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代的学校

宋代的学校

宋代的学校
宋代的学校

宋代的学校

北宋开国后,越匡胤在后周国子监原址曾修学舍,并于建隆三年(962年)六月,“聚生徒讲学”。此后的八十年间,国子监成为唯一的中央官办学校在国子监之下,设有广文、律学三馆。《宋史·职官志五》注云:

广文教进士,太学教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律学馆教明律。

当时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都是官僚子弟,人数不多。据《宋史·选举志三》载,宋妆京朝官七品以上子孙只有70人,其中还有些只是挂名而不在学。开宝八年(975年),鉴于国子监中即有“系籍而不55的挂名生员,又有虽不“第籍”而旁听的实际生员,政府特许:“其未入籍而听习者,或有冠裳之族不居乡里,令补监生之阙”。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又明确规定,国子学可收补包括低级官员在内的一切官僚子弟,“不必附监听读”。景德年间(1004—1(1)7年),进一步规定,文、武外朝官的嫡亲子北,可附国子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的一般举人,只要“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经国子监长官审查核实,也准许“附学充贡”。

庆厉三年(1043年),宋仁宗采纳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洙和国子监的建议,成立四门学。庆历四年以后,太学单独建校。太学与四门学教育对象同样都“以八品以下至庶人子孙补充学生。”太学设立后不久,四门学便废除。自庆历以后,国子监逐渐成为掌管僵学校的总机构,它所属的种类学校籁统称“监生”,并领取“监牒”(由国子监颁发的学生证明文书)。嘉枯三年(1058年)五月,管勾国子监吴中复说:

旧制,每遇科场,即补试广文、太学馆监生。近诏间岁贡举,须前一年补试。比至科场,多就京师私买监牒,易名就试。……非所以待远方孤寒之意。请自今遇科场,补试监生如故,仍以四百五十人为额。

由此可见,广文馆生、太学生都统称监生。从此监生的涵义就更加广泛了。

熙宁年间(1068—1077年),王安石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对学校也进行了改革。他认为要想使“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培养、择拔有用的人材。还在于学校教育的变更和发展。在这次变法中,就把整顿官僚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经王安石整顿之后的宋代太特点是:(一)人员设置,除主管官外,还置有十员直进,每两人主讲一经。对学官的考课,凡“教育有方”的学生“行(德行)、艺(经术)、进退”人数的多寡而加以评定的。(二)太学生员须经过州县考试优秀者方能人学。入学以后,每30人为一“斋“,自已任意选择一门经书,跟随该经真讲学习太学生分为三等:初入学的为外舍生,熙宁时不限名额,元丰二年(1079年)以2000人为限;外舍生一年可升为内舍生。名额为200人(元丰二年增至300人);内舍生员的升为上舍生,名额以100人为限。生员的信用均由官府供给。这就是“太学三舍法”。(三)生员的升等,都要经过考试。外舍生每月考一次,称为“私试”,年终总考一次,称为“公试”,赠公试列入第一、第二等的,平时行为又不违背校规,就可升人内舍。内舍生一年后,如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并参照日常的“行、艺”,升人上舍。上舍生考试分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的,即不再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给以官职。自些以后,这种三舍法取士,便与科举考试同时并行。

对太学以外的州县也进行了整顿,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下令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五路置学,征示各路“经术行谊”之士为教授,各州学给田40顷以为费用。熙宁八年,召各州学官至京师,举行考试视其能否称职。至元丰元年(1078年),全国州、府总共设有53名学官。州县学校有很大的发展。

在教育内容方面王安石也进行了改革。他规定走街串巷学校都以精通经术为指归,《诗》、《书》、《易》、《周礼》、《礼记》就是生员的教本。所谓精通经术,实质上是从古代内籍中吸取经验,以精通封建统治权术,为当朝的统治服务。为了更好地利用古代曲籍,对学生进行封建首先教育,王安石把其中的《诗》、《书》、《周礼》加以诠释,谓之《三经新义》,并通

过宋神宗的批准,于熙宁八年的学校颁行,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

除太学之外,王安石还建立了武学、律学和医学。

武学建立于熙宁五年六月,学生额限100人,凡“使臣未参班与门荫、草泽人召京保任,人材弓马应格,听入学,习诸家兵法。”教授编篡的历代用兵成败次第及前世大夫忠义之节等史事,都是武学诵习和讲述的教本。学习阵法的学生派给一定数量的兵士,供实际演习。三年之后进行考试及格的按其出身经历给以官职。没有出身的“草泽人”,任经略司教押军队(训练军队的官员),三年内无过失,提升为巡检;原为三班使臣的,则给以过检、监押、寨主一类的军职;原为大使臣的,经上级官员保举,给以将军的职位。

律学建立于熙宁六年三月底。置有律学教授四员,其职位等于国子监直讲。凡命官、举人均可入学,若举人入这须得命官二人保任。律学分三科教授生员:第一科为“律令”,专门学习律令大义,第二科为“断案”,专门学习如何处理案件;第三科为“律义兼断案”,是前两科的综合。凡朝廷有新颁条令,刑部即送律学,令律学生员学习。

医学设立于熙宁九年五月,当时称太医局,隶属于太常年,始置提举判局官及教授一人。生员限额300人,分三科教授,即方脉科、针科和伤科。崇宁间(1102—1106年)改属国子监,置博士、正、4员,分科教导。立上舍40人,内舍60人,外舍200人。乾道三年(1167年)废太医局置医学科。

由于各类学校的扩大和普遍建立,促进了宋代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宋史·选举志一》说:“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其时在校学生数之多,的确是“视古无愧”,学术成就也超越前期。据统计,宋朝全国学生总数在崇宁三年(1104年)达“二十一万余人”,大观三年(1109年)的统计为“十六万七千余人”,就是在诸路中最为偏小的京西南路,大观二年“也有学生三千二百余人”,建州浦城县,崇宁五年“有学生一千余人”。其时出现了“虽濒海裔夷之邦,执垂髫之子,孰不抱籍缀辞”的社会风气。有宋一代,人才辈出,在中国封建时代最为引人注目。明人徐有贞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

南宁高宗也看出“学校者,人才所自出”的事实。他说:“今日若不兴学校将来安得人才可用耶!”宋代学校培养了解大批人才,仅绍兴十二年(1142年)至庆元三年(1197年)的五十五年间,太学生“擢科第者千有七百八十六人”。太学生应举登第者之中,虽然也不乏“崛起于贫贱之中”的士人,但为数不多。

尽管宋代学校教育事业有高度的发展,入学人数也较前代有所增长,但与全国总人口相比,还是非常低的。劳动人民子弟入学的可能性尤其小,即使法律允许他们入学,这些“蓝缕不蔽形,糟糠不充腹”的贫者,也不具备入学起码的经济条件,更谈不上人太学了。尽管当时生员“官给日食”,甚至可按外、内、上三舍的等级免除身丁或本户支移、折变、差役等。但在入学时还得先交报名费(即所谓“束修”或“光监钱”)“二千至三千文”。二、三千文,叵以北宋粮价格下,可折合四至五石。这对劳动人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更何况当时势家豪富把持学校的事时有发生,据《群书考索·后集》卷27引《实录》载,宣和三年(1121年)三月辛酉,臣僚上言:

自三舍法行,系籍学生并免差科,以是兼并上户之家皆遣子弟入学,非人人俊彦也,往往以厚科假手,滥处庠序。其中下之户,差科倍增,老幼旁午于州县,力不能给,或至逃亡。由于我国封建时代选举取士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宋代自然也不例外)劳动人民入仕的机会是非常少的。

《书法》题库带答案

《书法》题库第一单元 1.理论部分 (1)问:“文房四宝”是指那些? 答:笔、墨、纸、砚 (2)问:根据笔豪的材料划分,毛笔可以分成哪类 答:软毫笔、硬毫笔、兼毫笔 (3)问:根据笔锋长度,毛笔可分为哪三种 答:长锋笔、中锋笔、短锋笔 (4)问:墨可分成哪两类 答:松烟墨、油烟墨 (5)问:宣纸按照原料配比可以分成哪三类 答:棉料、净皮、特净皮 (6)问:书法作品的幅式中,直式包括哪三类 答:条屏、条幅、中堂 (7)问: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什么文字 答:石鼓文 (8)问:按照加工方法可将宣纸分成哪三类 答:生宣、熟宣、半熟宣 (9)问:简牍是有纸以前的墨书真迹,分成哪两类 答:竹简和木牍 (10)问:书写在丝织品上面的墨迹被称为什么 答:帛书 2.技能部分 (11)问:前人所说的“四大国宝” 答:《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

第二单元 1.基础部分 (12)问:“楷书之祖”是指谁 答:钟繇 (13)问: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谁 答:王羲之 (14)问:楷书按字形大小可分成哪三类 答:大楷、中楷、小楷 (15)问:钟繇的楷书字迹在哪些文章中可以见到? 答:《宣示表》、《荐季直表》 (16)问:南北朝的楷书刻石名品有哪些? 答:《始平公造像记》、《文公碑》 (17)问:欧阳询作为初唐时期楷书的代表人物,楷书有什么特点 答:点画、结字讲求骨力清健,崇尚瘦硬书风 (18)问:盛唐时期的楷书朴厚雄伟、端庄浑穆,呈现外拓体势,代表人物是谁答:颜真卿 (19)问:晚唐楷书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柳公权 (20)问:元代楷书成就最高的人物是谁 答:孟頫 (21)问:颜体楷书的特点? 答:气势磅礴、豪放饱满 2.技能部分 (22)问:“颜筋柳骨”是指什么 答:颜筋指颜体,字体气势磅礴、豪放饱满;柳骨指柳体,点画骨气刚,用笔斩钉 截铁 第三单元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简介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庭坚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 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 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因此黄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舅父有时亦来黄家,随便从书架上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能对答如流。李常为之惊奇,称 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逝世。由于家境不太富裕, 黄庭坚才十五岁,遂跟着舅父李常到淮南游学。嘉佑六年,他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认识 诗人孙觉字莘老。孙觉推崇杜甫,认为杜甫的《北征》诗胜过韩愈的《南山》诗。而另一 诗人王平甫却认为《南山》诗比《北征》诗好,两人反复争论,都不能说服对方,时值庭 坚在座,两位老人征求他的意见,他说:“若论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 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范温《潜溪诗眼》当时庭坚仅十七岁,而他一席之言,使两位前辈心服口服, 结束一场争论。从此,孙觉非常赞美这位聪颖少年,后来就把自已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他。 嘉佑八年,黄庭坚首次参加省试,当时传说他中了解元,住在一起的考生设宴庆贺。 正在饮酒间,忽然有一仆人闯了进来告诉大家:这里有三个人考中了,而他不在其内。席 上落第者纷纷散去,而庭坚仍若无其事,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 的神色。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省试。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李洵 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好。说黄庭坚“不特此诗文理 冠场,他日有诗名满天下。”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再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 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初任余干县主簿,后调汝州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县尉,途中写了一首《冲雪宿新寨不乐》诗:县北县南河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山衔斗柄 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小吏有时须束带,故入频问不休官,江南长尽梢云所,归及春 风斩竿竿。”抒发开始走向仕途,对小吏生涯郁郁不乐的心情。熙宁五年1072年,诏举 四京学官,庭坚考得优等,被任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国子监教授。当时留守北京的大老 文彦博很器重他的才学,在他任满之后,又留他再任,一直在北京度过了七年。七年中, 他致力于诗歌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有较大的提高。元丰元年1078年庭坚作了二首古风, 投书给当时任徐州的太守苏轼,以表示仰慕之意。苏轼读其诗,认为“超绝尘,独立万物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天下一家?思想的悠久传统。这种思想到战国尤其是汉朝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系统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公羊传》是表述这种思想的一部著作。此书在战国时期就以口授的方式在学者间师生相传~至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汉武帝时的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对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至东汉末~何休作《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把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一套具有历史哲学的特点的理论体系。本文所要论述的范围就是这三部书的大一统思想的内容以及其间的发展。 ,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 《春秋》开篇云:?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左传》云:?元年~春~王周正月。?只是说明~所谓?王正月?就是周王朝所采用的历法的正月~即周正。所以只是说明一下事实。《谷梁传》云:?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这就连经文中?正月?前面的?王?字都未作解释。唯独《公羊传》作了细致的解释~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对于这一段《公羊传》~董、何二家皆有解说,不过~他们的解说包含了他们各自的天人学说。这可以说是他们对于传文的解释~也可以说其中已经包括了他们的发 展。所以~关于他们的解释~以下论及他们的思想时再说~这里直接谈我个人对于传文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减少个人先见,Prejudice或Vorurteil,中不应有的主观成份~这里将尽量采用汉代人的训诂成说。首先~关于?大一统?的?大?~在这里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按《公羊传》文例~凡言?大?什么者~都是以什么为重大的意思。如隐公七年传中两次言?大之也?~都是?以此为大事?的意思。又例如《荀子〃性恶》?大齐信焉而轻财货?~杨注云:?大~重也。?这里的?大?作为动词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我们所以称之为北宋书法韵论,因为他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反映了整个时代的书法作品评价倾向。除苏、黄、范这几位集中以“韵”论书的作者,同时代的很多书法家、理论家都曾使用“韵”来论书,以下稍举几例,略作介绍。 米芾和蔡襄是同苏、黄齐名的“宋四家”的另外两位,他们的书法作品成就前人已有定论,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各具千秋。如蔡襄言:书法惟风韵难及,虞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 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体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 蔡襄生年早于苏、黄,其书风比之苏、黄、米三人较少独创性,而对于继承传统用功较多,给人以端庄、中和的印象。实际上,从 书法风格上看,蔡氏的书法作品更接近于晋人书风,是一派中正、 祥和的风度。蔡襄之论也应早于苏、黄,可见崇晋之风自唐始入宋 仍影响不衰。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令展大,非古也。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 脱子敬体,乏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沈传师变格,自有超 世真趣,徐不及也。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米芾的“真趣”论是其书论的核心。从米芾的话中可以见出,所谓得真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_20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宋朝社会生活的体验,感知当时的历史情境,并与现实生活比较,培养他们的想象、迁移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并设想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情感目标】: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对宋代妇女“缠足” 和现代美容的比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学情分析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形象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知识方面,一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内容,对学生理解宋代社会生活特点有一定帮助;同时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俗、表现俗、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的服饰和瓦子。 教学难点:宋代社会气象万千的原因。 4、教学工具:多媒体ppt 5、教学用时:1课时 6、【教学过程】 活动一:图像导入、创设旅游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请大家一个一个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生:我喜欢游览名山大川。 生;我喜欢看民俗风情。 生:我比较谗想吃遍个地的名小吃。 (笑声,掌声) 生:我喜欢看名胜古迹,特别是古代建筑。 生:我喜欢看各民族的服装。 生:我嘛,就是喜欢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感觉。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旅游,但各自喜欢的侧重点又有所区别,今天我就带领我们全班同 出示课题: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历史名人故事:米芾五两纹银练字

历史名人故事:米芾五两纹银练字 宋代书画家米芾,小时候在私塾馆学写字,学了三年,也没学成。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村里,米芾听说这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就跑去求教。秀才翻看了米芾临帖写的厚厚的一大叠纸,若有所悟, 对他说:“想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不过,贵点,五 两纹银一张。”米芾一听吓了一跳,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这不是 成心难为人吗?秀才见他犹豫了,就说:“嫌贵就算了!”米芾求学心切,借来五两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吧,三天后拿给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着五两纹银买来的一张纸,左看右看,不敢轻易 使用。于是翻开字帖,用没蘸墨汁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想着每个 字的间架和笔锋,这样琢磨来琢磨去,竟入了迷。 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却一字未写,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一惊,如梦 方醒,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道:“我,我怕弄废了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了三天,写个字给我 看看吧!”米芾提笔写了一个“永”字。秀才拿过来一看,这个字写得 大有进步,漂亮极了。这才问道:“为什么三年写不好,三天却能写 好呢?”米芾小心答道:“因为这张纸贵,我怕浪费了纸,不敢像先前 那样信笔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对!”秀才打断他的 话说:“学字不但仅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 心领神会,才能写好。现在你已经懂得写字的窍门了,我该走啦。” 说着挥笔在写有“永”字的纸上添了7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纹银还给米芾,便出门上路赶考去了。 米芾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这位苦心教诲的启蒙 老师,并激励自己勤学苦练,后来终于成为的画家和书法家。 学习要多用心,勤动脑。不但要了解表面的知识,更要悟其精髓,心领神会,才能学好。

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 1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2简述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形态的汉字什么?(甲骨文) 4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金文,他们各有那些特点? 甲骨文是刻在龟背和动物骨头上的文字,金文是浇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甲骨文纤细,笔画连接处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5长短大小无一定,古朴庄重。金文稍粗,古朴,有金石气 5秦代通用字体是什么?(小篆) 6那种书体是今代书的鼻祖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同是也是点画文字与线条文字分水岭?(隶书) 7宋代四大家都是谁? 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四大家?他们各处在那个朝代? 8楷书四大家: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9晋代以来的三大行书指那三位书法家的什么作品?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10唐代有名的两位草书大家?(张旭怀素) 11我国古代的书法名家有哪些? 王羲之。王献之。米芾。黄庭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孙过庭。苏轼。蔡襄。张猛龙。褚遂良。冯承素。苏东坡。唐寅。祝允明。王铎 12晋,唐,宋,明人各有什么不同的书法崇尚?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 明人尚志/趣--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 13秦代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 为中国书法艺术奠定坚实基础的先秦书法,主要为古文字书法,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竹木简帛墨迹四个部分。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

(完整版)宋代书法大家米芾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宋代,进入 了一个山重水复的境地。重典则、重法式的唐代书法,法度森严,已臻极致。因此,在它将中国书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同时,也意味着给后人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如果继续在“尚法”的苑地里觅途,无异于拾人牙慧,很难再发掘出新的东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几代人的探索,宋代一些有识之士渐渐感悟到,与其追求古人无生命力的形骸,一味执着于法度,不如汲取晋唐人书法用笔之“理”和其中所表现的精神意趣,以此来表现自我,抒发性灵。遂摒弃唐法,转而崇尚意趣,而根据各自对传统的理解,因人而异地表现出来,逐步确立了宋人“尚意”书法的独特面貌。被后人称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就是“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而作为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米芾又是宋人“尚意”书风的杰出代表。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故《宋史·本传》说他“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宋四大书家”中, 实可首屈一指。 米芾,字元章。生于仁宗皇祜三年(1051),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祖居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阳),中岁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所以《宋史·本传》亦称其为吴人。米芾的曾祖

辈以上都是武职官吏。至父亲米佐,始读书习文。母阎氏,曾因入侍英宗皇后,赠丹阳县太君。因此,米芾自幼生活在宫中。18岁后历知雍丘县、涟水军等。54岁时被召为书画学博士,旋擢任礼部员外郎,故又称“米南宫”。又有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中岳外史、净名庵主、溪堂、无碍居士等别号。《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性好奇,故屡变其称如是”。米芾有洁癖,世号“水淫”。好奇完异服,又好奇石, 见怪石辄下拜,呼石为兄。言行每每颠狂不羁,“违世异俗,每与物迕”,所以时人名之为“米颠”。 米芾7、8岁时开始书法启蒙,是从颜字入手的,这似乎是当时的风气。“宋四家”便都是由颜字入门的。米芾学书,并不好高鹜远,从楷书大学人手, 由浅渐深,追溯上古。并且不专一家,择善而从,有长即学,遇短即舍,采取广收博取的办法。最后才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故《海岳名言》云:“壮岁未能立家, 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米芾10岁时为人写碑,运用古人的笔法并渗入己意,“想自成一家”。人们都称赞他的字有唐代大书法家李邕的笔法。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不啻是很高的褒奖。而米芾却觉得作品象别人的面貌是很不成功的。可见他很早就有创新意识。但耐人寻味的是,米芾却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集古字”生涯。 与历史上许多艺术大师一样,米芾对传统进行了全面的

宋辽金书法

宋辽金书法 中国书法简史 作者:叶培贵等 第六章 宋辽金书法 叶培贵安艳红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又一个辉煌的时期。邓广铭先生分析宋代学术思想时指出,由于唐代释道两家的教义学说盛行于世,声势凌驾于儒家之上,这使唐代后期以后的知识分子萌生了重新恢复儒家独尊地位的意识。而在付诸实践时,却产生了排抵、交斗和融汇,从而形成了宋学。从中央的文化政策上,没有重复秦皇汉武的文化专制主义,对儒道释三家无所轻重于其间,对思想、学术、艺术领域的各个流派,也一概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这一政策,对当时学士士大夫们的思想的相对解放起了很好的作用。因而,宋代文化不仅超越了前代,而且为元、明所不及。

宋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文人集团的核心地位。这一政治角色的变化,影响了文人心理。一方面,肩负政治责任,使文人的政治、道德、伦理意识大大加强,在艺术领域内同样如此;另一方面,政治压力的重负,又使文人极需寻求心灵解脱的栖息地,因而各种文艺形式得到了极大重视,并适应他们的需求而有较大的变化。具体到书法领域,一方面,文人们注意强调政治、道德、伦理观念在书法中的表现和意义,使书法也成为“载道”的一种工具;另一方面,他们又视书法为适意的雅玩活动,弱化对书法技巧形式的斤斤计较(“不计工拙”),而追求书法在表现个人情趣上的特有功能,从而将书法引向一个个人性色彩较为浓重的空间,形成所谓“尚意”书风,开书法艺术的新局面。 宋代书法得到了皇家更多的重视。宋太宗淳化三年刊刻的《淳化阁帖》,在法帖传播方式上是巨大的进步,使原本深藏内府的许多巨迹,得以化身千百,流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范本供不应求的矛盾。《阁帖》所收,大多为文人较为常用的行、草和小楷墨迹,而非篆、隶、楷书碑刻,加上宋以后印刷的兴起、碑刻风气的衰弱,行、草书形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天下一家”思想的悠久传统。这种思想到战国尤其是汉朝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系统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公羊传》是表述这种思想的一部著作。此书在战国时期就以口授的方式在学者间师生相传,至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汉武帝时的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对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至东汉末,何休作《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把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一套具有历史哲学的特点的理论体系。本文所要论述的范围就是这三部书的大一统思想的内容以及其间的发展。(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开篇云:“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左传》云:“元年,春,王周正月。”只是说明,所谓“王正月”就是周王朝所采用的历法的正月,即周正。所以只是说明一下事实。《谷梁传》云:“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这就连经文中“正月”前面的“王”字都未作解释。唯独《公羊传》作了细致的解释,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对于这一段《公羊传》,董、何二家皆有解说;不过,他们的解说包含了他们各自的天人学说。这可以说是他们对于传文的解释,也可以说其中已经包括了他们的发展。所以,关于他们的解释,以下论及他们的思想时再说,这里直接谈我个人对于传文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减少个人先见(prejudice或vorurteil)中不应有的主观成份,这里将尽量采用汉代人的训诂成说。首先,关于“大一统”的“大”,在这里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按《公羊传》文例,凡言“大”什么者,都是以什么为重大的意思。如隐公七年传中两次言“大之也”,都是“以此为大事”的意思。又例如《荀子·性恶》“大齐信焉而轻财货”,杨注云:“大,重也。”这里的“大”作为动词既与“轻”相对举,解为“重”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这里传文“大一统也”,意思是说,所以书为“王正月”,是因为以“一统”为重为大的缘故。至于“一统”,看来已经非常明白而无须解说;不过,我以为如果了解一下汉人的解诂,那么就可以把其真意弄得更确切、更清楚一些。汉儒许慎作《说文解字》,其中对“统”的“解释是:“统,纪也。”段玉裁注云:“《淮南·泰族训》曰: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按此其本义也。引申为凡纲纪之称。……《公羊传》大一统也。何注:统,始也。”《说文》云:“纪,别丝也。”段注云:“别丝,各本作丝别。《棫朴》正义引:纪,别丝也。又云:纪者,别理丝缕。今依以正。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统与纪,义互相足也,故许不析言之。”这就是说,纪是一根丝的头,找到丝头,这根丝就能理好;统是许多根丝的头,把这许多根丝的头抓到一起,这一团丝也就能理出头绪来了。所以,如果就其为“头”的词义来说,“统”和“纪”可以无别;但是析而言之,只有“统”才有一的问题,而纪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所以,这个“一统”不是化多(多不复存在)为一,而是合多(多仍旧在)为一;它可作为动词(相当于英文之tounite),也可作为名词(相当于英文之unity),就此而言,词义的重心在“一”。但此“一”又非简单地合多为一,而是要从“头”、从始或从根就合多为一。只有看出这后一点意思,才确切地把握了《公羊传》的“一统”的本义。而这样的“一统”,要从西文里找出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词,看来就很困难了。(按西文中的“一统”,如unity,dieeinheit等等,其词根皆源于“一”,而与“统”略无关系。)中国人的“一统”观念,自有其历史的特色,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公羊传》为什么把“王正月”和“大一统”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历法实际并不一致;例如《左传》记晋国事,常用夏历(以现在农历的正月为岁首,故今农历亦称夏历),说明晋在当时采用夏历,与周历(以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为岁首)不同。当时有夏、商(以今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三正说,可见所用非皆周历。可是,诸侯既以周为天子,自然在理论上该用周历。《春秋》原本为鲁史,鲁用周历,故《春秋》也用周正,称“王正月”。《公羊传》据此发挥《春秋》大义,以为书“王正月”就是奉周王之“统”或“正朔”;各国都奉周之统,于是“统”就为“一”。所以,书“王正月”就是要强调“一统”的重要性。《公羊传》从“王正月”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宋至明中的书法文字稿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宋至明中的书法尚意宣情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 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 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 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 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 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论是天资极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 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 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 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 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 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 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 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 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 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者才强调有意之意。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他所创立

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 规摹的主要书体。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 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其成 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 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 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 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 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 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 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 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 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 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第三阶段——明末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宋朝的社会生活练习题四十一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练习题四十一第1题【单选题】 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干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早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冬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宋朝时,市民聘选的交通工具不包括( ) A、船 B、牛、骡、驴、马拉的畜力车 C、人力鬼魂的独轮车 D、轿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可以看到(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②由于实行“夜禁”,大街上空无一人③有人在用纸币购物④有人喝米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生活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大力提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士可杀不可辱”。宋代时期的“士”指的是( ) A、读书人 B、农民 C、手工业者 D、商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北宋东京娱乐场所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 ) A、瓦子 B、勾栏 C、瓦舍 D、团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 ①吃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③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币,住邸店 ④经常吃鱼 A、①②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陪都长安 D、宋都东京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

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 导读:本文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你知道北宋书法四大家是哪四位呢?下面是的为大家整理的“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内容请关注! 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宋四家”指的是北宋时期蔡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四位书法家(简称“苏黄米蔡”);也有人认为是指苏轼、黄庭坚、蔡京和米芾四位书法家。 蔡襄(公元1012-1067)北宋初书法家。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天圣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惠。与苏东坡、欧阳修等友善。人品刚正,为当时所歌颂;书法绝妙,苏东坡誉为“我朝第一”。他的书法早年得力于初唐的虞世南,晚年能学颜真卿,能传颜体的神韵。沈括《梦溪笔谭》说他:“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欧阳修说他:“蔡君谟之书,八分、散隶、正楷、行狎、大小草众体皆精。”流传的书法作品有《万安桥记》、《扈从帖》、《思咏帖》、《入春帖》等,书法理论有《论书》、《评书》、《自论飞白书》等。又为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蔡襄担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曾创制小团茶,闻名当时,所作《茶录》一书,是继唐朝陆羽《茶经》之后的一部论茶好经典。《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

苏轼(公元1037-1101)北宋书画家、诗人、词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欧阳修领导古诗文运动,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政治道路很坎坷,几遭升贬,官至翰林学士、宰相。他精通书画、诗词、歌赋、文章。他的书法学习二王、颜真卿、徐浩、李北海。他的字,点画肥重(董其昌讥为墨猪),天真烂漫,笔力雄健,结字宽绰,书法为宋四家之首。流传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天际乌云帖》、《祭黄几道文》、《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太白仙诗》等。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北宋书法家、诗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官至吏部员外郎。出身于学深文博的世家,父为诗人,当时名流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是他的远亲。他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后因诗文、书法出众,又与苏东坡志同道合,世称“苏黄”。他的诗开一代流派,后世称为江西诗派;书法学周越、《瘗鹤铭》、怀素、柳公权、杨凝式。流传的作品,行书以《苏东坡黄州寒食诗跋》、《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卷》、《诗送四十九侄》为最著名,草书有《廉颇蔺相如列传》。 蔡京(公元1047-1126)书法家。字符长,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宁三年(1070)登进士及第,曾为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五度为相,后因北伐之由,靖康之祸,被劾为“六贼“之首,放逐岭甫,死于潭州(今长沙)东明寺。《宋史》列入奸臣列传。与米芾友善,蔡襄是他的伯父。蔡京书法初学蔡襄、徐浩、欧阳询,后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原文译文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原文译文【原文】 二十年,春,王正月。 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奔无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畔也。畔则曷为不言其畔?为公子喜时之后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公子喜时?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曹伯庐卒于师,则未知公子喜时从与,公子负刍从与?或为主于国,或为主于师。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之当主也,逡巡而退。贤公子喜时,则曷为为会讳?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贤者子孙,故君子为之讳也。 秋,盗杀卫侯之兄辄。母兄称兄,兄何以不立?有疾也。何疾尔?恶疾也。 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译文】

鲁昭公二十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曹国大夫公孙会“自”鄸这个地方逃亡到宋国。逃亡没有说“自”的,这里说“自”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是叛逃。既然是叛逃,那么为什么不说公孙会反叛呢?这是为公子喜时的后代避讳。《春秋》作者为贤良的人避讳,公子喜时有什么贤良之处呢?因为他辞让了君位。他怎样辞让君位呢?成公十三年曹伯庐死在军中,当时不知派公子喜时去迎接曹伯之丧,还是派公子负刍去?应该有人在国内临时主持国政,也应该有人到部队中去临时主持军务。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应当主持国政,就退让了。《春秋》认为公子喜时贤良,那么为什么要替公孙会避讳呢?君子赞美好人涉及的面宽,憎恶坏人涉及的面窄。憎恶坏人只限于当事人自身,而不迁怒于人;赞美好人却要延及他的子孙,而公孙会是公子喜时的子孙,所以君子要替他避讳。 秋季,坏人杀害了卫侯的哥哥辄。同母的哥哥称为“兄”,既然是卫侯的亲哥哥为什么不被立为国君呢?因为辄有疾病,有什么病呢?是不能担任国君的恶疾。 冬季,十月,宋国大夫华亥、向宁、华定逃亡到陈国。 十一月,辛卯这天,蔡侯庐死了。

龚自珍复兴公羊学

一《公羊传》所奠定的基础 “公羊义法”的源头在于《公羊传》对《春秋经》的解释。《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代表了从义理方面解释《春秋经》的一派,与着重从史实方面解释《春秋经》的《春秋左氏传》迥异其趣。按照传统的说法,孔子据鲁史作《春秋》。《春秋》记载242年史事,只用了大约1万5千字,用词极其简略,寓意却极其深刻,蕴含着孔子辨正是非、纲纪天下的道理。故儒家巨擘孟子对《春秋》重“义”的特点作了精辟绝伦的评价,认为孔子修《春秋》是“行天子之事”。孟子历述自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伟大的历史功绩之后,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他深刻地说明,《春秋》寄托着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因目睹王室衰微,原有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秩序陷于崩坏紊乱,恐惧日后情形将越发不可收拾,他要挽狂澜之既倒,于是采取修《春秋》的方式,以褒贬为手段,明是非,别善恶,要使社会恢复到他所认为的“天下有道”的局面。孔子这样做 是针砭世事以纲纪天下、垂法后人,虽无天子之位,而行“天子之事”。孟子并认为《春秋》的褒贬手法有极大的政治威力,“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同大禹治水、周公治天下一样功德盖世。孟子还总结《春秋》具史事、史文、史义,而最重要的是“义”,不仅是《春秋》的灵魂,而且是孔子垂法后世、成为万世师表的关键。他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 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先秦诸子中,不独孟子如此重视《春秋》重“义”的作用和威力,《庄子·天下篇》也评论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同样强调《春秋》具有重整政治秩序和伦理秩序的作用。 《公羊传》即以口说相传,阐发孔子的“微言大义”。传统的说法,如《汉书·艺文志》云:“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夹之传。”明言《公羊传》是经过长期口头传授之后才成书的。(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载:“公羊高受之子夏。”)唐徐彦在其为《春秋公羊解诂》所作疏中记载说:“孔子至圣,却观无穷,知秦无道,将必燔书,故《春秋》之说,口授子夏。” 徐彦称孔子能预知秦始皇焚书自是附会之辞,而特言孔子将《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口授子夏,则显然有据。司马迁撰《史记·孔子世家》,根据他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先秦文献,记载孔子编订儒家六经的伟大功绩,而尤其强调《春秋》在孔子著述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由于《春秋》寓含着孔子的政治观点和社会理想,所以孔子视之为全部名誉乃至生命的寄托;孔子所要表达的大义,大量地在语言文字之外,无法笔之于书,所以另外以口说传给弟子;弟子之中又以子夏与《春秋》关系最为密切:有关《春秋》著作和传授最为关键的三项,都可从司马迁的这段记载得到证明。 从既重视褒贬书法,又因记载简略无法彰显的《春秋》,到大力推演“微言大义”的《公羊传》,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家学说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一个推崇孔子为政治家、视《春秋》为一部政治书、兼具政治品格和学术品格的公羊学派,与西汉末年才流传出来,推崇孔子为史学家、视《春秋》为一部历史书,着重从历史事实方面加以发挥的《左传》学派,形成明显不同的风格。西汉初年,经过秦末大乱以后,需要重建并巩固封建统一国家,需要创建适应封建制度成

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

概述 1、宋朝的文化发展趋势,基本上与其积弱积贫的国力相应,尽管有其自身发展的某些特点,文化巨匠也层出不穷,唐宋古文八大家,宋朝即占六人,但从总体的格局和气度而言,它终究难以和强盛的唐朝所表现出来的恢弘相比拟。 2、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有着先天的不足,首先表现在客观方面:○1书法自从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但因王羲之本成长于东晋,所以“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了致命的阻断。○2历代优秀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尽管宋太宗后来命王著鉴定内府所藏刻成《淳化阁帖》,只有二府大臣才能蒙赐一套,它对于促进书法复兴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书法遗产垄断所造成的后果,是真正有天才的书家失去了鉴古开今的良机。 3、宋代书家们大多以唐人为梯航,一则是因唐为近代,书迹还较易寓目,二则便是晋帖已成奇货的缘故。 4、由于唐时对读书人在科举进身和官吏考绩两方面的书法要求到宋代已不复存在,朝野不再以书法相尚,必然使产生大书家土壤贫瘠不堪。但是毛笔还在使用,于是投机取巧的士子为了博得当世主文者的欢心,竭力模仿他们的书体。这种及其短视的实用主义做法,造成了宋代特有的“趋时贵书”现象。 5、欧阳修在编纂《集古录》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认识到当代与古人的差距已至不可等闲视之的地步。与当时已处于书法巅峰的蔡襄一道,为促进宋代书法转机的出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的时实践努力,标志着宋代书法的复兴。他们通过知己知彼的权衡,突破了唐人的樊篱,闯出了一条“尚意”的新路,而帮助他们达到目的的思想武器,即是禅宗。 6、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起源于唐代中期,发展到宋代,已成为士大夫的宗教。这一方面是因为宋朝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另一方面,禅宗的这些转变,也改变了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不少士子从坚决辟佛的立场,逐渐转向对禅僧抱有亲善的态度。如欧阳修晚年取号“六一居士”。民族矛盾的深重和官僚制度的腐败,给士大夫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禅宗教义中视人生如梦幻、生死无别,宣扬随缘任运即是解脱,强调一切现实问题的解决无非是自我心理的调节等等,正与士大夫的要求一拍即合。 7、宋代书法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与唐代拉开了距离。与唐人“尚法”的主流相比,宋人则更注重意趣的抒发和个人情感的宣泄,他们想写什么或怎么写,都表现出一种任情适性的自由,因此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第一章北宋前期的书法 第一节晚唐五代书风的延续 1、徐铉篆书《重摹秦峄山刻石》 行书《私诚帖》所反映基本是晚唐以来趋于肥厚的时代风貌。 2、王著,对北宋学虞世南一系的人如周越、宋绶、蔡襄等,有着较大的影响。他主持编纂《淳化阁帖》。其书法的主要弊病在于缺乏学养而导致的俗。 3、李建中,人称“李西台”他的书法能反映出恬淡枯寂的心境。其线条,较少提按,而中锋的用笔使之带有浑朴的意味。

《春秋公羊传》导读

《春秋公羊传》导读 陕西师范大学李孝仓 一、春秋、《春秋》、《春秋》传 (一)春秋 “春秋”是时代名,因编年体鲁国国史《春秋》得名。《春秋》及其三传是了解春秋时代的重要典籍,了解春秋时代又是解读《春秋》及其三传的法门。然而至今,史学界对春秋时代的认识和见解仍不尽相同。这必然关涉对《春秋》及其三传的解读。因此,先将我们所认同的对春秋时代的看法说明一下。 1.春秋始于周平王东迁,其截止年代说法不一,目前通用的起迄年代为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 平王姬宜臼(前770—前720年,鲁孝公三十七年—鲁隐公三年)是申侯的外甥,申侯为宜臼争王位,联合犬戎杀了幽王。当时拥护平王的诸侯是申、许、郑、晋、秦等,而东方诸侯鲁、卫、齐等对平王得政及其东迁十分不满,于是王令不行。周王室独尊、诸侯并列的局面动摇,王权一步步衰弱,终至形成政由方伯的新形势,霸主相继登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将自周平王东迁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分为三个阶段:一、霸政前期:迄鲁庄公八年(翌年齐桓公立),凡八十五年。二、霸政时期:自鲁庄公九年(齐桓公元年)起,迄鲁襄公十五年(晋悼公卒),凡一百二十七年。三、霸政衰微时期(即大夫执政期),凡九十一年。霸政前期的特点,首先是王权衰微,无以号令诸侯。周平王崩,鲁隐公竟然不奔丧。周桓王(前719—前697年,鲁隐公四年—鲁桓公十五年)即位,则极力讨好东部诸侯中与周室最亲、最有地位的鲁国,十三年中竟然五次聘鲁,(此后至春秋末就只有僖公三十年、宣公十年两次)希望得到鲁国的支持。特点之二,诸侯国内乱,郑、鲁、晋、宋、陈、卫等国为夺君位,杀伐争斗此起彼伏,王室毫无控制能力。其三是诸侯灭国兼并连绵不断,华夏诸侯群龙无首,夷狄戎蛮乘机肆意侵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隐公四年》),中原大地烽火不断,王室亦无能为力。原本“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分土而守,分民而治”的局面不再。此时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尊王攘夷,扶危救困,取信于天下,从此进入霸政时期,周王室大权旁落。霸主在冠冕堂皇的尊王旗帜下,取代了天王号令诸侯的作用。比如,组织同盟国家立盟誓互不侵犯、协同处理国际争端、抑制裁决篡弑谋逆、组织联军平乱攘夷等等。在一百多年的霸政中,参与联盟的国家越来越多,范围逐渐扩大。齐桓公时,主要是东方诸国,齐、鲁、宋、陈、曹、许、卫等。晋文霸政时则发展到了西方诸国,戎狄渐次归附。后来,一直被称为荆蛮、南蛮的楚庄王、吴王阖闾亦成为诸夏霸主。然而尽管霸主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无奈诸侯国各怀异志,所以不断结盟也不断毁盟。如郑国始终首鼠于中原诸侯与楚国之间摇摆不定,与诸侯结盟又二心于楚,招致双方拉据似的讨伐。尽管霸主协理国际争端,兼并战争始终未曾停止过,甚至可以历经漫长的岁月誓在必得。如宋之志在灭曹,自僖公十五年“宋人伐曹”始,至哀公八年“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了断,其间历经159年。郑灭许之志,始自隐公十一年“郑伯入许”,直至定公六年“郑游遬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用了208年。诸侯之间一旦结下怨仇,不报不已。齐襄公为报九世祖之仇灭掉了纪国。自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昭公十一年夏“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冬“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定公元年,楚相囊瓦欲得蔡昭公之美裘,不予,被扣压于南郢三年,直至献裘始得归,蔡楚结怨已深。伍子胥父诛乎楚,心怀复仇之心逃往吴国。定公四年,蔡昭公、伍子胥借吴王阖闾之力伐楚报仇,破楚入郢。诸侯之间矛盾交错,形势复杂。春秋后期,“诸侯僭王室”又进而发展到“大夫僭诸侯”,各诸侯国内部的“大夫世袭”司空见惯。其后果必然是卿大夫宗族力量渐强,实力膨胀,逐步操纵了诸侯国的政权,就是这样,春秋终于进入了大夫以至陪臣执政时期。比如:鲁国三桓专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