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6万以上数的读法 (含答案)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6万以上数的读法 (含答案)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6万以上数的读法 (含答案)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6万以上数的读法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6万以上数的读法

一、单选题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两个零的是()。

A. 803070

B. 8003700

C. 8030700

D. 80307000

2.读36000280时要读出()个0.

A. 1

B. 2

C. 3

3.3080070读出这个数,下面的哪种读法正确?( )

A. 三百零八万零零七十

B. 三千零八万零七十

C. 三百零八万七十

D. 三百零八万零七十

4.8个十万、1个一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 )

A. 81030

B. 8100030

C. 801030

D. 8001030

二、判断题

5.读数时读几个零,写数时就写几个零。

6.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7.十位是1,个位是7,这个数是97。

三、填空题

8.我来读一读,读出下面的数。

读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9.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面积约为一亿八千一百三十四万平方千米,南北最宽一万五千五百千米。一亿八千一百三十四万写作________;一万五千五百写作________。

10.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人口数量超过6000000000人,读作________,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

11.四十五写作________;六十写作________。

89读作________;100读作________。

12.6049700是________位数,它读作________.

四、解答题

13.看算珠写数

14.用4个“6”和4个“0”,你能摆出下面的数吗?先摆一摆,再读一读.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3)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4)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803070读作:八十万三千零七十;

8003700读作:八百万零三千七百;

8030700读作:八百零三万零七百;

80307000读作:八千零三十万零七千.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中关于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由此读出这些数字即可做出选择.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36000280读作:三千六百万零二百八十,读数时读一个零。

故答案为:A。

【分析】读数时,要从最高级开始读起,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连续的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数的末尾有零时不读。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3080070读作:三百零八万零零七十,个级多读一个零,A不符合题意;

B、3080070读作:三千零八万零七十,万级是三百零八万,B不符合题意;

C、3080070读作:三百零八万零零七十,个级少读一个零,C不符合题意;

D、3080070读作:三百零八万零七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大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将数分级,再一级一级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与个级读法相同,读亿级、万级时,只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一个数中间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据此读出这个数再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81030是8个万、1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所以A不符合题意;

B、8100030是81个十万3个十组成的数,所以B不符合题意;

C、801030是8个十万、1个一千、3个十组成的数,所以C符合题意;

D、8001030是80个十万、1个一千、3个十组成的数,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写数的时候,先要确定要写的数是几位数;再按级由高向低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例如:7007读作:七千零七,只读一个零,但是写数时有2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根据整数的读法与写法可知: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整数的写法: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没有就写0.

7.【答案】错误

【解析】

三、填空题

8.【答案】四百零八万零七;五千二百三十九万五千二百三十九

【解析】

9.【答案】181340000;15500

【解析】【解答】一亿八千一百三十四万写作:181340000;

一万五千五百写作:15500.

故答案为:181340000;15500

【分析】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10.【答案】六十亿;60亿

【解析】【解答】解:6000000000 读作:六十亿

6000000000=60亿

故答案为:六十亿;60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读出这个数,注意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万级和个级都是0,可以直接舍去亿位后面的尾数,在后面添上亿即可.

11.【答案】45;60;八十九;一百

【解析】

12.【答案】七;六百零四万九千七百

【解析】【解答】解:6049700是七位数,6049700读作:六百零四万九千七百。

故答案为:七,六百零四万九千七百。

【分析】根据根据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定义可知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来确定几位数,根据大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将数分级,再一级一级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与个级读法相同,读亿级、万级时,只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一个数中间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四、解答题

13.【答案】解:根据算珠写数如下:

【解析】【分析】根据算珠确定计数单位的个数,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几,没有就写0。14.【答案】(1)解:66006600 读作:六千六百万六千六百

(2)解:66600006 读作:六千六百六十万零六

(3)解:60660006 读作:六千零六十六万零六

(4)解:60600606 读作:六千零六十万零六百零六

【解析】【分析】整数的读法中关于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按照这样的读法按要求写出数字即可;注意此题答案不唯一.

浙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资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教材特点: 1、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教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目录 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2.数的产生 3.十进制计数法 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5.计算工具的认识 6.用计算器计算 7.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四年级上册疑难解答2--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重点难点 1、掌握技术单位的关系,突出规律性,理解“位值”的概念。(四年级上册疑难解解答1--0是自然数); 2、掌握两级数的读法,特别是数位上出现“0”的时候;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数位、数级、计数单位综合整理,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5、学习用计算器运算一般的四则计算(四年级上册疑难解答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对学生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是与熟练掌握口算、笔算、估算技能和谐统一、互相促进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四年级上册浙教版数学 10.23 姓名得分 一、填空:(25分) 1.74[]38,( );当商是一 ( )。 2.180÷24=60÷()=()÷6=()÷12=()÷() 48÷()=8÷4 360÷18=()÷2 ()÷12=()÷4 3.口算(12分) 62-39= 30×68= 4200÷700= 24×90= 850÷170= 610+190= 100-36= 96×40= 58×9= 72÷3= 600÷40= 450÷50= 900×42= 34×50= 8600÷200= 25×60= 12+48×2-0= 20-16÷4×2= 15×6÷9+10= 3×8÷8×3= 1000-125×8+32= (325-225)×18= 30+30×5-180= 25×4-600÷6= 二、计算:(15分) 792÷99 1360÷64 36200÷400 三、解答题:(24分)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1536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相遇。 乙车的速度是108千米/时,甲车的速度是多少?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720个零件,合作6天正好全部完成。师傅的工作效率是 徒弟的2倍,师徒两人每天分别加工零件多少个? 3.小明从家骑车到学校要16分钟,每分钟骑250米。如果他改为以80米/分的 步行速度,要用多少时间?

四、根据下面算式之间的关系,求出各图形所代表的数。(20分) 1、★+▲+▲+★=160 ★+▲+●+●+●=200 ●+▲+▲=150 ●=();★=();▲=() 2、☆×3-◇=△ ☆+◇+△=160 △-◇+☆=60 △=();◇=();☆=()3、求○、□表示的数,要求列出过程 ○÷□=24……6 ○-□=834 求○、□。 4、把竖式填完整 1 □□ □6)□□□ 6□)□□ 1 □ 6 □□□ □□ 0 □□ 五、挑战题(10分) 1、把一批梨装入箱中,原来每箱装的质量相等,能装48箱。现在每箱多装5千克,正好装36箱。现在每箱装多少千克? 2(两位数)和商(一位数),你有哪些填法? 108÷□□=□ 108÷□□=□ 108÷□□=□ 108÷□□=□ 108÷□□=□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1单元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练习及解析)_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1单元第1课时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练习及解析) 青岛版(2019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一、填空。 1.6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606006这个数是6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右边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中间的“6”在千位上,表示6个千,左边的“6”在十万位上,表示6个十万,据此解答。 [答案]:十万,一,千,十万。 2.数位表中,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百万位。 [解析]:数位表中从个位起,即从右到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据此解答。 [答案]:五,亿,七。 3.十万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表示的数多()。 [解析]:根据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可知:十万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万即300000,十位上的“3”表示30,再相减;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299970。 4.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解析]:根据十进制计数法,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据此即可解答。

[答案]:十,一百,一千,一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二、按照计数器下面的数在计数器上画珠子,并读一读。 读作:()读作:()读作:()[解析]:每个数位上数字是几,就在这位上拨几个珠子,再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这个数。 [答案]: 三、选择。1.读30002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 A.2 B.3 C.4 [解析]:先分级,然后读出这个数,三百万零二百零五,最后数数读了几个零。 [答案]:A 2.()是计数单位,()是数位。 A.亿级 B.亿 C.亿位 [解析]: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是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答案]:B,C 3.47个一万是()。 A.4700000 B.470000 C.470000000 [解析]:利用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进行解答即可。 [答案]:B 四、判断。

浙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浙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能力测试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5/6□6商是一位数,□中能填的数字是()。 2、45/□27商是二位数,□中能填的数字是()。 3、根据商不变性质,填数。 150÷25=30÷()=()÷50=()÷()。 4、□÷26=15……□,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应该等于()。 5、()里最大能填几。 45×()<416 67×()<605 48×()<302 243>36×() 166>18×() 648>()×78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1、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6.如果被除数与除数都扩大3倍,那么商是() A、6 B、2 C、18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以25,商不变。 B、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那么商也缩小10倍。 C、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不变。 D、两数相除,商是12,除数缩小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要扩大10倍。 三、用竖式计算各题,有★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16分) 252÷47= 653÷59= 637÷21= ★581÷83= 456÷57= 551÷42= ★1027÷17= 760÷19=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直接写出得数)(每题3分,共12分) 57600÷800 475÷25 98000÷125 480÷32

五、综合应用:(3×7+5=26分) 1、两地相距133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 2、两地相距133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7小时后相遇,甲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7小时后相遇,甲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7小时后相遇,甲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 5、甲和乙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方向一致,甲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7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 6、去森林公园全程216千米,车速是54千米/小时,如果要求11:00到达目的地,途中休息30分钟,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出发 7、买3支钢笔和8支圆珠笔共要40元,1支钢笔的钱等于4支圆珠笔的钱,45元可以买几支钢笔每支钢笔要多少钱每支圆珠笔要多少钱 8、两个筑路队合铺一条长1800米的铁路,工作了4天后还差520米没有铺,第一队每天铺140米,第二队每天铺多少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 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受。 课时安排: 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2、数的产生………………………………1课时 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4、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 5、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 1亿有多大?……………………… 1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7万以上数的写法 浙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7万以上数的写法 一、单选题 1.5200000 读作( ) A. 五千零二百万 B. 五二零零万 C. 五百零二万 D. 五百二十万 2.在200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是二亿零九十万. A. 3 B. 4 C. 5 D. 6 3.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个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百万人。 A. 10 B. 100 C. 1000 D. 10000 4.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 100.07 B. 1.005 C. 2.0500 二、判断题 5.读数时读几个零,写数时就写几个零。 6.703004读作七千零三十万零四 7.九十六根小棒,再添5根就是一百根。 8.70405010这个数的中间的三个零都要读,未尾的一个零不读. 三、填空题 9.读出下面各数。18读作:________ 20读作:________ 10.八十九万二千零六十写作:________ 十亿八千四百六十万九千写作:________ 11.2014年统计,我国总人口数为1369202232人,这个数读作________,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________. 12.57里面有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 13.304287读作:________; 60500768读作:________; 六亿零三十万五千零五写作:________; 五亿零三百写作:________; 由6个十亿、6个十万和8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 四、应用题 14.宇宙还在不可想象地扩展,天体相互间的距离无法用千米来表示,只能用光年来表示.1光年是指光一年走的路程.1年光走的路程是9460800000000千米.

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 教学设计

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6页 【教材简析】 教材呈现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内外景观藏书量以及国内外四家知名图书馆截至2002年底的藏书册数,启发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入对万以上数的认识。对计数单位、万以上的数的读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与探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图书馆,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谈话:看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认为十万册很多,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谈话:对!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 (1)用订书钉感知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十万很大,十万到底是多少呢?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十万到底是多少。(课件展示订书钉) 1小盒是1000个,我们看看一大盒可以装多少个?一起数数。 也就是说10个1000个就是多少?(一万个) 二大盒有多少个?五大盒呢?(生答) (课件出示整盒的订书钉,共10盒。) 大家能跟着一起数吗? (2)用书感知 图书馆里有一本1000页的书。 10本这样的书可以包成一包。一包有多少页? 2包呢?3包呢?5包、8包、9包、10包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包书排在一起的情景。) (3)利用计数器感知 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再次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 学生操作计数器。可以小组交流着操作。 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单选题 1.用竖式计算 1156÷17=() A. 34 B. 36……6 C. 35……5 D. 68 2.不计算,直接写出“ ”的商是()位数.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下面算式的商与36÷9的商相等的是( ) A. 360÷9 B. 360÷90 C. 3600÷90 4.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0,被减数是()。 A. 120 B. 100 C. 60 D. 4 5.一段路长1900米,已经走了740米,剩下的要20分钟走完,平均每分钟走() A. 95米 B. 37米 C. 58米 D. 48米 二、判断题 6.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缩小2倍。 7.判断对错(估一估,下面的结果对吗?) 936÷24=49 8.一个数(0除外)除以0.01,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9.判断对错: 720个同学在操场上做广播操,如果每行站21人,可以排40行. 三、填空题 10.看谁算得快. 90÷30=________ 50÷10=________ 70÷70=________ 160÷80=________ 11.口算120÷3可以这样想:10个________÷3=10个________= ________。 12.填上“>”、“<”或“=”. 4万________39000 24500________245000

300×10________10×310 36÷9________360÷90. 13.口算. 90×20=________ 50×50=________ 450÷5=________ 840÷4=________ 990÷3=________ 14.一台电冰箱的售价是3556元. ________ 四、解答题 15.甲数是7476,是乙数的84倍.乙数是多少? 16.把24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五、综合题 17.轻松填一填。 (1)

浙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题(二)

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填空。(26%) 1、由2个十万、5个千、6个十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八十五亿七千八百万写作( ),以万为单位可以写作( )万,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应写成( )亿。 3、用1、3、8、0、0、0这六个数字组成不同的六位数,其中只读一个“0”的数有( ),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 )。 4、在○里填上>、<或=。 5555666677○555566677 7096万○70960000 2345012345○999987699 45237000○4524万 5、按要求写数。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0000人,改写成( )万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写作( )亿人。 6、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使等号两边式子的值相等。 695008=6×( )+( )×10000+5×( )+8×( ) 900÷15=( )÷(15 ÷3 ) 480 ÷12= (480×5)÷() 96÷32=( )÷() 75 4场,乙已赛2场,丙已赛3 场,丁已赛1场。这时佳佳赛了( )场。 8、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9、右图中共有( )个角,其中有( )个锐角, 有( )钝角,有( )直角。 10、看图在( )里填入合适的数。(单位:厘米) (1)长方形的短边长( )厘米。 (2)长方形的长边长( )厘米。 (3)长方形的周长( )厘米。 (4)长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

二、计算。(32%) 1、口算。(4%) 23×4= 540-310= 4×140= 58+42×3= 700÷50= 960÷80= 195÷5= 8+2÷2+8= 2的算式要验算)。(8%) 613××37= 320×÷32= 3、递等式计算。(18%) 65×8+576÷32 (342-18×12)÷9 (335-20)÷(117÷13) 468÷(48-216÷18) 118+442÷17-59 45×[720÷(80-44)] 4、按照下面各组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4%) (1)15×12=180 (2)540÷18=30 300-180=120 30+12=42 120÷24=5 42×16=672 三、判断题。(5%) (1)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2370+438)÷26=18 () (4)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 里的。() (5)七亿零四十万零八十九写作:70450019 ()

三年级下册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3、使学生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根据新课程改革,结合读数、写数用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写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课时:认识万以上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中的信息窗(一)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策略与方法: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先从学生已知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引入,指导学生用横梁上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帮助数数,教师随着写出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在算盘上数数时有什么规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具:计数器,活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 老师在网上查找到一些有关图书馆藏书的信息你想知道吗?看到这些数字你想知道什么? 复习巩固新知,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展示情境图。 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从而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的数,数到十万,让学生体会十万是多少。)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定义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定义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0000=40万12000000000=120亿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1356965487≈14亿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139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 改写成0. 全舍去,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浙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浙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共10题;共21分) 1. (4分) (2019四下·安溪期末) 把999600000元改写成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2. (2分) (2019四上·商丘月考) 在横线上填上“>”“<”或“=”。 20公顷________20平方千米120×31________3720990÷15________60 8平方千米________8000000平方米204×20________4800 154÷11________13 3. (1分) (2018四上·祁东月考) 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60×________<272 80×________<463 ________×30<282 69×________<500 50×________<378 ________×51<415 4. (2分) (2019三下·浦东期中)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积最大是________位数,积最小是________位数. 5. (2分)3700÷200商是18余数是________。 6. (1分)我会在横线上填上“>”“<”或“=”。 2.7×0.72________0.72 2.7÷0.72________2.7 1.32÷ 2.13________10.14×0.9________0.14+0.9 0.14÷0.9________0.14÷0.9 3.69×0.17________3.69+0.107 3.69÷0.17________3.69÷0.107 4(2.5+a)________4×2.5+4a 7. (4分)□03÷26,要使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小能填________;要使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能填________。 A.2 B.3 C.4 D.5

第1单元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练习及解析)_青岛版(2018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1单元第1课时万以上数的认 识和读法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练习及解析)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青岛版(2019秋)- 四年级数学上册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一、填空。 1.6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606006这个数是6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右边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中间的“6”在千位上,表示6个千,左边的“6”在十万位上,表示6个十万,据此解答。 [答案]:十万,一,千,十万。 2.数位表中,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百万位。 [解析]:数位表中从个位起,即从右到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据此解答。 [答案]:五,亿,七。 3.十万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表示的数多()。 [解析]:根据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可知:十万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万即300000,十位上的“3”表示30,再相减;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299970。 4.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解析]:根据十进制计数法,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据此即可解答。 [答案]:十,一百,一千,一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二、按照计数器下面的数在计数器上画珠子,并读一读。 读作:()读作:()读作:()[解析]:每个数位上数字是几,就在这位上拨几个珠子,再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

2015浙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测试时间:8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830010020”读作(),它是()位数,其中8在()位上,表示()个()。 2.由7个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等于()万。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5420 ≈ 37万 6□3999999 ≈ 6亿 4.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在()里填空。 48÷16=()÷2 180÷36=90÷() 9÷() =108÷36 72÷()=36÷() 192÷16= ()÷()=()÷() =()÷() 5.要使4□9÷45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6.右图中直角有()个。 7.圣诞晚会上,5个小朋友互相握手,一共要握()次手。 8.在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之间可以作()条垂线段,并且这些垂线段的长度相等。 9.右图中,以OB为边的角有()个, ∠AOE=∠AOD+();∠BOD=∠AOD-( )。 二、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左图中共有()条线段。 A、8 B、9 C、10

2.在平面上,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但不是互相垂直 4. 7点整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较小的夹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5.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 A、锐角 B、钝角 C、不能确定 三、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270÷45=(270+30)÷(45+30)……………………………() 2.一条直线长8厘米。…………………………………………()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4.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总是半径的2倍。…………………()5.55×12+54×20得数是比55×12+54×10得数大54。……() 四、计算。(共36分) 1.口算(每题1分,共12分) 160÷20= 420÷7= 570÷3 = 7500÷500= 26×5= 37×3= 108÷18= 4000÷800= 120÷5= 120÷30= 14×20= 216÷4÷6= 2.列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543×67= 604×72= 918÷51= 722÷24= 3.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578-405÷45×16 (46+165÷55)×83 [96-(42+36)]×19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万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万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 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 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先分级,再从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亿”做单位的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及期末模拟试卷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 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整数部分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数字表示 … … … … … … … … 10000 1000 100 10 1

浙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浙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2题;共44分) 1. (5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如果782435>78□435成立,□里可以填________。 如果29104□3<2910425成立,□里可以填________。 如果3538□600≈3538万成立,□里最小可以填________ 如果70□543≈71万成立,□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是17万,原来这个数最小可能是________ 2. (1分)花坛里摆了7215盆花,大约是________盆. 3. (2分)从下面左边圈中选一个数,减去右边圈中的一个数。差最大是________ ,最小是________ 。 4. (3分)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6分)最大能填几? 48________468≈49万65________774≈65万 35________0730085≈35亿565050>5________5049 29________678≈30万2________0700494≈3亿 6. (4分)根据14×120=1680直接写出得数: 140×12=________28×120=________ 168÷12=________840÷14=________ 7. (10分)直接写得数。 23×3=________16×5=________270÷9=________ 96÷3=________400×6=________ 5×800=________420÷7=________200÷5=________ 2.7元+7.3元=________ 8.3元-7.3元=________ 8. (2分)填上>或< (1)41×9________364 (2)24×7________170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浙教版小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一、作图。 1. 在右边先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AB ,并找出它的中点C 。再以点C 为圆心,线段AB 为直径画圆。 2. 过点A 画直线MN 的平行线和垂线,并标出垂足C 。 3. 将下面三角形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的图形。 4. 右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 1)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厘米。 (2)在线段AB 上,画出点C ,使点C 到点A 的距离 为4厘米,那么与点B 的距离是( )厘米。 (3)画出与点A 距离等于2厘米的所有点,它距离 点B 最近的是( )厘米。 (4)标出点D ,使点D 到点A 、点D 到点B 的距离均为4厘米。 5. 根据下面要求画图。 (1 )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 ,点A 的位置(3,2),点B 的位置(4,6),点C 位置(7,5),点D 的位置是( , )。 (2)在平行四边形中,锐角有( ) A M N A M N 76 5 4 3 21 1234567891011

个,分别是()和(),钝角有()个,分别是()和()。 (3)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1格,画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新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位置分别是:'A(,),'B(,),'C(,),' D(,)。 二、看图选择(填写编号)。 1.图形向右平移()格。 A、3格 B、4格 C、7格 D、8格 2.下图中,在右边四个图中,()号 图形是左图旋转后是到的。 A、① B、② 、④ 三、判断下列各题,在( 1.一条直线长3厘米。() 2.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4.两条直线相交就成了互相垂直。() 5.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6.两个锐角相加一定比直角大。() 四、填空。 1.先用三角尺中的直角量一量,再分类填空。 这些角中,()是直角,()是锐角,()是钝角。 1 8 6 2 3 4 5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