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

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

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
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

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概要

项目承担单位:东南大学运输规划研究所、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项目主持人:王炜

二、项目参加人:王炜、过秀成、杨涛、陈学武、方开鸿、单锦华、耿金文、宇文家胜等

三、镇江市总体发展规划概况

镇江市系江苏省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环水,与文化古城扬州隔江相望,长江与大运河交汇于此,交通地位十分重要,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和苏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市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思想是:“顺江通海、以港兴城、跳出老城、组团布局、滚动推进、重塑镇江”,并以此为基调构架出镇江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总体蓝图。规划的镇江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分为3个层次:

第1层次:以中心主城为重点,以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具有中心辐射功能的发展轴心。

第2层次:以中心城区外的重点镇为外围生长点的圈层空间构架,并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线,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外围城镇接轨层。

第3层次:为依托中心城,城市发展轴线和若干城镇核心组团,形成以镇江中心城为核心,以中心城外围城镇圈为纽带,以各县(市)域城镇为基础的市域城镇群体网络。镇江市中心城由主城和大港、高资两区组成,形成一城两区的总体布局形态。主城是全市政治、经济、商贸、金融信息和科技文化中心,大港是镇江市主要的外贸港口和基础工业基地,高资是以建材、冶金工业为主的工业港口新区。主城布局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采取组团式布置,共分五个组团,分别为老城组团、丁卯组团、谏壁组团、官塘组团、蒋乔组团,总用地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成区面积67平方公里,各组团间利用自然山体作为生态绿地分隔,以便捷的交通干道相连,构成独特的空间布局结构,强化“城市山林”特色。

图1 镇江市主城布局图

二、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构思

1规划目标

(1) 通过本次交通规划,确立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构架,使其能满足20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交通需求,并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2) 为镇江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提供信息反馈,使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更完善。

(3) 通过本次交通规划及所提出的近期交通治理方案的实施,能在较短时期内缓解镇江 市的交通紧张局面。

2工作思路

镇江市交通规划工作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镇江市2010年总体规划中的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为老城区,与镇江市分区规划范围一致,这一区域总面积为5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区域内部划分为30个交通小区,根据对外交通流向、分布,区域外围分为13个交通区;主要内容包括现状交通调查分析、近期(1997年)交通治理规划、老城区中长期(2010年)交通预测及路网规划与评价。第2阶段为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为主城区,区域内部划分为49个交通小区,区域外围分7个对外交通区;主要内容包括主城区中长期(2020年)路网规划、远期(2030年)发展战略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应的交通调查、交通预测工作。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总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总框架

三、镇江市现状交通特征及存在问题

镇江市交通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出入口机动车O —D 调查、道路流量调查、交通调查

·社会经济调查 ·交通设施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

·道路流量调查 ·货物源调查 ·出入口交通调查 交通预测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居民就业预测 ·O-D 出行预测 ·客货运总量预测 规划方案制订 ·远景交通规划

·中长工期交通规划 ·近期交通治理 总体设计 ·工作机构 ·责任分工 ·总体设计 ·目标设计

系统分析 ·社会经济分析 ·网络性能分析 ·交通质量分析 ·政策、财政分析 方案评价 ·网络总体性能评价 ·交通质量评价

·社会经济效果评价 ·交通环境评价

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调查等四个大型调查,共动用了东南大学、镇江市职专等400余名师生及100余名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约3000人日调查工作量,收集表格2万余张,100多万个数据,建立了“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基础数据库”。

1居民出行特征

1)居民出行个人属性镇江市居民出行平均次数为2.67次/日.人, 在各年龄组中,青

年人(15-19岁)出行次数最高,为3.31次/日.人,在各职业组中,中学生出行次数最高,为3.34次/日.人,两者是统一的。

2)出行方式结构特征镇江市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是自行车,占总出行量的58.11%,

其次是步行,占34.11%,公交车居第三位,占3.63%,见表1所示。

表 1 镇江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

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摩托车单位车其它比重(%)34.11 58.11 3.63 0.16 0.72 3.15 0.11

3)出行目的结构特征镇江市居民出行目的结构见表2所示, 上班、上学及回程占总出

行量的91.56%, 弹性出行量仅占8.44%。

表 2 镇江市居民出行目的结构

目的上班上学公务购物文体探访看病回程其它比例(%) 32.8 10.4 0.73 4.55 1.39 0.83 0.47 48.36 0.90

4)出行时间分布特征镇江市居民出行在一天中出现两个主高峰及两个次高峰,早高峰

(7:00-8:00)出行量占全日出行量的23.25%,晚高峰(17:00-18:00)占14.05%,两个次高峰分别为11:00-12:00及13:00-14:00,相应出行量占全日出行量的10.31%及10.19%。

5)出行耗时特征居民出行耗时与出行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镇江市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等主要出行方式的平均耗时分别为18.2分钟、23.6分钟及34.6分钟。

2道路流量分布特征

①时间分布特征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流量分布在上午9∶00—10∶00、下午15∶00

—16∶00各形成一个高峰,非机动车交通流早晚各形成一个主高峰,部分老城区道路上,中午形成次高峰,早晚主高峰一般出现在7∶00—8∶00及15∶00—16∶00。通过计算机处理,得镇江市道路流量分布主要参数为:

a、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与全日流量之比为0.09886,机动车高峰期间相应的非机动车流量

与全日流量比为0.0505。

b、非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与全日流量之比为0.125,非机动车高峰小时期间相应的机动车

流量占全日流量的0.0556。

c、机动车8小时流量(7∶00—11∶00及(13:00—17:00)与全天24小时流量的比例系数为

0.57144,16小时流量(6∶00—22∶00)与全天24小时流量比例系数为0.9524(机动车)、

0.9508(非机动车)。

②空间分布特征镇江市主要道路及主要交叉口交通流量空间分布如图3、4所示,从空间分布上看,机动车交通量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和出入口道路上,市内东西向交通相对集中。

STATRAM

图3 镇江市现状道路网络路段机动车流量分布图

图4 镇江市现状道路网络交叉口自行车流量分布图

3道路网络特征

截止1991年底,镇江市道路、广场用地为145.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64%,人均道路面积3.85平方米/人,与国家指标8—15平方米/人相比差距很大。镇江市现状交通网络含交通结点(交叉口)78个,其中信号交叉口11个,环形交叉口5个,其余均为无控制交叉口。连接路段数212个(双向106个)、总里程63km,其中主干道(单向路有效通行两个机动车道)7km,次干道(单向能有效通行一个机动车道)24km,交通性支路(单向不足一个有效车道)为32km(有效机动车道中扣除了非机动车占用宽度)。分析表明,在机动车高峰小时,13%的路段和29%的交叉口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机动车高峰期间非机动车道交通状况良好,在非机动车高峰小时, 28%的路段和20%的交叉口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现象。现状网络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网络结构不完善交通网络中,有很多断头路,道路功能不明确,干道网密度很低,东西向交通仅中山路一条主干道,大部分交通量集中于该干道上,造成了交通阻塞。

②道路交叉口形式不合理有大量交叉口为三路交叉口,且信号控制交叉口仅占141%。

③铁路挡道铁路横穿镇江市区,一方面破坏了道路网络结构,另一方面,铁路与道路的平面交叉口时常引起交通阻塞,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④非机动车干扰严重镇江市自行车交通量很大,高峰小时超过10000辆的交叉口就占14%。因此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成了镇江市道路网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4 过境交通与出入境交通特征

镇江市道路出入口交通O—D分布如图5所示。调查表明,全日过境车辆达25413pcu/日,客车过境率为19.9%,过境乘客占全部乘客的14%;货车过境率为34.6%,过境货物占货物总量的36.3%。全市出入境车辆为68739pcu/日,入境车辆占48.7%,出境车辆占51.3%。

图5 镇江市道路出入口交通O—D分布图

四、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及实施要点

镇江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分三个层次进行。

1近期交通治理规划

在交通需求分析及现状交通质量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包含17个建设项目在内的镇江市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