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说课稿

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一)》的内容。(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学会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延续,是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口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例题以一个小朋友购买玩具为题材,提出数学问题,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合理建构认知结构。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二)学情简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笔算的方法。现在再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原有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计算能力有所提高。培养学生拆分的思维与简算的策略,使学生能灵活计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并且经常这样练习。一部分学生在以前就能够看着算式在心里口算。只是方法是个位相加、写在个位上,十位相加写在十位上,如果满十就进一。计算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鼓励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和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能力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情感目标: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学数学、用数学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1.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从生活情境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习材料的形成来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本节课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学生购物付钱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又如在练习环节设计了“行走路线”这一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生活问题。

2.重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

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因此,本节课我尽力去引导学生通过互动的形式找出口算的多种算法,“你还有别的算法吗?”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对算法也要进行思维提升,让知识本身及其中包含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扎实基础,就好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对比与优化。

3.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他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可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动力性质。因而在学习中,务必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本质上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如23+39=62,可以分解为:23+9=32 32+30=62。他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注意渗透这种转化的思想,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三、教学程序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构建主义理论为知道,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1)复习引入,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

(2)合作探究,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3)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4)拓展延伸,运用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参照了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口算题

二年级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时间分分数 22÷3=14÷3=7÷2=9÷2=19÷3=20÷3=20÷3=29÷5=37÷5=36÷5=14÷4=18÷4=12÷5=16÷5=9÷5=10÷3=12÷5=14÷3=16÷3=3÷2=20÷6=24÷7=28÷6=32÷6=15÷6=32÷9=4÷3=6÷4=8÷3=14÷3= 二年级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时间分分数 22÷3=22÷8=22÷5=32÷5=32÷9=4÷3=8÷3=12÷5=16÷3=9÷2=10÷6=12÷7=14÷8=16÷8=13÷3=21÷4=22÷4=25÷4=34÷4=17÷5=16÷3=27÷2=36÷5=45÷7=36÷7= 17÷5=10÷7=12÷7= 12÷7= 18÷7=

二年级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时间分分数 22÷7=34÷7=6÷4=8÷5=54÷7=15÷6=18÷4=21÷8=24÷9=12÷8=56÷9= 12÷5=18÷5= 24÷5=49÷5= 26÷6=12÷5=17÷5=26÷5=35÷6=35÷6=42÷5=49÷5=56÷5=10÷7=9÷5=18÷5=27÷5=36÷5=14÷5= 二年级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时间分分数 30÷7=36÷7=42÷5=48÷7=20÷7=7÷5=14÷5=21÷5=28÷5=28÷5=40÷6=48÷9=56÷6=64÷9=5÷2=45÷8=54÷8=63÷8=32÷9=15÷4=8÷3=16÷3=24÷5=32÷5=9÷5=7÷2=14÷5=21÷6=28÷5=27÷5= 二年级口算练习

54÷7=63÷8=72÷7=31÷7=30÷8=25÷6=30÷7=35÷7=40÷7=42÷8=4÷3=8÷3=12÷4=16÷3=13÷2=45÷7=54÷8=63÷8=22÷5=9÷2=8÷5=16÷5=24÷5=32÷5=40÷7=18÷5=27÷5=36÷8=45÷6=56÷7= 二年级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时间分分数 12÷5= 12÷7= 5÷2= 54÷8= 48÷9= 7÷5= 36÷5= 6÷5= 21÷5= 42÷8= 21÷5= 42÷5= 54÷7= 16÷5= 42÷9= 8÷7= 20÷7= 12÷7= 36÷7= 16÷7= 48÷7= 12÷7= 14÷6= 48÷7= 10÷7= 45÷7= 4÷3= 42÷5= 8÷3= 42÷5= 二年级口算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

数学口算(02.17) 姓名:计时:得分: 一、口算。(每小题1分,共80分) 7×8=17+46=90-44=51-47=77-11= 3×8=2×3=4×4=2×4=2×6= 3×3=6×7=2×4=7×8=6×6= 82-42=1×3=4×5=2×5=62-36= 1×9=48+43=4×9=30-25=68-16= 4×7=2×7=3×5=8×5=83-36= 5×6=2×2=1×5=8×8=6×2= 3×3=58-48=2×7=45+14=3×9= 41+19=36+17=2×6=6×4=28+31= 7×9=9×9=59-11=6×8=3×4= 4×8=4×6=6×8=5×9=7×7= 5×7=5×6=2×8=19+29=6×6= 8×8=4×8=5×8=2×5=5×6= 8×9=3×3=30+46=8×9=2×9= 51+38=15+36=7×9=3×7=5×5= 3×6=6×6=5×8=6×9=75+13= 二、笔算。(每小题2分,共20分) 69743744 +22-19+45+48 69-29=55+26=94-45=53-19= 48+39-26=84-56+13=

数学口算(02.18) 姓名:计时: 一、口算。 5×6=5×7=5×8=5×9=6?6-5= 9×6=9×7=9×8=9×9=5?3-3= 3×6=3×7=3×8=3×9=3?6+6= 8×1=8×2=8×3=8×4=8?6-5= 4×6=4×7=4×8=4×9=6?9-6= 5×1=5×2=5×3=5×4=7?6+11= 7×6=7×7=7×8=7×9=5?9-14= 4×1=4×2=4×3=4×4=2?6-8= 2×5=3×5=4×5=5×5=3?7-7= 3×1=3×2=3×3=3×4=9?3-5= 6×5=7×5=8×5=9×5=6+6?5= 6×1=6×2=6×3=6×4=7?5-10= 2×6=2×7=2×8=2×9=4?6+5= 7×1=7×2=7×3=7×4=18-6?3= 6×6=6×7=6×8=6×9=22+6?6= 9×1=9×2=9×3=9×4=26+9?6= 二、笔算。 44+29=79-26=68-37=44+38= 35+(89-48)=88-(56-28)=96-(60-24)=73-(26+30)=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篇一 一、说内容: 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例1、例2及相关练习 二、说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倍”的意义。 2、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说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磁石片、小棒、小黑板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数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说8里面有()个2。 2、数9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说9里面有()个3。怎么算?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分两排摆小棒,3根和6根,再说说3与6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引入新课。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初步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为几倍。(刚才同学们说到的3和6的这些关系,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其实,3和6之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3和6之间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 2、能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指导看书,完成例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议一议的(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5、小结: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想: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那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课堂活动 指导看书,引导说8、6、48的倍数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五)作业 六、教学得失: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通过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去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中,在复习练习铺垫中的分一分,花费时间较多,导致作业练习没有完成;二是课堂活动的2题,对于“6的8倍是48”与“48是6的8倍”两句话的理解,学生易弄混,说不清。这是我在之前对教材和学生研究的不够。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篇二 一、说教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天的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在观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实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综合练习题打印版(每页100题).doc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综合练习题打印版(每页100题)

42+80= 500-60= 89-8= 64-18= 34+9= 27-14÷7= 58+32= 80-28= 300×6= 7+3×4= 90-26= 8×6+7= 522+23= 6×4÷2= 120×4= 80×5= 40×5= 15×5+5= 600-50= 56×2= 200-36= 15+5×3= 380+50= 789+0= 300÷5= 15×4+8= 680×0= 40×25= 6×6+6= 436-24= 111×9= 120×3= 33+60= 54÷6= 40÷8=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8= 73+16= 60+300= 44-9= 72+16= 43+32= 35-8= 56÷7= 8×3=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42÷7= 35-6= 28÷7= 21÷3= 83-20= 43-30= 9÷1= 7÷7= 96-42= 58-36= 5×7= 72÷9= 36÷6= 81÷9= 42+13= 24÷3= 24+8= 27-3= 42+13= 42-6= 7+44= 42÷7= 64-8= 21÷3= 4×8= 54÷9= 49÷7= 42÷7= 35÷7= 19+41= 7×8= 73-4= 72÷8= 64-8= 24×0=

510+200= 7+1×8= 130+80= 46-8= 8×5-7= 9×3-8= 30÷6= 36÷4= 24÷4= 7+63= 9×4= 36÷6= 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27-3= 42+13= 42-6= 7+44= 42÷7= 64-8= 21÷3= 4×8= 54÷9= 49÷7= 42÷7= 35÷7= 19+41= 7×8= 73-4= 72÷8= 64-8= 24×0= 510+200= 7+1×8= 130+80= 46-8= 8×5-7= 9×3-8= 30÷6= 36÷4=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二年级下册口算

二下计算天天练(三) 一、口算 62-7 = 94+6= 63+9 = 40-9+12= 84-70= 15+40 = 76-6 = 50+3-16= 58+74= 70-2=29+5 = 42-3 +25= 51-6 = 26+70 = 44-8= 32-7 +48= 6+40 = 63+8= 63-8 = 9+19+50= 62-4 = 34+7 = 50-3 = 38+7-6= 24+9 = 40-8=8+ 37 = 46-20 +72= 二、脱式计算 7×2+1315+8×420+6×3 5×4-16 4×3+19 16+4×7 73-27-13 68-25-35 94-14-17 73-(27+13) 68-(25+35) 94-(14+17) 25-(5+15) 35-(15+9) 45-(16+14)

二下计算天天练(四) 一、口算 95-27= 43+18= 81-26= 32+20-40=90+10= 70-36=40+50=75-57+26=6×5= 9×4= 2×7=6×9+18= 7×8= 5×3= 8×8= 9×8-10= 3×3= 16+58= 5×5= 88+33-33=2×4= 6×2= 37+63= 79-17+17=21-18= 9+31= 4×3= 57-19+5=29+15= 49+39= 60-13= 6×3+8=二、脱式计算 25-5-15 35-15-9 45-16―14 25-(5+15) 35-(15+9) 45-(16+14) 二、竖式计算 21÷5= 36÷7= 81÷9= 70÷8= 25÷5= 24÷5= 57÷7= 63÷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题(整理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题 姓名()32+9= 32+12= 26+19= 3+18= 2+41= 18+21= 14+21= 30+20= 4+11= 34-2= 3+7= 21+27= 19+16= 5+17= 5+5= 9+16= 11+23= 33+9= 28+21= 1+3= 4+4= 24-7= 14+8= 20+6= 28-6= 22+21= 2+25= 13+9= 35+1= 13+17= 21+17= 16+34= 22+13= 44-4= 27+23= 17+23= 10+32= 14+16= 4+39= 17+11= 19-6= 37+7= 24+15= 7+8= 12+37= 16+8= 10+14= 23-4= 10+26= 26-1= 47-5= 3+28= 10+28= 37+3= 33-1= 21+9= 27+23= 8+29= 42+1= 35-1= 13+22= 29-4= 4+42= 29+7= 12+6= 25+18= 11+16= 39-6= 21+12= 8+39= 14-5= 26+19= 21+16= 32-3= 29-3= 3+46= 14+27= 6+24= 1+13= 13+24= 18+17= 20+10= 21+18= 12-4= 30+12= 18-5= 6+32= 38-2= 36+5= 27+2= 7+24= 39-9= 30-9= 15+18= 3+35= 16+24= 39+9= 13+1= 39+3= 8+26= 9+28= 25+1= 26+24= 19+27= 22+28= 7+42= 4+44= 11+10= 3+31= 15+9= 35-5= 20-5= 20+20= 25+18= 40+9= 16+20= 20+6= 23+21= 11+18= 7+14= 23+15= 37-5= 43-1= 16+17= 29+1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一数》说课稿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数一数》说课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unting Numbers" Talking about Textbook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数一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佳木斯市第十小学的教师闫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今天我将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读懂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版学习乘法的起始课,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教材通过数熊猫、数圆片、数格子、数苹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就是要学习的乘法,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数数抽象出算式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学生知识,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为学生后面理解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而积不变埋下伏笔。 读懂学生: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 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听说过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同时教材中数一数的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数数的经验和技巧作为乘法学习的基础,这是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的。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 确立目标:根据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大全(100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大全(100题) 1) 6×3= 2) 5+58= 3) 24÷3= 4) 3700-370= 5) 8500-5500= 6) 58-36= 7) 4×8= 8) 8×9+21= 9) 8×9+21= 10) 420+80= 11) 4×3÷2= 12) 4600+4700= 13) 27÷3+6= 14) 9×9= 15) 280+450= 16) 27÷9= 17) 43-30= 18) 8÷1= 19) 420+80= 20) 64-8= 21) 96-42= 22) 730-190= 23) 78+15= 24) 27-3= 25) 81÷9= 26) 8÷2= 27) 3200+5100= 28) 12÷4+18= 29) 32÷8= 30) 25÷5+36= 31) 64-8= 32) 64÷8= 33) 7000+3000= 34) 8÷4+48= 35) 4×8—4= 36) 430+1000= 37) 280+450= 38) 64÷8= 39) 4×8-5= 40) 1800-900= 41) 96-42= 42) 49÷7+7= 43) 5+58= 44) 4900-1800= 45) 12÷4+18= 46) 58-36= 47) 64-8= 48) 21÷3= 49) 42÷7= 50) 35÷7= 51) 1200-400= 52) 280+450= 53) 1200-400= 54) 9×9= 55) 43-30= 56) 83-20= 57) 24÷3= 58) 42÷7= 59) 54÷9= 60) 36÷6= 61) 8÷1= 62) 280+450= 63) 14÷7= 64) 6×5+37= 65) 72÷9= 66) 42+13= 67) 53+8= 68) 5×7= 69) 24+8= 70) 8÷4×3= 71) 80-44= 72) 800+900= 73) 42÷7= 74) 58-36= 75) 6×3= 76) 35÷7= 77) 34+9= 78) 64-8= 79) 4×8= 80) 7÷7= 81) 21÷3= 82) 3700-370= 83) 800+900= 84) 53+8= 85) 800+900= 86) 54÷9= 87) 24÷3= 88) 25÷5+36= 89) 6×5+37= 90) 280+450= 91) 42÷7= 92) 64÷8=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口算训练21÷7=15÷5=10÷2=24÷3=12÷4=30÷6=36÷6=42÷7=16÷4=40÷5=63÷9=36÷9=18÷3=27÷9=42÷6=36÷4=24÷4=25÷5=8 ÷4=21÷3=64÷8=14÷2=18÷6= 2 ÷2=6 ÷2=12÷3=2 ÷1=8 ÷2=20÷5= 4 ÷1=7 ÷7=35÷5=24÷8=48÷8=14÷7=9 ÷3=28÷7= 6 ÷3=12÷6=20÷4=56÷7=16÷8=72÷8= 6 ÷1=32÷8=45÷9=24÷6=81÷9=56÷8=45÷5=12÷2=18÷9=10÷5=27÷3=49÷7=18÷2=32÷4=40÷8=4 ÷4=15÷3=28÷4=30÷5=48÷6=9 ÷9=16÷2= 4 ÷2=35÷7= 5 ÷1=72÷9=63÷7=54÷6=32÷4=8 ÷8=56÷8=7 ÷1=45÷9=35÷7=30÷5=36÷6=72÷8=1 ÷1=12÷3=10÷5=42÷6=21÷3=14÷7=24÷8=18÷3=16÷8=63÷9=28÷7=15÷5=12÷6= 6 ÷3=8 ÷4=20÷4=48÷8=24÷6=5 ÷5=35÷5=12-36÷9= 12÷4×3=

56÷8×5= 14÷7+68= 58+35÷7= 9×4+56= 9×8-15= 2÷1+41= 4×2+23= 29+2×7= 42÷6+35= 64÷8×6= 55+3×9= 75+4×4= 35÷7+57= 1×7+88= 22-20÷5= 68-7×9= 9×7-32= 32÷8-1= 66-6÷2= 81-28÷7= 54÷9+37= 21÷3+75= 4×4÷2= 16÷8-1= 24+12÷2= 3×7-12= 50-9×3= 27÷9-3= 9÷3+63= 83-9×9= 83-25÷5= 27+5×1= 7×5+7= 40÷8-1= 32-8÷2= 40÷8×9= 2×6÷3= 36+8÷1= 8×4+29= 6÷1+35= 9×2÷6= 21÷7+49= 15÷5×8= 67+7÷1= 64+7×4= 42÷7÷2= 58+3×2= 87+14÷2= 31-10÷2= 7+4×9= 63÷9×3= 65-16÷2= 7×8-21= 77+32÷8= 95-6×9= 30÷6×7= 5×7+58= 18÷9-1= 64÷8÷4= 9×6-34= 8×8+9= 95-49÷7= 16+9×6= 4×9÷6= 39+40÷8= 72÷9×8= 30-3×4= 45-5×9= 9×3+27= 7×7+45= 73-7÷1= 8×3+38= 15÷5×9= 39-42÷7= 5×5-17= 79+40÷5= 51-16÷4= 63-24÷3= 29+30÷5= 6÷2+30= 12÷3÷4= 7×8+42= 30÷5+77= 98-9×3= 82-4×7= 19+9×2= 67+9×3= 8÷4+48= 3×8÷4= 25÷5×8= 43-9×4= 17+4×9= 2×1-0= 19+2×8= 8÷4÷2= 24÷3+28= 4×5+15= 42÷6+77= 38-72÷9= (9-2)÷7= (9+0)×6= (51-6)÷9=

数学二年级说课稿范本【三篇】

数学二年级说课稿范本【三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以下是WTT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下面,我先谈谈自己对教材地位分析:《6的乘法口诀》这一课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至5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基础。 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灵活处理教材,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的3点: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比较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合作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正确计算。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的难点。 我认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大方面是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但注意力不稳定。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口诀教学比较单一,要上好本节课,最需要的是创设生动的情境,采用有趣的小游戏和小竞赛,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空间,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下面,我说说教学策略 首先谈谈教法:《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教学我运用多媒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动手操作法、综合练习法等方法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口算题 姓名()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 )×6=30 42÷7= 35-6= 28÷7= ( )×8=48 21÷3= 3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4=20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6×9= 56-30= 35÷5= 27+25=

小学数学二年级口算题 姓名() 27÷9= 53+8= 4×9= 8÷2= 32÷8= 8÷1= 9×9= 84+7= 80-44= 1800-900= 4900-1800= 420+80= 430+1000= 500-60= 89-8= 64-8= 34+9= 14÷7= 5+58= 64÷8= 6×3= 9×9= 72÷8= 78+15= 83-20= 43-30= 9÷1= 280+450= 7÷7= 3600+5800= 8×9+21= 4600+4700= 730-190= 3700-370= 8500-5500= 3200+5100= 96-42= 1200-400= 830-300= 800+900= 58-36= 7000+3000= 5×7= 72÷9= 36÷6= 81÷9= 42+13= 24÷3= 24+8= 27-3= 42+13= 42-6= 7+44= 42÷7= 64-8= 21÷3= 4×8= 54÷9= 49÷7= 42÷7= 35÷7= 19+41= 24-6×3= 4×8-5= 27÷3+6= 56÷7-3= 49÷9+7= 4×3÷2= 6÷3×7= 8÷4×3= 6×5+37= 12÷4+18= 16÷4×8= 8÷4+48= 25÷5+36= 6×8—42= 2×8÷4= 8×9÷9= 36÷6÷3= 9÷9×6= 42÷7×6= 96-80+7= 64-40-8= 40-4+20= 7×5-8= 14÷7+25= 15÷5+8= 8×9-8= 1×2+20= 16÷8+30 7×7+8= 54÷6+33= 510+200= 15-45÷9= 11-40÷8= 7+1×8= 130+80= 46-8= 8×5-7= 9×3-8= 30÷6= 36÷4= 4×5+44= 48÷8+7= 1800+200= 93-80= 6×5+37= 10-8÷1= 7×8= 73-4= 3×8÷4= 7×6+10= 72÷8= 64-8= 24×0= 71-7+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用乘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页《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理解题意学会用已学习得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的意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引入,就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1-6的乘法口诀,并开展不同的方式进行复习(读一读、填一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对学生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问题:有三排桌子,没排有五张,一共有五张。一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2×1=2×2=2×3=2×4= 5×6=5×7=5×8=5×9= 9×6=9×7=9×8=9×9= 3×6=3×7=3×8=3×9= 8×1=8×2=8×3=8×4= 4×6=4×7=4×8=4×9= 5×1=5×2=5×3=5×4= 7×6=7×7=7×8=7×9= 4×1=4×2=4×3= 4×4= 2×5=3×5=4×5=5×5= 3×1=3×2=3×3=3×4= 6×5=7×5=8×5=9×5= 6×1=6×2=6×3=6×4= 2×6=2×7=2×8=2×9= 7×1=7×2=7×3=7×4= 6×6=6×7=6×8=6×9= 9×1=9×2=9×3=9×4= 8×6=8×7=8×8=8×9=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口算练习2(时间:5分钟)姓名做对题 26+8= 63-7= 47+6= 42+40+5= 7×6=7×7=7×8=7×9= 2×5=3×5=4×5=5×5=

81-5= 45+25= 100-9= 78+9-20= 5×6=5×7=5×8=5×9= 9×6=9×7=9×8=9×9= 48+9= 50-3= 26+25= 25-15+30= 6×5=7×5=8×5=9×5= 6×1=6×2=6×3=6×4= 68-32= 84+7= 49-18= 68-14-30= 3×6=3×7=3×8=3×9= 8×1=8×2=8×3=8×4= 83+17= 54-5= 16+60= 48-7-20= 6×6=6×7=6×8=6×9= 9×1=9×2=9×3=9×4= 35-7= 4+28= 76-4= 37+9+20= 4×6=4×7=4×8=4×9= 5×1=5×2=5×3=5×4= 8×6=8×7=8×8=8×9= 7×1=7×2=7×3=7×4=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口算练习3(时间:5分钟)姓名做对题 27-9= 8+43= 41-12= 26+6+40= 37+15= 29-20= 7+85= 58-30+8= 77-40= 69+8= 45-9= 75+5-4= 54+14= 40-17= 24+36= 58-7-2= 68-32= 84+7= 49-18= 68-14-30= 83+17= 54-5= 16+60= 48-7-20= 35-7= 4+28= 76-4= 37+9+20=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说课稿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说课稿范文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4、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引导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超过2000道题)

7×3= 47-29= 24÷3= 14÷7= 54+28= 12÷6= 63÷7= 64÷8= 30÷5= 5×4= 36÷6= 17-9= 25+5= 71-50= 56÷8= 45÷9= 7×7= 48÷8= 57+36= 44-19= 82-48= 74-16= 63÷7= 18+9= 5×8= 48÷6= 45÷5= 56÷8= 49-30= 63÷9= 35-7= 6×7= 32÷4= 18+9= 27÷3= 54÷9= 72÷8= 37-9= 7+44= 54÷9= 64-8= 3×7= 23+8= 30÷6= 5×9=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 )×6=30 42÷7= 35-6= 28÷7= ( )×8=48 21÷3= 3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35-6= 28÷7= 21÷3= 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 6×9= 56-30= 35÷5= 27+25= 27÷9= 53+8= 4×9=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可打印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5×6= 42÷7= 35-6= 28÷7= 6×8= 21÷3= 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5×4= 61-13= 15÷5= 9×3= 42-15= 18÷9=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38+26= 93-8= 49÷7= 6×9= 56-30= 35÷5= 27+25= 27÷9= 53+8= 4×9= 8÷2= 32÷8= 8÷1= 9×9= 84+7= 80-44= 89-8= 64-8= 34+9= 14÷7= 5+58= 64÷8= 6×3= 9×9= 72÷8= 78+15= 83-20= 43-30= 9÷1= 7÷7=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题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8÷8= 32÷4= 80-9= ( )×6=3042÷7= 35-6= 28÷7= ( )×8=48 21÷3= 3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4=20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6×9= 56-30= 35÷5= 27+25= 27÷9= 53+8= 4×9= 8÷2=32÷8= 8÷1= 9×9= 84+7= 80-44= 1800-900= 4900-1800= 420+80= 430+1000= 500-60= 89-8= 64-8= 第 1 页共3 页

二年级下口算题(打印版)

45÷5= 6÷6= 12÷6= 1×4= 18÷6= 1×8= 24÷8= 36÷6= 48÷6= 85-20= 45+30= 19-8= 36÷6= 25-5= 15+3= 4×6÷8= 54÷6= 7÷7= 5÷1= 1×6= 56÷8= 21÷7= 28÷7= 7×3= 35÷7= 36÷9= 25-10= 46-5= 37-8= 25+30= 56+4= 2×3÷6= 42÷7= 45÷9= 30÷6= 49÷7= 9×2= 56÷7= 64÷8= 24÷6= 63÷7= 35+50= 46-3= 55-6= 35+8= 54+7= 45-30= 8×5-8= 4×3= 16÷8= 72÷8= 2×7= 9÷9= 27÷9= 5×7= 18÷9= 8×3= 56-4= 37+3= 55-30= 40+60= 35+5= 48-9= 81÷9÷3= 72÷9= 81÷9= 9÷1= 18÷9= 1×1= 42÷6= 24÷8= 36÷4= 63÷7= 15-7= 60-8= 32-5- 46-6= 58+7= 65-7= 19÷2×4=

45+5= 1÷1= 5×5= 72÷8= 9÷9= 24÷8= 14÷7= 6÷1= 15÷3= 50–9= 30+8= 25÷5= 3×6= 4×9= 38+9= 3×6÷2= 4÷2= 6×2= 6÷2= 10÷5= 70–50= 49÷7= 10÷2= 54÷6= 20÷4= 3–3= 8×9= 45÷5= 13+20= 5×3= 45-2= 4×9÷6= 21÷3= 3×6= 9÷3= 90-40= 24÷4= 15÷5= 27÷9= 9×9= 72÷9= 24÷3= 56÷7= 16+2= 4×4= 9×1= 33+8= 3×4÷2= 36÷4= 5÷5= 56+40= 56÷7= 16÷2= 42÷6= 18÷2= 5×1= 45-30= 75-7= 36-10= 35÷7= 10+5= 6×3= 27-3= 3×6÷3= 24÷6= 56÷7= 36÷6= 24÷3= 4×5= 27÷3= 8÷4= 56÷8= 36÷9= 24-8= 38+7= 42÷6= 32+8= 4×8= 45-9= 3×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