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名称 (4)

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4)

1.2.1项目建设目标 (4)

1.2.2项目建设规模 (4)

1.2.3项目建设内容 (4)

1.2.4项目建设期 (5)

2总体设计方案 (6)

2.1设计原则 (6)

2.1.1安全性原则 (6)

2.1.2先进性原则 (8)

2.1.3可扩展性原则 (8)

2.1.4高可用原则 (9)

2.1.5可靠性原则 (9)

2.1.6可定制原则 (10)

2.1.7易维护性原则 (10)

2.1.8实用性原则 (10)

2.2总体框架 (11)

2.2.1指导思想 (11)

2.2.2业务逻辑框架 (13)

2.2.3技术体系架构 (15)

3具体建设方案 (18)

3.1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8)

3.1.1平台云端部署 (18)

3.1.2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与数据中心 (24)

3.1.3卫生信息平台基础功能 (42)

3.1.4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 (47)

3.2分级诊疗协同系统 (50)

3.2.1双向转诊系统 (50)

3.2.2远程会诊系统 (55)

3.2.3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健康档案浏览器) (56)

3.2.4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 (60)

3.3.1医疗服务监管系统 (61)

3.3.2公共卫生监管系统 (64)

3.3.3卫生资源监管系统 (65)

3.3.4区域绩效考核系统 (67)

3.4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系统 (72)

3.4.1基层医疗信息系统 (72)

3.4.2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78)

3.5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83)

3.5.1建设目标 (84)

3.5.2建设原则 (84)

3.5.3设计思路 (84)

3.5.4标准参照与实施 (85)

3.5.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内容 (86)

3.5.6信息资源标准代码管理 (101)

3.6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07)

3.6.1系统安全性设计思路 (108)

3.6.2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110)

3.6.3安全等级划分 (110)

3.6.4安全风险分析 (112)

3.6.5安全体系总体设计方案 (114)

4项目实施进度 (118)

4.1项目建设期 (118)

4.2实施安排计划 (118)

4.2.1第一阶段:历时12个月 (119)

4.2.2第二阶段:历时6个月 (120)

5项目建设收益分析 (120)

5.1全县居民:降低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20)

5.2管理部门:政府形象,数据支持,辅助决策 (120)

5.3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互联互认,资源共享 (121)

5.4相关部门:数据支持,拓展业务,增值服务 (121)

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2.1项目建设目标

依据按照国家、省、市、区/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及规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在区域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互认,促进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全面提升全县范围内的医疗业务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资源优势,为居民提供各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探索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平台顶层设计,完善应用业务系统的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1.2.2项目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的建设范围为卫计委及其下属各个机构。

1.2.3项目建设内容

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县级数据中心

建立全县的卫生数据中心。

?县级卫生信息平台

通过县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以及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计生信息的互连互通和信息共享。并与地区级平台及其他外部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

?四大信息资源库

●电子健康档案资源库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数据库标准。

●电子病历资源库库规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电子病历数据

库标准。

●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建设:全员人口信息库涵盖区域内所有户籍人口和流

入人口的全员人口个案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

及人口的婚、孕、产、育和生殖健康等信息,为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孕

情监测、技术服务、利益导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医疗卫

生和计划生育各项业务应用、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平台业务应用

●综合业务管理建立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基本药物、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专项业务提供数据

支撑,完善绩效考核系统,根据用户提出的考核方案实现系统绩效考核,

为局领导提供决策辅助。

●建立分级诊疗系统

完成县域内县乡的分级诊疗系统建设。

?业务系统完善

●基层系统完善建设

优化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能够接入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两大体系建设

●统一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符合国际、国家及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数据标准或规范,遵循中国卫生信息标准,符合国家医疗卫生、医疗保障相关指标规范和技术要求。根据和平区区域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建立统一规范标准体系设计,主要包括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业务规范。

●统一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包含机房、硬件及系统软件等安全管理规范,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1.2.4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

2总体设计方案

2.1设计原则

整体建设原则如下:

●惠及居民,服务应用

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医疗卫生工作流程,促进业务融合,方便居民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以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为建设重点,统筹规划,整合现有的医疗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完善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保障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措施,实现互联互通、资源信息共享。

●规范标准,分步实施

根据各业务领域需求和能力条件,突出重点,坚持规范标准,统一接口,按照“先互连互通,再逐步统一;先建框架,再逐步深化;先行试点,再全面推广”路径,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政府主导,合力建设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用好项目资金及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应用升级改造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安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高可用、可靠性、可定制、易维护性、实用性等原则。

2.1.1安全性原则

本项目内容涉及安全性问题,安全方面按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别进行安全防护。对于安全的考虑,这里主要考虑应用安全,表现在八个方面:

1.遵循国家相关文件要求

符合国家相关文件指出的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和等级保护的原则;对本项目来说,各系统建设根据重要性不同,划分多个具有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安全域,实现不同强度的安全保护。

2.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

要求严密的用户身份认证,以保证用户只能进行权限内的系统、模块、功能、条目、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遵从权限最小化原则,设置三员分立的管理权限(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形成相互制约的授权机制。

3.信息保护

应用系统间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安全防护的要求,采用相应加密手段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系统运行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另外要考虑采用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数据库产品;提供完备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手段;对某些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运行安全管理

技术手段只是保证应用系统安全性的一部分,还要建立一套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各系统安全。

5.应用安全设计范围

应用安全应在整体的安全网络防护框架下,设计的范围和内容整体全面,包括安全涉及的各个层面,避免由于遗漏造成未来的安全隐患。

6.最小化影响

安全建设工作应尽可能小的影响现有网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不能造成系统性能明显下降、网络拥塞、服务中断等。

7.数据保密

对本项目的相关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2.1.2先进性原则

各系统的先进性,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系统设计有前瞻性、先进性、成熟性以及可扩展性,符合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潮流;

2.采用目前流行的多层结构设计,以成熟的开发方式,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3.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保证系统在不同平台上的能够协同稳定的运行和信息交换,以及将来基础软硬件的升级换代;

4.产品选型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先进性、成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5.保证系统能够适应现代技术的未来发展;

6.从业务、标准、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系统架构的开放性。本项目的应用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互,所以一个开放的架构是保证不同系统之间交互的必要条件。

2.1.3可扩展性原则

将从三个方面考虑本项目的可扩展性:

1.系统设计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和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标准规范,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2.运行网络和软硬件设备支持通过增加软硬件对系统进行扩展,满足不断增加的性能要求;

3.在应用系统结构上采用多层技术框架设计,分别支持应用系统的横向扩展和功能扩展;

4.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拆接、组合,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应尽可能为后续功能预留接口。

2.1.4高可用原则

为保证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从五个角度进行系统设计,并贯彻于应用系统设计的始终。

1.面向系统功能设计

应用系统设计基于当前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需求、现状、发展三者之间的关联,定位应用系统的开发范围,使各系统衔接过去、满足当前、适应发展。

2.面向组织架构设计

从“系统用户是谁?各层次用户拥有的角色有哪些?对各种角色的用户提供怎样的功能?”等方面,总体设计系统用户、角色、权限、功能等。

3.面向稳定运行设计

保证应用系统运行稳定,有很强的防错、抗错能力。有很强的故障恢复和应急措施,使各系统核心功能不间断地正常运行。

4.面向负载均衡设计

系统应用服务能力的线性扩展和流量均衡,以保证在大事务量、大数据量的环境下能加以调配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服务器的高可用性,以保证在个体服务器或服务出现故障时,应用系统不受影响。

5.组件化设计

在设计系统时,充分利用分离业务、框架和功能的方法,首先建立支撑构件和基础服务,再在构件和服务上构造系统功能。

2.1.5可靠性原则

本项目的可靠性从四个层面保证:

1.网络保证;

2.主机和系统软件保证;

3.应用系统保证,对应用系统进行运行监控、异常和错误处理等;

4.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保证。

2.1.6可定制原则

各系统功能的可定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保证:

1.系统设计采用结构合理的多层架构,系统的应用服务集中管理;

2.灵活设计数据模型,能适应系统需求的不断扩展;

3.各系统具有快速定制功能,尽量减少二次编码工作。

2.1.7易维护性原则

客户端基本不需要维护,服务器端的易用性主要从三个层面保证:

1.基础软件均要求提供相应的维护工具;

2.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清晰的管理向导,简化维护;

3.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确保总部和分部各级用户都能够获得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简单、方便、容易学习和使用。

2.1.8实用性原则

各系统的实用性,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方案设计要符合系统总体规划的要求和设计原则,以满足项目规划功能需求为基本前提;

2.尽量节省经费的投入;

3.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

4.防止因系统在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系统处理能力不足;

5.采用多种技术,尽量减少用户手工录入。

2.2总体框架

2.2.1指导思想

2.2.1.1以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本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可及、优质、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因而在医疗卫生业务信息系统中,人作为基本对象的卫生服务对象,其在系统中的状态最为多样,以人为中心的分析表明,个人健康信息都直接或间接地和整个区域卫生系统各子系统发生联系,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健康人,患者等信息)主要由各个信息系统产生并动态更新,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疾病的发生等状态的转移建立各种专项档案、各种诊疗信息,这些信息可供各个医疗业务部门在服务过程中频繁使用。

因此,建立的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出生信息,户籍信息,联系信息,健康信息,家庭健康信息,疾病情况,过敏药物等等,这些信息都是以个人基本资料为核心,通过全县统一的,唯一的个人编码联系在一起,提供一个个人健康记录的全角信息视图。以人从生到死的状态转移为关键路径设计的信息分析如下图所示:

电子健案记录EHR包括居民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所有的关于医疗健康保健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出生证明、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次就诊的病历、报告、处方、体检结果等等,电子健康记录的共享就是各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社康中心等)将各自对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业务数据采用统一的标准汇总到数据中心形成每个居民完整的健康档案信息,同时各医疗卫生机构又能够方便地共享查询这些资料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2.2.1.2基于MPI 与EHR架构

本项目建设必须避免其他地区以条线业务建设带来的教训,整合项目中各个系

统建设和整合必须遵循病人主索引MPI与电子健康记录EHR的总体框架。这样不仅能保证完成医疗卫生纵向的管理业务和目标,同时又使基层的各项业务实现天然的整合。

为了实现自然人数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的采集归并与整合,以及和其他子系统,区域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网络之外的系统的联系,简化行政管理手段,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费用,就需要实施统一标识MPI,并根据这个统一标识实现EHR 的归并和整合。这个类似于美国的社会保险号、新西兰的国民在线号码。

个人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s,EHR)是以个人健康、保健和治疗为中心的数字记录,是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健康档案,记录了个人从出生至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健康、保健、医疗信息。EHR 跨越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为提高病人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健康护理、推进病人康复和降低医疗费用提供有效的手段。

MPI和EHR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整合的关键。

2.2.1.3纵横向业务有机整合

整个平台在建设时要处理纵横向业务的关系,建立纵向医疗卫生管理业务系统时必须兼顾考虑横向业务的整合或在横向业务系统的基础之上建设,建设基层横向医疗卫生业务系统或整合时又必须兼顾纵向管理业务的需要,通过居民主索引MPI 和个人健康记录EHR的主框架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作。

2.2.2业务逻辑框架

本项目从架构上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自治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中心端集中部署在统一机房。本项目立足于统一数据中心集中部署,面向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业务的服务模式,满足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要,简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运维难度,降低运维成本,提供工作效率,加强管理机构对基层机构的高效监管,实现信息化支持体系目标。

2.2.3 技术体系架构

2.2.

3.1 四层技术体系结构

由层次划分可以看出,对于整个系统体系架构,将其分成了信息访问层、信息展示与表现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存储层四层,之所以将其分为这四层,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1.优化系统结构

将系统分为多层,业务逻辑放在应用服务层,应用系统的维护集中在应用服务层,客户端的维护就相对简单多了,有利于应用系统维护及系统管理。

2.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将客户端与数据库隔离起来,客户端无权限直接访问数据库,有利于安全管理,可有效防止恶意攻击。还可以利用中间件的安全管理特性进一步加强权限控制管理。

3.可以统一入口,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将信息访问层作为系统使用的统一入口,并通过信息展示和表示逻辑层,实现对每一个访问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展示逻辑与业务相关逻辑进行区分,从而使得个性化服务的变化,不至影响系统业务逻辑的变化。

4.便于业务(事务)级权限管理

通过业务逻辑实现业务(事务)级权限,一种业务一个服务程序(Service),利用中间件的安全管理对其进行访问控制。数据库的权限只分为对表(或表中的列)的插入(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查询(Select)权限,它属于数据库表级的权限,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以业务(事务)为主线,也就要求对业务(事务)实现权限控制,四层结构应用可以方便地对客户端实现事务权限管理控制。业务(事务)级权限控制的引入丰富和方便了权限控制与管理,实际上两层应用体系结构中可通过存储过程类似地实现业务(事务)级权限控制,但采用四层应用体系结构实现业务(事务)级权限控制更加灵活、方便、实效。

5.提高系统扩展能力

若要提高系统性能、处理速度,可通过增加应用服务器,分担一部分应用服务工作即可,而原来的应用服务器几乎可以不动。同理,对于访问用户量的增加存储数据量的增加,同样可以只增加相应层的服务器数目即可,系统的业务逻辑均无需发生变动。

6.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和提高数据库响应速度

应用服务层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网络瓶颈和数据库连接数过多引起数据库性能下降的问题。应用服务层往往有多台服务器,可有效地解决客户机访问服务层瓶颈。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物理距离很近)可方便地采用宽带网连接,不会产生与数据库服务层网络瓶颈。

7.保护现有投资

原有性能较差的设备均可发挥作用。大量复杂计算的工作均可放在应用服务器上,对硬件要求不是很高,客户机只做用户输入与显示,原有微机即可。采用四层应用体系结构后整个系统性能有很大地提高,也不会造成原有系统资源浪费。

8.提高系统性能

四层应用体系结构能更好地调整应用体系,还可利用中间件的特点来选择路由、平衡负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2.2.

3.2S OA技术实现框架

系统开发采用分层体系架构建设,基于SOA架构的系统分层开发总体技术框架符合整个系统的技术框架,即基于系统的基础设施及应用支撑平台,面向各个业务系统,需要开发的分层组件框架结构。

系统开发通过实体类定义、基础控件和服务、业务组件、业务控制逻辑、业务展现控制等几个层面的开发实现。

基础构件位于业务构件层之下,为业务构件提供不依赖平台的服务,例如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接口,电子表单、工作流等,为应用系统的和业务构件系统的开发者使用,使其能够更专注于业务构件和应用系统的架构。

其中基础控件、业务组件为整个应用系统公用的基础组件,作为应用支撑平台的组成部分,搭建应用服务、应用集成以及安全服务等支撑,为整个系统公用。

3具体建设方案

3.1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3.1.1平台云端部署

3.1.1.1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一个应用信息系统尤其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来说,IT基础设施计划外的增长日益复杂,每次面临新需求、新应用时,就要增加新的服务器。从设备采购、系统部署到业务上线,通常要花费数周的时间,新业务不能得到快速响应。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IT基础架构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IT基础架构正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为能够降低计算成本,众多项目已经或正在考虑对IT基础架构进行整合及虚拟化。如何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和基础架构成本,需要面对如何实现软件、应用、数据和硬件资源的共享的问题。

IT基础架构面临业务支撑灵活度的压力。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如何增加IT基础架构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如何加快部署周期,轻松、灵活地应对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都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系统管理复杂。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Windows平台、Linux平台……,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多、种类多、管理复杂,面对

如此复杂的环境,需要在业务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解决问题,传统IT管理方式面临挑战。

性能瓶颈。业务高峰时,业务系统负荷增加,出现性能瓶颈,不能及时响应用户请求,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如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成为当务之急。

IT采购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以往根据项目需求采购设备、部署基础架构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变化的要求,新的采购模式应该以有规划的、整体的基础架构升级来适应不断增加的新应用、提高对业务支撑的灵活性。

因此,需要换一种思路,从业务角度来考虑IT基础架构。“云计算”的出现使信息技术行业发生重大变革,也为应对数据中心面临的上述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法。“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数据和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云计算”也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用户使用。

3.1.1.2设计目标和要点分析

3.1.1.2.1云计算服务概述

根据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模式和服务对象范围可以将云分为三类: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云计算又可以按照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分为三层:

●基础架构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提供的是虚拟

化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IaaS;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提供的是优化的中间件,

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portal服务器等,PaaS;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包括行业应用、工具应用

和信息服务等,SaaS;

“云计算”提供了诸多好处,包括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和降低总体IT成本的承诺。或许你正考虑通过构建一个云计算环境实现如下目标:

●能够实现IT服务的快速交付、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创新;

●自动配置和部署应用测试环境,更好地模拟生产环境进行测试,提高

产品质量;

●实现资源再激活配置过程的自动化,降低成本;

●通过使用一种可预知结果的测试方法,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管理IT环境中的风险、满足合规要求;

●平稳迁移到新的应用,平稳迁移到新的基础架构,平稳迁移到新部署

的解决方案;

●从一个独立的系统平稳迁移到虚拟化系统环境。

同时,还会面临如下一些挑战:

●保证用户满意度:避免资源供给错误导致测试活动受阻碍甚至意外停

机;

●保证产量和收入:确保测试环境下获得与生产环境相同的结果,避免

环境问题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且不能快速确定问题所在。

网上办事大厅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建设依据 (2) 1.3.建设目标 (2) 第二章总体建设 (3) 2.1.建设原则 (3) 2.2.对现有系统升级改造 (3) 2.3.网上办事事项推广 (3) 2.4.与市事项管理平台、市网上办事大厅对接 (4) 2.5.电子证照库证照采集 (4) 第三章平台及应用系统现状 (5) 3.1.应用支撑平台 (5) 3.2.网络行政审批(服务)综合系统(一期)使用现状 (9) 3.3.镇街政务服务系统使用现状(二期) (10) 3.4.网上办事大厅现状 (10) 第四章建设内容 (11) 4.1.在线申报、受理和审批系统 (11) 4.2.事项推广实施及定制开发 (11) 4.3.事项管理模块适应性改造 (12) 4.4.与市事项管理平台对接 (12) 4.5.与市网上办事大厅对接 (13) 4.6.电子证照库证照采集 (13)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2013广州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穗科信函[2013]619号)的要求“6月20日前,依照全市统一标准规范要求,建设全市区(县级市)网上办事大厅区县分厅,实现与省、市网上办事大厅的连通,并保障与省、市网上办事大厅目录系统数据同步。6月10日前,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达到一级;7月10日前,6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达到二级;10月10日前,2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达到三级;11月底,60%社会事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建设广州市开发区三级网上办事大厅系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通过与广州市事项管理平台、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的对接,实现萝岗分厅全区相关服务事项办理达到广州市对网办率的考核要求。 1.2.建设依据 1.《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关于征求2013广州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方案的函》(穗科信函[2013]619号) 2 .《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规范指引(试行稿)》 1.3.建设目标 1、针对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办事过程步骤及状态要求,对网络行政审批(服务)综合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内容包括:申办、网上预受理、受理、审批(处理)、补交告知、补交受理、特别程序申请、特别程序结果、办结、领取登记等10个过程信息等过程进行适应性开发改造 2、本次项目将实现网上办事事项进行调研、梳理、核准、实施培训推广,以满足广州市对萝岗区网办率、网上办事深度的考核要求。 3、与市事项管理平台,根据《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接口规范》对接入事项管理平台进行接口开发,完成萝岗区行政审批系统与市事项管理平台的事项数据同步。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四大焦点问题 居民医疗健康信息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居民医疗健康信息记录不完整、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居民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发展。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医疗重复检查现象严重,加剧看病贵问题 由于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各不相通,形成信息孤岛。患者去不同的医院看病,重复检查现象严重,造成医疗浪费,加剧看病贵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等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病人涌入大型医院,导致看病难 据统计,全国近八成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镇,其中八成以上又集中在大医院,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量患者涌向大医院,出现看病难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等是缓解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 当前,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产生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加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搭建面向民众、面向医疗机构和面向相关企业的信息平台,建立一整套向卫生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实现卫生服务信息公开,是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 二、用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概述 用友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UFIDA GMIS,简称“用友G系列”),是基于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全面解决方案,依据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标准开发而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采用灵活的SOA架构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数字交换与共享,从而为各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服务活动和区域协同提供支撑,在本区域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医疗、保健、防疫、卫生监督等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提供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解读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解读 区域卫生信息化从2006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探索和发展。卫生部2011年在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和医院平台方案的基础上启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区域平台技术规范”)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医院平台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本项目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包括上海等4省卫生厅(局)、解放军总医院等6家医院和万达信息、东华软件等医疗卫生IT企业共同参与标准研制工作,并从各参研单位挑选长期从事临床、卫生信息标准化、医院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工作的专家组成标准研制项目组,于2011年7月启动标准制修订工作。 明确定位 为保证技术规范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011年7月,首先对技术规范的定位进行研讨。技术规范的发布旨在进一步指导全国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对于已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成果启动标准的测试、认证、评价和验收工作。技术规范明确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的技术路线以SOA架构为核心,同时在必要时补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注册服务、健康档案整合服务、健康档案存储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档案调阅服务、健康档案协同服务等基础服务,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及IT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技术要求。医院信息平台提供注册服务、电子病历整合服务、电子病历档案服务、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交互服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服务。 厘清技术路线 2011年8月重点厘清了平台技术规范编制的技术路线,包括采用何种编写体例,平台技术规范具体的技术内容的范围,从哪些方面来体现“测”(测试)与“评”(评价)。 在借鉴了国内电子政务等其他行业技术规范及国内现有区域平台工程文档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IHE等集成规范的体例。 区域平台技术规范的内容重点包括:个人身份管理、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交换、健康档案数据存储、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共享调阅、健康档案隐私保护、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而不包括基于健康档案的综合卫生管理。风格上只描述是什么,不描述为什么。结合体例和内容,技术规范包括:技术架构规范、功能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流程(交易)规范、接入规范、IT基础设施规范、性能要求和相关附录。类似的,医院平台技术规范内容重点包括:个人身份管理、电子病历数据采集、交换、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电子病历管理、电子病历共享调阅、隐私保护、医院内部业务协同和医院与区域平台的交互,而不包括医院内部综合卫生管理。 结合测试和评价的角度,技术架构规范、功能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接入规范侧重于评价;而流程(交易)规范、性能要求和相关附录侧重于测试。 内容简介 内容概述 区域平台技术规范第4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框架和技术要求提出总体框架和SOA等技术要求。第5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参考模型架构提出软件体系架构,各组件概述及范围的进一步界定。第6章平台功能和交易规范提出基于面向服务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宏观层面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 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 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

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医院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医院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 项目建成后,将为政府、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政府 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政府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建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建设实施意见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

区域卫生平台数据中心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数据中心 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特点,我们设计数据中心时需要遵循三大原则: ?网络传输的高效性和保密性 ?服务器的高可用性 ?服务器资源最大化利用 基于此,我们将引入下述技术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 ?建立VPN专网 ?双光纤接入 ?VMware虚拟化技术 ?双活存储 平台部署 基于以上分析进行总结,我们将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网络部分的建设部署,第二阶段主要为系统方面的建设及部署。具体内容如下: 2.1 网络部署 2.1.1网络建设需求 本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目标是解决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数据上传、数据交换、信息孤岛等问题,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本系统建立网络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涵盖的有关单位包括: 1、市卫生局数据中心 2、市卫生局 3、市疾控、卫监、妇幼等相关卫生系统机构

4、市属医疗机构 5、各乡镇卫生院 6、各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2.1.2带宽设计 网络带宽如果涉及中影像数据传输和远程医疗视频会议要求,按照视频会议按照一路720P高清1Mbps要求,市级中心医院按照最高12路远程视频会诊设计,相关带宽消耗至少12Mbps。因而本次网络带宽涉及暂时不考虑到这部分业务 第一阶段中主要考虑到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暂时不考虑PACS和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的需求。因而本次方案本方案带宽设计如下: ●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采用100M光纤接入 ●市人民医院数据中心采用100M接入区域卫生信息信息平台 ●市中医院数据中心采用独占10M或共享100M接入区域卫生信息信息平台 ●市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通过光纤接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其它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妇幼、精神卫生中心等)共享10M接入市区域医疗卫 生信息平台 ●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通过10M~20M专线接入市卫生局数据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等等通过2M~4M专线接入市卫生局数据中心 2.1.3网络架构 市区域卫生平台以Internet VPN或电信VPDN为技术灵活组网,主要线路全部采用光纤连接,构建市区域卫生信息网。市区域卫生平台网络拓扑图如下:

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80103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一、项目内容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以《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 年版)》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普及性,建立妇女儿童基础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绩效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卫生计生委为主体建设单位,涵盖全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此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以系统为工具将整个自贡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立体的分为了三个层面,并为之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二、建设目标 (一)实现妇幼保健业务支持及数据共享及调用 提供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分娩机构、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日常业务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保健水平;收集基础妇幼业务数据及变化,实现机构间数据共享及调用; (二)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绩效考核与指标考核 提供各区县保健院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与绩效考核平台,提供各区县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各项指标考核、控制的数据来源与依据; (三)实现数据汇总分析 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管理数据汇 —1 —

总、分析平台,为全市妇幼工作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建设原则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应采用符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符合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遵循业界规范。尽可能的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保护用户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必须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在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身份识别、预防篡改。必须保证其信息流转和发布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系统一旦出现意外,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机制,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 系统要求提供7X 24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应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保证局部出错不影响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开放性和灵活性 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具有开放性,提供相应的接口,免费提供基本代码,免费开放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家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特别要加强系统设计的前瞻性、预留系统扩充和扩展能力,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平滑。 系统必须提供灵活的维护机制,业务种类和流程应可自定义,当业务扩展或变动时,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满足新的需求。 —2 —

智慧政务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政务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第1章、前言 (4) 1.1、项目背景 (4) 1.4、项目建设目标 (5) 1.4.1、功能定位 (5) 1.4.2、建设目标 (5) 1.5、项目设计原则 (6) 1.5.1、统一建设 (6) 1.5.2、相对独立 (7) 1.5.3、共建共享 (7) 1.5.4、安全可靠 (7) 1.6、建设思路 (7) 1.6.1、需求驱动 (7) 1.6.2、标准先行 (8) 1.6.3、围绕数据 (8) 1.6.4、逐步扩展 (8) 第2章、项目管理与实施 (9) 2.1、数据中心项目管理的特性及对策 (9) 9.1.1、对政府数据中心项目的错误概念 (9) 9.1.2、业务过程驱动集成 (10) 9.1.3、软件支撑平台的合适角色 (11) 9.1.4、对外部依赖性的管理 (12) 9.1.5、组织合理的项目资源 (12) 9.1.6、小结 (14) 2.2、项目组织机构 (15) 9.2.1、项目组织架构 (15) 9.2.2、人力资源准备 (17) 2.3、项目管理 (21) 9.3.1、项目计划管理 (21) 9.3.2、项目质量管理 (22) 9.3.2.1、建立项目的表现衡量标准 (22) 9.3.2.2、观察项目的实际表现情况 (22) 9.3.2.3、比较实际表现和衡量标准 (23) 9.3.2.4、采取纠正措施 (23) 9.3.3、项目风险管理 (23) 9.3.3.1、风险分析 (23) 9.3.3.2、风险管理 (25) 9.3.4、项目保密管理 (26) 9.3.5、项目进度偏差控制 (27) 2.4、项目文档管理 (28) 9.4.1、项目管理文档列表 (28)

XX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

XX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6) 第二章现状及项目背景分析 (8) 2.1. 对卫生业务现状的宏观分析 (8) 2.1.1. 我国卫生体系概况 (8) 2.1.2.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9) 2.1.3.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机遇 (9) 2.1.4.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 (10) 2.2. 对XX市发展策略的理解 (10) 2.3.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必要性 (10) 2.4. XX市卫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 2.4.1. 优势和基础 (11) 2.4.2. XX市卫生应用系统分析 (11) 2.4.3. XX市卫生信息技术治理分析 (12) 2.4.4. 下一步建设重点分析 (12) 第三章区域卫生信息化需求分析 (14) 3.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分析 (14) 3.1.1. 居民 (14) 3.1.2.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用户 (14) 3.1.3.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用户 (16) 3.1.4. 卫生行政部门用户 (17) 3.1.5. 其他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用户 (17) 3.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18) 3.2.1. 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18) 3.2.2. 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20) 3.2.3. 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21) 3.2.4. 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 (21) 3.2.5. 各医疗机构间协同 (23) 第四章区域卫生信息化总体设计 (24) 4.1. 建设目标 (24) 4.1.1. 宏观层面 (24) 4.1.2. 业务层面 (24) 4.1.3. 技术层面 (25) 4.2. 规划原则 (25) 4.3. 总体规划 (26) 4.3.1. 规划架构图 (26) 4.3.2. 规划与“智慧XX”的关系 (27) 4.4. 区域标准卫生信息资源库(一个中心) (28) 4.5.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个平台) (31)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18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18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18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18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18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18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18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新疆阜康产业园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设项目 项 目 建 议 书 阜康市时代发展有限公司 二0 一一年十月

前言 产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加快产业园发展,是我市实施“以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加快产业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园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阜康市时代发展有限公司2011 年开始协助新疆阜康产业园建 设信息化平台,新疆阜康产业园信息化平台由市级平台、产业园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三级组成,利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产业园信息、产业园企业信息,并且构建相互的信息交换和工作管理通道,从而形成整体的信息优势和有序工作管理机制。 阜康市时代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资金、技术、网络、运行、管理、服务上的优势,本着服务企业的宗旨和“稳妥、规范、高效”的原则及双赢的合作模式,与新疆阜康产业园管委会强强联手、加深合作、携手加速推进阜康产业园整体信息化进程!

项目名称:新疆阜康产业园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承担单位:阜康市时代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建设内容:信息楼(500 平方米)、产业园门户网站、综合办公管理系统、通信管理调度系统、产业园视频监控系统、产业园治安巡逻对讲系统、产业园翼机通系统 建设起止年限:2011 年-2012 年 项目总投资:2100 万(其中信息楼建设300 万、设备1300 万、安装费用180 万、流动资金320 万) 申请国家引导资金:210 万 自有资金:1890 万

第一章产业园信息平台建设目的 1、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成熟的产业园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模式,构建高水平复合式产业园信息化基础技术平台和立体式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产业园信息化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效提高产业园及入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全市产业园的整体发展。 2、加强产业园安全管理,促进产业园健康、快速地发展,通过信息平台将产业园形象向全球宣传展示,各级领导及时掌握产业园及企业建设、重点项目进度等情况。 3、结合当地政府政策和阜康产业园成熟的网络和丰富的各种资源,同时聚积社会其他先进的软件系统,构建面向产业园和入住企业的信息化共用技术及通用基础管理平台。 4、本着政府指导、产业园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将产业园和入住企业在信息平台上进行整体包装和推介,集中打造具有独特影响力和特色功能的国内先进信息平台。 5、充分利用阜康市时代发展有限公司的资源、技术、服务等优势,大幅度降低产业园和入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成本和门槛。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名称 (4) 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4) 1.2.1项目建设目标 (4) 1.2.2项目建设规模 (4) 1.2.3项目建设内容 (4) 1.2.4项目建设期 (5) 2总体设计方案 (6) 2.1设计原则 (6) 2.1.1安全性原则 (6) 2.1.2先进性原则 (8) 2.1.3可扩展性原则 (8) 2.1.4高可用原则 (9) 2.1.5可靠性原则 (9) 2.1.6可定制原则 (10) 2.1.7易维护性原则 (10) 2.1.8实用性原则 (10) 2.2总体框架 (11) 2.2.1指导思想 (11) 2.2.2业务逻辑框架 (13) 2.2.3技术体系架构 (15) 3具体建设方案 (18) 3.1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8) 3.1.1平台云端部署 (18) 3.1.2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与数据中心 (24) 3.1.3卫生信息平台基础功能 (42) 3.1.4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 (47) 3.2分级诊疗协同系统 (50) 3.2.1双向转诊系统 (50) 3.2.2远程会诊系统 (55) 3.2.3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健康档案浏览器) (56) 3.2.4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 (60)

3.3.1医疗服务监管系统 (61) 3.3.2公共卫生监管系统 (64) 3.3.3卫生资源监管系统 (65) 3.3.4区域绩效考核系统 (67) 3.4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系统 (72) 3.4.1基层医疗信息系统 (72) 3.4.2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78) 3.5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83) 3.5.1建设目标 (84) 3.5.2建设原则 (84) 3.5.3设计思路 (84) 3.5.4标准参照与实施 (85) 3.5.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内容 (86) 3.5.6信息资源标准代码管理 (101) 3.6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07) 3.6.1系统安全性设计思路 (108) 3.6.2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110) 3.6.3安全等级划分 (110) 3.6.4安全风险分析 (112) 3.6.5安全体系总体设计方案 (114) 4项目实施进度 (118) 4.1项目建设期 (118) 4.2实施安排计划 (118) 4.2.1第一阶段:历时12个月 (119) 4.2.2第二阶段:历时6个月 (120) 5项目建设收益分析 (120) 5.1全县居民:降低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20) 5.2管理部门:政府形象,数据支持,辅助决策 (120) 5.3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互联互认,资源共享 (121) 5.4相关部门:数据支持,拓展业务,增值服务 (121)

区域卫生信息化方案

关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湖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市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

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市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市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论文联盟整理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发表时间:2011-11-28T12:57:2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凯陈伟全[导读]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刘凯陈伟全(广东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广东深圳 51811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80-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成为当前社会一个难题。所以我们急需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信息数据,尤其是医疗卫生这方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被加速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卫生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医疗卫生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所以发展区域性的卫生医疗系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医院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医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医院的院内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有效途径。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再是各个医院各自开发、各自建设,成为一座座的信息孤岛。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总的来说,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所以我国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新建、扩建、升级改造。 (三)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包括项目建设单位简况、机构职责等概况。 (四)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包括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五)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 (六)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七)总投资及来源。 (八)经济及社会效益。 二、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各主要业务信息化情况。 本单位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资源存量一览表,包括硬件品种数量、系统软件清单、应用系统列表、数据库列表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可行性分析,说明必要性、紧迫性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国内外或相关省市发展概况、水平、发展趋势等。

2、建设依据,提供和说明领导批示、文件要求、纪要规定等情况。 (三)需求分析。 1、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涉及范围和规模,项目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等。 2、阐述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主要任务、达到的效果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2、项目建设思路。确定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建设思路。 3、系统建设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本项目建设目标及与全区信息化总体规划以及本单位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关系。 (二)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1、项目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2、项目本期的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四、项目本期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一)在“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开放性、兼容性、整体性、共享性、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实时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