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心理健康的广播稿

关于心理健康的广播稿

关于心理健康的广播稿

【篇一:心理健康广播稿】

心理健康广播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心理健康的常识。心理健康

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

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

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

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

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

重的心理疾病。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良

好的自我意识。

现在,当个小学生其实挺难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还要经

历小考、中考、大考以及完成各类名目繁多的作业、练习等等。如

果考得成绩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没有白费;如果考得不好,那情

况恐怕就有点儿“惨”了:老师的批评,同学间的攀比,特别是家里

父母亲的责难,就会一股脑儿地扑将过来,让你躲都没处躲。现在,社会上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

长真正吃透了那里面的“机密”,能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学、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

小学生们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有这样一个小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在家

里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会干不少家务活儿,也能关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讲话,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问

到他也是一言不发。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

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发展到作业本也不带的程度。当妈妈的为此

着急,和他谈话时,发现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师也不喜欢,

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这样自卑以至悲观厌世

的灰暗想法,出自一个稚嫩的孩子之口,实在让妈妈吃了一惊。从

这个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时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敌。自

卑心不是天生而来的,往往是因为自我评价不恰当而逐渐形成的,

客观上讲是由于个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屡遭失败而造成的。自卑心理

有以下种种表现:

1.遇到困难时,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

2.办起事来优柔寡断,总怕把事情办错而被人讥笑。

3.常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4.做事总爱后悔,总觉办得不如意。

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建立自信心。有自信心的表现如下:

1.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

2.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正确的估计。

3.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能够坚持到底。

当我们树立了自信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改善和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意志坚强克服困难。现在我们很多小学生

都是处在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条件优越,个人需求无不

得到满足。这样的外界环境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世界就是这样温暖如春,就是这样风调雨顺,一个人生活的道路从来就像北京的长安街

一样,笔直而平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好的环境为

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好的环境又使自己难

以体验到困难与挫折。害怕困难的表现有如下几点:

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也不再加劲努力,甘居中下游。

2.做事不能做到底,经常知难而退,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什

么也做不成。

3.遇到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而是消极等待。

那么与害怕困难,缺乏毅力,缺乏坚持性相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

是有坚强的意志,能够不怕挫折,不怕困难。意志是什么呢?意志是

一个人在想做一件事和做完这件事的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

程中,既可以是积极地去完成,也就是有自觉性,有坚持性地完成。也可以是消极的,那就是害怕困难,依赖别人等等。归纳起来,有

意志、有坚持性的表现有如下几点:

1.对自己所做的事,如果已经认定是正确的,有价值的,而且是能

够做到的,那么就要从开始到结束,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

2.不怕困难,并且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

3.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达到目的。

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过程就好比爬山,当一座高山等待我们

攀登时,眼望着烟云环绕的山峰,就要鼓励自己,一定要爬上顶峰,山路是靠人一步步走的。当爬至半山,精疲力竭之时,是止步不前,还是咬牙继续前进?有时候,在最想打退堂鼓时,最需要坚持一下的

勇气,一旦超越了这个“极限”,也就战胜了自己,那么等待在面前

的就是无限风光了!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培养自己的意志呢?培

养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可以:

1.从短时间开始,向长期过渡。

2.从老师、家长的督促开始,向自觉坚持做事过渡。

我们生活在良好优越的环境下,只要自觉地意识到应该主动克服困

难培养坚强意志,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战胜的。此外我们小

学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做到:胸襟宽广克服妒嫉、学会克制

克服任性、勤劳肯干克服懒惰、富于同情克服自私、合群友爱克服

孤僻、要荣誉感克服虚荣、独立自主克服依赖、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总之,我们要注意培养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改变考虑问题的方式,凡事从好处着想,以“太好了”的心态面对一切事物。遇到自己

确实一时想不开的事情,可以找位自己信得过的师长、父母或者同

伴倾诉,使自己解不开的心结得到放松。学会用微笑和快乐去面对

人生。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

【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广播稿2】

大学生心理健康广播稿2

“关注心灵,关注健康。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各位同学,大家好!“心灵驿站”和大家见面了。在第一期的节目里,我们

将和大家谈谈大一新生如何平衡学习和社团活动。大学,是最富有

生命力的地方;大学生,是激情与活力的代名词。在大学里,有着

渊博多才的名师引路,有着无尽的知识宝藏需要探索,有着丰富多

彩的社团活动可以选择,有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等待突破。学生们可

以倾心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尽情钻研;可以闪光在学生社团的舞

台上,尽显自己的能力。然而,如此多样的选择也同时引发了这样

一个问题:大学生的学习和社团工作,到底孰轻孰重?这大学生活

中的“鱼”与“熊掌”到底能不能兼得?

放眼于校园中,便会发现对于社团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处理,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也都不尽相同。主要认识有以

下几个方面。

1、潜心于社团工作

有些同学只潜心于社团工作,忽视了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他们天天

奔波于各个社团会议与外场之间,为社团倾尽所有的精力。各种大

大小小的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自习室中却鲜有他们的身影;各种活动计划按时上交,作业则一拖再拖;各种舞台上生龙活虎,课堂上却哈欠连天;社团总评中赢得满堂喝彩,期末考试中却

挂科一片。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绝不可能塑造出素质型人才,只

能让大学学习成为空谈,使专业知识的培养彻底瘫痪。

2、一心只读圣贤书

有些同学还是延续高中时期的“优良”习惯,一心只读圣贤书,双耳

不闻传外事。他们谨记学生的任务,却不晓得自己是在死读书、读

死书。整日趴在课本上,整日驻守在自习室中。集体活动不理,社

团招新不闻,课外活动不去,这样的生活难有情趣,大学生活的缤

纷他们到底能体会多少?很难想象,在当今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

社会形式下,这些同学怎么能够立足。

3、“鱼”和“熊掌兼得型”

这些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在社团活动中也有着突出的表现。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鱼”和“熊掌”并非不可兼得。他们懂得

学习和社团活动如同一架天平,这两端其实无所谓轻还是重,只是

哪端的任务重一些,就要多花一点时间与精力在上面。但是如果想

过一个既充实又有趣的大学生活,那你就一定要把天平的两端调平,而这两者之间是一个不断调节、不断平衡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调整自己,平衡学习和社团活动。在此,我们给大家几

条建议。第一,合理分配时间。在大学里,时间是完全自主的,只

有合理地安排,才不会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二,找到适合自己

的方法。正确合适的学习、工作方法,才能保证课业和任务的完成

质量。第三,专心致志。不管在做什么,都应该集中

精力,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习或工作。

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始终以学习为主,如果同学们在学习方面

出了问题,最好先暂时停下手中的社团工作,及时弥补学习上的漏洞,在学习问题解决之后,再重新开始社团工作。四年的大学生活,

短暂而珍贵,希望同学们客观、慎重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扎实

努力地为之付出,辛苦必将会换来回报。

有一位老师也表达了她对此的看法。她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与学习之

间其实并不矛盾,反而是对学习有益的,因为大学是培养知行合一

的过程。知,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知识;行,则是指参加各种社团

活动。“知”和“行”是统一协调、相互补充的。在这一过程中,同学

们可以根据大学生活的晴雨表——综合测评来把握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及时了解自己的规划是否正确。同学们应该参加一些社团,来

锻炼自己的实践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但不能滥选,应选择一两个

自己感兴趣的来参加并投之以热情。最重要的是切忌本末倒置,必

须要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才能去参加社团活动。

正如前辈和老师们所说,大学生的生活应该是充实而有意义的,既

有知识的获得,也有能力的培养。并且,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

成的,知识的储备是我们展现能力的基础,而实践工作则是我们对

所学知识的运用。所以,同学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全面把握自己

社团与学习之间任务量的变化,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才能

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境界。

【篇三:心理健康广播稿.】

广播稿

心理健康贴士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学生本身。因此如何正

确看待自己,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面对

的必修课.

l、学会接受不完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的这句话——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笔直的——应该为每个大学生所牢记。大学生经

历的挫折比较少,天之骄子一旦受挫,就可能比一般人更难以从困

境中恢复,这是当

代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其实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

来得更宝贵,从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训,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都大有裨益。不要认为别人的生活都一帆风顺,而自己处处不如意,就产生种种对现实的不满。任何成绩或者成就,都是通过不懈努力

换来的。生活,本来就是十分艰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要用

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2 、要有精神支柱大学生应该有精神支柱,比如为自己钟爱的事

业奉献,爱国爱社会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哪怕业余时间的爱好和寄托都能够使我们的心理在失落时找到

合适的休憩地。比如马加爵这个例子,他很明显是存在心理问题的。而我们可以发现,他在进入大学后失去

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最终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了正确

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比较高。

3 、倾诉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法不少专家认为,倾诉是解决心理问

题的好方法。通过向同学、朋友、父母等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倾

听他们的意见,将会使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另外,也可以去学校或

者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找专业的咨询人员交流,打开心扉和人

沟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同时努力结交知心朋友,也会对避免

心理问题的产生带来很大好处。其实。最好的医生还是自己。靠外

界的帮助解决心理问题也是可以的,但自己调整心理状态,自己解

决问题,这样效果最好。遇到不顺心或者不如意的时候,可以听听

音乐,出去散散心,或者从事一些体育运动和游戏,让自己尽快放

松下来。既然心理问题是由自身因素引起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也应该在自己身上。

祝同学们天天快乐,学习快乐,心理快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