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考点总结

糖尿病考点总结

糖尿病考点总结
糖尿病考点总结

糖尿病考点总结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

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

(一)1型糖尿病

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90%新诊断的T1DM 患者血清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主要有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等。

(二)2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2.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3.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缺陷。

二、诊断标准

我国采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5.1mmol/L和(或)

》OGTT后1小时血糖≥10.0mmol/L和(或)

》OGTT后2小时血糖≥8.5mmol/L。

注意: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不能以此时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三、糖尿病分型(了解)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

(2)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3)胰腺外分泌疾病。

(4)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等。

(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僵人(stiffman)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B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

(8)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4.妊娠糖尿病

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孕前已诊断或已患糖尿病的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分型诊断最重要的是鉴别T1DM和T2DM,主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发展过程,结合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和β细胞功能检查结果而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判断。

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四、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状群

1.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2.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

3.餐前反应性低血糖是病情轻的2型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二)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DKA、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

2.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主要侵犯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

(2)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成人新发失明最常见的病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依据散瞳

3.在一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

3.神经系统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①伴随严重DKA、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②缺血性脑卒中;③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等。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末端感觉异常、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3)自主神经病变:多影响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尿失禁、尿潴留、排汗异常、阳痿等。

4.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足部畸形、胼胝、溃疡、坏疽等。

5.眼部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三)感染性疾病皮肤疖痈、真菌性阴道炎、巴氏腺炎、结核、泌尿系感染等。

(四)常见伴发病有些T1DM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根据症状和体征考虑筛查。T2DM常伴随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五、综合治疗原则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用药口诀:

胖人吃瓜子(双胍类)

瘦人喝尿(磺脲类)

餐后吃菠菜(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手术+并发症+妊娠,统统改用胰岛素!

(一)口服降糖药物

1.磺酰脲类(SUs)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常用的磺酰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及格列美脲等。

适应证:单独应用于新诊断的T2DM患者、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病人。

禁忌证:T1DM,有严重并发症或晚期β细胞功能很差的T2DM。儿童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对SUs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等。

不良反应:①低血糖反应:最常见;②体重增加;③皮肤过敏反应;④消化系统症状。

2.格列奈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也有一定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

常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适应证:同SUs,较适合于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可单独或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联合使用(SUs除外)。

禁忌证:与SUs相同。

不良反应:常见的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3.双胍类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

常用药物为二甲双胍,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2g/d。

适应证:①作为T2DM治疗一线用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②T1DM:与胰岛素联合应有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波动。

禁忌证:

①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缺氧及高热患者禁用,慢性胃肠病、慢性营养不良不宜使用;

②T1DM不宜单独使用本药;

③T2DM合并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缺氧、外伤、大手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

④对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⑤酗酒者。

不良反应:

①消化道反应:是主要的副作用;

②皮肤过敏反应;

③乳酸性酸中毒:为最严重的副作用,但罕见;

④单独用药极少引起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4.噻唑烷二酮类TZDs 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起作用,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临床应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适应证:T2DM,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禁忌证:不宜用于T1DM,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心衰患者、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以及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

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肉眼血尿的患者禁用吡格列酮。

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是TZDs的常见副作用。

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食物中淀粉、糊精和双糖(如蔗糖)的吸收需要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AGI抑制这一类酶从而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临床应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适应证:适用于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单独用药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

禁忌证或不适应证:通常无全身毒性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不宜用于有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T1DM不宜单独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SUs或胰岛素合用,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接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6.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的SGLT-2通道,而减少了肾脏近曲小管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排出量,从而达到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不良反应:常见副作用有尿路感染和生殖器真菌感染。

(二)胰岛素

1.适应证

(1)T1DM、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

(2)糖尿病有急性代谢并发症及严重慢性并发症者。

(3)手术、妊娠和分娩。

(4)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消耗性疾病,心、脑、肝、肾疾病者。

(5)T2DM伴有明显高血糖;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

(6)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7)2型糖尿病饮食、运动、口服药效果不好时。

(8)全胰切除后继发性糖尿病。

2.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分类

(1)据来源和化学结构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2)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

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

3.副作用:最常见为低血糖,其次为过敏反应,以皮疹多见。

4.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原因

(1)夜间胰岛素效应不足。

(2)Somogyi效应:即夜间曾有低血糖,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3)黎明现象:即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高峰致清晨血糖升高。

(三)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Ⅳ抑制剂

1.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食量。

常用药物: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均需皮下注射。

适应证: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治疗T2DM,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禁忌证:有胰腺炎病史者禁用。不用于T1DM或DKA的治疗。艾塞那肽禁用于GFR<30ml/min的患者,利拉鲁肽不用于既往有甲状腺髓样癌史或家族史患者。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

2.DPP-Ⅳ抑制剂通过抑制DPP-Ⅳ活性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从而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常用药物: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适应证:单药使用,或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T2DM。

禁忌证或不适应证:禁用于孕妇、儿童和对DPP-Ⅳ抑制剂有超敏反应的患者。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头痛、超敏反应、肝酶升高、上呼吸道感染、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以及升糖激素水平升高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水、电解质紊乱。

(一)诱因

DKA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中均可发生。

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其他急性疾病(急性胰腺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饮食不当等。

(二)临床表现

1.糖尿病症状加重。

2.恶心、呕吐、腹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酮体)等。

3.脱水征。

4.化验检查:血酮体升高,尿酮体阳性。

血糖一般>11mmol/L,血HCO3<15mmol/L及(或)pH<7.3。

(三)治疗

1.补液最为关键。

(1)补液量:24小时一般为4000~6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2)补液速度:开始时输液速度较快,在1~2小时内输入0.9%氯化钠1000~

2000ml,前4小时输入所计算失水量1/3的液体。

(3)补液种类:通常先补给生理盐水,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时开始补充5%葡萄糖盐液或葡萄糖液(每2~4g葡萄糖加短效胰岛素1U)。

2.胰岛素

(1)原则:小剂量胰岛素0.1U/(kg·h)静脉点滴。

(2)注意监测血糖、钾、钠、尿糖、酮体等,血糖以每小时下降3.9~6.1mmol/L为宜。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避免出现低钾血症,在血钾<5.5mmol/L,且尿量>40ml/h时即可开始补钾。

血钾低于正常时应优先进行补钾,如病情允许,可通过提高补液速度增加补钾量。

补碱指征:血pH<7.1,HCO3-<5mmol/L。

4.积极处理诱发病。

七、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是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严重失水及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危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一)诱因急性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脱水、静脉高营养疗法等。

(二)临床表现多尿、多饮显著;脱水征明显;神经精神症状多种多样;昏迷。

(三)辅助检查

1.血糖多超过33.3mmol/L。

2.血钠、血钾血钠多升高达155mmol/L以上;血钾在治疗前高低不一。

3.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升高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和诊断依据。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Osm/L可诊断。

4.血酮、尿酮、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血HCO3-、pH 血酮可正常或略高,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HCO3->15mmol/L;pH>7.3。

(四)诊断要点

对于严重脱水、休克、意识障碍、昏迷的患者,如血糖>33.3mmol/L;血浆有效渗透压≥320mOsm/L;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者应考虑本病可能。

(五)治疗

1.补液治疗原则同DKA。

(1)补液量:24小时一般为6000~10000ml。

(2)补液种类:一般使用生理盐水,经输注生理盐水1000~2000ml后血浆渗透压仍高于350mOsm/L,血钠高于155mmol/L,可考虑输入适量低渗溶液(0.45%或0.6%氯化钠溶液),当血浆渗透压降至330mOsm/L时再改用等渗溶液。当血糖降至16.7mmol/L时,可开始输入5%葡萄糖液并加入胰岛素(每2~4g葡萄糖加短效胰岛素1U)。

2.胰岛素治疗原则与DKA相似,但所需胰岛素剂量稍小,一般以0.05~0.1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

3.补钾治疗前血钾浓度高低不定,经治疗后常出现严重低钾血症,故补钾应更为及时。

4.积极寻找、去除诱因,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八、乳酸酸中毒

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酸中毒。

1.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常见于服用大量双胍类药物及存在肝肾功能不全、休克、心衰等患者。轻者仅有恶心、腹痛、食欲下降、嗜睡,严重的可有呕吐、意识障碍及伴发病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糖正常或升高,乳酸>5mmol/L,血酮体正常或稍高尿酮体阴性或

弱阳性,pH<7.0,二氧化碳结合力或HCO3-下降,血浆渗透压正常。

3.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对症治疗。

例题

女性,15岁。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晚餐前血糖8mmol/L,晚餐后2小时(19时)血糖4 mmol/L,24时血糖2.8mmol/L。次晨6时血糖18mmol/L,空腹血

糖增高的最大可能是

A.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不足

B.黎明现象

C.Somogyi现象

D.糖尿病早期反应性低血糖后高血糖

E.午餐前胰岛素用量过大

『正确答案』C

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的指征是

A.出现低钾血症

B.常规应用

C.二氧化碳结合力<5.9mmol/L或血pH<7.1

D.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E.合并严重感染

『正确答案』C

下列不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

A.容易发生酸中毒

B.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C.罕见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D.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低

E.对胰岛素敏感

『正确答案』B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常见于

A.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

B.饮食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

C.青少年2型糖尿病

D.1型糖尿病

E.老年2型糖尿病

『正确答案』E

(1~3题共用题干)女,48岁。近1个月来出现口渴。每日饮水量约2000ml。身高156cm,体重70kg。患者空腹血糖10.0mmol/L,餐后血糖14.8mmol/L。过去无糖尿病病史。

1.该患者的治疗措施

A.饮食+运动

B.磺脲类降血糖药

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双胍类降血糖药

E.使用胰岛素

『正确答案』A

2.【假设信息】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血糖17.5mmol/L。治疗改为

A.使用胰岛素

B.格列齐特

C.阿卡波糖

D.那格列奈

E.二甲双胍

『正确答案』C

3.【假设信息】4年后该患者被发现有浸润性肺结核,降血糖治疗宜选用

A.增加原降血糖药剂量

B.改用降血糖作用更强的口服降血糖药

C.增加一种口服降血糖药

D.使用胰岛素

E.联合使用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正确答案』D

男,57岁。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其母患糖尿病。查体:BP 160/100mmHg,身高175cm,体重90kg。双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率76次/分,律齐,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8mmol/L,HbA1c 8.0%。该患者首选的降糖治疗药物是

A.吡格列酮

B.格列齐特

C.二甲双胍

D.西格列汀

E.阿卡波糖

『正确答案』C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腹胀和腹泻

B.肝功能异常

C.肾功能异常

D.严重低血糖

E.过敏和水肿

『正确答案』A

(1~2题共用题干)男性,35岁。1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应用胰岛素治疗,未监测血糖,此次外出,2天未应用胰岛素,出现乏力、口渴、萎靡、恶心、呕吐、腹痛。于医院就诊时化验血糖20.32mmol/L,尿酮体(+++),血气:pH 7.01,HCO-3 5.3mmol/L,血钾3.56mmol/L。

1.该患者诊断

A.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B.休克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乳酸酸中毒

E.重症感染

『正确答案』C

2.该患者首要采取的措施

A.补液+小剂量胰岛素

B.补液+大剂量胰岛素

C.抗感染

D.立刻补充碳酸氢钠

E.立刻补钾

『正确答案』A

糖尿病知识讲座教学文案

糖尿病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1期 松林村卫生所 2017年04月05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糖尿病环境因素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 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

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病理病因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并发症 胰腺结构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

糖尿病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1期 活动时间:2017年04 月05 日活动地点:松林村卫生所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主讲人:余贵华 组织者:松林村卫生所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松林湾头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4 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水杯24个、糖尿病资料25本。 活动内容: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所有村民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疾病预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Ⅱ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相信能取得一定成绩。 知晓率: 92% 满意率:90% 松林村卫生所 2017年04月05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糖尿病环境因素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

-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讲座

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 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 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 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小结1

精品文档 .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 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于年月日下午在云岭村村部,为广大百姓上了一堂名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 %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高腾蛟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坝寨村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我院 2015年3月3日在坝寨村鼓楼,为广大百姓上了一堂名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 %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 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 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 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 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坝寨乡卫生院二0一五年三月四日 1/ 1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基本公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 十 一 期 2013年11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0日活动地点:邓营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组织者:红塔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农村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3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30份 活动内容: 1、糖尿病的饮食 2、糖尿病的运动 3、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居民了解了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基本掌握了高血压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知晓率: 95% 满意率:95%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孙清玉负责人(签字):况成贵 填表时间:2013年11月20日

通知 古桥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3年11月8日7:00-8:30 地点:古桥村村卫生室 讲座内容:糖尿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授课人:孙清玉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 红塔镇卫生院 2013.11.6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劳在我国到处都是。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 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小结最新版本

糖尿病的防治知识讲座小结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村卫生所于2017年10月2日我村为广大百姓上了一堂名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 %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 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

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为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确保良好的健康习惯,促进良好的心态,我们会定期进行类似的讲座活动,将更多有益的知识传播给村民。 **卫生所 2017年10月2日

糖尿病知识讲座(课件)

糖尿病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1期 活动时间:2017年04月05 日活动地点:松林村卫生所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主讲人:余贵华 组织者:松林村卫生所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松林湾头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4 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水杯24个、糖尿病资料25本。 活动内容: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所有村民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疾病预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Ⅱ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相信能取得一定成绩. 知晓率: 92% 满意率:90% 松林村 卫生所 2017 年04月05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糖尿病环境因素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感谢聆听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

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感谢聆听(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感谢聆听 病理病因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的概念糖尿

糖尿病培训总结

篇一: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我院2014年5月17日在五里铺村委会,为广大百姓上了一堂名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 %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篇二: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总结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总结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控压意识,降低血糖,继而降低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发生;指导患者提高控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伙伴关系,我我镇公共卫生科按照上级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的要求,于8月24日举办了乡村医生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由公共卫生科健康教育组组织,向我辖区乡村医生发出通知,共有23名乡村医生前来参加。我们向大家详细阐述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原因、饮食管理、诊疗方法、药物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使乡村医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大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中包含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讲座由具体分管的副院长为大家讲解,以糖尿病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讲座明确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任务及管理目标。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组织是充分的,需要乡村医生积极参与,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提高了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诊疗水平。为糖尿病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大悟县丰店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篇三: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根据预防处关于《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精神,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在前进社区会议室举行社区部分人员和部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讲座,会议室内却坐满了20多位面带笑容的糖尿病患者,他们是抱着信心和热情态度参加的糖尿病知识讲座。开会前他们低声互相问候、交流病情,谈论着本次讲座的讲座内容,对于糖尿病知识讲座,使他们能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生活及治疗,病情稳定,心情愉快。 上午9时知识讲座开始了,首先由内科医生xxx大夫对开展的糖尿病教育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糖尿病教育讲座: 每年举办12次,对象为系统接受糖尿病教育数年的老病人,讲课内容稍深入,多为专题性。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小结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我院于2014年6月20日下午邀请联邦制药公司讲师在我院四楼为广大百姓上了一堂名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 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

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 %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 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注意几点: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此次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xx县中医医院 二0一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资料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讲座资料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糖尿病环境因素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

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病理病因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 胰腺结构 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 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 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1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 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三、糖尿病的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 —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 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糖尿病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1999年WHO、IDF 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0mmol/l(检查近三个月的血糖变化总体情况) 血糖浓度单位:mmol/l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糖尿病) 空腹≥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10.0 11.1 ≥11.1 (糖耐量损害) 空腹 <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6.7 ≥7.8 ≥7.8 (空腹血糖损害) 空腹>5.6<6.1 >5.6<6.1 ≥6.1<7.0 服糖后2小时 <6.7 <7.8 <7.8 【糖尿病控制指标】 指标英文缩写单位理想良好差 空腹血糖FBS mmol/L<6.0 6.0~7.8>7.8` 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S mmol/L<8.08.0~10.0>1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7.0~8.5>8.5 尿糖GLU mg/dl00~500>500 甘油三酯TG mmol/L<1.5 1.5~2.2>2.2 总胆固醇CHO mmol/L<5.2 5.2~6.5>6.5 高密度脂蛋白HDL mmol/L>1.1 1.1~0.9<0.9 血压BP mmHg<140/90>160/95 体质指数(男) BMI kg/m20~2525~27>27 (女)BMI kg/m19~2424~26>26 糖尿病与遗传 糖尿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病人,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高。用血糖试纸测血糖数值是可信的。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测得的血糖数值比较差距是不大的。关于是否服药的问题,您开始可饮食控制和饭后一小时左右开展适量的体育锻炼,运动时以全身发热出汗为好,坚持一个月。注意监测血糖,如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上,就需加服降糖药物治疗了。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因为糖尿

学习糖尿病后的总结doc

学习糖尿病后的总结 篇一: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糖尿病预防培训小结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为了是我镇乡医能够更好的为百姓服务,我慢病科8月9日对乡医进行了“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糖尿病与遗传有关、年龄有关、饮食有关、肥胖有关等,在对患者用药时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药物的计量,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培训,大家很好的掌握了糖尿病预防知识,对大家后面工作的 开展起到了很好作用。 篇二: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根据预防处关于《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精神,于XX年11月8日上午9点在前进社区会议室举行社区部分人员和部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讲座,会议室内却坐满了

20多位面带笑容的糖尿病患者,他们是抱着信心和热情态度参加的糖尿病知识讲座。开会前他们低声互相问候、交流病情,谈论着本次讲座的讲座内容,对于糖尿病知识讲座,使他们能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生活及治疗,病情稳定,心情愉快。 上午9时知识讲座开始了,首先由内科医生XXX大夫对开展的糖尿病教育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糖尿病教育讲座:每年举办12次,对象为系统接受糖尿病教育数年的老病人,讲课内容稍深入,多为专题性。本次通过糖尿病的知识、症状、分型、预防,每次2小时,听讲者20人。并对糖尿病的食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制剂的研制进展、糖尿病高血压的降压治疗、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糖尿病足的防治、糖尿病患者骨及关节疾病的防治等。除讲课外,还义诊一次免费血糖监测。 经过这次的防治糖尿病知识宣传培训,使社区部分人员及糖尿病部分患者共计40多人参与进去,在这次培训工作中,通知到糖尿病代表进行参加培训防治糖尿病知识的宣讲,使参加培训者均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了解世界上和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了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和规范的病史询问、查体、化验、检查,特别是动态血糖监测、胰岛功能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了解了2型糖尿病的分型和精确治疗的原则,并希望这样的糖尿病培训,使我社区居民防治糖

糖尿病小组工作总结#(精选.)

2016年小组工作总结 2016年,在医院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糖尿病护理小组活动得以继续开展,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继续培训基础知识 根据2015年培训情况制定出2016年活动新思路,护士培训将采用多种新方式,例如微信答题、患教面对面、注射模型、视频会和外出参观等的形式进行。例如“患教面对面”,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培训方式。即糖尿病小组骨干培训糖尿病知识后,由2名联络护士利用情景剧的形式,1人演责任护士,1人演患者,将讲授的知识演绎出了。这种方式直观、系统,能很好的帮助护士尽快掌握糖尿病的系列内容,并且护士也能亲身体会患者的感受,促使护士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给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2、建立糖尿病小组微信群 建立了糖尿病小组微信群,将组员纳入,将学习资料上传, 供大家查阅,同时利用糖尿病小组微信群作为交流平台, 供临床护士交流、探讨糖尿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 3、加大血糖仪质控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检查督导 为了使我院血糖仪质控符合国家标准,为了患者的安全,位为了将血糖仪规范质控落到实处,在去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血糖仪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全院各科血糖仪质控标准化的检查督导,每月检查督导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符合标准,决不允许有半点马虎或不认真。 4、检查糖尿病小组联络护士在科室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 糖尿病小组联络护士在自己所在的科室糖尿病知识的培训、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评价联络护士糖尿病知识培训教育的效果,促进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的进展。糖尿病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每月逐个科室的进行检查督导。询问科室护士和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联络护士培训的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于年月日下午在云岭村村部,为广大百姓上了一堂名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 %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高腾蛟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1)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主讲人:王林峰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糖尿病环境因素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病理病因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 胰腺结构 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结2篇

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结2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我所领导对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 《糖尿病日活动总结》 文章《糖尿病日活动总结》正文开始>> 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我所领导对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各区县(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来抓,并要求各区县(市)高度重视糖尿病宣传日相关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紧紧围绕“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这一活动主题,沈阳市健康教育所,抓住这个普及糖尿病知识,宣传糖尿病危害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了以“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健康教育所门前,发放宣传材料,解答群众咨询,针对糖尿病预防的合理膳食、适宜锻炼、控制体重、早期发现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开展宣传。东陵区开展了主题为“防治糖尿病,从儿童和青少年做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现场悬挂了主题横幅,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各种有关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宣传单和小册子。对于一些路人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答,同时也纠正了一些糖尿病患者错误的饮食习惯。于洪区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现场义诊咨询,制作专题展板4块,条幅2条,发放各类小册子折页XX余份;苏家屯区由区卫生局牵头,组织区疾控中心、区糖尿病协会和区内四家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共计23人,悬挂宣传横幅2条、出宣传展板20块、设咨询台并解答群众提出的糖尿病防治知识86人次、发放宣传单及小册子5种1XX余份。四家大型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