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新人教版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电流方向的规定及三种判定电流方向的方法。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学习重点】

掌握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难点】

短路的判断及其危害

【课前预习】

1、关于电流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只有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金属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2、下列几组材料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A、铅笔芯、人体、纯水

B、金属、橡胶、汽油

C、盐水、银、碳

D、陶瓷、塑料、大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C、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D、用手电筒照明时,电流方向是干电池的负极经过灯泡流到正极

4、在下列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

A、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发电机、电动机、电源插座

C、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器

【自主探究】

器材: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电动机、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和一些导线;

要求:连接二次电路,分别使小灯泡发光,使小电动机转动。灯泡、电动机要受用开关的控制,比比看哪个小组连接的最快。

【交流展示】小组展示,组间交流,教师点评。

【学法指导】

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⑵在连接电路时,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次连接。

⑶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合。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电流是由电荷形成的,物理学把_________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____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经过流向电源_____________。

2.电路主要由等四部分元件组成;在电路中,各部分元件作用不同,其中提供电能是,消耗电能叫,导电部分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叫。

3.请列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电源、用电器、开关有哪些?

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关: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画出以下几种常见电路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电池:____________开关:______________

灯泡:_______________电动机:__________

【交流展示】小组展示,组间交流,教师点评。

【学法指导】1、实物图时,导线不能有相交;

2、画电路图时,要顺次画,元件位置要与实物图对应;图尽量画成长方形,元件在各边中间,不要将元件画在角落。

【互学探究】

仔细观察课本P39图15.2--6和友情提示,先讨论画图的规范格式,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甲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玩具电风扇的电路连接好。

2、电路的三种状态: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叫做______________;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电流不能流通的电路叫做_________;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情况叫做____________,可能会_________这是不允许的。

【交流展示】

1、小组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课堂练习】

1.我们平常生活中说“开灯”是指把控制电灯的开关________

2.金属外壳的手电筒里的干电池是电路中的,则小灯泡是电路中的,按钮是电路中的,外壳是电路中的。

3.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6.请根据左图给出的电路图,将右图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初中物理第十五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总分: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 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 在连接的瞬间有() A.正电荷从A向B移动 B.电子从A向B移动 C.正电荷从B向A移动 D.电子从B向A移动 2.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一定不带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一定带正电 D.小球可能不带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电池就能使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B.电路中有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C.只要有闭合的回路,电路中就会有定向移动的电荷 D.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4.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 1、S 2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不能发光,L 2能发光 B. L 1 能发光,L 2 不能发光 、L 2都能发光 D. L 1 、L 2 都不能发光 5.某电吹风机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小明画出了几个该电吹风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 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你认为电流 表的正确读数是() 如图所示,M、N表示一个电流表的两个接线 柱,A、B、C、D表示电路中的四个连接点,若想用 此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则下列连接正确的是 () 接A,N接B 接D,N接A 接C,N接D 接D,N接C 8.某同学在测量电流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超过最大刻度,发生这 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B.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了 C.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的正、负两极上 D.电流表量程选小了 9.两只小灯泡串联在同一电源上,发现甲灯变亮,乙灯变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灯中电流较大 B.乙灯中电流较大 C.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立起并散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头发一定带正电荷 B. 头发一定带负电荷 C. 头发一定带同种电荷 D. 头发一定带异种电荷 2.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 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使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带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 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 D. 吸管两端都能被玻璃棒吸引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箱上 D.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4.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 C. 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 D. 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5.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 摩擦起电创造出了正、负电荷 C. 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有引力 D. 50cm3的水和50cm3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6.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 此可判断() 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7.现有石蜡、铅笔芯、塑料笔杆、玻璃片、生理盐水、水银,小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 所示的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第一类第二类 铅笔芯、生理盐水、水银石蜡、玻璃片、塑料笔杆 A. 导热性 B. 硬度 C. 导电性 D. 透明度 8.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第1节两种电荷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a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b物体不通过摩擦也能带上电,例如用接触的办法,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3、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正电荷用“+”表示。实质上是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负电荷用“-”表示。实质上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①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②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③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①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②单位:库仑(C) 1e=1.6×10-19C ③元电荷 e 6、导体 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③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④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7、绝缘体 ①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③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8、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重、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积淀和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1、验电器的工作; 2、原子及其结构。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但原子也不是最小微粒。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秘密。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2、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点的电荷是不同的, ②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同。 四、知识拓展 1、后来人们用各种不同的物质互相摩擦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必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反之,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必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验电器使用方法:让一个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从而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电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甲 (图1) 乙 L 1 L 2 A B C L 1 L 2 A B C a b c A A A A L L (a ) 1 2 3 A 0 0.2 0.4 0.6 (b 电流和电路综合测试题 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 吕学文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1分) 1。电荷的多少叫 ,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 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 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常用的电源的有____、____. 3.电荷的 形成电流,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 4.只有电路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流沿着“____→用电器→____”的方向流动. 5。在某电路中,一灯泡的灯丝断了,另一灯泡也不能工作,则该电路是 电路,该电路至少需 个开关控制这两个灯泡。 6。电线芯用金属做的,是因为金属是 善于 ;它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是因为这些材料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填“能”或“不 能”)防止触电。 7.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是____连接的. 8.电流强弱可用____来表示,字母是____,单位是____,简称____. 9。烘托欢乐气氛的各个小彩灯属于属于 电路;家庭电路属于 电路。 10。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属于导体的有 。 1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 12.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____. 1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单位换算:○10.1A= mA= μA ○ 2320μA= mA= A 15。在图1中,当开关闭合时,测得通过A 点和B 点的电流都是0.4A ,则甲图中通过C 点处的电流是 A ;乙图中通过C 点的电流是 A 。 16。如图2所示,要使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 , 闭合开关S 1和S 3,两灯 联;为了避免电源短路,不能闭合开关 。 17、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下图(a )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 )所示,则灯L 2的电流为 A ,灯L 1的电流为 A 。 二、选择题(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答 题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1.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 .金属 B .人体 C .橡皮 D .大地 2.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 A .一定串联 B .一定并联 C .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 .不可能串联 3.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1 A=102 mA B .1 A=106 μA C .1 mA=102 μA D .1 μA=10-3 A 4.下列关于电流表的使用,错误的是 A .电流从黑色接线柱(标着“-”接线柱)流进去,从红色接线柱(标着“+”接线柱)流出来. B .中间的接线柱标着“0.6”的字样,右边接线柱标着“3”的字样(指实验室即学生用表). C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D .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5.家庭电路的组成如下,顺序正确的是 A .电灯、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插座 B .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电能表 C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 D .保险装置、插座、总开关、电能表、电灯 6.以下情况不会触电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但手指绝对碰不到笔尖. B .在电线上晾衣服 C .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D .人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不接触零线 7.关于电流,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的单位只有一个安培 B .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时不相同 C .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D .电路不闭合时也会有电流 8、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4对应的是 ( ) 9、为了测量通过灯泡L 1的电流,电流表接在如图6所示电路中的位置( ) A 。只能在A 处 B .只能在B 处 C .只能在C 处 D .A 、B 、C 三处都可以 10、在图5中,通过A 1、A 2、A 3三个电流表的电流分别为I 1、I 2、I 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A .I 1>I 2>I 3 B .I 1=I 2>I 3 C .I 3=I 1+I 2 D .I 2=I 1+I 3 11、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泡的亮与灭,则这两盏 灯泡( ) A 。串联 B .并联 C .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 .无法判断 12、下列电器是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我们正常 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电风扇约2A B .电冰箱约1A C .电视机约2A D .台灯约1A 13、串联在电路里的两盏灯甲和乙,若甲比乙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I 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 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 A .I 甲>I 乙 B .I 甲

新人教版201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稿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5.1电荷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 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 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原子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 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二、电路 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电路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风扇等); 的构成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路-测试题

第十五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A) A.带与A球不同的电荷 B.带与B球不同的电荷 C.带与C球不同的电荷 D.一定带正电荷 2.(2014,福州)下列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A.钢尺B.玻璃瓶C.纸杯D.橡皮擦 3.下面是小华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B)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是并联的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楼道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只有在天黑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家中的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4.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灯泡都并联的是(B)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灯L1、L2串联 B.灯L1、L3串联 C.灯L1、L2、L3串联 D.灯L1、L2、L3并联 6.(2014,潍坊)张宇同学有一辆黑猫警长玩具电动车,车内电路由干电池、电动机和开关组成。电动机M1控制车辆行驶,电动机M2控制警长转动。当只闭合开关S1时,车能行驶,警长不转动;当只闭合开关S2时,车和警长都不动;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车能行驶,警长能转动。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D)

7.将几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器,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不亮,这个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C) A.开关接触不良B.电路中某处发生了断路 C.此灯泡两端发生了短路D.此灯泡已烧坏 8.干电池是一种常用、方便的电源。以下关于干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有的干电池提供直流电,有的干电池提供交流电 B.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的电压随号数的增大而增大 C.干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多数干电池中有汞、镉等重金属元素,随便丢弃会污染环境。所以,废弃的干电池应该集中分类处理 9.如图所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B)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1A C.电视机约2A D.台灯约1A 10.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的四幅电路图中,正确的是(C) 11.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2、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源外边电流方向: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要点诠释: 1、在理解电流的形成时,要知道,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也就是说,正电荷的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定向”是指电荷必须沿一定的方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如果电荷的移动是杂乱无章地向各个方向移动,此时,电荷虽在移动,但是却不能形成电流。 2、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按照电流方向的定义,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在金属导体中主要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正、负离子的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二、电路的构成: 1、电路: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2、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闭合电路 要点诠释: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各种电池、发电机等。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灯泡、电动机、蜂鸣器等。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三、电路图 1、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2、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3、画电路图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的位置,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2)电路图最好画成长方形,导线要画直,拐角要画成直角; (3)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四、通路断路短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 要点诠释: 1、短路分为电源被短路和用电器被短路,电源短路如图甲所示,电流经过外加导线,而绕过了两个灯泡,两个灯泡都不亮。

初三物理学案

初三物理学案 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你需要知道的)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1.音调 教师演示发声齿轮实验。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观察并仔细听,得出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_________,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如,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频率相当于次/秒)请同学们记住: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需要了解的: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Hz。人们把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师演示课本上39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同步习题 了解一下: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四、反馈习题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而载着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否采了蜜,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的路线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 B.音调逐渐降低. C.响度逐渐降低.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鸟语、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辨别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仔细想一想,你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总结一下吧。六.作业 请完成《配套练习册》P32,1—4。

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 / 3 甲 (图1) 乙 L 1 L 2 A B C L 1 L 2 A B C a b c A A A A L L (a ) 1 2 3 A 0 0.2 0.4 0.6 (b 电流和电路综合测试题 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 吕学文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1分) 1。电荷的多少叫 ,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 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常用的电源的有____、____. 3.电荷的 形成电流,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 4.只有电路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流沿着“____→用电器→____”的方向流动. 5。在某电路中,一灯泡的灯丝断了,另一灯泡也不能工作,则该电路是 电路,该电路至少需 个开关控制这两个灯泡。 6。电线芯用金属做的,是因为金属是 善于 ;它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是因为这些材料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填“能”或“不 能”)防止触电。 7.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是____连接的. 8.电流强弱可用____来表示,字母是____,单位是____,简称____. 9。烘托欢乐气氛的各个小彩灯属于属于 电路;家庭电路属于 电路。 10。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属于导体的有 。 1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 12.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____. 1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单位换算:○10.1A= mA= μA ○ 2320μA= mA= A 15。在图1中,当开关闭合时,测得通过A 点和B 点的电流都是0.4A ,则甲图中通过C 点处的电流是 A ;乙图中通过C 点的电流是 A 。 16。如图2所示,要使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 , 闭合开关S 1和S 3,两灯 联;为了避免电源短路,不能闭合开关 。 17、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下图(a )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 )所示,则灯L 2的电流为 A ,灯L 1的电流为 A 。 二、选择题(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答 题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1.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 .金属 B .人体 C .橡皮 D .大地 2.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 A .一定串联 B .一定并联 C .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 .不可能串联 3.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1 A=102 mA B .1 A=106 μA C .1 mA=102 μA D .1 μA=10-3 A 4.下列关于电流表的使用,错误的是 A .电流从黑色接线柱(标着“-”接线柱)流进去,从红色接线柱(标着“+”接线柱)流出来. B .中间的接线柱标着“0.6”的字样,右边接线柱标着“3”的字样(指实验室即学生用表). C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D .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5.家庭电路的组成如下,顺序正确的是 A .电灯、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插座 B .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电能表 C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 D .保险装置、插座、总开关、电能表、电灯 6.以下情况不会触电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但手指绝对碰不到笔尖. B .在电线上晾衣服 C .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D .人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不接触零线 7.关于电流,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的单位只有一个安培 B .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时不相同 C .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D .电路不闭合时也会有电流 8、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4对应的是 ( ) 9、为了测量通过灯泡L 1的电流,电流表接在如图6所示电路中的位置( ) A 。只能在A 处 B .只能在B 处 C .只能在C 处 D .A 、B 、C 三处都可以 10、在图5中,通过A 1、A 2、A 3三个电流表的电流分别为I 1、I 2、I 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A .I 1>I 2>I 3 B .I 1=I 2>I 3 C .I 3=I 1+I 2 D .I 2=I 1+I 3 11、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泡的亮与灭,则这两盏 灯泡( ) A 。串联 B .并联 C .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 .无法判断 12、下列电器是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我们正常 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电风扇约2A B .电冰箱约1A C .电视机约2A D .台灯约1A 13、串联在电路里的两盏灯甲和乙,若甲比乙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I 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 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 A .I 甲>I 乙 B .I 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