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土地价值分析与业态引导的商贸中心规划

基于土地价值分析与业态引导的商贸中心规划

基于土地价值分析与业态引导的商贸中心规划
基于土地价值分析与业态引导的商贸中心规划

基于土地价值分析与业态引导的商贸中心规划

基于土地价值分析与业态引导的商贸中心规划

摘要:以商贸用地为主的城市片区是城市系统中最核心最复杂

的部分,这里囊括了商业、金融、贸易等类型多样的用地,承担着频繁的商业活动,满足了城市片区乃至全市范围内居民的主要消费,是城市中最富活力的区域。商贸中心是受市场因素影响最为彻底的区域,因此,针对商贸中心的规划应当充分认识市场内在的经济规律,使规划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因素,最大程度的发挥商贸中心的聚集与辐射效应。

对城市的商贸中心,传统的空间规划以商业金融业用地的布局为主要内容,主要应用平面规划辅以立体分析的方法,以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为目的,但规划过程中缺乏对市场规律的充分认识与尊重,在商业用地总量上缺乏有效约束,在用地布局上相对单一,同时也忽视了市场策划在对引导投资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市场规律;土地价值分析;业态引导

Abstract: in order to trade land dominated city area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complex system of city, here include commercial, financial, trade and other types of land, take frequent business activities, meet the main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in city area and the city within the scope of, is the most dynamic region in the city. Trading center is the most thorough region, is affected by market factors, therefore, in the light of Trade Center planning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law of the market inside, make the planning to market factors dealing with complex and changeable, to play the greatest degree of aggregation and radiation effects of trading center shall.Business center of the city, spatial planning to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ing land layout as the main content, method is mainly used plann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to form a rational layout structure for the purpose of planning, but lack of full understanding of and respect for the laws of the market, in the commercial land total lack of effective constraint, land layout is relatively simple, but also ignored the market planning in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investment plays.Keywords: the laws of the market; the land value analysis; Industry Guide中图分类号:D6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三角花园商贸园区是枣庄市的商贸中心,属于全省50个重点服务业园区之一。商贸园区是枣庄城市和商贸发展的起源地,有良好的商贸发展基础和人脉,发展至今,片区内已有规模服务企业82家,2007年营业额达35.6亿元,实现税收1.42亿元。片区主要以商贸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产业为主。旅游、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商务等新兴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市场调查,现有的商业面积已经趋于饱和,而新近开业的两条商业街又给市场带来了庞大的商铺供应量,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再度加剧。未来的商业潜力已经开始遭受透支。

三角花园商贸中心的发展面临两难境地:若扩张规模,但近年新建的两处商业街均经营欠佳;若保持现状,则市区其它商贸街区发展迅速,自身中心地位受到动摇。

商业用地自身布局散乱。

辅助、配套用地数量有待补充,质量有待提高。

绿地和开敞空间不足,生态资源未充分发掘利用,人民公园封闭、东沙河有待治理建设,其生态绿色效应以及带来的潜在的巨大的商业外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土地价值、商业活力亟需待进一步激发提升。

商业业态缺乏组织、引导,商城、商业街发展方向盲目,经营内容模糊。以传统零售居多,新兴业态仍处发展初期;百货超市过多而餐饮休闲不足,且餐饮普遍规模不大,以沿街小餐馆居多。

三角花园商贸中心亟需重新整合资源,建立富有生机的格局,为商业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科学预测,总量控制

商业用地的面积与居民在此进行的实际消费需求量成正相关,如总用地面积超过某个特定的限度,商业用地的价值就会降低,甚至造成过度竞争,不利于商业活动的健康发展。商贸中心的规划能否成功的前提就是能否准确的把握这个特定的限度。

而有多少居民在此消费了多少需求又跟商业用地的等级有密切的关系,这就首先需要明确三角花园片区商业发展定位。

从片区现状在整个枣庄中心城商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着手,从中心城整体商业布局和统筹发展的角度审视,三角花园片区的定位应该为,以中高档为主,大中小型商贸设施有机结合的,面向本市消费群体服务为主的市级商贸中心。

1.1、规模预测

1.1.1哈夫模型(时间面积商圈界限模型)

哈夫模型认定商业中心的商圈规模大小与购物场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成正比,与消费者去消费场的时间距离成反比,由此分析确定消费者的消费概率。

哈夫模型测算表格

根据消费者在商业中心的消费额度,得出年销售总额,由商业建筑每平米每年保底销售额, 得三角花园商业中心能够支撑的商业金融业建筑面积最多为641980平方米,去除现状保留的商业金融业建筑面积,得仍可增加商业金融业建筑面积,取平均容积率为2,得增加商业金融业用地21.03公顷。加上现状保留用地,得商业金融业用地规模为44.86公顷。

1.1.2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规划人口规模在100~200万之间的大城市市级商业金融中心的规划用地面积为100~150公顷。

枣庄市规划期末的人口规模为120万,中心城共设市级商业金融业集中区3处,三角花园是其中1处。则三角花园商业中心规划用地面积以30~50公顷为宜。

方法1计算得出的结果虽然接近方法2计算结果的上限,但考虑到枣庄市近年来第三产业持续迅猛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升级,用于基本生活的消费占据比例开始逐渐下降,用于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用于休闲、发展商业业态会对用地会产生较大的需求。所以适宜选取方法1计算的计算结果,则三角花园商业金融业用地较为合适的规模应为45公顷。

2、评估地价,合理布局

2.1、为什么要进行地价分析

在对城市经济功能分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杜能(Von Thunen)在土地价值理论指出,不同经济活动的现实区位,取决于这种经济活动对特殊空间位置的投标竞争实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对某些土地进行投标的投标地租高低,完全取决于它对这块土地所能带给它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对于与商品供给企业和广大商品的消费者都具有广泛联系的商业企业来说,具有便利交通条件和密集消费群体的城市中心地区往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并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

商业用地作为对商业企业回报价值最高的投资,对用地选址也具有很高的要求,是否受到临街(主次干路)、交通可达性、环境、现状建设等多项因素的影响,要想合理的进行商业用地的布局,充分激发、利用土地价值,对片区用地进行真实全面的地价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2.2、怎样进行价值分析

将片区用地划分为若干20米×20米单元地块,确定评估地块价值的五个权重因素,包括交通可达性(由距离最近的道路和道路的等级决定)、环境优良度(由与绿地的距离和绿地的面积决定)、商业指数(由与现有商圈核心的距离决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赋予相应的权重比例,最后得出片区土地的现状价值。

现状地块土地价值分析

注:现有商圈核心取两条主干路交叉口的中心,环境优良度得分由与最近绿地、广场的距离和绿地、广场面积的相乘得出,靠近多处绿地、广场的地块的环境、环境优良度可重复计分,其它计算过程中的公式与取值本文不再赘述。

3、用地布局

通过现状土地价值评估,可知人民公园周边地段、两条主干路两侧土地价值最高,而现状土地的使用情况并未做到充分利用土地价值,首先,人民公园对周边用地的土地溢价效应没有获得发挥;第二,占据商业价值最高地段的商业用地为3/4,仍有将近1/4的土地为工业、仓储、教育、交通等其它性质的用地,土地的应有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挖掘;第三,沿街商业建筑较多,一层皮式的发展模式阻碍了道路两侧纵深用地价值的发挥。

因此,用地布局应充分释放土地潜在价值,做到优地优用。

拆除环绕公园的围墙与沿街建筑,最大程度的扩散大型绿地的生态效应,使周边土地获取应有的价值增值。

尽快完成东沙河的治理,为商贸中心提供优良的生态背景,同时为周边四类住区升级成为宜居住区。

退出占据高价值地段的工业、仓储用地,充分释放土地价值,将其置换为商贸、商务和商业娱乐混合用地。

退出对商贸中心商业气氛带动不大且干扰明显的长途汽车站,利用置换用地整合中心内分布的多处公共交通用地,形成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原公共交通用地则适时转换为商贸、绿话、停车等用地。

退出占据商贸中心黄金地段并且干扰商贸中心交通组织的君山

路小学。

在充分释放土地潜在价值的同时,规划同时强调土地使用的多样与混合,以充分激发商贸中心的活力。

以商业零售用地为主导功能,逐步配套金融、商务、餐饮、住宿等辅助功能,提升商贸中心的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激发商贸中心的商贸活力。

通过改造大观园文化市场,实施文化、休闲设施的汇集,在稳定商贸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文化、休闲中心。

通过规划整合,将之前布局散乱、结构模糊的格局进行整合与提炼,形成“一心、五轴”的明晰格局,基本完成商业用地与高价值土地的契合与对应。

4、统筹引导,灵活策划

如何对商业街业态业种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是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应忽视的问题,因为商业不管是政府开发还是私营企业兴建,最终都是分散卖或租给中小业主,如果事先没有业态上的合理规划与引导,将难于形成商业的主业和特色,很容易造成商品“千店一面,单调雷同”的局面,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甚至相互影响,降低整个商业中心的档次。

4.1、业态策划原则

业态策划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规律:

门槛效应:经济效益高、承租能力高的商业,占据地租最高的城市土地,在其周围,按门槛递减顺序排列其他业态。

比例适当:业态策划应遵循产业经营的黄金比例,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的比例保持在5:2:3左右。

同业集聚:同一业态类型的商业相对集中。

异业互补:要满足顾客消费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其消费兴趣。百货、超市因为经营品项不同互补;让顾客逛购疲劳的零售店与让顾客休息放松的餐饮店可以互补等。

4.2、业态选择与配比

以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中心为理念,确定六大主力业态——零售设施、娱乐休闲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运动康体休闲设施、商务办公设施,每种业态通过主力设施、中型设施、小型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四级设施的有效搭配,以主力设施为核心、强调聚集发展;中型设施为搭配,满足居民多样需求;小型设施为补充、涵盖大众消费。使商业中心形成大而强、小而精,各业态各级别商业相互促进的局面,从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

业态内容策划列表

4.3、业态布局

通过商业业态布局策划,片区形成两条特色

商业街、三条专业商业街和四个商业集中区。

在君山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周围,形成以大中型商场、超市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在商业中心区以东规划形成以商务、酒店为主的商务街区。结合现状机电大厦等,形成以家用五金电器、电动车等为主的五金电器销售区。将现状大观园文化市场整合改造,结合步行街南段洗浴休闲功能,形成以书画、古玩、健身、康体、洗浴、美容美发为主的文化、休闲区。

在北部商贸轴线上,结合煤文化旅游区,

形成以特色餐饮、小吃、休闲、娱乐为经营内

容的仿民国建筑风格的矿区风情商业街;调整

香港街的发展方向,转变为以旅游纪念品、福禄寿喜用品等特种商品销售为主的特色商业街;继续稳固并集聚已经形成一定基础的眼镜、钟表商店,形成专业的眼镜、钟表商业街。将服装鞋帽零售向南北向的商贸轴线上聚集,形成服装鞋帽十字金街。

5、计划明确,有序实施

商贸中心的改造更新大致可归类为绿化广场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三种用地的改造与建设,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同类型地块的改造具有不同的难度与前期投入,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

此次规划不主张采用先易后难的实施顺序,而是建议政府抓准核心项目,紧盯绿化广场道路建设,通过较大额度的投资与较高标准的绿化广场道路建设,将商贸中心的硬件平台(环境、景观)整体提高一个档次,然后再由市场主体进行商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开发。

规划以现状土地价值评估结果为基础,测算了先期进行绿化广场建设与先期进行商业、居住用地两种不同开发方案的土地经济收益,比较两种方案的投入产出效益。

通过测算可知先期进行绿化广场建设可有效提升周边土地价值,

但前期操作难度较大,且要求投入较大额度的资金;而先期进行商业、居住用地的开发则暂时不需要政府额外投入,同时还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但是会造成土地价值的提前收割,降低片区土地收益总量。

由此论证可知,开发时序方案1更为合理,应该作为实施方案。确定政府先期投入建设绿地、广场,通过绿化广场用地的建设打造地区亮点、展示地区形象,籍此引发连锁反应带动市场,激发更为强劲的城市更新与建设,并逐渐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动反应,进行整个片区的改造,最终完成新型商贸中心的更新改造。

6、结语

商贸中心的更新改造涉及经济、交通、环

境等众多方面,枣庄市三角花园商贸中心的更

新改造尝试以市场规律为依据,寻找影响规划的内在因素,建立与内在市场规律影响相契合

的用地布局。

参考文献

1、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者戴维·哈夫(D.L.Huff)教授于1963年提出的关于预测城市区域内商圈规模的模型--哈夫概率模型。

2、《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3、陈骏凯.商业策动地产.同济大学出版社。

------------最新【精品】范文

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分析

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分析 在商业地产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购物中心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兴产物,其经营业态(各种商店的组合)有别于传统的百货店(经营的是业种即各种商品的组合)。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为整个项目的营销增加卖点,促进项目的推广销售,而且能保持项目长期繁荣,实现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 类型及特点 1、核心主力店 核心主力店通常由国内外知名品牌、商誉和口碑的连锁或单店的目的性商店构成,具有极强的消费号召力,是为购物中心开发、招商和经营创造条件,保障持续经营成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整个商业项目的后期运营。在购物中心业态规划中,量贩超市、大型百货店是购物中心商业规划首选业态。下面就对各物业特点作以下总结: (1)超市 属于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选址多分布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以居民为主要消费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一定的停车场地,商品构成以购买率较高的商品为主。通常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入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营业时间每天不少于11小时。 (2)大型超市 实际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品种齐全,满足消费顾客一次性购买多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业态。主要以经营食品、副食品、生活日用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等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为主;采取自选销售方式,明码标价,结算设在出口处统一进行。 (3)百货商场 根据不同的商品种类,开设不同的楼层或专门的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商品结构主要以经营服装、纺织品、家庭用品、食品和娱乐为主,种类齐全;以柜台销售为主,明码标价;注重店堂装修及橱窗展示。

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

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 任何建筑都一样,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而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业态布局和动线规划就更为重要,这是商业设计的核心,也是难点,是空间组织的提纲和线索。业态布局和动线规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抛开业态谈动线,也不能不考虑动线来布置业态。 一、商业业态归类分析 规划设计的第一步,是梳理建筑的各种功能空间的关系,绘出功能关系图。商业项目之不同,在于各种业态之间并无直观的工艺流程关系,甚至项目设计之初,根本就没有确定业态设置,仅仅只是限定了规模,这就要求建筑师必须对各种业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各种业态的功能、档次以及价值贡献,如此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布局。 1.按功能性质分类 商业业态包括百货、超市、精品区(服装、箱包、珠宝、饰品、食品、化妆品、文体用品等)、专业卖场(家居、家电、建材、配件等)、生活配套服务(美容、美发、美甲,药店、花店、杂货店、干洗店、宠物店等)、餐饮、娱乐、体育、教育、休闲、文化……我们常把这些缤纷多彩的业态大体分为零售、休闲娱乐和餐饮三大类,这三大类业态的面积比例在商业综合体中往往各占约三分之一,依据项目定位和经营情况略有调整。 2.按消费方式分类 我们一般把顾客的消费行为分为目的性消费和随机性消费。对应业态,可视零售百货、生活配套、小型餐饮等为随机性消费业态,其余业态如超市、酒楼、娱乐、健身、教育等为目的性消费业态。 3.按消费层次分类 可划分为从日常必须性消费到奢侈性消费的若干档次,商品可划分为民生商品、生活消费品、中档时尚消费、奢侈品等,对应百货的定位可以有大众百货、时尚百货,精品百货等,餐饮可以分为日常性快餐、地方风味小吃、追求文化情调高附加值的西餐以及高端商务宴请为主的大酒楼。 4.按对项目的价值贡献

商业研究报告:品牌集合店--购物中心业态组合新去向

品牌集合店--购物中心业态组合新去向 随着购物中心运营水平逐渐提升和招商能力的增强,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分手的现象不断:百货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而品牌丰富度高、聚集人流、租金能力承担强的品牌集合店就成为了购物中心青睐的对象。前言: 随着购物中心运营水平逐渐提升和招商能力的增强,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分手的现象不断:百货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而品牌丰富度高、聚集人流、租金能力承担强的品牌集合店(专题阅读)就成为了购物中心青睐的对象。包括万象城(专题阅读)(项目招商信息)在内等大型购物中心都将不少精力和资源引入品牌集合店。此外,原潮、热风、NOVA、MAP等一批品牌集合店迅速成长,继电影院和超市之后成为购物中心吸引客源的重要砝码。 、国内品牌集合店处于发展阶段 品牌集合店进驻购物中心,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微缩版的百货形态,对于传统业态来说更是一种创新。就目前而言,国内品牌集合店正处于刚刚起步状况。 1.国内没有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 即使本土百货和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但仔细思考便会发现,他们 的竞争其实很简单,就是遇到竞争便调整策略”。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个企业遇到竞争时去深度剖析市场细分的需求,而集合店恰恰是在市场空间非常狭小的情况下采取的创新方式,所以集合店在中国最大的挑战就是本土市场环境还不能完全支撑它的良性发展。 2.购物中心对品牌集合店缺乏耐心 2010年,国内有一个集合40个韩国中小品牌的组合店,叫“GST31 &也算是集合店的雏形,这个店被燕莎奥莱和华威大厦引进,很可惜后来华威店关闭了。现在想来,主要由于购物中心对这个店的耐心不够,其实只要这个集合店有了雏形,老百姓认可这些品牌,销售额自然会高,所以购物中心应给集合店宽松的成长空间。 3.买手制的发展在国内相对滞后 在国外,都是基于买手制基础上的集合店,而在中国,买手制的环境很不成熟。如果是买手制的话,货源都由自己控制,这样做集合店容易得多。 品牌集合店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购物中心里的品牌集合店形成规模还有待时日,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尝试,但其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辽宁社会科学院WTO研究所姜岩表示,在零售商眼里品牌集合店的好处在于第一,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了租金、人员等压力;第二,节省时间,为消费者节省时间;第三,吸引顾客,因为种类繁多,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最新整理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及品牌落位

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及品牌落位 业态规划定义: 购物中心业态规划,简单来讲,是指在符合项目定位的前提下,为满足目标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合理引进商业业态,对购物中心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所进行的业态布局。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应遵循三个原则。即:明确定位,功能完整性,业态相关。 业态规划要点: 1、明确项目定位 业态规划首先要明确的是所在项目的定位,一切业态规划乃至后期的品牌落位,无不是为了落实前期定位的合理性。项目定位重点包括目标消费群定位和业态定位。 目标消费群定位,需要前期通过科学系统的消费者问卷调研,对目标消费群的范围、年龄段、收入水平、消费特征等进行科学分析,挖掘目标消费群的主要特征。当然,项目的体量及功能决定其辐射半径和人群基数,问卷样本亦有差别。 业态定位包括业态占比、业态落位、业种品类及分布。 举例来说,上海曹路宝x城市广场定位于社区型购物中心,其目标消费群定位于上海浦东,曹路镇周边5公里为核心的消费者,其业态定位即以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业态为主,涵盖超市大卖场,生活配套,各色餐饮类业态。除去家x福超市,餐饮成为其吸引更大范围内消费者的有力体验业态。 厦门宝x国际中心,定位于国际奢侈品购物中心,其目标消费群即定位于厦门乃至周边县市中高端消费人群,其业态定位,即瞄准高大上的国际高端奢侈品零售及特色体验业态。 2、业态组合 业态组合重点涉及两个方面,业态选择及业态配比。 业态选择:业态选择,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级次,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项目的功能不同,均有较大差异。如城市核心商圈购物中心,承受高租金的零售服饰类业态必定占主导,郊区型购物中心当偏重生活配套类及目的性体验性强的业态。不同区域消费者其消费差异直接决定了业态选择的差异。

购物中心业种业态规划

购物中心业种业态规划 宋新宇谈零售行业的业态选择 中国的零售市场很早就已是国外零售企业垂涎的对象。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国外企业没有大规模地进人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0,零售市场越来越不能靠政策保护而生存了。中国零售企业规模弱小、管理不善以及业态定位不当等,都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瓶颈。在这些问题中,我认为作企业战略选择的业态定位是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 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许多人看到大卖场诱人的市场潜力,纷纷投资、开发和经营大卖场业态。我担心的是,他们忘记了中国百货业的教训。在有潜力的市场面前,一窝蜂盲目地抢市场,而不是进行理智的分析,最后的结果将是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和企业效益持续下滑。 零售行业的业态有许多种,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包括百货、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品类杀手以及目前尚未进入国内市场的折扣店等。每个业态都是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它们分别针对着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其中,超市以满足日常消费为主,便利店满足的是消费者紧急购买的需要,大卖场以一站式购物的方式满足现代消费者对经济和快捷的追求,低价格的商品。由于各个业态针对的消费者需求不同,因而企业在进入零售市场之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进入哪一个业态。 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在中国都处于高速发展的市场成长阶段,大卖场更表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在进行业态战略选择时,我们不仅需要考察业态的市场发展空间和眼前的竞争环境,还需要综合考虑未来的市场竞争环境及自身的竞争优势。 以某些大城市为例,如果仅从目前的市场空间及市场竞争来看,大卖场业态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如果将眼光放远到未来的3—5年,可以发现,未来在大卖场业态的市场竞争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将比目前激烈得多。一方面,大量的潜在进入者将在今后几年进入,另一方面,大卖场业态的市场参与者中,世界顶级零售商占50%以上;同时,从经营模式的角度,尽管大卖场能够较快达到保本点,但它投资大,对单店的管理要求很高,信息系统和采购系统复杂,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另外,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内资企业在人才资源、物流和采购技术以及信息系统方面,都与外资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内资企业仅从诱人的市场空间一个角度出发选择大卖场业态,中国大卖场业态的发展将可能重蹈百货业的覆辙。

购物中心业态配比四大技巧

购物中心业态配比四大技巧 购物中心业态分布的比例主要根据项目定位来定,大卖场可以拉人气,百货可以提高项目品位,餐饮可以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文化娱乐可以丰富消费者生活层次,品牌专卖店可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其它服务配套可以弥补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但各业态比例要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项目的吸引力。以下为商业地产大型mall业态配比四大技巧,供朋友们参考。 利用商圈分级,优化业态组合 对购物中心来说,处于传统商圈,还是CBD商务区,或是城市郊区,主流顾客 群是不同的,业态组合自然也不应该相同。每个购物中心都应该对自己所在的商圈进行深度分析,不断尝试、探索、完善适合自己的业态组合。 西单大悦城位于北京最繁华的商圈,原本甚至可以按照6:2:2来布局的。但 是西单原来的中友、君太都是纯百货,餐饮比例很小,所以大悦城走了一条差异化路线,与其他企业形成互补,从而让整个商圈的购物环境得到了提升。商业很难有规范化的业态,即便在西单再建一座大悦城,其业态组合与今日的西单大悦城也肯定是不完全不同的,因为只有差异化错位经营才能共生共荣。 兼顾业态的共享和相容 业态组合是购物中心的核心内容,而购物中心成功的特征就是:在各种业态、各种品牌的客流之间产生横向联系。你的定位是什么,你的客群是谁,需要搭配什么样的业态组合,这是有规律可循的。服务于某一客户群的百货,需要搭配这个客群的餐饮与休闲方式,品类要相同才行。其实任何一个商业物业,都不可避免的处于一个大的生活圈子里,无论是购物还是餐饮、休闲、娱乐功能,都是一个大的生态群。只有业种、业态“相生”而不“相克”。整体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能够相互支持、配套、补充,才有可能使整个物业生态群良性发展。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

商业业态及业态规划的定义 商业业态的定义 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经营主体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选址要求,立店规模,商品结构标准等诸方面.城 市综合体内主要的商业业态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公寓,住宅等等;而其中购物中心内的业态主要有:百货店,零售型专业店,专卖店,特色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 娱乐中心(KTV,电玩等),健身中心,大型中式酒楼,特色餐饮美食广场,美容院及发廊,银行,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等. 商业业态组合与规划 所谓业态组合就是指综合体或购物中心根据自身的定位确定商业业态的种类和每一种商业业态在购物中心中的分布及分配比例的过程. 业态组合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1,业态的选择: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 2,配比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 3,落位与分布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不同的业态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与组合,不仅关系到广场定

位的实现,客流的共享,更关系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 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1,定位优先的原则 单个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须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要求.购物中心业态的选择与配比规划须符合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定位, 满足商家的经营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 1)整体的功能性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属性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区位特征不同,其承载的基本功能及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如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副中心)型城市综合体,北京CBD 万达广场为城市特定功能区域内的综合体,而宁波万达广场则属于典型的郊区型城市综合体. 2)目标客群的选择:位于不同类型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区位的城市综合体,其目标消费人群的结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倾向会有所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到综合体(尤其是购物中心)内商业业态种类的选择及各业态的配比. 3)规模选择: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及横竖向空间结构. 2,功能性选择是业态组合规划的基础综 合体(购物中心)的立地条件与周围的商业环境与竞争态势不同,其

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组合与配比技巧

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组合与配比技巧 中国购物中心已走过黄金十年的发展路,中心区商业逐渐饱和,区域型商业布局已基本定型。目前,有实力的开发商如万科、绿地、世茂等纷纷加大 对社区商业的投入,以抓住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打造社区服务体系概念,社区型购物中心在便利性、商品定位和配套服务上具备明显优势,成为 未来购物中心的发展重点。本专题为第十届中国商业地产节系列专题,紧跟购物中心发展趋势,以北京华润五彩城、深圳喜荟城、上海证大大拇指广 场等10大知名项目为例,全面分析社区型购中心业态组合与配比技巧,有助于为相关人员提供实战指导。 一、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定位与规划策略 1、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定位规律 主力店以超市为主 在社区购物中心里,超市是业态中重要组成部分,起主力店作用,带动整体商业经营。考虑商业整体的收益平衡性,业态配比时会根据所引进超市的经营面积做相应调整。假如规划引进的是大型综合超市,则其它次主力店(餐饮、休闲、娱乐)的规划数量会相应减少,增加承租能力高、经营面积小的业种;假如规划引进的是小型社区超市,此时的超市只承担着次主力店的角色,则应规划更多的次主力店(餐饮、休闲、娱乐),

以多个次主力店带动整体商业经营。 服务配套是社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的根本 服务配套包含了干洗店、面包店、烟酒专门店、花店、药店、水果店、美发店、邮局、银行、照片冲印等,是社区商业基本功能的展现,方便本社区及周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餐饮和休闲娱乐业态在社区购物中心的比重越来越大 餐饮是社区商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才融入的,而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休闲娱乐也是社区商业后期发展起来的业态,多以美容SPA、推拿按摩和儿童游乐为主。当下,电影院也开始选择社区购物中心开店,且作为影院拓展的新领域。 【案例】深圳喜荟城 业态配比 引入圣丰城酒家、洲立影院、西湖春天、完美美容、GSD塑身纤体美容、永旺超市6大主力店,涵盖餐饮、影院、生活超市、美容配套4大业态。 作为典型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喜荟城零售业态比较多,三楼云集了儿童游乐、童装、儿童玩具、文具、母婴用品等各类儿童零售品牌。总体来看,服装、精品、儿童用品等零售业态共124 家,占比高达72.5%。总体定位 喜荟城辐射罗湖东部成熟高档社区,主要面向家庭消费客群,致力于满足中产家庭吃、喝、玩、乐、购、休闲需求,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购物中心业态分布分析1643345846

购物中心业态分布分析 招商既是商场建设的“果”,也是运营成败的“因”。这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决定了招商在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全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商场的招商过程中,要遵循招商的一些基本原则。 商场招商应当具有计划性,具有宏观指导性,概而言之,就是招商应当遵循业态比例分配原则。 所谓业态比例分配原则就是指商场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规划确定每一种商业业态在商场中的分 布和分配比例情况。如美食、娱乐、服饰等经营业态,应当在各个楼层、各个商场的分区、以及整个商场中的分布状况和面积比例。每一栋商业建筑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中,面对不同的竞争状况,具有不同的建筑格局和使用状况。正因为这种个体的差异性,使得每一栋商业建筑都具有不同的招商需求。在世界各地,购物中心根据经营类型区分有娱乐型购物中心、美食型购物中心等多种类型,这就决定了购物中心的业态分配比例必须经过充分考虑。 1、正佳广场的[52:30:18] 的业态分配比例 2004年开业的正佳广场在招商规划中曾经有[52:30:18]黄金分配比例的指导原则,这个指导原则是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专家们经过对国外、国内一些成功的购物中心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的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52:30:18],即[商业:娱乐:餐饮=52:30:18]。 这个黄金分配比例原则就是:假定一个购物中心的商业建筑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则用于商业经营的面积应当为5200平方米,娱乐配套面积应当为3000平方米,餐饮美食面积应当为1800平方米。这个数据是经过对众多成功的购物中心的各种业态所占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来的。他们认为[商业:娱乐:餐饮=52:30:18]的购物中心是最适宜经营的,经营业绩最好,开业和运营也最容易取得成功。这个结论曾经在国内的商业建筑领域内引起了较大的争论。 有关的商业专家指出[52:30:18]的分割比例并不科学,原因在于这一统计数据是从北美、欧洲、日本的城市及我国的台北和香港的购物中心统计出来的。在这些统计素材当中,美国的购物中心由于面积庞大,大多数位于郊区,土地成本低廉,娱乐配套普遍面积比较大。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地区的购物中心大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土地成本高昂,娱乐配套面积比较有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购物中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这样的指导原则并不具有普遍的应用指导性。 2、华南MALL[43:27:20:3:3:4]业态分配比例 广东东莞华南MALL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商业建筑群之一。 2002年10月华南MALL正式破土动工,2004年年底开业,2006年年底以20亿元的价格整体出售给北大方正集团。 华南MALL曾有欧倍德家居建材超市、天线宝宝、IMAX巨幕电影院,铜锣湾百货、阿玛百货等主

【VIP专享】购物中心体验业态TOP10

购物中心体验业态TOP10 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传统百货与购物中心的本质区别是零售类业态的占比从70%-80%降至45%-55%,体验类业态占到占比可达到10%-15%甚至更高。哪些业态属于“体验式”业态呢? 1、电影院 从电影院出现开始到现在,它已然成为购物中心的“标配”之选,电影院的聚客能力和电影院掀起的“圈地时代”不容小觑。 主要功能: 电影院是购物中心中最聚人气、提高留客时间、最有效拉动关联消费及同向人群的业态。 电影院可以提升购物中心形象,并保持购物中心永久的时尚性。 电影院在购物中心有着很强的人流导向性,体现了“喷淋式客流设计”的理念。 电影院有着较强的节奏控制作用,有利于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的优化调整和顾客身体与消费心理的调节。 电影院具有极好的心情调节作用,增加了顾客的合理消费行为和愉快的心理体验。 2、真冰场 真冰场自身如果有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吸客力,必然会给购物中心带来客流量和消费量的提升,故华润集团万象城、龙湖集团天街购物中心、兴隆集团兴隆天地旗下多家购物中心均设置了冰场。 但冰场的承租能力低,物业层高和柱距要求高(溜冰区域内不得出现立柱),设备需要由开发商或运营商承担,故除非面积非常大的大型购物中心或者突出年轻潮流主题的中型购物中心才会引入真冰溜冰场。 冰场和电影院是两个经常对比的业态。一个电影院生意的好坏,跟电影院本身的经营能力一定是有关系的,但是并不是占很大的比重。电影院生意的好坏很大部分跟电影市场是否繁荣关系很密切。而冰场是自己生产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产品,推广费用很高。冰场的好坏和本身的经营能力关系更大!

大型购物中心业态组合

大型的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 前言 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及其型态并没一定的规律可循。小型购物中心, 它的功能性纯粹是提供邻近居民在购物上的方便性; 也有超大型的购物中心, 营业面积动辄数十万平方米, 所覆盖的客源广泛, 甚至已成为观光客必游的购物景点。 所谓的「购物中心」, 我们或可将其简单的定义为–“ 由多个商用建物组合而成的大型营业卖场, 并配有停车设施, 以合理、均衡的业态组合, 引进相应的零售商户入驻, 并由开发商集中拥有、统一规划、管理与运营”。一般来说, 购物中心的开店地点、规模大小、以及业态组合, 跟店本身的商圈型态息息相关, 因此, 商圈型态的研究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典型的购物中心, 通常都最少具有一家或多家的主力店, 再辅以多样化的品牌店所构成。主力店可能是超市, 也可能是百货公司, 它是购物中心吸引客流的经营主体。 一座购物中心的开发, 首先必做的就是“ 可行性研究”, 包括市场可行性、规划可行性及财务可行性。 市场可行性–涵盖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 如商圈发展趋势、商圈结构、业态结构、人口结构、人流与车流、客源结构、竞争结构、消费行为与态度。同时, 根据这些研调的分析结果, 进行项目的定位、业态组合的规划与招商策略的设定。 规划可行性–购物中心的建筑规划, 不是由建筑师根据开发商老板的片面概念去做天马行空、毫无论证基础的设计, 而是必须以市场可行性研究结果及定位为核心, 去规划一个合理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商场结构。 财务可行性–重头戏在于投资报酬率的评估, 如建筑成本、经营成本、以及未来的营收估算。很显然地, 购物中心未来的营收, 主要来自于入驻商户所占的面积和租金收入。 对开发商和入驻商户来说, 他们所关切的重中之重, 除了客流量, 还是客流量, 换言之, 客流量愈大,来客的消费收入也就愈多, 物业的增值相对地也就愈高, 因此, 不管是购物中心本身也好, 入驻商户及其顾客也好, 这是一种‘三赢' 的良性循环。我们可将「业态组合」解读为“不同的入驻商户租用购物中心的商场空间对外进行销售商品或服务的组合, 并由此产生购物中心的财务收入”。简言之, 一个好的业态组合是由多样化的商户(店)所构成, 形成购物中心与入驻商户之间彼此互相加分的效果, 达到提高客流量和创造销售的目的。进行业态组合的设定, 所要考虑的基本元素包括入驻商户的规模大小、位置及商品型态与品种。大多数的购物中心开发商, 他们所关注的重点, 无非就是投资回收, 因而很容易就陷入了‘提高租金'的误区, 反倒忽略了一个正确的业态组合所带来的互动性的整体利益。

成都太古里空间业态分布分析

成都太古里空间业态分布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2T14:34:23.7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作者:郑丽红 [导读] 本文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主要研究太古里业态空间分布,分析太古里商业街内各业态所占比重,为其他同类别历史街区的开发运营业态配比提供参考。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与更新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历史街区的顺利运营,对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主要研究太古里业态空间分布,分析太古里商业街内各业态所占比重,为其他同类别历史街区的开发运营业态配比提供参考。 关键词:太古里;空间;业态 1 背景 继北京颐堤港之后,远洋地产和太古地产再度联袂打造大慈寺文化商业综合体[1]。成都大慈寺宗教历史地段凭宗教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等特征奠定了其在成都历史多样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建筑形态的设计和业态引入,大慈寺历史地段的宗教、市井、民俗、传统商业等逐步在空间中得以体现和表达。 2 前期调研 供应商根据客户的需求,按零售或批发的形式向其提供有形物质产品或无形技术服务等,这种具体的售卖方式和运营类型称为业态。业态构成是定义商业区的基础,决定商业区的集成类型 [2]。本次主要按零售、餐饮、娱乐及其他对太古里的业态进行调查。 2.1客流量 2010年12月31日,太古地产、远洋地产宣布联合以20.03亿元竞得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和东大街附近一宗地块,项目定案名为“远洋太古里”。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成熟期后,计划每年贡献租金收入超12亿人民币。目前90%的面积已出租。据相关媒体统计,2015“阿狸·天空下的童话”新年特展试营业期间平时人流曾达8000人次,节假日客流达20000人次[3]。 2.2业态趋势 成都既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节点,计划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拥有春新路、红星路等著名商圈的锦江区将全力打造成都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以成为展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风貌的“天府门廊,城市会客厅”。 基地所在的“红星路一大慈寺”新兴商圈已初具规模,周边的高端现代服务产业已集聚形成。而基地内部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层小区,产业能效低,与周边业态不匹配。按照城市发展态势,功能业态待提档升级。传承大慈寺街区的文化氛围,融人成都国际购物天堂的发展趋势,引领城市会客厅的高端体验,打造多元功能业态,将该城市商业综合体定位国际化、地域化的城市会客厅[4]。同时,植人国际化高端业态、提供国际化服务、打造体验式文化项目,并实现由地上到地下的复合开发。国际化服务包括国际化公寓、办公和高端购物街区,体验式文化项目则以书画展厅、文化艺术培训、书店、小剧场、儿童乐园等文化消费业态为主。同时打通地上地下空间,与周边地下商业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商业氛围。 3 业态分布 远洋地产与太古地产合力打造了一座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4]。建筑设计手法上,集高效现代流线与幽静复古风貌于一体,街道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入驻平台选择上,除首次进入成都的品牌外,其余的老品牌都是新装上阵,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大都以旗舰店、品牌文化展示的形象出现;空间营造技术上,潮流广场和园林景观创建公共空间与聚会场所。 3.1空间分布 以快里慢里为依托,实现业态在空间上的分区。太古里商业街业态策划针对现代城市人对奢侈品等物质享受及追求新奇事物的特点,成功将太古里商业街塑造成旅游、购物、休闲的热门场所。成都远洋太古里特别引入“快里”、“慢里”概念。“快里”东西两端为精心设计的时代广场,广场间由三条琳琅满目的步行街链接贯通。 “慢里”则是围绕大慈寺精心打造的慢生活里巷,为休闲生活、热爱美食的成都人量身定制。“慢里”分布着六七十家不同风格的各式餐饮,提供全新的国际化就餐体验和众多品质选择。除了众多国际品牌与品质餐饮,成都远洋太古里涵盖文化行业,方所以最美书店著称,百丽宫以其高端科技为观众带来极致视觉体验[5]。 3.2业态比例 太古里商业街区共约300个品牌,以零售业态为主,占比约66%,汇集了GUCCI古驰、Cartier卡地亞、Hermès爱马仕等一系列国际时尚品牌;餐饮占比约为20%,引入兼有料理售卖区的MUJI“世界旗舰店”、中国第三家Starbucks金质服务标准的“黑围裙”咖啡大师店铺、米其林星级餐厅正斗与鼎泰丰、香港美心集团的翠园JadeGarden餐厅及ElementFresh新元素、BlueFrog蓝蛙、The UrbanHarves极食、壹小馆、安薇塔餐厅等特色品牌,成了吃货聚集地;生活休闲娱乐约占10%,包括负一层的方所、百丽宫影城等首次进入成都的品牌;其他约站4%左右。 4 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成都太古里业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太古里业态结构。从业态配比来看,零售业态在所有业态中占比最重。其他类似街区可参考太古里业态分布,打造活力商业区。 参考文献 [1]温俊杰.基于信息熵权TOPSIS法的步行商业街业态竞争力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三个对比案例[D]. 浙江大学, 2012. [2]易格菲.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成都市大慈寺商业街区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 2016. [3]兰峥.历史街区商业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 2007. [4]邱崇珊,王波.文化消费背景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 ——以成都大慈寺片区某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J].四川建

社区商业规划布局与业态组合

社区商业规划布局与业态组合 规划布局 在业态组合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应明确各业态的意义和作用差别。 ■ 主力店:是各业态的龙头,具有较强的聚客能力和导向作用; ■ 必备性商业: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 特色性商业:吸引客流,丰富业态。 一、社区商业的含义: “Community”这一概念是有法国社会学家卡·滕尼斯于己于1882年首先提出,并运用于社会学领域。1938年费孝通先生对应创制了“社区”,其基本含义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从宽泛的意义讲,社区有5个要素构成: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在我国,城市社区大体相当于街道的地理辖区范围。 二、社区商业一般配置的商业业态: 社区商业的功能主要是购物、休闲、餐饮以及综合服务,它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当地和周边人群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现代服务业的门类,发挥“家的延伸”作用,满足现代人个性发展,创造自由生存空间的需求。 社区商业主要配置超市、便利店、专业店、菜市场、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等网点;适当设置大型综合超市、文化娱乐网点和专卖店;一般不配置百货店、仓储商店、集贸市场等商业。商业的规模和结构会由于不同的社区类型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此介绍一下与我国国情相似的新加坡社区商业配置情况。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将社区规划为三个层面,配建和设置了相应的商业(三个层面的划分) 一是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相当于上海规划的街坊级);邻区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用品品商店和餐厅。 二是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相当于上海规划的居住小区级);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三是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相当于上海规划的居住区级或居住地区级)。新镇中心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主要必备12个基本行业、业态业种,例如: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新华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推荐13个行业、业态业种,例如:服装店、鞋店、礼品店、鲜花店、摄影店、音像制品店等。真正使居民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门类齐全、应有尽有、配套完善。 社区商业业态应该如何定位: 目前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商业从业态上划分可以分为:Shoppingmall(融吃喝玩乐购物于一体的巨型一站式消费中心)、百货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区)、大型商超、专业卖场、便利店、各种专业店、餐饮店、休闲娱乐设施等。 一、社区商业配套总体需求 社区商业的核心消费群体应该是相关项目的入住业主,部分业态会辐射周边的社区外消费群体,即非业主。 按照潜在业主对不同配套设施的需求强度差异,我们把不同的商业配套设施分为3个层次, 1、即:“强度需求商业设施”,需求的比重超过50%;此类商业设施主要包括“综合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银行”;“ 潜在业主对“强需求商业配套设施”的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综合超市”的需求占85.3%,

购物中心业态规划技巧

购物中心业态规划技巧 ▌一、购物中心业态选择与规划原则 1.业种的选择、规划与组合步骤 业种品牌组合是商业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如若业态组合定位科学合理,可为商场营销增加靓丽的卖点,有利于促进商场的销售。反之,如果业种组合定位不符合项目所在城市商业发展现状的实际需要,将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无法做旺,进而最终归于失败。 ①业种选择 业种选择要按照市场需求的原则来进行,而不是越大越好,品牌越响越好。要根据项目自身的定位、市场需求等来确定。 必要条件一:两个以上主力店;必要条件二:品种功能一站到位必要条件三:高度专业化、;差异化(高度特色专业化、错位经营差异化)。 ②业种组合 商场业种组合的目标有三个:一个是给顾客生活带来便利;一个是能满足顾客生活必需;再有就是让顾客买起来方便和愉悦。 一个商场中,商品的组合比率大致上可以分为普通商品60%、观赏商品10%、利润商品15%、并列商品15%,要制造丰富有弹性的业态组合可根据这一比例选择相关的业种。 ③业种功能分布 业种的具体分布、营业场所的布置,应以便于消费者参观与选购商品、便于展示和出售商品为前提。商场管理者应将售货现场的布置与设计当作创造销售(而不仅仅是实施销售)的手段来运用。业种的功能分布有三大技巧:激发消费欲望;结合业种特点及购买规律;主力店优先,辅助店随后。 此外,还需重点考虑:业种品牌布局的内容,品牌组合要达到的9大效应和品牌组合步骤。 2.业态规划原则与三大问题 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定位三原则:其一,区域环境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其二,目标客群的选择;其三,规模选择: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及横竖向空间结构。 ②功能性选择是业态组合规划的基础: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购物中心,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业态相对突出;社区型购物中心,目的性消费较强的零售类业态会比较多;郊区型的购物中心,主题性消费更强,娱乐体验类消费业态则更加丰富。 ③业态的相关性是确保客流动线流畅、提升总体销售收益的重要途径。 ④长期租金回报能力(商家承租能力)评估是业态和品牌规划的前提。 ⑤空间资源的约束是我们在业态规划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⑥业态组合是一个永远的动态过程,不同时期,由于其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不同,业态和品牌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必定会有所变化。 业态规划中必须要考虑的三大问题: ①业态的选择: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 ②配比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 ③落位与分布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购物中心业态规划指南 制定购物中心业态方案的前提,一定是首先对项目定位的精准把握;再往前推,定位如何确定?则是对项目所处城市的背景、区域、本体开发模式选择的分析,以及竞争机会的判断。因此,在做业态规划前,宏观的调研和分析必不可少。 1.商业业态定位市场调研计划书 商业业态定位市场调研计划书,主要从以下6大方面着手: ①消费者意见调查:了解该地区消费者背景信息,消费行为习惯,对××商圈的态度,媒体接触习惯。 ②消费群分类调查:从总体上调查××各个阶层的情况,经济状况和经济能力,文化和价值观念。 ③商家意见调查:目前经营状况,投资经营者投资、经营意向及需求,投资、经营者价位承受力。

最受欢迎的10大体验式商业中心业态

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传统百货与购物中心的本质区别是零售类业态的占比从70%-80%降至45%-55%,体验类业态占到占比可达到10%-15%甚至更高。哪些业态属于“体验式”业态呢? Part 1 从电影院出现开始到现在,它已然成为购物中心的“标配”之选,电影院的聚客能力和电影院掀起的“圈地时代”不容小觑。 主要功能: 电影院是购物中心中最聚人气、提高留客时间、最有效拉动关联消费及同向人群的业态。 电影院可以提升购物中心形象,并保持购物中心永久的时尚性。 电影院在购物中心有着很强的人流导向性,体现了“喷淋式客流设计”的理念。 电影院有着较强的节奏控制作用,有利于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的优化调整和顾客身体与消费心理的调节。 电影院具有极好的心情调节作用,增加了顾客的合理消费行为和愉快的心理体验。 Part 2

真冰场自身如果有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吸客力,必然会给购物中心带来客流量和消费量的提升,故华润集团万象城、龙湖集团天街购物中心、兴隆集团兴隆天地旗下多家购物中心均设置了冰场。 但冰场的承租能力低,物业层高和柱距要求高(溜冰区域内不得出现立柱),设备需要由开发商或运营商承担,故除非面积非常大的大型购物中心或者突出年轻潮流主题的中型购物中心才会引入真冰溜冰场。 冰场和电影院是两个经常对比的业态。一个电影院生意的好坏,跟电影院本身的经营能力一定是有关系的,但是并不是占很大的比重。电影院生意的好坏很大部分跟电影市场是否繁荣关系很密切。而冰场是自己生产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产品,推广费用很高。冰场的好坏和本身的经营能力关系更大! Part 3 健身会所的进驻有利于填补购物中心商业在运动休闲版块的空缺,吸引中高端的城市人群聚集,并且提升购物中心的档次。而健身会所则看中了购物中心所提供的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可以说,两者的联姻是“两情相悦”。 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约5000家左右,门店选址繁荣的CBD商业中心、高档商务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以及高档住宅小区附近,其中选址在购物中心的大约占比26%左右。 不过,相比于购物中心中的其他体验业态,到健身会消费花时过多,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方式脱离,似乎吸引力不够。

购物中心业态选择与规划原则

购物中心业态选择与规划原则(入门必知) 1、业种的选择、规划与组合步骤 业种品牌组合是商业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如若业态组合定位科学合理,可为商场营销增加靓丽的卖点,有利于促进商场的销售。反之,如果业种组合定位不符合项目所在城市商业发展现状的实际需要,将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无法做旺,进而最终归于失败。 ①业种选择 业种选择要按照市场需求的原则来进行,而不是越大越好,品牌越响越好。要根据项目自身的定位、市场需求等来确定。 必要条件一:两个以上主力店 必要条件二:品种功能一站到位 必要条件三:高度专业化、差异化(高度特色专业化、错位经营差异化) ②业种组合 商场业种组合的目标有三个:一个是给顾客生活带来便利;一个是能满足顾客生活必需;再有就是让顾客买起来方便和愉悦。 一个商场中,商品的组合比率大致上可以分为普通商品60%、观赏商品10%、利润商品15%、并列商品15%,要制造丰富有弹性的业态组合可根据这一比例选择相关的业种. ③业种功能分布 业种的具体分布、营业场所的布置,应以便于消费者参观与选购商品、便于展示和出售商品为前提。商场管理者应将售货现场的布置与设计当作创造销售(而不仅仅是实施销售)的手段来运用。业种的功能分布有三大技巧:激发消费欲望;结合业种特点及购买规律;主力店优先,辅助店随后。 此外,还需重点考虑:业种品牌布局的内容,品牌组合要达到的9大效应和品牌组合步骤。 2、业态规划原则与三大问题

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定位三原则 其一,区域环境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其二,目标客群的选择;其三,规模选择: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及横竖向空间结构。 ②功能性选择是业态组合规划的基础: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购物中心,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业态相对突出;社区型购物中心,目的性消费较强的零售类业态会比较多;郊区型的购物中心,主题性消费更强,娱乐体验类消费业态则更加丰富。 ③业态的相关性是确保客流动线流畅、提升总体销售收益的重要途径。 ④长期租金回报能力(商家承租能力)评估是业态和品牌规划的前提。 ⑤空间资源的约束是我们在业态规划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⑥业态组合是一个永远的动态过程,不同时期,由于其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不同,业态和品牌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必定会有所变化。 业态规划中必须要考虑的三大问题: ①业态的选择: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 ②配比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 ③落位与分布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2购物中心业态规划指南(教你怎么做) 制定购物中心业态方案的前提,一定是首先对项目定位的精准把握;再往前推,定位如何确定?则是对项目所处城市的背景、区域、本体开发模式选择的分析,以及竞争机会的判断。因此,在做业态规划前,宏观的调研和分析必不可少。 1、商业业态定位市场调研计划书

商业业态布局分类

商业业态布局分类 商业业态布局分类 邱易 商业业态,是指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营业形态。购物中心的商业业态规划,则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商业资源,为实现成功招商、销售和日后的成功营运,而对商业项目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营业项目所进行的规划。商业业态规划是一个购物中心整体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商业组合,它综合反映了该购物中心的整体定位和特色。合理的商业业态规划能为项目的招商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促进项目招商的进度;同时也能在项目的营运过程中为个体商家创造利润,更能通过整体的效应扩大项目的商业影响力,吸引尽可能多的目标顾客,增加购物中心的内在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项目的长期繁荣奠定基础。因此在宝龙集团商业地产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研究业态规划的综合考虑因素有着 现实的意义。 一、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应考虑的宏观因素 1、项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丰富的业种、业态组合是购物中心项目发展所必需的,但这种组合不是没有原则的“堆砌”,一定要有

市场作为支撑,一定要考虑与项目定位和目标市场的一致性,这是购物中心空间资源充分利用、租金回报稳定上升的先决条件。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个城市消费能力的强弱。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必须与当地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匹配,符合当地人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同时必须主动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主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不会与城市的发展相脱节。在面临竞争的情况下,如果购物中心项目不能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就会流失,即转移到其它能够提供更好的商品、价格和服务的购物中心,这样势必降低本项目的客流量,而其它卖场却扩大了市场范围。 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直接决定了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一个购物中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当地的消费习惯。进行业态规划时,在参考当地的消费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保持适度超前的规划,但不能和当地的消费情况偏离太远,否则就会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导致购物中心的经营失败。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业态规划创新的一个保证。购物中心的准确市场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潜力的充分分析有利于业态规划准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业态的组合的创新,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