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正确的是()

A.在药物的作用下,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2.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图中①②③④为体液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是()

A.①②③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B.相对①来说,②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C.④中的液体可透过管壁直接进入②

D.在生物体中,体液大部分存在于③中

4.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

C.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受到破坏

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Na+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脑干与控制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6.根据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是促甲状腺激素

B.②只能运输到甲状腺

C.该过程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③浓度过低时,对垂体的促进作用增强

7.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作用时间短暂B.反应速度迅速C.作用范围局限D.通过体液运输

8.有关过敏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特异性免疫

B.初次接触到过敏原就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D.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9.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导致的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匀导致的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10.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③D点浓度促进茎的生长,抑制芽的生长.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1.关于植物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A.2,4﹣D属于一种植物激素

B.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使用上不受限制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

12.我国政府将在今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的()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

C.种群密度D.迁入率、迁出率

13.对调查活动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B.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先滴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会导致数值偏大14.如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10年,种群的数量不断增长

B.第15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值

C.第20年时,种群数量恢复到A点时的水平

D.第15到20年,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J”型曲线

15.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

B.干涸后的池塘发生的演替是属于次生演替

C.群落演替最终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D.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6.如图所示甲、乙、丙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C.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特征、物种丰富度

D.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

1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生产者

B.碳在①与③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C.①→②→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D.①和⑤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18.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属于对信息传递的应用

C.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D.植物开花属于行为信息

19.表是探究不同浓度的NAA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浓度由a到e依次升高),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清水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高(cm)16 20 38 51 42 24

A.清水组起对照作用

B.说明NAA对芹菜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C.各组培养时间应该相同

D.浓度c最接近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

2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对濒危物种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2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黑色(A)对浅色(a)显性.该桦尺蠖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请回答:

(1)该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之为该种群的,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因为黑色个体与浅色个体之间不存在,所以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2)若该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则下一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2.图中,乙为甲方框内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人在饮水不足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刺激,一方面促使垂体释放,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兴奋传至,形成渴觉,促使人主动补水.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此时,②的膜内电位变化为,紧接着,末梢内①中的释放到③内,与④上的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并抑制(激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求.

23.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请回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幼嫩组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种运输方式称之为.该激素能与(激素)协同,共同促进植物细胞伸长.

(2)在人们认识生长素的历程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进行解释: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利用胚芽鞘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材料A应选择(琼脂片/云母片),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应将两组装置置于

环境中培养.

②结果分析:

a.如果,则支持观点一;

b.如果,则支持观点二.

24.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请回答:

(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组成.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功能.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就会使人患.

(2)T细胞识别抗原后,能产生并分泌,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丙和记忆B细胞,则丙为.同时,该物质能反过来刺激T细胞增殖从而产生更多的该物质,这是一种调节.

(3)甲与乙结合后,能导致乙细胞解体,释放出其中的抗原,则甲为,该特异性免疫过程属于.

25.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人工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如甲所示,人的食物来自于农作物,来自于家禽家畜,若人体重增加300克,则最少要消耗农作物克.

(2)从能量角度分析设计乙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中,沼气池中的生物属于.乙中“管道”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

(3)估算大棚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乙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

26.以下是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动物体内某激素的部分实验:

提出问题: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做出假设: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促使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过程:

A狗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提取液B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请回答:

(1)科学家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发现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他认为这是一个“顽固”的神经反射.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来彻底排除神经反射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2)实验中,A狗与B狗应该为,以排除的影响.

(3)通过该实验,并不能认定实验假设是正确的,请参照题中实验过程,补充完善实验:

提取液B狗的血液

(4)斯他林和贝利斯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做,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该激素只能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正确的是()

A.在药物的作用下,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专题】进化思想;生物的进化.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在使用药物之前,药物只能对其抗药性进行选择,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正确;

D、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物种是指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物种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种群是指生活同一地区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物种则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在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中,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导致出现生殖隔离;而在同地的物种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地理隔离就会形成生殖隔离.

【解答】解:①一个物种包括许多个种群,①错误;

②物种是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并与其他物种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②正确;

③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正确;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导致出现生殖隔离,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种的概念和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3.图中①②③④为体液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是()

A.①②③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B.相对①来说,②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C.④中的液体可透过管壁直接进入②

D.在生物体中,体液大部分存在于③中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图形图表题;模式图;内环境与稳态.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答】解:A、①②④组成人体的内环境,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血浆和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蛋白质较多,B错误;

C、淋巴不能通过淋巴管进入组织液,C错误;

D、细胞内液的含量占体液的,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

C.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受到破坏

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

B、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B正确;

C、人体具有一定地调节能力,因此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一般不会被破坏,C错误;

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意义及调节机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Na+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脑干与控制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A正确;

B、神经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B错误;

C、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的区域为下丘脑,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是脑干,C错误;

D、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根据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是促甲状腺激素

B.②只能运输到甲状腺

C.该过程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③浓度过低时,对垂体的促进作用增强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专题】概念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

【解答】解:A、根据试题的分析,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②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随着血液循环运输至全身各处,但是只有甲状腺细胞表面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故只能作用于甲状腺,B错误;

C、根据试题的而分析,图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正确;

D、③浓度过低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作用时间短暂B.反应速度迅速C.作用范围局限D.通过体液运输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对比分析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解答】解:激素调节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到内环境,经运输,到器官起作用,反应速度较缓慢,但持续时间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列表比较,明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并且识记各自的调节特点.

8.有关过敏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特异性免疫

B.初次接触到过敏原就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D.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分析】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

【解答】解:A、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体液免疫过程,正常情况下抗体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而过敏反应中抗体吸附在细胞的表面,A正确;

B、初次接触到过敏原不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但能发生免疫反应,B错误;

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正确;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和过敏反应的机理和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导致的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匀导致的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专题】观察类实验;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一的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说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实验二说明尖端产生的刺激能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促进生长;实验三中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实验四中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得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解答】解:A、据图分析:实验一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证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没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导致的,A错误;

B、实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隔断的胚芽鞘可以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

C、实验三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对侧生长,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匀导致的,C正确;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但没有说明是吲哚乙酸,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学习分析实验.

10.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③D点浓度促进茎的生长,抑制芽的生长.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

【解答】解:①每一条曲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表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①正确;

②据图示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说明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②正确;

③D点浓度促进芽、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③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不能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

11.关于植物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A.2,4﹣D属于一种植物激素

B.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使用上不受限制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对比分析法;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対织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

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抑制种子萌发.

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解答】解:A、2,4﹣D是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是生长素类似物,A错误;

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激素类似物,在生产使用上也会受限制浓度,使用方法等限制,B错误;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

D、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12.我国政府将在今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的()

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

C.种群密度D.迁入率、迁出率

【考点】种群的特征.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我国政府将在今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答】解: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目的是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使幼年个体增多,A正确;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会改变人口性别比例,B错误;

C、“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目的是调整人口年龄结构,C错误;

D、“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不是基于迁入率、迁出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考查了我国人口现状及其年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13.对调查活动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B.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先滴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会导致数值偏大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种群丰富度的研究,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培养酵母菌用的是液体培养方式,所以要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A正确;

B、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正确;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要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加含酵母菌的培养液,C错误;

D、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4.如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10年,种群的数量不断增长

B.第15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值

C.第20年时,种群数量恢复到A点时的水平

D.第15到20年,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J”型曲线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专题】坐标曲线图;种群和群落.

【分析】据图分析,1﹣10年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10﹣20年λ<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20﹣30年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A、前10年年λ>1,种群的数量不断增长,A正确;

B、10﹣20年λ<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故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值,B错误;

C、10﹣20年λ<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故第20年时,种群数量比A点少,C错误;

D、第15到20年,λ<1,数量一直减少,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不符合“J”型曲线,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利用曲线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情况,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5.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

B.干涸后的池塘发生的演替是属于次生演替

C.群落演替最终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D.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考点】群落的演替.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A、根据概念可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A正确;

B、干涸后的池塘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发生的演替是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

C、自然条件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只有在适宜条件下,才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C错误;

D、人类活动使得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如图所示甲、乙、丙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C.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特征、物种丰富度

D.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突触的结构;种群的特征.

【专题】概念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内环境与稳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一部分.

2、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小体不是突触的结构,A错误;

B、血浆、组织液同属于细胞外液,B正确;

C、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特征,C错误;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突触的结构、内环境的组成、种群和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几何图表达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兰波广超 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填空和简答题。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空气 3.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 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狐→鹰→食草虫→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草虫→鹰→蛇 5.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 6.: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鸟类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8.西藏野牦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依赖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改变环境 9.去年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之一。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A. 由有机物组成 B. 具有细胞结构 C. 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 能在人体发病 10.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 液泡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11.] 12.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会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 5×、10× B. 10×、40× C. 15×、10× D. 20×、35× 13.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 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4.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 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5.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 A. a→c→d→b B. a→b→c→d C. c→d→a→b D. a→d→b→c 16.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 B.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D. 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17.下列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和水 B. 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C. 有机物和氧气 D. 有机物和水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范文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 )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 ) A、1B、2C、3 D、4.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 A、1 B、2 C、3 D、4 E、5 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D、甘油分解 E、脂肪酸β-氧化 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

《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除第6、7题每空2分外,每空1分,共50分) 1、同位素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Avery分别利用32P 标记DNA与 35S 标记蛋白质,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卡尔文用__14C__标记追踪,阐明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初始过程;Meselson用同位素__15N_证明DNA就是半保留复制。如果要特异标记细胞内正在复制的DNA,应该用_3H-T_______。 2、DNA聚合酶就是DNA复制最关键的酶,它的高保真性主要依赖于它的另一种活性, 即__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还靠__5’-3’外切__酶活性来清除冈崎片段上的引物。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就是___DNA连接酶__。根据您对DNA复制的认识,DNA复制还需要解链酶与引物酶。 3、原肠胚期就是胚胎的三个胚层开始形成的时期,三个胚层形成动物的各种组织结 构:脑由_外胚层_发育而成,心脏由_中胚层_形成,肝脏由___内胚层_形成,肾脏由__中胚层_形成,颅面骨由__神经嵴__形成。 4、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十分精细,导致_细胞分化_,从而形成多细胞个体,多细胞动物 又称为__后生_动物。不同细胞与组织表达不同的基因,主要因为不同组织中表达不同的_转录因子_,或者不同基因的__调控序列__被选择性修饰。现在把基于染色体的修饰而不就是DNA序列的变化而引起的基因表达的差异称为_表观遗传。 5、动物的几乎所有的“门”都就是在___寒武纪__时期开始的几百万年里产生的,这叫做 __寒武纪爆发__。然而,各种动物的演化程度就是不同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就是海绵动物__,几乎没有组织分化;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__只有两个胚层_,身体辐射对称;___扁形_动物开始有了中胚层, 但中胚层间没有形成体腔;以__线虫___动物为代表的一大类动物,它们的体壁中胚层与消化管内胚层之间存在空腔,称为假体腔_; 以__蚯蚓__为代表的环节动物开始有了体腔,并且身体出现_分节;_软体_动物种类繁多,仅次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__昆虫__纲就是本门最大的纲,其她的类群还包括__甲壳_纲,如__虾蟹__、__多足_纲,如__蜈蚣、__蛛形__纲,如__蜘蛛_。 6、某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发生突变,以至于在有乳糖而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也无法表 达代谢乳糖的酶,这种突变可能就是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的突变,还可能就是抑制蛋白乳糖结合位点突变。另外一种乳糖操纵子的突变恰好相反,在甚至没有乳糖的时候,它也会表达代谢乳糖的酶,这可能就是抑制蛋白失活的突变,还可能就是__操纵基因__ 发生突变。(本题每空2分)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艾滋病病毒 B.山羊 C.柳树 D.草履虫 2.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认为描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B.阳光→牧草→牦牛 C.蝗虫→青蛙→蛇→鹰 D.水分→牧草→绵羊→牧民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 8.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显微镜是 A.目镜5×,物镜8×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20×,物镜15× 9. 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在观察黄瓜果皮的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些绿色的颗粒状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 11.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苹果的果肉细胞 C.菠菜的叶片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2.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安溪卫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卷选择题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蛋白质中氮的含量约占 A 、 6.25% B 、10.5%C、 16% D 、19%E、 25% 2、变性蛋白质分子结构未改变的是 A 、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E、空间结构 3、中年男性病人,酗酒呕吐,急腹症,检查左上腹压痛,疑为急性胰腺炎,应测血中的酶是 A 、碱性磷酸酶 B 、乳酸脱氢酶C、谷丙转氨酶D、胆碱酯酶E、淀粉酶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A 、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5、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E、是已 经变性的蛋白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D、缺乏辅酶或辅基 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A 、酶浓度B、底物浓度C、温度D、溶液pH E、以上都是 7、肝糖原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是因为肝中含有 A 、磷酸化酶 B 、葡萄糖 -6-磷酸酶C、糖原合成酶D、葡萄糖激酶E、己糖激酶 8、下列不是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式是 A 、机械能B、热能C、 ATP D、电能E、化学能 9、防止动脉硬化的脂蛋白是 A、CM B 、VLDL C、 LDL D、 HDL E、 IDL 10、以下不是血脂的是 A 、必需脂肪酸 B 、磷脂C、脂肪D、游离脂肪酸E、胆固醇 11、一分子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38 B、 131 C、 129 D、146 E、 36 12、没有真正脱掉氨基的脱氨基方式是 A 、氧化脱氨基B、转氨基C、联合脱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E、以上都是 13、构成 DNA 分子的戊糖是 A 、葡萄糖B、果糖C、乳糖 D 、脱氧核糖E、核糖 14、糖的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 、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以供急需的有效方式 B 、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 C、糖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 D 、为合成磷酸提供磷酸核糖 E、与药物、毒物和某些激素的生物转化有关 15、体内氨的主要运输、贮存形式是 A 、尿素B、谷氨酰胺C、谷氨酸 D 、胺E、嘌呤、嘧啶 16、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DNA 分子含有体现遗传特征的密码 B 、子代 DNA 不经遗传密码即可复制而成

北京大学 2010年 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试专用纸姓名:学号:考试类别: 考试科目:普通生物学A 考试日期:2010-6-11阅卷教师:佟向军 以下为答题纸,共7 页

一、填空(每空0.5分,共35分) 1.我们的身体无法利用纤维素,是因为我们消化道内的________酶仅能水解________ 键,而无法水解_________键。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________。 2.根据是否有细胞核膜来区分,细胞分为_______细胞和_______细胞。细胞骨架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三种成分。其中: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丝的是______,与胞质分裂相关的是________,与肌肉收缩有关的是______。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______进行,它又可分为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前者的产物是______,后者的产物是________。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___________进行,其主要作用是固定______,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循环。4.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能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分子叫做________,包括______和______两大类。细胞本身与信号分子结合的蛋白质叫做________,它们在细胞中的位置各不相同,脂溶性信号分子的结合蛋白,主要位于__________,水溶性信号分子的结合蛋白,主要位于________。在细胞内,起第二信使作用的有________(举一例即可)。5.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时期。DNA复制在____期。调节细胞周期的因子叫做____________,它由______和______两种蛋白组成。细胞周期有_____个检验点,它们分别位于____________期。 6.人的α-珠蛋白基因位于16p13.33, 其中16代表_____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13代表_______________。 7.DNA的复制是__________方式,即两条DNA链解开,分别以各自为____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合成其互补链。复制所需要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复制无法从头开始,需要________________,它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新链的延伸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一条链连续复制,称为______________,另一条链复制不连续,称为____________,不连续的DNA片段叫做______________。 8.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题人教版

2009—20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说明:1.请用圆珠笔或钢笔答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题共分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Ⅱ卷答题栏的相应位置内。 3.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 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A 、阳光 B 、生存空间 C 、空气 D 、土壤 3.桃树不宜在热带种植,荔枝不宜在北方种植,这是受( )的制约? A 、空气 B 、温度 C 、水分 D 、土壤 4.我们吃的豆角是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A 、花托 B 、子房壁 C 、胚珠 D 、子房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阳光、空气、水组成 C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6.你自己发过豆芽吗?黄豆种子萌发时首先发育的是 A 、胚芽 B 、胚根 C 、子叶 D 、胚轴 7.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能使视野中的污点移动,那么,判定污点应在 A 、装片上 B 、目镜上 C 、反光镜上 D 、物镜上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8.有一个物像在视野中上方如图a 的位置上,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9.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A 、有无细胞膜 B 、有无细胞壁 C 、有无细胞质 D 、有无细胞核 10.在生物的细胞结构中,与呼吸作用有关,能够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B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 C 、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 D 、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12.染色体的组成物质是 A 、基因和蛋白质 B 、DNA 和基因 C 、DNA 和蛋白质 D 、遗传信息和基因 13.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通过两次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A 、30对 B 、15条 C 、60对 D 、15对 14.农民在雨后移栽玉米幼苗时,一般要去掉一些叶,这是为了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吸收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15.下列除哪一结构外,其余结构在层次上都是一致的? A 、心脏 B 、血液 C 、肺 D 、果实 16.以下是几种关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 、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C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 、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17.下列关于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基本结构 B 、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 、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能够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D 、草履虫对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装 订 线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 )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 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 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浙江大学普通生物学复习题(动物学部分年冬)

(生物科技行业)浙江大学普通生物学复习题(动物学 部分年冬)

浙江大学动物学2011冬复习题 1、★结缔组织分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结缔组织分为六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对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异物、细菌、病毒以及死细胞及其碎片等,是细胞免疫系统的成员,起保护作用;肥大细胞(mastcells)能分泌壹种物质,防止血液凝结;脂肪组织:起支持、保护的作用,以及维持体温和贮藏能量、参和能量代谢等作用;软骨组织主要起支持作用。骨组织主要起支持的作用;血液主要起为全身的组织细胞运输能量、氧气和代谢废物的作用。 2、★脊索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分为几个亚门?且分别列举几个代表种类。 (1).具脊索。脊索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是壹条具弹性、不分节、起支持作用的棒状支柱。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2).具背神经管。背神经管位于脊索的背面,呈管状,其内部具有管腔,神经中枢位于其中。背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3).具咽鳃裂。咽鳃裂为咽部俩侧壹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和外界相通。低等水栖种类的咽鳃裂终生存在,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蝌蚪)具有鳃裂,发育成熟后,完全消失。(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仍有以下差别:脊索动物的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道的腹面,循环系统为封闭式。极大多数脊索动物若有尾部,总在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 分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脊椎动物亚门——七鳃鳗(圆口纲)、鲨鱼,豹鲨,孔鳐、黄鳝(鱼纲),蝾螈,大鲵(娃娃鱼)玳瑁,眼镜蛇(爬行类)。 3、★动物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且以具体动物为例分别说明。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细胞通过胞饮和吞噬作用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在细胞内移动,和溶酶体融合,成为次级溶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35分) 1.将松树和桃树这两种植物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松树的松球果包被着果皮 D、松树的松球果有鳞片 2.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 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 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韧皮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行成层 D、韧皮部中的导管 4.粮库中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 A、不随意践踏草坪 B、合理密植农作物 C、给路边的大树根部留有空隙 D、储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风孔 6.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水循环的进行速度 B、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 C、吸收地球上过多的水分 D、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不变 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8.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10.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11.在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银杏 B、卷柏 C、牡丹 D、海带 12.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试题

普通生物学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新的细胞核形成时,最多可形成几个小的核仁,然后再汇集成一个大的核仁( ) A.5个B.10个C.46个D.23个2.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约为( ) A.1.80 B.4.8 C.7.0 D.8.0 3.下列物质与细胞松驰素B的作用相反的药物是( ) A.长春花碱B.紫杉醇 C.秋水仙素D.鬼笔环肽 4.下列与真核细胞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粒和中心体是同源的细胞器 B.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直接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包装 C.微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种类有所不同,如乙醛酸循环体,在植物细胞中有,但动物细胞中没有 D.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均高于其外膜 5.上皮细胞之间的牢固连接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种连接方式( ) A.桥粒B.紧密连接 C.间隙连接D.胞间连丝 6.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的原理是( ) A.抑制核糖体的50S亚基的活性 B.抑制肽链的延伸 C.抑制细菌转肽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酯酶的活性 7.反应1:A──→B+C,△G=+20.920kJ/mol·L;反应2:C+D──→D,△G=-18.320kJ/mol·L。试问:这两个反应的K eq值( ) A.反应1的K eq值大于反应2 B.反应2的K eq值大于反应1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8.过氧化物酶的颜色是棕色的,其原因是( ) A.含有血红素B.含有叶绿素 C.含有Cyt D.含有NAD 9.柠檬酸循环途径中,通过下列哪一项与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连接起来( ) 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10.在人的骨骼肌细胞中,利用肌糖原进行无氧呼吸时,将一个含有10个葡萄糖残基的肝糖原片段,经无氧呼吸后,可向肌纤维提供多少分子A TP( ) A.20个B.30个C.40个D.360个11.下列哪一种物质是天冬氨酸脱氨后的产物( ) A.丙氨酸B.α-酮戊二酸 C.草酰乙酸D.苹果酸 12.在光合作用中,合成一个葡萄糖分子需要A TP 和NADPH的数量分别是( ) A.12、12 B.18、12 C.18、18 D.3、2 13.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而在于C3植物的原因之一是光呼吸弱 B.CO2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作用远大于C3植物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常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而C4植物通常不明显 D.在强光下,C4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远大于C3植物 1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最先形成的结构是( ) A.细胞板B.成膜体 C.细胞膜D.细胞壁 15.下列哪一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不解体,染色体不是靠微管的牵引,而是附着在核膜上,随核膜的延伸而分开( ) A.硅藻B.绿藻C.甲藻D.苔藓16.在哺乳动物体内,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分裂周期最短( )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致同学: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试卷中提供了200分的题目(其中带★标记的为难度较小的题目,带★★标记的为难度适中的题目,带★★★标记的为难度较大的题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些题目做答。答错不扣分。如果你答对的题目超过了100分,本次考试成绩也一律记为100分。祝你成功! 试题 从小学到中学,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半年的时间是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和你一起度过的。我们学习了“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个部分。请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作出最好的选择。相信自己,你是最好的。 一、选择题 1. ★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A.地理 B.生物 C.物理 D.化学 2. ★199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吗?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3. ★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家袁隆平培育的新型生物是: A.杂交水稻 B.杂交小麦 C.克隆羊 D.转基因鱼 4. ★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5. ★秦汉时期我国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在17世纪之前,人们一直试图回答动物和植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生物界,除了病毒,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一定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 C.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6. ★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7. ★将来的你,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那时,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年生物化学期末试卷

05年生物化学期末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0分) 1. 蛋白质变性作用 2.Edman降解 3. 同工酶 4.增色效应 5. 别构效应 二说明生化外文缩写符号(10分) 1. tRNA 2. NAD 3. Ribozyme 4. cAMP 5. GSH 6. TPP 7. Tm 8. pI 9. FAD 10. CoA 三填空题(20分) 1. 1.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各种方法主要是根据蛋白质在溶液中的下列性质 ()、()、()、()和()。 2. 2.常用于氨基酸定量分析的颜色反应是()。 3. 3.肽链的N末端可以用()法、()法、()法和() 法测定;而()法和()法则是测定C末端氨基酸最常用的方法。 4. 4.氨基酸在蛋白质中都是L型的,其中()、()和苯丙氨 酸在紫外光区有吸收。 5. 5.磺胺药物是()的结构类似物,能抑制()酶的活性,最 后导致对细菌生长繁殖的抑制。 6. 6.1953年,Watson 和Crick提出了DNA的()模型,该构象是最 常见的()构象,稳定该构象的作用力主要有()、()。 7.7.能使蛋白质沉淀的方法有()、()、()、()、 ()。 8.8.金属离子对酶的激活作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二是作为 ()。 9.9.pH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1)();(2) ();(3)()。 10.10.DNA变性后,紫外吸收能力(),沉降速度(),粘度 ()。 四判断正误。若是错误的,请改正或说明(20分) 1. 1.某一生物样品,与茚三酮反应呈阴性,用羧肽酶A和B作用后测不到 游离氨基酸,用胰凝乳蛋白酶作用后也不失活,因此可以肯定它属于非肽类物质。() 2. 2.含有四个二硫键的胰脏核糖核酸酶,若用巯基乙醇和尿素使其还原和变

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

《普通生物学A》期末考试试题(2004-2005,第一学期) 2005年1月10日 院系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分,共40分) 1.蛋白质是由__20__种氨基酸通过__肽_键连接而成,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__35S__来特异地标记;核酸可以用__32P__来特异标记;__亚油酸_和__亚麻酸_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2.蛋白质变性的主要标志是__生物活性丧失,这是因为蛋白质的_高(或二、三、四)级结构被破坏。某些变性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动恢复活性,说明蛋白质的__一级结构_决定蛋白质的_高(或二、三、四)级结构_。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它又可分为两个光系统,即光系统__I__和光系统_II_。前者的产物是_NADPH(或还原力)_,后者的产物是_ATP和氧气_。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_叶绿体基质进行,其主要作用是固定_二氧化碳_,这一过程称为_Calvin(或开尔文)_循环。 4.细胞周期包括_G1、__S_、_G2_和__M_四个时期。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G1_期;DNA复制在_S_期。调节细胞周期的最主要的因子叫做_MPF(或有丝分裂促进因子或促卵泡成熟因子)_,它由Cyclin(或周期蛋白)_和_CDK(或周期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_两种蛋白组成。细胞周期有3个检验点,它们分别位于G1/S、_G2/M_和M期,抑癌基因产物_p53(或Rb)_对G1/S检验点的形成很重要。 5.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请将下列物质与其运输方式相连: 进入红细胞 O 2 肠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自由扩散 K+进入神经细胞协助扩散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胞吞作用 Ca2+排出肌肉细胞胞吐作用 胰岛素分泌主动运输 白细胞吞噬细菌 6.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能引起细胞反应的

2017-2018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风吹草低 B.开水沸腾 C.草长莺飞 D.潮起潮落 2.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 A. 虎→鹿→绿色植物 B. 虾→小鱼→大鱼 C. 绿色植物→蛇→鹰 D. 绿色植物→兔→狐 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月季、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4.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其目的是() 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 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D.增强透明度 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希望能在

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 A.10X和10X B.10X和40X C.5X和10X D.15X 和40X 6.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7.下列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苏铁B.云杉C.水稻D.雪松 8.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下列哪项的无机盐?()。 A. 铁、镁、钙 B. 氮、磷、钾 C. 氮、铁、锌 D. 硫、锌、硼 9.“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羊相似。 A.A羊 B.B羊C.C羊D.不能确定10.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 A.胚乳 B.子叶 C.胚芽 D.胚根

(完整版)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A期末考题含答案

《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卷 (2012 年6 月6 日,201/一) 一、填空(除第6、7 题每空2 分外,每空1 分,共50 分) 1、同位素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Avery 分别利用32P 标记DNA 和35S 标记蛋白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卡尔文用14C标记追踪,阐明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初始过程;Meselson 用同位素15N_证明DNA 是半保留复制。如果要特异标记细胞内正在复制的DNA,应该用_3H-T 。 2、DNA 聚合酶是DNA 复制最关键的酶,它的高保真性主要依赖于它的另一种活性, 即3’-5’外切酶活性。DNA 聚合酶还靠 5’-3’外切酶活性来清除冈崎片段上的引物。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的酶是DNA 连接酶。根据你对DNA 复制的认识,DNA 复制还需要解链酶和引物酶。 3、原肠胚期是胚胎的三个胚层开始形成的时期,三个胚层形成动物的各种组织结 构:脑由_外胚层_发育而成,心脏由_中胚层_形成,肝脏由内胚层_形成,肾脏由中胚层_形成,颅面骨由神经嵴形成。 4、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十分精细,导致_细胞分化_,从而形成多细胞个体,多细 胞动物又称为后生_动物。不同细胞和组织表达不同的基因,主要因为不同组织中表达不同的_转录因子_,或者不同基因的调控序列被选择性修饰。现在把基于染色体的修饰而不是DNA 序列的变化而引起的基因表达的差异称为_表观遗传。 5、动物的几乎所有的“门”都是在寒武纪时期开始的几百万年里产生的,这叫 做寒武纪爆发。然而,各种动物的演化程度是不同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是海绵动物,几乎没有组织分化;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只有两个胚层_,身体辐射对称;扁形_动物开始有了中胚层,但中胚层间没有形成体腔;以线虫动物为代表的一大类动物,它们的体壁中胚层和消化管内胚层之间存在空腔,称为假体腔_;以蚯蚓为代表的环节动物开始有了体腔,并且身体出现_分节; _软体_动物种类繁多,仅次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虫纲是本门最大的纲,其他的类群还包括甲壳_纲,如虾蟹、多足_纲,如蜈蚣、蛛形纲,如蜘蛛_。 6、某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发生突变,以至于在有乳糖而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也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08常德】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 ) 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 2.你想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D )A.一株不漏的数草的株数B.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C.大体估计D.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3.【07广安】原鸡是家鸡的祖先, 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 是因为生物有(C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新陈代谢的特征 4.葵花子的食用部分在植物的结构上属于(D ) A.果实B.营养组织C.营养器官D.生殖器官 5.若用同一显微镜同一标本,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C ) 6.【06莱芜】用显微镜跟踪观察运动着的草履虫,会发现其体内的食物泡是( C )A.多个,均大小相等,缓缓移动B.两个,大小相等,但交替收缩 C.多个,均缓缓移动,逐渐变小D.多个,均大小相等,相对静止 7.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D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8.【08济宁】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B )A.每种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C.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遗传物质

D.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 9.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特征的是(C ) ①有花、果实和种子②种子裸露③种子不裸露④有果皮⑤无果皮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D.②④10.【06青岛】一般家庭是利用冰箱来保鲜水果、蔬菜。利用你学过的生物知识,试着分析冰箱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B ) A.减少了果蔬的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11.细胞中的染色体对生物体的意义是(D ) A.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能够合成有机物 C.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D.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12.有根、茎、叶分化,而且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是(C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3.【08深圳】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B )A.鸟B.红树林C.水D.鱼14.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生态、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新疆多荒漠生态,其主要原因是(D ) A.光照的不同B.气温的不同 C.土壤条件的不同D.降水量的不同 15.【07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秆的生长发育 16.如下图所示,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B)

《生物化学》期末考卷(A卷)

《生物化学》期末考卷(A卷) ~学年——学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血清白蛋白(PI为4.7)在下列哪种PH值溶液中带正电荷 A、PH4.0 B、PH5.0 C、PH6.0 D、PH7.0 E、PH8.0 2、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蛋白质溶液有分子扩散现象 B、蛋白质在溶液中有“布朗运动” 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D、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大 E、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 3、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E、蛋白质的水解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A、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 D、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E、分子中的共价键 5、维持DNA双螺旋横向稳定性的力是 A、碱基堆积力 B、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螺旋内侧疏水力 D、二硫键 E、磷酸二酯键 6、核酸变性后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浮力密度下降 D、粘度增加 E、最大吸收峰发生改变 7、竞争性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A、部位 B、结合的牢固 C、与酶结构的相似程度 D、酶的结合基团 E、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 8、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属于 A、不可逆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 D、反竞争性抑制 E、抑制强弱不取决于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 9、同工酶的正确描述为 A、催化功能不同,理化、免疫学性质相同 B、催化功能、理化性质相同 C、同一种属一种酶的同工酶Km值不同 D、同工酶无器官特异性 E、同工酶是由相同基因编码的多肽链 10、关于酶原及其激活的正确叙述为 A、酶原无活性是因为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成 B、酶原无活性是因为缺乏辅酶或辅基 C、体内的酶初泌时都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D、酶原激活过程是酶活性中心形成与暴露的过程 E、所有酶原都有自身激活功能 11、三羧酸循环第一步的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CoA D、CO2 E、NADH+H+ 12、三羧酸循环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3、脂肪酸、胆固醇合成时的供氢体是 A、NADH+H+ B、NADPH+H+ C、FADH2 D、FMNH2 E、CoQH2 14、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载体是 A、ADP B、GDP C、CDP D、TDP E、UDP 15、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因为肌肉中不含有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已糖异构酶 16、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催化作用的是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二磷酸酶 D、已糖激酶 E、3-磷酸甘没醛脱氢酶 17、糖异生途径中催化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的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果糖二磷酸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18、下列有关酮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的中间产物 B、糖尿病时可引起血酮体增高 C、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 D、酮体可以从尿中排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