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架搭设安全方案方针

支架搭设安全方案方针

支架搭设安全方案方针
支架搭设安全方案方针

国道主干线宁波绕城公路东段建设工程

承包单位: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第十三合同

监理单位:江西省公路工程监理公司编号: S13-A3-016

(A-3)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共3份,承包人报送监理工程师1份和指挥部1份,1份返回承包人存档。

国道主干线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第十三合同项目经理部

二○○九年三月

支架搭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第十三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及招标文件。

2、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指挥部下发的《工程管理制度汇编》。

3、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二、工程概况

国道主干线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第十三合同段(K37+250.5~K39+288.4)1座主线桥、9座匝道桥上部结构现浇梁施工,现浇箱梁大部分为箱形等截面。根据要求及实际施工情况我标段支架搭设采用满堂支架,满堂支架采用HR可调重型门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跨北大路采用门洞及采用限高限宽标志,跨河采用工字钢结合贝雷架;需搭设门式支架高度在3.5m~12m之间,最高为11.44米。

三、施工部署

1、地基处理:

本标段地基土质为粘性土,现场整平清理后用50-70cm厚的清宕渣填筑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再浇筑10cm厚的C15砼,以增加地基承载力及保证支架稳定性,在硬化场地的两侧挖排水沟,截断地表水,同时放坡,避免支架地基浸水软化,施工期间保证排水通畅。

2、支架搭设:

支架搭设之前预先检查门式支架的杆件,不得使用挖瘪、弯曲、腐蚀等以及有损伤和明显缺陷的构件,销子必须用专用的销子。门式支架杆件进场前必须逐件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设计要求。

通过计算布置每排门型架的平面位置,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在立杆下铺设5cm厚的枕木以控制门型架平稳,按要求确定门型架的高度、是否需要调节杆,并适当调整上下托的高度。

3、支架预压:

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刚度及强度,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确保梁体不因支架沉降而产生开裂,按照设计应对门式支架进行120%箱梁重量堆载预压。随着箱梁施工逐步减压,消除非弹性变形及部分地基沉降等。

三、施工方法

(一)搭设方法

1、门架纵向间距为1m,箱梁底腹板(两测)下横向间距0.60m,中腹板横向间距为0.60cm,底板下横距0.9m;翼板下横距1.2m。(详见支架布置图)

2、顶托上纵桥向设置10*10cm枋木作为横向承重梁,上铺[10型钢作为纵向分配梁,腹板及实心段处间距25cm,底板处间距30cm,翼缘板处间距40cm,模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

3、底部必须设横、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距垫板上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绑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门式支架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水平加固杆应在支架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常连接设置,并采用扣件与门型架扣牢。

5、为了确保满堂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架的纵横向均设置剪刀撑,横向每隔3排设置一道,纵向在支架两侧、腹板下、底板中间各设置一道,总计5道,剪刀撑采用φ48×3.25mm钢管,其搭接长度≥60cm,与地面夹角45°~60°。斜撑杆对于加强支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不应随意拆除。

(二)搭设要求

1、门式支架搭设前,先按测量放线及支架搭设形式布置好支架底托,然后搭拼门式支架。第一层拼好之后,必须由现场技术人员抄平检查平整度,如高差太大,必须用底托调平。拼立杆时必须用吊线锤检查其垂直度,防止立杆偏心受力。支架搭拼时应挂线以控制调平和线型。顶托和底托外露部分最大不能超过30厘米,自由端超过30厘米长的杆件要增加水平杆锁定;底托与硬化地面之间要密贴,达到面受力,严禁形成点受力。顶托螺扣伸出长度不大于30厘米,横向方木接头不能有空隙,且不能悬空,若有空隙采用重叠连接。

2、水平杆

(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

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4)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3、剪刀撑

(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5)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4、防抛网

待翼板铺设完毕后,在靠近模板边缘立一根1米高的钢管,其间距为4米,纵向设置两道钢管,再安装防抛网,主要是防止施工过程中不明物体坠落伤人。(三)支架拆除

1、拆除支架时,作业区周围和进出口处必须设专人了望,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并加设临时围栏,作业区内电线及其他设备有妨碍时,应事先与有关单位联系拆除、转移或加以保护。

2、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及安全帽,拆除的全过程由架子工长担任指挥,并负责拆除、撒料和看护全部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拆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和缺扣、绷扣及拆的不合格的地方。

3、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

4、拆杆和放杆时,必须协同操作,拆横杆时应由站在上面的人将杆尽量下递,等下方人员接到后再放手,严禁向下抛物。

5、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即时存放。

四、监控及救援预案

(一)、监控方案

在支架施工过程中,观测是一道重要的程序,特别是支架预压过程中的沉降观测,仪器采用专用精密测量仪器,从支架搭设开始,工程部要派技术人员对地基、支架、箱梁底模进行巡视和沉降观测,并认真填写观测记录,若观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要对相应部位进行加固,重新预压,直到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1、测点布置

每跨支架要设三个观测断面,即跨中、支点附近三个断面。每个断面设六个测点,即基础3个点(底板两侧、梁中心处),支架3个点(与基础点位置相对应),基础点位埋设钢筋头,支架上的点位采用在I12型钢上挂钢丝垂球绑钢尺的办法。

2、观测阶段

观测分成五个阶段:预压加载前,80%荷载、100%荷载、120%荷载、卸载后。每个观测阶段要观测2次。堆载结束后,测量观测每天安排一次,持载观察三天,若沉降不明显趋于稳定将卸载,卸载后继续观测一天。沉降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卸载。

3、观测成果

沉降观测数据要如实填写在沉降观测记录表上。计算出支架弹性压缩量及基础沉降量,支架的弹性压缩结果用于支架起拱设置(底模起拱)。

4、沉降观测应注意事项:

①沉降观测仪器为专用精密仪器,要专职测量人员负责;

②测站点要固定;

③不能随意更换测量人员,防止出现人为误差;

④如实填写观测数据,如出现意外数据,应分析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二)、救援预案

支架搭设危险性很大,项目部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应急小组,制定了各种预防措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及人员安全。

预防和处理措施:

1.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

2.搭设支架时严禁双层或多层作业,以防止坠物伤人;

3.支架施工时尽量避开大风期,同时支架四周设缆风绳,防止支架晃动过大或倒塌;

4.施工平台四周设安全网,防止物体坠落;

5.备齐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各种应急物资;

6.易燃品要远离明火、隔离放置,附近配置灭火器或消防砂;

7.加强各种应急物资日常管理。

五、技术组织措施

1、在支架搭设前,工长必须写好书面安全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技术安全交底施工。操作者要坚持各种工人操作证上岗。

2、架子工作业时,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所有材料应堆放整齐平稳,工具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体不得抛掷。

3、搭设支架材料规格必须符合要求,材料不得有变形、腐蚀。

4、支架地基应平整坚实,并加设垫木、垫板,以防止发生整体或局部沉陷。

5、大风、雨雪过后,应对支架进行严格检查,发现立杆沉陷悬空、连接点松动、支架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支架的搭设必须符合方案要求,不得随意进行更改。

7、支架要满铺,铺平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8、在支架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联墙杆和剪刀撑以及必要的拉绳或吊索,避免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斜。

9、在支架的四角设置避雷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经过支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不得有裸露。

10、卸荷点及吊支架部分钢丝绳要使用Φ18.5mm钢丝绳,吊钩为Φ25钢筋锚入混凝土中,卸荷缆风绳需将立杆及大横杆一并拉平使支架整体受力。

11、验收后的支架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如做局部修改时经有关部门同意(施工负责人)签证后,由架子工进行。

六、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目标

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专职安检员为主要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经理部设安全监察工程师,分部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三)、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现场设立专职安检工程师,班组设立安检员,负责施工全过程安全工作。

2、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每道重点工序开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执行。认真执行“一日三检制”,“交接班检查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关键部位、岗位,时刻要设专人负责,制订防范措施。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3、安全制度保证措施

制定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专职安检工程师,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和安全质量申报制度;根据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重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制定特殊岗位及特殊施工环境的安全保证措施。认真执行“一日三检制”,“交接班检查制”,及时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各部门、作业班组要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和“四个加强”。

“三个坚持”: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不同施工阶段,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坚持“四不放过”的制度,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四个加强”即: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各部门的作用;加强组织纪律和法制教育,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消灭事故隐患;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七、支架计算单

7.1概述:

门式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厚50-70cm宕渣、10cm厚砼基础)、φ57×2.5mm门架、斜撑杆、可调托座、可调底座、10×10cm枋木做横向分配梁、[10型钢纵向分配梁组成;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10型钢纵向分配梁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托座上,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竹

胶模板(规格122×244×1.5cm ),竹胶板其它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纵向Ez=6.5GPa 、横向Eh=4.5GPa

弯曲强度:纵向бz=80MPa 、横向бh=55MPa

后背10×10cm 枋木,然后直接铺装在[10型钢纵向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侧模、翼缘板模板为定型大块竹胶模板,施工荷载为振捣荷载+人荷载,按4.5KPa 考虑。

主线桥采用满堂式门式支架,布置图见附后。计算标准采用《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钢管规格:HR 可调重型门架

毛截面积A=20A =8562mm

每榀门架高0h =1.9m

k ——材料强度调整系数,当脚手架的高度小于30m 时,取0.8

φ——门架立杆稳定系数,长细比λ=h 0/i ,i=(I/A 1)1/2,I=I 0+I 1×h 1/h 0 I 0=π(D 4-d 4)/64=3.14×(574-524)=15.9×104mm 4

I 1=π(D 4-d 4)/64=3.14×(26.84-22.34)=1.32×104mm 4

则I=19.8mm

h 0取值:1.9m ,则λ=h 0/i=96,查表得:φ=0.618

[]σ——材料设计强度值取205MPa

单榀门架稳定承载力

[]N =k φA []σ=0.8×0.618×856×10-6×205×103=86.76KN

单根立柱的承载力为43.38KN

最大断面图如下:

7.2模板计算

7.2.1面板计算

S2部分:

砼面积:A2=1.792m

每延米荷载:1.79×26=46.54KN/m ,因该部分梁底宽度约为1m,故可认为其作用在底模板上压力为46.54KPa 。

施工荷载:4.5 KPa

取1米长进行计算,则竹胶板的抗拒和惯性矩分别为

3225.3765.11006cm bh W =?==、43

3125.2812

5.110012cm bh I =?== 假设该处纵向枋木净距L

22max 104.510

L qL M == 662

3max 105510

5.3710104.5?

34105.110

125.28105.41281004.51128--?

S3部分:

砼面积:A3=0.701+1.137=1.838m2

每延米荷载:1.838×26=47.788 KN/m ,因该部分梁底宽度为

2.8m ,所以作用在底板上压力为47.788/2.8=17.067 KPa 。

施工荷载:4.5 KPa

取1米长进行计算,假设该处纵向枋木净距L 22max 1567.210

L qL M == 662

3max 105510

5.37101567.2?

34105.110

125.28105.4128101567.2128--?

所以该部分取L=0.30m ,即枋木中心距为40cm 。

7.2.2横向枋木计算

采用10×10cm 枋木,其力学性能及截面特性:

E=9Gpa [σw ]=9.5Mpa 32

21676

10106cm bh W =?==、43

383312

101012cm bh I =?== S2部分:

m KN q /864.1735.0)5.454.46(=?+=

m KN qL M ?=?==643.010

6.0864.171022max []MPa MPa Pa W M 5.985.31085.310

16710643.0663

max =<=?=??==-σσ,满足要求 mm l m EI qL f 5.1400

1005.1108331093846.01054.4653845389434=

S3部分:

m KN q /63.84.0)5.4067.17(=?+=

m KN qL M ?=?==699.010

9.063.81022max []MPa MPa Pa W M 5.919.41019.410

16710699.0663

max =<=?=??==-σσ,满足要求 mm l m EI qL f 25.2400

1094.1108331093849.010067.1753845389434=

注:计算挠度时不考虑施工荷载,所以q 取17.067 KN/m 。

7.2.3纵向[10型钢计算

采用[10型钢,其力学性能及截面特性:

E=2.1×105Mpa [σw ]=145Mpa W =25cm 3 I =198.3cm 4

因门架两根立杆距离为1m ,而且支架的初步计算中,其立杆沿纵向间距按1米布置,因此纵向[10型钢的跨度1m ,两端简支考虑。

S2部分:

该部分荷载由4根枋木承担,最不利受力情况见上图。

P=(46.54+4.5)/4×0.35=4.466KN/m

m KN qL M ?=??==786.115.0466.44

1466.442max + []MPa MPa Pa W M 14544.711044.7110

2510786.1663

max =<=?=??==-σσ ()315.085.0285.01

103.198101.2915.0466.42103.198101.2481466.43288883??+????????+?????=--f

mm mm 5.142.01020.01022.033<=?+?=-- 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S3部分:

P P P

0.40.10.40.1

1该部分荷

载由4根枋木承担,最不利受力情况见上图。

P=21.567/4×0.4=2.16 KN/m

m KN qL M ?=??==756.010.016.24

116.242max + []MPa MPa Pa W M 14524.301024.30102510756.0663

max =<=?=??==-σσ ()310.090.0290.01103.198101.2910.016.22103.198101.248116.23

288883??+????????+?????=--f mm mm 5.117.01006.01011.033<=?+?=--

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7.2.4支架设计

S1部分:

砼面积:A1=1.2422m

施工荷载:4.5KPa

每延米荷载:1.242×26=32.292 KN/m

作用于底板支架上荷载:32.292+3.5×4.5=48.042KN/m

横向布置间距1.20m ,荷载由3点支撑点(共4根立杆承担),按此计算,每根立杆承受荷载12.011KN ,满足安全要求。

S2部分:

砼面积:A1=1.792m

施工荷载:4.5KPa

每延米荷载:1.79×26=46.54KN/m

底模作用于S2部分下单根支架上的压力约0.3KN

作用于底板支架上荷载:46.54+1.43×4.5+0.3=53.275 KN/m

荷载由3根立杆承担,横向布置间距0.60m ,每根立杆承受荷载17.76KN ,满足安全要求。

S3部分:

砼面积:A1=1.8382m

施工荷载:4.5KPa

每延米荷载:1.838×26=47.79 KN/m

底模作用于单根支架上的压力约0.3KN

作用于底板支架上荷载:47.79+2.8×4.5+0.3=60.69 KN/m

荷载由4根立杆承担,横向布置间距0.90m ,每根立杆承受荷载15.17KN ,满足安全要求。

具体布置见附图。

7.2.5支架基础及地基承载力

基础处理:抛填50-70cm 厚宕渣,压路机碾压密实并经过长时间沉降后再在上浇筑10cm 厚C15素砼,本标段地基均为亚粘土,其地基允许承载力经过现场试验取得一般在[]KPa 150900-=σ之间。

单根立杆对基础的压力:立杆承载力+支架自重

S2部分立杆的承载力较大,单根钢管作用于砼上的压力

P2=17.76+1.54=19.30KN

砼局部受压强度

R=P/A=19.30×103÷(140×140)=0.985MPa (满足强度要求)

立杆荷载通过硬化层和宕渣层,应力按宕渣扩散角取30°,砼扩散角取45°,传至地基上,根据立杆间距,可近似认为荷载传至地基上是均匀分布。

S2部分作用于地基上均布荷载:

2p =19.30/(2×0.1×tg45+2×0.5×tg30+0.14) 2+0.1×26+0.5×

20=35.54KPa<[σ]=90KPa

混凝土基础及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

支架施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桂来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部第 三标段全长26.75公里。(桩号K183+250~K210+000),设计为整体式路基,设计时速100km∕h。 路线途径武宣县禄新乡、寺山乡两个乡镇。 主要工程数量:大桥528.5米/4座,中桥157.5米/2座,分离式立交桥338.9米/9座,小桥33.04米/1座,寺山互通立交1处;盖板通道69道,圆管涵22道; 路基土石方总量为413万立方米,其中路基填方299万立方米,路基挖方为114万立方米。特殊路基处理234517立方米;防护排水工程82355立方米; 项目合同工期:18个月(2011.4.23~2012.11.23)。 工程质保期:工程缺陷责任期2年,保修期5年。 项目设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项目监理单位: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八桂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承建单位: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桂来高速工程总承包 部 三、本项目支架作业的基本类型 本项目在高处作业主要为墩柱钢筋、模板的支设以及桥梁上部现 浇箱梁支架的搭设方面。 1、下部墩柱施工采用双排钢管支架搭设施工脚手架作为现场辅 助作业平台。依照现场墩身高度脚手架搭设高度为7~9m, 上铺厚2cm木板材作为踏步,四周挂防坠安全网。 2、现浇箱梁一般地段施工支架采用多支点碗扣支架施工,跨道 路通行路线地段(第三联第二跨)采用少支点钢管支墩组合工字 钢支架。 1)一般段连续梁支架采用Φ48×3m碗扣钢管支架剪刀撑采用 扣件式钢管支架全桥按不同荷载地段分为Ⅰ、Ⅱ、Ⅲ三区,分别验算各自最大荷载。Ⅰ区为桥墩横隔梁部位计算荷载高度采用最 大其尺寸300cm支架杆件形式为60cm×60cm×120cm(横×纵×);Ⅱ区为箱梁腹板地段计算荷载高度为230cm,支架杆件形式为 60cm×90cm×120cm(横×纵×高);Ⅲ区为箱梁箱室,翼板地段,计算荷载高度为底板、顶板之和48cm,支架杆件形式为90cm×90cm×120cm(横×纵×高);

钢筋支架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800高钢筋支架方案及计算书 (1) 第三章 2600高钢筋支架方案及计算书 (4) 第四章顶板钢筋支架方案 (8)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 800高钢筋支架方案及计算书 为了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支撑上部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车库及楼座部分800mm高基础底板部分钢筋采用钢筋支架,工字型钢筋马凳支腿。基础底板马凳的横梁及立柱材质均采用HRB400Φ22钢筋加工。 横梁与立柱之间、立柱与凳脚的钢筋采用E50电焊条焊接连接,要求焊接牢固。马凳支腿的凳脚用铅丝与下铁绑扎牢固。 注:h=板厚-下网下铁钢筋直径-支座负筋直径-保护层厚度 底板钢筋按照设计最大配筋进行计算,钢筋支架横梁及立柱材质均采用 HRB400Φ22钢筋,经计算结果为,横梁间距1200 mm,立柱间距900mm,可满足强度及刚度和变形要求。 采用品茗计算软件计算。计算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参数信息 钢筋支架(马凳)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或者一些大型设备基础和高厚混凝土板等的上下层钢筋之间。钢筋支架采用钢筋焊接制的支架来支承上层钢筋的重量,控制钢筋的标高和上部操作平台的全部施工荷载。

钢筋支架示意图 作用的荷载包括自重和施工荷载。 钢筋支架所承受的荷载包括上层钢筋的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钢筋支架的材料根据上下层钢筋间距的大小以及荷载的大小来确定,可采用钢筋或者型钢。 上层钢筋的自重荷载标准值为0.60 kN/m2; 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为1.000 kN/m2; 施工人员荷载标准值为0.800 kN/m2; 横梁材质为HRB400Φ22钢筋; 横梁的截面抵抗矩W= 1.045 cm3; 横梁钢材的弹性模量E=2.05×105 N/mm2; 横梁的截面惯性矩I= 1.150 cm4; 立柱的高度h= 0.70 m; 立柱的间距l= 0.90 m; 立柱材质为HRB400Φ22钢筋; 钢材强度设计值f= 360.00 N/mm2; 二、支架横梁的计算 支架横梁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支架横梁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支架横梁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支架横梁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0.60×1.20=0.86 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0.80×1.20+1.4×1.00×1.20=3.02 kN/m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安全措施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 护安全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安全措施一、工程概况##项目为综合性配套项目,包含住宅、商场、办公等功能。 二、高空作业内容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规定: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0米以上(含2.0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包括“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以及其他高处作业临边、基坑周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作业等。针对本工程情况制定以下高空防坠落技术措施。 三、高空防坠落技术措施 1、基本规定1)项目经理应对工程的高空作业总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技术负责人对高处作业的技术方面负责。项目生产经理负责安全设施的搭设。安全员负责过程安全的监督检查。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备,必须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

试合格,持证上岗。4)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5)高处作业的所有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弃。6)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或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过后,应对高处作业设施进行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7)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2、临边高处作业设置防护措施1)所有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和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在结构四周边线内50cm处设置全封闭式护身栏,使用材料均采用Φ48×3.5钢管。其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不大于 2.5m、竖向每隔0.6m设一道通长大横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沿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挂醒目标志牌;护身栏杆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临边四周1m范围内不准堆料、停放机具。2)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钢管临时护栏,并用立网围护,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详见《楼梯临边栏杆防护》附图-02。3)电梯井口设置1.8m高钢管围护栏,并用立网封闭,电梯井道内首层及以上每隔2层(10米以内)设置

(定稿)钢管支架施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材料选择 (2) 1、钢管 (2) 2、扣件 (3) 四、钢管支架施工 (3) 4.1 基础施工 (3) 4.2 支架搭设 (3) 4.3支架稳定计算 (6) 4.4支架验收 (9) 4.5支架拆除 (10) 五、安全防护 (10) 六、文明施工 (11)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一、 工程概述 本标段起止桩号为K9+200~K14+774.28,路线长5.572Km 。全标段桥梁 有七滧桥、六滧桥、向化公路跨线桥,向化互通D 和E 匝道桥及2号人行天桥,共6座桥梁,全长2860.918m 。七滧港桥、六滧港桥及向化公路跨线桥的一部分下部结构为盖梁结构形式,向化公路跨线桥的盖梁主要以高1.4米,盖梁总宽11.80米,宽1.7米为主,七滧港桥、六滧港桥盖梁尺寸以盖梁总宽为16.3米,宽度为1.8米,高度为1.5米和1.6米形式为主。各桥盖梁工程数量如下表: 崇启通道工程(上海段)Ⅱ标盖梁工程数量表 桩号 桥名 桥长(m) 桥宽(m) 盖梁 K10+064.479—K10+909.237 七滧港桥 846.758 33.5 66 K12+434.907—K12+925.747 六滧港桥 490.84 33.5 36 XHKO+183.710~XHKO+740.550 向化公路跨线 桥 556.84 12 20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建 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2、《钢管脚手架》(GB15831-2006).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上海市市政工程立柱施工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暂行规定》 5、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本工程相关要求。 三、材料选择 1、钢管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

支架搭设方案专项方案

安徽省界阜蚌高速公路改建工程 脚 手 架 搭 设 安 全 方

案 中交二航局安徽省界阜蚌高速公路改建工程 09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3月1日

安徽省界阜蚌高速公路改建工程 脚手架搭设安全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

脚手架搭设安全方案 (1)、脚手架搭设形式 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脚手架采取不同形式;a、更换支座时施工支架采用门式支架和吊架相结合方式,桥墩较矮处采用门式支架,盖梁较高处采用吊架施工;b、粘贴钢板、裂缝修补和喷涂时,若陆地施工采用钢管满堂支架,主跨水中则采用空油桶在水面连接形成浮动平台,搭设支架并用防风缆绳将其与四侧立柱绑定,保证其稳定性,跨省道305连续梁采用活动支架交通间断放行,c、盖梁加固时,陆地立柱较矮处则采用满堂钢管支架,较高处采用抱箍法施工,将抱箍安装在柱顶以下一定位置,抱箍内侧贴橡胶皮,抱箍大小根据立柱直径来决定,抱箍牛腿安装在顺桥向,其上横桥向安装两根工字钢,型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字钢间设拉杆连接,并在横梁上安放10×15cm的方木;铺底模,立侧模,底模采用砂筒卸载,砂筒安装在工字钢横梁下。 (2)、脚手架搭设 1、地基必须平整夯实,脚手架的钢管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应加设垫块。 2、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平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脚手架的搭接长度必须不小于80CM且在结扎住的端头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

3、严格控制搭设脚手架的间距,不得随意加大脚手架的间距。 4、节点扣件必须连接可靠。 5、立杆必须垂直,垂直偏差控制在1/300之内,且不大于7CM。 6、在第十三跨跨中部位搭设钢管爬梯到桥面,作为桥下桥上的连接通道。 (3)、吊架搭设 1、搭设必须由专业人士实施,首先利用桥面排水孔和箱梁底板排气孔将钢管吊挂,上部使用扣件将钢管交叉扣住,为防止扣件滑动,所有垂直向钢管连接部位必须使用两个扣件,一个扣住钢管,一个在外侧拧紧,阻碍扣件下滑。下层横向水平钢管间距按0.5米设置,钢管交叉点用扣件扣牢,首先将挂篮主体框架搭设完毕。 2、铺设竹跳板在挂篮搭设完毕后在支架上铺设竹跳板.在脚手架上铺设竹跳板,以工作平台使用,宽度大于1.5米,竹跳板应铺设平稳,并用铁丝绑扎牢固,严禁使用未加绑扎的探头板,在外边设置挡护高度大于1.2m的栏杆,栏杆间的净空高度小于50CM。 3、安全事项:在通航孔上方布置安全网,吊架两侧设置红色闪光灯,并作醒目的红白色标示,并在施工每跨跨中放置1件救生衣。 4、护栏施工由专门技术员负责,每天必须详细检查支架施工使用状况,注意查看扣件紧固情况,防止扣件滑移。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观察,防止坠物击中穿行船只。

脚手架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安全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脚手架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安全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09-76 脚手架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安全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3)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二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 ①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等; ②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 ③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

与严重超载; ④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①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 ②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 ③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 ④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 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 A.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 B.在架面上拉车退着行走; C.拥挤碰撞; D.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 E.架面上的冰雪未清除,造成滑落。 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①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 ②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

支架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2) 第二节工程概况 (3) 第三节满堂支架搭设方案选用 (5) 第四节安装满堂支架的施工管理 (8) 第五节满堂支架安全性验算 (10)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云冈支线上行线K1+679框架地道桥施工组织设计》 《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云冈支线上行线K1+679框架地道桥施工组织设计》 《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北同蒲上行线K7+672框架地道桥设计图纸》《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北同蒲上行线K7+672框架地道桥设计图纸》

第二节工程概况 庆新路在云岗支线上行线K1+679、北同蒲上行线K7+672两处框架桥设计为7.5m-16.0m-16.0m三孔框架地道桥,其中云岗支线上行线K1+679桥位处既有铁路为一股道,铁路位于直线段,为普通线路、混凝土枕,轨型为50kg/m,框架桥与铁路夹角为90;北同蒲上行线K7+672桥位处既有铁路为一股道,铁路位于直线段,为无缝线路、混凝土枕,轨型为60kg/m,框架桥与铁路夹角为70。框架桥具体结构尺寸如下表: 云岗支线上行线K1+679 7.5m-16.0m-16.0m三孔框架地道桥 北同蒲上行线K7+672 7.5m-16.0m-16.0m三孔框架地道桥

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0994 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外脚手架立杆基础外侧应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地基。 2、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可靠的防雷接地处理。 3、外脚手架必须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4、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蔑混用。 5、外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网、穿防滑鞋。

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修订稿

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 批准:编制单位:

1编制说明 2楼北侧加建钢结构房屋,为完成钢结构工程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采用双排脚手架做临边防护脚手架,特制订此专项方案。 3工程建设概况

4脚手架设计 本工程脚手架主要作用为钢结构施工的临边防护脚手架,不得作为承重脚手架使用。结合本工程特点,在2层屋面北侧、东侧搭设临边防护。北侧搭设时注意与安全通道结合,北侧偏东方向存在地下室通风井,在该侧多搭设一排脚手架,使之落地生根,东侧搭设在楼梯处。在2层圆弧北侧、西侧搭设临边防护。北侧搭设时注意与搭设安全通道结合, 基于以上使用功能的考虑,北侧偏东采用三排脚手架,其他为双排脚手架,东侧脚手架搭设在楼梯处,并与楼梯底部搭设支撑。北侧圆弧处搭设双排脚手架,通道处搭设安全通道,安全通道搭设双层护头棚。 2层钢结构搭设标高,脚手架搭设总高度,根据《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施工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表落地脚手架立杆横距≤,纵距米。 表4.1.3?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架体构造选用表 注:风荷载地面粗糙度按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考虑,其它风荷载应另行设计.

4、施工方案 1.临边防护脚手架按双排搭设,架体搭设应符合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2.立杆要求对接,相邻两立杆接头要错开同一步架,相邻两立杆接头要错开500mm 以上,立杆要垂直。 3.大横杆要求对接,相邻两大横杆接头要错开同一跨架,相邻两大横杆接头要错开500mm以上,大横杆要水平,内外两排不能出现高低不平现象。 2、搭设脚手架之前,勘察作业现场,全面熟悉现场情况,做好临边防护栏的安全措施;脚手架作业人员经过相应安全、技术培训,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格贯彻执行脚手架支搭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确保脚手架安全。对操作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施工。 3、密目安全网及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严禁使用损坏或腐朽的安全网。 4、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除,提前对现场各种材料、管线进行转移,同时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教育,重点讲解木架子搭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为防护架搭设做好充分准备。 5、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材料配备→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铺脚手板→绑安全网 .脚手架拆除施工工艺 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最后两扣。拆大横杆、剪刀撑、斜撑时,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拆连墙杆或数层拆除再拆脚手架。 6、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1)、地基处理:脚手架部分在地面上搭设,部分楼梯上搭设,且底座下设置垫木,厚度不小于5cm,布设须平整,不得悬空。 2)立杆 (1)使用单立杆,立杆横距为,纵距为。 (2)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即.。同一步距内的隔一根立杆的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不小于,立杆接长不得采用搭接,采用对接扣件接长。起步第一根立杆为6m、3m交错设置。 (3)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大横杆对立杆起约束作用,对确保立杆承载能力关系很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支架搭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支架搭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支架材料要求 1、所用支架全部采用直径48,壁厚3.5的钢管,悬挑型支架采用16#工字钢,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提供钢管必须带有合格证。 2、支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5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小于25。 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 4、钢管上严禁打孔。 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15831)规定: (1)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15831)规定抽样检测,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2)旧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的螺栓。 (3)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6、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必须采用具有劳保用品生产许可证、有本批次安全网的国家有关检验部门的检验合格报告、有产品合格证的产品。 二、支架基础要求 1、支架基础的施工,根据支架搭设高度,原土或回填土必须事先进行夯实,使地基承载力达到200以上,后用C15砼浇筑,厚度10砼一层,进行基础硬化。

2、支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面50。 3、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20×20的排水沟。 三、纵、横向水平杆、防护栏杆、踢脚杆的要求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接头设置相互错开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2、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并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 3、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4、横向水平杆的各个节点处必须设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5、支架顶层外侧必须设1.2m高、同材质的防护栏。 四、立杆 1、每根立杆垂直稳放在垫板上。 2、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均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相互错开,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五、门洞 支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

绿化苗木支架搭设方案.doc

绿化苗木支架搭设 技术及方案及质量标准 一、工程施工中一般以下情况树木需要搭设支架: 1、常绿乔木3米以上。 2、落叶乔木带土球、带冠胸径6cm以上。 3、落叶乔木带土球、带半冠胸径8cm以上。 4、裸根乔木胸径12cm以上,若高度超过4 米胸径 10cm以上。 二、支架搭设的要求: 支架搭设高度:单位:米 序号树种苗木规格支架搭设高度支架的长度支架直径备注 1 常绿乔木H:6-7 米米米8-10cm 2 常绿乔木H:5-6 米米米8-10cm 3 常绿乔木H:4-5 米米米6-8cm 4 常绿乔木H:3-4 米米米6-8cm 5 落叶乔木D: 12cm以上米米6-8cm 带冠 6 落叶乔木D: 12cm以上米米6-8cm 带半冠 7 落叶乔木D: 8cm 以上米米6cm 带冠 8 落叶乔木D: 6cm 以上米米4-6 带冠 9 落叶乔木D: 12cm以上米米6cm 带冠 1、三角支撑: 适用范围:孤植树木、单排种植、小于 5 株的组图种植或株行距较大的组团种植。 (1)采用无纺布、黑心棉缠绕树干,双层缠绕 3 层,长度 20cm。 (2)支架搭设高度在米及以上的,支架底部距离树干基部米处;

支架搭设高度在米及以下的,支架底部距离树干基部米处; (3)支架底部埋深 25cm以上。 (4)常绿乔木 5 米以上的搭设支架时在三角支撑的底部钉入木桩(深度不低于 30cm),并将木桩与三角支撑的底部采用 8#退 火丝连接牢固。 (5)如地面上冻或风大的地区,三角支撑的底部使用横杆将支撑连接成整体。 (6)所有连接点使用退火丝固定。 2、整体连接 使用范围:大于等于 5 株的组团种植。 (1)采用无纺布、黑心棉缠绕树干,,双层缠绕 3 层,长度 20cm。(2)苗木横纵向之间采用横杆连接,横杆对接处重叠长度不低于25cm,并采用 8#退火丝双股连接 2 处。 (3)外侧苗木搭设斜支撑,内侧每隔 2 株苗木搭设斜支撑,斜支撑的底部埋深不低于 25cm。 (4)具体附图。 2、四角支撑: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225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措施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一般要求 1、建筑登高作业(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架子工的徒工必须办理学习证。在技工带领、指导下,非架子工未经同意不得单独进行作业。 2、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高度近视以及不适合于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高架设工作。 3、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紧身紧袖),在高处(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与已搭好的立、横杆挂牢,穿防滑鞋。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得翻爬脚手,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 4、作业层接受任务后,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领会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研讨搭设方法,明确分工,并派1名技术好、有经验的人

门洞支架搭设专项方案(通用)

常州市高架道路二期工程 门洞支架搭设专项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架道路施工沿线需跨越多个路口(滆湖东路、广电路、人民路、中吴大道、延陵东路等),因此需搭设门洞式支架以保证南北、东西向车辆通行。考虑到各路口车流量大小各异,拟采用双向4车道和双向2车道的门洞式支架。 2 门洞支架搭设总体布置 双向2车道的门洞式支架,门洞式支架跨径8m,拟采用50b工字钢作纵梁,50b 工字钢作为横梁,门洞式支架净高5m,门洞净宽7m。 双向4车道的门洞式支架,门洞式支架跨径15m,拟采用贝雷梁作纵梁,50b 工字钢作为横梁,门洞式支架净高5m,门洞净宽14m。 3、双向2车道门洞支架承载力验算 3.1 双向2车道门洞式支架搭设 (1)、测量人员按设计桩号、角度放出支座基础轮廓线及防撞墩轮廓线,将老路面凿毛,立模板浇注25m×1.0m×0.5m的C20砼基础(地面有坡度的以最高点为准)。并在基础上预埋钢板(700mm×700mm×16mm),根据580支撑法兰螺栓孔位在上钻孔预先置上M30螺栓,与钢管支撑底部法兰联接,以固定钢管支撑。两端做半圆形防撞墩,防撞墩净距离为4m。基础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方案控制预埋件位置及高度。 (2)、待砼强度达到15MPa后,在砼基础上弹线搭设各排7根Ф580mm钢管支

撑,钢管与钢管之间的中心间距为4m ,吊装Ф580钢管位置一定要正确。Ф580mm 钢管支墩高4m ,钢管间设10#槽钢人字撑。支撑顶设1根50b 工字钢横梁。 (3)、纵向采用51根(按照25m 宽度考虑)50b 工字钢按照0.5m 间距布置,分别用汽车吊吊装,按施工方案设计位置对正后,与工字钢横梁采用电焊稳定,并用10#槽钢做加强焊接。 (4)、门洞钢架完成后,上置15cm×15cm 方木分配梁,立杆与方木之间垫10cm×10cm×3mm 钢板,间距以门洞纵梁上面的满堂钢管支架间距为准。 (5)、通道处钢管支架采用密目安全网垂直封闭,出入口设置安全防护棚,门洞内设夜间警示灯。并且在门洞两侧各30m 距离处安装限速、限高、限速设施。本方案门洞限高5m 。 (6)、门洞支架两侧与满堂支架连接,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脚手架施工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脚手架施工是工程建设中危险性较大,最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之一,其事故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事故一般表现为: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为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防范和事故发生后能及时的做好救援处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工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力求做到杜绝死亡事故,避免重伤事故、减少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一、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前必须对所有入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教育、事故预防教育等相关教育,做到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遵守安全职责,人人理解工作目的,人人熟悉作业环境。 2、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不符合上岗条件的,决不能令其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培训合格的上岗证件。 3、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合理调配作业人员,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4、认真按规范、标准、规程、规定和有关文件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和技术安全措施,并报总工程师和监理部门、建设施工单位审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执行。 5、根据技术安全措施和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投入计划,报批后应报计划购置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6、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7、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的各阶段、各部位、各环节的安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专项检查,如地基安全情况、支垫情况、立杆的垂直度、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度及同层水平杆之间的高度误差、扣件的上紧程度、铺设层数和脚手架铺设情况、安全防护的设置情况、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等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8、确保使用阶段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摸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及沙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任意拆除支架的承重结构和主要连接件。 9、在拆除阶段,应对拆卸现场作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拆卸现场,严禁将拆下来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拆随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二、应急预案 1、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在自救、互救的同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汇报事故情况。 2、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应立即启动项目部编制的应急救援方案,并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根据事故严重情况,按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协调,组织营救人员,调动救援设备和物资,控制事故现场,疏散无关人员,同时向总公司救援领导小组汇报,必要时可向社会援助机构和媒体机构求援。 3、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并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护,用自备的救护车

满堂支撑架搭设施工方案

XXXXX—办公A座工程3区满堂支撑架搭设施工措施 编制:王帅 审核:石寅 XXXXX天津分公司 第九项目部 2016年1月12日

一、方案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2《建筑施工手册》。 二、架体搭设情况 架体使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撑架自标高6.45m搭设至17.9m,搭设高度为11.35m。 三、施工部位及施工条件 3.1施工部位:3区6.45m顶板钢结构部分。 3.2施工条件:3区6.45m顶板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 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弹出钢管布置边线→地面清理、铺50mm厚脚手板→摆放纵向长扫地杆→支设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安装横向短扫地杆→加高立杆,并逐步安装长、短向横杆→安装连墙件→加设剪刀撑→根据支设范围,重复上述工序,直至范围内架体搭设至要求标高→钢结构梁下横杆加密→钢结构梁调运到架体后加设斜撑 4.1地面清理、铺50mm厚脚手板 架体搭设前,将搭设范围内顶板上垃圾清扫干净,并将散落的建筑材料收集,转运至材料码放区;50mm厚脚手板宽度不得小于100mm,长度不得小于300mm。 4.2支设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 立杆间距1.2×1.2m,将立杆立于脚手板中部,不得将立杆半悬空放置;扫地杆距地200mm,与立杆卡牢。 4.3加高立杆,并逐步安装长、短向横杆 立杆与主楼各层原有立杆相连,连接长度不小于2跨立杆。横杆每步1.5m,顶步杆视情况安装,保证立杆自由端≤500mm。 4.4安装连墙件

满堂架四周须与框架柱设置上中下三道连墙件,连墙件与框架柱相连,详见下图。 连墙件示意图 4.5加设剪刀撑 4.5.1垂直剪刀撑 满堂架外围设置垂直剪刀撑,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垂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每道跨越5根立杆,满足垂直剪刀撑倾斜角度在45°~60°,详见下图。 外围剪刀撑搭设示意图 放置钢梁部位的两侧立杆上布置连续竖向剪刀撑,以支撑钢梁,详见下图。

支架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2 第三节满堂支架搭设方案选用 5 一、搭设准备工作 5 二、支架搭设方案 5 第四节安装满堂支架的施工管理 8 第五节满堂支架安全性验算 10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云冈支线上行线K1+679框架地道桥施工组织设计》《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云冈支线上行线K1+679框架地道桥施工组织设计》《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北同蒲上行线K7+672框架地道桥设计图纸》 《大同市庆新路下穿铁路北同蒲上行线K7+672框架地道桥设计图纸》 第二节工程概况

庆新路在云岗支线上行线K1+679、北同蒲上行线K7+672两处框架桥设计为7.5m-16.0m-16.0m三孔框架地道桥,其中云岗支线上行线K1+679桥位处既有铁路为一股道,铁路位于直线段,为普通线路、混凝土枕,轨型为50kg/m,框架桥与铁路夹角为90;北同蒲上行线K7+672桥位处既有铁路为一股道,铁路位于直线段,为无缝线路、混凝土枕,轨型为60kg/m,框架桥与铁路夹角为70。框架桥具体结构尺寸如下表: 云岗支线上行线K1+679 7.5m-16.0m-16.0m三孔框架地道桥 北同蒲上行线K7+672 7.5m-16.0m-16.0m三孔框架地道桥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安全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 安全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3714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防护安全措施 Safety measures for scaffolding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工程概况##项目为综合性配套项目,包含住宅、商场、办公等功能。 二、高空作业内容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规定: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0米以上(含2.0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包括“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以及其他高处作业临边、基坑周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作业等。针对本工程情况制定以下高空防坠落技术措施。 三、高空防坠落技术措施 1、基本规定1)项目经理应对工程的高空作业总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技术负责人对高处作业的技术方面负责。项目生产经理负责安全设施的搭设。安全员负责过程安全的监督检查。 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备,必须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4)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5)高处作业的所有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弃。6)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或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过后,应对高处作业设施进行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7)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

综合支架施工方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保健综合楼 走廊公共支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各层层高情况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保健综合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不含设备层)各层层高分别为地下二层为4.2米、地下一层为6.1米、一层4.5米、二至五层4.2米、十八层4.2米、其余为3.8米。 2、梁高及地面作法 各层公共走廊两边结构纵梁及横梁分别以梁高600、700CM为主,部分500CM,个别为750CM 及800CM。地面作法50MM。 3、走廊宽度 各层走廊宽度分别以2700MM为主、部分区域为1550MM、1700MM、其它区域5150MM、5500MM 等。走廊宽窄不一。 4、走廊内管、线布置 各层公共走廊内分别设有空调水管道、消防喷淋管道、消火栓管道、给、水管道、气体管道、新风管道、强电桥架、弱电桥架、移动通信桥架、电线管、部分区域安装有风机盘管、个别走廊还有排水管道、雨水管道、物流传输管道、排烟管道、送风排风管道。六层以上走廊设有热水管道、地下一层部分走廊还设有母线槽等。涉及专业齐全,管线错纵复杂。 二、管线排布原则 1、大管优先

因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且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排烟管道、电缆桥架等占据的空间较大,不易翻弯,在排布时优先布置。且电缆桥架应设置在水管道的上方。 2、支管让主管 走廊内各种管线主管道一般贯通整个走廊,且主管道管径大于支管管径,相对于支管不易翻弯。因此,在管线综合排布时以主管道为主,支管避让主管。 2、有压让无压 无压管道,如排水管、雨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都是靠重力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是顺利排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以在与有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避让无压管道。 3、强弱电分设。 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分开设置,而且留一定距离。 4、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 这样有利于施工和检修,更换管件。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布置时,还应尽可能做到呈直线、互相平行、不交错,还要考虑预留出施工安装、维修更换的操作距离、设置支、柱、吊架的空间等。 三、排布依据 1、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保健综合楼安装工程施工图纸。

支架搭设方案

汉鄂高速公路第HETJ-1合同段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施工方案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施工方案 一、支架搭设施工技术方案 1、支架下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的方法根据箱梁的断面尺寸及支架的形式对地基的要求而决定,支架的跨径大,施工荷载大,对地基的要求较高,地基的处理形式就需要加强,反之就可相对减弱。 考虑膨胀土的特点,将地基土换填5%石灰土,放样确定地基的处理范围(放样宽度为箱梁水平投影线外两米),然后清除地基地表的松软土层,用推土机推平,并设置2%横向排水坡,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对于地表下较软弱的原土必须做换填土处理后再压实,桥墩台附近压路机无法压实局部角落用夯机夯实。按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详细计算支架受力及地基的受力后得到跨中截面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不小于128.12KPa,腹板和横隔梁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不小于100.34KPa(详细计算见支架计算书)。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触探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在夯实好的地基上铺设不小于20cm厚的除C20混凝土。并在地基两侧设置纵向排水沟。 2、支架搭设 支架搭设之前,先放样定出桥墩台轴线和孔下净高,再根据桥墩轴线定出每

排支架纵横向杆的位置和高度,并拉线作为支架搭设时的标准线,按线铺设支架与地基之间的顺桥向400cm×20cm×6cm木板,在木板上搭设支架。支架用钢管式脚手架,并且用脚手管搭设斜撑和剪刀撑,脚手架腹板部分纵横向间距为40cm*40cm,其它部分纵横向间距为90*90cm,水平杆件间距120cm。高度调节用顶托调整。在顶托上铺设12cm×15cm的横向方木,横桥向方木上间距10cm铺设与支架相同的钢管,模板铺设在纵向钢管上。(支架搭设图见附件一、二)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支架搭设,并对支架顶高程进行控制。 3、支架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1).每根钢管及扣件使用前要检查有无损坏、变形,不符合要求的钢管、扣件严禁使用。 (2).立杆升高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接头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邻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用的直角扣件,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15cm; (4).水平对接时,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