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万成略** 汪莉***

(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焦炉煤气的安全含氧量目前存在一些异议,由此,提出如何确定可燃性气体氧含量安全限值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惰性气体对氧含量安全限值的影响。探讨了化学计算法和作图法对可燃性气体氧含量的简单确定,用此方法确定焦炉煤气的氧含量安全限值为4%。本文认为,焦炉煤气的安全氧含量可适当放宽,以2% 为参考值。

【关键词】可燃性气体氧含量安全限值

论述可燃性气体燃烧和爆炸的很多文献都提到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即:可燃性气体处于一定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以上的氧气需求,具有最小温度、能量、持续时间的点火源。工业生产中将可燃性气体的含氧量作为重要的控制指标。如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规定:发生炉煤气的含氧量大于1%时,禁止并入网路,水煤气含氧量达到0.8%时、高炉煤气含氧量达到1%时,立即切断电除尘器;转炉煤气含氧量达到2%时,立即停止回收。对于焦炉煤气,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GB12710—92《焦化安全规程》都规定焦炉煤气含氧量达到1%时,电除尘器切断电源。然而可燃性气体安全含氧量控制到多少才是合适的,一直存在争论。文献[1、2、3]就认为焦炉煤气安全含氧量为1%定得太高,他们推算出焦炉煤气含氧量在14.7%之前不会发生爆炸。本文就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可燃性气体燃烧或爆炸含氧量限值的差异

文献[1、2、3]从焦炉煤气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为5.5%,爆炸上限为30%,推算出此时的空气浓度分别为94.5%和70%,按照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0.95%,而得出焦炉煤气爆炸下限时的氧含量为19.85%,爆炸上限时的氧含量为14.7%。然而,事实上,可燃性气体的含氧量安全限值却表明其不能这样简单推算。文献[4]列出部分气体不发生爆炸时的含氧量安全限值(表1),可见在不同惰性气体中含氧量安全限值不同,有的气体差别较大。文献[5]认为,加入的惰性气体的惰化作用与热容有关,二氧化碳比氮气更为有效。

下移许多。表2列出部分气体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爆炸极限,可见空气中氮气的惰化作用。———————————

* 冶金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 高级工程师

*** 副研究员

1122

从表2部分气体的爆炸极限可以看出,文献[1,2,3]从焦炉煤气爆炸极限推算出的含氧量安全限值的办法不适用于此处所列气体。表3列出部分可燃气体按文献[1、2、3]的方法推算出的在空气中爆炸上限的含氧量安全限值及用氮气中稀释时的含氧量安全限值,其结果有很大的差别,而后者更为真实可信。

注:表3中U1为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上限,C 1、C 2分别为推算出的含氧量安全

限值和用氮气稀释时的含氧量安全限值。

二、气体燃烧或爆炸含氧量安全限值的简便求法

利用标准爆炸极限测定装置可以测出含氧量安全限值。本文试图用化学计算法和作图法来求含氧量安全限值,虽然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但要简便得多。

1、化学计算法

可燃性气体在含氧量安全限值时发生的燃烧或爆炸化学反应是不完全的化学反应,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可燃性气体分子与氧气发生完全燃烧。理论上,完全反应时的可燃性气体组分浓度可从化学反应式求出。

C n H m O F n m f O n C O m f H O f H F f λλ++--?+-+()()242222 式中的n,m,λ,f 分别表示碳、氢、氧和卤元素的原子数。

理论上,与1摩尔空气完全燃烧的可燃性气体的浓度C st 是

C n m f V st =++--100

1477324.()(%)λ

(1)

式中的4.7733是空气中氧的摩尔数0.2095的倒数。

与1摩尔氧气完全燃烧的可燃性气体的浓度C st 则可简化为:

C n m f V st =

++--100124()(%)λ

(2)

在可燃性气体浓度为爆炸下限L 时,此时理论氧浓度

Co 2=L ()n m f +--24

λ=L ·N (3)

式中:N=()n m f +--24λ

按式(3)计算烷烃爆炸下限时需要的理论氧浓度见表4:

25 文献[5]认为,对大多数石油产物而言,氧含量安全限值为10~11%。用式(3)计算出烷烃爆炸下限时的理论氧浓度为10~12%,而偏高于氧含量安全限值。其原因如前所述,燃烧和爆炸反应不一定是完全的化学反应。

2、作图法

图1所示为甲烷、氧气、氮气的爆炸三角线图,图中甲烷的临界氧浓度约为12%,比式(3)计算的理论氧浓度要高,与实验值相同。用三角线图表示爆炸范围是很方便的,图中,L1,L2,临界氧浓度和U 1,U 2围成的近似三角区为可燃性气体的爆炸范围。L 2,U 2为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L 1,U 1为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通过爆炸范围与顶点C 的直线为空气线,空气线在O —N 的起点为O 2浓度为20.95%处,现在,我们研究某一浓度的混合气体M 1,当加入甲烷时,其浓度沿着M 1与C 的连线变化至M 2,于M 2中加入氧气,其浓度又沿着M 2与O 的连线变化至M 3,由此可见,当混合物M 1的某一组分发生变化时,M 1将朝着该组分的方向发生正负变化,从图中可见,M 1中增加氧气的浓度或降低甲烷的浓度,M 1向进入爆炸范围的方向变化,而氮气发生浓度正负变化时对M 1的爆炸性能的影响不大[6]。

图中,连接顶点为C 与N 的一边是氧浓度为零的线。平行这条边的直线,表示氧浓度为一定值的混合物,与该边平行而与爆炸三角区项点相切的那条线,是我们要求的含氧量安全限值,即图中所示的临氧浓度。

图1 甲烷一氧一氮气混合体在标准大气压、26℃时的爆炸范围

上述爆炸范围三角线图对于研究可燃性气体火灾与的爆炸危险性非常有用,其制作过程如下所述:

首先画出等边三角形,顶点F ,O ,N 分别表示为可燃性气体、氧气和氮气,而后画出空气线F —A ,在F —O 边上取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的爆炸上限U 2 和爆炸下限L 2,在F —A 线上取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上限U 1和爆炸下限L 1,连接U2和U 1,再连接L 2和L 1,将两线段延长成三角形,过项点作平行FN 的切线即临界氧浓度(见图2)

图2 简易爆炸范围作图法

三、焦炉煤气的含氧量安全限值

现在,我们来研究焦炉煤气爆炸的临界氧浓度。焦炉煤气是一种多种可燃性气体的混合物,用爆炸范围三角线图表示时,我们只能将其简化为一种单一气体,这在研究理想气体时是允许的。按照前述的方法,我们首先要求出焦炉煤气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焦炉煤气的L 2和U 2,尚未从文献中发现。不过,我们可用Le Chatlier 公式计算L 2和U 2。 Le Chatlier 公式为:

L=100112233

V L V L V L +++ (4) 式中:L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爆炸上限或下限;

L 1,L 2,L 3…——各单一可燃性气体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爆炸上限或下限;

V 1,V 2,V 3…——各单一可燃性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体积。

焦炉煤气的组成见表(5):

折合)的氮气体积,如此扣除后,各可燃性气体的体积浓度进行重组,V 1,V 2,V 3…按重组后的体积浓度计算。取表5的计算煤气进行重组,得表6。计算时取表7的各组分气体在氧气中的爆炸上限和下限数据。

在1.4和7.0左右,故CnHm 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和上限取1.4和7.0。

现在我们来求焦炉煤气的临界氧浓度,按式(4)计算得焦炉煤气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L 2为4.32,爆炸上限U 2为65.7。我们按照前述的作图方法作出焦炉煤气爆炸范围的三角线图,求出的焦炉煤气临界氧浓度为4%。

四、结语

1、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与惰化气体有很大关系,不能简单从空气中含氧量推算。

2、化学计算法和作图法可以简便地求出理论氧浓度和临界氧浓度,其接近于氧含量安全限值。

3、焦炉煤气氧含量安全限值接近4%,不可能高达14.7%。适当放宽焦炉煤气安全氧含量是可以的,工业生产中时常超过1%的氧含量限制,个别达到4%[8]。我们建议,焦炉煤气安全氧含量的放宽值不宜过大。这主要考虑到焦炉煤气组分复杂,一些组分爆炸的作用机理尚不明了。何况焦炉煤气生产及净化是一动态复杂过程,电捕焦油器后还有较长处理工艺,诸多因素会影响着煤气的含氧量,故

前级要严格控制。文献[5]对含氧量限值较高的石油类产物惰化时,要求有火源时氧气要控制在2%,可作为焦炉煤气安全含氧量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惟有,关于煤气爆炸范围和负压电捕焦油器的一点看法。煤气与热力,

1998,1:7-8。

2、吴惟有,季广祥。正确理解煤气爆炸范围,合理配置负压设备。马钢技术,

1990,2:5-7。

3、耿印权,吴九成,吴惟有。焦炉煤气爆炸范围测试及含氧量允许值的研讨,首届冶金煤气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1995,6。

4、佟旭,冯玉琢。工业生产安全技术概要与实用数据手册。北京:电子出版社,

1994年,302。

5、P.A.Carson & C,J.Mamford.The Safe Handling of Chemicals In Industry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 ,1998,123-131.

6、日本安全工学协会。安全技术手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译。

1986,339-355。

7、邓渊.煤气规划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1.

8、汪莉.焦炉煤气含氧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工业安全与防尘,1998,5, 30-31。

Study on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oke Oven Gas

wan chenglue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MMI )

Wang 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bstract

Becaus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views in the safety oxygen concentration of coke oven gas in present, the statement how to decide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flammable gas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n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resulted by inner gas is put out and the simple methods of chemical calculating and drawing to decide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the flammable gas is explored ,and get that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oke oven gas is 4%. According to this result ,we suggest that the reference value of the safety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oke oven gas is 2%..

Key Words: Flammable gas , oxygen concentration , safety threshold

球磨机、分级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球磨机、分级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球磨机、分级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开车前必须做到: (1)检查球磨机,分级机各部镙丝是否紧固,分级机叶片是否完好,转动件有无卡塞。 (2)检查各水门,输矿管是否良好,大小齿轮中有无矿砂或杂物,各润滑点是否良好。 (3)检查各保护装置是否良好,球磨机周围或下边是否有人或障碍物。 (4)开车前与上下工序联系后,发出信号方可开车,按顺序先开分级机,用手盘车后再开球磨机,球磨机运转正常后再给

矿。 2. 运转时要做到: (1) 在分级机运转中,不准用手或其它工具触摸或检修一切部位。 (2) 经常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坚固,球磨机衬板镙丝是否松动, 有无漏矿现象,有异常报告给班长或工段长,停车处理。 (3) 经常检查电机的升温情况,并随时处理。随时检查电流电压的波动情况,并随时做好记录。 (4) 球磨机应均匀给矿,禁止空转,每班按规定加钢球。 (5) 球磨机和分级机必须按技术卡片严格掌握操作条件,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3. 停车前应做到:

安全电压分类及说明

安全电压分类及说明 安全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的范围内。 一、特低电压的区段、限值和安全电压额定值 1. 特低电压区段 所谓特低电压区段,是指如下范围: 交流(工频):无论是相对地或相对相之间均不大于50V(有效值); 直流(无纹波):无论是极对地或极对极之间均不大于120V。 2.特低电压限值 限值是指任何运行条件下,任何两导体间不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值。特低电压限值可作为从电压值的角度评价电击防护安全水平的基础性数据。我国国家标准GB 3805—83《安全电压》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限值为50 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 我国标准还推荐:当接触面积大于1cm2、接触时间超过1s时,干燥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33V、直流电压限值为70V;潮湿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16V、直流电压限值为35V。 3.安全电压额定值 我国国家标准GB 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安全电压的系列,将安全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 具体选用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当电器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护直接接触电击的撮施。 二、特低电压防护的类型及安全条件 1.类型 特低电压电击防护的类型分为特地电压(Extra Low Voltage,缩写ELV和功能特低电压(Functional Extra Low V oltage,缩写FELV)。其中,ELV防护又包括了安全特低电压(SafetyExtraLowVoltage,缩写SELV)和保护特低电压(protective Extra Low V oltage,缩写PELV)两种类型的防护。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相关的导则中有关慎用“安全”一词的原则,上述缩写仅作为特低电压保护类型的表示,而不再有原缩写字的含义,即: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定稿)

东沟煤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家评估法 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

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 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 2. 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上岗前须知 第一条、员工进场时,必须办理劳务证和上岗操作证,否则不准安排上岗。 第二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服从工地负责人指挥。 第三条、操作前不准喝酒,不准带小孩进施工现场。 第四条、现场内不准赤脚、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和硬底鞋。 第五条、无安全防护措施不准高空作业。 第六条、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准任意拆除支架设施及安全装置,不准任意做非本工种工作。 第七条、不准在施工现场打闹,不准从高处向下抛掷任何物件、材料或杂物。 第八条、井(字)架吊篮不准乘人,吊装设备下面不准站人。 第九条、不准带电作业,不准在烟火禁区丢烟头、不准高攀井架、脚手架等。 第十条、不准在施工现场随意大、小便,违者重罚,严禁无证开机,更不准让他人代开机,工作时,不准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检查,执行如下制度: 一、安全生产检查定为四级检查,即:l、班组日检。2、工地项目部周检。3、公司月检。4、总公司季检。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执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二、公司月检:每月月底,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及总工带队,质安科、生产科、技术科、工会、劳工等有关部门派员参加,对公司属下的各工地进行一次全面性安全检查,并在每月二十八日召开由以上检查成员及各工地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等参加的生产会议,通报当月安全检查情况。 三、公司质安科必须对各工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发现的隐患及时向工地指出,以书面通知工地限期整改,并复查。对愈期不整改者,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甚至勒令停工整顿。 四、工地周检:各工地必须由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组织,质安员、施工员、材料员、机电管理员及各班组长参加,每周至少对工地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检、自查、自整改。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下隐患通知书,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整改,以保证施工安全。 五、班组日检:工地各班组长每天班前,必须对本班组的工人正确使用“三宝”情况、身体状态和施工所用的机电设备、施工环境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做好记录。确认安全后,方准工人上岗作业。 六、工地安全员必须每日捡查安全作业情况,并作好登记记录。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工人经教育三次再违反者进行罚款并登记造册。严重违反者勒令停止作业。 七、分管施工员在日常施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情况和工人违章操作现象,要及时制止并汇报给安全员。安全员及时作出处理方案。 八、工地对于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严格按“三定"(即定人、定时、定措施)要求进行整改。安全员、施工员要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将整改结果上报公司质安科进行复检。 九、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的有关资料要及时归档。

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完整版)

山东冠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编辑:刘元生 审核:

批准: 2016年8月 1.适用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山东冠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共安全生产法》 《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改稿)》(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沂安【2016】21号

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山东冠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等要求。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山东冠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实际,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1 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在建设。各部门在安全科的组织下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建议编制大纲要求,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3.2 工作目标:自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2016年9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风险分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3.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主体责任。 4.职责分工 山东冠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

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

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确保安全、规范操作分级机,防止不规范的操作所带来的损失和损伤,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分级机的安全操作。 三、操作规程: 3.1开机前: 3.1.1检查设备各部连接是否紧固、密封是否良好等;检查控制柜各仪表是否完好。 3.1.2应定期检查三角皮带的涨紧度,以防止皮带轮打滑。 3.1.3检查加料料仓内有无杂物,检查滤网是否完好。 3.1.4检查各卸料阀门是否灵活,检查螺旋输送机内是否有异物。 3.2开机: 3.2.1启动引风机,使其运行一段时间达到规定转速,观察运行是否平稳正常。 3.2.2打开脉冲控制仪,打开气源,调整清灰压力到5.5---6.5kg/cm2,确保整个工作过程中清灰压力不得低于5.5kg/ cm2 ,调整脉冲宽度及间隔,使系统负压值处于正常状态。 3.2.3根据粒度要求设定各分级机频率及转向,启动分级机使其达到规定转速。启动时先开2#分级机,再开1#分级机。 3.2.4打开主进风风门及二次风门使其达到规定值。 3.2.5 启动加料机,调整加料速度。 3.2.6 调整二次风机大小及反射锥间隙,使各级粒度段细粒提取干净。 3.2.7 检查引风机所有接口有无漏气现象,同时检查引风机有无异常响声、振动过大、轴承温度过高、电机温度过高等现象,并注意观察电流的变化。 3.3关机: 3.3.1关加料机。 3.3.2关脉冲清灰仪。 3.3.3关主进风及二次风。 3.3.4关分级机。 3.3.5关引风机并待其停稳。 四、相关文件: 《安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五、相关记录: 《日常检查保养记录》《设备维修记录》 - 17 -

安全电压防护的类型及安全条件(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电压防护的类型及安全条 件(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电压防护的类型及安全条件(新版) 安全电压是指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的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 一、特低电压的区段、限值和安全电压额定值 1.特低电压区段 所谓特低电压区段,是指如下范围: 交流(工频):无论是相对地或相对相之间均不大于50V(有效值); 直流(无纹波):无论是极对地或极对极之间均不大于120V。 2.特低电压限值 限值是指任何运行条件下,任何两导体间不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值。我国的安全电压限值规定为:工频有效值的限值为50V、直流

电压的限值为120V。 我国标准还推荐:当接触面积大于1㎝2、接触时间超过1s时,干燥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33V、直流电压限值为70V;潮温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16V、直流电压限值为35V。 3.安全电压额定值 我国将安全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规定为:42V、36V、24V、12V和6V。具体选用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 (1)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 (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3)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 (4)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护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安全质量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安全质量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2号线一期工程05标,位于常州市天宁区,沿青龙西路东西向布置,标段范围包含1站2区间,由东向西分别是: 五角场站~三角场站区间→三角场站→三角场站~紫云站区间。见下图所示。 本标段地理位置图 二、施工风险管理目标 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把施工中潜在的各类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施工安全与优质的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施工成本,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保障施工工期,提高风险管理效益。 三、施工风险管理体系及责任落实制度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对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合同段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工程风险管

理保证体系。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工程部长、安保部长组成的工程风险管理领导体系,见下所示。 组长:由项目经理黄从刚担任; 副组长:由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陈潮学、总工刘元、副总工李华新、安全总监陈建、副经理向智强担任; 成员:安保部长:陈建、工程部长:李兵、设备部长:庞满、物资部长:叶元善、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海燕。 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总监为施工风险管理直接责任人,专职安全员与现场工程师负责日常的风险工程情况资料收集整理及工程风险预防方案的落实检查,各专业队增设专职风险工程巡察员。经理部风险管理小组与建设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参与各方负责人代表组成工程现场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由建设单位负责领导,实行“分级管理,分工负责、集体决策”制,在现场有专职人员开展工作。详见:“工程风险管理体系框图”。

分级筛操作规程

分级筛操作规程 分级筛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详细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筛板、楔子是否缺少或松动,激振器油量是否适当。熟悉本厂集中控制系统机械起动,停止先后顺序。 2.按原煤粒度、水份和矸石含量及时调整处理量。在水份高、原煤粒度大和矸石多时,通知给煤机适当减少给煤量。 3.经常检查筛分产品的粒度组成情况,发现筛上块煤中粉煤含量增多时,应检查筛板是否堵塞,若发现筛板堵塞,应将堵塞部分加以清除,当发现筛下粉煤中块煤含量增多时,应检查筛板是否破损,并及时报告维修工维修。 4.筛子在运转中严禁进入筛箱索取卡在筛板上的煤块石块。 5.禁止在筛面上用大锤或其他工具打碎大块煤及大块矸石。 6.不得在开车时上筛面清理筛孔及处理有关事故。万向节损坏,筛板松动和吊钩、钢丝绳断裂等,必须停车处理。 7.负责原煤分级任务,及时和给煤司机联系,调整给煤量,提高分级效率。 8.随时检查和维护筛子各部件及附属设备。如遇筛板松动时,应及时打紧。 9.和上仓机尾司机共同负责疏通7.7米标高至8.9米标高间的溜槽。保证其畅通无阻。 10.负责分级筛进出物料的洒水工作。

11.坚守工作岗位,切实执行保安规程及操作规程,并负责所在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 12.每班司机必须检查设备,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报告车间主任和控制室。 13.交接班必须在本岗位进行。 14.交接班司机应共同检查如下部件: (1)筛板是否破损和松动。 (2)筛子吊挂、传动装置(电动机、万向节等)是否有螺丝损坏,特别是吊挂装置上的M30U型螺栓要仔细检查,如有损伤要及时更换。 15.筛子前后溜槽有无漏煤,溜槽是否堵塞,筛板是否整洁干净。 16.电器设备、信号照明是否完善,工作用具是否齐全,工作区域是否卫生。 17.如发现问题,一般应由交班司机进行处理,如有困难,可及时报告车间主任和接班人员协商解决。 18.双方共同检查完毕后,确认无异常现象时,共同在交接班日志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19.在工作中必须穿工作服中,女同志要戴工作帽,不许穿高跟鞋。 20.工作人员应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和维护设备,在工作中不得打闹中、玩耍,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21.发生人身及机械事故时,应急速停车,并报告控制室。 22.禁止触摸设备运转部份。

项目工程风险等级划分规范标准

XXX地铁建设工程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 一、编制依据 依据XXX下发的《XXX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建技[XXX]XXX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XXX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的有关标准,同时结合XXX地铁以往的地下工程经验,制定本标准。二、风险分类及分级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应从地下工程自身风险以及周边环境两方面等考虑,归纳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 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风险源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Ⅳ级。 三、自身风险 地下工程的自身风险是指由于地下工程自身建设要求或施工活动所导致的风险。自身风险等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埋深、工艺特点、结构特性(如地下结构层数、跨度、断面形式、覆土厚度)等风险因素。其中,明挖法和盖挖法可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作为分级参考依据;盾构法以隧道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连续掘进长度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暗挖结构根据隧道的长度、地质复杂程度、环境条件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 (一)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Ⅳ级 Ⅰ级: 明(盖)挖法基坑开挖深度H≥25m; Ⅱ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20m≤H<25m; Ⅲ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14m≤H<20m; Ⅳ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5m≤H<14m。 注: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风险等级可上调一级。 (二)盾构隧道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级

1、Ⅰ级 (1)处于非常接近状态(距离≤0.3D)的并行或交叠盾构隧道; (2)较长范围(长度≥100m)浅埋(盾构覆土厚度≤0.7D)的盾构隧道; (3)连续掘进长度超过1.5km的盾构隧道; (4)较长范围(长度≥150m)内开挖断面70%以上存在密实承压水砂层; (5)超长(长度大于18m)盾构区间联络通道;上方有重要建(构)筑物、河流等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 2、Ⅱ级 (1)处于接近状态(0.3D<距离≤0.7D)的并行、交叠盾构隧道; (2)较长范围(长度≥100m)覆土厚度为0.7D<H≤1.0D的盾构隧道; (3)开挖断面范围内粉土、砂土层超过50%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 (4)进出洞加固区内存在厚层(厚度≥4m)的承压水粉土、砂土含水层的盾构始发到达区段。 3、Ⅲ级 (1)一般的盾构法隧道; (2)一般盾构区间的联络通道; (3)一般盾构始发到达区段(一个区间共两处,分别在两站端位置)。 四、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环境影响的风险主要指建设活动导致周边区域的建(构)筑物发生影响或破坏,地下工程环境影响的分级需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与工程影响区域范围内环境设施的重要性、位置关系、地下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等因素划分。 (一)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类。 1、Ⅰ类环境设施 省级以上历史文物建筑、对沉降变形特殊敏感建筑(如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厂房等)、110kV及以上高压线铁塔、高速铁路、铁路站场、运营地铁盾构区间、高架桥立交桥的主桥、海河等。 2、Ⅱ类环境设施 标志性建筑、无桩基的多层住宅楼,高耸建(构)筑物(如水塔、烟囱),35KV 及以上变电站,油库、加油站、加气站、地下道路和交通隧道、地下商业街及重

安全电压范围

安全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的范围内。 一、特低电压的区段、限值和安全电压额定值 1. 特低电压区段 所谓特低电压区段,是指如下范围: 交流(工频):无论是相对地或相对相之间均不大于50V(有效值); 直流(无纹波):无论是极对地或极对极之间均不大于120V。 2.特低电压限值 限值是指任何运行条件下,任何两导体间不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值。特低电压限值可作为从电压值的角度评价电击防护安全水平的基础性数据。我国国家标准GB 3805—83《安全电压》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限值为50 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 我国标准还推荐:当接触面积大于1cm2、接触时间超过1s时,干燥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33V、直流电压限值为70V;潮湿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16V、直流电压限值为35V。 3.安全电压额定值 我国国家标准GB 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安全电压的系列,将安全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 具体选用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当电器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护直接接触电击的撮施。 二、特低电压防护的类型及安全条件 1.类型 特低电压电击防护的类型分为特地电压(Extra Low Voltage,缩写ELV和功能特低电压(Functional Extra Low Voltage,缩写FELV)。其中,ELV防护又包括了安全特低电压

分级破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分级破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分级破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须知 1、熟悉破碎机型号、性能、结构、作用、工作原理 及相关技术参数。 2、熟练掌握电机、电气控制系统,牢记信号规定。 3、熟知前后工艺设备流程,工艺要求。 二、开机前准备工作 1、检查各紧固件、螺栓、联接是否紧固可靠,不得 有松动现象。 2、检查电机、电气控制系统、信号照明等是否完 好、皮带是否张紧,点动空机确认电机转向无误,破碎齿 无碰撞。 3、检查进出溜槽有无堵塞,卡住现象。

4、检查润滑是否良好,有无漏油现象,润滑油不够,须加足量二硫化铜锂基润滑脂。 5、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可靠。 6、查看交接班运转记录。 三、启动破碎机 1、接到开机信号,并回复相应信号,确认301入洗原煤皮带运输机正常运转,按下破碎机开机按钮。破碎机应先于204手选胶带输送机开机,启动必须是空载启动。 2、破碎机运转正常以后,给入原煤,供料应连续均匀。 3、运转中注意事项: (1)、物料中不得有铁器,木棒(柴)等,有木棒(柴)、铁器应拣出。 (2)、入料粒度不得大于200mm,如发现应先用锤敲碎,注意观察出料粒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过粗现象,

1安全电压级别我国有关标准规定36v24v12v三个电压等级为...

1.电路的组成 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不论电路的结构如何复杂,但就其作用来说,一个完整的电路(如图6-1)由电源、负载、保护装置及导线等四部分组成。 图6-1 电路组成 2.电路图 在设计、安装或维修各种实际电路时,经常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如果是画实物连接图,虽然直观,但很麻烦。所以很少画实物图,而是画电路图。所谓电路图就是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3.电路的状态 电路一般有三种状态:通路状态、断路状态和短路状态。 (1)通路状态:电源与负载连接成闭合回路的状态。 (2)断路状态:电源与负载没有连接成闭合回路的状态。 (3)短路状态:电源未经负载而直接由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的状态。 4.直流电 直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 5.交流电 交流电是指电流(及电压、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压和交变电动势统称为交流电。通常将交流电分为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两大类,正弦交流电是指其交流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一般家庭用电为交流220V,50HZ。 6. 日常生活中取电用电都会使用到插座,常见插座有:

(1)电脑插座又称网络插座、网线插座、宽带插座、网络面板。电脑插座有一种从电话中分离,所以就有了电话电脑一体插座;电脑插座另一种从有线电视分离,所以有了电视电脑一体插座; (2)电话插座; (3)电视插座又称TV插座、电视面板、有线插座; (4)空调插座,又称16A插座,因为一般的插座都是10A电流,而空调插座是16A电流。 7.常见的灯具介绍 现代灯具主要应用于包括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特种照明等场所。家居照明从电的诞生出现了最早的白炽灯泡,后来发展到荧光灯管,再到后来的节能灯、卤素灯、卤钨灯、气体放电灯和LED特殊材料的照明等等,所有的照明灯具大多还是在这些光源的发展下而发展,如从电灯座到荧光灯支架到各类工艺灯饰等。 8.日光灯照明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25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一、本规程适用于φ1200以上沉没式或高堰式螺旋分级机使用。 二、设备的合理使用 1、本机不允许重载起动。起动前应将螺旋提起200~300毫米,方可起动。 2、槽内积渣、碎钢球必须定期清理。 三、运转前的检查与准备 1、减速机内油量是否充足。 2、各开式齿轮付是否加油。 3、各轴承十字头瓦是否加油。 4、电机轴承是否加润滑油。 5、各开式齿轮付啮合是否良好。 6、各部螺栓及顶丝是否紧固。

7、联轴节是否完好。 8、螺旋叶片是否断裂,衬铁有无磨穿脱落,叶片支架是否有严重变形。 9、螺旋尾部是否提起。 10、溢流管阀门是否打开。 11、保护装置是否接妥。 12、电流、电压表是否正常。 13、各电器开关是否良好。 四、操作方法 (一)开车顺序 1、接到开车信号后,通知下道工序开车。 2、合上开关,按下起动按钮,起动主电机。 3、起动提升电机,将左右螺旋叶缓缓下降。 4、逐步给矿、给水。 (二)停车顺序 1、停止给矿、给水。

2017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矿业有限公司***煤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煤矿 企业法人: *** 矿长: *** 安全副矿长: *** 生产副矿长: *** 机电副矿长: *** 技术负责人: *** 总工: *** 编制:技术组 编制日期: 2017年5月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审批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强化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通知》(云煤安发【2016】46号文)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特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 成员:***、***、***、***、***、***、***、***、***、其他各部门人员、调度室人员、安全员、巡回瓦检员、各队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技术科,***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

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煤矿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四、工作内容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体系,以排查治理煤矿生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煤矿安全生产体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员工岗位规范及落实情况。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规定各工作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 2、煤矿隐患整改台帐和小结情况。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措施、资金、时限和责任人及验收人。 3、煤矿通风、瓦斯、火灾、防治水、顶板、机电运输、监测监控等生产系统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六大系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 版)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一、本规程适用于φ1200以上沉没式或高堰式螺旋分级机使用。 二、设备的合理使用 1、本机不允许重载起动。起动前应将螺旋提起200~300毫米,方可起动。 2、槽内积渣、碎钢球必须定期清理。 三、运转前的检查与准备 1、减速机内油量是否充足。 2、各开式齿轮付是否加油。 3、各轴承十字头瓦是否加油。 4、电机轴承是否加润滑油。 5、各开式齿轮付啮合是否良好。 6、各部螺栓及顶丝是否紧固。 7、联轴节是否完好。 8、螺旋叶片是否断裂,衬铁有无磨穿脱落,叶片支架是否有严重

变形。 9、螺旋尾部是否提起。 10、溢流管阀门是否打开。 11、保护装置是否接妥。 12、电流、电压表是否正常。 13、各电器开关是否良好。 四、操作方法 (一)开车顺序 1、接到开车信号后,通知下道工序开车。 2、合上开关,按下起动按钮,起动主电机。 3、起动提升电机,将左右螺旋叶缓缓下降。 4、逐步给矿、给水。 (二)停车顺序 1、停止给矿、给水。 2、待槽内矿砂搅拌完后停主电机。 3、开动提升电机,将螺旋提起。 五、运转监视 1、各部电流表,电压表、电压、电流有无异常。

安全电压SELV和PELV

安全电压SEL V和PEL V 7.3 特低电压配电 7.3.1 特低电压(EI.V)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交流50V。特低电压可分为安全特低电压(SELV)及保护特低电压(PEIN)。 7.3.2 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设备,可作为特低电压电源: 1 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采用加强绝缘层或接地屏蔽层隔离开的安全隔离变压器。 2 安全等级相当于安全隔离变压器的电源。 3 电化电源或与电压较高回路无关的其他电源。 4 符合相应标准的某些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已经采取了措施,可以保障即使发生内部故障,引出端子的电压也不超过交流50V;或允许引出端子上出现大于交流50V的规定电压,但能保证在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情况下,引出端子上的电压立即降至不大于交流50V。 7.3.3 特低电压配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1 SELV和PEIN的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1)ELV回路的带电部分与其他回路之间应具有基本绝缘;ELV回路与有较高电压回路的带电部分之间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作保护隔离,也可采用基本绝缘加隔板; 2)SELV回路的带电部分应与地之间具有基本绝缘; 3)PELV回路和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地。 2 ELV系统的回路导线至少应具有基本绝缘,并应与其他带电回路的导线实行物理隔离,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SELV和PELV的回路导线除应具有基本绝缘外,并应封闭在非金属护套内或在基本绝缘外加护套; 2)ELV与较高电压回路的导体,应以接地的金属屏蔽层或接地的金属护套分隔开; 3)ELV回路导体可与不同电压回路导体共用一根多芯电缆或导体组内,但ELV回路导体的绝缘水平,应按其他回路最高电压确定。 3 ELV系统的插头及插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插头必须不可能插入其他电压系统的插座内; 2)插座必须不可能被其他电压系统的插头插入; 3)SELV系统的插头和插座不得设置保护导体触头。 4 安全特低电压回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SELV回路的带电部分严禁与大地、其他回路的带电部分及保护导体相连接; 2)SELV回路的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应与大地、其他回路的保护导体、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相连接。 7.3.4 ELV系统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SELV回路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且无分支回路时,其线路的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可由变压器一次侧的保护电器完成。 2 当具有两个及以上SEL V分支回路时,每一个分支回路的首端应设有保护电器。 3 当SELV超过交流25V或设备浸在水中时,SELV和PELV回路应具有下列基本防护: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7326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生产自主组织开展的,对生产、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本制度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各厂矿)。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公司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安全监察部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第五条各厂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

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各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区队(车间)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 第六条各厂矿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第七条各厂矿在生产系统、装备的投运、移交、运行、停运或重启时,应由单位分管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职能部门组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一)停运或重启是指下列几种情况:1.煤矿的工作面、巷道封闭或启封; 2.车间、生产线、重要生产设备、装置的停运或重启; 3.地面生产单位的事故停车、停产、停工和重新开车。

安全电压及其相关标准

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指保持独立回路的,其带电导体之间或带电导体与接地体之间不超过某一安全限值的电压。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中国标准规定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V,24V,12V和6V。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即III类设备。 安全电压 标准号:GB3805-1983 替代标准号:被GB/T 3805-1993 替代 发布单位:不详 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点击数:3453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防止因触电而造成的人身直接伤害。 当电气设备需要采用安全电压来防止触电事故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本标准中所列的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额定值。 本标准不适用于水下等特殊场所,也不适用于有带电部分能伸入人体内的医疗设备。 本标准中的《安全电压》相当于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物中的《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low voltage) 1 定义 1.1 安全电压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注:①除采用独立电源外,安全电压的供电电源的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 ②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它电气系统和任何无关的可导电部分实行电气上的隔离。 ③直流电的上限值待以后补充制订。 1.2 人身直接伤害 因电流本身的作用而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2 等级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I.

编号: FS-QG-33943螺旋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 Spiral classifier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本规程适用于$ 1200以上沉没式或高堰 式螺旋分级 机使用。 二、设备的合理使用 1、本机不允许重载起动。起动前应将螺旋提起200?300 毫米,方可起动。 2、槽内积渣、碎钢球必须定期清理。 三、运转前的检查与准备 1、减速机内油量是否充足。 2、各开式齿轮付是否加油。 3、各轴承十字头瓦是否加油。 4、电机轴承是否加润滑油。 5、各开式齿轮付啮合是否良好。 6、各部螺栓及顶丝是否紧固。

7、联轴节是否完好。 叶片支架是&螺旋叶片是否断裂,衬铁有无磨穿脱落,否 有严重变形。 9、螺旋尾部是否提起。 10、溢流管阀门是否打开。 11、保护装置是否接妥。 12、电流、电压表是否正常。 13、各电器开关是否良好。 四、操作方法 (一)开车顺序 1、接到开车信号后,通知下道工序开车。 2、合上开关,按下起动按钮,起动主电机。 3、起动提升电机,将左右螺旋叶缓缓下降。 4、逐步给矿、给水。 (二)停车顺序 1、停止给矿、给水。 2、待槽内矿砂搅拌完后停主电机。

3、开动提升电机,将螺旋提起。 五、运转监视 1、各部电流表,电压表、电压、电流有无异常 2、各轴承瓦温不高于60 C。 3、返矿口无堵塞,无积矿。 4、各运转部位无异响,无碰击声。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 shi on Desig n Co., Lt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