郊区或者离市中心较近的地方,距离公园等公共设施较近;另一方面高校校园面积较大,建筑设施较为齐全,而且地理位置较为独特的学校还会有一定的地形变化;在定向运动中必备的地图来源渠道也较为广泛,所以高校十分有条件使学生接触到这一新兴的、功能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二)师资力量 为进一步开展学校定向运动,由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体育专业技术组与中国学校定向运动研究会组织、中国学生定向协会教学与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主讲的“首届全国体育专业院系定向师资培训”于2006年11月23―26日在深圳举办。可见,我国对定向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十分重视。同时师资力量的增加也有助于该项运动的进一步推广。 三、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 (一)符合了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可选择面较为单一,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精神层面的深层次需求;同时对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定向运动将体育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体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校与社会和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符合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高校体育课程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定向运动是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点、极限挑战为条件、完善人格为宗旨的一项运动。教育部2002年7月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高校中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验研究》就凸现了国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而定向运动就是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运动方式。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定向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运动,由于自身的要求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能锻炼参赛者机智、果敢、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并促进参赛者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良好运动项目。定向运动是一种途径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学生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挑战自我,增强各种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人际间的沟通与协调。包括自己与他

大学生体育总结(个人总结)

体育总结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中大一的学习生活已经走向尾声,从高中步入大学,不仅文化课程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体育等素质培养课也是如此。在大一的下学期,很幸运的选到了刘老师的排球课,通过一学期的排球学习,让我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收获良多。 第一次接触排球是在高二时期,当时就很喜欢排球这项运动,通过高中时对排球的初步学习,首先使我知道排球这项运动是一个团队的运动,它需要的是团队精神。其次,正如很多东西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排球的学习和锻炼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会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最重要的是我领会到了排球运动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一项体育运动,而作为学生我们最需要的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基于对排球这项运动的喜爱,在大学里我再次选择了排球这项运动。 可是尽管在高中时已经接触过排球,但当时更注重的是自已一人的垫球,所以在大学再次接触排球,当得知要学习的是和同伴的互垫时,我便遭遇了学习的瓶颈:和同伴的合作不默契、对垫球的力度把握不够、垫球姿势不标准等问题相继出现,犹记得第一次老师让和同伴互垫六个球作为一次课堂小测试,我本以为这是一项很简单的任务,可事实却是我和同伴互垫了仅仅两个球便以失败告终,尽管当时感觉很失落,可是也正是这次的小测试是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排球技术上的缺陷,也使我明白了自己在排球学习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学期的排球学习是很短暂,可是真的让我受益良多,刚开始觉得自己在高中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排球基础,本以为这门课的学习对自己来说会很轻松,到最后课上的实战演习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排球基础并不过关,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为了更好的掌握排球技术,我和同伴也亲自买了排球作为课下练习使用,和同伴在闲暇时间一次次的练习,让我的排球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同伴的默契程度也大大增强,让我在体味排球这项运动的乐趣的同时也与同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如果说最初选择排球仅仅是因为兴趣,那么伴随深入的学习我也喜欢上了教导我们排球的刘老师,很多时候都觉得与其称刘老师为老师,其实朋友最恰当。老师就像一个相识多年的朋友一样可以与我们随意的谈笑风生,没有师生之间的隔膜,更多的是像一个挚友为了让你真正的掌握一门技术而倾情奉献。因为技术上的疑问向老师请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更多时候老师会亲自上阵让你对排球这项运动有更深刻的体会,喜欢排球这项运动更喜欢这位想挚友一样的恩师。 一学期的排球学习,让我对排球这项运动有了更深的体会:排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通过学习你可以从个体到团队的运动中吸收知识、学得技巧、以及发展价值观念。它不单单只是需要一个人的技术要多么好,更需要大家的团结。 通过我对排球的努力学习,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较为熟悉的掌握了排球技能,身体的协调能力。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活、耐力、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也培养了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素质。通过排球训练,也培养了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也是排球课上我最大的收益。

《排舞》

排舞 第一章:排舞简介 排舞——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健身舞蹈,一种生活时尚,正越来越受现代都市男女老少的青睐。它兼具拉丁舞的热情奔放和国标舞的优雅舞姿,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近年来排舞风靡世界,受到不同国籍、性别及年龄的人们的参与和喜爱,已成为一种“国际健身语言”。 一、排舞运动的概念 什么是排舞?很多人对这个名字肯定非常的陌生。其实,排舞可以从其英文名“Line Dance ”中推测,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是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它起源于70 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也叫牛仔舞。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了欧洲宫廷和拉丁式的舞步。它的特点是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有别于体育舞蹈的是不需要舞伴,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 排舞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支舞曲,每一支舞曲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舞步。新舞曲的编制,必须经过国际排舞协会的认证才能够在全球发行推广。所以,同一支舞曲,全世界的跳法都是统一的。在这个一致的舞蹈标准下,排舞的舞者可以在世界各地享受以舞会友的乐趣。每当有新的舞曲时,经过排舞协会认证的专业排舞教练可以根据新的舞步来传授给学员。由于不断的有新的舞步和舞曲出现,跳排舞始终有新鲜感。排舞协会还会在全世界举行比赛,参加的人数经常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也是排舞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排舞与国际标准交谊舞有着紧密的联系。国标包括拉丁、摩登两大舞种。拉丁舞起源于古巴热情奔放的舞蹈,之后演变出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摩登舞最早起源于西方的宫廷舞蹈,之后演变出华尔兹、狐步舞、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探戈。通俗地讲,排舞这项运动既源于国标又高于国标。首先,因为排舞融入了多种舞蹈风格,舞步不仅仅吸取了国标所包括的所有舞蹈元素,还吸取了如Ballroom (舞厅舞),Jive (爵士舞),Irish (爱尔兰舞蹈),Funk (街舞)等多种元素;其次,无论是拉丁舞还是摩登舞都需要男女结伴起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喜欢跳舞却又难于结伴的人群。而排舞不需要舞伴,没有年龄限制,排成一排,随着轻松活泼、旋律优美的乐曲,既可独舞,也可万人齐跳;再次,虽然排舞每一支乐曲的舞步动作要求全世界统一,但是对于身体及手臂的动作并无统一要求,所以根据个人喜好可以自编动作。而且,与国标舞相比,排舞运动还有一大优点,那就是对舞者的身体姿态要求不高,跳舞时你可以先学走步子,带一些手臂动作,待你完全掌握了舞步及方向变化之后,再将胸、腰、髋摆动起来。 作为一个新引进中国的舞蹈运动项目,学跳排舞不但可以从中学到优雅的姿势,还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情绪,并且轻松达到健身减肥的效果,让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二、排舞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音乐题材的丰富性 排舞音乐有具有浓厚牛仔风格的美国西部乡村歌曲,有经典的西洋老歌,也有许多现代音乐元素,如爵士、拉丁、华尔兹、街舞,以及世界名曲,甚至歌剧主题曲,现行的舞曲已达3000多首。丰富多样的音乐形态是排舞创编的资源库。多元的舞曲可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人的需求。青年人热情奔放、激情洋溢,可以选择拉丁舞、爵士舞、街舞等舞曲;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舒缓柔情的舞厅舞曲目。

《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定向运动是一项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 个被分别标记在地图上和实地中检查点的运动。该运动要求参赛者运用准确读图、指北针操作、路线选择、策略评估、在压力下集中注意力快速决算和在自然环境中奔跑等技能,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内寻找并沿着最佳路线穿未知地带。 (二)编写依据:根据本大纲是依据我院2018年8月修订的《XXXXXXXXX专业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结合学情和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 1、通过定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定向运动,培养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定向运动中来,并能通过参加定向运动来锻炼身体。 2、通过定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定向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完成较复杂的校 园定向。 3、通过定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进行定向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价值,懂得提升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方法,并学会通过以定向运动为主的多种练习来提升自己的 身体素质。 4、通过定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体力和智力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独立思考,并迅速、 果断地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能体验定向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自信和成功的感觉。 5、通过定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对手与朋友的关系,培养良好的 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6、通过定向课程的教学,学会一定的裁判和组织比赛的有关知识,能组织小规模的校园定 向比赛。 (四)教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理论课4学时,技术科3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五)适用对象:XXXX专业、XXXXX专业,2018-2021级学生 (六)课程编码:KY18D0139、KY18D1029。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2020年大学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讲话稿

大学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节,我们迎来了xx大学第52届田径运动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陈xx书记和学校党政领导对本次运动会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我校运动会开幕式 的领导、来宾、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本次运动会的 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同学们、老师们!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发展体 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80年代,我们的运动员首次夺得奥运金牌;新千年,xx奥运会成功举办,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国的各项体育事业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我们正在实现体育强国梦! 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体育,体育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影响着 我们的新生活。体育运动强健我们的体魄,健全我们的人格,激发我们的昂扬斗志。体育运动也必将促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必将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更加朝气蓬勃。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运动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增设运动场馆, 加强组织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我校 收获1金4银1铜,女乒团体跻身前四,学校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大众卓越女子足球队加盟我校,必将促进我校竞技体育水平的进

一步提升;小个协会、武术协会等体育类学生社团在校园中激情跃动,更加有力地推动我校专业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进步与发展。 同学们、老师们!扎实的体育工作是推动我校体育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有高水平体育运动,同时拥有一支能够代表学校特色的体育运动队。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优化学校体育资源,努力创办优势体育专业,全力打造一流的体育运动队;要大力倡导和努力推进全校师生参与健身运动,不断增设和完善优良的体育设施,进一步提升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我校体育工作和体育事业再获佳绩、再造辉煌! 体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运动是速度、力量的角逐和智慧的较量。体育文化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体育精神散发着激情燃烧的活力和梦想照耀的光芒。在体育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将在这里尽情释放激情和能量,执着坚守挑战极限的理想信念,不断求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不懈追求公平诚信的道德准则,让吉大精神的内涵在实现体育梦想的过程中得到充实和发扬。 礼炮即将鸣响。我希望并祝愿,全体参赛队员用凌云的斗志、团结的力量,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展现xx大学风采,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你们的精神风貌! 运动会既是竞技体育,更是群众体育。无论是勇夺第一的超越,还是名次靠后的追随,只要坚持,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我衷心的希望,我们亲爱的同学和教师,还有我们广大的干部和职工,能够以本次运动盛会为契机,激发创新热情,增进团队精神,积极营造匡亚明先生

《校园百米定向运动》教学设计概要

《校园百米定向运动》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为出发点。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等,设计了以智慧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运动项目——校园定向运动。其运动及趣味性、挑战性,科学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中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自主性,不再像初中生那样热情好动,再加上体育是非高考项目,所以就有了可上可不上的消极心态。他们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对于跑步是极其厌恶的。所以要想让他们跑起来就要设计他们感兴趣,而且有挑战的项目让他们参加。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百米定向运动的形式为主导进行设计,一般教学是通过电子打卡器、指北针、电子指卡、定向地图等进行教学训练或比赛,本节课是在没有专业定向器材的情况下,通过定向越野的教学思路结合一般上课的形式,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的定向运动。通过操场上的自制点标记,结合定向图纸进行教学。在点标记上贴上古诗文《劝学》来提高学生的趣味

性和竞争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发展学生耐力跑的能力、同时又不知不觉中背会一些古诗词,最后通过古诗词的对照确定学生的定向能力是否正确。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又提高了自己的知识。 四、课时计划: 共安排3节基础定向运动课,分别为体验课、基础课一(个人定向赛)、基础课二(团体赛),本次课为第二课时。 校园百米定向运动教案 年级:高二年级教师:蔡志磊 教学内容1、百米定向个人赛练习 2、田径场持图跑技术练习 教学目标1、在了解百米定向的规则流程下,进一步提高定向跑的技术。 2、发展学生持图定向快速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培养学生独立识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培养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快速识图定向跑技术难点:拇指按压辅助法的应用 程序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开 始 部 分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 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及提出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 习生。 组织全班四列横队站立。 教法:宣布课的内容及提出本课 要求。 要求: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口令正确,表达自然。 技术:主要采用身体微向前倾 或正直的姿势。 队形: ◎◎◎◎◎◎◎◎ ◎◎◎◎◎◎◎◎ ◎◎◎◎◎◎◎◎ ◎◎◎◎◎◎◎◎ ☆△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饱满,队伍整 齐。 2分 二、准 备 部 分一、慢跑热身 四人一组在小组 长的带领下沿着不同 的点标记进行自由4-5 分钟慢跑热身。 二、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教法: 1.讲明每组学生跑动路线的 要求和时间。 2.教师口令提示,语言鼓励学 生练习。 3.观察学生练习并及时纠正。 要求: A、动作优美。 B、手势与口令及时、协调。 队形1 4-5 分

大学定向运动体育课总结

大学定向运动体育课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大学体育课总结 还记得开始自己选体育课的时候,选定向运动这门课是因为自己选课不及时,没有其他课可以选择。但是一学期的体育课下来,自己逐渐感觉到,选了这门课是自己的幸运,因为定向运动这门体育课是一门能真正锻炼人的课,在这堂课上自己真正得到了很多的锻炼。 对于定向运动这个词,自己不是很了解,只是感觉上是一种会很有意思的体育运动。好在老师在刚开始的时候,针对我们理论不足,开展了三堂课的理论学习,算是对我们进行的一次恶补。从理论学习中,大致对定向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最初朦朦胧胧的模糊概念,现在也大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技巧等。接下来就是体能训练,感觉和大一时的人体工程课差不多,有时强度比人体工程可能还要大一些,老师显然很娴熟于各种锻炼体能的方法,但也考虑到我们的体能普遍比较差,并未对我们作强行的要求,这就显得课程有张有持,松紧适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锻炼。虽然开始觉得老师每堂课让我们跑十圈的要求有点过分,但是自己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跑完了以后浑身累的走都走不动了,但是真正靠自己的努力跑下来,那种成就感是很棒的。所以,自己也是不断鼓励自己,不管老师不知什么任务,老师肯定都是考虑周全的,因此自己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坚持下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体能。

每学期都有几项体能测试,也算是学校督促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检查我们身体素质的一项措施。50米和1000米是必测项目,之前自己对于这两项测试是非常不情愿的,因为总是担心自己会跑不好,但是这学期的定向运动课真正使自己得到了锻炼,每堂课比较大的运动量是自己的体能真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是自己不想跑,因为总是紧张自己会跑不好,可是现在自己希望通过这两项测试来证明自己,表现自己。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从事的体育锻炼少了,身体素质提高不上去,将来怎么会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智慧,为祖国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体育本来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才诞生的,我一直把体育活动等同于身体锻炼,我不求我在体育方面能有多大的建树,或取得多少多少的成绩,我只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自己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支撑自己在生活中快乐的生活,以良好的状态积极地工作,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体育课是即将告一段落,可是大学生活里的体育锻炼却还远没有结束。看看身边的同学,能坚持锻炼的很少,而熬夜、抽烟、喝酒的大有人在。看着大学生的体质系数一年一年地往下掉,只能空悲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以后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我们以后怎么好好工作,为国奉献呢!因此,我们就好好地锻炼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不应仅仅是个口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行动,积极投身

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及策略

Tourism 旅游经济 https://www.doczj.com/doc/6f8594990.html, 2012年4月 179 浅析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及策略 辽宁大学 兰宇 摘 要: 通过参加体育旅游活动,我们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还可以强健体魄。体育旅游,以一种把体育和娱乐相结合的独特形式存在。本文从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入手,简要分析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旅游 高校大学生 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b)-179-02随着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迅猛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 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费观念也有所转变。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欲望,紧随旅游业的发展而越见其强烈。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消费热点,也丰富了高校大学生的生活。 国内外关于体育旅游理论研究数量可观,但是关于大学生体育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却较为少数。从事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过多将经济承受能力作为选择旅游人群的主要标志,注重中老年人群,而忽视了高校大学生。其实,就体育旅游的人群而言,高校大学生是市场容量巨大的群体。首先,当代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对新奇的事物有较大的兴趣,所以其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其次,大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旅游时间,还可以自由的安排旅游时间。高校“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兴趣。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1 研究意义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时尚,它把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娱乐的形式统一起来。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时尚,更能够得到市场的青睐。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注重“科技”和“人才”的社会,而科技的发展又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所以,我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旅游不仅囊括了传统旅游活动的娱乐性,还引入了健身和休闲的内容,并把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各方面素质相对较高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有着独特的敢于冒险和迎接新事物的勇气,作为较为活跃的人群,他们是体育旅游的主力军。以健康为主题的体育旅游的发展以及其市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更有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2 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 2.1 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现状 对全国部分高校的关于体育旅游的相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对体育旅游的基本认识方面:62.76%的学生对体育旅游的概念不甚了解;仅37.24%的学生对体育旅游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简单知道的层面。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还处于起步状态。 在获得体育旅游相关信息的渠道方面:大约52.79%的学生通过报纸和网络的渠道了解体育旅游;38.63%学生的信息媒介是电视、电台或杂志;22.37%的学生由朋友告知;一小部分人通过旅行 社的宣传手册了解到体育旅游;13.28%的学生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的。信息获取的手段中,能够真正去理解体育旅游的人数并不多,他们对体育旅游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2.2 大学生实际参加体育旅游的现状 从参加体育旅游的性别比例来看,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7.65%,女生为8.69%;从参加次数方面来看:仅参加过一次的为39.07%,2~3次的同学仅为7.94%,3~4次的比例为9.93%,5次以上的有8.60%。究其原因,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说,男生对体育的兴趣都要高过女生,故而参加体育旅游的男性同学比例要高于女性同学。由于学校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造成的娱乐时间较少,体育旅游在高校的宣传成都有限,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次数并不是很多。 在选择体育旅游项目上,57.62%的学生选择休闲性体育旅游,41.72%的选择健身性体育旅游,只有3.97%倾向于刺激性体育旅游。休闲性和健身性的体育旅游受气候、场地等方面的影响较小,且属于高校学生所接触过的项目,所需要的旅游费用也不是很多,不会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大都对场地、设备等有较高的要求,加上价格的压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考虑到费用问题,选择学校所在地为体育旅游地。旅游形式上,喜欢自由旅行和亲近自然的 同学,选择自主出游; 高校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前提下,也会组织集体性旅游;还有一小部分的经济比较宽裕的学生选择参加旅行社的方式出游。 3 大学生体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旅游属于国家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各种经济形式中都存在一种供需关系,企业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供需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体育旅游的发展,基于体育旅游市场的大力开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体育旅游的重要人群,其在体育旅游中的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体育旅游的发展。 大学生体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旅游的单次费用较高,有些在高校学生承受能力之外;体育旅游市场中仅有的体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其参与的积极性;介绍体育旅游的相关资料和专业指导人员较少,宣传力度较小,造成了学生不能充分了解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相关部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学生的消费潜力;有些刺激性体育旅游旅游安全隐患较大;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与现实差距过大等。 4 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大学生体育旅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利于相关体育旅游项 目的开展和发展壮大,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们应 作者简介:兰宇(1972-),男,辽宁大学体育教研部,教育硕士,主要从 事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doc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 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舞蹈表演专业征求意见稿) 1.前言 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归属于艺术学门类。作为人类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人的美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舞蹈学类专业既需要早期的专业训练作为基础,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学位教育作为学科的拓展,本科专业教育是本学科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在于完成“三个转换”:从基础训练向技能与艺术的融合性转换;从模仿学习向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转换;从单一学科向全面发展的开放性转换。以使得本科培养人才能够储备足够的学识与素养,投身于各项让舞蹈艺术融入社会的实际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这种要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三个结合”的特色:专业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修养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的结合;艺术教育与人的培育的结合。 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类的下属专业,是舞蹈艺术通过职业化训练进行呈现和交流的基础专业。 2.适用专业范围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30204 舞蹈表演专业 3.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从事舞蹈表演,以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舞蹈艺术专业性人才。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类的培养方案应该每4年测评和修订一次。 4.培养规格

4.1素质要求 本专业培养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在学习态度上应该勤奋努力,并且具有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学习视野上应该比较开放,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在学习道德上应该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4.2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通过训练掌握舞蹈技能;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学养。 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对艺术作品的品位与质量、学术成果的是非与价值等形成基本的鉴别能力;对艺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对比自身学习的目的、方法、成效、方向等进行自觉的借鉴与判断。 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把课堂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转化运用其中获得的知识;在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创造性的思维,并积极进行创新尝试;能够对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总结,并通过文字、话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4.3知识要求 舞蹈表演在舞蹈类专业中对舞蹈技能的要求是最高的,并且需要培养学生对表演实践全面而深入的体悟。因此本专业首先需要掌握在舞蹈表演方面所必需的基本舞蹈技能,在此基础上丰富表演方法与经验,并掌握舞台表演所需的综合性素养。其次本专业需要在技能性训练的基础上培养表演所需的人文素养,除了尽量获取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文化知识,也需要获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跨艺术门类的知识,并适度延展到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本专业需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的丰富阅历。

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作者:————————————————————————————————日期: 2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内容摘要:生命之美通过运动体现,也正是运动使得生命之美得以绽放。在不断强调国民综合素质的今天,体育运动在国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亲身经历讲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说明体育在大学生的人格、体能、智力、心态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体育运动减脂锻炼健身 正文: 生命在于运动,人类因为运动劳作而有了生存繁衍的机会,有了超脱于其他动物的机遇,脑力运动促使人类在物种中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文明由此而繁衍开来。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类种族诞生至今,试问何时离开过运动而前进?由此可见,它所蕴涵的人文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作为以身体动作为特征的体育,常常被怀疑是否有其文化的价值,但事实上,体育在悄悄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的性格,也改变着人的生活。 从小到大,家中父母一直强调着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体育运动也积极鼓励我参加。每年夏天家中都会在晚饭后一起散步、打羽毛球,酣畅淋漓,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这也使得这成了我每年暑假最期待的家庭活动之一。平时在学校时,父母也经常打电话来督促我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希望我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而就我自己来说,运动往往是我最头疼的,即使知道这对于我的身心方面有非常棒的调节作用,但是没有动力的支撑,我也是往往坚持不下来的。 我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乒乓球。当时只为了和同学们可以有的玩,并不重视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好处,也并不要求有专业的技巧。在初中阶段,学校也组织过乒乓球比赛,但因球艺不精,望而却步,此时却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就这样,我一再错过了形成一项体育技能的机会和得到一次可以长期进行下去的体育运动的机会。 然而,出于对自身身材的要求,我也开始了系列的运动计划。虽然我的直接目的并不是出于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但是以减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热爱。通过上网、咨询等一些了解后,我对怎样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