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_安海忠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_安海忠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_安海忠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_安海忠

第18卷第6期2016年12月

资源与产业

RESOURCES &INDUSTRIES

Vol.18No.6Dec.2016

http ://www .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zycy @cugb .edu .cn

收稿日期:2016-11-02;修订日期:2016-11-03;责任编辑:任宝琴。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11.5426.TD.20161223.1645.002.html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1223.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199)。通讯作者:安海忠(E-mail :ahz369@163.com )引用格式:安海忠,李华姣.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J ].资源与产业,2016,18(6):21-26An Haizhong ,Li Huajiao.Research frame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J ].Resources &Industries ,2016,18(6):21-26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安海忠

1,2,3

,李华姣1,

2,3

(1.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2.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要:在全球“低碳革命

”、“页岩气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分析、评价、监控一国或某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课题。文章在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和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集理论、方法、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其中,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以资源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约束,以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

;在方法层面,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

;在数据层面,提出了包含统计年鉴数据、空间遥感数据、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高频时间序列数据、仿真模拟数据、文本灰色数据等6个层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源异构数据体系;在应用方面,提出了基于理论、方法、数据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模拟、决策支持”5个维度的应用研究体系。该研究所提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为资源型承载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思路框架。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数据应用;框架体系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464(2016)06-0021-06

RESEARCH FRAME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N Hai-zhong 1,2,3,LI Hua-jiao 1,

2,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LR,Beijing 100083,China ;

3.Open Lab of Talents Evaluation ,MLR,B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 :The global low carbon revolution ,shale gas revolution and new energy revolution requires how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monitor one nation ’s ,or one region ’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advances ,presents a four-in-o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ory ,method ,data and application.The theory incorporates resources as support ,eco-environment as constraint ,sustainability as objective.The method is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from single to comprehensive ,from static to dynamic.The data includes annual statistics ,remote sensing ,on-site surveyed ,temporal series ,simulation ,and text gray data.The application covers dynamic monitoring ,analysis ,risk alerting ,policy modeling ,and decision support.This study provides a necessary research basis and path for further study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资源与产业2016年

capacity.

Key words: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theoretical method;data application;framework

0引言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概念早在17世纪被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承载力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进入到21世纪被全球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广泛关注。在全球“低碳革命”、“页岩气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分析、评价、监控一国或某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课题。在中国,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1],其中第十四条“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特别指出了要“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强调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和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集理论、方法、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从而为资源型承载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和思路框架。

1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承载力是指在某个给定的环境条件限制下,某种或某类个体能够存在的数量最高限制。“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承载力概念基础上融合了物理学、社会经济学、环境科学、资源经济学等多学科理念形成的复杂综合系统[2],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3]。在中国,随着十八大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提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广泛展开。2013年6月9日举办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规划等之间的关系。

1.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角度

通过文献分析可知,随着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的逐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在近10年进入到快速提升阶段。在研究区域范围方面,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针对国家[4]、省[5-6]、城市型地区[7]、资源型区域[8]等进行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在研究对象要素方面,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针对人口[9]、经济[10-11]、土地[12]、生态[13-15]、矿产资源[16-17]、水资源[18-19]等各类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分析以及多要素综合承载力研究[20];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了能值[21]、系统动力学[19]、生态足迹法[14]、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及多方法的综合使用[22]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1.3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评述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受到人口规模、开发程度、城镇化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气候和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区域单一要素或多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大多数学者主要侧重于基于个别地区静态评价分析和阶段性动态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也比较分散,尚未通过分析承载力的要素特征,运用系统、整体的视角,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框架体系。

2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

2.1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

22

第6期安海忠等: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个多要素集合的概念,既涉及到了土地、矿产、能源等各类支撑性要素,又涉及到了各类生态环境约束性要素,同时还涉及到了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的要素。这3类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相互约束,最终可以形成以资源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约束,以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图1)。其中

,“支撑要素”主要为各类资源的供给能力

;“约束要素”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约束

;“压力要素”主要为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行和发展需求

图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Fig.1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图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

Fig.2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framework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2.2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资源环境承载力初步在中国

得到关注开始,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型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的分析过程

[23]

。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

上,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框架体系(图2)。

1)从定性到定量。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已从早期定性阐述承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等概念和相互联系逐步发展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依托系统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理论和学科基础,采用空间成像、MATLAB 、ARCGIS 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和应用软件,借助成熟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体系(如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复杂网络方法等),计算目标区域各要素承载力指

标,并综合分析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从单一到综合。国内外学者在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过程中,从开始涉及支撑要素、约

3

2

资源与产业2016年

束要素、压力要素的某一变量或少数变量分析,逐步开始注重要素中各变量以及要素间内在动力关系和交互作用研究,通过多指标综合要素关系模型的构建,评价和分析目标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3)从静态到动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过程中,对于目标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已逐步从早期的基于面板静态数据逐步发展成为基于时间序列、系统动力学及模拟仿真等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3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数据体系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过程中,需要基于区域范围、数据来源、获取方式、数据精度、时间尺度等不同层次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源异构数据框架体系”。在区域范围方面,需要构建面向全球、国家、地区、省、市等不同范围的数据体系;在数据来源、精度和时间尺度方面,可以分为长周期大尺度的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高精度的空间遥感数据、高精度的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高精度的高频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情景分析的仿真模拟数据等5个层次,其中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获取途径较多,但数据在时间尺度、精度上通常不能够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空间遥感数据可以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遥感图像解读获取,但需要具备相应的图像解译技术和相关软件工具;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可以根据研究需求个性化获取数据,但是通常观测和调研成本较高;高频时间序列数据通常通过商业性数据库获得,如WIND数据库、BVD数据库等,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可以获取较长时段的高频数据,有助于开展深入、动态研究;仿真模拟数据是在模型情景分系模拟基础上获取的,通常可以分析不同政策可能产生的效果,但对于情景设计的合理性依赖程度较大。此外,政府报告和新闻报道等文本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灰色数据,有待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和文本挖掘等方法进行全面的提取和使用。图3为本文提出的6个层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源异构数据体系。

2.4资源环境承载力应用研究体系

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应用研究而言,

主要是在

图3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数据体系

Fig.3Data framework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理论、方法和数据基础上所形成的面向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模拟和决策支持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图4)。其中对于动态监测而言,主要是通过要素的分析、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数据的获取,动态监测区域内各资源环境承载力核心要素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评价则是通过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演化分析、区域对比分析等手段,分析和评价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趋势;风险预警则是通过设定风险阈值,在动态监测和分析评价基础上,寻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的薄弱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构建,从而防止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突破可恢复极限”的状态的产生;政策模拟则主要是通过不同政策情景参数变量的设计,分析其所可能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键要素产生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政策设计,从而为最终的决策制定提供支持

图4资源环境承载力应用研究体系

Fig.4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42

第6期安海忠等: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3讨论和结论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集合了资源支撑系统、环境约束系统和社会经济压力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多要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如何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各研究方面,提出一个综合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是该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也是重要的研究挑战。

本文在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和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集理论、方法、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其中,理论方面提出了“以资源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约束,以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支撑要素、约束要素、压力要素3要素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在方法层面,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在数据层面,结合区域范围、数据来源、获取方式、数据精度、时间尺度等不同层次的考虑,提出了包含统计年鉴数据、空间遥感数据、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高频时间序列数据、仿真模拟数据、文本灰色数据等6个层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源异构数据体系;在应用方面,结合实际研究需求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理论、方法、数据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模拟、决策支持”5个维度的应用研究体系。

本研究所提出和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方向指导。下一步,还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文本分析相关工具和方法,形成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快速分析评价的有效工具,从而更加客观、定量的跟踪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理论、方法、数据、应用的各个维度研究的动态和进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2016-11-04].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2]Carey D I.Development based on carrying capacity:a strateg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3,3(2):140-148

[3]贾彦鹏.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EB/OL].(2014-04-08)[2016-11-04].http://www.china-reform.org/?

content_545.html

[4]陈丹,王然.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态势评估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15,31(12):111-115

[5]董文,张新,池天河.我国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13

(2):177-183

[6]卢小兰.中国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7):116-120

[7]Wei Yigang,Huang Cui,Lam P T I,et al.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a review on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15(46):64-71

[8]李芬,毛洪伟,夏春海,等.资源型城镇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1,27(5):35-39[9]Dorini F A,Cecconello M S,Dorini L B.On the logistic equation subject to uncertainties in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nitial population density[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Numerical Simulation,2016(33):160-173

[10]狄乾斌,韩帅帅.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差异研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9):

57-64

[11]周婷,邓玲.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J].求索,2008(1):4-7+105

[12]孟旭光,吕宾,安翠娟.应重视和加强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9(2):38-40

[13]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等.2001—2010年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3):356-363

[14]刘东,封志明,杨艳昭.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614-624

[15]金悦,陆兆华,檀菲菲,等.典型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以唐山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5,35(14):4852-4859[16]魏景明.黑龙江矿产资源承载力竞争力及可持续力分析[J].中国矿业,2006,15(11):102-106

[17]严也舟,成金华.重点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31(4):29-33

[18]Yang Junfeng,Lei Kun,Khu S,et al.Assess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sing a

coupled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Tieling of the Liao

River Basin,China[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3

(9):5173-5183

[19]黄蕊,刘俊民,李燐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2,30(1):57-63

[20]Xia Yongqiu,Shao Mingan.Soil water carrying capacity for vegetation:A hydrologic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 model solution

[J].Ecological Modelling,2008,214(2-4):112-124

[21]Nam J,Chang W,Kang D.Carrying capacity of an uninhabited island off the southwestern coast of Korea[J].Ecological

52

资源与产业2016年

Modelling,2010,221(17):2102-2107

[22]Nakajima E S,Ortega E.Carrying capacity using emergy and a new calcu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6(60):1200-1207[23]李华姣,安海忠.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26(8):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65-68

《资源与产业》杂志征订启事

国际标准大16开,印刷精美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464

国内统一刊号:CN11-5426/TD

邮发代号:82-160全年定价:240元双月20日出刊

订购处:全国各地邮局(所)。也可与编辑部直接联系。

《资源与产业》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是我国目前关于自然资源与产业化研究的权威期刊。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实务性这一鲜明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从事资源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与好评,并赢得和吸引了众多的作者和读者。主要栏目: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资源战略、资源开发、资源环境、资源调查、资源评价、资源产业、资源市场等。

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通过邮局汇款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产业》编辑部

邮编:100083电话:(010)82322841;82335048

电子信箱:zycy@cugb.edu.cn

通过银行汇款地址:

开户银行:农行北京市海东地大分理处开户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账号:11-250901040000016

6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及其 主要问题剖析 齐亚彬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是环境科学研究中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由承载体、承载对象、环境承载率三要素组成;衡量承载力的指标可分为自然资源支持力,环境生产支持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三项指标。目前,各种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环境生产力集合,如区域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等。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承载力;要素承载力;承载力类型集合 中图分类号:F1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995(2005)0520007205 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历史 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早期的承载力研究首先与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 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由于环境所承载的是人类的活动(主要指人类的经济活 家,更重要的是和大家共同研究问题,探索地勘工作和单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建议大家要积极去抓,要学会积极参与。也请全国不同行业的地勘单位,互相参观学习,共同研究这些试点单位的改革发展,共同促进全国地勘工作和单位的改革发展。 地勘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面临的困难又很多。但是,近几年,大家已经从思想上、工作上、物质基础上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虽然在地勘业、矿业的改革在某些方面与其他竞争性行业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但大家重视它、关心它、都想加快改革发展这个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当前大家主要是担心问题解决的程度,职工住房问题、老干部安置问题、发展的资金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不同系统地勘单位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改革发展的进程。大家都希望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得好一点、快一点,从而使改革发展的步子也迈得大一点。我认为大家的这些想法符合当前的实际,应该共同努力来当好中央和部党组的参谋助手,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争取制定好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简介:齐亚彬(1961-),男,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工作。 Resource Econom y 资源经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N at ural Res ource E c onomics of China 2005Π05  7

第五章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5.1土地资源承载力 根据本次郭坑园区总体规划可知,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72.11 hm2,其中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97.07 hm2,新增建设用地152.67 hm2。郭坑园区的规划建设需要漳州市龙文区提供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作为保障。 本次郭坑园区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见表5.1-1及图5.1-1。 表5.1-1 郭坑园区规划用地情况表 图5.1-1 郭坑园区规划用地类型构成图

本次规划实施后郭坑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明显的改变,规划范围内现状的园地、耕地、林地等农林业生产用地将逐步被建设用地所取代,工业用地将大规模的引入郭坑。规划实施后郭坑园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及下表。 表5.1-2 规划实施前后郭坑园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表 图5.1-2 郭坑园区规划实施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图 根据《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2010~2020年,龙文区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1151 hm2,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不超过1289hm2,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不超过528 hm2,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73 hm2。 表5.1-1 龙文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从郭坑园区开发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量和《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给出的区域土地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来看,到2020(规划中期),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152.52 hm2,约占龙文区建设用地总量的3.25%,占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总量的3.65%;规划中期(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08.12 hm2,占龙文区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5.41%。郭坑园区建设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主要靠占用规划范围内现状的园地、耕地、林地等农林业生产用地来满足供给需要,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开发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的农用地规模为龙文区所给调控指标的5.44%,所占比例较小,并且被占用的耕地中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 因此,环评认为本次郭坑园区到规划中期(2020年),即《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年限时,龙文区的土地资源存量可以承载郭坑园区的规划建设,规划是实施不会影响《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确定的耕地、园地和基本农田面积等保有量指标的实现。但是,郭坑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占用有条件建设区的,应按规定进行报批和调整,杜绝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在龙文区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调整的过程中,在龙文区土地资源可以承载的前提下,也应适当考虑郭坑园区园区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以满足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5.2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区域水资源能够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极限值。随着时间和空间转换,水资源承载力与自然资源条件以及资源开发配置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禀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依据供水量分析和需水量预测结果,分析可利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需求总量的关系,评价水资源供给的安全性及用水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建议。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中国主体功能区的问题与走向 刘栋 (41406057,法学)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甚至唯一目标导致了当今中国的资源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的冲突,国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这一全新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方案,但是主体功能区划却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资源环境,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一、中国主体功能区出现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将加速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各地都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致力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的地域差异很大,对于不适于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加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要付出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将受到极大威胁。樊杰、洪辉(2012)认为主体功能区的宗旨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功能,包括引领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化开发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开发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限制开发区,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禁止开发区。 二、中国主体功能区的现状 张玉娴、黄剑(2009)认为主体功能区最早由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司长杨伟民提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006年10月11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07 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草案。由此,主体功能区筹划工作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体功能区划和建设将成为我国国土区划和国土开发整治的主要形式。目前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省级单位都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号召,开始了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现今,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等已经完成了各省的主题功能区的规划。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能够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经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能够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进”、“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其中,基础情景依据各个因素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府考核目标中确定了经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目的:在求得区域土地资源能够供养多少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PRED)相互作用机理及调控对策的研究,进而为决策、规划、计划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与研究原则 土地人口承载力:也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土地资源在其自然生产潜力及其不同投入水平(物质、技术)条件下所生产的食品,能养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根据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任务与目的,土地承载力研究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整体上把握土地承载力系统的结构(组合方式)、功能(承载能力)及其作用机理与发展变化规律。并据此对各要素(或子系统)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以管理、规范其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PRED)关系,求得系统整体性能的最优化。这是进行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主体。 ②综合性原则:在分析系统各个要素性能(尤其是主导要素)基础上,综合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彼此作用的机理。才能更有效地把握认识系统的整体性能,并根据系统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和一定的物质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改造系统结构,实现系统优化的目的。 ③超前性原则:土地承载力研究是一项超前研究的战略性课题,它着眼于未来,因此,承载力研究必然在区域土地资源及其人地关系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开发前景与人口增长机制,正确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各地段人地关系的可能状况。 ④区域性原则:遵循特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区研究。 ⑤生产性原则:针对实际国情,寻找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和承载更多人口的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⑥持续性原则:对土地承载力的估算一定要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合理运转,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这一基础上。 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涉及生态、经济、技术与社会等多个方面,既着眼于现状,又要考虑未来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的研究,根据国内外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可将其研究内容与步骤归纳如图5.1。 从研究步骤可看出: (1)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土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土地承载力估算的基础。土地质量越高,其生产潜力就越大,面积数量越大,总产越高,可养活的人口数量就越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万艳芳 201302411101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如此一来,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游环境承载力的进程、科学内涵、特征、功能、组成体系及成就与不足,并预测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承载指数;持续发展 注:文章主题的确定来自于今年国庆节三峡大坝旅游区免费新规的出台,带动了游客“井喷,以及去年黄金周因人气太旺而发生游客滞留事件的九寨沟景区,使我不能忽视旅游环境超载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己对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我了解旅游承载力的决心。首先进入中国知网,选择文献全文,输入“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进而出现大量关于旅游承载力的文献,然后挑选需要的材料即可。 引言 随着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本文将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最早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红红(1983)在《城市规划》中,对“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振礼和金健(1985)的“特定区域旅游规模”

天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今天,蔡老师为我们分析评价了“天津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天津市的资源环境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蔡老师通过对天津市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的分析,分别选取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限制较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若干因素进行评价,得出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在环境容量达到一定的极限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建设用地空间、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发展规模,达到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完善提供基础支撑的目的。 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是从评价指标的选取,并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在指标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矢量分析法,对天津市资源环境各因素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将部分因素承载力高低落实到空间分布。 天津市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平均在2-10米之间(大沽高程),最高峰为蓟县和河北省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土壤分布从山地、丘陵、平原到滨海,依次为棕壤、褐土、潮土、沼泽土和盐土五个主要土类。并且,天津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面对太平洋,季风环流影响显著,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位于海河流域下游,历史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的天津,水资源十分充足。 2013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1472万人,居住在城镇的有120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2%,人口密度为1252人/平方公里;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7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9607元;2013年天津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6514亿元,主要产业为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2013年,天津市耕地总面积438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05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城乡用地3192平方公里。但土地资源所能容纳的建设空间、水资源和环境容量成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 考虑一般做法,结合天津市资源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对天津市资源环境影响显著的指标,又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3级指标因素和10个具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1、环境容量;指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的原则(3项):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 3、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5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给予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

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5、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 6、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就是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以下因素有关(5个):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7、大气容量的计算方法(3种):修正的A-P值法;模拟法;线性优化法。 A-P值法特点: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粗略估算制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该法原则只适用于大气SO2环境容量的计算,在计算P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参考方法。 模拟法: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信件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其优势在于充分考虑周边发展的影响。 线形优化法:将不同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综合衡量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电白区生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对制约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电白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及效率三个准则层承载力值分别为0.3,0.32,0.84,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承载力与效率承载力间存在较大差距。考虑到全区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建议必须加强对当地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耕地等的保护,优化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水平。 1前言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对资源开发强度与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否协调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综合衡量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电白区生 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对制约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目的是为建设用地供给的空间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区概况 电白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东南部,粤西地区的东部,东经110°54′-111°29′、北纬21°22′-21°59′。东部以儒洞河与阳西县为界,东北部与阳春县相邻,西北至北部与高州市接壤,西至西南部与茂南区、茂港区毗连,东南濒临辽阔的南海。电白区海岸线长约22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2014年2月,国务院同意调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设立茂名市电白区,原茂港区并入电白区成立新的电白区。 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1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由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构成,遵循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区域性等原则,根据区域资源状况、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因素,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效率五个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合并为资源环境子系统,将社会、经济合并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效率单独为一个子系统。本次评价通过专家咨询并借鉴国际国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5.1 土地资源 5.1.1 规划土地资源需求量 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总用地为67.171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40.279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60%。规划实施后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将发生明显的改变,具体变化情况见表5.1-1。 从规划后的土地使用情况来看,规划实施后,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用地范围内工业建设用地面积将新增加33.2782hm2。评价区范围内的农用地的面积将大幅度减少,其中农用地(包括基本农田)将完全消失。目前规划范围内的炉铺村上铺、下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规划实施后,加工区范围内的农用地将不再存在,将给这些居民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土地资源损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变得突出,多余

的劳动力将不得不依托加工集中区的建设,转职成为进厂务工人员,以寻求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5.1.2 区域土地资源供给量 本规划区在浦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位置见图5.1-1和图5.1-2。根据《浦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30)》,浦城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计划见表5.1-2。 5.1.3 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分析 (1)规划实施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压力分析 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总用地为67.171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40.2798hm2,现状工业用地面积为7.0016hm2,规划期内需新增工业建设用地面积33.2782hm2。规划实施后,还导致农用地减少54.4097hm2、林木地减少0.471hm2。 根据浦城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计划,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实施所需的土地资源量中,农用地调整量在浦城县土地利用调整量范围内。但是,本次评价是

环境影响评价师题-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师题-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 积影响评价方法 1、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到()的原则要求。 A.集中供热 B.环境自净能力 C.污水集中处理排放 D.固体废物分类处置 2、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等因素有关。 A.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B.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 C.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D.区域内污染源以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 3、交通规划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资源开发、产业集聚、城镇布局与空间结构改变等影响属于()。 A.复合影响 B.诱发影响 C.间接影响 D.最低限度及饱和限度影响

4、常用的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和步骤中,应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其一般选取的指标与承载力的大小成()关系。 A.正比 B.反比 C.线性 D.非线性 5、《某新城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适宜环境人口承载力的估算则采用()方法。 A.单目标决策 B.模拟估算 C.多目标动态决策 D.趋势分析 6、水环境容量是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按()方面计算水环境容量。 A.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应估算其环境容量 B.污染因子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C.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受纳水体不同断(界)面的水质标准要求;

通过现有资料或现场监测弄清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 D.在对受纳水体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纳水体水质之问的输入响应关系 7、环境承载力分析确定的约束条件不包括()。 A.自然资源条件 B.社会条件 C.生态建设要求 D.经济条件 8、常见的环境累积影响评价的方法有()。 A.核查表 B.网络法 C.现场咨询法 D.环境数学模型法 9、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对评价一项规划的()类型的影响更为适用。 A.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 B.空气和水体质量 C.自然保护区域的休闲使用 D.野生生物数量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生态环境 2004, 13(3): 354-357 https://www.doczj.com/doc/6f15247698.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6f15247698.html,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KXCX3-SW-331);中国科学院领域前沿项目(S220017) 作者简介:姜加虎(1962-),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湖泊资源与环境研究。E-mail: jiangjh@https://www.doczj.com/doc/6f15247698.html,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姜加虎,黄 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洞庭湖湖内冬枯水季节,有芦苇面积530 km 2,草地面积800余km 2,泥滩地面积367 km 2,天然水域面积约993 km 2。湖洲之间隔水相望,河沟水系纵横交错,具“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地貌特征,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形态面貌和典型的自然湿地景观。文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压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承载力;生态;环境;洞庭湖 中图分类号:P941.78;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3-0354-04 洞庭湖作为目前长江中游地区,特别是荆江段唯一与长江干流直接相通联的大湖,正担负着维系区域水沙平衡、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等的多重任务和压力。公元以来,洞庭湖区历经河网沼泽平原和沧海桑田的变迁,其生态功能既调蓄了长江干流巨额的超额洪量,也承担了长江干流巨额的泥沙淤积,同时支持了区域农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并且维系着江湖的水域生态平衡,繁衍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蕴藏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珍贵的物种基因[1] 。 1 承担着长江干流超额洪水的蓄滞洪压力 历史上,长江中游大水年份的超额洪水有云梦泽调洪,云梦泽演变为江汉平原后,超额洪水靠洞庭湖和洪湖等湖泊调洪,而洪湖等通江湖泊尽堵后,仅剩洞庭湖单独调节中游长江洪水。因此,若将荆江入洞庭湖的分流穴口全部堵闭,则一般洪水也将超过荆江两岸目前的堤防高程,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将更为频繁,也更加难保防洪安全。由此可见,洞庭湖承担着繁重的分蓄长江超额洪水的任务。据1933~1991年资料,洞庭湖四口分流多年平均洪峰流量22359 m 3/s ,约占宜昌多年平均洪峰流量(51374 m 3/s )的44%。洞庭湖区在历史上实际发生的洪水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1.1 四水发生大洪水,而同期四口分流流量不大 这类洪水,如1926年7月上旬,湘江的长沙段最大日平均流量达19800 m 3/s ,沅江的常德段日平均流量24200 m 3/s 米,澧水的乔家河段日平均流量6050 m 3/s ,资水的益阳段日平均流量9000 m 3 /s ,造成四水洪峰严重遭遇,但同期长江的洪水并不大,长江枝江站的最大洪峰流量仅40000 m 3/s ,而且洪峰流量出现在一个月之后的8月中旬。另外,1915、1924、1958、1964、1970和1974等年的洪水,也均属于这种类型。 1.2 长江洪水很大,但同期四水流量不大 该类型洪水最突出的例子是长江1870年特大洪水,是年洞庭湖区一片汪洋,而四水的洪水均不见历史记载。又如近期1981年的洪水,也具有这种类型的鲜明特点,该年7月中旬,长江上游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7月19日洪峰传 播至宜昌,洪峰流量达72000 m 3/s ,比1954年的52000 m 3/s 洪峰流量还大20000 m 3/s ;而同期洞庭湖四水的洪水却很小,且洞庭湖底水不高,从7月17~22日,城陵矶水位由29.54 m 上涨至31.70 m ,洞庭湖共调蓄洪水水量约72.9×108m 3,正由于江湖两大水系未发生不利的洪水遭遇,加之洞庭湖调蓄才未出现大的灾害。另外,1958、1974和1987年洪水也属于这种类型。 1.3 四水和四口洪水遭遇 该类型洪水一般表现为洪水洪峰流量主峰与次峰的遭遇,峰头与峰尾的遭遇,这是洞庭湖区较为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洪水。这类洪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四水、四口入湖组合洪峰同期很大,四水主峰稍推迟,或四口主峰稍微提前出现的条件下,洪水过程往往是前峰未落后峰又至,形成连续性重叠复峰。这种组合情形,其破坏性极大,通常造成湖区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1996年特大洪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是年7月1日至8月10日,洞庭湖出现了四水、四口组合的连续性重叠复峰。7月1~4日,长江上游及洞庭湖区沅、澧两水上游普降大到暴雨,澧水流域平均降雨量达171 mm ,西洞庭湖区的津市站3日22时洪水位42.60 m ,超过警戒水位1.00 m ;七里湖的石龟山站洪水位42.50 m ,荆江分流洪道的松滋河安乡站洪水位38.10 m ,它们均超过警戒水位0.80 m 以上。7月8~11日,暴雨中心又移至湘、资两水的上游,至11~12日四口、四水出现第一次洪峰,入湖组合洪峰流量34000 m 3/s ,出湖洪峰流量28000 m 3/s ,洞庭湖调蓄洪峰流量约6000 m 3/s ;13日20时城陵矶出湖口的七里山站水位涨至32.41 m 。7月13~14日,长江和资、沅两水流域及洞庭湖区又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四口洪峰与资、沅两水的洪水遭遇,洞庭湖出现了第二次组合洪峰流量,17日8时七里山洪水位达33.74 m ;18日20时入、出湖洪峰流量分别为51000 m 3/s 和42000 m 3/s ,由于洞庭湖先期被第一次洪峰流量注满,因此仅调节削峰17.6%。7月19~20日,长江和资、沅、澧三水流域及洞庭湖区,再次发生了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交替反复降雨

山西省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报告

山西省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报告 说明:2005年9月,受山西省晋城市经济委员会委托,卫虎林教授主持承担了《山西省晋城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课题包括一个主报告和八个分报告(分别是煤炭、电力、冶铸、建材、丝麻、煤化工、农产品加工、高新科技等行业的分析报告)。经过一年的研究,2006年9月完成课题。2006年底,主报告《山西省晋城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经晋城市政府有关会议研究通过。 一、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一)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根据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05亿m3,(不含过境水3.9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3亿m3(不含过境水3.92亿m3),河川径流量为19.6亿m3,地下水资源量8.48亿m3,重复水资源量为6.73亿m3。地表水资源量11.3亿m3中,沁河流域占58.5%,丹河流域占23.6%。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为572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域。但在华北地区,特别是与其他煤炭主产地相比,属相对富水区。 表1 晋城市水资源情况表(单位:km2、m3) 目前晋城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76亿方(见表1),2004年,晋城全市总取水量为2.04亿方。由于晋城市地形复杂,加之缺乏大型地表水控制工程,地表水的开发利用较少,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在沁河上游规划一座大型水库——张峰水库,水库设计总容量为3.89亿方,可供水量约为2.1亿方,与之配套的有晋城城市引水工程,供水管线从张峰水库到晋城地区。如果坚持节水战略,目前的水资源可以支持晋城市2010年GDP实现1000亿的目标。 晋城市2004年总取水量为2.04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取水0.28亿立方米,工业取水1.03亿立方米,农业取水0.73亿立方米(包括农村人蓄吃水0.24亿立方米)。按用水水源分类:河川径流为0.48亿立方米,其中沁河流域取水0.27亿立方米,占56.25%,丹河流域取水量0.18亿立方米,占37.5%,其它区取水0.03亿立方米,占6.25%;地下水取水量1.56亿立方米,(含深层岩溶水0.82亿立方米以及阳电提取岩溶泉水0.38亿立方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第一章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 1.定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 01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02人口规模下各种□03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其中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 04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05土壤环境承载力等。 2.影响因素 (1)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是由区域中的“□ 06短板”即最□07紧缺要素决定的。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受区域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经济水平、□08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09地域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途径 (1)人类可以通过发展□ 10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11新资源,改善环境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生存,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2)区域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 12外界资源,也在客观上提高了资源环境

1.判断正误。 (1)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所能容纳的人口一定少。(×) (2)某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2.我国西北干旱的内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A.地形B.水源 C.植被D.能源 答案 B 解析我国西北干旱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 3.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因而资源环境承载力高。———————————————————————————————————————————————————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定义: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01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不妨碍□ 02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社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 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 2.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03资源的状况、□0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 1.判断正误。 (1)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2)为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发展中国家应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2.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答案 B 解析我国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也小。相反,我国东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

如何进行“双评价“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如何进行“双评价“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规划师杂志社2019/7/24 空间规划类术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双评价“(简称)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个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指一定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承载水平。 是判断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相对客观的评价,目的在于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为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1)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国家提出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基础和重建工作的前提。此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后来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都得到了应用, 而且被逐步被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所重视。 (2)2010年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等具体要求。 (4)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受到高度重视。 报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5)2013年11月12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作为中央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列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规划编制前应当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基本依据。 (7)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明确要求开展两个评价,编制空间规划,要基于国土本底条件和评价先定格局,各类空间规划跟着大的格局落定。 (8)2017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要求,在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合理编制空间规划。 (9)2017年5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更是明确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识别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落地准确、边界清晰。“的划定原则。 (10)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 由此可见,国家一系列战略决策,凸显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之重视,以“双评价”为前提和基础,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已成为基本共识。

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案例研究

前言 20世纪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1987年世界总人口突破了50亿,如今世界总人口又突破60亿,预计202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85亿,如果不加以控制,世界人口将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在人口剧增的同时,供人类衣、食、住、行的自然资源消耗也日益增加,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人口学家和人类学家深信,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生态和环境形成的压力已超过了地球可以承受的极限。更为严重的是,人类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渣、废水、废气,各类制成品在使用后又留下大量废弃物,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和破坏。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生态系统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出现在人类发展和进步道路上的巨大挑战。如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目的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或者开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专题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临沧市域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限制,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合理的依据。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1.关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所著《生存之路》一书,书中首次把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变化称为“生态失衡”,并提出区域承载力概念,以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容量。1960~1970 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指导的研究小组,引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进行探索,模拟人口增长、工业化、粮食生产、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复杂反馈关系,提出了“零增长”的发展模式。1980 年代英国科学家Sleeser提出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新方法:增加承载力的策略模型,该方法基于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义,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的关系变化确定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发展优选方案。 国内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的明确出现,由刘殿生对秦皇岛市进行相关研究中建立。作者将大气、水、土地、海洋生物资源及大气环境、水环境稀释自净能力等综合因素构成的环境承载力称作“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它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加权平均法来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