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2题)

评卷人得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黑火药爆炸

【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材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黑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验满氧气B.

倾倒液体C.

读取液体体积D.

点燃酒精灯

【答案】【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A、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故操作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故操作正确;

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的正确方法是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而不能仰视或俯视,故操作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操作错误;

故选项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气体的验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以及量筒的读数方法和液体的倾倒方法.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

3.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的,其组成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

【解答】解:按气体的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所以,在空气中含量由小到大排列的是③①④②;

故选C.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组成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

4.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

【答案】【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分析:①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②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③不拿出实验室,防止造成事故等.

【解答】解: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选C

【点评】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并了解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和危害.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食物腐败说明分子发生变化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很小;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酒精挥发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

【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具有微粒的特性: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物质的挥发、溶解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物质状态变化则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大小的变化.

【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随温度而改变,所以解释不正确;

B、蔗糖能溶于水是由于分子不停运动从蔗糖颗粒运动到水的结果,说明分子不断运动,运动没有规律性;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氧化而变质,分子发生了改变;所以解释正确;

C、由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无限大”,压缩可适应减小分子间的间隔,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非分子间间隔很小;花香四溢则是由于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周围空气中,运动没有规律性.所以此项解释不正确;

D、被粉碎的石灰石仍是小颗粒而不是分子,因此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所以解释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微粒的大小没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即不能说微粒受热变大遇冷变小.温度的改变不能改变微粒的大小.

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酸牛奶C.冰水 D.盐水

【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B、酸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冰水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D、盐水中含有盐和水,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评】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

7.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答案】【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A、根据酒精灯内酒精过少,会产生大量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爆炸;以及酒精量过多,易撒出失火的情况判断.

B、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C、根据添加酒精的注意事项判断.

D、根据酒精灯灯帽的用途判断.

【解答】解:A、酒精灯内酒精的量超过酒精灯容积的,易使酒精撒出,引发火灾,所以正确.

B、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熄,会使火焰引燃灯内酒精,引起失火,所以错误.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引起失火,所以正确.

D、不用时盖上灯帽,可以防止酒精挥发,一可节约酒精,二可防止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用时不易点燃.

故选B.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8.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的质子数不同B.①②③电子层数相同

C.①②③都是稳定结构D.②③是离子

【答案】【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①②③三种粒子的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C、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D、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解答】解:A、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①②③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9、11,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①②③三种粒子的电子层数均为2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③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但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水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答案】【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碳+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乙醇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氧气水,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有氧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

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

10.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根据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装置是否漏气;(2)、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

2、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各方面考虑:(1)、止水夹有没有夹紧;(2)、燃烧匙伸入是否过慢.

【解答】解: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因此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小于五分之一,正确.

②实验装置若漏气,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正确;

③实验前若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大于五分之一,正确;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即分析每一选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

11.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肯定大于6毫升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答案】【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仰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即剩余体积大于12mL ,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小于6m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

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

12.如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B.C.D.

【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分类.

【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C、是由三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二、填空题(共5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且注明基本反应类型,且基本反应中仅限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选择.化合反应为多变一,而分解反应为一变多.

【解答】解:①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②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填:硫+氧气二氧化硫;

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

①②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③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①②;③.

【点评】反应类型的判断要注意从形式上整体把握: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为一变多.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

2.(1)下列粒子中: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氢分子④氧分子⑤水分子(填序号)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过氧化氢后生成的新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当水变成水蒸气时,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如下反应:二氧化碳(CO2)+水(H2O)→淀粉+氧气(O2)试推断:

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解答】解:(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解过氧化氢后生成的新物质的粒子是氧分子和水分子;

当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

因为反应生成了氧气,因此淀粉中可能含有氧元素,也可能不含有氧元素.

故填:⑤;①②;④⑤;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碳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否密度内容,要注意掌握.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3.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阳粒子”或“阴离子”),当x<10+y 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2)当y=2是x=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能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进分分析解答,在原子中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x=10+y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x<10+y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2)Y=2时x=2+8+2=12,该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符号为R2+.(3)R﹣中电子数比质子数多1,离子是稳定结构y=8,x=2+8+8﹣1=17

故答案为:

(1)原子阴离子.

(2)12. R2+.

(3)17,8.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4.化学试样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构,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对着有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②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先用__________________夹持试管,然后再放在火焰上加热.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连接好仪器后,要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锥形瓶中装入药品.

【答案】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①根据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分析;

③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故①答案:预热.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加热,故②答案:试管夹.

③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各步骤不能颠倒,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连接好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向锥形瓶中装入药品.故③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5.【实验探究】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某兴趣小组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三个假设,请你帮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探究氧气的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正确的操作进行回答,铁锈要打磨掉,火柴要在空气中燃烧掉大部分,伸入集气瓶中要由上到下慢慢进行.

【解答】解:A.因为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所以要把铁锈除掉;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因此要减少火柴的耗氧量;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改进方法是慢慢由上到下伸入铁丝.

故答案为:(1)用砂纸把铁锈打磨掉;(2)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3)将铁丝和火柴慢慢由上到下伸至集气瓶下部.

【点评】本题属于实验的考查,有时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节是实验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同学们要对实验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不放过任何细节问题.

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

1.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做实验时,误将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加热制取氧气结果氯酸钾反应速率也加快,请写出相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l(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中;如果先撤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导致水槽中倒吸进入试管,试管可能爆裂;长颈漏斗的下端若不插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氧气会从长颈漏斗跑掉;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是集气瓶内未装满水留有气泡,也可能是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收集,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5)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生成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样在氯酸钾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出的MnO2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答案为:

(1)试管,集气瓶;

(2)ab;

(3)防止高锰酸钾喷检出试管;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4)刚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集气瓶内未装满水留有气泡;

(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点评】掌握发生装置的选择条件,以及一些特定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注意事项,即可轻松解答.

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四、计算题(共1题)

1.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空气和氧气的密度依次为1.29g/L和1.43g/L.现有标准状况下的空气25.8g,试计算该空气中:(1)所含氮气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升.

(2)所含氧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克.

【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题意,由空气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空气的体积,然后根据氮气的体积分数算出氮气的体积,再根据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氧气的质量.

【解答】解:(1)根据题意,标准状况下的空气25.8g,其体积是25.8g÷1.29g/L=20L,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是78%,因此所含氮气的体积大约是20L×78%=15.6L;

(2)所含氧气的体积大约是20L×21%=4.2L,又氧气的密度是1.43g/L,因此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所含氧气的质量大约是4.2L×1.43g/L=6g.

答:(1)所含氮气的体积大约是15.6升.

(2)所含氧气的质量大约是6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氧气、氮气所占空气的体积数及密度、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的能力.

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