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1

刑事诉讼法1

刑事诉讼法1
刑事诉讼法1

刑事诉讼法模拟题1

一、填空题

l.某被告人抢劫他人财物,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民愤极大,被一审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该被告人上诉期限为(10)。

2.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例审判的过分延迟),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3.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4.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5.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

6.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7.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8.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9.补充侦查以(两次)次为限。

10.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11.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审判长)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12.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诉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

l.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送交执行的机关是

(B )。

A、看守所

B、县级公安机关

C、县级人民检察院

D、罪犯所在的居民委员会

2.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 ( 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所在单位

3.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承担的诉讼职能是 ( C )。

A、法律监督职能

B、控诉职能

C、审判职能

D、辩护职能

4.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有权作出决定的人员是 ( B )。

A、审判长

B、本院院长

C、审判人员

D、本庭庭长

5.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 ( C )。

A、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材料

B、向证人收集证据

C、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

D、向侦查人员了解侦查的情况

6.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 ( C )。

A、盗窃案

B、虐待案

C、绑架案

D、贪污案

7.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最长时间不得超过 ( C )。

A、3个月

B、6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8.在刑事诉讼中,无权采用拘留措施的机关是 ( D )。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三、多项选择题

l、期间的计算,不包括 ( ACD )。

A、开始的时和日

B、开始的月

C、路途上的时间

D、期满前将诉讼材料交邮后邮递途中的时间

2.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有 ( AB )。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依法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

D、被告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3.立案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 BC )。

A、罪行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B、认为有犯罪事实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罪行严重,但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4.司法机关送达诉讼文件的程序和要求有( ACD )。

A、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送达

B、由本案审判人员亲自送交收件人本人

C、遵守法定的方式

D、履行法定的手续

D、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人员的指挥

5.下列方法中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有( AB )。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训诫

D、责令具结悔过

6. 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AD )。

A、认定案情事实的根据

B、定罪量刑的准绳

C、适用法律的依据

D、制服犯罪分子的一种武器

7.在刑事诉讼中,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 ( AB )。

A、书记员

B、鉴定人

C、辩护人

D、法院院长

8.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有 ( ABD )。

A、混合式

B、弹劾式

C、封建式

D、纠问式

四、名词解释

1.地区管辖

2.期间

3.证明对象

五、简答题

1.简述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的异同。

参考答案:

异:属于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不同的辩护种类,与指定辩护相对应的是委托辩护,与强制辩护相对应的是非强制辩护;指定辩护有应当和可以之分,强制辩护只有应当指定这一种情况。

同: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都是由法院依法指定律师担任辩护人;对被告人拒绝指定辩护人的情况的处理原则相同;应当指定辩护的法定条件与强制辩护的法定条件相同。

六、论述题

1.试述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

2.试论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参考答案:

1、(1)性质不同,前者是强制措施,不是处罚;后者是处罚,属行政制裁。

(2)目的不同,前者在于及时制止犯罪,防止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避、阻挠侦查、审判或继续危害社会;后者在于惩罚、教育有轻微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者。

(3)适用对象不同,前者适用构成犯罪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后者适用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人。

(4)法律依据不同,前者依据刑诉法;后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5)羁押期限不同,前者一般不超过10天,特殊情况可延长1至4天,对流窜作案等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7天;后者为1天以上,15天以下。

2、(1)宪法第131条和刑事诉讼法第5条的规定。

(2)该原则的涵义和要求是:

A.法院、检察院进行诉讼、处理案件,必须依法办案,除服从法律外,不服从任何行政机

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关处理具体案件的指示、命令。

B.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涉法院、检察院的审判、检察工作。

C.法院、检察院作为一个组织整体,集体对审判权、检察权的行使负责,即独立行使审判

权、检察权的主体是法院、检察院,而非某一个人。

(3)与资本主义国家司法独立不同,不是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立法权、行政权非鼎立关系,只是一种工作原则。

(4)不是审判、检察工作完全独立,不受任何领导、监督和制约。

(5)实行该原则对保障法院、检察院充分发挥其在加强法制方面的特有作用,防止和杜绝对审判、检察工作的非法干涉,树立和维护法制威信等均有意义。

刑事诉讼法作业参考答案

刑事诉讼法作业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 二、多项选择题 .... ... 三、名词解释 .诉讼 诉讼是指由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 处理刑事案件的全部活动。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和法律规范的 总称。 四、简答题 .答:划分刑事诉讼历史类型常见的标准有两个。 以刑事诉讼的阶级实质为标准,可以将刑事诉讼分为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封建社会 的刑事诉讼、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这些被称为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 以刑事诉讼的表面特征为标准,可以将刑事诉讼分为弹劾式诉讼、纠问式诉讼和混合 式诉讼。这些被成为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 .答:资本主义两大法系是指以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和以英、美等国 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两大法系的刑事诉讼虽然都属于混合式,但它们各自还具有一些彼此不 同的特点,鉴于它们各自的特点,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模式被称为职权主义诉讼,而英美法系的刑事诉讼被称为当事人主义的刑事诉讼。二者的区别主要存在于法庭审判阶段。 英美法系国家法庭审理所采取的方式是交叉询问,即由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彼此对传唤到 庭的证人,交替进行所谓的“主询问”和“反询问”的方式。在进行交叉询问的过程中,法 官一般只是处于主持者的地位,而不是处于审问者的地位。法官主要是控制和指挥法庭的活动,控制询问的辩论的范围,而不是负责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调查核实证据,查明和证实 案件事实。法庭的调查和辩论始终是在控诉人和辩护人之间进行,控辩双方之间的对抗、辩论等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大陆法系国家法庭的审理方式与英美法系国家法庭的审理方式显然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是处于审问者的地位,特别是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官始终是依其职权审讯被告人、询问证人和查对核实各种证据的审问者。在法庭调查证据、讯问被告和询问证人,是法官的职责,而不是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的职责。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经法官同意后,虽然也可以对证人、鉴定人直接发问,但是这种发问只能作为对法官审讯的一种补充。 另外,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庭在开庭审理前就能了解全部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同时可 以在庭审前讯问被告,可以对证据进行查对核实工作。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在开庭审理前只能了解起诉书中所列举的事实,对案件的证据材料并不清楚,同时也不能对被告人进行

刑法学_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及答案

7. 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A.犯罪客体 C.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 影院的工作人员甲负责为偏僻山村的民众放电影。 B.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 D.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物 某年冬天,甲带着电影胶卷到农户乙家烤 1 .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 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B ) (2 分) 2 . A.嫖宿幼女 C.走私毒品 现有的司法解释将我国刑法中的“飞机” B.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 D.抢夺多次 解释为“航空器”属于(B) (2 分 ) 3 . 4 . D. A.文理解释 B.扩大解释 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 C.缩小解释学理解释 “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 (2 分) A.提前防卫 B.事后防卫 犯罪对象是指(D)(2分) C.防卫过当 D.防卫挑拨 火,并随手将电影胶片放在火炉旁。半小时后,甲身体暖和,边和乙两人去村长家吃晚饭。 二人走后,长时间受热的胶片在炉火燃起,并将乙和相连几家农户的房屋烧毁。对此案,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 )(2 分) 6 . A.甲对于失火行为主观上是故意 B.乙对于失火行为主观上有过失 C.乙不应对该失火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甲和乙对于失火行为都具有过失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D)(2 分) A.国刑法 B.国刑法 关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国刑法 (C)(2 分) D.我国刑法 A.有了因果关系,就有刑事责任 B.数个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出现,则只能认定其中的一个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有了因果关系,并不能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罪过 D.在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因果关系的中断 5.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答案要点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75.0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 ( D ) A.自行侦查 B.提起公诉 C.不起诉 D.法律监督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自诉案件共有三类,其中一类即为被害人有证据 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下列案件中,不属于这类刑事自诉案件的是()。 ( C ) A.故意伤害案(轻伤) B.妨害通信自由案 C.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D.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3.以下选项中,属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 ( C ) A.秘密侦查破获的贩毒案件 B.秘密实施投毒杀人案件 C.公然劫取国家核心机密案件 D.秘密挖洞入室盗窃案件 4.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 候可以移送()。

( C ) A.犯罪地人民法院审判 B.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审判 C.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审判 D.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审判 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的条件是()。 ( D ) A.有犯罪人自首 B.有被害人报案或控告 C.有群众报案或举报 D.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6.某市政府机关科员张某,因涉嫌犯间谍罪被有关部门立案侦查,后被依法采取强制 措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本案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C.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D.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7.在一起故意伤害(轻伤)案件中,被告人是一名法国人,下列关于此案管辖法院的 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此案被害人任意选择一个管辖法院

刑事诉讼法形考作业二2016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形考作业二2016 及答案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公诉案件应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选择一项: A. 被告人 B. 公诉机关 C. 证人 D. 被害人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公诉机关 下列证据中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选择一项: A. 指纹 B. 被害人陈述 C. 杀人凶器 D. 血迹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被害人陈述 下列证据中不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选择一项: A. 被害人陈述 B. 证人证言 C. 被告人供述 D. 鉴定结论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被告人供述 下列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选择一项: A. 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B. 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C. 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

D. 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结论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下列证据中〃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选择一项: A.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B. 被告人的供述 C. 被毁物品的复制品 D.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 拘传只适用于()。 选择一项: A. 辩护人 B. 证人 C. 自诉人 D. 犯罪嫌疑人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小时内讯问。 选择一项: A. 24 B. 36 C. 12 D. 48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24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选择一项: A. 7 日

《刑法学》第1章-第6章在线测试标准答案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4:4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处罚. A 、可以定罪 B 、不得定罪 C 、根据情形 D 、由法官裁定 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相适应 A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 B 、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 C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 D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 3、我国刑法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 )处罚原则 A 、轻重有别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人民代表裁定 D 、法官 4、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 A 、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 犯罪的,适用新刑法. B 、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 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 时刑法. C 、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适用新刑法 D 、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 继续有效. 5、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已经弱化甚至不再强调 A 、阶级性 B 、法律性 C 、道德性 D 、文化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广义刑法是指一切(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规定犯罪 B 、刑事责任

C、刑罚 D、其它 2、制定刑法的根据包括( ). A、法律根据 B、实践根据 C、经济根据 D、道德根据 3、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阶级性原则 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A、定罪上一律平等 B、量刑上一律平等 C、行刑上一律平等 5、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原则主要有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和国家解释. 正确错误2、无论我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在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

东大19春《刑事诉讼法Ⅱ》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单选题)1: 甲、乙共同实施抢劫,该案经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后,检察院发现甲在两年前曾实施诈骗犯罪。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应将全案退回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B: 对新发现的犯罪自行侦查,查清犯罪事实后一并提起公诉 C: 将新发现的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待公安机关查明事实移送审查起诉后一并提起公诉D: 将新发现的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已查清的犯罪事实提起公诉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罪。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郭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委托担任郭某的辩护人? A: 郭某的爷爷,美籍华人 B: 郭某的儿子,16岁 C: 郭某的朋友甲,曾为郭某招摇撞骗伪造国家机关证件 D: 郭某的朋友乙,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刑事审判具有亲历性特征。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亲历性要求? A: 证人因路途遥远无法出庭,采用远程作证方式在庭审过程中作证 B: 首次开庭并对出庭证人的证言质证后,某合议庭成员因病无法参与审理,由另一人民陪审员担任合议庭成员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C: 某案件独任审判员在公诉人和辩护人共同参与下对部分证据进行庭外调查核实 D: 第二审法院对决定不开庭审理的案件,通过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进行审理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1996年11月,某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2017年3月,当地公安机关根据案发时现场物证中提取的DNA抓获犯罪嫌疑人陆某。2017年7月,最高检察院对陆某涉嫌故意杀人案核准追诉。在最高检察院核准前,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不得侦查本案 B: 可对陆某先行拘留 C: 不得对陆某批准逮捕 D: 可对陆某提起公诉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关于法定代理人对法院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权,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自诉人高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B: 被告人李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C: 被害人方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D: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吴某的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部分有独立上诉权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关联性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 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即具有可采性

刑法学-江南大学第一阶段练习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刑法学》(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 ,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B) (2 分) A. 嫖宿幼女 B. 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 C. 走私毒品 D. 抢夺多次 2. 现有的司法解释将我国刑法中的“飞机”解释为“航空器”属于(B) (2 分) A. 文理解释 B. 扩大解释 C. 缩小解释 D. 学理解释 3. 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 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 (2 分) A. 提前防卫 B. 事后防卫 C. 防卫过当 D. 防卫挑拨 4. 犯罪对象是指(D) (2 分) A. 犯罪客体 B.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 C. 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 D. 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物 5. 影院的工作人员甲负责为偏僻山村的民众放电影。某年冬天,甲带着电影胶卷到农户乙家烤 火,并随手将电影胶片放在火炉旁。半小时后,甲身体暖和,边和乙两人去村长家吃晚饭。 二人走后,长时间受热的胶片在炉火燃起,并将乙和相连几家农户的房屋烧毁。对此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2 分) A. 甲对于失火行为主观上是故意 B. 乙对于失火行为主观上有过失 C. 乙不应对该失火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 甲和乙对于失火行为都具有过失 6.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 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D) (2 分) A. 国刑法 B. 国刑法 C. 国刑法 D. 我国刑法 7. 关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 (2 分) A. 有了因果关系,就有刑事责任 B. 数个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出现,则只能认定其中的一个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有了因果关系,并不能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罪过 D. 在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因果关系的中断

北航《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北航《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依据有关规定,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 A. 应当在开庭审理之前提出 B. 可以不提出理由 C.可以口头方式提出 D. 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 满分:4 分 2.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应当( )。 A.责令犯罪提疑人、被告人提出供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B.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 C. 责令犯罪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 D. 责令犯罪烧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满分:4 分 3.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案件原告李某提出上诉的案件时,该自诉案件的一审被告人张 某对李某提出反诉。市中级法院对该反诉应当按照下列哪种方式处理?() A.告知李某,案件已进行二审无权提出反诉 B.告知李某,应当另行起诉 C.将李某的反诉与原自诉案件合并审理 D.将本案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满分:4 分 4.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内申请继续进行应 在期满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A.7日 B. 5日 C.3日 D. 10日 满分:4 分 5. 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的法律依据是:( ) A. 宪法 B.刑法 C. 我国参加和缔结的国际条约 D.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及人民警察法 满分:4 分 6. 对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 A.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B. 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C. 应由专门少年工作组织、少年犯法庭进行 D. 由女性侦查人员或审判员进行 满分:4分 7. 某山区野林里发现一具女尸,经初步确认,该尸体是他杀而非自杀,但是苦于无其它线索,公安机关迟迟不予立案,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的做法可以:() A.要求公安机关立即立案 B. 要求公安机关立即立案,如果公安机关还是不立案就自己立案侦查 C. 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通知其立即立案 D.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建议其立即立案 满分:4 分 8.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 A. 证人

刑法学1知识点总结

刑法学1知识点总结(大红本) 第一章刑法概说(非重点)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第三节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第四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节适用刑罚人人平等原则 第四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概念 第二节犯罪构成 第五章犯罪客体(非重点) 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 第三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危害行为 第三节危害结果 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第七章犯罪主体 第一节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第四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第五节单位犯罪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犯罪故意

第三节犯罪过失 第四节与罪过相关的的几个特殊问题 第五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第六节认识错误 第九章正当行为 第一节正当行为概述 第二节正当防卫 第三节紧急避险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第二节犯罪既遂形态 第三节犯罪预备形态 第四节犯罪未遂形态 第五节犯罪中止形态 第十一章共同犯罪 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罪数形态 第一节罪数判断标准 第二节一罪的类型 第三节数罪的类型 第十三章刑事责任(非重点) 第一节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三节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第十四章刑罚概说 第一节刑罚的概念 第二节刑罚的功能 第三节刑罚的目的 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非重点) 第一节刑罚的体系 第二节主刑 第三节附加刑

福建师大《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简答题参考题库

1、刑事诉讼的模式有哪几种? 答:刑事诉讼模式根据不同刑事庭审方式的本质特征不同可以分为: 1、弹劾式诉讼模式 2、纠问式诉讼模式 3、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4、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5、混合式诉讼模式 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接近于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但也稍有不同。 在侦查和起诉阶段,强调办案机关的职权作用。 侦查程序带有较为明显的纠问式的特点。 在审判阶段,采取控辩式的庭审方式。 可以看出,在侦查、起诉阶段,我国的刑事诉讼并不具备典型的控、辩、裁三方组成构造,而往往是由追诉机关同时兼任裁判方。 2、中级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答: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下列民事案件第一审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的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此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民事案件和高院认为应当由高院审理的民事案件第一审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只管辖一般的普通刑事案件,特殊刑事案件和重大的普通刑事案件均由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管辖.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刑法学第2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考试科目:《刑法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 分) A. 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 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 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 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D. 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2. 关于赦免制度,下列法正确的是( )。(2 分) A. 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没有特赦的规定 B. 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没有大赦的规定 C. 对于大赦的犯罪人,只免其刑不免其罪 D. 对于特赦的犯罪人,只免其罪不免其刑 3. 根据我国现有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对自首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自动投案”的是( )。(2 分) A. 甲犯罪后本不愿投案,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勉强前往 B. 乙犯罪后不愿投案,父母无奈将其强行捆绑后送交司法机关 C. 丙杀人后潜逃,在火车站遇警察盘问,丙交代了其杀人事实 D. 丁在过失致人死亡后,打电话报警并在原地等候 4. 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 分) A. 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 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第8页/共8页

刑诉法第二次作业

《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 1、关于拘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传后24小时内对其进行讯问。 B.一次拘传讯问不完的,经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连续拘传。 C.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其不到庭将无法进行审理的证人,可以对其进行拘传,但不得使用械具。 D.公安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不经传唤而直接适用拘传。 2、某乡农民吴大牛突然在家中死亡,死因不明,其有妻子、儿女和父母。如果要进行尸体解剖才能确定死因时,公安机关 () A.有权决定解剖尸体 B.必须征得吴大牛近亲属的同意后,才能解剖 C.应当报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解剖 D.应当报同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3、黄某和刘某是夫妻,其中刘某是哑巴,他们日常生活中用哑语进行交流,一天晚上,他们夫妻两人目睹了犯罪嫌疑人抢 劫邻居的全过程,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询问,下列有关询问方式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应当同时询问黄某和刘某 B.应当单独询问刘某,但可以请黄某在现场对其哑语进行翻译 C. 应当单独询问刘某,但应当另请懂哑语的人在现场进行翻译 D.可以将黄某和刘某传唤到指定的某宾馆进行询问 4、犯罪嫌疑人吴某因强奸案,与2005年7月10日在犯罪地被公安机关拘留。公安机关最迟应在()提请逮捕。 A.7月13日 B.7月17日 C.8月9日 D.8月16日 5、公安机关对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不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有() 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B.被害人经指认照片指认他犯罪的 C.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D.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 6、县公安局在对一起盗窃案件侦查过程中,依法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何某,后因案情复杂而需要对何某延长羁押期限,则有权对延长羁押期限作出批准的是() A.该县公安局局长 B.该县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 C.该县人民检察院 D.该县人民检察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 7、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与被告人对依法作出的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则应当由() A、人民法院指定的医院进行 B、公安部门的专门鉴定机构进行 C、双方协定的鉴定机构进行 D、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8、马某因涉嫌聚众赌博而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如果决定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则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对全部案件事实的证明,至少要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证明程度?() A、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B、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的证据 C、能够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 D、能够证明马某实施了犯罪 9、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都必须遵守下列义() A、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 B、未经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C、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D、应当先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10、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11、自诉人5月10日接到判决书,5月19日将上诉状交到当地邮局寄往某中级人民法院,该法院于5月22日收到上诉状, 作为上诉日的时间是() A、5月10日 B、5月19日 C、5月22日 D、5月20日 12、司法机关应当立案的条件是() A、有人自首 B、有报案或者举报 C、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13、某案,被害人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而当地公安机关却做出不立案的决定,被害人到当地人民检察院 反映。那么,检察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A.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己立案 B.人民检察院应当直接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1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由公安机关负责。()、()和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由人民检察院负责。()由人民法院负责。 2、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包括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对人民法院()的监督,对执行机关()的监督。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案件,它包括:①()的案件;②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案件;③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书面决定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根据《刑法》规定,应当是指()罪、()罪、()罪、()罪。 4、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等侵犯公民()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的犯罪。 5、国家安全机关受理()的刑事案件。 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案件,可能判处()、()的普通刑事案件,()的刑事案件。 7、地区管辖实行以()人民法院管辖为主的原则。 8、证据必须经过()、()、()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9、刑事强制措施包括()、()、()、()和()。 10、传唤、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小时。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个月。 11、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2)在传讯的时候();(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4)不得()、()证据或者()。 12、拘留后,应当在()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13、立案是刑事诉讼的(),是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第二,()。 14、破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2)()、(3)() 15、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人,讯问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进行。 16、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人的照片。 17、侦查终结的条件是:()、()、()。 18、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日,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日。死刑由()法院核准,死缓由()法院核准,核准时应当由审判员()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19、刑事判决书的内容包括五部分:()、()、()、()和(),判决的理由部分要写明被告人及辩护人的(),判决书中不得泄露()和()。 20、外国人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之人应当在拘留后多长时间以内进讯问?

刑法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刑法学》第1章至第12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规定,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制定刑法B.解释刑法 C.执行刑罚D.适用刑法 2.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犯罪地B.外国人的本国 C.外国人的居住地D.外国人的经常住所 3.在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是() A.从旧兼从轻B.从新兼从重 C.从旧兼从重D.从新兼从轻 4.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 A.社会关系B.犯罪客体 C.危害结果D.犯罪对象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发病B.住院治疗 C.精神正常D.视具体情节而定 6.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 A.可以B.应当 C.不一定D.视具体情节而定 7.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D.阶级性 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12周岁B.14周岁 C.16周岁D.18周岁 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A.可以从重处罚B.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下列可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情形是() A.正在实施赌博罪B.正在实施抢夺罪 C.正在盗窃巨额财产D.正在进行暴力绑架 1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

中国刑事诉讼法(英文版)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dopted at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Fi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July 1, 1979, promulgated by Order No.6 of the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July 7, 1979 and effective as of January 1, 1980; amended in according with the Decision on Revising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dopted at the Forth Session of the Eigh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17, 1996) Contents Part One General Provisions Chapter I Aim and Basic Principles Chapter II Jurisdiction Chapter III Withdrawal Chapter IV Defence and Representation Chapter V Evidence Chapter VI Compulsory Measures Chapter VII Incidental Civil Actions Chapter VIII Time Periods and Service Chapter IX Other Provisions Part Two Filing a Case, Investigation, and Initiation of Public Prosecution Chapter I Filing a Case Chapter II Investigation Section 1 General Provisions Section 2 Interrogation of the Criminal Suspect Section 3 Questioning of the Witnesses Section 4 Inquest and Examination Section 5 Search Section 6 Seizure of Material Evidence and Documentary Evidence Section 7 Expert Evaluation Section 8 Wanted Orders Section 9 Conclusion of Investigation Section 10 Investigation of Cases Directly Accepted by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s Chapter III Initiation of Public Prosecution Part Three Trial Chapter I Trial Organizations Chapter II Procedure of First Instance Section 1 Cases of Public Prosecution Section 2 Cases of Private Prosecution Section 3 Summary Procedure Chapter III Procedure of Second Instance

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作业答案

第三次作业 一、案例分析题: 1.犯罪嫌疑人陈甲,男,30岁,农民,某县人大代表;陈甲父母早亡,只有一妹妹陈乙,22岁,从小由陈甲一手带大。陈乙与邻村青年农民刘某是中学同学,两人感情很好,私下相许愿结为终身伴侣。陈甲得知此事后,因嫌弃刘某长得矮小,配不上其妹妹,不同意陈乙与刘某来往,并将陈乙介绍给一退伍军人,某村养猪专业户。陈乙执意不从,陈甲因此事对其妹辱骂、殴打。某日,陈乙去镇上买化肥,路上恰逢刘某,二人边走边谈,终于约定待选好时间后私奔成婚,但不巧被与陈家同村的赵某窃听。赵某遂回家转告了陈甲,陈甲当即手提一根扁担赶往镇上,碰到陈乙和刘某后,将刘某赶走,并把陈乙扭回家中关在她的房间内。陈乙痛感与刘某的婚姻无法实现,于当夜在房间内悬梁自尽。次日早上,陈甲发现其妹自杀身亡,惊恐中身带一把杀猪刀,扬言要找刘某算帐。村治保主任闻知此事,为防止矛盾激化,立即通过电话向县公、检、法三机关作了报告。 问题:本案应由公、检、法哪一机关直接受理?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理由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属于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本案中陈甲采取暴力方法干涉其妹妹与陈乙的婚姻自由,致使陈乙自杀,已致被害人死亡,情节严重,不属于刑事自诉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先受理。 2、犯罪嫌疑人赵某,男,25岁,工人。赵某因盗窃公款潜逃,1998年1月4日,侦查人员张某在执行其他公务活动时,偶然撞见赵某并将他拘留。为了使本案的证据更充分,侦查人员张某、杜某于1月5日前往赵某所在单位,将本案的部分证人召集在一间办公室内,进行了询问。1月6日,侦查人员张某一人开始讯问赵某,讯问笔录如下: 张:你老实交待你的罪行,我们党的政策是“坦自从宽,抗拒从严”,不准你狡辩、抵赖。 赵:我要请律师。 张:现在你不能请律师,侦查阶段律师不能介入。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到现在已经两天了,还没有向我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现在你老实交待罪行。 赵:我没罪。 张:你必须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来,我们才能说你无罪。你若老实交代,说完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你若顽抗到底,我们公安机关将从重处罚你。 在讯问过程中,张某多次打赵某的耳光,并罚赵某跪在地下 问题:在本案的侦查中,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不应该将部分证人召集在一间办公室询问,而应个别进行,违反了刑诉法九十七条。 ⑵不让赵某请律师,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

刑事诉讼法平时作业1

刑事诉讼法习题(一) 一、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管辖的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 A、贪污贿赂案 B、自诉案件 C、间谍、特务案件 D、外国人犯罪 2 、2001年5月,某大学留学生之间发生斗殴事件,来自B国的留学生科恩用刀刺伤来自M国的留学生卡特,造成重伤。本案有管辖权的一审法院应当是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3 、被告人李某正在空军某部服役,服役期间窃取部队步枪2支,子弹200余发,后即被发现。该案的审判法院应当是 A.地方基层人民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地方中级人民法院 4 、在中国领域外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犯罪发生后,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在中国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 B.该航班所在航空公司的住所地 C.被告人地居住地 D.航空器地最终目的地 5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述人员不在应当回避之列的有 A.人民陪审员 B.翻译人员 C.证人 D.坚定人 6 、法院审理被告人张某(男,19岁)抢劫王某(男,17岁)一案。由田律师为张辩护,刘律师受委托出庭担任王的诉讼代理人。依照法律,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人是 A.刘律师 B.田律师 C.张某的父亲 D.王某的母亲 7 、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的回避: A.应当在开庭审理之前提出 B.应当在审理过程中提出 C.应当在一审宣判前提出 D.应当在二审结束前提出 8、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对有关人员提出了回避申请,依照法律,不得停止进行的程序是

A.侦查程序 B.起诉程序 C.审判程序 D.执行程序 9 、在一起公诉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以“公诉人发表的都是对我不利的意见,法院听了之后肯定会从重判刑”为由在辩论阶段申请出庭的公诉人回避,此时,审判长应当如何处理? A.宣布休庭,向院长请示 B.宣布休庭,向检察长汇报 C.由法庭当庭驳回 D.由法庭当庭驳回,但允许申请复议 10 、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的立案侦查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机关 D.监察机关 一、多项选择题 1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 A.侵占罪 B.侮辱、诽谤案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D.虐待案 2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有 A.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案件 B.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C.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3 、自诉案件包括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 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D.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求刑 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 、有权对审判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的有 A.审判员 B.审判长 C.法院院长 D.审判委员会 5 、申请回避的方式如下: A.可以以口头方式 B.可以以书面方式 C.应当以口头方式 D.应当以书面方式

电大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有题目)

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册 刑法学(1)作业1 第一题:山本××,女,42岁,日本国籍。马××,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2005年11月25日,山本××乘坐×××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时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可疑粉状物9包,经化验证实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4512克,纯度为70%。要审查,山本××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路××酒店接货。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交接时被当场抓获。【问题】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断,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对于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 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 答: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 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 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 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 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 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和马××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 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 习某,男,20岁,某县农民。 习某与王某(女,16岁,该县某中学学生)与2009年10月相识后经常在一起玩耍,渐渐的两人由友情产生了恋情。20 10年5月4日下午王某、习某和几个朋友在当地一山上玩耍,喝了不少酒,习某让王某回家,王某说:太迟了,今晚回去也是被父母殴打,明天回去也是打,干脆不回去了,习某要求与王某发生关系,王某起初不愿意。 后来看到习某很生气,便不再坚持,与习某发生了关系。次日回家遭父母痛斥,被迫 说出了自己与习某的关系。王父遂将习某带至家中盘问,并要求习某的父母前来谈判,未果,王父报警,警方以习某涉嫌强奸将其刑事拘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