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审核栏(打X为是)

□总经办

签名/日期□系统部签名/日期□业务中心签名/日期□生产部签名/日期□技术中心签名/日期□品管部签名/日期□品质中心签名/日期□品保部签名/日期□资材中心签名/日期□工程部签名/日期□工程中心签名/日期□仓储部签名/日期□管理中心签名/日期□PMC 部签名/日期□制造中心签名/日期□采购部签名/日期□策略采购部一签名/日期□业务部签名/日期□人力资源部签名/日期□研发部签名/日期制/修订: 审核: 批准:

文件分发(需要则打:

()总经办:)资材中心()管理中心()制造中心

(

)业务中心

(:)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品质中心

()策略釆购部<:)系统部()人力资源部()仓储韶

(

)工程部

(:)品保部()PMC部()研发部

()业务部

:)采购部(>品管部()生产部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1. 目的:

建立及管控各机型工时,便于统计生产效率和控制人工成本,使计划排产更合理化;

2. 适应范围:

三诺公司各机型PCBA 组装、丝印的标准工时制定、变更;

3、定义:

标准时间:在规定的作业条件及规定的作业方法下.平均熟练技能的作业者以正常的速度

成规定质量的产品或工序所需的总时间。

标准工时(ST ):是指按规定的方法、流程、在预定的人力 ,环境下操作完成质量合格的 1套产品

所需的总时间。

标准工时=观测时间X 评价系数X ( 1+宽放率)=实际时间X ( 1+宽 放率)

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多次(一般是

5-10次)时间的平均值

宽放率:在任何的工作环境下,疲劳、生理需求(上厕所、喝水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 一定的工作

停顿。此外,一些作业准备、突发事件、配合不当都可造成工作停 顿。所以考虑一定的宽放;

宽放率=宽放时间十(观测时间-节拍时间)X 100%

评价系数:因观测时间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不能代表真实的 情况,故此

应乘上相应的评价系数加以修正(具体评价系数参见附件《评价系 数说明》);

生产平衡率(line balanee ):是指生产线各个工序之间负荷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 时间差造成

等待或滞留现象.

平衡率计算公式:平衡率=各工序标准时间之和/(瓶颈时间*作业总人数)*100%

4、 权责:

工程部IE:负责标准工时的预估、建立、修改、发行、维护; 电子部:负责按标准工时计算每条生产线生产效率;

PMC 负责按标准工时给各机型安排合理的产能;

5、 操作内容:

5.1. 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A.时间研究法---秒表测时法:TS

B.标准化数据法SD:—般定值(插电阻,电容,锁螺丝)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 次 A.0

5/5

D. PTS法:预置时间系统(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简称PTS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通用技术手法。常见方法有:MTA法、MTM法、WF法、MODt。1MOD=0.1295秒

5.2. 建立<单元标准时间数据库>

5.2.1.IE 人员根据产品的现场作业,将作业动作分解成单元动作,并运用预置时间法或秒表测试法对单元时间标准进行测试修订,形成单元标准时间;

女口:锁单颗PA3*12螺丝的单元标准时间为2.9秒(含10溉放)

穿焊单根喇叭端子线的单元标准时间为5.6秒(含10%£放)

5.3. 预估工时

5.3.1.新机型试产前,工程IE根据产品结构、外型、BOM样品和《单元标准时间数据库》和《制程设计规范》制定各机型流程图,并制成初版《排拉表》,预估算出各工序时间和,形成预估工时。如为流水线作业根据产能需求,设备,技术条件,排出流程要求平衡率需大于80%

5.3.2 IE 根据讨论的流程完成初版SOP的制定,完成后给项目工程师审核,合格后形成试产SOP 并发行临时管制文件;

5.4 新机型试产后首版标准工时的制定:

5.4.1 I E 按临时管制SOP进行新机型首次试产并跟进试产全部过程,按试产条件,试产实际操作内容和个别工序评测,以及《单元标准时间数据库》内各单元工时更新流程、《排拉表》和临时SOP生成更新的首版标准工时;

5.4.2更新完后给IE课长审核、工程经理核准合格后发行受控文件,同时生成标准工时加入《各机型标准工时表》内并输入ERP系统;

5.4.3 IE 根据更新后的流程制定《爬升计划表》给PMC排首产;

5.4.4首次量产时,由IE跟进并测试各工序的操作时间,形成《流程分析表》,根据《流程分析表》与《单元标准时间数据库》内各单点工时检验流程设计工时合理性,分析评估后更新首版SOP 升版发行受控,同时更新《各机型标准工时表》与ERP系统内工时;

5.4.5针对工艺复杂的产品,且每批订单量小于1500套,3周以上间隙性的生产,不具备产能爬升要求,其生产计划工时依据标准工时的1.5倍计算;

5.5 工时更新

5.5.1新机型量产5次或产量达5000PCS后,各生产条件成熟,IE须再次利用秒表测试法对各工序进行测试检验其工时,并形成《流程分析表》,利用IE七大手法、ECRS原则,工治具改良进行流程优化;

5.5.2 当作业内容有增加、删减,作业方法变更,使原有作业效率不能达成或超标10%寸,IE 根据

实际状况,并重新拟定《流程分析表》作为依据,修订机型工时表,更新工时,并注明原因;工时变 更修改须经IE 同意,其他部门不得更改标准工时。

5.5.3根据《流程分析表》重新更新 SOP 审核、核准后发行受控;

5.5.4所有间接人员作业、重工作业和其他损失工时皆不计算在标准工时内;如领班,修理,物 料员的工时不

计要标准工时;

5.6流水线速度的计算

公式:流水线速度=(线格长度/瓶颈时间)*60=M/Min

线格长度:流水线定格长度,定格利于规范投线,摆放管理 瓶颈时间:作业过程中最高时间

5.7工时发行:IE 每周将更新《各机型标准工时表》并发给各部门,同时更新 ERP 系统内工时;

&流程图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 次 A.0

7/5

阶段

试产刖

方法

预置时间法

单元时间库

输出

资料

5Z

试产

秒表测时法 流程分析表 初版SOP 升版排拉表 单元时间库 升版SOP 预置时间法

爬升计划表

7、 相关文件

7.1 7.2 7.3 7.4 7.5 《SOP 制作管理规范》 IE 基础 工作研究 制程设计规范 8、 相关表单

8.1《各机型标准工时表》

8.2《流程分析表》

排拉表 临时管制SOP

单元时间库 秒表测时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