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详细总结及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详细总结及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详细总结及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详细总结及经典例题

v v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详细总结及经典例题

第一节 电源和电流

1.电流 电流的定义式:t

q

I 决定式:I =R U

电流的 微观表达式I=nqvS

注意: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I =q /t 计算电流强度时应引起注意。

1. 在10 s 内通过电解槽某一横截面向右迁移的正离子所带的电量为2 C ,向左迁移的负离

子所带的电量为3 C .求电解槽中电流强度的大小。

2.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 =1.60×1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_______。

第二节 电阻定律

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反比,即R=ρS

l

. A.在公式R=ρ

S

l

中,l 、S 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比例系数ρ(电阻率)是由导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不同的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不相同.

B.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适用.温度变化时,就要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不能随意把物理规律应用到它所适用的范围之外去..................................,这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一定条件下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作出某些推论,其正确性也必须通过实践(实验)来检验.

C.有人根据欧姆定律I=

R U 推导出公式R=I

U

,从而错误地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对于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由导体的自由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有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欧姆定律,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由公式R=I

U

计算出电阻值,这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D.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材料.改变半导体的温度,使半导体受到光照,在半导体中加入其他微量杂质等,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使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E.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0K)附近时,某些材料(金属、合金、化合物)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导体,叫做超导体.

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转变温度(记为T C ).目前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这一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得到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的超导材料,以使之广泛应用.

例1 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制作标准电阻

解析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在教材中都有相当简洁、明确的说明,都是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教材,就可知道选项B 、C 、D 都是正确的.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U/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由I=U/R 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率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任何物理变化都不能改变导体的电阻率

D.欧姆定律I=U/R ,不仅适用于金属导体的导电情况,对于别的电路也适用. 解析 由电阻定律知,导体的电阻是由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所以A 错.

导体的电阻率是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的,与温度有关.温度发生变化,电阻率也会改变,所以C 错.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电阻电路,不一定适合于一切电路,所以D 错. 故正确答案为B. 【难题巧解点拨】

例1 一只标有“220V 60W ”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

解析 由电阻的定义式R=

I

U

知:在U —I 图线上,某一点的纵坐标U 和该点的横坐标I 的比值U/I 就对应着电阻值R.由于白炽灯泡钨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白炽灯上加的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220V 时,钨丝由红变到白炽,灯丝的温度不断升高,电阻将不断增大.A 图线表示U/I 为一定值,说明电阻不变,不符要求;C 图线上各点的U/I 值随U 的增大而减小,也不符合实际;D 图线中U/I 的值开始随U 的增大而增大,后来随U 的增大而减小,也不符合实际;只有B 图线中U/I 的值随U 的增大而变化,符合实际.此答案应选

A 、C 、D.

评注 要从题目中挖掘出电压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 的含义,即热功率增大,白炽灯钨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要认为白炽灯钨丝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这是这道题解答的关键地方.

例2 下图是a 、b 两个导体的I-U 图象:

(1)在a 、b 两个导体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I A ∶I B = . (2)在a 、b 两个导体中通过相等的电流时,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U A ∶U B = . (3)a 、b 两个导体的电阻R A ∶R B = . 解析 本题给出的是I-U 图象,纵轴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横轴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1)加在a 、b 两端的电压相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比为

B A I I =??30tan 60tan =3/13=1

3 (2)通过a 、b 的电流相等时,a 、b 两端的电压比为

B A U U =??30cot 60cot =33/1=3

1

(3)由(1)或(2)都可以推导出a 、b 两个导体的电阻比为

B A R R =3

1

1.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是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电场能、机械能、化学能或内能等)的量度。

(2)W= qU =UIt 是电功的普适式,P= UI 是电功率的普适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2.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电热则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

(2)Q =I 2Rt 是电热的计算式,可以计算任何电路中电流I 通过电阻R 时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电热);P =I 2R 是热功率的计算式,

3.电功和电热

(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电饭锅,

电烙铁、白炽灯泡等。这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电功等于电热,即W =UIt =I 2

Rt =t R

U 2

.同理P =UI =I 2

R =R

U 2

.

(2)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是以转化为内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发热不是目的,而是难以避免的内能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日光灯等这时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 =UIt 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 =I 2R t

(电枢的电阻生热).这里W =UIt 不再等于Q =I 2Rt ,应该是W =E 其他+Q

(3)电功和电热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才等于电热,W=Q=UIt =I 2R t =t

R

U 2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W >Q ,这时电功只能用W=UIt

计算,电热只能用Q=I 2Rt 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例1 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4Ω,当它两端所加电压为220 V 时,通过的电流是5A 问: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多大? (2)电动机每分钟消耗电能多少?

(3)电动机每分钟产生的电热多少?产生机械能多少?

练习 1. 用电器两端电压220V ,这意味着(

)

A.1A 电流通过用电器时,消耗的电能为220J

B.1C 正电荷通过用电器时,产生220J 的热量

C.1A 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流的发热功率为220W

D.1C 正电荷从电势高端移到电势低端时,电场力做功220J

2. 一灯泡标有“220V ,100W”字样将其接到110V 的电源上(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则有( )

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50W

B.灯泡的实际功率为25W

C.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21 D.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4

1

3.下图电路中,电灯L 1、L 2都标有“220V ,100W”;电灯L 3、L 4都标有“220V ,40W”.将

A 、

B 两端接入电源,最暗的灯是 ( )

A .L 1

B .L 2

C .L 3

D .L 4

4.把两个相同的电灯分别接在图中甲、乙两个电路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常发光,两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分别为甲P 和乙P ,可以断定( )

A.

甲P 〉乙P B.甲P 〈乙P

C.甲P =乙P

D.无法确定

5.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 ,电流为 I ,线圈内阻为 R ,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 2/R

B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 2R

C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I 2R

D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 2R=U 2/R 6.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 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 ,若把它接入2V 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A 。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

(2)如在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提示:电动机在电路中转子不转动时为纯电阻用电器) 7.关于电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电功的实质是电场力所做的功

B.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C.电场力做功使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量度

D.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的电功率和热功率相等

8. 一盏电灯直接接在恒定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 ,若将这盏灯先接上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在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9W ,那么此时电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将( )

A.大于91W

B.小于91W

C.等于91W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 两个电阻,R 1=8Ω,R 2=2Ω,并联在电路中.欲使这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可行的办法是( )

A .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 2串联

B .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R 2串联

C .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R 1串联

D .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 1串联 10、理发用的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将头发吹干。设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 1 ,它与电热丝电阻值R 2 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上,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 ,电流为I 消耗的功率为P ,则有 ( )

A .UI P =

B .)(212

R R I P += C .UI

P > D .)(212

R R I P +>

11、一台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 =1Ω,与一阻值R=10Ω的电阻串联,当所加电压U=150V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示数100V ,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及输出的机械功率。

要点一、闭合电路的有关概念 如图所示,将电源和用电器连接起来,就构成闭合电路。

1.内电路、内电压、内电阻

(1)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做闭合电路的内电路。 (2)内电阻:内电路的电阻叫做电源的内阻。

(3)内电压: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内电路两端的电压叫内电压,用U 内表示。 2.外电路、外电压(路端电压)

(1)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闭合电路的外电路。

(2)外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叫外电压,也叫路端电压,用U 外表示。

3.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在内电路中,即在电源内部,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为负极流向正极。

内电路与外电路中的总电流是相同的。 要点诠释:电路中的电势变化情况

(1)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2)在内电路中,一方面,存在内阻,沿电流方向电势也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电源的电动势,电势还要升高。

电势“有升有降”

其中:

E U U U Ir U IR E IR Ir

=+===+外外内内

要点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1)对纯电阻电路

E

I R r

=

+ 常用的变形式:

()E I R r =+;E U U =+外内;U E Ir =外-.

表述: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电源电压、电动势、路端电压

电动势:E (对确定的电源,一般认为不变) 路端电压:

U E Ir

R

E E R r

=-=+< (可变) 如图:

R 增大,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R 减小,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3)电源的特征曲线——路端电压U 随干路电流I 变化的图象.

1图象的函数表达: R U E R r U E Ir

E I R r ?

=

?

?+=-?

?=

?+?

2图象的物理意义 a .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 .

b .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

/I E r =短

c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内阻越大,图线倾斜得越厉害. 2.定律的意义及说明

(1)意义:定律说明了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电源的电动势和闭合回路的总电阻,这是一对矛盾在电路中的统一。变式() E U U I R r =+=+外内则说明了在闭合电路中电势升和降是相等的。 (2)说明

○1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是路端电压U 外,不是内电路两端的电压U 内,也不是电源电动势,所以U E 外<.

○2当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因无电流通过内电路,所以0U =内,此时E U =外,即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的路端电压。

○3E

I R r

=+或() E I R r =+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U E Ir =外-和E U U =+外内适用于所有的闭合电路。

要点三、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1.路端电压及在闭合电路中的表达形式

(1)路端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也叫外电压,也就是电源正负极间的电压。 (2)公式:对纯电阻外电路

=E ER

U IR E Ir E r R r R r

=-=-

=

++外.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R 之间的关系 (1)当外电阻R 增大时,根据E

I R r

=

+可知,电流I 减小(E 和r 为定值);内电压Ir 减小,根据U E ―Ir =外可知路端电压U 外增大;当外电路断开时,0I =,此时U E =外. (2)当外电阻R 减小时,根据E

I R r

=

+可知,电流I 增大;内电压Ir 增大。根据U E ―Ir =外可知路端电压U 外减小;当电路短路时,0R =,E

I r

=,0U =外.

要点诠释:

○1当外电路断开时,R =∞,0I =,0Ir =,U E =外,此为直接测量电源电动势的依据。

○2当外电路短路时,0R =,E

I r

=

(短路电流),0U =外,由于电源内阻很小,所以短路时会形成很大的电流,这就要求我们绝对不能把电源两极不经负载而直接相连接。

要点四、电源输出电压(路端电压)U 和输出电流(电路总电流)I 之间的关系

1.U I -关系:U E Ir -=

由关系式可见U I -关系取决于电源的参数:电动势和内阻,路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变化的快慢

U

r I

??=,仅取决于电源的内阻,换句话说就是电源的负载能力取决于其内阻的大小。

2.U I -图象及意义

(1)由U E Ir 外-=可知,U I 外-图象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如图所示。

(2)纵轴的截距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横轴的截距等于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短路电流)E I r 0=

. (3)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即E U r I I

??0==. (4)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U I -曲线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 I -曲线的区别

○1从表示的内容上看,图乙是对某固定电阻R 而言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该电阻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该电阻的电流I ,反映I 跟U 的正比关系;图甲是对闭合电路整体

而言的,是电源的输出特性曲线,U 表示路端电压,I 表示通过电源的电流,图象反映U 与I 的制约关系。

○2从图象的物理意义上看,图乙是表示导体的性质,图甲是表示电源的性质,在图乙中,U 与I 成正比(图象是直线)的前提是电阻R 保持一定;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不变,外电阻R 是变化的,正是R 的变化,才有I 和U 的变化(图象也是直线)。 要点五、电源、电路的功率及效率

1.电源的总功率、电源内阻消耗功率及电源的输出功率 (1)电源的总功率:

P IE =总(普遍适用),

22()E P I R r R r

==++总(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电路)。

(2)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

2

P I r

=内. (3)电源的输出功率:

P IU =出外(普遍适用)

22

2

()

E R

P I R R r ==+出(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电路)。 2.输出功率随外电阻R 的变化规律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2

22

=()()4RE E P UI R r R r r R

=

=+-+出(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2)结论:

○1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2

4m E P r

=.

○2P 出与R 的关系如图所示。

○3当R r <时,随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4当R r >时,随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5当m P P 出<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可能的外电阻12

R R 、,且2

12·R R r =. 3.闭合电路上功率分配关系为:P P P =+出内,即2

EI UI I r =+。

闭合电路上功率分配关系,反映了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即电源提供的电能,

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给外电路,并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能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2

EIt UIt I rt =+(普遍适用)

2

2EIt I Rt I rt =+(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电路)。 4.电源的效率 P UI U R

P

EI E R r

η=

=

==+外(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电路)。 由上式可知,外电阻R 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说明:输出功率最大时,R r =,此时电源的效率50%η=.

5.定值电阻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定值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6.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此时分析要看具体的情况,可结合电源的输出的最大功率的关系,把滑动变阻器以外的电阻看做电源的内电阻,此时电路可等效成为一个新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新电路,然后利用电源输出的最大功率的关系分析即可。 7.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计算

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 ,外电路电阻为R ,内电阻为r ,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 ,在时间t 内:

(1)外电路中电能转化成的内能为2Q I Rt =外. (2)内电路中电能转化成的内能为2Q I rt =内. (3)非静电力做的功为W Eq EIt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W Q Q =+外内,即:22EIt I Rt I rt =+.

8.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计算方法

(1)由E U Ir =+知,只要知道两组U I 、的值1122U I U I (、,、),就可以通过解方

程组,求出E r 、的值。 (2)由U

E U r

R

=+知,只要知道两组U R 、的值1122U R U R (、,、),就能求解E r 、。

(3)由E IR Ir =+知,只要知道两组I R 、的值1122I R I R (、,、),就能求解E r 、。

9.数学知识在电路分析中的运用

(1)分析:当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时,电压表与电源构成了闭合电路,如图所示,电压表所测量的为路端电压U ,即:

1V V V V

E

E

U IR R r R r

R ==

?=++. 由上式可以看出U E <,但随着V R 的增大,U 也增大,在一般情况下,当V R r ,

所以

1V

E

U E r R =

≈+. (2)结论:

○1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其示数不等于电源电动势,但很接近电源电动势。 ○2若电压表为理想的电压表,即V R =∞,则U E =;理想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其示数等于电源电动势。 10.电路极值问题的求解

(在电源输出功率的计算中体现) 【典型例题】

类型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1.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 ,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 ,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 ,内阻为0.05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

A .35.8 W

B .43.2 W

C .48.2 W

D .76.8 W

【思路点拨】在本题中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路端电压及功率问题时,车灯的电阻认为不变。注意“降低了”与“降低到”意义的不同。

【答案】B

【解析】电动机未启动时,

1(12.5100.05)V=12V U E I r =-=-?灯,

电灯功率

120W P U I ==灯灯.

电动机启动时,

'2(12.5580.05)V=9.6V U E I r =-=-?灯.

设电灯阻值不变,由2

U P R

=,可得

2

2

''9.6120W=76.8W 12U P P U

????=?=? ? ? ?????

灯灯灯. 电功率的减少量

'(12076.8)W=43.2W P P P ?=-=-.

【变式1】将一盏“6 V 12 W ”的小灯泡,一台线圈电阻是2Ω的电动机及电动势

为30 V 、内阻为1Ω的电源组成串联闭合电路,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的功率是( )

A .36 W

B .44 W

C .50 W

D .63 W

【答案】A

【解析】由于电动机的存在,电路不再是纯电阻电路。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2

P UI I R

=-输, 小灯泡正常发光。则

/ 2 A I P U ==,

2 V U Ir ==内,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306-2) V 22 V U =-=,

2

2

(222-22) W 36 W

P UI I R =-=??=输, 故A 正确。

【变式2】 在图中,114ΩR =,29ΩR =.当开关S 切换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0.2A I =;当开关S 扳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0.3A I =.求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

【答案】 3V E =, 1Ωr =.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

111222E I R I r E I R I r ==+,

+.

消去E ,解出r ,得

1122

21

I R I R r I I -=

-

代入数值,得 1Ωr =.

将r 值代入111E I R I r =+中,可得 3V E =.

【变式3】在图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15ΩR =,24ΩR =.当开关S 切换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 I =;当开关S 扳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下列情况中的 ( )

A. 2.5A

B. 1.8A

C. 2.2A

D. 3.0A 【答案】C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

111222E I R I r E I R I r ==+,

+.

联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

2111222()/()(410)/(2)0

r I R I R I I I I =--=-->

解得: 22A 2.5A I <<.

例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是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 ,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 .0.10 V B .0.20 V C .0.30 V D .0.40 V

【答案】D

【解析】电源没有接入外电路时,路端电压值等于电源电动势,所以电动势

800 mV E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短路电流

E I r

=

短, 所以电源内阻

33

80010Ω=20Ω4010

E r I --?==?短, 该电源与20Ω的电阻连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

800mA=20mA 2020

E I R r =

=++, 所以路端电压

400 mV 0.4 V U IR ===,

因此选项D 正确。

【变式】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已知定值电阻110ΩR =,28ΩR =。当单刀双掷开关S 置于位置1时,电压表读数为2V 。则当S 置于位置2时,电压表读数的可能值为( )

A .2.2V

B .1.9V

C .1.6V

D .1.3V 【答案】B

【解析】S 置于位置1时

112210

E U I r r =+=+

. S 置于位置2时

2

2228

U E U I r U r =+=+

. 联立得:22

2

00.28

U r U -=

>-

. 解得:1.6V 2 2V U <<. 类型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计算

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 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各为1.6 V 和0.4 A 。当S 断开时,它们的示数各改变0.1 V 和0.1 A ,求电源的电动势。

【思路点拨】由两个电路状态,列出两个方程。分别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答案】2 V 方法一: 当S 闭合时,12R R 、并联接入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11U E I r =-

即 1.60.4 E r =+ ① 当S 断开时,只有1R 接入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22U E I r =-

即()1.60.1(0.40.1) E r =++- ② 由①②得: 2 V 1ΩE r ==,.

方法二(图象法):

利用-U I 图象,如图所示,因为图线的斜率

1ΩU

r I

?=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60.4 2 V E U Ir r =+=+=. 故电源电动势为2 V .

【总结升华】每一个电路状态都可以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E U Ir =+或

()E I R r =+列出一个方程,原则上由两个电路状态列出两个方程,E 和r 便可解出。

【变式】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10ΩR =。当电键S 打开时,电压表示数为6 V 。当电键

S 合上时,电压表示数为5.46 V ,则电源的内阻为多少?

【答案】1Ω

【解析】当S 打开时,

R →∞外, 6 V E U ==外;

S 闭合时,U IR =外,

即5.46100.546 A I I =?Ω?=。

再由·

E U I r =+外即6 5.460.546 r =+, 所以1Ωr ≈.

【总结升华】电动势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所以S 断开时, 6 V U =外,实际上是给出了电源的电动势为6 V ,这是解题的关键;另外,对外电路有两种情况时,E 和r

是联系两种回路的桥梁,即E 和r 是不变的。 类型三、闭合电路功率的计算

例4.如图所示,R 为电阻箱,电表V 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12ΩR =时,电压表读数为1 4 V U =;当电阻箱读数为25ΩR =时,电压表读数为2 5 V U =。求:

(1)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

(2)当电阻箱R 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m P 为多少? 【答案】(1)6 V 1Ω (2)1Ω9 W 【解析】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1

11

U E U r R =+

. ①

2

22

U E U r R =+

. 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解得

6 V E =,1Ωr =.

(2)由电功率表达式

2

2

()E P R R r =+. ③

将③式变形为

2

2

()

4E P R r r R

=-+. ④ 由④式知,当1ΩR r ==时,P 有最大值

2

9W 4m E P r

==.

【总结升华】(1)本题介绍了一种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方法,即已知两组U I 、数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两个方程解出E r 、。

(2)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一定是当R r =时,但作为计算题要写出推导过程。 【变式】三只灯泡12L L 、和3L 的额定电压分别为1.5 V 、1.5 V 和2.5 V ,它们的额定电流都为0.3 A 。若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两种电路,且灯泡都正常发光。 (1)试求图甲电路的总电流的和电阻2R 消耗的电功率;

(2)分别计算两电路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并说明哪个电路更节能。

【答案】(1)0.9 A 0.045 W (2)2.7 W 1.8 W 乙电路 【解析】(1)由题意,在题图甲电路中,电路的总电流

1230.9 A L L L I I I I =++=总,

2.55 V U E ―I r ==路总,

230.05 V R L U U ―U ==路, 20.9 A R I I ==总.

电阻2R 消耗功率2220.045 W R R R P I U ==. (2)题图甲电源提供的电功率 0.9 3 W 2.7 W P I E ==?=总总. 题图乙电源提供的电功率

0.3 6 W 1.8 W P I E ==?=总总'''

. 由于灯泡都正常发光,两电路有用功率相等,而

P P <总总',

所以,题图乙电路比题图甲电路节能。 类型四、闭合电路动态分析

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的电阻12R R 、和3R 的阻值都相同。在开关S 处于闭合的状态下,若将开关1S 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

C .电阻2R 两端的电压变大

D .电池的效率变大

【思路点拨】外阻变化→干路电流变化→内电压变化,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变化→外电压变化,电源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各元件上的电压和功率发生变化;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答案】B

【解析】电键1S 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后,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 路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 错。

电池内部消耗功率2

P I r =消,

由I 变大可知P 消变大,故B 项正确。 电池效率

100%U

E

η=?,

由U 变小,可知η变小,故D 项错。

设123R R R R ===,当电键1S 在位置1时,2R 两端电压 22322

R E ER

U R R R r

r R =

?=

+++

当电键1S 在位置2时,2R 两端电压 2'

23

323

R R E ER

U r R r R =

?=++ ② 比较①②两式可知2R U 与2'

R U 无法比较大小,故C 项错误。

【总结升华】弄清电路状态转化对应外电阻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所在。 ①电路动态分析常规思路就是:外阻R 变化→干路电流E I R r

=

+变化→内电压'

U Ir =变化,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变化→外电压变化,电源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各元件上的电压和功率发生变化等;

②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

【变式】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 闭合后,在变阻器0R 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

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最大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 (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高中物理力学经典题型

高中力学经典题型 求以下各力的功: 水平拉着物块绕着半径为R的圆形操场一圈,物块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则此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 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在射穿前的某时刻,子弹进入木块深度为d,木块位移为s,设子弹与木块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则此过程中木块对子弹做功W f子=________________;子弹对木块做功W f木=________________;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f对系统做功W f系=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通过定滑轮拉质量为m的木块,从位置A拉到位置B. 在两个位置上拉物体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设滑轮距地面高为h,在此过程中恒力F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一个重力等于G的物体使物体缓慢上升,这时人从A 点走到B点,前进的距离为s,绳子的方向由竖直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θ角。若不计各种阻力,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

2.一质量为4.0×103kg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0.5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 = 60kW,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g = 10m/s2,求 (1)启动后2s末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2)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 (3)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3.一物体以初速度v0从倾角为α的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回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 t,则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系数为____________。 4.质量为m的滑块与倾角为θ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gθ。斜面底端有一个和斜面垂直放置的弹性挡板,滑块滑到底端与它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如图所示,若滑块 从斜面上高度为h处以速度v0开始沿斜面下滑,设斜面足够长,求:(1)滑块最终停在何处? (2)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是多少? 5.长为L的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细线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mg。将小球拉起,并在水平位置处释放,小球运动到O点的正下方时,悬线碰到一钉子。求: (1)钉子与O点的距离为多少时,小球刚好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 (2)钉子与O点的距离为多少时,小球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 6.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A.mgR/4 B.mgR/3C.mgR/2D.mgR 7.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绷紧的传送皮带,始终保持v0=2m/s的速度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先把质量为m=10㎏的工件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一段时间后,工件被传送到高h=2m的平台上。则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是______J,电动机增加消耗的电能 是_____J。(已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不计其他损耗,取g=10m/s2)

高中物理知识点和方法总结

2012物理高考知识点和方法总结 解物理计算题一般步骤 思维方法篇 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 ① 用定义式:t s ??=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 ② v =V V t 02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 3.追及和相遇或避免碰撞的问题的求解方法: 关键:在于掌握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的特殊关系。 基本思路:分别对两个物体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方程,找出时间、速度、位移的关系。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追及条件:追者和被追者v 相等是能否追上、两者间的距离有极值、能否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讨论: 1.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v 相等时,S 追V 被追则还有一次被追上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有一个极大值 2.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同向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的间距 ②位移相等时即被追上 4.利用运动的对称性解题 5.逆向思维法解题 6.应用运动学图象解题 7.用比例法解题 8.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 ①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这段时间中时刻的即时速度 ②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一个恒量 ③位移=平均速度?时间 解题常规方法:公式法(包括数学推导)、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变法 3.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分过程: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 = (2)上升的时间:t=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 g V o (6)适用全过程S = V o t -g t 2 ; V t = V o -g t ; V t 2-V o 2 = -2gS (S 、V t 的正、负号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20200921053238)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 物体平动时; (2) 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 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 .位移和路程 (1) 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 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 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第 1 页共28 页

高中物理电磁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电磁学部分) 25、如图22-1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 的中央各有小孔M、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 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B.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C.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 N孔继续下落。 图22-1 D.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一直闭合时,A、B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到N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 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 应选A。 若把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 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应选D。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和D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 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从与两板 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 入两板间的电场中。设离子通过平行 板所需的时间恰为T(与电压变化周图23-1 图23-1(b)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学好物理的有益补充;树立远大的目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好物理的动力和保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课前认真预习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

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经典题型分析

教师:______ 学生:______ 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日____段 例1、 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 待测电阻R x (约100 Ω); 直流电流表(量程0~10 mA 、内阻50 Ω); 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 、内阻5 k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 、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 开关1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审题】本题只需要判断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接法,各仪器的量程和电阻都已经给出,只需计算两种接法哪种合适。 【解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R x <v A R R ,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在控制电路 中,若采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小, I min = x A R R R E ++=24 mA >10 mA,此时电流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故滑动变阻器必须采 用分压接法.如图10-5所示. 课 题 电学实验经典题型分析

【总结】任一种控制电路必须能保证电路的安全,这是电学实验的首要原则,限流接法虽然简洁方便,但必须要能够控制电路不超过电流的额定值,同时,能够保证可获取一定的电压、电流范围,该题中,即便控制电流最小值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因滑动变阻器全阻值相对电路其它电阻过小,电流、电压变化范围太小,仍不能用限流接法。 例2、在某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为了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 x,现有如下器材: 读数不准的电流表A、定值电阻R0、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电源和导线。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你所选用器材的代码。 ⑵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解本测量仪器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当只有一个电表(或给定的电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用标析】 ⑵验电路如右图所示。 ⑵①将S2与R x相接,记下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②将S2 与R1相接,保持R2不变,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 针指在原位置上,记下R1的值,则R x=R1。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 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 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 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 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v2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 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A.0.3m/s2B.0.36m/s2 C.0.5m/s2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 30 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 10 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Δv v1-v36-18

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x AD=84.6mm,x AE=121.3mm __________m/s,v D=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 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高中物理例题解析,原来还有这么巧妙的方法!

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 (高中物理例题解析) 方法一:图像法解题 一、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二、典型应用 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解析】电源的U-I图像是经常碰到的,由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容易得出电动势E=1.5 V,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是路端电压为0.80伏特时的电流,(学生在这里常犯的错误是把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当作短路电流,而得出r=E/I 短=2.5Ω的错误结论.)故电源的内阻为:r=△U/△I=1.2Ω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解析】依题意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分别从A、B站由不同时刻开出的汽车做匀速运动的s一t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当B站汽车与A站第一辆汽车同时相向开出时,B站汽车的s一t图线CD与A站汽车的s-t图线有6个交点(不包括在t轴上的交点),这表明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能遇到6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的车最多,它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50 min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6辆车同时开出此时对应B站汽车的s—t图线MN与A 站汽车的s一t图线共有11个交点(不包括t轴上的交点),所以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最多能遇到1l辆从A站开出的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解析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思路点拨]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 [解题过程]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8-1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 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 [解题过程] 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8-2).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m与木板长度L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从实验入手深化理解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对学生扩展牛顿定律的认识、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研究有关碰撞和打击等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这个问题,尤其是对冲量和冲力的认识,往往模糊不清。 因此,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就成为动量定理教学中的关键。 我给学生做过一道简单习题:体重60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他被悬挂起来。已知弹性缓冲时间是12s,安全带长5m, 求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在解题中不少学生暴露出来对动量定理的模糊认识,计算结果是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小于工人体重。错在哪里?为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可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在教师提出几个有针对性问题的启发下,自己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 [实验]:用很轻的细线吊着一个物体。 [启发性问题]: ①在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细线所受的拉力是多大?(物体受细线的拉力和 重力的作用。细线所受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量,方向向下。) ②托起物体,让物体自由落下,在冲拉一瞬间,细线断了。问:在这一瞬间,物体受哪几个力的作用?细线所受的拉力有何变化?(这一瞬间细线断了,表明细线所受的拉力增大了。)这里教师应该指出,细线和物体所受的这个瞬时拉力就是冲力。 ③上题中,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会小于工人的体重吗?(这时学生知道:不会。)这个简单实验,定性地否定了上题中的计算结果。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量定理,可把实验略加改动:换一条较韧的细线,不让它断,线的上端挂在弹簧秤钩上。利用弹簧秤的读数,可以半定量地说明问题(由于弹簧秤的弹力而产生的微小振动,不宜在这里分析)。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得出结论。 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站在磅秤上不动,然后又让他跳上磅秤(跳的高度任意),这时磅秤的瞬时读数比人的体重大等等。这些实验虽然都很简单也远非完善,却能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对形成正确概念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动量定理,灵活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需要反复讲 清动量和冲量、冲力等几个重要概念,讲清动量定理数学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①动量定理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F的冲量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里的动量的改变。 ②冲力f是作用时间很短而平均值很大的变力。这种力常见于碰撞或打击现象中,有时又称为冲击力或打击力。但是,冲力f和合力F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如果物体只受某一冲力f 作用而动量发生改变,则f就是F。如果物体除受冲力f外还受其他力(如重力)的作用,则f就不等于F;只有其他的力比冲力小很多而忽略不计外,才可以认为f等于F。我们在解题过程

高中物理弹簧模型经典题型汇总

弹簧专题 1、弹簧弹力的双向性 弹簧可以伸长也可以被压缩,因此弹簧的弹力具有双向性,亦即弹力既可能是推力又可能是拉力,这类问题往往是一题多解. 例1、如图3-7-15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与三根相同的轻弹簧相连,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0 120,已知弹簧a b 、对质点的作用力均为F,则弹簧c对质点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为 ( ) A、0 B、F mg +C、F mg -D、mg F - 2、轻弹簧 高中物理中描述一类物体时常在其前面加上限定词“轻”,如“轻结点”、“轻绳”、“轻弹簧”、“轻杆”、“轻滑轮”等.“轻"主要可以理解为物体质量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知,由于“轻物体”质量为零,无论其加速度多大,所受合外力必然为零,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这也是它与常规物体的最大区别. 例2、如图4所示,4个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他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4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3、质量不可忽略的弹簧 例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均质弹簧平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弹簧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弹簧向右做加速运动.试分析弹簧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答案解析F x =F L x 图3-7-15

4、三、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瞬时)问题 弹簧(尤其是轻质弹簧)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由于弹簧两端一般与物体连接,因弹簧形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其长度变化不能在瞬间完成,因此弹簧的弹力不能在瞬间发生突变,即可以认为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与弹簧相比较,轻绳和轻杆的弹力可以突变。 例4、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求解下列问题: (1)现将线L2剪断,求剪断L2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2)若将图甲中的细线L1换成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 弹簧,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剪断L2的瞬间物体 的加速度. 例5、如图所示,一光滑圆环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小球穿在圆环上,其中小球A位于圆环最高点,小球B、C位于同一高度,小球A与小球B之间、小 球A与小球C间用等长的轻质细绳相连,小球B与小球C用轻弹簧相连。两绳与 弹簧轴线构成正三角形,三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处在伸长状态,且F 弹=mg,小球A与小球B间轻绳拉力为F1,剪断小球与小球C间细绳的瞬间,小 球A与小球B间细绳拉力为的大小为F2,则F1与F2的比值为() A.1:1B.2:1C.2?√3 3D.1+√3 2 5、弹簧串、并联组合 弹簧串联或并联后劲度系数会发生变化,弹簧组合的劲度系数可以用公式计算,高中物理不要求用公式定量分析,但弹簧串并联的特点要掌握:弹簧串联时,每根弹簧的弹力相等;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并联时,每根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串联:F=K 1?x 1 =K 2 ?x 2 则有:?x=?x 1 +?x 2 =F(1 K 1 +1 K 2 ) 等效思想,设等效劲度系数为K’则有K 等效=(1 K 1 +1 K 2 )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例1】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3-2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和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 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的对应关系,弹簧这种特 【解析】本题主要研究a与F 合 殊模型的变化特点,以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 运动性质。对物体运动过程及状态分析清楚,同时对物 =0,体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找出AB之间的C位置,此时F 合 由A→C的过程中,由mg>kx1,得a=g-kx1/m,物体做a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在C位置mg=kx c,a=0,物体速度达最大。由C→B的过程中,由于mgf m′,(新情况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见f m>f m′即是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由f m=μN知正压力N减小了,即发生了失重现象,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然竖直向下,所以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故A、B正确。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由于惯性原因,木块必然向中滑动,故D 正确。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应为A、B、D。 【例3】如图3-11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度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 【解析】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线 中拉力T,滑块A的支持力N,如 图3-12所示,小球在这三个力作用 下产生向左的加速度,当滑块向左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1000题

《物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有很多同学会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应该是没有,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来不得半分含糊。 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是有的。 物理老师给大家介绍6+2 学习法,所谓6+2 学习法即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贯彻预习T上课T复习T作业T质疑T小结六个环节,另外对于每一章或一单元进行学习前后还应该有计划和系统两个环节。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分析。 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将知识预 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 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 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上课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1)主动 听课。有人将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 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指导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 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 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高中物理学习方法(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 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3.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边翻课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经典题型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42+ 32 【题型总结】 专题五曲线运动 一、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速度的合成:(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2)相对运动的规律v甲地=v甲乙+v乙地 例:一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为 4m/s 时,他感到风从正南方向吹来,当车速增加到 7m/s 时。他感到风从东南方向(东偏南45o)吹来,则风对地的速度大小为() A. 7m/s B. 6m/s C. 5m/s D. 4 m/s 解析:“他感到风从正南方向(东南方向)吹来” ,即风相对车的方向是正南方向(东南方向)。而风相 对地的速度方向不变,由此可联立求解。 解:∵θ=45°∴V 风对车=7—4=3 m/s ∵V 风对车 +V 车对地 =V 风对地 V 风对 ∴V 风对地= =5 答案:C 2.绳(杆)拉物类问题 m/s V 风对 V 车对 ① 绳(杆)上各点在绳(杆)方向上的速度相等 ②合速度方向:物体实际运动方向 分速度方向:沿绳(杆)伸(缩)方向:使绳(杆)伸(缩) 垂直于绳(杆)方向:使绳(杆)转动 例:如图所示,重物M 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m 沿斜面升高.问:当滑轮右侧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 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 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少? 解:方法一:虚拟重物M 在Δt 时间内从A 移过Δh 到达C的运动,如图(1)所示,这个运动可设想为两 个分运动所合成,即先随绳绕滑轮的中心轴O 点做圆周运动到B,位移为Δs1,然后将绳拉过Δs2到C. 1 若Δt 很小趋近于0,那么Δφ→0,则Δs1=0,又OA=OB,∠OBA=β=2 (180°- Δφ)→90°.亦即Δs1近似⊥Δs2,故应有:Δs2=Δh·cosθ ?s 2 因为?t = ?h ?t ·cosθ,所以v′=v·cosθ 方法二:重物M 的速度v 的方向是合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个v 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绳的这一端绕滑轮做顺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二是使绳系着重物的一端沿绳拉力的方向以速率v′运动,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v′=v·cosθ. (1)(2) V 风对 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