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即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有的研究方法纳入教材内容,并围绕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去探索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缺少的。布鲁纳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及实施模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造性,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发展认知能力,增强智慧潜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发挥创造性。然而我们的教学多是传授型(或曰灌输型)的,教师处于此地位而非指导角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非主人角色,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发现、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发挥。相比之下,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

2、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不仅具有认知效果,而且有情感效果。学生在独立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新知是自己“发现”的,这种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但是,必须有教师的积极、正确地指导。指导有认知效果,更有情感效果。只要师生情感交融,并以兴趣为切入口,以激发学习动机为目的,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新知,学生学习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等,目的也是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潜在动机,发挥创造性,与“发现学习”有共同之处,还需在教改实践中更加完善。

3、让学生学会发现与探究方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是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内容获得新知,并探究和发现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不仅使知识迁移,而且使学习态度广泛地迁移。我国的素质教育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这与布氏的教会学生掌握“发现探究法”同出一辙,很值得提倡与发扬。

4、“发现学习”有助于记忆。布氏的“发现学习”教学法重在“发现”,而发现往往离不开主动性和积极性。既然是主动的,记忆当然比较牢固,这对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迁移不无裨益。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关于教育学考研复习,有更多问题,可以问问教育学考研辅导老师卢老师, 卢老师Q1733389827。 布鲁纳(J.S.Bluner ,191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认知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 所谓认知结构,他认为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主张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并且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事物类别做出层次结构的安排。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 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 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这种新知识可能是学生以前知识的精炼,或者和学生以前的知识相违背。不管新旧知识的关系如何,通过新知识的获得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涉及到知识的转化,通过转化,以不同的方式把新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得是否合理。因此,知识的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合理性进行判断。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布鲁纳教学法

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产生背景: 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 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消息迅速传 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 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 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 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 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其基本思想有:1.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2.逐级下方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3.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课程结构,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4.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 这一思想也成为了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础。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采用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教师提供教材或条件,学生自行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大量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所以布鲁纳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认为将学科内容形成可以“自由出入”的认知结构非常重要,既可以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赋予他们意 义的结构,也可以超越所给信息,举一反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形成 自己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如果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推荐下载

发现教学模式的内涵的运用 (一)认识布鲁纳 布鲁纳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 (二)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追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利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他还强调说:“如果我们要展望对学校来说什么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得问怎样训练几代儿童去发现问题,去寻找问题。”1、理论背景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即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有的研究方法纳入教材内容,并围绕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去探索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 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缺少的。 现在常说的专题探究模式、网络探究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等都可视为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变体,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发展,指导思想上有更多建构主义成分。 2、发现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建构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习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转化: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检查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是否恰当。(3)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 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科本身感兴趣,只有这样,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有三种: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何为教学设计呢?根据我的理解,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地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过程。 认知取向教学设计模式就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基本特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代表模式主要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设计模式以及加涅侧重于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模式、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和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根据人的行为控制而进行教学设计的,它的根本宗旨在于完善人的行为,行为取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行为的角度观照人的心理,试图找到人的行为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以有效控制行为,它的代表模式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他的程序教学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斯金纳主张“操作学习”,即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从而形成程序教学设计,斯金纳主张把教材分成若干可分离的部分,然后仔细地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使每个部分都能审慎地建立在前面的那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总而言之,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价值追求有些是积极的、贴近教育的时代精神的。人

格取向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它的代表模式是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以完美人格和自我实现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找到了教学设计的真谛,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激进的、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的教学改革思路。 我今天主要想谈一谈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他以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为基础,提出了课程的结构主义范式。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主要学习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亲自去发现,并把它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方法,也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些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它的特点是第一、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获得经验,第二、发现学习着重于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也有许多的优越之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自行探索利用材料的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的喜悦,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学习的探究性、注重内部动机、注重直觉思维以及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布鲁纳认为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 杰洛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198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在布鲁纳看来,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知觉,实质上是一种构成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个人把他的感觉资料和他的世界模式联系起来,推论出一个关于外部事物的假设。然后.用这个事物的另外一些特性来检验他的假设。所以,一个知觉者不应被看成是一个被动反应的有机体,而应更确切地被看作是一个积极地选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教学观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1)都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儿童是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探究者,发现是学习的主要手段。2)都强调教师的作用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够主动探究的环境。 不同点: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属于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罗杰斯的发现学习观属于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学生个体的意义。 此外,罗杰斯的发现学习观强调有意义学习,需要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加以区分:罗杰斯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奥苏伯尔强调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也是“在颈部以上的学习”即无意义学习。 布鲁纳发现学习与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异同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第一,两者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教师所提供,学生只需要接受和理解即可,而不需要新知识的发现过程。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是其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获得的,而不是由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得到了感悟和体验。第二,两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接受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而发现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自主性。第三,两者的思维过程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演绎过程,即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虽然也有辨别和概括性思维活动,但与发现学习相比却有一定差距。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归纳过程,即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并且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深刻性较强。第四,教师在两种学习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大,起主导和控制作用。在发现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小,只起指导作用,而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又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接受式学习是发现式学习的知识基础。有效的发现式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最根本的就在于它以接受式学习为其知识基础。没有通过接受式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前提,其发现式学习就不可能取得较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发现式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式学习的重要条件。接受式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发现式学习所获得的具体经验作为其支柱,即通过发现式学习会使接受式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理解。把这两者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就学生获得知识来说,他既可以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发现的方式来获得。当某种知识完全由教师讲述时,它是接受式教学;当某种知识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时,它就成为发现式学习。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学的启示 ⑴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应关注儿童思维的过程。 ⑵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不主张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知识,而是鼓励儿童通过自发地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取自主地发现知识。因此,教师不进行说教式的教学,而是提供大量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 ⑶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与其过早地让儿童接受教学,还不如不教;因为这容易导致对成人规则的肤浅接受,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理解。 ⑷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尽力为每个儿童和各个小组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安排全班的活动。综合以上观点,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第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建构知识;第二,要重视学校的课程设计,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体现不同的难度水平,制造认知矛盾,促进学生的同化和顺应过程;第三,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互动的活动,提供概念的实例,为认知发展过程提供环境资源。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和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在三个大领域的划分上完全相同。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与加涅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摘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把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学习”启示 布鲁纳(J.S.Burner)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iaget 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ewey 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所谓“发现”,布鲁纳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强调的是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似,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言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发现学习”作为布鲁纳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精髓,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发现学习”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的问题,他常常把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他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他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①因此,探讨智慧生长的一个最有用的概念是表征或表征系统。 表征或者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布鲁纳认为,在人类认知生长期,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1、动作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即指通过动作认知事物,它由一系列适合于得到某种结果的行动构成,具有高度操作性的特点。布鲁纳认为,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人类演进过程中经历的第一类重大发明:制造出能够扩展人类动作能力的器具,包括简单的工具以及由各种简单工具组合而成的器具。通过扩展动作能力,人类变得强有力了。2、映像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即指通过心理表象来认知事物,即用心理表象 ①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9.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有三种: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何为教学设计呢?根据我的理解,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地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过程。 认知取向教学设计模式就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基本特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代表模式主要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设计模式以及加涅侧重于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模式、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和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根据人的行为控制而进行教学设计的,它的根本宗旨在于完善人的行为,行为取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行为的角度观照人的心理,试图找到人的行为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以有效控制行为,它的代表模式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他的程序教学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斯金纳主张“操作学习”,即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从而形成程序教学设计,斯金纳主张把教材分成若干可分离的部分,然后仔细地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使每个部分都能审慎地建立在前面的那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总而言之,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价值追求有些是积极的、贴近教育的时代精神的。人格取向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它的代表模式是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以完美人格和自我实现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找到了教学设计的真谛,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激进的、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的教学改革思路。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1)关于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表征的三种类型: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 动作型表征: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 映像性表征:三岁后至七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像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像解决问题。 符号性表征:大约从六、七岁开始;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2)关于主动性 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a、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b、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 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a、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同化,比如婴儿吃奶和喝果汁,就是同化,原有的方式不需要改变。性质不变,量的变化。 顺应,给婴儿吃蛋黄,原有的进食方式不能适应了,要有新的方式出现。性质上改变。 b、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知识转化为技能,做练习、实践。解决实际能力。 c、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需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等。 3、学习应注意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学法指导。)两方面。所谓结构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规律性,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 4、提出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也不能看成活动的书橱,而要培养成为自主的思想家。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 杰洛姆.希摩尔.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1941年取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适值二战期间,他到法国战区担任美军心理学专家工作。1945年回到哈佛,1952年成为哈佛的心理学教授,1960~1972年担任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之后接受英国牛津大学之聘,担任该校实验心理学教授,同时任教于纽约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兼任该校纽约人文研究所的研究员。目前是纽约大学心理学研究教授,兼法学院资深研究员。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这段期间他还有几本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其它著作也很多,不胜枚举。他最著名的主张是:「任何题材都可以在任何发展阶段教予任何一个孩童」,也是当时课程改革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到1980年代末期,他的思想发生重大的转折,而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1987年因「理解人类心灵的毕生贡献」而获颁国际巴尔仁奖(International Balzan Prize)。 二、认知学习理论的背景 (一)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在布鲁纳看来,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知觉,实质上是一种构成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个人把他的感觉资料和他的世界模式联系起来,推论出一个关于外部事物的假设。然后.用这个事物的另外一些特性来检验他的假设。所以,一个知觉者不应被看成是一个被动反应的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现实意义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现实意义 布鲁纳是美国当代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心理学思想上,主要是接受并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的观点;在教育理论方面,属于“过程——结构”主义的教育哲学派别。他思维培育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倡的“发现学习”中。“发现学习”是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 布鲁纳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的“发现学习”的内涵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结构,不断地发现知识,独立前进。在布鲁纳看来,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即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由于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的范围和深度很有限,所以只有让他们理解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在一生当中都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第二,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也就是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地。第三,学生不需要在头脑中记住大量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自然会获得大量的知识。布鲁纳特别重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把学生当作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模式:①带着问题学习、探索,提出问题,设置情景,产生不确定性;②提出假设,寻求答案,提示各种可能,讨论,求证;③评价和验证;④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所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必须经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和寻找,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去发现,去创新,从而获得知识。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为了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而建构的一种学习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①强调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不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他认为,“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为重要。②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布鲁纳认为,直觉的暂定界说就是直接了解或认知,是对所接触学科的跟形式理解相对而言的直觉理解,直觉思维不依赖于严格的证明,它多借助于形象的或视觉的手段,是以对整个问题情境的总体把握为前提,以直捷的、跃进的方式直接获得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直觉思维的智力操作是内隐的、无意识的,通常以顿悟的形式表现出对问题的正确把握,因而直觉是邀请人们前进的请帖。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迥然不同,它倾向于启动看来是对整个问题的内隐的感知为基础的那些活动。这似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引领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构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习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布鲁纳;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派;发现学习;认知结构 一、布鲁纳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人以强烈震撼。面对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现实,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不久又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这一系列的事件,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政治背景。此外,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发现法学习的理论基础 认知—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几乎成了布鲁纳的代名词。为了创建该理论,布鲁纳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课题,如知觉归类、概念形成、思维、动机等等。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是认知—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在知觉理论中,布鲁纳强调了三点: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对课题的归类、个体的期待与需要决定类别的可接受性。从中可以看出,布鲁纳很重视知觉过程中主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以人工概念为材料,布鲁纳深入研究了人类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总结出4种策略:同时性扫描、计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聚焦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每次验证选两种或以上属性,则称为博弈性聚焦。扫描策略或部分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全部属性作为初始假设,若将所有可能的假设都同时保存在记忆中,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为同时性扫描;若每次试验中只采取一种假设,并逐一验证,则称为继时性扫描。)。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布鲁纳提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学习即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知识的学习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的知识结构。 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 1、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对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界说是十分宽泛的,他认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 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化,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2、发现学习的特点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

现代认知理论经对我们的启示,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 学习。它在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式发现的力量。” (一)运用动机原则,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的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基本概念中的“引起”、“维持”和“导向”是三个至关重要的词语。“引起”在句中的含义是: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驱动的;“维持”是维护保持的意思,带有排他性,是说动机能够使得他引起的行为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使得行为有一种持续性;“导向”是引导、指向的意思, 是说动机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因此,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正好揭示了动机的三大机能:即“引起” 揭示了动机的“始发机能”,“导向”揭示了动机的“导向机能”;而“维持”则揭示了动机的“选择”和“强化”机能。 人的各种活动,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 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的构建其知识体系。我们所说的 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动力,他制约着学生学习教材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长效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外来动机(诸如奖励、分数、名次等等),作用比较短暂;只有内在动机才会起长效作用,比如,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是学生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获取科学知识的心理因素。 不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 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激发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所谓枯燥无味的讲授,超越接收能力的内容,以及陈旧呆板的工作,必将抑制 学生的求知欲望,窒息其探索意愿,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强调结构原则,注重新旧知识以及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纲举而目张”,当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易于理解、领会知识整体,使个别事实与知识结构发生联系,对已学的 基础知识实现普遍迁移;缩小“基础”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讲授中,应该抓住重点,着重把基本概念、定律中的关键字眼讲透,并配合练习加以巩固。对于不同难度的内容,采 取不同的讲解方式;通过语言、模型等各种途径,深入浅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难点的突破,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仔细分析“难”之所在,抓住学生模棱两可的地方重点突破,通过适当的简化和 类比,加深理解,直到弄通为止。对于那些较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既可以过一把教师瘾,鼓舞他们学习的 信心,又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布鲁纳的教学原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的方向,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必须联系教材及学生实际,自 觉的利用和有效的处理,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侧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通常是以是否记忆了书本知识和是否 会做题目等作为衡量的标准,但不明确这些行为所反映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形成的条件。从心理特征上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着 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能力及心理指导,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能破除教学中“自我中心”,有利于促使师生双方“自我发展”,使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强调教学目标的行为化的影响下,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倾向,侧重 于考察评估学习的外部行为表现,而对学习行为所反映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形成的条件,以及这种教育方式对终身人格产生影响 的研究关注不足。受其影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应用中,也存在着只注意采用行为目标的具体描述(如传统的教学环节)和 系统分析方法(如演绎、归纳法等)的现象。而忽略了在教学设计中心理形成内部机制和心理调节的应用问题。实践表明,教学 设计中对心理认知规律的尊重,能调动起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改善学生认知结构,并提高认知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外部行为能力 的加强,而且使教学设计的实践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知道,人类的行动,常被各种复杂的动机所引起,饥和渴,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人的行为的动机,一部分是生而具有的,一部分是由学习得来的。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 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从社会上说,不进行教育和学习,不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物质和精神活 动就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不能延续和发展。从个体来说,不学习就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说发展和提高了。所以从根本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说课讲解

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布鲁纳) Discovery Learning ——Jerome S.Bruner (一)认识布鲁纳 布鲁纳(Bruner,J.)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iaget,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ewey,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的模式和理论。 (二)布鲁纳的理论和思想 1.儿童智力发展阶段论 布鲁纳受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影响,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了-些实验研究。他认为,智力乃是人获得知识、保持知识以及将知识转化成他本人的工具的力量。其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阶段。 (1)动作性模式(Enactive Representation):所谓动作性模式是指人们用“动作”来表达他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这种通过适当的动作再现过去知识和经验的方式称为动作性再现模式。这种动作性再现模式在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得最早,是经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要方式。因此,布鲁纳把这种模式看成是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或知识掌握的初 级水平。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感知运动水平“。(2)映象性再现模式(Iconic Representation):布鲁纳的所谓映象性再现模式是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它把时间、空间和定向结构的知觉转化为表象,从而进行概括。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所描述的"具体运算水平"的认知活动,即依赖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在头脑中的表象来认识和掌握事物。 (3)象征性再现模式又称符号性再现模式(Symbolic Representation)它是用人为设计的特征或符号系统再现,相当于皮亚杰理论的前运算后期以及以后的时代,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语言)。 2. 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类别就是“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体、事件和人物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一类别的成员关系而不是他们的独特性对他们做出反应。” 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行为的类别”,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们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在研究学习时,最主要的事情是系统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编码系统。在布鲁纳看来,学习就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