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案例描述

一、课前环境设置

播放幻灯片,展示课题名称画面,播放音乐《顽皮的杜鹃》,达到营造课前环境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1.由学生们身边的好朋友引出喜欢交朋友的音乐家圣.桑和动物狂欢节,点击幻灯片呈现法国音乐家:圣.桑和动物狂欢节字样。

2.再点击幻灯片呈现动物们欢聚一堂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效果感受动物们参加“动物狂欢节”的愉悦场景。

3.讲述有一只顽皮的杜鹃,因贪玩没有收到“动物狂欢节”的邀请函,点击幻灯片呈现一只孤单的杜鹃图片,(与前一张图片形成鲜明地对比)引导学生探讨杜鹃的心情,引出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乐曲,课件展示图形谱,点击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与图片的同步中直观、形象地感受体验音乐。

2.听辨乐器音色练习。幻灯片展示:鸟、小提琴、唢呐、单簧管图片,分别点击图标响起对应的音乐片段,完成听辨音色练习。该环节图片与音乐的对应,和在电子笔直接运用中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同

时让学生对音乐的听辨更直观有效。

3.再听乐曲,在展示图形谱中完成情景游戏,让学生在听、看、动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因为有了课件的使用,有了图形谱的直观显示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深刻,完成这一环节教学更有效。(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初听歌曲《顽皮的杜鹃》,出示幻灯片点击播放歌曲,完成对歌曲的第一次体验。

(2)完成对“5 3”两个唱名的掌握和对顿音唱法的学习。出示幻灯片,通过点击先后出示的方式出现“5 3”、顿音、顿音知识小口决等,让教学更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递进式第学习音乐知识。(3)再听歌曲《顽皮的杜鹃》在游戏中完成对歌曲的聆听

(4)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四)结束部分

在《杜鹃圆舞曲》的音乐中师生互动跳起圆舞曲。点击出现动物们欢聚的场景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随音乐跳起舞蹈,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备注:整过教学过程贯穿“动物狂欢节”这一主线,一系列游戏中,分别完成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教学目标,并拓展以《杜鹃圆舞曲》设计音乐活动,为学生课后继续深化了解《动物狂欢节》这一音乐作品埋下一粒种子。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 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录音机。 教学流程: 猜杜鹃——听杜鹃——唱杜鹃——吹杜鹃 一、猜杜鹃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师:你听到了什么的叫声?师:杜鹃藏在哪里?生: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生: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二听杜鹃 1、有一只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 2、和森林中的杜鹃相比怎么样?让学生从情绪,速度等各个方面自由讨论,感受到音乐要素不同,音乐形象就不同。 3、再听《顽皮的杜鹃》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 6 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设计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 4、游戏:扮演杜鹃。师生接唱:学生藏起来,唱“咕咕”的时候探出脑袋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设计意图:1、学生以参与的形式听音乐,会更有趣,对旋律的记忆会深刻。2、在情境中玩玩,动动,唱唱,既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完成了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学唱歌曲(下面我们把顽皮的小杜鹃请到课堂上来。) 1、按节奏读歌词。要求“咕咕”的地方要读的读得欢快,顽皮。 2、唱旋律。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3、唱歌词。学生轻声填唱歌词,教师画出简笔画。女生唱歌词,男生唱“咕咕”加上动作。(设计意图:1、学生觉得以捉迷藏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的唱谱也变得好玩的了。2、本首乐曲的旋律多处重复,适合接唱,而且难点前面部分已经解决,所以学生唱谱子不难而且有趣。) 4、歌曲处理: 1)处理歌曲的结尾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2)处理歌声简单了解奥地利师:你们知道这杜鹃来自哪里吗?(这是奥地利童谣)师:奥地利不只环境优美,还是音乐之乡,那里有着许许多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比如:莫扎特,舒伯特等等。那里的孩子歌声也特别美,童声合唱还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呢。奥地利的杜鹃在这样的陶冶下,歌声也特别清脆动听。让我们做出最端正的唱歌姿势,拿出最美的歌声,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顽皮的杜鹃》教学 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柯城区航埠小学郑晟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音版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教师表演并范唱歌曲

顽皮的杜鹃教案设计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三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学校】白龙江小学 【执教】李彤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早上好!》 2. 复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视唱这首歌曲的前半段旋律 3. 情景导入: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就走进茂密的大森林来听一听它们的演唱,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播放课件) ◆ 听 《森林深处的杜鹃》 ◆ 介绍管弦乐曲《森林深处的杜鹃》,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 节》,作曲家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内容。 ◆ 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当学生听到杜鹃的叫声时请起立模仿 ◆ 引导学生用柯达伊手势表示并唱出:5 5 1 3 5 3 1 4 2 4 2 1 3 5 6 7 1 ◆ 旋律视唱: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聆听范唱歌曲 思考:杜鹃的神态什么样?用怎样的心情来歌唱的?(顽皮、活泼、可爱的的杜鹃。。。。。。轻松、快乐的心情 )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人音版

《顽皮的杜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运用顿音与连音对比的方法,掌握顿音记号,认识低音的 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感受音乐情绪,学习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展现小杜鹃欢快的声音。 三、教学难点: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视频《报春》,模仿小鸟飞翔做简单律动。 师:春天来了,为我们报春的是哪一种小鸟? 生:杜鹃鸟 师:杜鹃鸟的叫声清脆悦耳,下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二)发声练习 1.跟琴发声 用电子琴来模仿一下杜鹃的叫声,再用另外一组音来模仿一下声音。 考一考你们,我用31咕咕,你用53咕咕回答。 2.合作发声 我们把低音看做杜鹃妈妈,高音看做杜鹃宝宝,下面我们来合作一下。 老师来当杜鹃妈妈,找一找杜鹃宝宝,找不到了,叫一叫它吧。大家听一听刚才我们唱的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了?生回答为了把它们区分开来,我们在乐谱上记录的时候就用了不同的符号。 第一组用了连音线,让音乐圆滑,并且尾音拖长了,我们合作一下。 第二组我们用了顿音记号,让声音短促、利落,我们合作一下。小杜鹃啊,有时候非常调皮,杜鹃妈妈找了很久也没找到。而小杜鹃它看见妈妈了,却还

东躲躲西藏藏,它跟妈妈玩起了捉迷藏。刚才哪一种更能表现出小杜鹃的顽皮呢?(第二种)我们再来合作一下,妈妈找你们,你们来捉迷藏。 3.引入歌曲 现在妈妈找到你们了,要给你一点小小的惩罚,出点难题。手比划一,就唱一遍咕咕。手比划二,就唱两遍咕咕……看来杜鹃妈妈难不倒你们,现在来了一个小朋友,他来给大家出出难题。 老师来模仿那个小朋友唱歌,然后比划手势你们来接,注意力集中哦。 (师唱歌词生唱咕咕)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合作了一首奥地利童谣《顽皮的杜鹃》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这首歌曲,听的过程中数一数小杜鹃一共叫了几次? (板书题目顽皮的杜鹃)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小杜鹃一共叫了7次。 2.再听歌曲:把你听到的叫声随音乐唱出来。 3.熟悉歌词: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小朋友都去哪些地方寻找小杜鹃了呢? 4.接唱旋律:师生合作,用歌声捉迷藏。 (设计意图: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记歌词也变得好玩了。) 5.听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6.跟琴模唱歌曲。 (四)学习小钟琴 1.学习5、3两个音符,练习弹奏小钟琴上的5、3两个音符。听音乐在“咕咕”处,用小钟琴的敲击声去模仿小杜鹃的叫声。 2.复习1、2、3、4、5、6、7基本音符,小钟琴练习:12|34|56|7-|76|54|32|1-|| 3.学习新音符低音音符5、6、7。学生自主在小钟琴上寻找这三个低音音符。 4.低音音符5、6、7与1、2、3、4、5、6、7比较音高位置,确定他们的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课题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这首乐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重难点 唱准“5、6、7、1、2、3、4、5”八个音。 教具、学具准备 手风琴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色设计 音阶的学习

鼓励学生视唱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 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

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在老师的指导下唱音阶,并注意“4、7”两个音。 根据教师的板书了解、认识低音点和低音点的作用,看老师的柯尔文手势视唱乐谱。 看着书,学生视唱前4小节。

小学音乐《顽皮的杜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的朋友——《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5 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的穿插在全曲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子们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的栩栩如生。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聆听、模仿、演唱杜鹃的叫声过程中,逐步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能用优美、活泼的歌声表演歌曲《顽皮的杜鹃》。 3、在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的学唱曲谱。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认识顿音记号和低音5 6 7,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曲谱的准确演唱及简单二声部歌唱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律动进教室(音乐为歌曲伴奏),师生站定。 师:你们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欢迎你们跟王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希望通过这节课,王老师能跟你们成为朋友,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师生问好) 2、师:褪去冬天厚厚的绒装,我们跟随春姑娘的脚步走进了多姿多彩的春天,春风吹绿了柳梢,春雨滋润了大地,春雷唤醒了麦苗,当你忍不住闻花香、禁不住与柳梢握小手时,有这样一位朋友也紧随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伴着歌曲音乐浏览春的图片,最后定个于杜鹃鸟) 导出:它有一个你们熟悉的名字:布谷鸟(出现在图片上),布谷学名杜鹃(贴板书图杜鹃)。每当春回大地时,我们都能听到杜鹃深情的呼唤,它们也成了春天的重要象征之一。 二、歌曲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孩子们,快来听一听今天来的这只杜鹃是可爱的、温柔的、还是顽皮的杜鹃呢?(初听音乐)生1:···,生2···,生3···(适时评价,你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 师:有的同学认为它是可爱的、有同学认为它是温柔的,更多的同学认为它是顽皮的(边说边贴板书图)。 2、模唱“咕咕”,激发兴趣 师:这只顽皮的杜鹃呀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让我们寻着它的啼叫声找找它的身影吧!(二听歌曲)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三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学校】古松学校 【执教】王丽莉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上音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2.音阶发声练习 ◆师:这只杜鹃飞舞着、歌唱着。看看它是怎么飞的?听听它是怎样唱的? ◆用手势来表示,并唱出来,(分别用唱名音和“咕咕”发声) (1) (2) 二.学习歌唱部分

小学音乐 《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为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53”的音调模仿杜鹃叫声贯穿全曲。《森林深处的杜鹃》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的内容,本曲是其中的第九首。乐曲一开始就有两架钢琴弹奏出一串串密集的和弦,描绘的是一片深沉、浑厚、茂密的森林。在这种气氛中不是有单簧管奏出短促的两个相隔大三度的音,这是密林森出的杜鹃在不停的啼叫,叫声时密时疏,最后,音乐渐弱,叫声消失,杜鹃向远处飞去。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三年级的孩子在音乐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比一年级二年级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定的音乐能力,能适应稍难的歌曲学习,当然,本课难度很小。和五年级六年级的同学相比也有一些不同,他们更敢于表现自己,所以这样的一堂课在掌握这样的前提下去教学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上课的就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 喜爱之情,并从学生的所感所悟中引导他们热爱环境和小动物。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和特殊记号。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低音5、6、7音符的演唱。 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法、比较法、情感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铝板琴、小型乐器、多媒体。 一.激发学习兴趣,新课导入 1.播放顽皮的杜鹃,随着音乐律动走进教室。 2.提问:听到什么声音?导入新课。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柯城区航埠小学郑晟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音版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 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 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 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 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 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 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 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 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教师表演并范唱歌曲 思考:请你听听,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它又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歌唱的? (顽皮、活泼、可爱的的杜鹃。。。。。。轻松、快乐的心情) 2.顿音的学唱 (1)听范唱的第一段,找找歌曲中小杜鹃欢唱了几次? (2)引导学生谈谈,怎样像小杜鹃一样将歌声演唱的欢快生动? (眼带微笑,眉毛也抬起来;轻快,短促,富有弹跳) (3)引出“顿音”的概念 (4)出示“顿音”的标识,告诉学生,歌曲中遇到顿音记号的时候时,记得要轻快,短促,富有弹跳的演唱。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案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 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册第2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以4/4拍、宫调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曲调在“1 3 5 ”上进行,明亮的音调即刻把人们带进了美丽的山林之中,“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剪辑的音乐;杜鹃的头饰、图片; 教学流程:一、猜杜鹃——二、听杜鹃——三、唱杜鹃——四、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 师:有没有同学听出来 师:继续听第二首乐曲,这可是它的圆舞曲. 2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 3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出示杜鹃的图片) 刚才三首曲子分别是《杜鹃与夜莺》、《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计意图:1、以娱乐节目的方式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很安静地去聆听,很积极地想象音乐,去感受音乐,不只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2、三首乐曲一首比一首形象鲜明,聆听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分析,不断肯定自我判断的过程。) 二.听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 生:《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

优质课教案《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doc 小学音乐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让孩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进行最后一 句二部创编。 了解并唱好顿音记号,以及弱起小节的演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唱、情感处理等, 来感受和演绎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顽皮的杜鹃》,体验杜鹃清脆的鸣叫声,感受活泼可爱的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能进行最后一句二 部创编。 2.在歌曲演唱、情感处理等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自 主探究等方法,学习、掌握并运用歌曲中出现的 顿音记号以及弱起小节。 难点:准确地演唱顿音记号,弱起小节以及歌曲最后一句二 部的处理。 教学准备: 电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弹奏《嘀哩嘀哩》学生边走边拍手围成两个圆 师:淅淅沥沥的春雨把寒冷的冬天带走了,和煦的阳光把温暖的春天带来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感受下春天的气息吧! 二、新授: 1、处理顿音记号 (1)师:听,谁来到了我们中间? (师范唱5 3 5 3) 咕咕咕咕 你能模仿下小杜鹃的叫声吗? (2)再听它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师范唱3 1 3 1) 咕咕咕咕 唱后设问:这次它的叫声比第一次的叫声高了还是低了? 你能再模仿一下吗? 下面我们连起来一起唱一唱5 3 5 3|3 1 3 1|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3)、再来听这次杜鹃鸟的叫声又有什么变化? (师范唱5 3 5 3|3 1 3 1 |)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师讲解:是顿音记号,演唱的时候声音要短促,轻巧些,因 为杜鹃鸟的叫声是清脆的。

初听歌曲后总结:杜从歌曲中找位) 后设问:它 2、 一起来唱一唱。 (4) 分角色演唱进行二部演唱 现在里圈的同学我们是小杜鹃,外圈的同学你们的声音稍微低点, 你们扮演杜鹃妈妈,一起来视唱一下 1=F 4/4 5 3 5 3|0 0 0 0|5 3 — 0|0 0 0 0|5 3—0|| 咕咕咕咕 咕咕 咕咕 0 0 0 0|3 1 3 1|0 0 0 0|3 1 — 0|3 1—0|| 咕咕咕咕 咕 咕 咕咕 咕咕 咕咕 唱 鹃妈妈还有小杜鹃它们在用叫声呼喊谁啊?让我们一会 答案。(师弹奏《嘀哩嘀哩》学生边拍手边踏步回到自己 座 听 们在呼喊谁? 生回答。。。。。 这只小杜鹃在跟我们干什么呢? 生回答捉迷藏 这真是一只(师生共同说)顽皮的杜鹃<师板书课题> 3、复听歌曲并跟唱小杜鹃鸟的叫声 刚刚在听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同学听到小杜鹃的叫声都想唱不来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模仿下小杜鹃的叫声。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生演唱歌词,师模仿小杜鹃的叫声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剪辑的音乐;杜鹃图片; 教学流程:一、猜杜鹃——二、听杜鹃——三、唱杜鹃——四、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有没有同学听出来?继续听第二首乐曲,这可是它的圆舞曲. 2、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 3、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出示杜鹃的图片),刚才三首曲子分别是《杜鹃与夜莺》、《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 二.听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杜鹃藏在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3、听辨演奏乐器: 师:杜鹃的声音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单簧管)在书上完成练习。 师:森林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这是一片怎么样的森林?

(二)、欣赏《顽皮的杜鹃》 1、师:这只杜鹃飞出了丛林。你们听它是怎么飞的? 师弹奏1 2 3 4 5 6 7 1。 学生感受出旋律的上行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音阶。 2、师:这回它又是怎么飞的,你能感受出来吗? 师弹2 5 6 7 1 学生感受出旋律的走向,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认识低音的5 6 7并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 3、这只杜鹃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很快乐,轻松……)和森林中的杜鹃相比怎么样? 让学生从情绪,速度等各个方面自由讨论,感受到音乐要素不同,音乐形象就不同。 4、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6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5、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6、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 (一)范唱导入 师:这只杜鹃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来唱一唱。 师范唱《顽皮的杜鹃》。 问:杜鹃和我在干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生:在捉迷藏,这是一只顽皮的,可爱的,贪玩的,机灵的……杜鹃。 (二)接唱旋律 1、师:我们用歌声捉迷藏,我唱你停,我停你唱,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 老师唱1、 3、 5句,学生唱2、 4 、6句。 2、男女生接唱。 (三)带入歌词 1、师带入歌词唱,生当杜鹃填唱“咕咕”。 2、学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版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 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册第2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以4/4拍、宫调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曲调在“1 3 5 ”上进行,明亮的音调即刻把人们带进了美丽的山林之中,“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剪辑的音乐;杜鹃的头饰、图片; 教学流程:一、猜杜鹃——二、听杜鹃——三、唱杜鹃——四、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 师:有没有同学听出来 师:继续听第二首乐曲,这可是它的圆舞曲. 2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 3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出示杜鹃的图片) 刚才三首曲子分别是《杜鹃与夜莺》、《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计意图:1、以娱乐节目的方式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很安静地去聆听,很积极地想象音乐,去感受音乐,不只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2、三首乐曲一首比一首形象鲜明,聆听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分析,不断肯定自我判断的过程。) 二.听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 生:《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案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册第2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以4/4拍、宫调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曲调在“1 3 5 ”上进行,明亮的音调即刻把人们带进了美丽的山林之中,“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剪辑的音乐;杜鹃的头饰、图片; 教学流程:一、猜杜鹃——二、听杜鹃——三、唱杜鹃——四、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 师:有没有同学听出来? 师:继续听第二首乐曲,这可是它的圆舞曲. 2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 3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出示杜鹃的图片) 刚才三首曲子分别是《杜鹃与夜莺》、《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计意图:1、以娱乐节目的方式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很安静地去聆听,很积极地想象音乐,去感受音乐,不只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2、三首乐曲一首比一首形象鲜明,聆听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分析,不断肯定自我判断的过程。) 二.听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 (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 生:《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 师:杜鹃藏在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操作要领:放飞学生的思维,不用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给于充分的鼓励) 3、听辨演奏乐器: 师:杜鹃的声音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单簧管)在书上完成练习。 师:森林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这是一片怎么样的森林? (二)、欣赏《顽皮的杜鹃》 1、师:这只杜鹃飞出了丛林。你们听它是怎么飞的? 师弹奏1 2 3 4 5 6 7 1。 学生感受出旋律的上行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音阶。

顽皮的杜鹃教案

顽皮的杜鹃教案 一、教学内容: 歌曲《顽皮的杜鹃》 二、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3、5”两个音。 2、在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用准确的声音,在正确 的节拍处唱出“5、3”咕咕两个音和歌词。 3、能随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两次咕咕该怎么唱?为什么?(提示:此时杜鹃飞远了,声音应该越长越小)。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动物发声练习:提问:(动物头饰展示) 3、复习旧课 ①上节课学过的“5”和“3”两个音,请同学说说他们的音名。 ②有一首歌就是有这两个音组成的,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布谷叫、春天到》。 ③复习歌曲《布谷叫、春天到》。 ④游戏:听到“5”音站起来,听到“3”音坐下。 (二)、导入: 1、谁能学学布谷鸟的叫声呀?那布谷鸟还有一个名字谁知道?(杜鹃鸟)、那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呀?(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2

页,大家一起说说是谁呀?)师板书课题《顽皮的杜鹃》 2、那你们想知道杜鹃怎么玩皮的吗?那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教授歌曲: 1、朗读歌词: ①、师教读。 ②、生自读。(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符号“顿音符号”,教师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咕咕”两个音,并用手势引导学生用模仿老师唱。) 2、听赏歌曲第一段,听完后说一说杜鹃鸟叫了几声?它的叫声是怎么样的?(一共叫了6声,最后两声是连续叫的,他的叫声很小,很轻柔。) 3、完整聆听歌曲,听到“咕咕”声时可拍手、弹舌、拍腿。感知全曲(说说歌曲的情绪),边听边想为什么说这只小杜鹃非常的顽皮,歌曲中都有那些情景呢?理解歌词:多么顽皮的小杜鹃啊!他都飞到过那里?请大家在歌词中找到答案。(生回答)师在黑板上贴图,房子——小朋友——杜鹃鸟——树丛——小河旁——飞向远方。 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唱杜鹃鸟的叫声。 5、跟录音范唱演唱歌曲。讲解歌词启发学生理解每一段歌词演唱的情绪。(一段开心、高兴。二段生气。) 6、跟录音轻唱全曲咕咕音(难点“咕咕咕咕”的情绪渗透) 7、跟钢琴歌唱全曲,提醒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8、即兴表演,找一个扮演小朋友,一个扮演小杜鹃、几个扮演大树,几个扮演河流,其他剩下的唱歌。 五、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要爱护他们。

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案例描述 一、课前环境设置 播放幻灯片,展示课题名称画面,播放音乐《顽皮的杜鹃》,达到营造课前环境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1.由学生们身边的好朋友引出喜欢交朋友的音乐家圣.桑和动物狂欢节,点击幻灯片呈现法国音乐家:圣.桑和动物狂欢节字样。 2.再点击幻灯片呈现动物们欢聚一堂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效果感受动物们参加“动物狂欢节”的愉悦场景。 3.讲述有一只顽皮的杜鹃,因贪玩没有收到“动物狂欢节”的邀请函,点击幻灯片呈现一只孤单的杜鹃图片,(与前一张图片形成鲜明地对比)引导学生探讨杜鹃的心情,引出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乐曲,课件展示图形谱,点击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与图片的同步中直观、形象地感受体验音乐。 2.听辨乐器音色练习。幻灯片展示:鸟、小提琴、唢呐、单簧管图片,分别点击图标响起对应的音乐片段,完成听辨音色练习。该环节图片与音乐的对应,和在电子笔直接运用中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同

时让学生对音乐的听辨更直观有效。 3.再听乐曲,在展示图形谱中完成情景游戏,让学生在听、看、动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因为有了课件的使用,有了图形谱的直观显示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深刻,完成这一环节教学更有效。(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初听歌曲《顽皮的杜鹃》,出示幻灯片点击播放歌曲,完成对歌曲的第一次体验。 (2)完成对“5 3”两个唱名的掌握和对顿音唱法的学习。出示幻灯片,通过点击先后出示的方式出现“5 3”、顿音、顿音知识小口决等,让教学更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递进式第学习音乐知识。(3)再听歌曲《顽皮的杜鹃》在游戏中完成对歌曲的聆听 (4)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四)结束部分 在《杜鹃圆舞曲》的音乐中师生互动跳起圆舞曲。点击出现动物们欢聚的场景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随音乐跳起舞蹈,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备注:整过教学过程贯穿“动物狂欢节”这一主线,一系列游戏中,分别完成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教学目标,并拓展以《杜鹃圆舞曲》设计音乐活动,为学生课后继续深化了解《动物狂欢节》这一音乐作品埋下一粒种子。

小学音乐《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演唱课)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松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sol mi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歌曲为4/4拍,大调式,有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一个乐句是第二乐句变化重复,只在结尾处略有不同。全曲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节奏简单。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并模仿小杜鹃进行表演; 2.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时能准确表现顿音记号; 3.认识“sol 1 la 1 si 1 ”并准确演唱。 教学重点 1. 学习歌曲《顽皮的杜鹃》;

2.认识顿音记号并在歌曲中准确表现。 教学难点 1. 准确掌握顿音和弱起拍的唱法; 2.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整齐轻盈的声音,以断连对比的方法有感情演唱歌曲《爱唱歌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杜鹃的叫声 教师:同学们,今天从森林里飞来一只小鸟,它正用它的叫声和我们打招呼呢,快听听,它是谁? 学生活动:聆听、判断 教师总结:原来是布谷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杜鹃。(出示杜鹃图片) 2.初听歌曲,为歌曲命名。 (1)初听歌曲 教师:小杜鹃还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听听歌曲中的小杜鹃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聆听、思考 教师总结:你们一定听出来了,这是一只活泼、可爱、顽皮的小杜鹃,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顽皮的杜鹃》。 (2)模仿杜鹃的叫声 教师:小杜鹃已经向同学们问好了,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歌曲,我们是不是也模仿它的叫声来回应它呢。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小学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顽皮的小杜鹃》是湘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百灵鸟的歌”中的第一课时。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中非常巧妙地运用“sol-5”、“mi-3”两音作为小杜鹃“咕咕”叫声的音高,既吻合大自然中杜鹃鸟的真实叫声,又和本课要求掌握的音乐技能同步,充分体现了音乐和大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富有感情地表现出杜鹃声音的活泼、跳跃。 2、能唱准“5、3”,并能准确地表现顿音记号的特点。 3、通过听、唱、演等方式丰富音乐体验,培养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富有感情地表现出杜鹃声音的活泼、跳跃。

难点:能正确唱准“5、3”,并能准确地表现顿音记号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新体系教学法、要素分层教学法、律动教学法、联觉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一起秋游 1、第一遍:播放《顽皮的小杜鹃》伴奏,生进教室,师带学生随音乐律动。 师:同学们,从屏幕中能感受到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季! 师:秋季的时候你们会有哪些活动呢? 生:赏花、和家人一起秋游...(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不同的评价) 师:同学们的秋天真是丰富!今天老师也想带你们来一次秋游。听好口令,让我们整齐队伍。走进一个音乐森林吧! 2、第二遍:播放《顽皮的小杜鹃》伴奏,生按教师口令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秋游主题的设计,增强学生情境体验。此外,加入律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外,也让学生初步体验歌曲六乐句的结构。 二、发现杜鹃,模仿杜鹃 1、发现小鸟 师:当我们坐在一片草地上,诶?你们听!远处传来了小鸟的歌声!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观察老师的手势,听听小鸟在唱什么?(教师弹奏5 3,并伴以科尔文手势和嘴型提示,注意科尔文手势放置的高度) 师:如果同学们听出来了,请你们齐声地唱出来。 生:5 3。 师:非常好。(在黑板上贴上“5 3”的卡片) 师:带上手势,能够帮助你唱得更准确。 生:5 3。(带科尔文手势唱,注意手势位置高度) 2、原是杜鹃,模仿杜鹃 师:是一只什么鸟呢?(师范唱“咕咕”) 生:布谷鸟! 师:看来同学经常接触大自然。没错,就是布谷鸟,也称做杜鹃(黑板贴上杜鹃的卡片)。谁能来模仿它的叫声吗? 生:咕咕。 师:模仿得真不错,老师忍不住也想试一试。请同学们听听,谁模仿得更像秋日里轻快的小杜鹃?(师对比示范,更为轻快、短促) 生:老师的更像! 师:为什么? 生:因为更短促、轻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