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_乡土中国_探析中国乡村社会的几个特征

从_乡土中国_探析中国乡村社会的几个特征

36

37

等人的研究,目前传统的村落家族权威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的格局有三类:第一类,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权威占压倒优势,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权威基本上不发生作用,这在政治发展较快、经济生活较为繁荣、文化代谢明显的村落共同体中较为普遍;第二类,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权威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权威呈胶着状态,各有自己的活动领域和范围,处在历史变革的中介点上;第三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权威呈强势,以公共权威为基础的权威呈弱势。

二、男女有别

《乡土中国》的第七、八章写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即在我国广大农村男女之间是有一定隔阂的,这不仅指陌生人之间,就是夫妻俩也不像西方国家人的感情那么直露于外。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的延续发展是以父系家族为线连起来的。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重要的表现。“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不但有形,即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形成了心理上的封闭状态,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默契。 在中国的家庭里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不但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女子必须三门不出四门不迈;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平常的现象。据笔者的观察,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或“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事情,妇人家如果不下田,就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认为男子汉守着老婆是没出息的表现。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都是男子们找感情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各人好好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一场,甚至动拳脚。从这些观察人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家和中国乡下的家,在感情生活上完全不同。中国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表现只存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和孩子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不同的人们之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决不是偶然的,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社群中所带来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不肯像西方人一般直接流露,结果不愿交流导致疏离,疏离更加剧交流困难,二者可以说是恶性循环。 三、乡村里的经济和法律意识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半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封闭的自然经济意识在广大农民中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反映到经济人类学领域内,就是喜欢自给自足,不习惯商品交换。以前农村邻里、亲戚之间在帮工、畜力农具借用等方面力都是无

偿的。这和我国劳动人民就有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有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乡村里无偿帮工等现象日益减少。在以前,农忙时节帮工不但没有工钱,就是吃饭也要各回各家,若要盖房子就请亲戚、朋友帮忙,招待两顿饭。而现在请工的少了,多是包工给专业建筑队。现在帮工要工钱,借用农具、牲畜要付费已不鲜见,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雇佣、租赁现象。

乡村社会里的法律意识主要表现是: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守法意识、依法保护和法律监督意识较差。轻法、畏法以及伦理、清官意识等,同现代法律意识形成冲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诉讼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把打官司看作不光彩的事情,遇到纠纷逐渐倾向于诉诸法律。但仍然有相当多的人缺乏诉讼意识,缺乏诉求法律救济的主动性,即使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他们也会采用“和为贵、忍为上”的方式来处理,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愿走向法庭以寻求法律的保护。

中国传统的农民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也有诸多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意识。如,崇尚权威、宗族意识、因果报应等等。目前,这些落后意识虽然受到现代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但依然很大程度上仍支配着许多农民思想和行为。对权威的屈服,使他们缺乏独立意识,无法理解民主权利,更不知以法律保护这种权利;严重的宗族意识,使他们以家法代替国法,讲人情,不讲法律;因果报应意识,使他们把抑恶扬善的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形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消极忍受的惰性习惯。这些都与依法治国的要求格格不入。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近64%,是我国人口的主体。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决定和反映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尽管我国经过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意识已有明显提高,但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农民的法律意识仍然较为淡薄。农民的法律意识与他们居住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文化水平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地区经济越发达,农民受到的教育越多,那么该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就越强,反之,法律意识就越低。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施坚雅.《经济人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王莉(1979-),女,河南商丘人,广西民族大学200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

(责任编辑 蒋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