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振动监测(定稿)

环境振动监测(定稿)

环境振动监测(定稿)
环境振动监测(定稿)

环境振动监测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环境振动测量时测点应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 m以内振动敏感振动处。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A. 0.2

B.0.5

C.1

D. 1.2

答案:B

2.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稳态振动的测量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选项为:。()

⑴测量量为水平横向x振级;

⑵每个测点测量一次;

⑶取5s内的平均示数作为评价量。

A.⑴⑶ B.⑴⑵⑶ C.⑴⑵ D.⑵⑶

答案:D

3.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中的规定,冲击振动测量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选项为:。()

⑴测量量为铅垂向Z振级;

⑵取每次冲击过程中的最大示数为评价量;

⑶对于重复出现的冲击振动,以10次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评价量。

A.⑴⑶ B.⑴⑵⑶ C.⑴⑵ D.⑵⑶

答案:B

4.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中的规定,无规振动的测量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选项为:。()

⑴测量量为铅垂向Z振级;

⑵每个测点等间隔地读取瞬时示数,采样间隔不大于5s;

⑶连续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s;

⑷以测量数据的VLzeq为评价量。

A.⑴⑶⑷

B.⑴⑵⑷

C.⑴⑵⑶

D.⑵⑶

答案:C

5.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88)中的规定,铁路振动测量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选项为:。()

A.测量量为水平纵向Y振级;

B.读取每次列车通过过程中的最大示数;

C.每个测点连续测量10次列车,以10次读数的算数评均值为评价量。

D.每个测点连续测量20次列车,以20次读数的最大值为评价量。

答案:B

6.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标准规定0类区建筑物室内振动限值为:昼间 dB,夜间 dB。()

A.67,65

B.65,62

C.70,67

D. 62,62

答案:B

7.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每个测量断面上距离铁路最远的敏感点测点位置不宜大于 m。()

A.30

B.50

C.100

D.200

答案:C

8.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敏感点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 m以内振动敏感处。()

A.0.5

B.1

C.1.5

D.2

答案:A

9.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若背景振动低于dB以下,测量结果仅作参考值。()

A.2

B.3

C.4

D.5

答案:D

10.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每个测点测量时间不少于 s。()

A.60

B.300

C.600

D.1000

答案:D

11.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本标准规定的振动频率范围为 Hz。()

A.1~50

B. 1~80

C. 1~100

D. 1~200

答案:B

12.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测量频率范围内,其中心频率以倍频程来划分。( )

A.1/2

B. 1/3

C. 1/4

D. 1/5

答案:B

13.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进行住宅建筑室内振动测量时,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 s。()

A.1

B.2

C.3

D.5

答案:A

14.环境振动测量时下列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环境振动测量值,应尽量避免。()

A.剧烈的温度梯度变化

B.强电磁场

C.强风

D.地震

答案:ABCD

15.环境振动测量时拾振器应平稳地安放在的地面上。()

A.松软

B.平坦

C. 坚实

D.任意

答案:BC

二、判断题

1.人能感觉到的振动按频率范围划分,低于10Hz为低频振动;10~100Hz为中频振动;100 Hz以上为高频振动。( )

答案:×

2.对人体最有害的振动是振动频率与人体某些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的振动。()

答案:√

3.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主要是针对人们工作环境中振动对人体影响的测量。()

答案:×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环境振动是指通过固体介质作用与人,长时间地重复影响或危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那些振动。()

答案:√

5.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各类区域建筑物外0.5m以内振动敏感处;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答案:√

6.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引起的沿线建筑物振动的控制和测量,其振动的频率范围是16~200Hz。()

答案:×

7.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测量的是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

答案:×

8.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环境振动的测量量为铅垂向的VLzmax、VLzeq和VLz10。()

答案:√

9.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记录内容中的列车条件只记录车辆类型和列车速度即可。()

答案:×

10.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本标准适用于受铁路环境振动影响区域的环境振动现状监测及评价振动对建筑物结构和设备影响的测量。()

答案:×

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规定测点布设一般分为三类。()

答案:×

11.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若需要测量建筑物内受振状况,振动传感器宜置于相应建筑物室内靠近振动源一侧的窗口处位置。()

答案:×

12.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应避免剧烈的温度梯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案:√

13.根据《铁路环境振动测量》(TB/T 3152-2007)进行铁路振动测量时,测量结果经算数平均后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

14.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本标准规定了1~80Hz倍频程中心频率的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

答案:×

15.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规定,测量振动时,仪器动态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测量平均时间不少于1000s。()答案:√

16.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中的1级限值,表示不超过的1级标准限值。

答案:×

17.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采用的分频多值评价量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采用的单值计权评价量可进行换算。()

答案:√

18.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本标准只是限制住宅建筑内部振动源的干扰。()

答案:√

18.根据《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规定测点即可置于室内地面中央,也可置于室内振动敏感处。()

答案:√

20.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观测时间内振级变化不大的环境振动为稳态振动。()

答案:√

21.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具有突发性振级变化的环境振动为冲击振动。()

答案:√

22.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未来任何时间不能预先确定振级的环境振动为无规振动。()

答案:√

23.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 10071-1988)环境振动测量时拾振器的灵敏度主轴方向应与测量方向一致。()

答案:√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550—1993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134,—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5—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 7172—1987)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原GB 7173—1987) NY/T 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 9834—1988)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 9837—1988) NY/T 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 12298—1990) NY/T 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原GB 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2 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B、C层或A、C等层的土壤样品。 3.5 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1 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1.1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1.2 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 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Eh、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1.4 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 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4.1.6 土壤环境背景资料: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 4.1.7 其他相关资料和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资源调查规划、行政区划图、土壤类型图、土壤环境质量图等。 4.2 监测单元的划分 农田土壤监测单元按土壤接纳污染物的途径划分为基本单元,结合参考土壤举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别、行政区划等要素,由当地农业环境监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缩小。 4.2.1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

HJ∕T_75-2001_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固体、液体、气体化石为燃料的火电厂固定式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HJ/T75-2001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的版本。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的版本适用于本际准。 GB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47-1999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48-1999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术语和定义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是指对火电厂排放烟气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当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配置多个测定探头时,每个探头在每小时的测定时间不得低于15min,其测定结果即为该小时的监测结果平均值;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监测时间不得小于火电厂运行时间(不包括火电厂启动和停运)的80%。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显示达到稳定值90%时所需要的时间。 现场连续监测in-situ continuous monitoring 由直接安装在烟囱或烟道(包括旁路)上的监测系统对烟气进行实时测量(不需要抽取烟气在烟囱或烟道外进行分析)。

AWAB环境振动使用说明

目录 1概述2 2主要性能指标3 3结构特征6外形图6 按键6 输入输出接口7 过载指示9 工作电源9 4常见符号及名词术语10 5工作原理11 6仪器的连接和开关机11连接11 开关机11 7参数设置12参数设置菜单12 预存测点名的输入 14查看预存测点名16 8振动测量16显示界面和选项16 进行测量19 9数据管理20 9,1数据调阅20用微型打印机打印输出22 删除存储的数据23 删除存储的数据23 10频率计权相对响应(ISO8041,2 型)24 11为试验目的规定的信息25附录装箱清单26 1.概述

AWA6256B +型环境振动分析仪是一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手持式分析仪,它既能测量全身垂向()计权振级(也是环境振级),又能测量全身水平()计权振级,以及不计权振动加速度级。满足GB/T 10071-1988 《环境振动测量方法》标准对振动测量仪器的要求,也符合ISO 8041:1990《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 AWA6256B +型是AWA6256B 型的换代产品,与AWA6256B 型环境振动分析仪相比,主要是频率计权、检波和时间计权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的,因此稳定性更好,动态范围更大,而且以后可升级为符合正在修订中的新的环境振动国家标准要求,外形更加美观。 环境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振动的加速度有效值、振动的频率特性、振动的作用时间、振动的方向和部位等等因素有关。评价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的基本量是频率计权加速度a W 或频率计权加速度级VL W (简称计权振级): 频率计权加速度(指数平均) a W:按公式4-1 进行均方根计算 1t 2 t 12 a W ,(t)a W2exp d (1) 计权振级:均方根计权加速度a w 与基准加速度a0的比值取以10 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即 VL W=20lg(a w/a0)(dB)(2) 式中:a W 为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m/s2) a0 为参考加速度(10-6 m/s2)。 本仪器内置有根据ISO 8041:1990 规定的全身垂直频率计权()和全身水平频率计权(),可分别直接测量全身垂直计权振级VL Z 和全身 水平计权振级VL X—Y 。仪器还具有平直频率计权特性,用于测量非计权加速度级VLa 。根据GB/T 10070-198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采用铅垂向z 振级,也就是全身垂直计权振级VL Z 作为评价量,因此本仪器可直接用于环境振动测量。 由于实际遇到的环境振动大都不是稳定的,而是随时间而变化,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 黄盼 (西华大学,成都四川 610039) 摘要:振动测试和分析对结构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故障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当前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包括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振动信号数据采集技术、振动测试技术、以及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工程应用,最后对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振动测试; 信号分析; 动态特性; 综述 Summary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HuangPan ( 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 Abstrac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analyz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detecting the failures of structures,systems and facilitie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vibration signal data acquisition,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predicted. Key words: vibration testing; sign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overview

AWAB环境振动使用说明

目录 1 概述 2 2 主要性能指标 3 3 结构特征 6 3.1 外形图 6 3.2 按键 6 3.3 输入输出接口7 3.4 过载指示9 3.5 工作电源9 4 常见符号及名词术语10 5 工作原理11 6 仪器的连接和开关机11 6.1 连接11 6.2 开关机11 7 参数设置12 7.1 参数设置菜单12 7.2 预存测点名的输入14 7.3 查看预存测点名16 8 振动测量16 8.1 显示界面和选项16 8.2 进行测量19 9 数据管理20 9,1 数据调阅20 9.2 用微型打印机打印输出22 9.3 删除存储的数据23 9.3 删除存储的数据23 10频率计权相对响应(ISO8041,2型)24 11 为试验目的规定的信息25 附录装箱清单26

1.概述 AW A6256B+型环境振动分析仪是一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手持式分析仪,它既能测量全身垂向(W.B.z)计权振级(也是环境振级),又能测量全身水平()计权振级,以及不计权振动加速度级。满足GB/T 10071-1988 《环境振动测量方法》标准对振动测量仪器的要求,也符合ISO 8041:1990《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 AW A6256B+型是AW A6256B型的换代产品,与AW A6256B型环境振动分析仪相比,主要是频率计权、检波和时间计权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的,因此稳定性更好,动态范围更大,而且以后可升级为符合正在修订中的新的环境振动国家标准要求,外形更加美观。 环境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振动的加速度有效值、振动的频率特性、振动的作用时间、振动的方向和部位等等因素有关。评价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的基本量是频率计权加速度a W或频率计权加速度级VL W (简称计权振级): 频率计权加速度(指数平均) a W:按公式4-1进行均方根计算 (1) 计权振级:均方根计权加速度a w与基准加速度a0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即 VL W=20l g(a w/a0) (dB) (2) 式中:a W为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m/s2) a0为参考加速度(10-6 m/s2)。 本仪器内置有根据ISO 8041:1990规定的全身垂直频率计权(W.B.z)和全身水平频率计权(),可分别直接测量全身垂直计权振级VL Z和全身水平计权振级VL X—Y。仪器还具有平直频率计权特性,用于测量非计权加速度级VLa。根据GB/T 10070-198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采用铅垂向z振级,也就是全身垂直计权振级VL Z作为评价量,因此本仪器可直接用于环境振动测量。 由于实际遇到的环境振动大都不是稳定的,而是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常常需要测量等效连续振级VL eq,它定义为在某一测点上,用某一段时间能量平均方法,将变化的振级以一个恒定的振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振级大小,并称这个振级为此段时间的等效连续振级,即:

网络、通讯设备的办公室、运输和地震环境振动试验及标准

124  2005年第24卷工程应用 网络、通讯设备的办公室、运输和地震环境振动试验及标准 方 重 俞洁勤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 200092) 摘 要 主要介绍了美国网络、通讯设备的办公室、运输和地震振动试验的方法和标准。 关键词:Bellcore,模拟地震动台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通讯及网络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的各类活动中的重要性已无可置疑。通讯及网络设备在各种严峻的环境中能够可靠的运行,也变得日益重要。 世界上一些知名的通讯和网络公司或者行业协会,纷纷制定了严格的制造和检测标准。就检测标准而言,除了涉及设备本身的性能和功能的检测标准外,同时也制定了这些设备的多项环境试验检测标准: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尘埃和化学、声、光等污染的检测。 本文将主要对美国的网络和通讯设备的办公室环境振动、运输环境振动和抗地震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作一些介绍。其中主要以介绍美国Bell公司制定的BellcoreGR-63-CORE标准为主,欧洲标准与Bellcore类似,这里不再说明。 1 办公室环境振动试验及检测判断 网络、通讯机柜在建筑内安装好后,可能遭受到建筑内部远近各种设备振动的干扰,或者来自附近火车、卡车或者建筑工地的各种振动扰动,造成机柜电路板故障,机柜功能出现问题。为此机柜有必要进行所谓“办公室”的环境试验。 方法是将机柜安装在振动台上,分别在X,Y,Z三个方向,施加从5Hz到100Hz再返回到5Hz的正弦扫频振动;振动幅值应用恒定在0.1g,扫频速率为0.1倍频/分,每一次扫频大约需要90分钟。 在进行办公室环境试验之前,机柜一定进行过性能检测。在三次扫频试验同时,以及试验之后,都应该对机柜进行性能检测,只有在机柜无须更换任何另部件,也无需对机柜人为地干预(操作、修理),机柜的性能和工作一切正常,机柜才可以判定为通过了办公室环境振动试验。 2 运输振动环境试验及检测判断 每台通讯机柜必然会遇到在非运行状态;有包装的商业运输振动。此类振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频带从1到500Hz,带有不太多的峰值冲击的随机振动波形。 试验方法是将带包装的机柜以它实际的运输放置方式放置在振动台上,并按图 1要求对机柜进行正 图1 通讯机柜运输环境振动频谱 弦扫频振动。其中曲线1适用于铁路、公路、海运及喷气机型航空运输,扫频速率在5—100Hz之间为0.1倍频/分;100—500Hz之间为0.25倍频/分。曲线2适用于铁路、公路、海运及往复式或涡轮喷射引擎机型的航空运输,扫频速率在5—50Hz之间为0.1倍频/分;在50—500Hz之间为0.25倍频/分。 3 地震试验及检测判断 3.1 地震试验的频谱和波形 机柜的地震性能检测试验主要是通过机柜安装 A振动与冲击   第24卷第1期JOURNALOFVIBRATIONANDSHOCKVol.24No.12005 收稿日期:20030620 第一作者 方重 男,教授,1941年10月生

区域环境振动作业指导书

区域环境振动监测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10071-199-88 1.0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 ⅰ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总体水平监测、环境背景振动调查、环境振动无人的时间与空间规律监测等; ⅱ 项目竣工验收“三同时”振动监测; ⅲ 工厂企事业振动扰民监测; ⅳ 建立工厂企事业振动监测档案; ⅴ 各类振动委托监测等。 2.0名词术语 2.1 振动加速度级VAL 加速度与基准加速度之比的以10未底的对数乘以20,记为VAL.单位为分贝,dB. 按定义此量为:V AL = 20lg 0 a a (dB) 式中: a — 振动加速度有效值, m/s 2; a 0; —基准加速度,a 0 = 10-6m/s 2 2.2 振动级VLz 按ISO2631/1—1985规定的全身振动Z 不同频率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简称振级,记为VL.单位为分贝。 2.3 Z 振动VLz

按ISO2631/1—1985规定的全身振动Z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记为VLz.单位为分贝,gB. 2.4累计百分Z振级VLzn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Z振级超过某一个VLz值,这个VLz 值叫做累计百分Z振级,记为VLzn.单位为分贝,gB. 2.5稳态振动 观测时间内振级变化不大的环境振动。 2.6冲击振动 具有突发性振级变化的环境振动。 2.7 无规振动 未来任何时刻不能预先确定振级的环境振动。 3.0技术依据 1 GB10071-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噪声测量方法》 4.0 操作步骤 4.1测量仪器准备 4.1.1测量仪器性能必须符合ISO/D8041-1984有关条款的规定。 4.1.2测量系统每年至少送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计量一次。 4.1.3拾振器盒监测仪器的携带盒安放应避免较大冲击,同时做好放水、防潮等仪器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4.2 现场测量 4.2.1 测量位置 测点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0.5m以内的振动敏感处。必要时测量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测量交通振动,必要时应记录车流量。 4.3 拾振器的安装 4.3.1 确保拾振器平稳地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避免置于如地毯、草地、沙地或雪地等松软的地面上。 4.3.2 拾振器的灵敏度主轴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 4.4 测量条件 4.4.1 测量时振源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4.2 测量应避免足以影响环境振动测量值的其他环境因素,如剧烈的温度梯度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 布点方法 1) 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 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3) 系统随机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 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 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振动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振动检测是状态检测的手段之一,任何机械在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功的过程中,均会产生振动;振动的强弱与变化和故障有关,非正常的震动感增强表明故障趋于严重;不同的故障引起的振动特征各异,相同的振动可能是不同的故障;振动信号是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就可以在不用停机的情况下检测和分析故障;因此识别和确定故障的内在原因需要专门的一起设备和专门的技术人才。 1、机械振动检测技术 机械运动消耗的能量除了做有用功外,其他的能量消耗在机械传动的各种摩擦损耗之中并产生正常振动,其他的能量消耗在机械传动的各种摩擦损耗之中并产生正常振动,如果出现非正常的振动,说明机械发生故障。这些振动信号包含了机械内部运动部件各种变化信息。分辨正常振动和非正常振动,采集振动参数,运用信号处理技术,提取特征信息,判断机械运行的技术状态,这就是振动检测。 所以由此看来,任何机械在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功的过程中,均会产生振动;振动的强弱与变化和故障有关,非正常的震动感增强表明故障趋于严重;不同的故障引起的振动特征各异,相同的振动可能是不同的故障;振动信号是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就可以在不用停机的情况下检测和分析故障;因此识别和确定故障的内在原因需要专门的一起设备和专门的技术人才。 2、振动监测参数与标准 振动测量的方位选择 a、测量位置(测点)。 测量的位置选择在振动的敏感点,传感器安装方便,对振动信号干扰小的位置,如轴承的附近部位。 b、测量方向。 由于不同的故障引起的振动方向不同,一般测量互相垂直的三个方向的振动,即轴向(A向)、径向(H 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v向)。例如对中不良引起轴向振动;转子不平衡引起径向振动;机座松动引起垂直方向振动。高频或随机振动测量径向,而低频振动要测量三个方向。总之测量方向和数量应全面描述设备的振动状态。 测量参数的选择 测量振动可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参数表述。这三个参量代表了不同类型振动的特点,对不同类型振动的敏感性也不同。 a、振动位移 选择使用在低频段的振动测量(<10HZ),振动位移传感器对低频段的振动灵敏。在低频段的振动,振动速度较小,可能振动位移很大,如果振动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就可能发生破坏性的故障。b、振动速度 选择使用在中频段的振动测量(10~1000hz)。在大多数情况下转动机械零件所承受的附加载荷是循环载荷,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疲劳强度的寿命取决于受力变形和循环速度,既和振动位移与频率有关,振动速度又是这两个参数的函数,振动能量与振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将振动速度作为衡量振动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c、振动加速度 选择使用在高频段的振动测量(>1000hz)。当振动频率大于1000hz时,动载荷表现为冲击载荷,冲击动能转化为应变能,使材料发生脆性破坏。多用于滚动轴承的检测。 以上三这三个参量可以互为辅助性的补充和参考。 振动判定标准 a、绝对判断标准。此类标准是对某机器长期使用、维修、测试的经验总结,由行业协会或国家制订图表形式的标准。使用时测出的振动值与相同部位的判断标准的数值相比较来做出判断。一般这类标准是针对某些类型重要回转机械而制订的。例如国际通用标准ISO02372和ISO3945。 b、相对判断标准。对于同一设备的同一部位定期进行检测,按时间先后作出比较,以初始的正常值为标准,以实测振动值超过正常值的多少来判断。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简介 振动试验是评定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机在预期的运输及使用环境中的抵抗能力. 物体或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振动。振动又分为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复合振动、扫描振动、定频振动。描述振动的主要参数有 动频率为f时D 振动试验标准GJB 150.25-86 GB-T 4857.23-2003 GBT4857.10-2005 目前可以进行该试验的试验室有测量控制设备及系统实验室、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在现场或实验室对振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的试验。振动系统是受振动源激励的质量弹性系统 现在已被推广到动力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工业部门及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方面 及振动环境试验等内容。响应测量主要是振级的测量。为了检验机器、结构或其零部件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性以及确定环境振动条件各种实际工况下 ;对平稳随机振动, 级的度量。选定 动态特性参量的测定 动态特性参量的简易测定方法 ①固有频率测定用敲击或突然卸载 使系统产生自由振动,记录其衰减波形并与仪器中的时标信号比较,或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 ②振型测定手持木质或铝质探针接触被测 致判断振型。③阻尼测定可采用衰减振动法、共振法和相位法。衰减振动法是用记录仪 出阻尼值。机械导纳方法机械导纳是系统频域的特征参量(见机械阻抗)。大型复杂结构的固有频率多而密集, 图 时域识别方法直接利用振动的时间 (系统的时域特性参量之一,其傅里叶变换即机械导纳)的关系直接计算模态参量。对受迫振动,可以用数字

载荷识别指分析和确定振源的 谱分析或相关分析方法得出。振动环境试验为了了解产品的耐振寿命和性能指标的稳定 环境的振动、冲击条件下进行 法分两大类:①标准试验,包括耐预定频率试验、耐共振试验、正弦扫描试验、宽带随机振动 机振动试验、随机波再现试验、正弦波和随机波混合试验等。(见振动环境试验) 振动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理法。振动试验意义和使用在运输 运输 振动摆放方位会影响到货 运箱、它的内包装、封装和内在产品。测试允许分析这些部件的相互作用。更改其中一个或 方法 A1重复振动(垂直运动) 测试 A2重复振动(旋转运动)测试 B单个货运箱共振(垂直运动)测试 C水平负载、复合负载、垂直负载共振测试 用性。这些方法符合ISO8318和ISO2247。方法A1和方法A2 在运输车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的单个货运箱及因单个负载或堆放负载的放大振动而受到重复振动的货运箱。备注1A1和方法A2产生不同 导致不同的损坏类型和强度。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不能相互关联。 B方法B 备注2 用方法C来测试。方法C 放。 4.8(包括测试强度、频率范围、测试周期) 这些测试的结果是相互不同的。振动试验设备使用方法仪器测试方法A1-重复振动 测试(垂直运动) 面的运动曲线类似垂直正弦输入(平面旋转振动是不接受的)的设备支撑。振动的双幅位移应

汽车的振动测试技术

汽车的振动测试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汽车的振动测试技术 汽车供应商们采用先进的振动测试技术来保证汽车在行驶中的安静和平稳。汽车上的零件和组装件必须经受振动可控测试技术的检验。 汽车内部从仪表板到桌椅,从安全气囊传感器到引擎注油泵,诸多零部件都要经过精确振动模式和幅度的测试。 在有些情况下,要用振动测试法验证汽车的各种装置在一般路面条件下不会损坏。在另一些情况下,通过振动测试来识别机械发出的烦人的噪声。 在振动控制的工业中,开发成功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可能在实验室和生产线上制造成更加贴近真实的振动环境。今天,振动测试除了使用随机波、正弦波和冲击波的传统方法,又增加了更加复杂的方法,比如随机波上加正弦波和波形复制。 正如名称所示,随机正弦波是把随机振动与正弦波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振动形式;波形复制振动模仿出真实的汽车振动环境。随机正弦波振动把多个正弦波与具有宽频带的噪声结合在一起。正弦波振动可以是固定的或者是扫描式的谐波或非谐波振动,而且在整个频带内的振动幅度是可变的。就模仿在路面变化行驶中的随机振动的汽车来说,其引擎转速增加或减少时,随机正弦波振动是很好的测试方法。 实际应用 采用随机正弦波振动和波形复制方法对汽车进行测试,可真实地再现汽车行驶中的实际环境,用作设计验证和质量控制。 ?仪表板 许多汽车制造厂对仪表板组件进行振动测试以检查其发出的咯吱声和卡嗒声。这一项是新车购买者可能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保证金中占很大份额。 为了测试建造了专用振动台,它不使用风扇,为的是造成清静的环境来验证振动中的仪表板是否有咯吱声和卡嗒声。因为没有通风散热,只能在温升超过工作温度时做短时间的振动测试,然后测试要暂停一会儿让设备冷却下来。 除振动台外,所有能发出噪声的仪器设备,包括振动台的控制器都应放在测试室的列边。遥控面板和显示器要悬挂在测试装置的上面,便于工作人员能听见噪声并控制测试过程。 用于检验咯吱声和卡嗒声的振动模式,由随机波、扫描正弦波和代表负荷的多段波形所构成。其振动幅度要控制在汽车正常行驶中的额定实验值内。为了避免振动过于猛烈。要维修部件并做好紧固工作。 在振动测试中,操作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施加扫描式正弦波来重复加速引擎的振动模式,此时可能要加上几次扫频来发现异常的噪声。由于咯吱声和卡嗒声难于发现起因,操作者必须停止对仪表板做下一步的操作,并且用于动方式来控制振动频率和振幅,检查产生噪音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找到产生噪声的机理,许多设备生产厂也采用这种方法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

环境监测制度

漳泽发电分公司 环境保护技术监测制度 1 目的 规范环境保护监测行为,确保环保设备的正常投运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漳泽发电分公司环境保护日常监测管理。 3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职责 3.1.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落实上级各项制度、措施和要求,组织制订环境保护技术监测制度。 3.1.2 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行业管理、指导。 3.1.3 协调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单位,依法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的监测与检测。根据环保整改意见书的要求,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并落实整改。 3.1.4 对重要的环保监测仪表,落实责任制,确保设备完好。 3.1.5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业务培训。 3.2环境监测站职责 3.3.1 认真贯彻国家、行业、地方的法规、制度和要求,执行《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414-2004)和《火电行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管理规定》等。 3.3.2 按规定完成分公司废水排放口及各生产现场粉尘、噪声的监测,检查监督环保设施的运转情况。 3.3.3 统计、分析各项监测资料及填报各类环保统计报表。 3.3.4 做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校验工作。 3.4 环保设施所在部门的职责 3.4.1 环保设施所在部门要认真负责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使其良好运转。 3.4.2 做好各种废水、废汽的处理,做好污染物的监测,做到达标回用或排放。 4 管理内容和程序 4.1 环保监测范围包括: 4.1.1 各种废水处理、废水回收设施及废水污染物的排放。 4.1.2烟气处理设施及气态污染物排放。 4.1.4 各种噪声、粉尘治理装置。

4.2 环保监测内容 4.2.1 环保设施 4.2.1.1 除尘器的监测 1)#6除尘器的考核指标为:电场投运率、除尘效率、除尘器在未改造前出口烟尘排放浓度<400mg/m3。改造后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100mg/m3。 2)#3、#4、#5除尘器的考核指标为:投运率、除尘效率、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100mg/m3。 3)除尘器每次A级检修或改造前后均应进行除尘效率、阻力、漏风率、烟尘排放浓度、烟尘排放量等指标的测试。 4.2.1.2 废水处理设施的监测 1)废水处理设施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站、闭式循环、灰水浓缩池及其系统、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回收设施等。 2)废水处理设施的考核指标为:废水处理率、设备投运率、处理水量及运行情况。 3)应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每月度上报一次运行与监测情况。 4.2.1.3 脱硫设施的监测 1)脱硫设施的考核指标为:投运率、脱硫效率、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旁路门挡板开关状态、在线仪表投运率、在线监测历史数据保存情况。 2)应加强运行管理,严格工艺技术操作,定期校验烟气在线监测仪器,确保烟气脱硫效率达到规定值。应定期对脱硫设施的启停时间、脱硫效率、投运率、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旁路门挡板开关状态、在线监测历史数据保存,每月度上报一次运行情况。 4.2.1.4生产用水、排水情况的监测 1)各辅机冷却水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勤调冷却水量,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却水使用量。 2)各辅机冷却水要做到随机组检修、备用时及时关闭,以节约工业用水和减少工业排水。 4.2.1.5 噪声治理设施的监测 1)火电厂产生噪声的主要声源均要按有关规定设置噪声防治设施,保证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 2)应定期对各种防噪装置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防噪效果。 4.2.2 燃煤监测

环境振动测试报告14.10.16

测试报告 培训字20141015001号 项目名称:环境振动测量 委托人: / 测试类别:内部培训 测试日期: 2014年10月15日 (加盖业务专用章)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一、测试基本信息 1、振源名称及型号:环境振动测量 2、振动类型:稳态振动 3、测试地点:公司三楼质管部 4、地面状况:瓷砖 5、测量日期:2014年10月15日下午14点至15点 二、概况 测量城市工业集中区铅垂直Z振级环境振动值 三、测试标准依据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1-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四、监测方法及点位布设 1、稳压振动分析方法: 每个测点测量一次,取5秒内的平均示数作为评价量 2、点位布设 按GB10071-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要求,将AWA6256B+环境振动分析仪(机号:051224)配AWA14400-01108型环境振动传感器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3、监测仪器 监测仪器一览表 4、测试方法 用延伸电缆连接加速度传感器和仪器,将传感器稳定地放置于测点处,传感器上的箭头方向与测量的主轴方向一致。按“开机/复位”键开机,进入“参数设置”子菜单,检查电源电压、测点名、统计用频率计权、传感器灵敏度、积分测量时间、时钟等是否正确,确认后退出“参数设置”子菜单,进入“振动测量”子菜单,选择量程、工作方式,按下“启动”键,仪器开始积分测量和统计分析。 当需要暂停测量时,按一下“启动/暂停”键,仪器暂停测量,再按一下“启动/暂停”键,仪器继续测量。当测量中需要保存测量数据时,先将光标移到屏幕右下角“贮存”项,再按下“确定”键,仪器暂停测量并保存当前测量数据,待存完数据后,按“启动”键继续测量。当需要人为结束测量并保存测量结果时,先按一下“启动/暂停”键暂停测量,再按下“输出”键,仪器保存当前测量数据并结束测量。当需要人为结束测量、不保存测量数据时,先按一下“启动/暂停”键暂停测量,再按下“删除”键,仪器清除当前测量数据并结束测量。当测量经历时间到达设定的积分测量时间时,仪器自动结束测量并将统计分析结果保存在仪器内。如果积分测量时间设为“手动”,则必须由用户人工终止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屏幕下方的界面栏和显示值栏改变显示界面和显示值类型。 测量完毕后,按“关机”键关闭仪器,拆卸并收好仪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延伸电缆。

噪声振动报告

1.1噪声振动 厦深铁路厦漳段沿线共设置声屏障长度6848.74m,共18568.9m2,其中桥梁声屏障长度4309.74m,路基声屏障长度2539m。本次检测声屏障类型为2.95m高非金属插板式路基声屏障。2.95m高路基声屏障检测区段声屏障连续长度约为104m,路基声屏障检测区段路基高度为 3.0m。路基声屏障钢立柱中心距离近侧铁路线路中心为 5.8m,立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螺栓连接,按“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200~250 公里客运专线路基插板式非金属声屏障(图号:通环(2009)8226)》设计施工。 本次噪声振动检测内容包括:动车组运行辐射噪声源强、铁路环境振动源强、铁路边界噪声检测、声屏障降噪效果。振动噪声及声屏障检测选择典型路基线路,源强测试断面周边为空旷地。 噪声振动检测时间从2012年5月6日~5月27日,货物列车通过噪声振动测试工点最高运行速度为120 km/h,CRH2-010A综合检测车通过噪声振动测试工点最高运行速度为260km/h。 测点实测速度级为: 货物列车:80km/h、90km/h、100km/h、110km/h、120km/h; CRH2-010A综合检测车:160km/h,180km/h,200km/h,210km/h,220km/h,230km/h,240km/h,250km/h,260km/h; 测试过程中,CRH2-010A综合检测车和货物列车通过各测试断面的实际速度及往返次数见表4-11-0-1。 表4-11-0-2为测试断面分布及边界条件列表。

1.1.1噪声 1.1.1.1检测目的 通过检测测试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典型路基区段时,环境噪声影响状况,评价铁路环境噪声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1.1.1.2检测内容 根据《龙漳线暨厦深线厦漳段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大纲》的要求及厦深铁路厦漳段工程和环境的具体情况,本次主要检测内容如下: 典型路基线路区段动车组和货物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源强,其中动车组运行辐射噪声测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25m、轨面以上3.5m高处,测试指标为:列车通过暴露声级(TEL);货物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7.5m,轨面以上1.2m高处,测试指标为等效声级(L Aeq,T)。 ):指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地面1.2m以上的昼铁路边界噪声(Leq 昼、夜 夜间等效声级。 声屏障降噪效果评价测试:列车通过时段内声屏障插入损失(IL)。 1.1.1.3检测方法 (1)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量 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量方法须符合《轨道应用声学轨道车辆发射噪声测量》(ISO 3095:2005)、《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一部分:基本参量与评价方法》(GB/T3222.1-2006)及《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二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GB/T3222.2-2009)中的规定。 动车组运行辐射噪声测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25m,高于轨面3.5m处;货物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7.5m,高于轨面1.2m处。测点距反射物距离不小于1m。采用多通道噪声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系统记录测点处每列动车组通过时的噪声时域信号。传声器轴线应始终处于水平位且垂直指向轨道。 (2)铁路边界噪声测量 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方法须符合《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及《铁路沿线环境噪声测量技术规定》(TB/T3050-2002)中的规定。 铁路边界噪声测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高于地面1.2m,测点距反射物距离不小于1m处。 铁路边界噪声应按设计近期列车对数进行预测计算,计算方法应符合《铁路建设

15.振动试题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试题 一、填空题 1.国家颁布的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的国标号码为,本标准仅适用于的测量。 答:GB10071—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 2.国家颁布的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的国标号码为,本标准值适用于连续发生的、和。 答:GB10070—88;稳态振动;冲击振动;无规振动。 3.振动测量方法的测量量为;采用的仪器常数为 .。 答:铅垂向Z振级;时间计权;1秒。 4.环境振动测量点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振动敏感处。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 答:0.5m以内;室内地面中央。 5.拾振器应安放在、、的地面上。拾振器的方向应与方向一致。 答:平稳;平坦;坚实;灵敏度主轴;测量。 6.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 dB,夜间不超过 dB。答:10;3。 7.用于测量环境振动的仪器,其必须符合ISO/DP8041—1984有关条款的规定。测量系统每年至少送计量部门。 答:性能;校准一次。 二、选择题 1.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各类区域建筑物振动敏感处。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内。 A、外0.5米以内; B、0.75米; C、1.0米; D、靠近振动点; E、靠近窗户; F、地面中央答:A、F 2.振动测量时,使用测量仪器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A、选用拾振器; B、校准仪器; C、拾振器如何在地面安装 答:C

三、判断题 1、造成人整体暴露在振动环境中的振动称环境振动。 ( ) 答: √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振动加速度级?写出表达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及单位。 答:加速度与基准加速度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记为VAL 。单位为分贝,dB 。 式中:a :振动加速度有效值,m/s 2;a 0:基准加速度,a 0=10-6m/s 2 。 2.什么是Z 振级? 答:按ISO2631/1—1985规定的全身振动Z 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记为VL Z 。单位为分贝,dB 。 3.什么是累积百分Z 振级? 答:在规定的测量时间T 内,有N%时间的Z 振级超过某一VL z 值,这个VL z 值叫做累积百分Z 振级,记为VL Zn 。单位为分贝,dB 。 4.什么是无规振动?怎样测量?用什么作评价量? 答:未来任何时刻不能预先确定振级的环境振动,是无规振动。每个测点等间隔地读取瞬时示数,采样间隔不大于5s ,连续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s ,以测量数据的VL Z10值为评价量。 5.什么是冲击振动?用什么作评价量? 答:具有突发性振级变化的环境振动,是冲击振动。取每次冲击过程中的最大示数为评价量。对于重复出现的冲击振动,以10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评价量。 6.铁路振动用什么作评价量? 答:读取每次列车通过过程中的最大示数,每个测点连续测量20次列车,以20次读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评价量。 7.振动测试数据明显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 答:a :这是由于在“外校”时,没有输入相应的电信号,即校准信号太低,造成测量数据明显偏高。使用时应注意外校好后,先将电源时间计权开关转至“快”或“慢”,然后再切断电信号。 b :内校信号偏低,造成测量数据明显偏高。通常送计量部门对内部电校准信号进行调整。 )(lg 200dB a a VAL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综述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综述 翟 慧 强 张 金 萍 于 玲 王 丹 (沈阳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摘 要:机械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概述了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发展机械振动 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根据不同原理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并对不同的机械振动 测试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和 系统建设中仍然要注意的抗干扰问题和故障诊断问题。 关键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抗干扰;故障诊断 1 引言 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热门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振动测试系统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系统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与此同时,机械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而伴随着振动测试系统的进步和日臻成熟,其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发的重要。 2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理论与组成 机械振动测试就是利用现代一些测试手段,对所研究物体的机械振动进行测量,并对测得的信号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以期获得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物体的机械振动特性,从而判断物体的机械振动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振动测试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信号调节部分、数模转换器、信号处理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反馈部分等组成。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部件。是整个测试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号调节部分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适合于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经过加工处理使得原始信号更加便于分析和处理。这种信号的转换多数是电信号直接的转换。信号处理部分是对来自信号调节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和分析。这也是测试的核心意义所在,包括对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已得到各种参数。数模转换器是采用计算机等进行测试、控制系统时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的环节。测试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更加便捷易懂的将初试信号转换成某种信号进行提取分析。因此最重要的是信号不能失真,不出现扰动。这就对测试系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3]。 3.振动测试系统的分类 近几年来,振动测试理论与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振动测试方法按其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四类。直观类、光学类、机械类和电测类。直观法操作简便,不受各种器材的限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