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深圳市中医院护理部蔡敏

2

前言

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促进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整体观

?辩证施护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时间护理

?服药护理

?中医操作

3

?如何理解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共同点和区别点?

?如何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整体护理

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对象进行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全过程的护理

p 中医护理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辨证施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p 西医护理?整体护理(因病施护,因人施护,因需施护),人环境健康护理?循证护理(教科书,卫生政策法规规范,诊疗护理常规,技术规范,卫生行政/专业学术机构指南,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的动态改变及记录,医护人员的临床判断和经验)

?中医护理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西医护理?第一章通风以及一些应注意的事项?第二章房子的健康条件?第三章精细的安排?第四章噪音?第五章变化?

第六章饮食?

第七章什么样的食物?

第八章床和被褥?

第九章光线?

第十章房间和墙壁的清洁?

第十一章个人卫生?

第十二章不停地谈论希望和建议?第十三章对病人的观察

?中医护理

?

情志护理?

七情内伤?

七情相制?移情?西医护理?心理护理?身心社灵护理?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理

?中医护理

?饮食调护

–辨证施膳

–食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

–有节有方

–谨和五味?西医护理?饮食护理?对病人的食物再怎么注意都不为过。?记住病人的消化能力顶多只有正常时的一半。?“思考和询问一下病人可以进食什么,遵守进食时间,并且当病人昏迷的时候及时调整他的进食规律以保证不会打乱他的生理节奏,并且时刻考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中医护理特色

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即人和自然界有密切联系,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相适应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见到口舌生疮局部病变的病人。中医认为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护理上除在局部用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

避免情免情志过激,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局部和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整体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人与天地相应”、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成”,

?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整体观——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春天多温病,夏天多热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伤寒。这种

四季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就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临床上

某些疾病如痹症、哮喘之类,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

或节气交替时节,病情复发或加剧。

护理上要掌握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对护理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适时指导,以减少发病,这和整体护理的

预防保健内容是相吻合的。

中医护理特色

辨证施护

辨证就是通过中医四诊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属于何“证”

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具体的护理措施

辨证施护

v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

l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l两者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现

l辩证施护包括异病同护、同病异护

以鼻塞、流涕

、咳嗽、恶

寒、发热、头

身疼痛为

主要表现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例一

: 感冒

阴虚感冒证

辩证

暑湿袭表证

气虚感冒证

辩证施护

[风热感冒

u发热重、微恶风寒u头昏胀痛面色多赤u目红、鼻塞息热

u咳嗽痰涕黄稠

u口干而渴

u咽噪或咽喉肿痛

u舌苔薄黄、脉浮数者

[风寒感冒

l恶寒重、发热轻,

l头痛、身重、鼻塞声重l喷嚏时流清涕

l咽痒咳嗽,无痰或稀白痰,口不渴

l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辩证

辩证施护风热感冒:汤药宜温服,被盖适中,不可过暖。风寒感冒:汤药宜热服,服药后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

给药护理风热感冒:可多食水果可给予绿豆汤、西瓜、莲藕、苦瓜等清热辛凉之品。风寒感冒:

宜热食忌生

冷;可给予豆

豉汤、生姜红

糖水等辛温解

表之品。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

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施护

辩证施护

临床表现: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

例2:胃脘痛

辨证

脾胃

虚寒证

胃阴

亏虚证

瘀血

停胃证

肝胃

郁热证

肝气

犯胃证

饮食

停滞证

寒邪

客胃证

中医护理常规_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根据病症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促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完整版)伤筋的中医护理常规

伤筋 伤筋是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环等组织因跌打、撞击、闪扭、牵拉或积劳过度所致。以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辨证分型 1、初期:损伤后2~3天,肿痛剧烈。 2、中期: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功能障碍 3、后期:常兼夹风寒外邪、肿胀可消退、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3、在受伤24小时内,局部可用冷敷,禁热敷。 4、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二)临证(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 2、遵医嘱刺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3、临床常用金黄散、活血止痛散等外敷,用以消瘀退肿止痛。敷药时的绷带固定,如红热较明显者,可用以上散剂加醋调配。肿胀者,可用米酒调配。 4、瘀血较重或初起的应慎用按摩,但可以在伤部周围或上下端施以推压、弹筋拨络等手法,促使肿胀消退,解除痉挛。 5、针灸治疗可取阿是穴或邻近部位,以泻法为主,留针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6、固定脊柱、四肢关节发生的较严重的损伤,应以用绢片包扎,作相对固定,必要时应严格卧床。 (三)专科用药护理 1、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中药汤剂温服。 (四)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五)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 (六)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 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2017年中医特色护理实施的方案.doc

深化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夯实基础护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积极响应我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特制订实施方案如如下: 一、成立实施方案工作小组: 组长:王伟杰 副组长:邹志杰李峰卫 成员:金妍河、王丽、邱春艳、赵敏、田俊月、张海英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 二、工作目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实施标准: 1、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医院中医护理特色评价标准 3、患者满意度 4、中医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四、实施方案: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辩证护

理。 1、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在每月进行的护理查房及护理病例讨论中,突出中医特色的护理内涵,并针对其中医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工作。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同时护理部增设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组,每月对科室的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有效地促进了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2、开展以聘请专家授课、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护士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3、每季度进行全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学习和考核一次,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4、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辨证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发挥了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科疾病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将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

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中医护理的具体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并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并行,进一步分析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应用中医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后,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结论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在临床上有较为理想的结果,有效的减少了护理纠纷,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中医护理;优质护理;特色;临床应用 随着近年来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各级医院都在深入贯彻实施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精神。我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突出优质护理中的中医特色护理,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优质的护理服务[1]。通过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与特色中医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效果较为理想,由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与中医特色护理并行护理服务模式,选取88例患者,根据患者的自主选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组在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并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回顾分析临床护理资料,两组患者在满意度、住院时间、护理纠纷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优质护理以及中医特色护理方法 1.2.1 召开护士专题会议,转变服务观念召开护士专题会议,转变护理人员的传统观念,使护理人员认识中医护理工作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我院开展优质护理加中医护理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充分认识中医护理的作用。全体护理人员要努力为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突出表现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 1.2.2 实行小组负责、工作到人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组,护理小组采用小组负责制。实行责任制、工作到人的护理模式,同时进一步引导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有效的融入中医特色护理[2]。责任制有助于特色护理模式的实施,同时也是一种监督方式,可以督促护理人员的工作。 1.2.3 密切医护合作,为患者提供个性服务责任护士和责任组长对所管理患

中医整体护理的特色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两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一、整体观念: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人是有机的整体;人是身心相互作用的整体;人与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人是不断发展的整体;人是独立的整体。 (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在二、三千年前,就形成了系统的整体、矛盾、恒动人体观,成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人体内部是一个充满矛盾,永恒运动的统一整体,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诸如脏、腑、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目、耳、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通过经络都能互相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也都是互相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体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各方面。 在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又如对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看到邪医学毒的局部侵入,还要考虑是否与其原有

之消渴有关。因此,中医就是运用这一观点,指导诊断与治疗,能够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表现来了解人体内在的脏腑病变,此外如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脏腑病变对精神活动的干扰等,都说明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树立整体观念,妥善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疾病,取得护理工作的主动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二)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中医学有“人与天地相应”的著名论断,即《内经》中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空气、水、饮食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人体对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必然相应的产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如自然界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体受其影响,通过生理功能予以调节来适应。 《内经》在《异法方宜论》、《五常政大论》中:就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体质、状况、疾病流行以及对寿命的影响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还告诫医家除应研究医道外,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才能取得满意

康复科特色护理简介

康复科特色护理简介 阳江市中医医院李沃林 阳江市中医院康复科是本院的特色专科之一,运用中医传统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多功能学科。由针灸、推拿治疗区,康复治疗区及住院病区组成。本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现有病房开放病床50张,近1700m2的针灸、推拿治疗室及康复治疗室,拥有一大批先进的中西医康复理疗设备。 康复科在浓厚的中医氛围及底薀中,中医护理水平正在蓬勃发展,我们充分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施护中,八纲等中医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养生指导原则为病人提供更为人体的中西健康知识,如体质辩证、辩证施食,时节养生等用于临床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室现有护士共12人,其中本科学历共1人,大专3人,拥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5名。注重中医护理的知识培训,在加强现代护理知识学习的同时,本专科制订了详细的中医培训计划并按计划严格实施培训,现科室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护士基本可运用中医理论知识为患者进行中医的养生指导,对中医护理操作的流程及各种手法运用熟练,在本科的护理操作中,中医护理操作占44%。本专科有独立的外治疗室,主要实施中医的各种疗法,如针炙推拿、拨火罐、中药熏药、穴位注射等。并拥有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经皮给药治疗仪,超激光治疗仪等先进仪器及一大功能康复理疗设备。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软组织伤、头痛等痛症及中风后遗症、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失眠症、焦虑症、面瘫、眩晕等疾患的康复治疗上取得显著的成效,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医特色护理 一、中药封包 双柏散烫照改善非骨折性骨科疼痛、骨折、跌打损伤。 (一)原理:药照疗法是将双柏散和药酒混合成膏状,放于人体的疼痛处或跌打处,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而达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及祛瘀消肿的一种外治法。药物:黄柏、侧柏等。 (二)适应症:应用于骨科常见疾病颈椎病(风寒湿型)、腰腿痛(风湿、寒湿痹阴型)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三)部位:疼痛处、跌打处 (四)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卡、药物、油膏刀、生理盐水棉球、纱布(按敷药部位选择数目)、弯盘3个、镊子、胶布或绷带、棉纸或薄胶纸、大毛巾,必要时备屏风 取适宜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患处部位,保暖 ↓ 充分暴露敷药部位,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 ↓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将所需药物用油膏刀均匀地摊平于棉纸或薄胶纸,厚薄适中。 ↓ 将药超过红肿范围敷于患处,然后撕开棉纸或薄胶纸,用红外线灯照射 ↓ 擦净药膏和局部皮肤,协助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 (一)护理注意事项: 1、操作环境注意保暖避风,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药后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 敏现象时,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3、照红外线灯时保持适当的距离,过近会烫伤皮肤,过远会 达不到治疗效果。 4、敷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观察病人 有无头晕、心慌等不适情况。 5、治疗后注意避风保暖,不可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2: 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 2.护理评估 (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 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 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 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 7.观察 (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 (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 (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 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二、艾灸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 2.护理评估

(1)施灸的皮肤情况。 (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 (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 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 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增加剂量。 11.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的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三、拔火罐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2.护理评估 (1)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pdf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 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 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 急诊室环境 (1)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 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 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 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 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 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 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 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中医护理发展优势(精)

中医护理发展优势 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在理论上融合了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吸收了自然、社会、生物、心理多分学科的成就,从整体、联系、运动的观点出发综合地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自然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药物,临床广泛使用的方药具有开发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在中医治疗方面,针对人体的多样性,强调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使个体化辩证与整体调节相结合;在中医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诊疗技术及中医药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重功效易用于基本卫生保健。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中医、发展中医。在各医院、社区、乡卫生院均成立了中医特色科室即中医馆,使中医从中医医院逐步走向各家医院、社区及家庭。中医护理来源于民间,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器材、方便易行、创伤小、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深受患者和群众的欢迎。中医护理技术也紧紧围绕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各种疑难症具有更大可发展空间。我院已开展针刺、艾灸、拔罐、按摩、蜡疗、中药热敷、中药药浴、中药火龙疗法等十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丰富了中医护理内容。 中医护理发展史 中医护理学尚未成立前护理学与中医学是混沌为一体的,在20世纪60年代中医护理学才从医学中另立门户。但早在断简残篇的先秦典籍里及其后的鸿篇巨著中均可寻觅到我们中医护理发展的轨迹。唐代以导尿术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渐臻成熟,对妇孺老的特殊调护方法,说明了护理领域在不断拓展。 中医护理的特点: (1整体观念 (2.辩证施护

(3.独特的中医护理护理技术与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与自然界关系密切,在生理和病理上不断受自然界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病人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日痊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或小肠实热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有口舌生疮外可能还有心胸烦闷的表现,所以在护理中加强局部治疗外,还需加强情志护理防过喜伤心、急躁伤肝及饮食护理选取寒凉清火食物、勿食辛辣温燥之品。以通过泄小肠之火而清心火,清热解毒、导热下行,最终治愈局部病变,调节脏腑功能。 中医治未病 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强调三分治,七分养,亦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等预防意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了解自身状况,引用中医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整理,确立病人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对于一部分由于社会环境、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而不能适应的人群,现代医学检查又没什么问题的亚健康状态,大部分主诉头晕、头痛、食欲低下、情绪紧张、烦躁易怒、睡眠差等一系列症状,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就需要中医中药辩证治疗了:这与长期紧张高压的生活习惯有关,工作环境差而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气犯胃、肝胃不和等,药物可给一些舒肝理气、调养气血、活血化瘀的中药调理,外加饮食调节及情志护理来改善亚健康状态。 中医养生原则: 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伤筋的中医护理常规教学文案

伤筋的中医护理常规

伤筋 伤筋是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环等组织因跌打、撞击、闪扭、牵拉或积劳过度所致。以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辨证分型 1、初期:损伤后2~3天,肿痛剧烈。 2、中期: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功能障碍 3、后期:常兼夹风寒外邪、肿胀可消退、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3、在受伤24小时内,局部可用冷敷,禁热敷。 4、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二)临证(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 2、遵医嘱刺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3、临床常用金黄散、活血止痛散等外敷,用以消瘀退肿止痛。敷药时的绷带固定,如红热较明显者,可用以上散剂加醋调配。肿胀者,可用米酒调配。 4、瘀血较重或初起的应慎用按摩,但可以在伤部周围或上下端施以推压、弹筋拨络等手法,促使肿胀消退,解除痉挛。 5、针灸治疗可取阿是穴或邻近部位,以泻法为主,留针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6、固定脊柱、四肢关节发生的较严重的损伤,应以用绢片包扎,作相对固定,必要时应严格卧床。 (三)专科用药护理 1、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中药汤剂温服。 (四)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五)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 (六)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 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中医针灸科疾病护理常规

针灸推拿科护理常规 针灸推拿科危重病患者护理常规 一、根据病情需要将病人安置于重症病房或监护室内,选择合适的卧位并及时通知医生。 二、生命支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液体通畅,备齐抢救器械及药品。 三、规范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完成治疗和护理。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好记录。 (一)观察心率的频率、节律的变化,有无心率失常。 (二)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音变化,有无呼吸困难表现。 (三)观察血压的变化,监测有无血压过高或过低,脉压差有无增大或缩小等异常表现。 (四)观察神志及瞳孔的变化,监测有无意识障碍及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五)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遵医嘱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六)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保持机体出入液量平衡。 五、落实基础护理,保护床铺清洁,做到三短九洁四无,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六、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七、如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心脏起搏、昏迷、脑疝、心肺复苏等特殊治疗措施的病人按疾病相关护理常规执行。

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一)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入院介绍 (一)及时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三)介绍病区作息时间、相关制度、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三、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一)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二)新入院体温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三)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五)协助医师完成各种检查,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 四、根据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及相关健康指导,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 五、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六、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床单位

中医特色护理心得体会

中医特色护理心得体会 篇一: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学心得 参加XX年浙江昝中医中医院全国护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胡月 XX年3月9日至13日学习期间,我们从中医相关基础理论到操作实践进行了强化学习。这期学习班起点高、模式新颖、效果良好。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既关注了当前中医理论历史,又关注了实践的工作实际,既有前瞻的视野,又有丰富的案例分析,更让我学习到了新的操作技能。虽然本期学习班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我觉得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大。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一下个人的感受: 一、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这次学习,我完成了40学时的课程计划,浙江省中医院及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领略了名师的智慧和风采,老师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

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中医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一是学习了很多中医理论基础疼痛方面相关知识,中医经典在护理中的应用、手法通乳、中药热盐包、腕踝针、药罐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临床应用推广等,科学的护理管理及病人管理方法。可以说,通过这次学习,切实地增长了管理知识,增强了工作自信(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中医特色护理心得体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管理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二是学习了很多新颖的思维方法。如浙江省中医院的蔡亚红老师的中医癌痛病房规范化管理,俞国红老师的护理管理介绍,汪永坚老师分享的乳腺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践及效果评价,这些新的思维方法,是在既符合政策法规和规律,又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直面现实困难,突破常规思路,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问题迎刃而解,效率不断提高,成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这些思维方式所闪现出的智慧,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我觉得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心态更加自信,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灵活。三是学习了很多有效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中医特色)

护理教学查房示例 查房前的准备: 1、病例准备: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有待解决的护理问题。 2、患者准备:进行查房前,向患者解释说明查房目的,做好沟通,取得配合。 3、责任护士准备:熟悉患者的病情,做相关提问的准备。 4、物品准备:治疗车、病历、查体所需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中 医操作盘等)。 病房 责任护士推治疗车,进入病房。责任护士站于患者的患侧,护士长、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依次站在患者健侧。 责任护士:02床,王银菊阿姨,您好!今天我们要在您的床边进行一次护理查房,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您现在需要去卫生间吗?在查房的过程,您如有什么需要或要求,请及时告诉我,好吗? 1、七步洗手法,中医四诊 ①望诊:包括望神、面色、形态、情志、皮肤、呼吸、咳嗽、舌苔等。 ②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等。 ③问诊:包括感知、睡眠、饮食、大小便等。 ④切诊:包括切脉、脘腹等。 目前术后存在的护理问题:此处应体现语言生活化,增加彼此的亲切感,拉近护患距离。 责任护士:阿姨,现在因为您刚做完手术,会感觉到一定程度疼痛,医生给您开了一些口服的止痛药,已经发给您啦,有波舒达、迈之灵,您现在伤肢有些肿胀,给您口服的有咱们医院的桃红四物汤,这些药记得都是每天的饭后吃,中药要温服,您是不是按照我交待您那样吃的啊?(患者:……)晚会儿,医生还让给您做一个中医耳穴埋豆(常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等穴),也可以缓解您的疼痛,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您现在还需要卧床休息,所以要注意勤翻身,多按摩受压的皮肤,这可以预防皮肤的损伤。阿姨,这几天因为卧床,肠蠕动会减慢,您昨天有些便秘、腹胀的情况,医生让我给您做的穴位贴敷(选中脘、天枢穴位),今天感觉怎么样?解出来大便没有?(患者:……)另外,您也可以每天顺时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7 上肢骨折 指上肢及上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7.1 护埋评估 7.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7.1.2 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7.1.3 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7.1.4 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7.2 护理要点 7.2.1 一般护理 7.2.1.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7.2.1.2 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7.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2.2.1 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7.2.2.2 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7.2.2.3 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7.2.3 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7.2.4 饮食护理 7.2.4.1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7.2.4.2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7.2.4.3 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7.2.5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7.2.6 临证(症)施护 7.2.6.1 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

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7.2.6.2 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7.2.6.3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7.2.6.4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7.3 健康指导 7.3.1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7.3.2 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7.3.3 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7.3.4 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8 下肢骨折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8.1 护理评估 8.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8.1.2 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8.1.3 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8.1.4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8.1.5 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8.2 护理要点 8.2.1 一般护理 8.2.1.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8.2.1.2 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8.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神昏中医护理常规

神昏中医护理常规 因多种病症引起心脑受邪,窍络不通,神明被蒙所致。以神识不清、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神昏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危重阶段常见的症状之一。病位在脑。昏迷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 2.既往史、现病史和服药史。 3.生活方式、排泄状况。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闭证(阳闭、阴闭)、脱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遵医嘱设专人护理,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肢温、汗出、二便等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3)昏迷程度加深、高热、抽搐、呕吐等,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4)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去枕仰卧位,有呕吐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以防窒息。 (5)中暑神昏者,应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病室;烦躁不安者,加床档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有义齿者应取下;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6)四肢厥冷者,注意肢体的保暖,伴有肢瘫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翻身。 (7)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不能闭目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皮肤的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遵医嘱留置导尿,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临证(症)施护

(1)气息急促、面色青紫、肢体抽搐者,应遵医嘱给予吸氧, (2)神昏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治疗。 (3)脱证亡阳者,遵医嘱迅速给药,注意保暖。 (4)突然昏迷、口噤手握、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者,遵医嘱针刺人中等穴。 (5)谵语狂躁、大便秘结者,遵医嘱鼻饲中药通便,必要时灌肠。 (6)尿潴留者可按摩膀胱区或遵医嘱行导尿术。 4.给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 5.饮食护理 (1)遵医嘱鼻饲,保证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2)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按摩腹部。 6.情志护理为清醒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与康复氛围 三、健康指导 1.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2.平素起居有常,作息定时,避免过劳。 3.注意饮食调摄,做到饮食有节,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肥甘、油腻、生冷、烟酒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4.积极防治有关的感染性疾病;加强原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等的治疗;避免药物中毒,预防中暑、烫伤等意外。 5.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

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 李文 中医一般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用药护理。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 意义: 《内经》中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近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得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有生。 做好生活起居护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病床安置:安置病床应根据病证性质不同而定。如寒证、阳虚证者,多有畏寒怕风,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使病人感到舒适;热证、、阴虚证者,多有恶热喜凉之求,可集中在背阴凉爽病室内,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心静,利于养病。 ?2、病室环境:安静的环境有助于病人休养。噪声的刺激常使病人烦意乱,尤其是心气虚病人常突然的声响而心悸不已。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一切噪杂之声 ?4、光线适宜:一般病室内要求阳光充足,使病人感到舒适愉快。但不宜让日光直射病从面部。但不同病证对光线要求也不一样。如热证、阳亢病人,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强光可诱发痉作,应用黑窗帘遮挡。 ?5、动静相宜:患病后,需要适当的静心休养,以休体养息,培育正气,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应适当增加活动量。通过适当活动,可使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气血营卫调和,增强体质和抗邪能力。尤其是恢复期或慢性病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更应注意动静结合,但应以不感劳为原则。对虚证、体弱者,虽以静养为主,但也应在床上或室内行内养功、放松功等活动。 ?6、气象护理:四时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长寿、衰老和死亡。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素问。四气调神篇》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阴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说明生活起居中对天时地理和四时之令,只能调之、和之,顺天而行之。因此,要根据四进气候变化,做好气象护理。如在春夏之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热,宇宙万物充满新生繁茂景象,应早起床,广步于庭,使阳气更加充沛;秋冬之季,气候由热转凉而寒,万物都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发泄,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样的作息时间才有利于健康和养息。 ?此外,要随四进寒热温凉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即不致暴伤;夏天炎热,不要纵意当风,更不应在屋檐下、过道、穿隙破窗下纳凉或睡觉,以防“贼风”所袭。夏天多困意,但不可令久眠,久眠则神昏。冬天严寒,不可轻出,触冒风寒。以上的气象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情志护理 何为七情?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七情致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发挥中医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扎实推进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康复科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房洪波 副组长:焦金保、刘景荣、 成员:高瑞婷、王宏辉、王淑萍、王素香、毛仲歧、张东优、崔亭兰、范晓贝 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评选。 二、实施中医特色疗法工作目标: 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实施优势,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三:实施计划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 开展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中医特色疗法实施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每月进行中医特色疗法实施操作学习和考核两项,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针灸、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治、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辨证诊疗及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将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

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观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指导病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重视情志对手术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对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以及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疾病防治等方面予以配合。每月的公休座谈会我们为患者提供“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什么方式康复等,变病人被动接受治疗为病人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之中,真正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 (二)满足病人需求,夯实基础 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根据病人病情、自理能力和对护理需求进行分级,将分级护理中生活护理的内容,纳入各班工作职责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标准。使基础护理工作常态化。保持床单位的整洁、舒适;每日协助病人梳头、洗脸、泡脚,对卧床病人给予洗发、剃胡须、床上擦浴,协助病人进食(鼻饲)等。 (三)、增进护患沟通,开展亲情服务 规范病人称呼,医生、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或职务称呼病人为“大爷、大娘、李老师、王教授”等等,及时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 推行首问首迎负责制;入院零分钟接待;护士长在30分钟之内到病人床前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见面,进行自我介绍并了解病人需求,做到“想在病人需求之前,做在病人开口之前,走在红灯亮之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切实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工作行动准则。 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我们科室开展“三卡”服务活动,病人入院送上一份住院指导卡,让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住院一张病人需求调查卡,了解病人需求,按个性化服务,满足病人的特殊需求,出院送上一份护患连心卡,指导用药和方便病人反馈信息和联系咨询。 完善各种护患沟通渠道,开通服务监督热线,设立意见箱,建立护患沟通本等,每月不定时对病人进行工休座谈,征求病人意见,发

漫谈中医护理的特点及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f17559519.html, 漫谈中医护理的特点及优势 作者:刘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03-01 所谓中医护理,是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指导理念,为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辩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护理模式,其特色是“辩证施护”与“整体观念”,正因为中医护理具有上述特色,所以其在临床护理及康复中发挥出了不逊色于常规西医护理的重要作用。本文尝试详细分析中医护理的特点及优势。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基础是中医理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同时其相关技术操作也愈加地规范化,最终形成了中医特色浓郁的护理学科。相较于西医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更加注重整体、以人为本,在现代医学中具有更加鲜明的优势,其为患者提供的特色化护理服务可以更有效地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因此在临床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1 特点 1.1 整体观念 整体护理理念是中医护理的核心理念之一,这种护理思想完全贯穿了整个护理过程。整体理念指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中的经络与脏腑彼此之间存在着联系,可以互相进行影响,若是一方发生了生理变化或病理变化,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是一方的功能代谢,也会干预到另一方。例如,心与肾,心在上,为阳,属火,心火下降为顺;肾在下,为阴,属水,肾水上升为要,前者下降、后者上济则阴阳保持平衡。当然,整体理念不仅体现在此,还体现在人体内部反应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整体联系,外在的社会因素(心理压力)与自然环境(春夏秋冬的气温、天气变化)若发生变化,机体也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中医护理应该兼顾患者的心理状态、体质状况以及外在的环境等等因素,中医护理模式应该兼具“生物”、“社会”、“心理”三大要素,在中医看来,机体的正气是一个重要部分,患者本身也是一个整体,正气存则邪不可干,疾病是机体在内因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展现出的失衡状态,在为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做到“驱邪扶正”,将机体异常的功能状态有效纠正,进而达到治疗与护理的目的。以口腔溃疡为例,基于中医护理科学的思路与先进的方法,应先明确心火上扰与小肠热盛是口腔溃疡的发生原因,为了避免口舌生疮,应该为患者选择具有清热去火功效的药品,并在整体护理中为其安排具有清热去火作用的寒凉食物,以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为了避免病情加重或疗效打折,辛辣刺激的食物,性温燥热、口感厚腻的食物要禁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