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苏州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苏州市乡村旅游进展

前言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巡游、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性、文化性、生态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乡村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的精髓。

本规划的范围限在苏州乡村地区。指苏州都市市区和所辖吴江、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五个县(市)城区以外的宽敞区域。

本规划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快农村旅游进展的意见》、《苏州市旅游进展总体规划》及《苏州市十一五旅游规划》编制,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具体分近、中、远三期。

规划在分析苏州市乡村旅游进展现状、资源与市场的基础上,明确苏州市乡村旅游进展的定位、目标、进展战略与进展思路;确定乡村旅游进展的形象定位和空间布局;制定乡村旅游进展的市场营销和具体措施,是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苏州市乡村旅游进展的现状分析

一、苏州市乡村旅游进展的成就与作用

截至到2007年底,苏州市差不多拥有2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培育了以西山明月湾“农家

乐”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进展迅速。

苏州市乡村旅游差不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和抓手、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旅游市场和产品结构丰富的推动机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苏州市乡村旅游进展的存在问题

(一)乡村旅游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乡村旅游治理与经营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标准、政策和法规。旅游部门与农林、交通、水利、文化、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协调不够,对乡村旅游业进展的宏观调控、治理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深入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重物质景观资源开发,对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多为古镇古村及古建筑景观观光,而江南水乡的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土民俗以及以吴文化为底蕴的太湖渔家生活、丝绸文化、民间音乐、传统艺术、传统工技、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对象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较少。

(三)乡村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相对不足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特色不鲜亮,同质化现象严峻,多以农家乐、农业园、古镇古村落等为主,对客源市场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居多,休闲、专项类乡村旅游产品明显不足,难于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四)乡村旅游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乡村旅游开发点多面广,缺乏统筹安排和相互协调,线路组合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都市旅游和传统景区(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乡村旅游分布分散,乡村旅游的品牌效益不强。

(五)乡村旅游开发的“都市化”和“景区化”现象较为明显乡村旅游的“乡土性、文化性、生态型”逐渐削弱,乡村旅游景点“都市化”和“景区化”现象日益严峻,环境污染伴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开始显现,古镇古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意境正面临着商业化、现代化、都市化、公园化的冲击。(六)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如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部分农家乐客房、餐厅、茶楼等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差,难以留住游客。乡村旅游的服务员大多就近上岗,服务态度、礼仪、技能等参差不齐,总体服务质量不高。

第二章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

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田园风光、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

乡村景观意境六大主类。图2-1反映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

苏州乡村区域大致占市域面积的75%,其中水域面积占到42.5%,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苏州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聚落与建筑文化、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景观意境等融为一体,构成江南水乡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其中聚落与建筑文化以及以吴文化为代表的乡村人文与民俗活动已形成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以蒋巷村、长江村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苏州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

二、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强度效应显著

苏州乡村地区一批高品位的乡村旅游资源差不多形成品牌。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2处、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处、国家AAAAA景区1处、国家AAAA景区7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苏州吴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苏州乡村旅游进展的重要元素。包括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个。

三、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苏州乡村地区,但又相对集中,在空间上形成三大乡村旅游资源聚拢带:环太湖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带,要紧以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人文与民俗、产品与工艺为主;中部水乡湖荡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带,要紧以田园风光、古村古镇、人文与民俗以及乡村景观意境为主;沿江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带,要紧以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以及现代乡村聚落为主。

四、苏州市各区县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方向

表2-1 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与要紧开发方向

第三章苏州市乡村旅游市场定位

一、苏州市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一)乡村旅游者以大众型为主

苏州乡村旅游者以大众型为主,家庭出游较多;年龄以中青年为要紧群体;职业结构要紧以企事业治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学生、工人、服务销售商贸人员和公务员为主;文化程度结构较高;收入结构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出游时刻以双休日为主。

(二)乡村旅游者以近域性为主

客源地域结构呈现近域性特征,苏州乡村旅游者要紧来自本市、本省、上海市和周边省份浙江、安徽。

(三)乡村旅游者行为特征

苏州乡村旅游者猎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要紧来自亲友同事推举、网络、电视以及报刊杂志等渠道;出游组织方式以家人/亲朋伴随最多;交通工具要紧是自驾车;平均停留时刻较短,以一日游为主;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二、苏州市乡村旅游市场定位

以都市家庭市场为主体,以都市中产和上层市场为重点,积极拓展都市老年和青青年市场。

以乡村观光市场为基础,重点进展乡村文化体验市场和乡村休闲度假市场。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苏州旅游业的发展

苏州旅游业的发展 前言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苏州城虽经过2000多年的沧桑巨变,但仍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其独特的旅游景观和“甲天下”的园林艺术,使其在旅游发展上拥有强劲的实力和动力,从而也相应的带动着苏州各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正文 苏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1) 地理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苏州市位于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环太湖、沿长江、环上海这三大区域旅游地带的交汇点,随着沪宁高速、沿江高速、沿江铁路、沪宁高速铁路等交通骨架的日益形成,苏州作为联系上海—南京、苏北—浙东南沿海两大旅游通道的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同时,苏州今年五月份地铁一号线开通,又给苏州出行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2) 文化优势: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曾是吴国的都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苏州独特的人文景观。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538处,其中国家级34处,省级106处。苏州“园林之城”的荣称天下众所周知。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魅力和社会的辐射力,又不仅仅是闻名海内外的古典园林、昆曲、古镇,以及评弹、吴门画派,更多的是这种优秀传统文化正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势资源,成为促进苏州经济更快、更好的精神源泉。 (3) 资源优势:旅游资源种类多,资源优良。 苏州具有古典园林、古城和江南水乡古镇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坐拥大半太湖水域,为其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苏州工业园区除了完备的工业旅游外,已经具备了休闲度假、节日会展等多方面旅游资源。这些要素都使苏州具备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条

赴苏州市吴中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赴苏州市吴中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根据区委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活动实施意见和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20**年5月2日至5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赴江苏苏州XX区和无锡XX区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下面就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和景区建设这一专题,形成下列考察报告。 为使考察报告具有可比性、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目标定位于与我区产业结构相当的苏州XX区。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3:55.86:42.78,XX区为2.6:54.6:42.8,该区三产占比高于我区同类指标0.02个百分点。 一、XX区简介及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XX区位于苏州古城南部,濒临太湖,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万人。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2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5亿元,同比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7.1%。 XX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太湖山水资源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苏州旅游的核心发展地带。区内拥有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国

家4a级景区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国家级文保单位7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9项,以及遍布全区的古镇古村古建筑、文物古迹和人文遗存。太湖风光、鱼米之乡、兵法圣地等特色元素点缀其中。 近年来,XX区坚持“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和“走进太湖时代”发展战略,不断整合区内资源,加大财力投入,完善配套功能,广泛宣传推介,提升管理水平,旅游产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产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年的40.2%提高到20**年的42.8%。2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 13.3%。据推算,实现旅游收入约 170亿元。 二、XX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发展,全面构建旅游发展大框架 XX区编制了《XX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品、产业整合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确定了“两轴、两带、三区、多节点”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分区规划由各镇(区)依据总规进行修改完善。

苏州旅游资源情况调查

苏州旅游资源情况调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苏州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组团出游三大板快齐头并进、增势强劲,主要旅游指标不断创出新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苏州旅游始终位居全省第一,对地方区域经济的贡献也越发显著。省委专程部署对全省旅游业开展巡视工作,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促发展、拉内需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业龙头产业的作用。面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形势,要进一步认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准确定位,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开发;要深挖苏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充分利用好、挖掘好、打造好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培育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位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为胜誉“天下园林之母朋。 我们前往这个令中外游客神往的苏州园林,进入拙政园中,仿佛自己完全置身于自然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美丽,自然。我们游览一遍拙政园之后,都被拙政园美丽的景色所征服,综合看,我们觉得拙政园的特别之处有: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化;园林景观,花木为胜。游览完园林之后,我们还对于拙政园开放情况的优劣点,进行了讨论,分别提出了各自的一些看法,我们还和拙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讨论,请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于拙政园以后更好的发展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这样的城市本身就是件收藏品,苏州沉淀的历史又厚又重,境内文物古迹有48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陆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城南的盘门景区。古城区拥有平江、拙政园、怡园、山塘、阊门5个历史街区,200处控制保护古建筑,790余处古桥、古井、古驳岸、古牌坊等构筑物。 我们苏州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调查研究一行来到苏州的古街道——平江路,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就可以说明平江路的知名度,以及它的受欢迎程度,中学的时候学过一首古诗:小桥流水人家。在平江路上我们找到了与之相配的意境,走在石子铺成的小道上,路的一边是小河流水,小桥,另一边是人家,的确别有一番风味,这里到处都包含着苏州千年古城的韵味。 我们还去了苏州的桂花公园,建成于1998年10月,占地16.5公顷,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南隅,毗邻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东面与古运河相拥,南面绵延数里环抱在郁郁葱葱的姑苏城城垣和大运河的绿水旁,是近年苏州市环古城风光带建设的重点景观之一。沿运河南部建有古城“蛇门”及二百十八米长的姑苏水陆城楼,二公里长的蜿蜒曲径沿运河穿梭在茂密

苏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

苏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 发展策略 民俗既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考察旅游地的民俗,可以帮助旅游者扩大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增加旅游的兴趣和愉悦。随着新世纪“文化旅游热”的到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习俗的形象再现,更能激发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的好奇心。因此,有必要加强民俗资料的发掘、研究,加大民俗开发的投入,加快民俗文化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旅游在发展,民俗在演进,我们更应重视发挥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民俗与旅游最佳的结合点就是发展民俗旅游。

苏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从春秋时期伍子胥奉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城以来,积淀有二千五百年的古老文明,而从太湖三山岛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又将苏州地区人活动的历史推到一万多年以前。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苏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现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文化及别有情趣的民间风俗。如七夕乞巧、

轧神仙、石湖串月、雷斋素等等。吴中民俗一如吴中悠久的历史展开着长长的画卷,绚丽多彩。其丰富深厚的民俗旅游资源是民俗旅游的基础,但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必要从政治、经济、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自豪感、以及对游客进行管理等方面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苏州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状况 一)苏州民俗旅游活动及现状 苏州节令民俗及其文化内涵也特别丰富。一般都会有相关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并附有相应的传统节日娱乐活动和节令风味小吃。如,正月十五"闹花灯" 、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 谷雨三朝看牡丹" 、上元(清明)" 山塘看会" 、四月十四" 轧神仙" 、五月端午" 龙舟竞渡" 、六月甘四"赏荷观莲" 、七月十五" 虎丘中元庙会" 、八月" 山塘灯船" 、" 石湖串月" 、" 虎丘听歌" ,九月"阳山观日出" ,直至十月朝"看元祀会"等

苏州旅游业发展中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州旅游业发展中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旅游产品结构不完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等原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笔者将就此来具体阐述苏州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对策措施。 1 苏州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1)苏州传统观光产品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苏州园林和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是苏州过去和现在两个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光旅游产品,长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对苏州旅游业昔日的辉煌做出过巨大贡献,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虎丘等品牌园林由于自身容量所限,加之展示形式的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有创意的新内容等原因,使其旅游吸引力受到影响。而古镇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出现如商业化气氛太浓重、同质性强、各镇发展缺乏联动等问题。总之,对苏州主要客源市场而言,传统的观光产品(园林和古镇)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 (2)苏州旅游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日益降低。苏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尽管极大地刺激了海外游客市场的发展,但苏州周边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已经开发出许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使苏州传统旅游产品的相对优势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无锡城市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及相关主体园的开发、常州的恐龙城、嘉兴的观潮、杭州的西湖与古都风情、上海的都市旅游与娱乐旅游(特别是新天地的成功开发)等,这些正在形成新的吸引,使苏州面临华东地区主要旅游城市日益剧烈的竞争。换言之,在长江三角洲这个大旅游目的地网络中,苏州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和相对地位都有所降低。苏州作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正在发生相对下降,而作为过境目的地的地位正在相对上升。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来看,苏州独立目的地地位的相对下降也是该区域南京、无锡、杭州、上海等相互竞争的结果,其中上海的辐射影响和杭州的稳定发展更是影响巨大。 (3)苏州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苏州没有把环境看作是旅游产品提升的关键要素,未能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苏州近年尽管通过城市商业步行街、城市广场、绿地系统等的建设,在逐步增加城市的旅游设施。但对游客而言,昔日人们心目中那个水网密布的东方威尼斯水城,由于传统水道的日益消失,加之水体的严重污染,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已受到很大损害。致使苏州本地的面貌与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形成巨大反差。换言之,苏州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远未发挥,苏州应以园林为依托,古镇为提升,山水为背景,将城市旅游整体的发展作为旅游再辉煌中的核心来重视。 (4)文化旅游产品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苏州是吴文化之渊薮,古典园林、古城、古镇都是其古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体现苏州悠久历史和吴文化深厚底蕴的“小桥、流水、古建筑、采茶、庙会、舞狮”等直观、有生命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现形式容易得到游客认同,但现实开发中文化内涵的体现不够,开发的形式也是静态的多,动态可参与的少。表现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创新和突破,基本

苏州旅游心得感悟范文

苏州旅游心得感悟范文 苏州旅游心得感悟范文1 五月一日爸爸妈妈带我去苏州的一个小镇上看望奶奶。到了车站人好多啊,到处是人山人海,等了一会儿我们就上车了,我在车上睡了一觉就到奶奶家了。 下午,我们去奶奶家旁边的草莓园里高高兴兴地摘草莓了。绿油油的草莓园里,草莓又红又大,看上去可好吃了!我一边摘一边还吃了几个,味道还是真不错。第二天,我们吃好早饭就出发去苏州,我们等了好久车终于来了,中巴车开得好快呀! 很快就到枫桥镇上了。下了车我们找了一家饭店吃饭,吃好中饭,我们就去枫桥景区玩。景区里到处绿意怏然,春色满园,还有很多漂亮的亭塔楼阁和拱桥:有横穿整个景区的——京杭大运河;有百年历史的石拱古桥——枫桥;有历经风雨的古寺——寒山寺;有经历百年沧桑的古镇——枫桥古镇;还有久经战场的古关——铁岭关。爸爸还教我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接着我们走到了吴门古韵的戏台底下,观看了苏州残疾人协会组织表演的苏州评弹,江南越剧等节目。还有滑稽高手送给我们用气球现场做的各种小动物。最后我们参观了已经有好几百岁的铁岭关,爸爸说:这个关卡是明朝时期建的,比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年龄还要大,是古代用来打仗,收税,

御寇安民用的。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坐上大巴车回杭州了。 苏州旅游心得感悟范文2 暑假里,我们小区里有许多人家去是苏州玩。我也是其中一位。坐上了旅行车,我十分激动,我高兴地想:今天可以和老妈完玩了。 到了苏州乐园的大门口,一个巨大的新月喷水池映入了我的眼帘,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喷泉便一道一道地喷出水来,那喷泉变幻莫测,一会儿变成五片花瓣,一会儿又成了多边形。我陶醉在美妙的音乐,这绚烂多姿的喷泉中了! 休息了一会,我们便迈进了游乐园中。第一站,我们来到小小世界刚进门,迎来一阵清凉的风,我立即跳到船上,这船是自动船,不用费力摇船。我们到了一座‘水晶’宫殿,里面阿拉丁正在和茉莉公主乘坐着飞毯嬉戏,阿里巴巴正在和强盗勇敢搏斗,白雪公主正在和小矮人唱歌跳舞;灰姑娘正在和英俊的王子举行隆重的婚礼……。正当我看的入迷时,船停了。我只好下船去。 第二站便到了‘碰碰车大作战’我敏捷的跳进了一辆蓝色的碰碰车。‘嘟…。’的一声响,游戏开始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人家碰了一下。 “哼,敢撞我!”我憋足了气,追上那辆车,猛的撞上去,那个人便追了过来,我加快速度,调整方向,握好扶手迎了上去,一场你追我赶的争斗开始了……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委发[2015]31号 【发布部门】中共苏州市委员会苏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8.31 【实施日期】2015.08.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苏委发〔2015〕31号) 各市、区委和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和直属单位: 《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十一届市委第129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2015年8月31日

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李克强总理指出,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独特作用。旅游业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苏州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城市功能整体提升的重要抓手,对于苏州争当“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排头兵,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推动苏州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发展理念,坚持消费者导向,以改革求突破增活力,创新旅游业态、创新联动机制、创新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业整体品质和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形成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创建中国国际旅游示范市和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把苏州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国内游客人均逗留2.5天左右,人均消费3000元人民币;入境游客总量达210万人,人均逗留4.5天,人均消费1800美元。入境游客年均增幅2%以上,游客满意度排名保持在全国城市前10名内。“十三五”期间,旅游项目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旅游相关产业

2019年苏州太湖旅游业概况

2019年苏州太湖旅游业概况 一、长三角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 (2) 二、苏州太湖旅游市场概况 (2) 三、行业竞争格局 (4) 1、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4) 2、常州西太湖旅行社 (5) 3、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5) 4、苏州太湖旅游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5) 四、太湖旅游线路 (6) 1、太湖古镇古村探幽之旅: (6) 2、太湖非遗文化体验之旅 (6) 3、太湖四季采摘赏花之旅 (6) 4、吴文化寻根之旅 (7) 5、舌尖太湖美食之旅 (7)

一、长三角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 长江三角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根据国务院2016年5 月发文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9市、浙江省8 市和安徽省8 市,区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30 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我国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铁路网络发达,交通便利;江浙沪徽四个省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四省市不断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工作的区域合作,加快了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的进程。 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超过2.2 亿,人均收入水平迈入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现已成为国内旅游大市场。根据《长三角旅游发展报告(2018)》,2017 年长三角地区旅游总收入为3.16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8.77%,同比增长16.6%。长三角地区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数23.47 亿人次,同比增长11.98%。其中,在旅游总收入方面,江苏以1.16 万亿元位列第一,增速为13.6%;浙江为0.93万亿元,增速为15.15%;安徽虽为0.62 万亿元,增速为25.64%;上海为0.45 万亿元。 二、苏州太湖旅游市场概况 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自古以来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是我

苏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已修改)知识交流

苏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俞晨李繁孙小杰赵明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212013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且搜集了许多详实的实证资料,对苏州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尽管苏州的旅游业生产力、产业规模、产出水平和产业地位每年都在提高;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影响其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论文在充分利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苏州旅游业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性和定量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现状前景问题对策 1.苏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苏州拥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从古至今,苏州向来有许多美称,比如:“鱼米之乡”、“园林之城”、“丝绸之府”、“工艺之市”等等。苏州旅游业开始的较早,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放的潮流之下,苏州旅游业在规模、数量、质量和品味方面,均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苏州的旅游业开始逐步成为苏州市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它的旅游行业的热情接待服务和产品体系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全市有150多个旅游饭店,近7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与此同时国际旅游商店、国际观光餐厅以及旅游定点车船工商均有20家左右,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别为3个和1个,超过70个观光古典园林;还有水乡古镇周庄,同里、角直、千灯、沙溪、锦溪等都是国内外游人十分向往的旅游景区。近年来,经过苏

州市市政府推进资源的整合,加快促进旅游部门的规划和品牌的建设的步伐,打造出了“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旅游形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的联动发展和多样化的社会特征,推动了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以及特色旅游的发展。在2006至2011年的六年间,苏州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388.27万人次,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4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47.55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954.21亿元。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在2006至2011年间境外游客、国内游客都有明显的增加,从而也使得苏州旅游总收入年年攀高,呈现了苏州生机勃勃的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景象。见附表: 附表 2006——2011年苏州旅游指标统计表 2.苏州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 1.苏州旅游项目的开发欠缺改革。苏州城从吴王阖闾建成算起,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历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典故、传说、风景、园林,数不胜数。另外苏州拥有五分之四的太湖水域,主题公园、水乡古镇更是举不胜举。多数的游客却认为苏州只是园林,我们不能否认苏州园林是苏州旅游业的金字招牌且会是永远闪烁的亮点,但

苏州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苏州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中文摘要:自古以来,苏州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丰富的自然资源,绚丽的人文历史景观和发达的社会经济是苏州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优势,苏州明确提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苏州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以2006年苏州旅游业实际接待数据为基础,通过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苏州旅游业所面临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危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苏州旅游资源优势,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实现苏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兴旺。 关键词:旅游业;SWOT分析;对策建议; 苏州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UZHOU AND SUGGESTS REFER TO IT Abstract:“Just as there is paradise in heaven, there are Su zhou and hang zhou on earth.”As we all know,Su zhou is famous for abundant of natural resources ,rich and varied humane and historical landscape, rapid developed social economy.It is a strategic decision to make tourism a surport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y, to ensure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m in Su zhou. With the way of SWOT analysis,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base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z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that Su zhou tourism confronted with while at the basis of real tourism reception data in 2006, then give some proper suggests ,in order to further use tourism resources and reinforce it’s tourism competitive ,finally realize the continuously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prosperous of Su zhou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tourism, SWOT analysis, suggests, Su zhou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514年建城以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貌,以其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独步天下的古典园林、古朴秀雅的小桥流水人家和真山真水的太湖风光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苏州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阶段,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旅游的“闲情闲钱闲时”,日益膨胀的旅游需求推动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长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社会经济的飞速提升都使苏州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苏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7页)DOC.doc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 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9-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目标与战略 (1) 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 (5) 第四章旅游吸引物体系规划 (13) 第五章旅游项目策划 (17) 第六章旅游市场开拓与形象塑造 (25) 第七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建设 (30) 第八章各县市旅游发展指引 (35)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7) 第十章三年行动计划 (40)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 (44)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 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是2009-2020年苏州市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旅游业发展行动纲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苏州市政府发挥对旅游业的调控引导、市场监管、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旅游规划通则》、《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近期建设项目规划(2007-2010)》等重要标准规范、各类发展规划以及苏州市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划范围为苏州市行政辖区,包括苏州市区和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等5个县级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区域是2007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597平方公里。 第四条本规划期限为2009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第五条本规划属区域规划中的专项规划,既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旅游专项规划的细化与补充。重点围绕显著增强苏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大幅度提高苏州旅游的综合效益两大核心目标,确定苏州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旅游形象塑造与特色品牌打造、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及重点旅游项目策划、三年行动计划等。 第二章目标与战略 第六条旅游发展定位与方向

苏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

苏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 民俗既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考察旅游地的民俗,可以帮助旅游者扩大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增加旅游的兴趣和愉悦。随着新世纪“文化旅游热”的到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习俗的形象再现,更能激发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的好奇心。因此,有必要加强民俗资料的发掘、研究,加大民俗开发的投入,加快民俗文化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旅游在发展,民俗在演进,我们更应重视发挥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民俗与旅游最佳的结合点就是发展民俗旅游。 苏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从春秋时期伍子胥奉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城以来,积淀有二千五百年的古老文明,而从太湖三山岛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又将苏州地区人活动的历史推到一万多年以前。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苏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现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文化及别有情趣的民间风俗。如七夕乞巧、轧神仙、石湖串月、雷斋素等等。吴中民俗一如吴中悠久的历史展开着长长的画卷,绚丽多彩。其丰富深厚的民俗旅游资源是民俗旅游的基础,但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必要从政治、经济、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自豪感、以及对游客进行管理等方面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苏州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状况 一)苏州民俗旅游活动及现状 苏州节令民俗及其文化内涵也特别丰富。一般都会有相关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并附有相应的传统节日娱乐活动和节令风味小吃。如,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上元(清明)"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龙舟竞渡"、六月甘四"赏荷观莲"、七月十五"虎丘中元庙会"、八月"山塘灯船"、"石湖串月"、"虎丘听歌",九月"阳山观日出",直至十月朝"看元祀会"等等。苏州人素有种花、爱花的习俗,花神庙仅虎丘一地就有两座。每至二月十二日花神生日这天,苏州人尤其是花农会早早赶到庙里去庆贺,供上三牲干果,焚香点地入夜,众人手提花灯,抬了花神,在虎丘、山塘一带游行,往往要"闹"到天亮尽兴而归。民俗往往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带有极强的个性,正因如此,民俗文化也就以其最具个性化、最具平民性的特色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苏州多水,苏州人爱作水上游,苏州的船菜、船点也就在船上发展起来了。相传吴王夫差曾与爱妃西施江湖宴游,开了船菜、船点之风。到唐代,山塘河开挖后,溯七里山塘而游虎丘,成为千年不衰的习俗;到石湖看月,胥江放棹,游船大多"艄舱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指"。像近几年,苏州日益兴旺起来的"太湖船菜品尝",便是苏州旅游经济中一碟独具地方特色,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佳肴",或谓吴地风俗的现代新版本。群山耸峙、碧波环绕的苏州光福镇窖上村的"农家乐一日游",让一批批海内外旅游者带着对恬淡纯美的精神追求,走进吴中民间的日常家居生活,走进农家栽果养花宴饮品茶的民俗氛围。这多姿多彩的苏州民俗应该还是开发旅游文化的丰富宝藏。 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苏州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较早,民俗文化旅游资

苏州市旅游消费市场分析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苏州市旅游消费市场分析报告》----各群体旅游消费偏好分析 委托方: 调查方: 班级:工商0811 学好: 指导老师:王勇 日期:3月—6月

目录 一、调研概况 1.1研究背景 (3) 1.2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5) 1.3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5) 1.4调查对象、内容、时间和地点 (5) 1.5数据分析与汇总的方法 (5) 二、正文 2.1收入状况分布 (6) 2.2各群体出游次数 (7) 2.3各群体出游方式偏好 (8) 2.4各群体旅游消费目的 (9) 2.5各群体旅游远近偏好 (10) 2.6各群体旅游景点偏好 (11)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1) 3.2建议 (11) 四、附件 4.1个人问卷 (12) 4.2个人数据统计 (12) 4.2小组问卷样卷 (13) 五、参考文献 (12)

一、调研概况 1.1研究的背景 苏州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园林之城”、“园林工艺之市”、“文萃之邦”著称,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苏州旅游业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一个基本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接待服务体系。苏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来源。 2006-2010苏州旅游项目总体情况 单位:亿元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 项目数166162171171166 总投资额348.21345.03367.78414.61738.66年度计划投资额74.29106.12114.07110.99122.517 年度完成投资额74.29105.44107.12121.48147.35完成率100%99%94%109%120%

浅谈苏州园林旅游业的发展

标题:浅谈苏州园林旅游业的发展 姓名:王艳君 学号:201319014642 班级:13级财务管理六班

浅谈苏州园林旅游业的发展 姓名:王艳君 学号:201319014642 班级:13级财务管理六班 论文摘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中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素以众多精致园林名闻天下。“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苏州园林。苏州还是一座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其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旅游业发展较早,如今已形成了一个基本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接待服务体系。 关键词:苏州园林、旅游资源、发展 一、苏州园林的建造,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据考证,苏州的造园历史可上溯2000多年。旧时,气候宜人、交通便利的苏州常有官宦名绅退休后来此择地造园、颐养天年。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造园活动达到高潮。苏州市园林局局长徐文涛说:“最多时苏州有100多处园林并存于世。”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初夏时节,走进园中,虽地处闹市却格外幽静;是居家之所,却满目山水;处处不对称,却和谐自然;景观绝不重复,又各有特色;像立体的山水画,又像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随处可见精美的书法、绘画、盆景、古式家具,以及品种名贵的树木和花卉。事实上,苏州古典园林正是凭借巧妙运用了对比、衬托、尺度、层次、对景、借景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林组合在一起,在都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1997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9-2020) 文本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旅游局苏州市规划局 2009年12月

项 目 名 称 :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委托方 ( 甲方): 苏州市旅游局、苏州市规划局 承担方 ( 乙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规划师 :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9年 12 月 国 家 事 业 法 人 代 码: 旅游 规划设计编制资质等级 : 旅游规 划设计资质证书编号 : 城乡规划 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 城乡规划编 制资质证书编号 : 40001083—0 甲级 旅规甲 04-2003 甲级 [ 建 ] 城规编第( 081001)

编制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高级园林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博士 苏州市旅游局局长 高级城市规划师 苏州市旅游局副局长 城市规划师 博士 城市规划师 苏州市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处长 苏州市旅游局规划统计处科员 教授(安徽师范大学) 教授(苏州大学) 高级策划师 城市规划师 助理规划师 James Wemyss 经济分析师(美国)院主管总工:杨保军 主 管所长: 秦凤霞 所管主任工:岳凤珍 编制组组长:周建明 沈文娟 罗希 陆锋 编制组成员:陈 勇 谢丽波 王如东 陶嘉佳 陆林 汪德根 盖祥林 岳晓婧 刘运川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目标与战略 (1) 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 (4) 第四章旅游吸引物体系规划 (10) 第五章旅游项目策划 (13) 第七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建设 (23) 第八章各县市旅游发展指引 (27)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8) 第十章三年行动计划 (30) 第^一章规划实施保障 (33)

苏州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f13430283.html, 苏州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鲍彩莲 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11期 摘要:苏州市拥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苏州市的旅游业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当中。但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挖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这些对策的提出,可以为苏州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为苏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苏州旅游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1-0029-02 近年来,伴随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江苏省苏州市的旅游业也随之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旅游经济指标不断上升,旅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相关数据显示,苏州市旅游总收入平均年增长11%左右。尤其最近几年,苏州的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一直保持江苏省第一,全国的游客满意度和旅游市场秩序指数也名列前茅。苏州不仅被评为“中国‘一带一路’旅游推广城市”,还通过了“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区”的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成功入选“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城市名单。 但是,在取得了这些成绩的同时,苏州市的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对苏州市的旅游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阻碍苏州市的旅游业发展。 1 苏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 苏州市从发展旅游业开始,以苏州园林、江南水乡为特色的观光游览主题一直是旅游企业营销的口号,属于传统的观光游览型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上售卖的旅游产品基本都是属于这种传统的旅游产品。从各地旅行社销售的苏州旅游产品来看,都是华东五市游览中花费一到两天的时间游览苏州,旅游路线不是周庄古镇——拙政园——平江路——寒山寺,就是同里古镇——狮子林——虎丘——山塘街,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 1.2 旅游企业规模比较小 目前,蘇州市有近300多家旅行社,但是绝大多数的旅行社都是中小型旅行社,大多数规模都比较小、管理比较差、经营比较散、知名度比较低,这种小规模旅游企业竞争力比较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