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重视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源;发展县域经济,才能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县域经济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等,但是尚存在不小的问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建设融资困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乏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县域人才矛盾更加突出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对发展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考:首先,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针对现状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其次,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轻工业是县域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捷径,科技产业是县域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方向。第三,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县域城镇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采取灵活的土地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第四,注重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因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最后,发展旅游业,完善县域经济产业分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遵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普遍性趋向”发展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遵循”客观上也强化了中国经济的二元制结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割裂式并存”状态。故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抉择

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早在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2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然在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要注意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

1.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

县域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县域经济作为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也是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占总面积的90%,人口约占70%,家庭户数约占全国的33,GDP约占全国的55%。吉林省县域经济GDP比例达74.4%。吉林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2/3,96.3%的GDP,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延边州8县(市)占土地面积的97.90/0、人口的90.9%、GDP的80%、财政收入的73.2%。延边州无论是土地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均以县(市)为主体。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方面,必须发展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否则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否则不可能解决好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重要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飞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飞跃的前提,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工程、前期工程和主体工程。县域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客观上要求把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真正提到应有的高度。要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作为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子系统、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和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连接点,县域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要承担的责任极其重大。

2.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源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县乡村干部工资开支、县乡各部门运转费开支、农村公共品安排开支、县乡村债务及利息开支累计达6300多亿元;专家估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比如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供沼气,改善农民饮水等等,大概需要四万亿元,若到2020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平均每年2700亿元;仅在“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方面,需要财政投入2181亿元;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需要财政资金216亿元;农村公路建设需财政安排1000亿元。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财政资金的紧张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和矛盾。

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使县域发展始终受到制度性的障碍,农业部门的收入通常只能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客观上决定了县乡财政的困窘现状。此外,各级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不够合理,基层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公共支出责任。因此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县财政收入的90%是用于保证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党政机关正常运转、上级专款的兑现三大项,甚至公务员工资都不能按期发放。[1]广西融水县自1993年开始拖欠干部职工工资1700多万元,直到2003年才兑现。全国乡、村二级公共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县级债务的规模则可能比这个数还高。[2]2004年,延边9县(市)人均财政收入仅248元,人均财政支出458元,人均财政赤字210元。9县(市)

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平均为 5.61%(警戒线为3%),赤字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3.97%(警戒线为15%)。“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县乡财政的窘境。如果没有财政转移支付,一些县乡政府无法运转,将遭遇严峻的财政风险,根本就没有财力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乡财政困难使政府失去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的财政力度。县乡财政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县域财源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财政,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县域经济总量决定县域财政收入的规模,县域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县域财政收入的增量,县域经济效益对财政收入的弹性最大,经济效益的稍微提高都会对县域财政收入产生倍数增长,县域经济结构越优化,所创造的税收及其它非税收入也越增加。县财政有困难不要哭爹喊娘,先想自身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快速度高效益地增长,是县域财政收入稳定而可靠的来源,县域经济发展较慢,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自然偏低。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财政提供财源,繁荣县域经济可以壮大县域财政实力,可谓是县域经济活则财政活、县域经济旺则财政旺。只有通过增强县的造血功能,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财力保障。县域经济繁荣了,财政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县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方能增强。

3.发展县域经济,才能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

粮食安全是农业生存之根、发展之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粮食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的基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这既是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要求[3]。

中国粮食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1/4。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按400公斤一450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需达到6.4亿吨-7.2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由1998年的5.12亿吨跌至2003年的4.31亿吨;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从1996年的414公斤下降到2003年的333公斤,每年形成0.25亿吨至0.35亿吨的缺口,全靠挖库存维持粮食供求平衡。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粮食安全大于天。倘若农民陷入饥饿,农村势难稳定,天下势必大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就将化为泡影[4]。

粮食安全要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县域经济来保障。受保护的基本农田在县域,集中连片的优势粮食产区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县域,粮食生产的“舞台”在县域,必须在县域建立健全的粮食生产体系。你城市的楼堂馆所筑得再高,你城市的广场建得再宽,你城市的草坪养得再绿,未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甚至会挤占维护粮食安全的资金。只有改良土壤,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完善粮食生产管理体制,政府对粮食生产实行保护,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县域工业,用工业化“乳汁”反哺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县域第三产业,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一句话,只有扎扎实实地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从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五个方面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抉择。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延边州县域范围是8个县级(市)行政区划。2006年末,县域人口99.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5.1%(全省是70.1%),占全省县域人口的5.3%。面积广、人口多、经济比重大的特点,县域经济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一)延边州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1、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6年,延边州8个县市经济总量(GDP)达到85.7亿元,占全市(注:因GDP是按区域分级核算,故县区加总与全市不等。县域与全市水平对比时,考虑可比因素,按县区加总计算全市。)GDP的71.8%,按县域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3%,经济总量比1998年增加30.4亿元,经济总量看,最大的是延吉市,2003年GDP达到23.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从人均值看,人均GDP达到12427元,在全省41个县市列第2位。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与效益、结构与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延边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资源型城市,这就决定了延边产业结构与其它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小。2006年5县市一、二、三次产业(按新的行业类别划分)结构是20.8%、41.6%、37.6%,与前5年比,一产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与全省41个县(市)总水平比,一产比例比全省低11.8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例分别超出全省8.8和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统计结果表明,无论从我们自身,还是与全省比较,工业决定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势。另外,从产业内部看,结构调整也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县域民营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比例份额明显上升。今年1-8月份,5个县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42.2%,增速比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水平快10.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县域工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8%上升到今年的35.8%,提升3个百分点;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企业创新产品和出口产品呈现出大幅度增长。1-8月份,5个县市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6.2%和37.4%。

3、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2006年,延边州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全市的57.1%,比上年增长17.4%。今年以来,在以动力、能源型为主的工业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等利好的驱动下,工业生产全面启动并持续升温,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1-8月份,8县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快于全州总水平8.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58.8%,对全州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

4、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2006年,延边州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快于全州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占全州投资完成额的73.1%,比重比上年提升6.2个百分点,占全省县域投资额的11.1%。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全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今年前8个月,各县市能够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全民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带动战略,投资建设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5、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8个县市民营经济总量达到41.4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48.3%;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统计结果显示,县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到县域经济总量的53.6%,比年初水平提升了5.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开始占据了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延边经济带来了活力。

(二)延边县域经济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尽管今年以来,延边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因为,一方面延边经济发展历史欠帐较多,另一方面由于今年经济发展很大原因是部分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还很薄弱,因此,总体看延边县域经济与其它地区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延边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得失,我们认为,制约延边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底子薄,基础差,实力弱是

延边县域经济的实情。通过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延边县域经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和问题: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从全国对比看,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注:全国县域经济评价结果是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根据公开出版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的评价,其不是信息发布权威机构,评价工作不代表政府行为)显示,在全部参比的县域行政区划2026个县(市、旗)中,延边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前800名,平均水平列全省9个地区第9位,倒数第一。

2、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总量上看,2005年,8个县(市)GDP合计为85.7亿元,仅占全省县域的5.6%,平均每个县(市)GDP为17.1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0亿元,即使总量最大的延吉也比全省水平少13.2亿元,发展速度上看,近年来延边经济在全省一直靠后,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以2006年为例,按县域口径计算85县市GDP当年增长率为9.3%,比全省县域水平低4.2个百分点。总体情况是,延吉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县域人均经济总量在全省仍居中下游水平。

3、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2006年是白山市县域财政形势是近年中最好的一年,即使如此,与全省的差距依然明显。总量上看,当年8个县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为3.85亿元,占全市的50.7%,比上年增加3580万元,增幅10.3%,创1998年以来新高;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7%。从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幅的对比看,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于经济增幅2.3个百分点;从与全省41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总水平对比看,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于全省增幅12.5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县域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增收乏力,差距明显。仍存在财政收支紧张的状况,入不敷出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县级政府运转和财政列支人员的资金供应勉强维持,大部分乡镇存在严重的债务危机,导致县域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强,有的因长期负债造成社会信誉降低。

4、经济建设融资困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中,资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劳动力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县(市)的GDP增长主要取决于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和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然而目前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财政扶持不够。目前,各县市可支配财力极其有限,基本是吃饭财政,财政扶持搞建设实在是力不从心;二是银行贷款困难。由于白山市国有经济比重大,多年积淀企业不良贷款比重高,信用等级降低因素影响,企业向银行贷款渠道受阻。三是民间融资不畅。延边因缺乏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加上观念守旧,小富即安意识较浓,民间融资困难重重,从居民储蓄情况来看,2005年延边的人均储蓄额和增幅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储蓄增幅还明显超过收入增幅,说明居民资金转换资本的意愿和信心不足,闲置的资金更多地流入银行。

5、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乏力。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些年来,消费对延边经济拉动力有所减弱,居民消费虽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但由于量多面广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缓慢,延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省位次连续出现后移,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城乡消费市场二元结构呈现扩大趋势,成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6、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县域人才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素质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革命性变化,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于延边受区位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各县(市)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县域内高素质的人才更加短缺。人才现状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

针对现状,首先要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1.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条件。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5]。一是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农企、企企联合,建设大型的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搞好企业技术改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三是充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不论哪种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四是要合理选择项目和产品,大力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创汇农业。

2.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化经营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解决产业、产品趋同问题,防止生产能力过剩。二是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的方向和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创名牌产品。三是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四是要发展外向型的农业主导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汇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6],是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要区域化布局。要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安排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二是优质化生产。农产品基地要大力选育优良品种,搞好品种结构调整。实行优质优价政策,鼓励农户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三是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四是系列化服务。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

4.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市场需求和市场条件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开拓市场,为龙头企业和农户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因此,应下功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培育和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流通型大型企业集团等各类流通组织。通过流通型市场主体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二是建立健全市场网络。在建好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兴建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同时,发展资金、劳务、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三是采取与大型加工企业和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设立对外窗口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四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并鼓励农村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他们开拓市场、扩大销路的作用[7]。

5.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办法,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8]一是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吸引和鼓励国家科研机构直接参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

地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鼓励扶持农村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发展民营科技服务。四是加快发展农业高技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发优质、名牌产品。五是增加资金投入。对龙头企业技术进步所需资金,有关方面应予以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也应积累技术进步所需的资金。

(二)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县域工业化是县域经济提速的推进器。要使县域经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将县域主导产业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9]。

1.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县域主导产业要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首选之举。搞好项目深加工,使稻米向食品、饲料、酿造系列产品转化。随着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势在必行。稻米转化要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按市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转化增值

2.发展轻工业是县域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捷径。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发展通常是在以轻工业为主的大发展之后转入重工业为主而发展的。县域工业应以大力发展轻工业为主。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积累高、创汇高、容纳劳动力多,而且对基础设施压力小,轻工业百元产值耗能低,每百元耗电仅11.8度,约为全国工业百元产值耗电的40%左右。因此,选择轻工业作为县域工业化的主体是比较客观实际的。各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以造纸、陶瓷、皮革、麻纺为主的轻工业,特别要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五金制造业[10]。

3.科技产业是县域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方向。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也将渗透到各个区域和各个层次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是区际经济竞争的有力武器和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将来县域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定位上必须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三)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县域城镇化

一般地说县域小城镇是上接城市、下联农村的城乡联结纽带,它又是农村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中心。因此,加速小城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对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必将业的发展,以文化力驱动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许多地区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发展文化产业,一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选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二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搞活文化产品流通,努力培育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市场环境。三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改变文化事业单位经费完全由政府全额拨款,大家共同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以设立项目、课题、进行公开招标等形式,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走向市场。四要立足各地的文化资源优势,顺应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把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用先进的文化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五要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六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加大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加快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县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七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1]。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是要防止不顾条件,用行政手段人为造城。[12]因此,通过适当的制度设定,形成小城镇布局合理和

规划科学的相对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十分关键。为此,要改革完全按行政区划分散设镇的弊端,适当调整县域内行政区划,提高设镇标准,鼓励按照合理的经济布局,撤乡并镇,允许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要抓紧编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尤其是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完善的镇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从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上制定标准,改进编制方法,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确保规划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强化规划的法律权威性,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2.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和建设体制。为此,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

3.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及县以下小城镇落户的限制[13]。为此,应适时将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试点政策全面推开,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赋予进城农民在就业、入学、身份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办理落户手续时,取消城镇增容费等歧视性收费。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集体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解决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4.采取灵活的土地政策。在坚持执行现行土地法的基础上,对占地不同以及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应区别对待,采取灵活的政策。对于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小城镇,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土地的潜力来解决,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建设用地。

5.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是非农产业,应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各类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通过工业企业的集中带动人口向小城镇流动,推动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兴起。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把发展支柱产业、兴办龙头企业、建设

培育市场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四)注重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加快文化产的“龙头’,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因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在这些领域,小型高科技企业可以依靠自有的核心技术和部件优势,利用采购和外协组织生产。因此,有利于加快科技产业建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发展旅游业,完善县域经济产业分工

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完善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旅游业,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外,关键措施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选好靓点,抓好精品、精点、精线建设,大力发展以度假、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二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祥和的旅游休闲环境。三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主要著作:

1.李亚华,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版。

2.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版

期刊:

1.刘明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建议,《政策》2006年2月。

2.喻国华,社会转型期中的“整体性”规制与系统和谐,《学习时报》,2006年11月5日。

3.曾梦宇,县域经济发展方略探微,《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年第2期。

4.高静华,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10月13日。

5.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6年5版。

6.张洪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年第1期。

7.林民书杨治国,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经济问题参考》,2007年第6期。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青阳县丁桥镇金鑫 2011年 6月 根据县委党校 2011年干部任职培训班教学计划安排,通过前段时间赴苏州考察学习所获得经验, 本人认真撰写了此调研报告, 内容主要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 。经过改革开放 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寻求 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从县域这一层面来看,什么样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什么是有悖科学的发展, 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实际, 我认为, 迄今县域发展过程中背离科学道路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表现一:“工业至上论” 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 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普遍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 、“兴县” 、“强县”的战略。与城市经济特点不同,我国县一级经济与“三农”密切联系,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生态涵养功能。如果我国 2000多个县都来集中搞工业建设, 那么谁来解决 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目前,县域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若不发展工业, 如何保证农民的增收和地方财政 收入?对于农民增收,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但持续增收仍难有保证。由于免除农业税, 工业薄弱的县级财政普遍困难,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公共支出需求的巨大缺口。解决这一难题的总体思路应当是, 在保持县域承担的主体功能的条件下,不断增大上级财政对县域的转移支付规模(“省县直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同时,鼓励县域因地制宜,适当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加工业及城市配套服务型产业。表现二:“重大轻小、重外轻内”从发展主体上,重视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引进外来投资商,而对中小企业、有特色的项目以及县域内本土成长的企业,缺乏应有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 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年“6.9”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2%、11.2%、10.5%和 11.9%。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

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 18.4%。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全市份额的0.029 %和0.57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32.7%和全市10046元的59.2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6.7:31.7:41.6,与全省11:56:33和全市24.8:38.6:36.6比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人;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4、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比较,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1倍。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不足十分之一,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人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先进科学的观念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落后陈旧的观念阻碍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为此,需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⑴要破除“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敏锐地发现经济发展的机遇,靠拼抢精神主动抓住发展机遇;⑵要破除囿于陈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旧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为天下先;⑶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旧观念,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⑷要破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旧观念,树立依法行政,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竞争规则,信守承诺的新观念;⑸要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的市场观念;⑹要树立人力资源越丰厚、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观念,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渴望,以更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各种人才。创造唯才是举和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突出地方特色,培育和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县域经济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县域内部看,任何一个地方都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从县域外部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是同时存在的。特色不浓、结构趋同,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发展的阻力也更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于找准特色。必须依据自身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全面实施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贫困县、山区小县持续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供给。 (四)千方百计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增加县域城镇居

2019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XX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农业奠基、工业立县、基础先行、开放带动”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8.64亿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亿元,增长3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636亿元,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761元、2448元,增长14.4%、16.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8.94亿元,增长17%。“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大幅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 做大做强工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强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推动了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9%,增长16.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0%。一是抓骨干育

龙头。重点培育兴隆汽车配件公司、和平制动器公司、鑫琦钙粉加工公司、华龙辛夷公司、金纬绢纺公司、助剂厂等骨干企业,全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1家。汽配铸造、矿产建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日渐明晰,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抓园区上规模。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膨胀工业经济总量的载体来抓,完成投资2700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各类园区共吸纳50万元以上企业52个,另有一大批项目即将入驻。尤其是县城工业园区,通过抓硬件建设、抓环境优化、抓政策激励,目前已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达到2亿元。三是抓改制激活力。因企制宜,分类施治,采取招商引资、盘活资产、收购、租赁、股份制改造、破产重组、多种开发等形式,催化剂厂、钾长石矿、砖厂、印刷厂、缫丝厂、云母厂等企业先后进入改制程序,鑫达公司成功租赁水泥一厂,使其从濒临倒闭一跃成为纳税266万元的大户,天瑞集团收购重组云钢总厂,初步启动生产,纳税就达到521万元。四是抓项目增后劲。去年,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总量大、项目个头大、外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的良好态势。回龙电站、杰达特种材料、鑫琦钙粉、英威选矿厂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后发动力。五是抓服务强“三属”。立足**三属企业比较集中的特色和优势,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注重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其技术、设备、人才优势,新上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三属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加,18年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高技能人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高技能人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地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强力剂。近年来,作为县级市的山东省昌邑市始终坚持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舆论环境,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昌邑高技能人才异军突起。目前,全市技能劳动者达10万余人,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近15000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15%,涌现出一大批技术熟练、技能精湛、业绩突出的优秀技能人才。这些高技能人才用自己的材质谱写了现代制造业的新篇章,推动了昌邑经济跨越发展。 有了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昌邑的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工业企业效益逐年提高。高技能人才纷纷参与到企业技术研发当中,极大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2009年,全市科技企业取得科研技术成果30余项,转化率达到60%。2004年以来,全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奖励52项。 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把技能人才开发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术工人的核心骨干,也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过去,由于择业观念、成长环境和需求增加等原因,昌邑市的一些企业曾经出现过技能人才大量短缺的现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为此,昌邑市委、市政府拔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结合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系列打造高技能人才的“组合拳”随之展开。 近几年,该市先后制定出台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见,以及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选拔管理办法等10多个专门文件。为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有关部门参加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推进技能人才开发。从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对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市直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各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抓技能人才开发的意识。 全市各级部门不断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近五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编者按:山东省邹平县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0年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4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偏下。近年来,邹平县立足实际成功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统筹城乡、跨越崛起之路,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稳居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县。驻郑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邹平县“工业强县、统筹城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供领导参阅。 山东省邹平县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一、基本情况 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858个行政村,人口73万,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 (一)经济发展情况 邹平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0年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4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偏下。近年来,邹平县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成功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共建共享、跨越崛起之路,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先后超越山东省的寿光、滕州等经济强县(市)稳居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县。 经过多年跨越发展,邹平县基本建立了以家纺服装、新型材料、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档用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培养壮大了以魏桥集团、西王集团、长星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邹平先后被授予全国

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荣誉称号,2011年,邹平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15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11位、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3位。 (二)城乡统筹发展情况 近年来,邹平县以建设生态园林型现代化鲁西中等城市为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实现大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人口39万,基本搭起了中等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达到62%。加快推进新农村和社区建设,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3个,7个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环境审核。2008年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邹平县注重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共同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教育投入34.3亿元,新增校舍面积31.8万平方米,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8.36%。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11取暖、“三免惠民”工程,对全县初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对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每年投入400多万元实施农村小学生乘校车补助工程,收益学生近2万人。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深化创新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达到了每个镇办有一处规范的卫生院、每3000人左右有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500人左右有一处卫生室的标准。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建立疫病诊断机构为县域经济服务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省咸阳市是中国第一帝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把畜牧业作为该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着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狠抓畜禽良种繁育、养殖小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咸阳市畜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六位,已由传统的农业大市一跃成为畜牧强市,成为农民致富一个新的支撑点。可以说,畜牧业已成为咸阳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几年,重大动物疫病却给咸阳地区畜牧业造成了巨大危害,尤其近几年发生的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和猪蓝耳病,不仅使畜牧业遭受重大冲击,造成养殖者重大的经济损失,直接严重威胁到咸阳地区畜牧业当前和未来的健康发展,而且危及到公共卫生安全,危及人类健康。因此,控制咸阳地区重大疫病刻不容缓,而且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反思和解决。近些年动物疫病流行形势复杂,主要表现在单一病原感染少见,大多为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几种传染病在同一养殖场同时发生和流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所有这些,都给动物疫病的快速确诊带来了困难,即使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也常常无法做出明确诊断;而需要通过病原体形态学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检测、血清学检查,甚至是免疫荧光、免疫酶染色技术等,才可做出确切诊断。另外,咸阳周边地区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户没有相应的

(发展战略)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其最大的特点:一是农的成份大,整个经济与农的联系也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非常密切。二是整个经济相对落后。三是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阶段内,往往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联系。 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相关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即“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所以,县城经济发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所在。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即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太超前则不仅不会必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然发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当前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县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也还必须立足“三农”抓“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看,无疑是正确的,这是我国抓“三农”思路的一个重大进步。但现在流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跳出“三农”抓“三农”,就是“三农”要“三化”,即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农业工业化。我认为,这就走向了极端,既是不可能的,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也会是十分有害的。无论到什么时候,“三农”只会减少,不可能被全部“化”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三农”工作的整体思路还只能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立足“三农”抓“三农”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县”。XX年、XX年、XX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XX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县域经济稳健上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8万元,增长12.2%。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1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达7.73亿元(占gdp的4.3%),增长29.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亿元,增长31.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储蓄存款达到1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9元,增长19.5%,净增1125元,是近1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万元规模工业增 1 加值能耗降低9.5%,工业污染减排任务完成100%(so2排放强度8.5,cod排放强度0.29),全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森林总蓄积量增长5.42%。全年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坚持工业强县、 第2 页共2 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_范文

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感谢您的阅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县、县级市、城市辖区、垦区、森工林区等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加强指导。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扩大十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实施了支持强县、扶持弱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县域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强县率先发展,中等县迅速崛起,弱县加速前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好局面。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生态良好、资源富集、科技实力较强、经贸活跃等优势,采取超常举措,真抓实干,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予少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强县富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十一五”期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超过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县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有较大幅度增长,开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分析与解读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分析与解读 县域经济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多数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与国民生产总值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县域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对县域经济也更加重视。然而,当下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县域经济新思路发展 2017年1月7日,我国首届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首都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对当下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2524平方公里,占贵州总面积的1.43%。本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三丈水森林公园、红军南渡乌江旧址、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有独具特色的地方特产金沙回沙酒,是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也是贵州十大名酒。清池茶是汉代宫廷贡品,“清水塘”牌子清池翠片更是贵州十大名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为金沙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促进本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县域经济概述 县域经济是一种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作为核心、以周边乡镇为依托、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在区域经济的地理空間内,县级行政机关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县域内的各种资源,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1]。 县域作为中国主要的行政区域,该区经济的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党和国家必须加强县域经济的建设,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县域的工作重心。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三农问题制约县域经济发展 2016年,金沙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25.43亿元,与2015年比较,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值29.57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112.26亿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73.63亿元,同比增长12.3%。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第三产业增加比重为33%,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经济周转速度明显优于第一产业,农业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此外,根据公安人口统计显示,金沙县2016年总人口为70068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57894人,非农业人口只有242791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5.34%,三农问题制约了金沙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其最大的特点:一是农的成份大,整个经济与农的联系也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非常密切。二是整个经济相对落后。三是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阶段内,往往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联系。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相关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即“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

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所以,县城经济发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所在。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即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太超前则不仅不会必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然发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当前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县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也还必须立足“三农”抓“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看,无疑是正确的,这是我国抓“三农”思路的一个重大进步。但现在流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跳出“三农”抓“三农”,就是“三农”要“三化”,即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农业工业化。我认为,这就走向了极端,既是不可能的,对

关于某发展县域经济地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基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县域既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单元,处于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最有效、最现实的发展路子,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又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破解县域经济各种矛盾的必由之路。根据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约有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全省2002年财政支出分析结果表明,县级支出中90%的比重用于保证行政机关运转和保障事业支出,仍然属于“吃饭财政”。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培植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和实力,是提高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渭南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 陕西调查第32期总第305期 2013-11-5 10:37:00 工业园区是依托市、县区域形成的一种聚集型的产业圈,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中指出:“实践证明,发展县域工业园区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近日,我们对渭南市的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区域总体水平,园区企业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较少,配套生活、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 1.政策扶持产业园区建设 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保证了县域工业园区的规范发展、科学运行。2009年,省政府又印发了《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其中着重提出了要在现有187个县域工业园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点园区建设,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2011年制定了《县域工业集中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对集中区内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两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46亿元,共支持了116个项目,总投资达55.29亿元。 渭南市2007年开始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中共渭南市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在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税收、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了跨区域经营企业、产业联合转移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经过6年多的建设,全市工业园区的数量已达13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2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10个;一期规划建设面积118平方公里。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从2009年底的264户增加到2013年6月底的927户;园区主导产业由单纯的工业逐步向发挥各自区域优势的农业及服务业产业拓展,分别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医药、精细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煤化工、钢铁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园区的规划建设及相关事务由独立的园区管委会进行管理,政府投资,企业受益,产业基础良好,充分发掘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吸引市、县内外甚至国内外企业集聚园区。截止2013年6月底,13个工业园区完成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投资83.70亿元,投资强度为0.75亿元/平方公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