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解析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解析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解析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解析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

悲剧命运解析

作者崔文尧

系(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 2009级本科

学号 090401049

指导教师薛菊花

论文成绩

日期 2013年04月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命运解析

崔文尧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法国著名剧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以悲剧为主线,痛斥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茶花女作为风尘女子,是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形象。她善良且富有牺牲的精神、孤高傲世及坚毅的性格是其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但是她悲惨的身世、消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执着的爱情观也加速了她的凋零。同时,男权社会下的社会道德、宗教礼数也是她悲剧命运的侩子手。通过对玛格丽特悲剧命运原因地的分析,反思了茶花女给后人留下的思想意义。

关键词:《茶花女》;爱情;性格;悲剧;命运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因为随身装扮总少不了一束茶花,故人称“茶花女”。在《茶花女》中,小仲马美化了主人公的形象,虽然玛格丽特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妇,但内心仍然保留着质朴善良的美德,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去成全她的情人阿尔芒的家庭声誉。这也是人物形象的一个亮点所在:一个善良、让人爱怜、同情的妓女,却没能得到自己的幸福,让人心痛。

一、茶花女的悲剧命运

玛格丽特原是一个纯洁无邪的乡下姑娘,家庭的贫困迫使她来到浮华的都市巴黎,靠自己的美貌和青春,卖笑求生,成为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玩物、红极一时的高级交际花。她承恩受宠,享受着男人给予她的奢华生活,但她清楚自己的真实处境与地位,不过是一个人尽可夫的下等女人,是“一个快乐的时候比痛苦还要悲伤的女人”[1],“会在毁灭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以后,像一条狗似的死去”。[2]玛格丽特意识到了自己身世的可悲,感受到了环境的腐恶,她在努力挣扎,渴求着纯真。玛格丽特“是个快乐与忧伤、纯真与卖笑的混合体”[3],过着纸醉金迷、腐化堕落的生活。奢华糜烂的生活让她欠下了一身债,需要男人来替她偿还。玛格丽特与年老的公爵、年轻的伯爵来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大量的金钱以支付庞大的开支。然而,玛格丽特自从获得了阿尔芒的真挚爱情后,就断绝了与公爵和伯爵的往来,没有了男人地供养,以及阿尔芒最后地离去,可怜的姑娘就在“外表富丽堂皇的贫困中死去”。

二、茶花女悲剧原因分析

(一)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

玛格丽特是一个来自贫苦乡下的姑娘,虽然她堕入迷途,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烂生活,不幸染上肺病,但却因其消极的生活态度而加速了她地消亡。即使如此,也始终掩盖不了她的善良和富有牺牲的精神,为了自己爱人的家庭声誉,她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爱情,悄无声息地离开阿尔芒,并一个人独自承受着所有的委屈和痛苦,也正是她坚毅的性格给她勇气去承受这一切,她可以为了爱的人努力与社会抗争,也曾为了阿尔芒真挚的爱情而变得乐观,但面对现实,她选择了再次消极、堕落。

1、善良孤傲的性格

作者小仲马用“茶花女”来称呼女主人公,除了象征着玛格丽特善良高尚的品格和完美无暇的内心,更多地是用来比喻玛格丽特不幸的命运,她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却因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而过早地衰萎、凋零直至死亡。

玛格丽特来自农村,出身贫寒,只身来到巴黎谋生,却不幸坠入风尘,由于阶级出身和地位低下,她只能屈辱地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承受着非人的待遇,但是茶花女作为一个高级妓女,也喜欢奢华、放荡的生活,喜欢漂亮的衣服、马车和钻石,为了这些奢侈品,她甘愿作男人的玩物。另外,她内心的自暴自弃事实上是一种忘却现实的需要,她过着寻欢作乐的生活,为了加速她悲惨的结局,她拒绝治好她的肺病。但她也反抗社会,喜欢戏弄初次见面的人,因为“她们不得不忍受每天跟她们见面的人的侮辱,这无疑是对那些侮辱的一种报复”[2]。她还经常愤愤不平地说她们不再属于自己,她们不再是人,而是物,他们讲自尊心的时候,他们的情妇排在前排,要他们尊敬的时候,他们的情妇却降到末座。或许正是因为她看透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拥有真正的爱情,在她被人玩弄的躯体里,还是始终深藏着“不教泥淖陷渠沟”的灵魂。

另一方面,即使她处于一个虚假的生活表象下,她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美好的人生理想,一直渴望摆脱那种被人践踏和蹂躏的卖笑生涯,希望能过上普通女子的正常生活,在与阿尔芒相识后,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更加促使她产生改变非人生活的愿望和行动。“顷刻之间像一个疯子似的,我在你的爱情的上面建筑了一个未来世界”[2]。理想被她高度的理想化了,为了追求这一理想,她倾注了全身心,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是生命。她抛弃了已经成为生活必须品的豪华住宅、马车和社交,和阿尔芒来到乡间隐居。她非常珍惜这份最为普通的爱情,为了使爱情不留下职业的痕迹,她拒绝了视她为女儿的老公爵一年七万法郎的巨款。她偷偷卖掉了自己的首饰、马车来还债以减轻爱人的经济压力。在阿尔芒的父亲来到她和阿尔芒在乡下的住处劝她离开他时,为了爱人的前途和家庭名声,她忍痛和阿尔芒分离,回到巴黎旧日的生活圈里去。为了减轻阿尔芒失去爱情的痛苦,她还做出种种假象让他羞辱自己而独自咀嚼伤心、委屈而不久缠绵病榻弃他而去,弥留之际还痛呼:“生命在我面前逃去,我可要把它抓住……”。[2]她对生活的追求直到生命的尽头,为了摆脱风尘,追求光明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后,玛格丽特天真的性格以及理想化的爱情观蒙蔽了她的双眼,让她错误地认为阿尔芒就是她所追求的真爱,可以帮她摆脱堕落的生活,然而阿尔芒的自私、虚荣以及对玛格丽特的不信任也是造成玛格丽特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24岁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巴黎读完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凭放在口袋里,也让自己过几天巴黎那种懒散的生活。他凭着祖传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佣人,养了一个“小家碧玉,温柔而多情”的情妇,同时还和朋友一起出入各种风月场所寻欢作乐。也正是因为此,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号“茶花女”的玛格丽特小姐,并立刻对她展开了追求。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风月场中追求女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钱,一种是用情。阿尔芒在当时也算是有几个钱的“小资”,但是他的收入远远不够玛格丽特挥霍,甚至连维修她的马车都不够。于是阿尔芒用“情”来追求玛格丽特,最终如愿以偿。然而当面对玛格丽特的一片真情时,阿尔芒却始终不肯相信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所以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他的心里就被猜疑所占据,第三天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他而发出了一封羞辱和谴责玛格丽特的绝交信。然而,当他的朋友祝贺他得到了“可以替他争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妇”[2]玛格丽特后,在虚荣心理的作用下,他立刻后悔起来,并给玛格丽特发出了一封请求宽恕的信。由此看来,在阿尔芒的心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分量要远远重于对玛格丽特爱情的分量。也就是说,他真正想要的是满足他的虚荣心,而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往往能使人变得崇高,然而阿尔芒在得到玛格丽特后,不但没有变得崇高

起来,反而更加堕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拥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和快乐外,就是去地下赌场赌博来增添一点供他挥霍的金钱,全然不顾玛格丽特维持巴黎名妓排场的费用其实是来自其他几个男人的供养这一事实,也丝毫没有考虑应该怎样尽快让玛格丽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由此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所谓的爱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在玛格丽特因阿尔芒的父亲的要求给他写了一封分手信后,他立刻就否定了玛格丽特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不择手段地对玛格丽特施加报复,最终直接导致了玛格丽特的悲惨死亡。

2、消极的生活态度

玛格丽特作为名噪一时的高级妓女,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她跑遍巴黎各大剧院和交际场所,整天被达官贵人、老爷、少爷包围和玩弄,成为荒淫无耻的贵族老爷们的玩物和商品。玛格丽特对自身的处境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这种人,一天换不到情人们的欢笑,一天满足不了他们的虚荣,他们就会抛弃我们。”[2]“我们再也不是我们自己的了,我们再也不是活生物,只是些死东西罢了。”[2]在玛格丽特眼中,对于自身的卑贱、痛苦以及未来等待他们的结局都似乎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奢华的生活中,玛格丽特逐渐领悟了其自身所处群体的人性特点,对于未来,除了悲观消极,玛格丽特没有丝毫奢望。

如果没有与阿尔芒相遇,这样一个女子,在享受了人间一切繁华,油灯枯尽之后,最终会在人们的鄙弃中黯然逝去。可是阿尔芒对她真挚的爱情打动了她,她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与阿尔芒在一起,对于伯爵,她选择了彻底地决裂。玛格丽特一直积极努力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单独与阿尔芒在一起,也试着慢慢改变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学会适应安静健康的生活方式。她也决心要和过去彻底诀别:“我们一定会很幸福,我们将永远平平静静地生活,我将永远告别那种我现在感到羞愧的生活。”[2]她为了阿尔芒彻底改变了自己,从前的生活方式被完全抛弃,他们就像普通夫妻那样恩爱生活,互相关心呵护,一起散步嬉戏,平静而惬意。可也正是因为玛格丽特对于这份爱情的珍视,才会导致她与阿尔芒分离之后的万分痛苦与迷茫,她重新回到让她堕落的、污秽不堪的生活中去,重新开始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最终走向死亡。

3、执着的爱情观

玛格丽特在糜烂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一颗纯洁、善良和高贵的心,保持着她独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渴望得到纯真的爱情,因为爱情是玛格丽特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阿尔芒的真心让她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找到了生存的意义。为了爱情,她放弃了她所爱的骄奢华贵的物质生活,找回了曾经迷失的自己,她开始变得朴素坚强、勇敢贞洁。当爱人受到伤害时,她勇敢地选择了放弃生命来成全爱情,玛格丽特对待自己的爱情,既执着又坚强,无疑,爱情是玛格丽特对生活唯一的希望和要求,只要拥有爱情,她就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坚强地面对生活的困难。

为了和阿尔芒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不惜变卖家产,为了维护她与阿尔芒之间感情的纯洁,不使这爱沾上丁点买卖的味道,她宁愿“牺牲一切”,也绝不向他要钱,她满怀深情地对阿尔芒说:“我爱你爱地简直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们会幸福的,我们要宁静的生活,我要和那种使我现在感到脸红的生活告别。”[2]可以说,在和阿尔芒交往中,茶花女那朴实善良、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积极追求正常生活、抗争屈辱命运的精神已经得到了最充分地显露。但是,她内心异乎寻常的不安,她不惧怕贫穷地威胁,只是担心她过去的生活会给她所憧憬的幸福未来笼罩上阴影,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的突然出现应验了她的担忧,但她并不是软弱的,为了捍卫自己的幸福,面对迪瓦尔先生的粗暴干涉和无理指责时,也显出了坚定不移的决心:“这是我的家,我有我的权利。”[2]并且拿出当票和借据,证明自己是真诚的,为了爱愿意做出牺牲,然而当迪瓦尔先生改用“慈父般的态度”、“充满深情的声调”让茶花女明白,她对阿尔芒的爱情是如何破坏了阿尔芒的前途和他们整个

家庭的幸福,从而要求她放弃对阿尔芒的爱情时,她却含泪答应了他的请求,忍痛离开了挚爱的阿尔芒,正是这种符合社会道德的爱情观扼杀了她。

(二)造成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客观原因

玛格丽特是来自贫苦农村的乡下姑娘,只身到巴黎这样的大都市谋生,不幸堕入风尘。而在当时的男权文化下,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妓女只是男人的玩物。当时的社会道德与宗教礼数是不允许妓女拥有纯真的爱情的,更不可能走入婚姻的殿堂。

1、贫苦的生活

贫困的生活是导致玛格丽特堕落的主要原因,雨果曾经在《悲惨世界》里提到三大社会问题,鲜明地反映了玛格丽特生活的那个时代中社会底层民众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4]正是生活的极度困窘把她逼上了绝路,是肮脏、不公平的社会硬生生地剥夺了她的一部分纯洁,逼着她成为一个妓女。

玛格丽特生活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阻碍了当时的农村经济的发展,逼得她这样一个在农村几乎生存不下去的劳动妇女成了一个妓女,在进入巴黎这个大都市的初始阶段,她靠着作一个店员的微薄薪水谋生,在这个时候,她还是在一心希望靠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利。然而生活却不肯放过这个像杂草一样顽强的女孩,她一再失业,生活困窘,还要饱受病痛的折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巴黎充满淫荡、污秽、纸醉金迷的泡沫般的上层社会的生活丑态。在这里,人们往往用投机得来的财富寻开心,而妓女正是这些腐朽阶级用来享乐的消费品。玛格丽特这样一个对大都市充满着憧憬的农村女孩,在生活状态极度贫困的情况下,看到了卖笑这样一种简单快捷的谋生方式,她被上层社会那种奢华的生活所诱惑,在贫困和诱惑面前,她堕落了。

同时,茶花女身上有着妓女的习性:喜欢奢华、放荡的生活,经常狂欢烂饮,对那些漂亮的衣衫、马车和钻石毫无抵抗力,为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她心甘情愿往火坑里跳。

2、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观、道德观

宗教人本意识下的隐忍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世界价值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人本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在茶花女的爱情态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当阿尔芒的父亲——当时社会普遍道德观念的代言人,以她心爱的人的前途为砝码,以善良正义的名义,迫使她让步的时候,这个善良柔弱的女子选择了隐忍和退让。因为她知道,个人的努力总是敌不过社会的道德体系,她在弥留之际给阿尔芒的信中写到:“我昔日的生涯使我无权梦想美好的将来;我正承担各种责任,而对于这些责任,我的习性、我的名声远远不能给予保证。”在她看来,无论她是如何努力追求高尚的爱情,依然无法回归最初的幸福,在这里,个人的幸福是毫无理由地让位于社会伦理道德了。

同时,在数千年的男权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更没有能力去主宰自己的命运,生活在底层的妓女尤为如此。妓女是私有制条件下,男权社会的必然产物,是建立在经济条件上的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品。那些失去生活资料的妇女为了生存,被迫出卖自己的肉体,成为男性玩弄的特殊商品。而玛格丽特正是这种男权社会下典型的妓女形象,是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存活的,最终只能走向死亡。

三、《茶花女》的思想意义

《茶花女》讲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风尘女子的故事,却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不朽珍宝,一百多年来引人入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反思,因为埋藏在这个故事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的悲剧,更多是一种深刻的背叛。在小说中,这种背叛体现在两个角色身上。首

先是“茶花女”,她背叛了她作为一个被人玩弄的风尘女子的角色,她要像所有普通的女性那样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然后是阿尔芒,他背叛了他作为一个“清白”人家后代的角色,偏偏要去爱一个被所有“清白”所不耻的风尘女子。正是这两个具有背叛性格的角色,演绎了打动读者心灵的爱情故事。一个面容姣好的姑娘,天生丽质,惹人喜爱,这乃人之常情,所以即使当这样一个姑娘陷于污浊之中时,人们心中所升起的情感更多的仍然是一种怜惜而不是鄙视。人们正是以这样的心理看待最初的茶花女,她是一朵美丽的“恶之花”。她的美被那些肮脏的俗物所包围,如那些只追逐肉体的无耻之徒。然而,大多数的人仍愿意相信她并非是自甘堕落,事实上她也的确不是。正因为并非自愿,所以她才有背叛和堕落的生活契机。在小说中当阿尔芒对她显露真诚时,她身上的那种纯洁的天性就苏醒了,并决心去爱一个“清白”人家的孩子,但这是一般人的道德观所不能接受的。然而,对美的追求使她超越了世俗之见,从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以爱的激情冲破清规戒律的快感。《茶花女》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对人的迫害,然而,它的过人之处却在于,它在此之上还展示了即使相爱的人其自身也可能成为悲剧的因素。茶花女虽然在精神上力图尽快摆脱她原来不光彩的生活,然而却在物质的享受上迟迟难以自拔;而阿尔芒,虽然仍爱茶花女,却在发生误会时对她施以恶意的报复,并最终直接导致茶花女的死亡,虽然不明真相,但也深刻地暴露了其过于自私狭隘的品性。难以否认,这两个人自身的过失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这或许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恐惧与怜悯”的情感。

结束语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 玛格丽特就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不仅是自身的性格和身世的罪过,更是社会的罪过,因为她在社会面前是弱小的,她的悲剧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她的死是对黑暗社会地反抗。她的社会地位卑微,却拥有高尚的精神情操,纯朴的生活愿望,这都与周围污浊的社会环境产生尖锐而激烈的矛盾冲突,而社会的势力是强大无情的,这就决定了她无法逃避的悲惨命运,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反抗之后仍然被毁灭。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清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残暴,荒淫无耻,更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酷、自私的。而玛格丽特则作为一个备受资产阶级欺凌侮辱与损害的妓女形象,把自己满身的泥污与创伤展现在世人眼前,面对着血腥的现实,人们感到震惊和愤怒,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人不成其为人的社会地憎恨,对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同情,怜悯,关爱,使人们认识到“无辜的妇女,罪恶的社会”这一真实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曹禺.曹禺经典作品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79-81.

[2]小仲马.茶花女[M].黄甲年译.北京:长久文艺出版社,2006.24-127.

[3]宫玉静.同途殊归:陈白露与玛格丽特形象之比较[J].山西师大学报,1998.(3).

[4]雨果.悲惨世界[M].金孩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365-402.

[5]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2-36.

[6]苏屹峰.论《茶花女》悲剧的成因[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9).

An Analysis of Margaret's Tragedy

in La Dame aux Camellias

Cui Wen-yao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 Abstract:The famous French playwright Dumas's La Dame aux Camellias regards the tragedy as the main line,denounces the darkness of capitalist system.A s a prostitute,Margaret is the typical prostitute image in literature. Her kindness and the spirit of sacrifice, proud and fortitudinous character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tragedy. But her tragic life, the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s well as the persistent view of love also accelerated her dy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orality of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religion etiquette are the executioner of her tragic fate. He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rgaret’s tragic fate reasons, we reflect on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that La Traviata had left.

Key words: La Dame aux Camellias; love; characters; tragedy; fate

一路走向凄凉

一路走向凄凉 --简析冷清秋、凤喜、月容的命运 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4班曾娴静学号:07 内容摘要:《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夜深沉》中的月容,是张恨水笔下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她们的命运都非常凄凉,让人感叹不已。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有社会大背景,也有她们生活圈的小背景。同时他们的悲剧,还与其自身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金钱与感情中,她们没有把握好其中的平衡度,最终陷入魔窟而不能自拔,使自己的一生一路走向凄凉。 关键词:凄凉;清高;情深意志薄;夜深沉;幸福 正文: 张恨水先生的三部传世精品《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为我们塑造了冷清秋、沈凤喜、月容这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三个身上背负着一个共同的字眼——凄凉。清秋命薄,始嫁薄情郎,终是分离,带着孤儿清苦一生;凤喜命凄,始弃有情人,终是受虐,被逼成疯,红颜薄命;月容命凉,始跟负心汉,终是被骗,回不来原来的安定平和生活,逃不出虎狼之口。三人的命运,使读者暗生爱怜之心,催人泪下! 清秋:清高女士凄凉命 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一个典型的女学生形象,她的命运主线是恋爱-仓促结婚-逃离。她之悲哀,集中体现在与金燕西的婚姻中。冷清秋与金燕西结合,一方面是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热烈追求,另一方面却是冷清秋性格中尚未根除的一点虚荣心。清秋依恋于金燕西的甜言蜜语以及金家之财势。但是,清秋性格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清高,而金燕西纨绔子弟的本性,花钱如流水的习惯等使冷清秋在婚后生活中倍受委屈。 金家是有人喜欢清秋的,比如金铨、道之三姐妹。然而,金铨一语道破其命运主线。初见清秋照片,即曰:“可惜命薄了些。”仅是面相,就已被认为福浅。果不其然,豪门深似海,清秋在金家如屡薄冰。她在金家的小心翼翼,低调行事却换不来妯娌之间的和睦相处,反而不经意间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丈夫的宽容与谅解,却换不回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反而纵容了金燕西的花天酒地、胡作非为。婚姻前期的容忍,让清秋身心疲惫,在后期,更是倍受煎熬。 夫妻间性格的迥异,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金燕西从小生活在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本无珍惜生活之心,更无为生活奔波之志,更倚仗其家庭背景,伙同胞兄,结交一群狐朋狗友,置新娶之妻清秋于不顾。金燕西的花费,自是极度奢侈,玩票、捧角等世家子弟该沾染的恶习,无一不精通。清秋之清高,却也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她不愿被人怜惜,她“觉得一个人生存现在的时代,只应该受人家的钦仰,不应该受人家的怜惜。人家怜惜我,就是说我无用”。【1】当纨绔子弟与清高女士相撞,清高女士自是伤痕累累。金燕西自是欣赏冷清秋的清纯,但他性喜热闹,又怎会放弃那灯红酒绿的场所,陪着冷清秋吟诗作对呢?因此,婚后不久,金燕西常深夜不归,冷清秋只能独守空房。偏又是满腹诗书的才女,因此那些个断肠诗词在此时就回荡于脑海中,更感自己命运的凄楚,只能独自垂泪,思索以后的生活道路。 金铨在世时,夫妻感情已是逐渐冷淡,金铨死后,金家破败,树倒猢狲散,一家人分崩离析。金燕西分得一笔财产,却不会算计过活,纨绔子弟的本性毫无收敛。而清秋,问不了管不着,只能眼睁睁看他把家财一点点散尽。在这样的环

浅析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姓名:杨锐 学号:201330280219 班级:1332802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指导老师:熊进萍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进入晚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已大体上被资产阶级社会所占领,社会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寻找一条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于是哈代将创作的重心放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在主题上更加广泛和深刻地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宗教法律、婚姻爱情、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等重大社会问题,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性描写转入整个社会的揭露、控诉和批判。 故事内容: 在小说中女主角苔丝?德北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但由于家境贫寒,她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劝说,跑到地主的庄园去做工,后被地主的大儿子亚雷奸污。怀着身孕的她回到了家乡。孩子夭折后,她又到一家牛奶厂当挤奶工,在那里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两人产生了爱情。新婚之夜,苔丝出于一片忠诚,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失身的遭遇,想不到丈夫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独自到了巴西。苔丝被遗弃后,又跑到一家农场做苦工。恰在这时亚雷又突然出现,一再跑来纠缠苔丝。后来家庭发生变故,使得苔丝一家人沦落街头,而克莱尔又杳无音讯的情况下,苔丝只好舍身救家,答应与亚雷同居。谁知克莱尔经过一场磨难,终于回心转意,从巴西回来寻找苔丝。苔丝悔恨交加,怒不可遏的刺死了亚历克。她在逃亡中与丈夫度过了几天幸福生活,最后被捕,并被判处绞刑使悲剧达到了项峰。 关键字: 苔丝、悲剧、社会、命运、性格

寻找悲剧中的不悲之美——解读《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

寻找悲剧中的不悲之美 ——解读《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 摘要:纵观整个文学艺术史,悲剧以恐怖的形式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呈现出来,但这仅是表层意义上的悲剧,深层意义上的悲剧则是透过这种痛苦和毁灭看到隐藏于其后的一种精神自由,此时悲剧就已经被克服了,透射出来的就是一种没有悲哀的美。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就是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讲述的是于连这样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坎坷不平的个人奋斗历程,虽然最后走向的是死亡,但却通过这个死亡净化了自我,获得了解脱。所以,无论是从主人公的自我认同上,还是欣赏者的审美体验上,抑或是在人类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上来看,于连的悲剧命运在展尽它的痛苦和毁灭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不悲之美。 关键词:于连悲剧超越精神自由不悲之美 一、何为悲剧 究竟何为悲剧呢?西方的黑格尔将悲剧界定为“精神的自我分裂和自我耗损”。[1]中国的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悲剧是对有生命东西的一种毁灭,并以恐怖的形式将这种毁灭展示在人的面前。因此提到悲剧时,人们不得不想到苦难和死亡,无论这种苦难和死亡是否显示出它强大的力量,就已经使人感到了它的可怕。的确,悲剧是可怕的,在悲剧的面前,人类总是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 然而,假如我们仅仅将悲剧理解为“对有生命东西的一种毁灭”,那我们就会陷入“唯悲剧”[3]的荒原上。如果把悲剧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悲剧实际上是分两个层次的,它表面上展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毁灭,而更深层次上展现的则是超越这个悲剧后折射出来的一种精神自由,这种精神自由是一种没有悲哀的美、一种深刻的美。因此悲剧简单的看就是不

悲——悲——不悲,经过第二次的转折,它最终又回到了不悲的境地上,但是这种“回归”不是通常所说的“返回”,而是更高一个台阶上的升华。所以如欲真正地理解悲剧,我们就要看到隐藏在悲剧之后的“精神自由”,就要剥掉“悲”的外壳,去探究它“不悲的美学秘密”。 二、剖析《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讲述了于连这样一个平民出身的人为追求飞黄腾达,而命运升降沉浮的一生。主人公于连出身卑微,但从小性格高傲。18岁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却与市长夫人,即德·雷纳夫人发生恋爱关系。恋情被揭穿之际,于连被谢朗神甫推荐到了贝藏松神学院,后因教会内部教派纷争,彼拉尔神甫被排挤出神学院,他则随彼拉尔神甫来到巴黎,给德·拉摩尔侯爵作私人秘书。他的聪明才干得到了侯爵的赏识和信任。他则通过征服侯爵小姐,玛蒂尔德,让侯爵让步,致使侯爵给了他勋章、头衔、地产和骑士中尉的称号。正值人生辉煌时期,德·雷纳夫人给侯爵的一封信件毁了他美好的前程。情急之下,他向自己的老情人德雷纳夫人开了两枪,由此走向了通向死亡的道路上。 于连短暂的一生,是兴衰与荣辱共存的。他的奋斗历程既有身份和地位的一步步提高,又有不幸、痛苦和死亡轮番袭击。一路走来,他从身份低微的家庭教师到迎接国王的仪仗队员,从神学院一名普通的学员到《旧约》和《新约》的辅导老师,从侯爵的私人秘书到拥有勋章、地产、头衔的骑士中尉,这一切都是他与命运抗争得来的,是他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与外界力量斗争的结果。其间虽有一些昧良心的卑鄙手段,但也有他辛酸的付出,他在一步一步地向上流社会挤进,但上流社会是绝对不允许于连这样一个平民与他们平等的生活的,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最终于连在命运辉煌的顶峰跌到了毁灭的深渊,正是在这个毁灭的边缘,其悲剧性便体现了出来。所以在浅层次上理解,于连的悲剧命运就是一个顽强、鲜活生命的毁灭。 若深层次上理解于连的悲剧,我们就要从他对不幸、苦难和生命毁灭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和评价。通过这种审美的判断和评价,隐藏于悲剧现象之后的某种不再是悲剧的东西便向我们呈现出来了。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释其为何悲而不悲,来剖析内在隐藏的“精神自由”。

林海音作品中旧式女性的悲剧命运

林海音作品中旧式女性的悲剧命运 汉语言文学倪娟娟 内容摘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椿树胡同的“疯女人”秀贞。《烛》中贤良的瘫痪的启福太太。《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想要鲤鱼跳龙门的金鲤鱼。无论她们是什么身份,她们的生命都没能脱离一个词——悲剧。 关键词:旧式女性,悲剧命运 林海音的很多小说里的中心人物都是各种各样的女性。这类作品多以女性、爱情、婚姻、为中心,叙述她们的悲苦,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她致力于刻画女性的贤惠、温柔、善良的美德,表现了她们遭受的心灵的桎梏。笔者看的几篇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没能脱离悲剧命运。她们殊途同归的悲剧性命运,让笔者在读完小说后,陷于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一“疯女人”秀贞 秀贞是《城南旧事》里的《惠安馆》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愣愣地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人们见到她总是躲避着,每次只要秀贞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会赶快捏紧英子的手,轻轻说“疯子!”然后就擦着墙边走过去,如果英子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会用力拉英子的胳膊加以制止。而在英子眼里,梳着油松大辫子的秀贞就像张家李家的姑娘一样,并无什么异样。实际上,“疯子”秀贞,她其实并不是真疯,只不过是深深地陷入幻觉之中而不能自拔。英子问她思康几点钟回家时候,她说:“快了。走了有个把月了。”!思康临走的时候许下的,回他老家卖田卖地,过一个月就回来明媒正娶地娶她。而她一等就等了六年。秀贞的爱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两个异乡人在交往中产生了恋情,但他的家乡是那个有办法的都到海外谋生去了,穷得尽吃白薯,“去的人吃出眼泪来”的惠安,他说舍不得让秀贞这个北边人去吃那个苦头儿。他说:“你是个孝女,我也是个孝子,万一我母亲扣住了我,不许我再到北京来了呢?”作为孝子的思康不仅要侍奉贫苦中的老母,也舍不得让秀贞这个北边人去吃那个苦头儿;这就为悲剧埋下了伏笔。善良而痴情的秀贞没有把自己怀孕的事告诉思康,她说:“千山万水,去一趟也不容易。我要告诉他我有了,不也让他惦记着?”她坚信思康会回来,可是,思康却杳无音信,她生下一个女孩,女孩却又被父母亲扔掉,于是,在双重打击下,秀贞疯了。她满眼都是女儿的身影,满口都是她的小桂子,她为女儿做衣服,想象她样子。她说:“我们小桂子也该上学了。我养点蚕,吐了丝,好给小桂子装墨盒用。”她心中盛满对恋人的爱意,恋人思康明明早已离去,她却劝他吃饭,为他赶走并不存在的苍蝇,疼惜“他病得不轻”,对着空床,却说“睡着了”,为怕吵着他,就轻手轻脚地走路,还特地关照她妈,要把裤子晾在墙边,以免思康出来进去“不合适”。她始终抱着期待在等着她的爱人和女儿,她始终相信她的思康会回来娶她,她的小桂子会回家叫她一声妈。她等在这儿是在等着女儿回家,然后带着女儿去找她爸爸。最后,在英子的帮助下她们母女团聚了,为了追寻恋人,一家团聚,秀贞与她失而复得的女儿在大雨中双双惨死于火车轮下,死后还被不明真相的人们冠上“骗子”的恶名。《惠安馆》中的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她时而清醒、时而痴呆的言谈动作表现出来的。这些表面看来是疯女人的语言和动作,实际上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恋人的思念,对女儿的深切地爱意。她清楚记得与思康相识相恋和分别时的情景,也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生孩子

茶花女与羊脂球

《茶花女》与《羊脂球》中女主人公命运的异同点 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摘要: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的女主人公,羊脂球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的女主人公。《茶花女》以悲为主线,痛斥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而在《羊脂球》中,除了悲外,还夹杂着怒等情感讽刺和挖苦了那批上流社会的人物,歌颂了女主任公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情操和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茶花女和羊脂球虽同为风尘女子,但都是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人物代表,都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拥有高尚的人格。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都处在资本主义大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几近相似的悲剧命运:她们都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却都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共同的身份,相似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命运走向安排使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了可供比较性阅读的参照意义。本文将通过作者个人经历、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当时的社会环境差异等方面分析他们悲剧命运的异同点、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做初步的研究与比较。 关键词:《茶花女》;《羊脂球》;性格;命运 小仲马以一部《茶花女》将十九世纪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永恒地搁在了世界文学的长廊中,而在《茶花女》出版32年后,莫泊桑的名篇《羊脂球》同样塑造了一个名妓羊脂球。她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却都是深陷泥淖而灵魂高洁——茶花女,外表骄奢淫逸内心矛盾痛苦,她单纯善良,为爱献身,牺牲自己的幸福,在现实与幸福中挣扎,最后在命运捉弄下落了个凄惨结局,是被凄凉的现实所操纵的人;羊脂球就是从天使队里掉下来的天使,她以德报怨,善良热情,乐于助人,拥有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情操,却遭到上流社会的人物的无情抛弃。 一、悲剧命运的异同 从古至今,都有悲剧的存在,都有悲剧性的因素。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悲惨的遭遇,他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诉说悲剧性的命运。悲剧就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引言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 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张恨水笔下的女子,不论身份背景,不论社会地位,不论性格特征大都是青春的,美丽的,富有生命力的。我称这些美丽的女子为张恨水笔下的“红颜”。 (一)“不新不旧”的雅致女子冷清秋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就是一个集古典淑雅和现代清新于一身的美丽女性。“不新不旧的女性”这是文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时对她的一段评价。冷清秋无疑是小说中美丽的女性之一。首先,她的名字就颇具古典诗词美,冷清秋是取自柳永的《雨霖铃》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还是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呢?我个人偏向后者,清秋婚后并不幸福,她的人和幸福都被锁在了金家的深宅大院里,或者说是锁在了当时那个男权社会的牢笼里。无论是取自那种解释,冷清秋在名字上就被预示了其悲剧的命运。其次,我们再来看她的外貌。人如其名,冷清秋的出场和她的名字一样典雅清致。“只见那女子挽

封建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封建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小组成员:蔡煌、周健、胡龙飞 论文撰写:蔡煌 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基本上仍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环境架构。因此,诸如“男尊女卑”(语出《周易》)、“男主外,女主内”(语见《大易通解》)、“女子以弱为美”(源自班昭《女诫》),与“女子无才便是德”(参见《易酌》)等说法,确实对中国的女性影响深远,也已发展成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极多女性的才艺,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女性的处境与心声,透过一些优秀艺术品的诠释,如《红楼梦》、《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才幸运地博得同情与关注。 中国古代有不少给女性的人身自由加以摧残和束缚的封建礼教和陋习,其中如“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三妻四妾”、以缠足为美等。 商周二代是华夏制度文明确立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两个王朝的更迭完成了由父系制的高级阶段(商代)向父权制时代(以周礼确立为标志)的过渡。从此,为巩固和强化男性的支配地位,便造出了一系列宗法伦理的信条,既以规范社会,更以桎梏女性。女性地位之全面低落,既肇因于这种宗法伦理所维护的男性统治,男性统治更藉这种宗法伦理而大行其道,世泽绵长。 一、女性是父权社会的经济附庸。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只得借助婚姻或血缘的关系,依附于男子,沦为家庭的奴隶。旧时有“男称丁,女称口”之说,封建时代皆以一家中“丁”的数目分配土地和担负赋税,把女性排除在外。这“计丁受田”制度最典型说明女性毫无经济地位的事实。女性在家庭中也没有私有财产。《礼记?内则》谓“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这就是说,女子在出嫁前没有财产,出嫁后作为妻媳也无私有财产,甚至女子从娘家带去的财产的所有权也被剥夺了。有些女性出于家庭的原因被迫出外劳动,仍一样为男性所歧视,冠以“三姑六婆”之称。有时女性甚至沦为男性买卖的对象,有卖为奴婢、卖为妻妾、卖为童养媳、卖为娼妓,陷入最悲惨的境地,这都是因为女性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造成的。泯灭女性的经济权力,令其成为男子的性奴隶与生育工具,已成为封建宗法约束女性的有力武器。 二、女性被排除在政治之外。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乾坤正位”便成为规范男女的理论基础。“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男主内,女主外……这种分工模式给两性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男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增长了‘才干’,那些成功者制造了自己的‘历史’,成为财富与权力,妻妇与奴隶的拥有者,而生活于其中的妇女不得不屈从于男人为自己设就的生活范围和既定的角色,将自己的职分降到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妇女无权的隐忍的经历,形成了认为妇女是无能的短见的偏见,从而妇女本身也就成了无史的沉默的群体。” 妇女被禁锢在家中,服役于人,料理家务,就是连统治阶级的皇后也属被禁之列。不仅如此,封建时代还宣扬“女祸论”,即认为宠信妇人,使之预政,必酿成祸患,甚至宠信妇人,使之预政便是祸患的传统理论。无论家政、国政,都奉之为信条,引之为鉴戒,使只成为限制女性预政的一件理论武器。总之,一切女性的基本政治权利在这一男权社会中消失殆尽。 三、传统女教自始至终渗透着封建伦理的观念。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石,故传统女教向以贯彻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宗旨。在汉代以前,已出现了奴化女性的封建女教。女教轻视智育,认为“妇女只许初识柴米鱼肉数百字,

《悲惨命运》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悲惨命运[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呃, “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现在,我想我真的……”“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选自《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B.小说结尾描写“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句。C.小说以动三的悲惨命运为线索,以人物行踪为顺序,文脉清晰。作者自始至终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动三的同情和褒扬。D.女主人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但动三只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就站起来想走,这表明动三心不在焉,急着告辞回家。E.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动三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预付食宿费、被主人误解带来的思想折磨等。2.文章开头“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

论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的人”。她的小说主要以婚姻和爱情为主题,几乎都揭示女性的悲剧命运。张爱玲以一种女性的细腻的观察角度,去洞察世间男女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妥协与堕落,她善于把时代、国家等一些大事情都淡化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就在这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中演绎着自己的悲剧,她们的悲剧不能归责于具体的人或事,似乎是是一种命运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甚至于她们在承受自己悲剧的同时,也在缔造着别人的悲剧,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一、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 (一)女性的生存悲剧 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剧寄托了作为一个敏感自省的现代人,对个体生命中的生存寂寞与生存痛苦以及恐怖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她不动声色地讲述着现代人一个又一个在黑暗中坠落毁灭的凄凉故事,还这个无聊又无奈的世界以无奈而又无聊的本来面目,渲染着不安与恐惧、凄惶与悲伤的气氛,悲从中来。这种生存悲剧的实质便是个人欲望与他人存在利益的冲突。她于是用瑰丽的文字精雕细琢女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压抑、伤痛、畸形和无聊。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借范柳原之口道出了“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1]白流苏一上场就展示了自己冷酷自私的婚姻观,为了逃离寄食娘家,遭人白眼的处境,为了求得经济上的依附,她抛弃了诗礼人家的矜持含蓄的姿态,以“快、准、狠”的方式从妹妹手中抢走了范柳原,她非常清醒的看到了自己已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再不搏一把将永无出头之日时,于是大胆的决定用残余的青春做最后一次的赌注。在白流苏那里,爱情早已扭曲,成为她获得赖以生存的婚姻工具,然而,面对最终成就的婚姻,白流苏心中反而升起了弥漫难散的惆怅与凄凉。一场倾城之恋,就这样向白流苏和人们昭示了更广泛更普遍的人生命运的不可靠。 即使像葛薇龙这样的比一般“女结婚员”更独立的精神,受过新思想教育,对她所出身的家庭更有叛逆性,她甚至希望寻找到浪漫的爱的女性最终是同样的命运,没落世家的经济的贫穷,迫使她走进了她反感的姑妈的府邸,她之后的堕落,每一步都与虚荣心与贪图物欲密切相关,对优裕的物质生活的眷恋,对纨绔子弟的爱慕,使她完全成为了梁太太和乔琪乔的俘虏,灵魂已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她那一点点单纯,脆弱的理想已经完全被强大的物质欲所征服。她的希望、幻想只能像起泡一样一个个无情的破灭,挣扎纯属徒劳就死了心,退缩在命运永恒的框子里,丰满鲜活的生命被扭曲为干瘪,苍白,平庸的服服帖帖的工具,成了现实命运的牺牲品。 在物化爱情和男性传统樊笼中女性的生存是以压抑为前提的。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的性压抑的描写,在父权文化下的窒息和女性在社会环境的压抑下种种世相的描写,显示出了相当的深度。

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

学科代号:23022 学号: 贵州师范大学 本科(函授)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级:200 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

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专业 班级 汉语言文学 2008级 学号 导师姓名开题时间结题时间 论文题目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 一、问题的提出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性格和与阿耳芒所谓爱情故事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线索,叙述了一个“纯洁妓女”的善良与宽容,她因爱而美丽,因爱而高尚,她为爱积极向上,为爱而积极的反抗命运。然而,她个人的力量是脆弱的,他们的爱不仅是玛格丽特性格的悲剧,是伦理道德造成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二、理论基础 如黑格尔所说:“悲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在《茶花女》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方法,小说从一个女子的遗物拍卖活动展开,接着很自然地引出主人公玛格丽特,一个美得近乎神秘的茶花女。可是正当我们满怀好奇与欣喜地陶醉于这样一个人间尤物时,作家笔锋一转由一本书引出悲痛欲绝的男主人公阿尔芒。很快小说通过写阿尔芒为玛格丽特移墓,把一个已经被毁坏的面目全非的茶花女赫然展示给读者,令人痛惜不已。小仲马采用悲剧的艺术手法,烛照出作家对其笔下人物忧伤的内化于骨的怜爱之情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他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造就了一个悲剧的人物——茶花女,“茶花”用来比喻玛格丽特命运的不幸,她像一朵盛开的鲜花,遭到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因而过早的衰萎、凋零、死亡了。“茶花”更象征了女主人公品格的善良、高尚,内心的优美无瑕。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这个美丽纯洁的女性形象。虽然玛格丽特不幸沦为妓女,但她仍然保持着要求人格独立、追求真正爱情、自我意识觉醒的精神境界。她心地纯洁而稳重,敢于争取人的权利,渴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勇敢地与社会种种压迫进行斗争和反抗。然而玛格丽特在社会面前是弱小的,自身的思想性格也有脆弱的一面,最终难以逃脱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内容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完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她是《金粉世家》中的女主人公,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其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浅析了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现代女性气质反抗意识悲剧色彩 张恨水先生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的作家,他寄身翰墨50年,笔耕不辍,创作了100多部长、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作品富有传奇性而十分畅销,深受读者喜爱。著名的作家老舍曾发自内心地称誉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在《张爱玲传》一书中不难发现,张恨水是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十分熟悉旧中国的市民生活,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举手抬足、情趣追求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成功塑造了很多形象,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其《金粉世家》是他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是其社会言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创作于1926—1932年间,作品一经刊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自1927年2月中旬至1932年5月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这也是张恨水小说在报刊上连载时间最长、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更是一部以新闻学的写法精心构思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上自官僚政客,下至妇媪百姓,都觉得一睹而后快。特别深受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妇女的喜爱。 《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故事为纬,还描写了金铨及其妻妾、四子四女和儿媳女婿的精神面貌和寄生虫似的生活。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作品成功地把爱情悲剧与声名显赫的贵族大家不可避免的衰败融合在一起表现,用全新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封建大家族摧残爱情、毁灭人性的生活画卷,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鞭挞了腐朽的封建意识,讴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思想,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小说中的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的经典女性,在她身上聚集着传统女性的优良道德,也有现代女性自尊、自信的意识,追求自由、爱情平等,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

浅谈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讲解

浅谈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内容摘要】祥林嫂是鲁迅的《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自身、他人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礼教,引出了社会的本质。【关键词】悲惨命运原因社会本质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一生的足迹。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先是丧夫,再改嫁,丧子,又被逐出鲁家,最终没有得到未庄人的谅解被逐出未庄而精神崩溃,她从未想过抗争,从未做任何改变,最终在绝望中离开。但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

更遭致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祥林嫂周围的世界,也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支配,祥林嫂踯躅在这个冷漠无清的世界里,她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同时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摧残虐杀,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她吃苦耐劳,身体状态良好。但在旧社会她夫死后,被逼再嫁,儿子死后呗逐出家门,得不到人们的谅解而精神崩溃,最终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在《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具有一种中国封建传统妇女的性格。在当时,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妇女的地位是相当低的,妇女从一而终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于一个寡妇,这种鄙视就更加强烈了,就连和她地位相当的柳妈也这样。然而,祥林嫂也就有反抗性,曾经试图反抗,但没有成功。尽管她对这种命运的抗争,正是祥林嫂对生命和自由的向往,也完全符合普通人正常的心态,只是她无论怎样挣扎,她这个可怜的个体仍逃不脱社会的羁绊。她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她是一个寡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可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封建社会当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悲剧的开始。祥林嫂的悲剧还在于,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

不可解的悲剧人生_浅析哈姆莱特悲剧命运的表现与原因

大 众 文 艺 69 是首带有回旋因素的三部曲式,而有人则认为应该为插部领先的回旋曲式。无论是那种说法,这首乐曲都是由三个主题形象构成的。第一个主题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中间段落则采用色彩明朗的降D大调与前后形成对比,伴奏声部与旋律形成交错的切分节奏,圆舞曲的强拍再一次的被细分,仿佛作曲家又回到了波兰。将这两个主题形象串联起来,虽然不似华丽圆舞曲的灿烂,却能让人听到“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的声音效果。不过梦幻终究会醒来,并承受着无奈和衰伤而渐渐消失,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抒情类的圆舞曲要更慢于流行的舞曲伴奏的圆舞曲,是作者诗意的集中体现。这类圆舞曲与其说像维也纳的生活圆舞曲,还不如说更贴近肖邦所创作的夜曲的风格。 通过上面对肖邦几首代表性圆舞曲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肖邦圆舞曲的一些基本的艺术特征:华丽或典雅的钢琴织体;昂扬奋发的情绪或沁人肮脏的诗意;肖邦的两类圆舞曲都突破了圆舞曲自身的节律,而将波兰民间音乐的节律植入其中,赋予了圆舞曲以浓郁的民族色彩;肖邦的圆舞曲都不是为舞会伴奏而写的,它或是把实际舞蹈理想化的作品或是借用圆舞曲的形式而写成的抒 情音诗,但无论怎样的变化,肖邦都将圆舞曲写成了适合在音乐会欣赏的钢琴作品;还有就是旋律的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交错融合等。从肖邦创作的圆舞曲中,可以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作曲家的丰富情感与生活经历。虽然,至今仍有许多的音乐评论家认为肖邦的圆舞曲是他爱国思想性较弱的一类作品,但是从对肖邦的两类圆舞曲的艺术特征的分析总结上看,他对祖的热爱,对波兰生活的怀念,成为肖邦的两类圆舞曲创作,乃至他的音乐创作的灵感的源泉,因为肖邦的圆舞曲的特点就是自觉的将波兰民间舞曲形式的波洛涅兹舞曲与玛祖卡舞曲融入到圆舞曲的创作中来,而波洛涅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正是肖邦的爱国性所在。因此,研究肖邦的圆舞曲的艺术特征也是帮助我们研究肖邦音乐中的爱国性和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博览》第347页 2 《肖邦的创作》第168页(A.索洛甫磋 著) 3 《世界著名通俗钢琴欣赏》第114页(孙维权 巢志珏 著) 4 《西方音乐同史》第240页(于润阳著) 摘要:作为一部凝聚着一代社会人生的严肃悲剧,《哈姆莱特》凝结着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文化及民间文化三重艺术的精华,是世界戏剧的典范。这部 “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的作品(1),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缩影。本文将分析哈姆莱特悲剧命运的表现及原因,解读他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悲剧命运;时代;自觉 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的思想和言行都打上了文艺复兴的深刻烙印。他是时代的巨人,人文主义的思潮、先进的时代精神启发、发展了他;宫廷中卑鄙的争权夺利,国家间冷酷的战争较量,社会现实的阴暗又打击、压制了他。启发与扼制的两个方面在他的内心冲突挣扎。哈姆莱特又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青年,有着“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的浪漫理想,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噩梦一般囚牢了他,终让他迷茫而疲惫。 一、时代的悲剧人生 这个时代错乱而无常。当他从鬼魂那得知天神般的父王被阴险诡诈的叔父谋杀,他要担负起复仇责任时,抑郁的心境使他觉得“负载万物的大地,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安宁有序已不是宇宙万物的代名词。他又把矛头指向了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可在我看来,这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在对人类的称颂戛然而止的质疑声中,人不过是“为造化所玩弄的愚人”。哈姆莱特的厌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对社会的厌恶不是对社会无所求的超越现实,也不是厌恶人类而与人类为敌,具体表现为对人类的否定。他心中想做的事与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说了自相矛盾的话,做了自相对立的事,这是他不情愿的无奈选择。 自我定位的茫然也是导致哈姆莱特厌世的原因。文艺复兴强调人的解放,然而当事物发展超过了应有限度时就会呈现出相反方面,蒙田为代表的“自我否定”意识席卷了当时的欧洲。一部分人文主义者承袭了朴素的二元论思想,认为人的灵魂有理、欲两部分且二者统一,人性无论从哪种意义讲都不作为第一性存在。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原有的人类中心说。依皮亚杰的说法,人类的自我认识是一个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重新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当前一“自我中心化”没有完全废止,后一“去自我中心化”没有完全建立,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就会产生断层与分裂。这种断层与分裂表现为自我认识的迷惑,也就是自我定位的茫然。哈姆莱特就是人类认识自我过程中产生的断层与分裂的产物。 二、自觉与清醒的痛苦 哈姆莱特的痛苦在于他自觉而清醒地认识了社会的阴暗与自我的可悲。这里要强调哈姆莱特自觉与清醒的状态,如果一个人所谓的认知是被动、糊涂的,也许就不会感到痛苦,即使感受到也不会是哈姆莱特式的痛彻心扉。 他从叔父克劳狄斯看到人性的卑鄙,从大臣波洛涅斯看到人性的庸俗,从王后葛特露看到人性的脆弱。这位理想的王室女性,在丈夫去世短短两个月后“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哈姆莱特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统治者依靠的政治力量都是跟波洛涅斯一丘之貉的粗俗之徒,人民的幸福、社会的未来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统治阶层的人性堕落势必会导致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衰败。 更为不幸的是哈姆莱特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一个不幸的人。他对霍拉旭人格的赞美实际上寄托了自我的人格理想,成为一个“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的人,这是斯多葛哲人式的人格(“明智的人应当不带任何激情和情绪波动”(2))。是超越有限生命,在命运的汹涌波涛中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成为一个自由无束的人。然而现实的地位与责任注定哈姆莱特的意志不属于个人。王子的血统和世俗的舆论限制了他的言行自由,使他不得不隐藏真实的本性,但他内心中又有一个成为无拘无束的人的理想追求。哈姆莱特就有了对立的双重身份,他的命运发生了分裂。他觉得人生应有所作为,但又向往果壳里的无限空间;想要有所抱负却又不放弃追逐内心的自由。他陷在两种命运选择之间不知所措,终成为一个不幸的人,这就是哈姆莱特的人生悲剧。 帕斯卡尔说:“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4),哈姆莱特就是一个清醒的自觉者,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倒霉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微弱,意识到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疯狂。他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不幸。然而对于命运的不幸他却没有办法给出合理解释,也不能做出坚定的人生选择,他悲剧的命运就成了不可解的人生难题。这个悲剧是心灵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参考文献: (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2)(英)罗伯特?伯顿:《忧郁的解剖》(3)(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作者简介: 王嵩:女,1989-10,汉族,籍贯:陕西安康市;研究方向:汉语语文文学;学位:本科。 不可解的悲剧人生 ——浅析哈姆莱特悲剧命运的表现与原因 王嵩 (湖南省中南大学文学院 410012) 文艺评论

浅谈《花凋》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浅谈《花凋》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花凋》是张爱玲于1944年3月发表在《杂志》月刊第12卷6期上发表的一篇作品。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与《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等相比,《花凋》并不出名。但其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张爱玲是一个冷静的女性写作者,在《花凋》中,她以平淡的笔调向我们讲诉了一个少女的悲情故事。 《花凋》中川嫦的命运实质上是时代的缩影,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历史的潮流中,在男权为中心的重压下,文本力图重现女性的真实遭遇,即被压抑的现状,从而引起社会的共鸣。 郑川嫦的悲剧首先表现在其个性的被压抑。这种对其内心本能欲望的压抑是双重的。文本开篇以倒叙的手法写道“……川嫦是一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十九岁毕业于宏济女中,二十二岁死于肺病。……爱音乐,爱静,爱父母……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罢,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墓志铭呀,这躺在墓中的女孩子生前必然是十分受人宠爱的吧?可是作者在此却笔锋一转,接着说“全然不是这回事。的确,她是美丽的,她喜欢静,她是生肺病死的,她的死是大家同声惋惜的,可是……全然不是那回事。”不是那回事,那么又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们看到:“川嫦是姊妹中最老实的一个,言语迟慢,又有点脾气。她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天生要被大的欺负,下面又有弟弟,占去了爹娘的疼爱,因此她在家里不免受委曲……”,文本中提到,“川嫦是姊妹中最老实的一个,言语迟慢,又有点脾气。她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天生要被大的欺负,下面又有弟弟,占去了爹娘的疼爱……”在这种背景下,川嫦注定成为被忽略与欺压的对象。为了在家里生存下去,川嫦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本能欲望。她没有漂亮的衣服来装饰自己,穿的的姐姐们剩下的旧衣裳,甚至有时还得赤脚;她想要上大学,可是那对于她而言那只是奢侈品;她渴望一段真正的爱情,却因为一场大病扼杀在了摇篮里。生活在宗法父权下的女性,除了选择逆来顺受,没有任何主导自己命运的权力和力量。 马克思曾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很显然,我们的主人公川嫦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她的父亲是遗少,家里虽然拮据,却死要面子。“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可见,川嫦是没有机会取得经济独立的。没有经济的支持,自然就没有话语权。起初,我们可以看到,川嫦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在姐姐们都出嫁以后,川嫦并不忙着找对象,她希望她爹有了钱以后可以送她上大学,好好地玩两年,从容地找个合适的人。但依附于父权下的她,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在她的愿望还没有得到是实现时,她的母亲,郑夫人已经托了大小姐为川嫦找对象。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与章云藩的恋爱。在川嫦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女性在长期压制下被扭曲的思想,即便川嫦有着对更高理想——上大学的追求,但她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找个合适的人。在男权中心思想的影响下,川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始终无法摆脱从属于男性这一传统。 其次是人性的自私与冷漠对川嫦的伤害。这不仅表现在她生病前的不得宠及受欺负。更表现在她生病后,周边人的态度。当川嫦缠绵于病榻时,她的亲人早已厌倦了这劳神又伤财的事。郑先生父母并非不爱她,只是这爱若与钱比起来就显得苍白无力不值一提。当面对川嫦即将逝去的生命时,“郑先生道:‘不是我说丧气话,四毛头这病我看过不了明年春天。’说着,不禁泪流满面。”可是听到要买西药时,他却舍不得了,生怕为她白花了钱而影响一家人的日后生活,甚至连她每天吃两个苹果也要发怒,因为他连养姨太太的钱都没有了。而母亲呢?因为怕给女儿治病让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钱,竟忍心眼睁睁看着女儿慢慢地死去,她那有限的母爱终归抵挡不了金钱力量的冲击。文本通过这对川嫦周边人的行为的描述生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