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

XXXX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标、要求和实施的管理办法及风险的辩识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

2 职责

2.1企业法人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切实关注和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经营理念。

2.2企业法人应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负全责。

3 管理办法

3.1 职业健康

3.1.1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保证体系和目标。

3.1.2 对危害健康的物质,如易燃易爆品(柴油、汽油、等)有毒有害品(强酸强碱)要有专门库房和专人管理,建立台账和严格发放制度。

3.1.2.1 所有有毒有害物品和化学制剂都应有标识,有报废处理办法,不得随意废弃。

3.1.2.2 要对企业员工宣讲常用的有毒有害品的知识、使用技能。

3.1.3 职工工作场所应光照充分,空气流通。

3.1.4 职工工作场所应保持人体可以接受的温度、湿度,夏天应有防暑降温措施。

3.1.6 保护女职工身体健康,对妊娠期、哺乳期女工要调整适当的工作。

3.1.7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过强的劳作和连续加班,尤其是如冲工、机械加工等危险工种,要保证其足够的休息时间。

3.1.8 操作员工应力求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有合适的操作平台,减轻劳动强度。

3.2 安全保证

3.2.1 人身安全

3.2.1.1 安全防护禁忌

a.员工的工作服不得使用的确良、尼龙等着火焦结的织物材料。

b.操作旋转机械者(钻工、模床等)不得戴手套。

3.2.1.2 员工应按工作性质和需要统一发放工作服。

3.2.1.3 冲压加工等危险工种要避免手进入危险区,应配置必要的手工夹具。制定工时定额时要增加手工使用夹具的时间。或安装先进的自动送料、自动取件装置。

3.2.2 设备安全

3.2.2.1 所有工作机械应完好,运转可靠,机床的离合器可靠安全,传动有超载保护,脚踏开关有防护罩,外露的传动齿轮,飞轮、皮带轮等应有防护罩。

3.2.2.2 所有工作机械应紧固联接可靠,安装平稳、无移动摇摆、倾斜现象。

3.2.2.3 所有机械和设备都不应该超负荷、超速、超载运行。

3.2.3 用电安全

3.2.3.1 用电临时线路应由有经验的电工铺设,保证足够的导电截面,并有牢实的橡胶绝缘层,不得穿过人行道和车道,架空高度不得低于2米。临时用电线路应有过载和泄漏电流保护。临时用电线路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3.2.3.2 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应采用三线或四线联接,接地良好。

3.2.4 消防安全

3.2.

4.1 企业应树立消防意识,注意易燃易爆品的管理,用电线路必须设置过载保护,防火器具完备。3.2.4.2 车间、库房保证通道通畅,安全门紧急情况能够打开。

3.3 事故处置

3.3.1 发生人身、设备消防事故时,不得恐慌混乱,要积极组织抢救,必要时要及时报警,不得延误。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并要注意保护现场。

3.3.2 事故发生后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责任、处理和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见附件一)存档备案。

3.3.3 重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日的失能伤害)以上人身事故,损失超3万元的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要及时(不超过24小时)向上级报告。

4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4.1企业应设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的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发现危险源应及时向企业法人或管理者代表汇报。

4.2重大危害的确定,企业应对所有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

4.2.1危险源的分类

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可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风险源: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以(①)表示。

第二类风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意外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②)表示。

4.2.2危害的不符合性确定

危害的不符合性是指:

a.严重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的;

b.相关方有合理要求或抱怨的;

c.曾发生过事故,现今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e.其他

第a--d类情况可直接判断为Ⅰ级危险,第e类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定。危险辩识评价为Ⅰ级的确定为公司的重大危害,应即时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避免发生;危险辩识判为Ⅱ级的要制定管理办法加以控制;危险源判为Ⅲ、Ⅳ级的可容许风险,要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4.2.3危险源风险控制

a.列入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

b.以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规范行为;

c.列入技术措施改进;

d.教育培训

e.制订应急预案

f.保持应急预案,常抓不懈。

4.2.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危险等级由D值计算判定,计算公式:D=L*E*C

式中: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故产生的后果

4.3企业要编制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企业管理者和法人要心中有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警钟长鸣。

5.记录

5.1危害辨识调查表

5.2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

5.3危险源辨识评价一览表

危害辨识调查表

单位:班组:填表人:

调查内容:(在认为合适的方框内打“√”)

1.班组员工人数、工作班次(人/班)。

工种。

2.主要加工什么零件、部件。

3.主要适用哪些生产设备、设施或工具。

4.生产设备有无安全防护装置

有□无□有但已不可靠□

5.班组员工是否经过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

已培训□没有培训□

6.班组是否发生过工伤事故或险肇事故。

发生过□工伤□险肇□没有发生过□

如发生过,属于哪一种伤害类别: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或窒息□其他伤害□(尘肺□噪音伤害□振动伤害□辐射伤害□视力伤害□腐蚀伤害□)

7.分析发生工伤事故或险肇事故的原因是:

设计和技术上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其他□

8.班组生产现场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

存在□不存在□

9.班组生产线场是否使用化学危险品。

使用□不使用□

主要使用哪些化学危险品。油类□化学品类□油漆类□

储存量公斤,日用月量公斤

是否有固定的贮存地点。有□没有□

10.班组生产现场是否发生过化学危险品造成的泄漏、火灾、中毒事件。

有□没有□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表4:危险等级划分(D)

附件一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

精心打造

附件二

危险源辨识评价一览表

单位:

编制:审核:批准:

未来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