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94—1999

代替ZB T21 004—89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半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转向桥厂定轴载质量13t及13t以下各种汽车 (矿用车除外)

的全浮式半轴及半浮式半轴。

2 引用标准

ZB T21 003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3 术语

汽车半轴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

4 技术要求

4.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在保证产品设计性能要求条件下,推荐采用的半轴材料牌号为40Cr、

42CrMo、40MnB、40CrMnMo、35CrMo、35CrMnSi、40CrV和45号钢,也允许采

用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其他材料。

4.3 半轴热处理工艺,推荐采用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工艺。预调质

处理后心部硬度为HRC24~30;中频淬火处理后杆部表面硬度不低于HRC52;花

键处允许降低3个硬度单位,杆部硬化层深度范围为杆部直径的10~20%,硬化层

深度变化不大于杆部直径的5%,杆部圆角应淬硬,法兰盘硬度不低于HRC24。在

保证半轴性能指标要求条件下,也允许采用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工艺。

4.4 感应淬火后半轴的金相组织

a. 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

b. 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珠光体加铁素体。

4.5 粗糙度:法兰盘安装端面不大于Ra3.2,非加工杆部及杆根部圆角为毛坯

表面,经过加工的杆部不大于Ra6.3 (喷丸处理允许增大到Ra 12.5),杆根部圆

角不大于Ra3.2,花键外圆定心表面不大于Ra 0.8,花键齿侧定心表面不大于Ra3.2,与轴承配合表面不大于Ra 0.8。

4.6 当以半轴轴线为基准时,有关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法兰盘安装面的端面全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

b. 与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

c. 与轴封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

d. 花键定心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0级,

e. 杆部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2级;

f. 法兰螺栓孔的位置度公差不大于φ0.2mm

4.7 半轴磁力探伤后应退磁。

4.8 花键应用综合量规检验或进行单项检验,花键齿的周节累积公差、齿形公 差和齿向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4.9 半轴表面不应有拆叠、凹陷、黑皮、砸痕、裂纹等缺陷。杆部表面允许有 磨去裂纹的痕迹。磨削后存在的磨痕深度不大于0.5mm ,同一横断面不允许超过 两处。

4.10 半轴的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 应大于1.80。

4.11 半轴的扭转疲劳寿命:全浮式半轴,B 50≥30×l04, B 10≥20×l04;

半浮式半轴,B 50≥40×l04, B 10≥25×l04。

5 试验方法

本标准4.10和4.11条按ZB T21 003的规定进行试验。

6 检验规则

6.1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完成后及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当产品设计、工艺、材料的改变影响其产品性能时;

c. 停产2年产品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的产品经历3年时。

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4.3~4.11条。

6.2 出厂检验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

4.5~4.9条。

7 标志、包装、运输、存贮

7.1 半轴法兰盘外端面应打有厂标。

7.2 半轴包装应采用防锈、防碰损的包装方法。保证半轴在正常运输情况下不致损伤。

7.3 半轴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标明:制造厂名、厂标、车型、半轴型号、半轴数量、装箱日期。每箱总质量不得超过50kg。

7.4 半轴包装箱外应标明:

a. 制造厂名、厂标,

b. 半轴型号、车型;

c. 箱内产品数量、总质量;

d. 半轴出厂年月日。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和

初学驾驶的基本知识

初学汽车驾驶的基本知识 初学驾驶的基本要求: 1、姿式:头正身直、坐椅前后适中、双手握住方向盘的左右两边、双脚能踏刹车、离合到位,鸣号一般用右手,行驶时眼看车前方50米左右。 2、起步训练:先发动汽车a将变速手柄置于空档位、b电钥匙顺时针旋转时间不要超过5秒钟点火(第一次点不着火,第二次再次点火应间隔十五秒)。 按照一踏、二挂、三方向、四鸣号、五松手刹的要领进行教学。要点起步稳(按照快、停、慢三法缓放离合)、无憋死车现象、加速快、快换档。 3、加、减档训练:(充分理解适速变档)对轿卡车而言 一档是用来起步的,提速后立即变二档 二档是过渡档或转弯用(10-20公里车速) 三档是慢速行车档(20-30-40公里车速左右) 四档是快速行车档(30-40-60公里车速左右) 五档是高速行车档(45-60-100公里车速左右) 加档是:先加油提速再踏离合到底有低档位变为高低档,松离合时要缓,防止车速不稳(板变速手柄时不要用力过猛,初学者统病)。 减档是:一般车行至路口时先刹车降速,再踏离合到底由高档位变为低档。加、减档训练要点;讲时容易做时难(难点手脚并用的协调性不强,想这忘那),特别要达到眼观路况右脚刹车左脚离合左手方向右手变速,动作联关瞬间完成。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多想多指导,熟能生巧。 4、转向训练;要点是转弯要快,还要转小弯。转方向盘的手法应是大把轮转式(在路上原地用一档不加油左右大转圈)。 5、停车训练;要领是a.打转向指示、b.刹车减速变档(最后至二档停车)、c.边转向边刹车减速至到达停车点、d.先踏离合慢刹车至停车(防熄火),拉手刹退空档(要求车要停稳、停正、停到位)。 6、半坡起步训练;在上半坡处不熄火停车程序是踏离合、死刹车、退空档(熄火停车应置于一档位防车溜)、拉紧手刹。 起步时离合踏到底、车挂起步一档、油门轻加、这时轻松离合至车有微动感(车为半联动状态),松手刹、松离合、车前进。要点是掌握好车的半联动微动状态。 7、路口转向训练; a、左转弯提前减速至转弯车道(靠近黄线车道),转大弯通过路口。 b、右转弯提前减速至转弯车道,要转小弯通过路口。 c、在路上大掉头的方法首先要观察有无车辆行人路况情况采用低速档少加或不加油快打死方向,当转到适当位置后急回正方向即可 1.出车前的准备 出车前要检查水、油、机油三大项 2.发动机的预热 预热时间一般为0.5—1分钟,水温达到50度C以上 3.启动动作

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第五节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车轮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是接受从差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其传给车轮。对于非断开式驱动桥,车轮传动装置的主要零件为半轴;对于断开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图5—27),车轮传动装置为万向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见第四章,以下仅讲述半轴的设计。 一、结构形式分析 半轴根据其车轮端的支承方式不同,可分为牛浮式、3/4浮式和全浮式三种形式。 半浮式半轴(图5—28a)的结构特点是半轴外端支承轴承位于半轴套管外端的内孔,车轮装在半轴上。半浮式半轴除传递转矩外,其外端还承受由路面对车轮的反力所引起的全部力和力矩。半浮式半轴结构简单,所受载荷较大,只用于轿车和轻型货车及轻型客车上。 3/4浮式半轴(图5—28b)的结构特点是半轴外端仅有一个轴承并装在驱动桥壳半轴套管的端部,直接支承着车轮轮毂,而半轴则以其端部凸缘与轮毂用螺钉联接。该形式半轴受载情况与半浮式相似,只是载荷有所减轻,一般仅用在轿车和轻型货车上。

全浮式半轴(图5—28c)的结构特点是半轴外端的凸缘用螺钉与轮毂相联,而轮毂又借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驱动桥壳的半轴套管上。理论上来说,半轴只承受转矩,作用于驱动轮上的其它反力和弯矩全由桥壳来承受。但由于桥壳变形、轮毂与差速器半轴齿轮 不同女、半轴法兰平面相对其轴线不垂直等因素,会引起半轴的弯曲变形,由此引起的弯曲应力一般为5~70MPa 。全浮式半轴主要用于中、重型货车上。 二、半轴计算 1.全浮式半轴 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可按车轮附着力矩M ?,计算 ??r r G m 22'2 1 M = (5 - 43) 式中,2G 为驱动桥的最大静载荷;r r 为车轮滚动半径;' 2m 为负荷转移系数;? 为附着系数,计算时?取0.8。 半轴的扭转切应力为 式中,τ为半轴扭转切应力;d 为半轴直径。 半轴的扭转角为 π θ?p GI l M 180= (5 - 45) 式中,θ为扭转角;l 为半轴长度;G 为材料剪切弹性模量; p I 为半轴断面极惯性矩, 32/4d I p π=。 半轴的扭转切应力宜为500~700MPa ,转角宜为每米长度?6~?15。

汽车后桥半轴设计(重新设计后论文)

目录 前言 (1) 1 后桥结构方案分析 (2) 2 驱动半轴的设计 (3) 2.1半轴结构形式分析 (3) 2.2驱动半轴结构形式选择 (3) 2.3全浮式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4) 2.3.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与最低档传动比计算转矩 (4) 2.3.2按驱动轮打滑转矩计算转矩 (4) 2.3.3半轴转矩的确定 (5) 2.4全浮式半轴的杆部直径的初选 (5) 2.5全浮式半轴的强度计算 (6) 2.6半轴花键的强度计算 (6) 2.7半轴基于P RO/E的三维设计 (7) 2.8半轴的材料与热处理 (7)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汽车后桥(驱动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首先是增扭,降速,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即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转矩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其次,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等。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桥壳组成。 对于重型载货汽车来说,要传递的转矩较乘用车和客车,以及轻型商用车都要大得多,以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运输较多的货物,所以选择功率较大的发动机,这就对传动系统有较高的要求,而驱动桥在传动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目前国际上石油价格的上涨,汽车的经济性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这不仅仅只对乘用车,对于载货汽车,提高其燃油经济性也是各商用车生产商来提高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法宝,因为重型载货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都是大功率,大转矩的,装载质量在十吨以上的载货汽车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在140KW以上,最大转矩也在700N·m以上,百公里油耗是一般都在34升左右。为了降低油耗,不仅要在发动机的环节上节油,而且也需要从传动系中减少能量的损失。这就必须在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之后,在从发动机—传动轴—驱动桥这一动力输送环节中寻找减少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的损失。在这一环节中,发动机是动力的输出者,也是整个系统的心脏,而驱动桥则是将动力转化为能量的最终执行者。因此,在发动机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性能优良且与发动机匹配性比较高的驱动桥便成了有效节油的措施之一。所以设计新型的驱动桥成为新的课题。 目前国内重型车桥生产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中信车桥厂、东风襄樊车桥公司、济南桥箱厂、汉德车桥公司、重庆红岩桥厂和安凯车桥厂几家企业。这些企业几乎占到国内重卡车桥90%以上的市场。 设计后桥时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以保证汽车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2)外廓尺寸小,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离地间隙,以满足通过性的要求。

50个汽车冷知识

50个汽车冷知识,总有一条你不知道! 对于90%的车主来说,能透彻了解汽车工作原理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可相比那些机械硬知识来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多达50个的汽车冷知识,你又能知道多少个呢? 1.不同于卡尔本茨、戴姆勒、福特这些大名鼎鼎的发明家,梅赛德斯只是个奥地利商人女儿的名字。 2.新车的味道由50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挥发物组成,其中好很多连车企自己都搞不清楚来源。 3.地球上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汽车是由中国制造。 4.虽然中国是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是每年汽车召回的次数和数量却是最少的国家之一。 5.每辆车的布线有900多米长,可以围绕跑道两圈多。 6.全世界仅有一台法拉利是沙特王子的私人订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位沙特王子为了让自己在欧洲时能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超级跑车,邀请著名汽车设计大师米凯洛蒂订制了一款加长豪华跑车,这款车叫法拉利400I。 7.奔驰S级AMG中控上的钟是万国的,而宾利的钟则是百年灵的。 8.大众甲壳虫始于希特勒,希特勒曾亲笔画了11张“国民轿车”的草图,其中一张与日后的“甲壳虫”已非常相近,大众靠着甲壳虫才熬到了80年代。 9.希特勒对高速公路做出严格的标准:四车道34米宽;中间有5米的绿化隔离带;不设置路灯,但每隔200米设立一块可反光的水泥柱;为了防滑,不仅要求路面的坡度要小,而且转弯半径要尽量大。 10.英菲尼迪诞生于北美,其市场定位刚开始是面对北美众多的家庭主妇。 11.为了庆祝建厂40周年,法拉利于80年代末生产了F40,宣传说限量销售300台,并且设置了一大堆购买门槛。结果某次美国F40车主聚会,一日本人告诉美国人说日本有超过100台F40,美国人说别吹全世界只有300台,我这里都200多了,日本人老实的帮他们统计了下,结果当时已经交付超过800台,这车最后总计生产了1331台。然后,美国人就让法拉利吃了官司! 12.阿斯顿·马丁最便宜的车是Cygnet,售价35万元左右,这车的出现纯粹是为了平衡阿斯顿·马丁超跑们的超高碳排量,实际上是以丰田IQ为平台开发的微型车,和比亚迪F0

第五节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第五节 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车轮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是接受从差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其传给车 轮。对于非断开式驱动桥,车轮传动装置的主要零件为半轴;对于断开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 桥(图5—27),车轮传动装置为万向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见第四章,以下仅讲 述半轴的设计。 一、结构形式分析 半轴根据其车轮端的支承方式不同,可分为半浮式、3/4浮式和全浮式三种形式。 半浮式半轴(图5—28a)的结构特点是半轴外端支承轴承位于半轴套管外端的内孔, 车轮装在半轴上。半浮式半轴除传递转矩外,其外端还承受由路面对车轮的反力所引起的全 部力和力矩。半浮式半轴结构简单,所受载荷较大,只用于轿车和轻型货车及轻型客车上。 3/4浮式半轴(图5—28b)的结构特点是半轴外端仅有一个轴承并装在驱动桥壳半轴套 管的端部,直接支承着车轮轮毂,而半轴则以其端部凸缘与轮毂用螺钉联接。该形式半轴受 载情况与半浮式相似,只是载荷有所减轻,一般仅用在轿车和轻型货车上。 二、半轴计算 1.全浮式半轴 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可按车轮附着力矩?M 计算 (5-43) 式中,2G 为驱动桥的最大静载荷;r r 为车轮滚动半径;2 m '为负荷转移系数;?为附着系数,计算时?取0.8。 半轴的扭转切应力为 316d M πτ? = (5-44) 式中,τ为半轴扭转切应力;d 为半轴直径。 半轴的扭转角为 πθ?p GI l M 180 = (5-45) 式中,θ为扭转角;l 为半轴长度;G 为材料剪切弹性模量;p I 为半轴断面极惯性矩, 32 4d I p π=。 半轴的扭转切应力宜为500~700MPa ,转角宜为每米长度6°~15°。 2。.半浮式半轴 半浮式半轴设计应考虑如下三种载荷工况: (1)纵向力2x F 最大,侧向力2y F 为0:此时垂向力2z F 222G m =,纵向力最大值 ??22 22G m F F z x '==/2,计算时2m '可取1.2,?取0.8。 半轴弯曲应力σ和扭转切应力τ为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分析与方案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国外汽车半轴的加工工艺 1.2国内后桥半轴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2.材料的选择 3.汽车半轴加工工艺流程及主要加工工序 3.1剪料 3.2摔杆 3.3摆帽 3.4喷丸 3.5杆部校直 3.6钻小端中心孔A3/7.5 3.7粗车大外圆 3.8粗车小端 3.9车大孔 3.10钻中心孔B4/12.5 3.11粗车大端、精车大端 3.12精车小端 3.13冷滚轧花键 3.13.1冷滚轧花键的优点 3.13.2冷滚轧花键的加工方法 3.13.3冷滚轧花键的工艺要求 3.13.4典型的冷滚轧机技术参数 3.13.5冷滚轧花键加工实例 3.14半轴的热处理 3.1 4.1热处理的具体工序 3.15磁力探伤检验 4.夹具设计 4.1原夹具存在的问题 4.2可微调新型夹具 摘要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100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写下了人类近代文明的重要篇章。汽车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这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半轴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半轴是用来将差速器半轴齿轮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或轮边减速器,对于采用非独立式悬架的驱动桥,根据其半轴内端与外端的受力状况,一般又分为全浮式半轴、四分之三浮式半轴与半浮式半轴三种。 半轴内端以花键连接着半轴齿轮,半轴齿轮在工作时只将扭矩传给半轴,几个行星齿轮对半轴齿轮施加的径向力是互相平衡的,因而并不传给半轴内.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端。主减速器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则由差速器壳的两轴承直接传给主减速器壳。因而,半轴内端只受扭矩而不受弯曲力矩。半轴是汽车的轴类零件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零件,为了满足半轴的强度要求.多年来,世界备国除了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外,还在材料选择、毛坯成型、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文主要是对半轴在锻造车间、机加车间、热处理车间的各步工艺进行分析和改进以及半轴的热处理和半轴齿轮的夹具改进。 半轴齿轮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等一切行走机械的差速器中,应用面广。需求量大。半轴已普遍采用精密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流程是:下料——加热——粗锻——切飞边——精锻——切飞边——表面清理——钻孔、车大端面——车孔、齐端面——拉花键——热处理——磨大端面和内孔。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亦称感应淬火,由于它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很快,使零件的表面至心部有着巨大的温度梯度,而且淬火后零件由表及里存在着激烈的组织变化,这些特点决定它有着特殊的残余应力形态。一般说,轴类零件感应淬火后,表面层存在残余压应力,次表层和淬火区域边缘存在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的合理分布,能够大大提高零件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载货车半轴的合理用料,合理选择淬火层的深度及其分布,将大大提高半轴的使用寿命。 在车孔、齐端面工序中,由于夹具调整不便,更换供状时工件找正极其困难,耗工费时,齿轮装夹定位精度低,生产效率低。为此,我根据所学知识,再通过一些先进资料研究了半轴齿轮车孔齐端面的可微调夹具,解决了原夹具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半轴;热处理;夹具设计;花键设计 Abstract The car bears the until now from the end of 19 centuries 100 period in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Car industry from have no to have Developing with the astonishing speed, Wrote down the civilized and important literary piece in human modern age. The car is a quantity at most, universal, the movable scope is the most extensive and transport biggest and modern pileup in deal. Have no which kind of machines product resemble the car is like this to the social creation like this extensive but profound influence.The half stalk is an importance that car spread to move the system to constitute the part,to be used to will differ soon the machine half stalk wheel gear output's motive pass to drive round or a sides decelerate the machine, Carry according to the half stalk inside with carry outside of suffer the dint condition, generally divided into Whole

汽车座椅结构设计

汽车座椅结构设计

————————————————————————————————作者: ————————————————————————————————日期:

0 引言 汽车座椅属于汽车的基本装置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在汽车中它将人体和车身联系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乘员的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座椅已不再是单纯满足乘坐和美观需要的车身部件而是关系到汽车的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集人机工程学、机械振动、控制工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作为影响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内饰部件——汽车座椅的设计、研发已越来越引起汽车业界的重视。 本毕业设计分析了人与座椅的人机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国民对汽车座椅的使用要求,以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准则,对驾驶座椅进行了设计。,从人的安全、健康的角度,现代人越来越多地的时间在汽车中度过,座椅的安全与舒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尤其是对人们脊椎的伤害。从社会的角度,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汽车的情感也有所转变,从以前的遥远、到现在的占有,将来必将转变为挑剔。因此汽车座椅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本设计进行汽车八方向座椅结构设计。

1轿车电动座椅的介绍 轿车的座椅是衡量轿车档次的重要依据,因此轿车设计师十分重视电动座椅的设计,从材料到形状,尽量做得完美无缺。在造型方面,充分考虑人体尺寸、人体重量、乘坐姿势和体压分布等因素,应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制造出乘坐舒适、久坐不乏的座椅。 1.1桥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的相关介绍 目前国内汽车座椅基本上是一种固定的姿势,人长时间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坐姿很容易疲劳,从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的角度,给出一种新型电动座椅的设计思路。对于可以调节的汽车电动座椅的研究,国内发现尚少。尤其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见电动座椅大多出现在进口汽车上,汽车电动座椅有两向移动、四向移动、六向移动等多种类型。两向电动座椅只能作前后水平移动:四向电动座椅除前后水平移动外,还可以升降:六向电动座椅除了够控制上述移动外,座椅的座位前部和靠背还可以分别升降。大多数电动座椅使用永磁型电动机,通过装在左座侧板上或左门扶手上的肘节式控制开关控制电流路线和方向。可使某一电动机按不同方向转动。大多数永磁型电动机内装有断路器,以防电动机过载。许多福特汽车电动座椅的电动机在磁铁外壳内装有3个独立的电枢。有的电动座椅使用串激电动机(如通用公司生产的某些汽车),用2个磁场线圈使电动机能作双向转动。这种电动机一般使用继电器以控制电流方向,因此当开关换向时,可以听到继电器吸合的咔嗒声。电动座椅使用的电动机的数量多的可达8个。本方案是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学、人体工程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八个方向(座椅水平平行前后移动、座椅前端上下升降、座椅后端上下升降、座椅靠背的角度旋转)调节。汽车电动座椅一般由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等组威。传动装置包括变速器、联轴装置和电磁阀。座椅调节器的主要部件是螺旋千斤顶和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之间用软轴连接。通过座椅调节器实现对座椅的调节。方案的思路就是电动座椅是利用电动机的动力来调整座椅位置、靠背的倾斜度等,自动适应不同体型的驾驶员与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要求。 现代轿车的驾驶者座椅和前部成员座椅多是电动可调的,又称电动座椅。座椅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部件,人们对轿车平顺性的评价多是通过座椅的感受作出的。因此电动座椅是直接影响轿车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轿车电动座椅以驾驶者的座椅

汽车标准件基础知识

汽车常用标准件基础知识 培训资料

汽车常用标准件基础知识 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 一、编号组成: Q□□□ T□ F□ □ 分型代号 表面处理代号 机械性能代号 尺寸规格代号 变更代号 品种代号 汽车标准件特征代号 二、编号各部分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01、汽车标准件特征代号:以“汽”字汉语拼音第一位大写字母“Q”表示。 02、品种代号:品种代号由三位数字组成,首位表示产品大类(大类含义见表1)。第二为分 级号、第三位组内序号、结构、功能。 03、变更代号:由于产品标准修订,虽然产品结构型式基本相同,但尺寸、精度、性能或材 料等标准内容变更以致影响产品的互换时而给出的代号。 04、尺寸规格:尺寸规格代号可直接表示产品的主要尺寸参数。 05、机械性能代号:机械性能代号表示产品的性能等级。机械性能按表2。

06、表面处理代号:表面处理代号表示产品的表面处理状态。表面处理代号按表3。 表3 07、分型代号:分型代号表示结构型式和功能要求。 三、编号示例 01、六角头螺栓Q150B GB/T5783-2000 GB/T5782-2000

六角头螺栓 Q151B GB/T5786-2000 GB/T5785-2000 六角头螺栓 Q151C GB/T5786-2000 GB/T5785-2000 表示全螺纹 表示表面处理为彩锌 表示机械性能等级为10.9级 表示螺杆长度为100 表示螺纹规格为M12×1.5 表示表面处理为彩锌 表示机械性能等级为10.9级 表示螺杆长度为100 表示螺纹规格为M12×1.5

编号示例: 01)螺纹规格d= M12,公称长度l=50,性能等级8.8,镀锌钝化的六角头螺栓编号为Q150B1250 02)螺纹规格d= M12×1.25,公称长度l=50,性能等级10.9,防腐磷化的六角头螺栓编号为Q151B1250TF2. 03)螺纹规格d= M12×1. 5,公称长度l=50,性能等级8.8,镀锌钝化的六角头螺栓编号为Q151C1250. 02、六角法兰面螺栓GB/T16674-1996 六角法兰面螺栓GB/T16674.1-2004 编号示例: 01)螺纹规格d= M12,公称长度l=50,性能等级10.9,镀锌钝化的六角法兰面螺栓编号为Q1841250TF3.

传动轴设计计算

编号: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一.计算目的 我们初步选定了传动轴,轴径选取Φ27(详见《传动轴设计方案书》),动力端选用球 面滚轮万向节,车轮端选用球笼万向节。左、右前轮分别由1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驱动。通 过计算,校核选型是否合适。 二.计算方法 本车传动轴设计不是传统载货车上从变速器到后驱动桥之间长轴传动设计,而是半轴传动设计。而且传动轴材料采用高级优质合金钢,且热处理工艺性好,使传动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 度大为提高,因此计算中许用应力按照半轴设计采用含铬合金钢,如40Cr、42CrMo、40MnB, 其扭转屈服极限可达到784N/mm2左右,轴端花键挤压应力可达到196N/mm2。 传动轴校核计算流程: 1.1轴管直径的校核 校核: 两端自由支撑、壁厚均匀的等截面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2 2 28 1.2x10 n e l d D +=(r/min) 式中L 传动轴长,取两万向节之中心距:mm D 为传动轴轴管外直径:mm d 为传动轴轴管内直径:mm 各参数取值如下:D =φ27mm ,d =0mm 取安全系数K=n e /n max ,其中n max 为最高车速时的传动轴转速, 取安全系数K =n e /n max =1.2~2.0。 实际上传动轴的最大转速n max =n c /(i g ×i 0),r/min 其中:n c -发动机的额定最大转速,r/min ; i g -变速器传动比; i 0-主减速器传动比。 1.2轴管的扭转应力的校核 校核扭转应力: τ= ][164 4τπ≤) -(d D DT J (N/mm 2) ][τ……许用应力,取][τ=539N/mm 2[高合金钢(40Cr 、40MnB 等)、中频淬火抗 拉应力≥980N/mm 2,工程应用中扭转应力为抗拉应力的0.5~0.6,取该系数为0.55,由此可取扭转应力为539N/mm 2,参考GB3077-88] 式中: T j ……传动系计算转矩,N ·mm ,2/k i i T T d g0g1x ema j η=N ·m T e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 ·mm ; i g1-变速器一档传动比或倒档传动比; i g0-主减速器传动比 k d -动载系数 η-传动效率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国外汽车半轴的加工工艺 1.2国内后桥半轴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2.材料的选择 3.汽车半轴加工工艺流程及主要加工工序 3.1剪料 3.2摔杆 3.3摆帽 3.4喷丸 3.5杆部校直 3.6钻小端中心孔A3/7.5 3.7粗车大外圆 3.8粗车小端 3.9车大孔 3.10钻中心孔B4/12.5 3.11粗车大端、精车大端 3.12精车小端 3.13冷滚轧花键 3.13.1冷滚轧花键的优点 3.13.2冷滚轧花键的加工方法 3.13.3冷滚轧花键的工艺要求 3.13.4典型的冷滚轧机技术参数 3.13.5冷滚轧花键加工实例 3.14半轴的热处理 3.1 4.1热处理的具体工序 3.15磁力探伤检验 4.夹具设计 4.1原夹具存在的问题 4.2可微调新型夹具 摘要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100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写下了人类近代文明的重要篇章。汽车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X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这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半轴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半轴是用来将差速器半轴齿轮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或轮边减速器,对于采用非独立式悬架的驱动桥,根据其半轴内端与外端的受力状况,一般又分为全浮式半轴、四分之三浮式半轴与半浮式半轴三种。 半轴内端以花键连接着半轴齿轮,半轴齿轮在工作时只将扭矩传给半轴,几个行星齿轮对半轴齿轮施加的径向力是互相平衡的,因而并不传给半轴内端。主

减速器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则由差速器壳的两轴承直接传给主减速器壳。因而,半轴内端只受扭矩而不受弯曲力矩。半轴是汽车的轴类零件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零件,为了满足半轴的强度要求.多年来,世界备国除了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外,还在材料选择、毛坯成型、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本文主要是对半轴在锻造车间、机加车间、热处理车间的各步工艺进行分析和改进以及半轴的热处理和半轴齿轮的夹具改进。 半轴齿轮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等一切行走机械的差速器中,应用面广。需求量大。半轴已普遍采用精密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流程是:下料——加热——粗锻——切飞边——精锻——切飞边——表面清理——钻孔、车大端面——车孔、齐端面——拉花键——热处理——磨大端面和内孔。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亦称感应淬火,由于它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很快,使零件的表面至心部有着巨大的温度梯度,而且淬火后零件由表及里存在着激烈的组织变化,这些特点决定它有着特殊的残余应力形态。一般说,轴类零件感应淬火后,表面层存在残余压应力,次表层和淬火区域边缘存在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的合理分布,能够大大提高零件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载货车半轴的合理用料,合理选择淬火层的深度及其分布,将大大提高半轴的使用寿命。 在车孔、齐端面工序中,由于夹具调整不便,更换供状时工件找正极其困难,耗工费时,齿轮装夹定位精度低,生产效率低。为此,我根据所学知识,再通过一些先进资料研究了半轴齿轮车孔齐端面的可微调夹具,解决了原夹具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半轴;热处理;夹具设计;花键设计 Abstract The car bears the until now from the end of 19 centuries 100 period in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Car industry from have no to have Developing with the astonishing speed, Wrote down the civilized and important literary piece in human modern age. The car is a quantity at most, universal, the movable scope is the most extensive and transport biggest and modern pileup in deal. Have no which kind of machines product resemble the car is like this to the social creation like this extensive but profound influence.The half stalk is an importance that car spread to move the system to constitute the part,to be used to will differ soon the machine half stalk wheel gear output's motive pass to drive round or a sides decelerate the machine, Carry according to the half stalk inside with carry outside of suffer the dint condition, generally divided into Whole float type half stalk、three quarter float type half stalk、Half float type half stalk. 1. 前言 1.1国外汽车半轴的加工工艺 1.1.1 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万伦脱小客车半轴制造工艺SAE1039(相当于40Mn) 棒料切断——法兰热轧成型——正火——喷砂——清洗——表面磷化— —水平挤压成型(三段,用175t压力机)——法兰和轴承部分切削加工—

(完整版)汽车座椅相关设计参考资料

汽车座椅相关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生产经验规定的汽车座椅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骐铃牌各系车型座椅的设计。 二、目的 规范座椅设计要求。 三、定义 3.1 座椅 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3.2 固定装置 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3 调节装置 adjustment system 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纵向位移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垂直位移 vertical displacement 角位移 angular displacement 3.4 锁止装置 locking system 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3.5 头枕 head 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3.6 “R”点“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3.7 基准线 reference line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三、技术要求 应包括产品的具体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质量目标,专项试验、整机/整车试验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匹配要求等内容。 3.1舒适性 1)座椅泡沫造型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并给出A面的分析报告。 2)人体乘坐时,最大布置人体与骨架(硬物)间距≥30mm。 3)选用高回弹的优质冷发泡沫,性能指标见附表3.4要求。 4)选用优质复合面料,面料与泡沫采用火焰复合方式,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环保性。 5) 前排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参考应当满足人机工程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根据设计可作相应调整); 6)座椅各零部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于伤人的尖角锐边,各部结构不得存在可能造成的挤压、剪钳伤人部分。 7)工作座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应耐用、阻燃、无毒。坐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应使用柔软、防滑、透气性好、吸汗的不导电材

传动轴设计计算

传动轴设计计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编号: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一.计算目的 我们初步选定了传动轴,轴径选取Φ27(详见《传动轴设计方案书》),动力端选用球面滚轮万向节,车轮端选用球笼万向节。左、右前轮分别由1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驱动。通过计算,校核选型是否合适。 二.计算方法 本车传动轴设计不是传统载货车上从变速器到后驱动桥之间长轴传动设计,而是半轴传动设计。而且传动轴材料采用高级优质合金钢,且热处理工艺性好,使传动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大为提高,因此计算中许用应力按照半轴设计采用含铬合金钢,如40Cr、 42CrMo、40MnB,其扭转屈服极限可达到784 N/mm2左右,轴端花键挤压应力可达到196 N/mm2。 传动轴校核计算流程:

轴管直径的校核 校核: 两端自由支撑、壁厚均匀的等截面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22 2 8 1.2x10 n e l d D+ = (r/min) 式中L传动轴长,取两万向节之中心距:mm D为传动轴轴管外直径:mm d为传动轴轴管内直径:mm 各参数取值如下:D=φ27mm,d=0mm 取安全系数K=n e /n max ,其中n max 为最高车速时的传动轴转速, 取安全系数K=n e /n max =~。 实际上传动轴的最大转速n max =n c /(i g ×i ),r/min 其中:n c -发动机的额定最大转速,r/min; i g -变速器传动比;

i 0-主减速器传动比。 轴管的扭转应力的校核 校核扭转应力: τ= ] [1644τπ≤) -(d D DT J (N/mm 2) ][τ……许用应力,取][τ=539N/mm 2[高合金钢(40Cr 、40MnB 等)、中频淬火抗 拉应力≥980 N/mm 2,工程应用中扭转应力为抗拉应力的~,取该系数为,由此可取扭转应力为539 N/mm 2,参考GB 3077-88] 式中: Tj ……传动系计算转矩,N ·mm ,2/k i i T T d g0g1x ema j η= N ·m T e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 ·mm ; i g1-变速器一档传动比或倒档传动比; i g0-主减速器传动比 k d -动载系数 η-传动效率 传动轴花键齿侧挤压应力的校核 传动轴花键齿侧挤压应力的校核 ][)2 )(4(2121j j ZL D D D D T σσ≤-+= (N/mm 2 )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 汽车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这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半轴是汽车的轴类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零件,它是差速器和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实心轴,其内端一般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连接,外端与轮毂连接,对于采用非独立式悬架的驱动桥,根据其半轴内端与外端的受力状况,一般又分为全浮式半轴、四分之三浮式半轴与半浮式半轴三种。 该零件在机械设备中具有传动性,在进行半轴的工艺和工装设计时,首先对半轴的工艺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出了加工的工艺过程,根据加工要求设计专用夹具设计,一付是用来车削半轴的外圆,一付是用来钻削半轴圆盘上均匀分布的小孔,在设计中注意的夹具的经济性和使用性,尽量降低加工时的成本,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除此还进行了组合量具的设计,用来检查6个均匀分布的小孔的位置度公差。 汽车半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对从事汽车半轴生产的企业单位来说是很重要的,工艺路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及加工质量。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不但可以保证零件的质量而且可以充分的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使工序的传接更加合理,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半轴;工艺分析;夹具设计;

Abstract The car is a quantity at most, universal, the movable scope is the most extensive and transport biggest and modern pileup in deal. Have no which kind of machines product resemble the car is like this to the social creation like this. The half stalk is in automotive stalk the acceptance twist the biggest spare parts of sqire , it is bad soon machine and drive the round of delivers to twist the of solid stalk, it inside carry generally pass to spend the key and half stalk wheel gears to connect, carry outside with a conjunction, Carry according to the half stalk inside with carry outside of suffer the dint condition, generally divided into Whole float type half stalk、three quarter float type half stalk、Half float type half stalk. That spare parts is in the machine equipments have to spread to move sex, at carry on the half stalk of craft and work equip to account, the half axial craft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first, designing processed craft process, according to process to request to design the appropriation tongs design, a pay is to use to come to car to pare the outside circle of the half stalk, on pay is use to drill to pare a dish of the half stalk up even distribute of eyelet, in the design the economy of the advertent tongs and usage, as far as possible lower to process of cost, reduce the worker of labor strength, in addition to this still carried on the design that the combination quantity have, use to check 6 even distribute of a business trip of position of the eyelet. Automobile semi-axes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for enterprises engaged in production of automobile half shaft is very important and technology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machining precision and processing. Reasonable processing route will not only ensure the quality of parts and enterprises can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equipment and make the process more reasonable, so as to mak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more standardized and cut production costs. Key Words Semi-axle ;Process analysis;The tongs design;

座椅设计规范3-3

汽车座椅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生产经验规定的汽车座椅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骐铃牌各系车型座椅的设计。 二、目的 规范座椅设计要求。 三、定义 3.1 座椅 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3.2 固定装置 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3 调节装置 adjustment system 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纵向位移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垂直位移 vertical displacement 角位移 angular displacement 3.4 锁止装置 locking system 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3.5 头枕 head 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3.6 “R”点“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3.7 基准线 reference line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三、技术要求 应包括产品的具体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质量目标,专项试验、整机/整车试验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匹配要求等内容。 3.1舒适性 1)座椅泡沫造型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并给出A面的分析报告。 2)人体乘坐时,最大布置人体与骨架(硬物)间距≥30mm。 3)选用高回弹的优质冷发泡沫,性能指标见附表3.4要求。 4)选用优质复合面料,面料与泡沫采用火焰复合方式,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环保性。 5) 前排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参考应当满足人机工程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根据设计可作相应调整); 6)座椅各零部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于伤人的尖角锐边,各部结构不得存在可能造成的挤压、剪钳伤人部分。 7)工作座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应耐用、阻燃、无毒。坐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应使用柔软、防滑、透气性好、吸汗的不导电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