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急性、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过度且反复的牵张力,以及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等,也能引起跟腱炎。症状轻微的可以通过-跟腱骨方世贴、推拿、针灸治疗;严重的则需要进行手术。在恢复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加快康复。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1、足趾活动

尽可能大范围屈伸活动各足趾,每次活动10分钟,休息半小时。此法主要用于症状严重者,因疼痛无法进行其他活动,为避免踝关节的活动过度,可先进行各足趾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肿胀,缓解疼痛。

2、大腿及小腿部肌肉收缩训练

即大腿股四头肌及小腿部腓肠肌肉绷紧后放松,尽量避免引起踝关节活动,在疼痛不加重情况下可多做,每日300次以上。主要针对于跟腱炎患者修养缓解期,主要目的是加强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栓塞,也可防止肌肉萎缩。

3、踝关节屈伸锻炼

当跟腱炎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加强关节的运动,踝关节主动的尽最大可能的绷直和勾脚尖,出现疼痛需停止,每日可做300次以上,此法适用于缓解恢复期患者,目的为尽可能避免跟腱粘连及关节的僵硬。

4、毛巾延伸拉伸法

坐于床上双脚伸直,患肢足趾朝上,双手使用一条毛巾勾住脚底,向身体方向牵拉,每次牵拉30秒后缓慢放松,后换脚同法进行,力度以疼痛承受内为佳,晨

起后锻炼最佳,每日3次。此法适用于恢复期加强训练,目的为增强跟腱耐力,加快恢复。

5、跟腱离心锻炼

可在楼梯台阶练习,患者患肢伸直站立,前脚掌位于台阶上,另一侧肢体弯曲悬空,患肢脚后跟缓慢下压,出现酸胀感即可开始缓慢踮脚,恢复准备姿势。每组10次,每日3组。此法适用于跟腱炎恢复后期,目的是巩固治疗,加强跟腱力量及周围肌肉韧性。

注意事项

1、在运动前务必认真做好热身。

2、务必要加强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力量训练

3、挑选合适的鞋子。

4、如果在进行某项运动时感觉到疼痛,应立即停下并休息。

5、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活动的量和强度。

七大身体损害——最常见跑步损伤的避免和康复

七大身体损害——最常见跑步损伤的避免和康复 前 言 在理想跑步状态下,你脚下的每公里、每一步都应完全无损:无疼痛,无阵痛,无前日训练后的余痛。现实情况却是,许多人经常会遭遇到一点点(或者不

仅是那么一点点)不适——足痛,韧带拉伤,膝伤。这些小毛病虽然常常未到严重至休息的地步,但却是够讨厌的,特别是当让你无法享受路跑之乐趣时。 我们把跑步损伤按三个颜色区域分类: 红色区——严重的彻底创伤,包括终止跑步的严重骨折; 绿色区——状态良好。 黄色区——非彻底严重但也不彻底健康。这些疼痛轻微、短暂,会让你休整一天但次日会消失,他们位于紧邻绿色区。不幸的是,许多跑步者深陷这个中间区域。 今后你是在红色区,或者徘徊在黄色区,抑或返回绿色区,基本上取决于: 第一次疼痛来袭时你的选择。 通常结果是:当第一次疼痛来临时,你要么现在就停跑一段时间,要么你将停跑很久。 一旦出现征兆,如果第一时间处理得当,你就可以降低最后落入红色区的风险。你需要减少你的里程,降低训练强度、开始恢复计划、执行预先长跑损伤恢复计划(如力量训练,拉伸和定期使用泡沫轴)。

身体理疗就像家庭作业,没有人喜欢被迫去做它,但是如果你不做,那么损伤问题将会重新再来。 根据医生、理疗师在下面的意见,有7个跑者常遇到的严重损伤。如果你不能把控他们,那么他们将让你陷入可恶的黄色区,甚至更糟到导致你报销的严重伤害。这里有如何识别恼人痛处的方法,让你进 1.跑步膝 ——髌骨关节疼痛综合症(PFPS) 或俗称“跑步膝”,是髌骨(膝盖)下面的软骨出现问题所致。大约40%的跑步损伤是膝盖伤。大约13%的跑步者在去年遭受膝盖痛(根据跑步者网站4500回答者的投票)。PFPS特别容易在长跑中/后、长时间坐着、或下坡、下楼梯后引发。 ——膝盖检查与如何处置 红色区:停止!不消失的一走路就膝盖痛的外伤或者内伤。 黄色区:关注。跑步开始阵痛,然后消失,但是跑后继续痛。长时间坐后不适。 绿色区:跑吧!坐着看了2小时的电影或者山地长跑后完全无痛。

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的中医诊疗分析

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的中医诊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的中医诊疗方法。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 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26例,有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7.5%。结论中医治疗跟腱炎及 跟腱滑囊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跟腱炎;跟腱滑囊炎;中医;诊断;治疗 在所有运动创伤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踝关节扭伤,约占所有运动创伤的百分之十六以上,每 天约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扭伤 [1]。可见增加对足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认识和重视是非常重 要的。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是比较常见的足踝关节运动损伤。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0例跟腱 炎及跟腱滑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的中医诊疗方法。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9.4±2.2)岁。 2病因病理 2.1急性损伤 如准备活动不充分即做猛力的弹跳或急速起跑;从高处跳下,足前部先着地,小腿三头肌急 骤收缩,其收缩力大而突然致使跟腱及周围组织牵拉损伤,部分纤维撕裂,结缔组织发生炎症、变性。 2.2慢性损伤 由于长期、反复、持续、集中和力量较大的摩擦和压迫引起。例如长期行走,大运动量训练,小腿三头肌过度劳损,使局部发生慢性炎症。鞋子太紧引起的跟骨后滑囊炎。外伤所造成的 跟腱炎和跟腱滑囊炎,滑膜可充血、水肿、渗出、粘连;滑液增多,囊壁增厚或纤维化。 2.3跟腱退行性变、增生、钙化、刺激周围滑囊而致炎症。 2.4感染性跟腱炎或滑囊炎可由急、慢性炎症引起。 3临床症状 跟腱炎及跟腱滑囊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一般男性多于女性。跟腱疼痛是主要症状。早期疼 痛主要发生于刚活动时,一旦活动开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剧烈的跑跳动作可加重疼痛。随 着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凡牵扯跟腱的动作均可引起疼痛[2]。反复发作后,可发生跟腱或滑 囊钙化或骨化。 4检查 跟腱处有明显压痛,压痛部位较表浅,患者足尖抵地后蹬时可引起抗阻力疼痛。急性损伤者 可见跟腱及滑囊肿胀,皮温多增高,慢性劳损者跟腱增粗变形,挤捏时缺乏弹性,并发出“吱吱”响声。 4.1机能解剖

跟腱炎在早期有什么症状

跟腱炎在早期有什么症状 跟腱炎是跟腱及周边的腱膜在行走、跑跳等剧烈运动时遭受劳损,发生部分纤维撕裂、充血、水肿、纤维变性,甚至钙化等,以局部疼痛,脚后跟不能着地,踝关节背伸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在通常,跟腱炎在经过段时间的自我护理(休息、冰敷、外用跟腱骨方医贴)后会得到提高。 跟腱炎的早期症状 1、足跟部上方的、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 2、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 3、肌腱两段受到挤压时会有强烈疼痛或者压痛。 4、在踝关节后下部有酸、胀或轻微的疼痛感,由于病情发展快,疼痛将越来越明显。 5、会有明显的疼痛,而且在腱周组织会出现损伤,患者会发现在腱周组织内活动明显增大,而且疼痛非常的剧烈。 跟腱炎急性期症状 1、走路、跑步等运动时跟腱处的疼痛。 2、跟腱的肿胀。 3、跟腱处的皮肤发红发烫。

跟腱炎需要注意什么 一、穿软底鞋或运动鞋 对跟腱炎的护理还有青少年活动时要尽量穿软底鞋或运动鞋,免得束缚足弓的正常发育。平时穿鞋要大小合适,最好是带有后跟的鞋,但女孩子不宜穿高跟鞋。这些跟腱炎的注意事项也是比较重要的。 二、加强体育锻炼 如果跟腱炎程度较轻,或者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跟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功能锻炼,而不需特殊治疗。对于学龄前儿童,不应该限制他们打赤脚玩耍;上学的孩子要加强体育锻炼,使全身肌肉发达。 到青春期,尤其是体重明显增加的跟腱炎患者,可每天做足部肌肉锻炼,如用足跟、足尖、足的外缘走路,或练习跳绳、跳橡皮筋、踮起足尖做体操或练舞蹈等一系列的运动。对跟腱炎的康复都是有帮助的。 三、饮食营养合理 在营养方面跟腱炎的饮食需合理,规律,避免过于肥胖。合理调节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既要充足的营养,还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康复治疗士大纲

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循环系统:定义、主要机能、心脏活动、心输出量与心肌收缩力、心率得影响、血压得形成、动脉血压及静脉血压、影响血压得因素、 呼吸系统:肺得功能、呼吸运动、肺活量、肺泡通气量 内分泌系统:胰岛素及胰岛素得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得作用。 泌尿系统:肾脏得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得方式 慢性疼痛:痛觉感受器 五、神经生理学 1、神经细胞:神经元 2、突触:定义 3、细胞得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 4、兴奋与传导机制:阈电位与峰电位、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六、人体发育学

1、正常发育:生长发育得一般规律、反射发育与姿势发育 七、物理学基础 1、电疗法:所有有关知识。 2、光疗法:光、光得本质、光波单位、光谱、光得折射、反射、散射、吸收与透过、光得能量、光能测量单位、光得照度规律 3、超声波疗法:声波、超声波、超声波疗法得概念 4、磁疗法:磁疗定义及磁场得基本概念、磁场得分类 5、温热疗法:温热疗法得定义及热得基本概念。热得传递方式、石蜡疗法及温热袋敷疗法 6、水疗法:水疗得定义及分类 八、心理学基础: 1、个性心理:动机与需要 2、医患关系: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 3、残疾人心理:残疾人得心理特点、影响残疾人心理状态得主要因素、残疾人得心理变化过程 九、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1、微生物:定义与分类、细菌得定义与致病性、感染得发生发展与结局、乙肝病毒得致病性及免疫性、抗原抗体检测得意义 2、免疫学基础:免疫得定义与类型 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得行为规范及医学伦理学中 掌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及医技人员行为规范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康复医学科练习9

---------------------------------------------------------------最新资料推荐------------------------------------------------------ 康复医学科练习9 习康复医学科练习 9 一 . 单选题(共 80题,每题1 分) 1 .做直腿抬高试验检查时,当患者下肢抬到以下哪个角度以内出现疼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A . 50 B . 60 C . 70 D . 80 E . 90 2 .中频电作用后产生镇痛作用的有效时间为 A . 5min B . 10 ~ 15min C . 15~30min D . 30min E . 45min 以上 3 .水疗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包括 A . 增强血液中营养含量 B . 增强血液中氧气含量 C . 减低血中毒素含量 D . 长时间的冷敷动脉干,使其远端的动脉床扩张 E . 增加或减少器官或躯体局部如肢端的血流量 4 .下列属于单轴关节的是 A . 腕关节 B . 肩关节 C . 拇指腕掌关节 D . 指间关节 E . 肩锁关节 5 .关于抱脑瘫患儿的原则,错误的是 A . 怀抱脑瘫患儿的方法以患儿感觉舒适为首选,其次才考虑抑制其异常姿势 B . 抱起伸肌张力高的患儿前,应先将他的头和身体侧转,扶他坐起来,然后将他抱起,以防患儿在被抱起过程中,出现伸肌张力进一步强化及头部突然后仰 C .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将他抱在适当的位置,使之感觉舒适和安全 D . 头控制差而双手能抓握的患儿,可令其双手抓住抱者的衣服,环搭抱者的颈、肩部 E . 为了防止患儿丧失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怀抱患儿时,应尽量避免其面部靠近抱者胸前 6 .脑卒中患者的最常见情感效应 A . 不稳定 B . 抑郁 C . 焦虑 D . 恐怖 E . 恐慌发作 7 .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正确的是 A . 椅子应结实、牢固 B . 1 / 15

运动康复 踝关节

踝关节 崴脚-关节活动度受限习惯性崴脚足跟痛跟腱炎 1,胫骨近端的错位:(关节问题) 症状:小腿麻木,疼痛 解决:松动腓骨头:向下向内45度 距上关节(距胫关节)-关节运动 只有一个自由度:背屈跖屈 正常背屈:0-20度正常跖屈:0-50度 距上关节-关节松动术 一.:主要解决被动背屈受限(伴随疼痛) 1.距骨后滑:(背屈) 方法:a一手固定胫腓骨一手的掌指关节 把距骨往下按(站在治疗脚踝的外侧) 提示:在患者治疗侧跟腱与固定平面之间垫上毛巾, 减少摩擦,治疗师用一只手固定胫骨,另一只手 食指,拇指形成V型,对距骨施力,使之后移。 b解决背屈受限,距骨复位-踝关节牵引: 踝关节露出床面,卡住距骨 2,跖屈受限-距骨前滑:(跖屈) 提示:治疗师用一只手稳定治疗侧胫骨, 将手指当作一个软垫放在踝关节与治疗床之间 在受伤踝关节的一侧,通过转移身体的重心,使跟骨前移,当然

也包括距骨。 距下关节的运动: 内翻:将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点往靠近中心线移动 外翻:将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点往远离中心线移动 解决胫腓远端关节附属运动受限(伴随内翻疼痛)-动态松动 1,提示:使腓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腓骨移动的同时,命令患者主动内翻踝关节 原则: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调整治疗手法的方向和强度 重复上述手法治疗动作数次(每组十次)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活动 胫腓远端关节松动(内翻痛)松动手法: 2,提示:患者俯卧,脚踝下方悬空,胫骨远端保持在固定平面上一只手稳定胫骨,使其轻微内旋另一只手使腓骨前移 3,上顶下踝(崴脚后腓骨下滑) 提示:抵住腓骨,固定腿部,向上推动腓骨(复位) 4,跟骨-骰骨附属运动检查--骰骨附近痛: 提示:检查者一只手放在检查床上,以稳定检查侧的跟骨,外侧的另一只手抓住骰骨,拇指放在足底,食指和中指放在骰骨上面。使骰骨在“外上-内下”方向滑动-在一个平面内施加对其施加平移的力(在治疗平面内) 注意观察受试者在检查中的症状反映,运动程度,运动终末感。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急性、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过度且反复的牵张力,以及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等,也能引起跟腱炎。症状轻微的可以通过-跟腱骨方世贴、推拿、针灸治疗;严重的则需要进行手术。在恢复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加快康复。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1、足趾活动 尽可能大范围屈伸活动各足趾,每次活动10分钟,休息半小时。此法主要用于症状严重者,因疼痛无法进行其他活动,为避免踝关节的活动过度,可先进行各足趾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肿胀,缓解疼痛。 2、大腿及小腿部肌肉收缩训练

即大腿股四头肌及小腿部腓肠肌肉绷紧后放松,尽量避免引起踝关节活动,在疼痛不加重情况下可多做,每日300次以上。主要针对于跟腱炎患者修养缓解期,主要目的是加强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栓塞,也可防止肌肉萎缩。 3、踝关节屈伸锻炼 当跟腱炎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加强关节的运动,踝关节主动的尽最大可能的绷直和勾脚尖,出现疼痛需停止,每日可做300次以上,此法适用于缓解恢复期患者,目的为尽可能避免跟腱粘连及关节的僵硬。 4、毛巾延伸拉伸法 坐于床上双脚伸直,患肢足趾朝上,双手使用一条毛巾勾住脚底,向身体方向牵拉,每次牵拉30秒后缓慢放松,后换脚同法进行,力度以疼痛承受内为佳,晨

起后锻炼最佳,每日3次。此法适用于恢复期加强训练,目的为增强跟腱耐力,加快恢复。 5、跟腱离心锻炼 可在楼梯台阶练习,患者患肢伸直站立,前脚掌位于台阶上,另一侧肢体弯曲悬空,患肢脚后跟缓慢下压,出现酸胀感即可开始缓慢踮脚,恢复准备姿势。每组10次,每日3组。此法适用于跟腱炎恢复后期,目的是巩固治疗,加强跟腱力量及周围肌肉韧性。

跟腱炎多久才能恢复

跟腱炎多久才能恢复 跟腱炎一般由慢性劳损和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长期疼痛和活动后加重。跟腱炎恢复时间很难说,一般外用中药跟腱骨方医贴调理,注意休息,最好减少活动,热敷,红外线灯照射。一般的跟腱炎患者在治疗期间一个月到三个月就能完全恢复好,严重的跟腱炎患者在三个月以上,手术后的患者也要三个月到六个月之间甚至恢复时间更长,在恢复期间三个月内不能从事剧烈运动,感觉不到怎么疼的时候才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跟腱炎需要休息多久 1、不严重者休息1-3周即可。症状轻微的跟腱炎患者,多数是劳损而引起的,跟腱实质的损伤并不大,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疲劳的跟腱在安慰的环境下自我修复,一般休息1-3周,可逐步加强活动。 2、严重者需休息1-3个月。症状较重的患者,很多都是跟腱直接受到损伤,首先需就医按医嘱口服消炎类药物,接受相关治疗,如物理治疗等,必要时穿护具控制足部的活动范围,避免活动而加深跟腱的损伤,跟腱这类粗大的结缔组织在撕裂损伤后,一般需修养1-3月,才可逐步进行康复活动。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1、足趾活动。尽可能大范围屈伸活动各足趾,每次活动10分钟,休息半小时。此法主要用于症状严重者,因疼痛无法进行其他活动,为避免踝关节的活动过度,可先进行各足趾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肿胀,缓解疼痛。 2、大腿及小腿部肌肉收缩训练。即大腿股四头肌及小腿部腓肠肌肉绷紧后放松,尽量避免引起踝关节活动,在疼痛不加重情况下可多做,每日300次以上。主要针对于跟腱炎患者修养缓解期,主要目的是加强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栓塞,也可防止肌肉萎缩。 3、踝关节屈伸锻炼。当跟腱炎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加强关节的运动,踝关节主动的尽最大可能的绷直和勾脚尖,出现疼痛需停止,每日可做300次以上,此法适用于缓解恢复期患者,目的为尽可能避免跟腱粘连及关节的僵硬。 4、毛巾延伸拉伸法。坐于床上双脚伸直,患肢足趾朝上,双手使用一条毛巾勾住脚底,向身体方向牵拉,每次牵拉30秒后缓慢放松,后换脚同法进行,力度以疼痛承受内为佳,晨起后锻炼最佳,每日3次。此法适用于恢复期加强训练,

跟腱炎的成因及训练方法

跟腱炎的成因及训练方法 肌腱是一种结缔组织连接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它的特点是艰辛而又灵活,自然纤维。导致骨骨骼肌收缩的运动。肌腱的结构促进这种收缩力,因此它在进行身体运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肌腱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取决于它们的功能和位置。例如,肌腱附着在手腕或掌骨的手指相对较小,而像跟腱或髌腱则大得多。他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很顺利。 有时正常的滑翔运动受损,整个身体的特定部位的运动变得发痒,刺激性,和痛苦的原因很多。由于许多原因,变得疼痛和发炎。这种情况称为肌腱炎。跟腱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基质,纤维结构蛋白,具有很大的抗拉强度。如果饱受肌腱炎,因为长期过度使用这个矩阵被撕裂,最终导致组织弱化。 常见的原因 长期过度使用肌腱 身体锻炼者和运动员如果他们最初没有适当的热身活动,肌腱应付不了动作的强度的突然变化,就发炎了。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一个急剧下降的肌腱的弹性,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伤,这是由于抗拉强度降低。 重复的压力 重复动作的一个特定的身体部位使其容易发炎。尤其常见于体育人员和工人陷入沉重的劳动工作。网球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损伤有关 有时,随着一个肌腱受损,身体的代偿功能会将额外的压力放在邻近的肌腱使其工作。由于这种额外的压力,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系统的炎性疾病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情况下,肌腱炎的概率是更多。 立即采取的措施 最重要的事情是停止运动以免加重。用一个冰袋在发炎区域以控制肿胀。使用夹板, 或支撑垫是有用的,这些保护肌腱的进一步损害。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和布洛芬一样,布洛芬,西乐葆作为止痛药和减少大量的炎症。 物理治疗 防止疼痛很简单。避免任何活动是最简单的预防措施。休息将有助于减少肿胀和炎症跟腱。减少肿胀,增加肌腱周围的血流,应用一个冰包一天几次。避免给热处理,温暖,穿着厚袜子(除非医生建议)。给足部减压--垫用功能性足弓支撑垫「足益健」插入到鞋子,是用来减少跟腱上的压力。许多物理治疗师建议伸展和康复计划增加肌腱的灵活性。足弓垫能重新分布鞋子和足部介面间足底的足压,把疼痛区域的压力分散到较不疼痛的区域。支撑并控制足部,或具有模拟身体软组织的特性,以解除身体力学上的不平衡,是身体重心回到正常的位置,从根本上解

康复医学科练习9

康复医学科练习9 一 . 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 1 .做直腿抬高试验检查时,当患者下肢抬到以下哪个角度以内出现疼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A . 50° B . 60° C . 70° D . 80° E . 90° 2 .中频电作用后产生镇痛作用的有效时间为 A . 5min B . 10~15min C . 15~30min D . 30min E . 45min以上 3 .水疗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包括 A . 增强血液中营养含量 B . 增强血液中氧气含量 C . 减低血中毒素含量 D . 长时间的冷敷动脉干,使其远端的动脉床扩张 E . 增加或减少器官或躯体局部如肢端的血流量 4 .下列属于单轴关节的是 A . 腕关节 B . 肩关节 C . 拇指腕掌关节 D . 指间关节 E . 肩锁关节 5 .关于抱脑瘫患儿的原则,错误的是 A . 怀抱脑瘫患儿的方法以患儿感觉舒适为首选,其次才考虑抑制其异常姿势 B . 抱起伸肌张力高的患儿前,应先将他的头和身体侧转,扶他坐起来,然后将他抱起,以防患儿在被抱起过程中,出现伸肌张力进一步强化及头部突然后仰 C .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将他抱在适当的位置,使之感觉舒适和安全 D . 头控制差而双手能抓握的患儿,可令其双手抓住抱者的衣服,环搭抱者的颈、肩部 E . 为了防止患儿丧失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怀抱患儿时,应尽量避免其面部靠近抱者胸前 6 .脑卒中患者的最常见情感效应 A . 不稳定

B . 抑郁 C . 焦虑 D . 恐怖 E . 恐慌发作 7 .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正确的是 A . 椅子应结实、牢固 B . 椅面应柔软 C . 矮椅子重心低,安全性好,开始训练时,应选择矮椅子 D . 椅子有无扶手无关紧要 E . 轮椅应制动,但脚踏板可不必移开 8 .胸椎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不包括 A . 胸椎间盘突出 B . 恶性肿瘤转移 C . 牵涉痛 D . 胸神经根病 E . 网球肘 9 .不属于高频电疗的物理特性是 A . 温热效应明显,因欧姆损耗或介质损耗而产热 B . 对皮肤无刺激,但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 C . 作用机制为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位移电流 D . 对神经肌肉作用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E . 出现电解、电泳、电渗现象 10 .膝关节屈曲的正常角度为 A . 0°~120° B . 0°~125° C . 0°~130° D . 0°~135° E . 0°~140° 11 .温热作用持续最长、最稳定、最深的疗法是 A . 热敷 B . 蜡疗 C . 水疗 D . 超短波 E . 红外线 12 .紧张性颈反射占主导的体位是 A . 头位于旋转位 B . 坐位 C . 头在水平位屈伸 D . 头位于直立位 E . 站位 13 .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是

康复医学科练习9

康复医学科练习9 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 1.做直腿抬高试验检查时,当患者下肢抬到以下哪个角度以内出现疼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A . 50° B . 60° C . 70° D . 80° E . 90° 2.中频电作用后产生镇痛作用的有效时间为 A . 5min B . 10~15min C . 15~30min D . 30min E . 45min以上 3.水疗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包括 A .增强血液中营养含量 B .增强血液中氧气含量 C .减低血中毒素含量 D .长时间的冷敷动脉干,使其远端的动脉床扩张 E .增加或减少器官或躯体局部如肢端的血流量

4.下列属于单轴关节的是 A .腕关节 B .肩关节 C .拇指腕掌关节 D .指间关节 E .肩锁关节 5.关于抱脑瘫患儿的原则,错误的是 A .怀抱脑瘫患儿的方法以患儿感觉舒适为首选,其次才考虑抑制其异常姿势 B .抱起伸肌张力高的患儿前,应先将他的头和身体侧转,扶他坐起来,然后将他抱起,以防患儿在被抱起过程中,出现伸肌张力进一步强化及头部突然后仰 C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将他抱在适当的位置,使之感觉舒适和安全 D .头控制差而双手能抓握的患儿,可令其双手抓住抱者的衣服,环搭抱者的颈、肩部 E .为了防止患儿丧失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怀抱患儿时,应尽量避免其面部靠近抱者胸前 6.脑卒中患者的最常见情感效应 A .不稳定 B .抑郁 C .焦虑 D .恐怖 E .恐慌发作 7.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正确的是

A .椅子应结实、牢固 B .椅面应柔软 C .矮椅子重心低,安全性好,开始训练时,应选择矮椅子 D .椅子有无扶手无关紧要 E .轮椅应制动,但脚踏板可不必移开 8.胸椎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不包括 A .胸椎间盘突出 B .恶性肿瘤转移 C .牵涉痛 D .胸神经根病 E .网球肘 9.不属于高频电疗的物理特性是 A .温热效应明显,因欧姆损耗或介质损耗而产热 B .对皮肤无刺激,但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 C .作用机制为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位移电流 D .对神经肌肉作用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E .出现电解、电泳、电渗现象 10.膝关节屈曲的正常角度为 A . 0°~120° B . 0°~125° C . 0°~130°

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炎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杰

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炎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杨杰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慢性跟腱炎疼痛患者中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慢性跟腱炎疼痛患者(74例) 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7例。本次患者均常规康复治疗,而甲 组加冲击波治疗,总结持续行走时间、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结果: 甲组的持续行走时间长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疼痛评分低于乙组, 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 的复发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跟腱炎疼痛患者中,冲击 波治疗仪的有效率高,明显改善疼痛和持续行走时间,并降低复发的风险。 【关键词】慢性跟腱炎;疼痛;冲击波治疗;临床疗效 临床中,慢性跟腱炎是导致足跟痛最主要的一种疾病,在篮球、排球、田径 等项目中多发[1]。现如今,慢性跟腱炎病因仍不明确,主要是经适当休息、离心 力量训练、牵拉、支具保护等方法进行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在67-97%之间,但术后存在伤口感染、神经受伤、跟腱断裂以及术后疤痕大量增生致使挛缩等并 发症,应用效果不佳[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慢性跟腱炎疼痛患者中冲击波治疗的 效果,此次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慢性跟腱炎疼痛患者 (74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内容是: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慢性跟腱炎疼痛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7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19-32岁之间,平均为(23.12±1.34)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研究。 1.2 方法 本次患者均常规康复治疗:牵拉、主动锻炼、物理因子疗法以及中医传统疗法。而甲组加冲击波治疗:选择深圳欧蓝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OCE-ESWT-002型冲击波治疗仪(注册证号:粤械注进20172261199),在治疗前把治疗方 案以及注意事项详细想患者介绍,经B超确定痛点,对病变深度和范围进行测定 和标记,按病变深度来调整压力,在疼痛明显或者最疼痛部位进行集中冲击,频 率是80次/min,工作电压是8-11kV,治疗能量是110mJ,按耐受力来调节工作 电压以及冲击剂量,每周两次,每次冲击1.2-1.5千次,冲击后冰敷5min,之后 休息20min,持续四周。 1.3 观察指标 本次记录患者的持续行走时间、复发情况。 1.4 评价标准 选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疼痛情况作出评估,分数低则疼痛轻。 治愈:VAS评分降低超过75%;显效:VAS评分降低在50-74%之间;有效:VAS评分降低在25-49%之间;无效:VAS评分降低不足24%[3]。 1.5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表示持续行走时间和疼痛情况,做t检验,(%)表示复发、疗效,做x2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那么两组的差异就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跟腱炎可以跑步吗

跟腱炎可以跑步吗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急性、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过度且反复的牵张力,以及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等,也能引起跟腱炎。症状轻微的可以通过〖跟腱骨方世tie调理,綯宝有;严重的则需要进行手术。在恢复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加快康复。 跟腱炎的康复运动方法 1、足趾活动 尽可能大范围屈伸活动各足趾,每次活动10分钟,休息半小时。此法主要用于症状严重者,因疼痛无法进行其他活动,为避免踝关节的活动过度,可先进行各足趾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肿胀,缓解疼痛。 2、大腿及小腿部肌肉收缩训练 即大腿股四头肌及小腿部腓肠肌肉绷紧后放松,尽量避免引起踝关节活动,在疼痛不加重情况下可多做,每日300次以上。主要针对于跟腱炎患者修养缓解期,主要目的是加强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栓塞,也可防止肌肉萎缩。 3、踝关节屈伸锻炼 当跟腱炎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加强关节的运动,踝关节主动的尽最大可能的绷直和勾脚尖,出现疼痛需停止,每日可做300次以上,此法适用于缓解恢复期患者,

目的为尽可能避免跟腱粘连及关节的僵硬。 4、毛巾延伸拉伸法 坐于床上双脚伸直,患肢足趾朝上,双手使用一条毛巾勾住脚底,向身体方向牵拉,每次牵拉30秒后缓慢放松,后换脚同法进行,力度以疼痛承受内为佳,晨起后锻炼最佳,每日3次。此法适用于恢复期加强训练,目的为增强跟腱耐力,加快恢复。 5、跟腱离心锻炼 可在楼梯台阶练习,患者患肢伸直站立,前脚掌位于台阶上,另一侧肢体弯曲悬空,患肢脚后跟缓慢下压,出现酸胀感即可开始缓慢踮脚,恢复准备姿势。每组10次,每日3组。此法适用于跟腱炎恢复后期,目的是巩固治疗,加强跟腱力量及周围肌肉韧性。 跟腱炎的注意事项 1、在运动前务必认真做好热身。务必要加强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力量训练。 2、如果在进行某项运动时感觉到疼痛,应立即停下并休息。 3、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活动的量和强度。

跟腱炎是怎么回事

跟腱炎是怎么回事 跟腱炎可能是和你正常穿鞋不舒服,有一定的关系。平时穿的鞋底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软,要穿合适的。配合医生积极的治疗,抬高患肢限制活动,可以搞搞热敷,外用[跟腱骨世医贴]处理,必要时手术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剧烈活动,尽量减少负重,不要跑跳。 跟腱炎是怎么回事 1、运动准备活动没有做好 如果身体状况不适(比如腓肠肌的柔韧性和强度不够)、准备活动没有做好就开始运动,尤其是进行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地停止、启动以及跳跃的运动,很容易发生跟腱炎。 2、锻炼太多、太频繁 锻炼开始时要缓慢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跑步时,上坡路更容易得跟腱炎。 3、扁平足 在行走时,扁平足会导致跟腱承受额外的压力,因而,会增加发生跟腱炎的风险,扁平足最好穿足弓处有支撑的鞋子。 4、外伤或感染 在有些病例中,跟腱发生炎症是因为跟腱附近受了外伤或有感染。 5、多种生物机械因素

多种生物机械因素可预示跟腱的损伤,包括过度使用造成劳损、小腿肌肉柔韧性降低、足底过度内旋、着地点远离足跟的习惯(检查跑鞋底,会发现足跟处磨损最厉害)、弓形腿、绳肌和腓肠肌过于强烈收缩、高弓足、跟腱太紧张以及跟骨畸形; 跟腱炎的注意事项 1、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如果病情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帮助跟腱愈合。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医生还可能让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 2、如果在康复初期,无法运动的时候想要保持体形,第一少吃高热量的东西,第二通过局部的运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游泳等保持体形。切记当你是急性跟腱炎的时候不要做康复运动,这个时候应该少走路或者不要走路,多泡脚,给予跟腱充分的自我愈合时间。 3、挑选合适的运动鞋,鞋底不能太硬,鞋子不能过大,后跟不能太软。也可以在鞋跟内加一层硅胶衬垫,帮助减缓跟腱紧张。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合理运动。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4、如发现跟腱有些红肿,应及时冰敷处理,时间为10分钟左右,将一个冰块在患处打圈摩擦,持续2-3分钟,休息一分钟,再重复,进行半个小时,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这就是用热水来舒筋活血。

跟腱炎的康复锻炼方法

跟腱炎的康复锻炼方法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急性、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也可以说是跟腱在过度使用后引起的病变。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过度且反复的牵拉,以及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等,也能引起跟腱炎。可使用[跟腱骨纺世医贴]调理不错,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合理运动。 跟腱炎的康复锻炼方法 1、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屈肘,增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这时会感到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3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2、双手扶着桌子,上身前倾,双足前后错立,重心放在位置在靠后的腿上,抓牢前方支撑物,屈双膝下蹲,保持双脚足跟触地,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3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3、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身体保持直立,面向楼梯,手握护栏保持身体平衡,足跟悬空,逐渐放松小腿肌肉,使足跟尽可能放低。您会感到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

3次。 跟腱炎的运动康复方法 1、离心式直膝下降 一开始练习时可能会引发疼痛。此练习可以强化并拉长腓肠肌,注意在重心下降动作中只用受伤的脚来控制。 ①左脚单脚站于台阶,膝盖保持伸直,脚趾在台阶上足跟悬空,必要时可用手臂帮助保持平衡。 ②缓慢的降低左脚跟,感受跟腱与小腿肌肉被牵扯,直到足跟低于台阶平面。 ③右脚站上台阶,用力将身体蹬高回到起始位置。完成预定次数后换另一侧进行。 2、离心式屈膝下降 此练习与上一个动作不同的是锻炼比目鱼肌而非腓肠肌,注意在重心下降动作中只用受伤的脚来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